--第五章外部空间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宅日照:
指居室内获得太阳的直接照射。
日照标准:
是按在某一规定的时日住宅底 层房间获得满窗的连续日照时间不低于 某一规定的时间来规定的。
国标《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 根据我国不同的气候分区规定了相应的 日照标准。
日照间距:
是指前后两排房屋之间,为了保证后排 的住宅能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的日照 量而必须保持的距离。
第五章 外部空间设计
第一节 外部空间的构成要素
基本构成要素—指限定基本空间的建筑
物、高大乔木和其他较大尺度的构筑物 (墙体、柱、柱廊、高大的自然地形等)。
辅助构成要素—指用来形成附属空间以
丰富基本空间的尺度和层次的较小尺度的 三维实体,(矮墙、院门、台阶、灌木、 起伏的地形等)。
外部空间一般由基本空间 和 附属空间 构成
街道、院落与广场的高宽比
街道空间的比例与尺度:
在居住区中,街道空间与街道生活密切 相关。
使人感到亲切舒适并适宜生活的街道空 间:D/H=1
D/H>4 的空间给人广场或庭院的 感觉,
在传统的街道中,D/H为1的街道空间 比例一般属于街区中生活性街道。
居住生活与空间层次的构筑
个人性活动 社会性活动
住宅群体组合与居住区景观
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 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混合式
和自由式五种。 组合的多样化途径
基本空间
附属空间
能减小空间 尺度并造成 亲切感的附 属要素所创 造的“空间 内的空间”
人们能察觉的空间
人们能利用的空间
第二节 空间的限定、类型、
层次 和 变化
空间的限定——外部空间的形成一般具有三种基本
的限定方式:
围合
占领
占领间的联系。
在居住区的外部空间中,围合是采用最 多的限定和形成外部空间的方式。围合 的空间 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利用图底关系有助于分析外部积极空间的形成
空Biblioteka Baidu的类型
空间有流动的带形空间 和静止的院落空 间 两种基本类型。
规模与尺度相似 的住宅院落与住 宅区整体公共性 空间在规模与尺 度上形成对比。
意大利都灵法拉 谢尔小区 (用地29.5公顷, 人口3712人)
空间的围合程度
围合空间形成的关键在平面。(只要将空间 的边角封闭起来就易于形成围合空间)。
空间的变化:
从空间的形状、大小、尺度、围合程度、 限定要素,改变建筑的高度和类型来实 现,从而产生不同的空间效果。
不同性质的空间可通过大小对比、围合 要素改变来加以区别,
相邻两空间可用渐变或突变方式来连接。
变 化 空 间 的 类 型
变化空间的大小与尺度
变化围合住宅的类型
-
围合程度越强的空间暗示着空间的私密 性越强,围合程度越弱的空间则具有越 强的公共性。
各层次空间衔接点的处理(如过渡、转 折、对比),目的在于暗示某种空间的 性质和空间的界限,使人有“进与出” 的感觉变化,从而保证各空间层次的相 对完整和独立性,满足各种活动对空间 的领域感、归属感和安全感的要求。
在立体上,围合空间的比例则关系到空间的 心理感受,过大的D/H(建筑间距与建筑高度 之比)会使人感觉不稳定甚至失去空间在平面 上构筑的围合性,而过小的D/H会使人感到压 抑。
根据平面上的围合程度可分为强围合、部分围 合、弱围合三类。
弱围合
强围合
根据围合的空间比例也可分为全围合、界限围 合、最小围合三种。
与建筑自然通风效果有关的因素:
建筑的高度、进深、长度、外形和迎风 方位;
建筑的间距、排列组合方式、建筑群体 的迎风方位;
住宅区的合理选址、住宅区道路、绿地、 水面的合理布局。
自然通风效果与建筑单体、建筑群体关系的分析
住宅朝向:
影响住宅朝向的因素主要有日照时间、 日照距离、太阳辐射强度、常年主导风 向和地形等。
必要性活动 自发性活动
社会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是居住区规划 设计所要达到的社区文明目标的重要内 容。
如在半私密空间中的幼儿和儿童游戏活 动,邻居间的交往活动;
在半公共空间中的老人健身、消闲活动, 邻里交往、散步,青少年的体育活动等;
“适宜的”空间环境与空间层次
空间的围合程度和各层次空间的衔接点 的处理是构筑有层次的空间的关键。
求影长公式为: D=H coth
其中 D——影长; H——竿的高度;
h ——太阳的高度角。
求日照间距公式为: D=(H-H’)
coth
其中 D——日照间距; H——前排房屋的高度; H’——后排住宅底层窗台的高度
h ——规定时日的太阳高度角。
自然通风:
空气借助风压或热压而流动, 使室内外空气得以交换。
变化空间围合的要素
变化建筑的高度
第三节 住宅群体组合
构筑适宜在其中进行各类户外生活 活动的空间环境。
满足住户户内的基本生理和物理要 求,满足住宅间基本的安全和心理 要求。
形成良好而富有特征的景观。
影响居民户内外居住生活的生理和物理 五因素:
日照 日照间距 自然通风 住宅朝向 噪声防治
1、具有很强的地段感和私密性;
2、易于限定空间界限和提供监视;
3、可减少破坏行为;
4、可增进居民之间的交往和提供户外活 动场所。
围合的空间所具有的特点均适合居住生
活的需求,它符合居住空间需要安全性、 安定感、归属感和邻里交往的要求,易
于提供亲切宜人的、可靠的生活空间, 同时也为居住空间层次的形成创造了条 件。
居住区外部空间一般可分为住宅院落空 间、住宅群落空间、居住区公共街区空 间(积极空间)、居住区边缘空间(消 极空间)。
积极的外部空间要能给人以心理上的安 定感,并让人易于了解和把握,从而使 人在其中能安心地进行活动。
要具有良好的通达性,使人易于接近和 到达。
相对完整(有较多出入口的)的空间是 形成积极的外部空间的基本条件。
噪声防治:
噪声源主要来自三方面:交通、人群 活动、工业生产噪声。
防治途径:
居住区的选址、区内外道路与交通的 合理组织、区内噪声源相对集中、绿化 和建筑的合理布置
我国居住环境容许噪声标准:
白天(上午7:00~下午9:00) 46~50B
夜晚(晚上9:00~凌晨7:00) 41~45B
国际标准组织(ISO)制定的居住环境室 外允许噪声标准为35~45分贝(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