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设计
大学校园边缘空间景观设计

道路与步道设计
道路类型
根据校园使用需求,设置不同类 型的道路,如车行道、步行道和
自行车道等。
铺装材料
选择适合的道路铺装材料,注重 环保、安全和舒适性。
步道设计
设计曲折、有节奏感的步道,与 周边环境相融合,提供宜人的步
行体验。
公共设施与小品设计
公共设施
设置座椅、灯光、垃圾箱等公共设施,满足使用需求,提高空间品质。
布局形式
采用自然式、规则式或综 合式布局,强调景观与校 园环境的融合。
植物配置与选择
植物种类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 植物,注重季相变化和色彩搭配
。
配置方式
采用孤植、丛植、群植等配置方式 ,营造层次丰富、生态多样的植物 景观。
景观效果
通过植物配置营造出优美、舒适的 景观效果,增强校园的生态环境。
THANKS
感谢观看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西南片区景观改造设计
01 总结词
02 详细描述
03 道路设计
04 公共空间
05 植物配置
功能实用、现代简约、绿 色生态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西 南片区景观改造设计以实 用功能为主导,运用现代 简约的设计风格,打造了 一个绿色生态的校园边缘 空间。
道路设计简洁明了,以直 线和曲线相结合的方式, 既满足了交通需求,又强 调了景观效果。同时,道 路两侧种植了遮荫树和绿 化带,为行人提供了舒适 的通行环境。
生态保护
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发挥生态效应,是大学校园 边缘空间景观设计的重要任务 。
文化传承
通过景观设计传承和展示校园 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等, 是大学校园边缘空间的重要功
能。
03
大学校园边缘空间景观设计原则
大学校园边缘空间景观设计

01
文化元素挖掘
深入挖掘校园历史文化元素,将其融入景观设计中,提升校园文化内涵。
02
历史建筑保护
对校园内的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和修缮,保持其历史风貌和文化价值。
大学校园边缘空间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05
自然融合、历史与现代交融
总结词
北京大学校园边缘空间景观设计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同时融入了历史元素与现代风格。通过植被、水景、雕塑等多种元素的组合,营造出富有文化底蕴和艺术气息的景观。
艺术设施
大学校园边缘空间景观设计方法
04
功能定位
根据校园使用需求,将边缘空间划分为不同功能区,如休闲区、运动区、学习区等。
空间布局
依据功能定位,合理安排各功能区的空间布局,确保空间的有效利用和互不干扰。
设施配置
根据各功能区的特点,配置相应的设施,如座椅、灯光、绿化等,以满足使用需求。
绿化植被选择
总结词
空间互动设计理念强调空间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详细描述
在大学校园边缘空间景观设计中,空间互动设计理念要求创造一个开放、互动的空间环境。通过设置公共座椅、种植可攀爬的植物、设置水景等方式,激发使用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VS
历史延续设计理念强调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注重空间的连续性和历史价值。
详细描述
在大学校园边缘空间景观设计中,历史延续设计理念要求尊重和传承校园的历史文化。这意味着在设计中要充分了解校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通过景观设计传达出校园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同时,要注意空间的连续性和历史价值,保持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
总结词
大学校园边缘空间景观设计要素
03
通过合理规划,营造出丰富多变的空间层次,以满足不同功能需求。
大学校园室外学习空间设计探讨

对 于 适 宜 作 为 室 外 学 习 的空 间 来说 , 湖面 、 广场 、 庭 院 、山 个体往往 习惯处于这样的边界空 间以满足其寻求安全 与庇护 的
体 、绿地 、运动 场都是大学校 园室外学 习空 间的组成部分 ,因 心 理 ,从 而 展 开 学 习活 动 。因 此 ,室 外学 习者 在 边 缘 性 空 间学 为它们各 自是 由内在许 多单体空 间有机组 合而成 ( 如图1 ) ,或 习 的机 率 更 大 ,他 们 更 倾 向于 停 留 在 此 类 空 间 。例 如 ,道 路 边 通过 不同的形式构成 ,或通过相互联 系的生 态链 。举一个形象 缘 、大学校 园亲水空 间、室外屋顶与平 台等 。
—
—
5 2—— 环境 艺术
n
图 2
图 5
图 4
大学校 园室外空 间构架 的设计布局 应将 经济、文化、生态 达相对较 强的 “ 场 所感” 。因此 , 了解边界 和区域的含义有助于 的效益 融合在一起 , 从校 园室外 公共 空间的经济生态 、 教 育、 休 我们更好地理解边缘 的含义。实际上 ,这 里的边缘结合 了边缘 憩 、经济等多种功能 出发 ,建立空 间系统化的设计理念 ;对中 和 区域两方面 的概念 。从校 园公共空 间设计 的角度看 ,边缘空 点或者 中心功能区域 ,其 设计 手法 可通过大面积 、序列 、轴向 间 向人们传达 了残 留的 、 模糊的空间感受 。 从 另外一 层面 来说 , 耻 / r ~ ~ 式 空间 ,形成独特的大学校 园室外空 间形式 。 边缘空 间可 以看 作是 一种过渡性空 间。在校 园室外空 间,学生
以线性要素为特征 ,相对 于区域则体现主题单元 的连续性 ,传 境静的特 点。一 方面可以隔离不利噪音 ,从物质层面来达 到安
大学校园景观的整体设计校园景观中的外部空间设计

大学校园景观的整体设计校园景观中的外部空间设计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大学校园景观的整体设计,特别关注校园景观中的外部空间设计。
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优化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大学校园已不再是单纯的教育场所,而是集教育、生活、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
因此,对校园景观的整体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满足教育功能的需求,还要兼顾师生的生活体验和心理需求。
外部空间作为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直接关系到校园的整体风貌、生态环境以及师生的日常活动。
良好的外部空间设计能够提升校园的整体品质,增强校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对师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校园景观的整体设计出发,分析外部空间设计的原则、方法和实践案例,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空间设计,打造出一个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的大学校园。
本文还将关注外部空间设计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以及如何通过空间设计来传承和弘扬大学的特色和精神。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大学校园景观的整体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大学校园景观的整体设计原则大学校园景观的整体设计,应以创建具有教育意义、生态可持续、文化丰富、功能多样且美观宜人的校园环境为目标。
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功能性与实用性原则:校园景观的设计应满足师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需求,如提供足够的绿地、运动场所、休息区域等。
同时,景观设施的设计也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方便使用。
教育性原则: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大学校园景观应蕴含丰富的教育元素。
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探索性的景观,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生态性原则:在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生态可持续性,采用环保材料和绿色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通过植被覆盖、雨水收集等手段,提高校园的生态质量,为师生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文化性原则:大学校园景观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应在设计中融入学校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特色。
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研究解析论文[优秀范文五篇]
![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研究解析论文[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f749e201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c.png)
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研究解析论文[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研究解析论文摘要:本文以探析建筑外部空间的美观性为主要目的,首先明确外部空间地定义和现状,然后以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的新校区为例,尝试找到外部空间的美学规律,再将其中的精髓挖掘出来并对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提出改造建议,希望对日后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有一定积极的帮助。
关键词:外部空间;校园;建议;河北建筑工程学院1外部空间概述空间的存在是由感受它的物体来决定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空间是由主动感受的物体和被动感受的物体的关系构成。
这一关系主要取决于视觉,但是与听觉、嗅觉甚至触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然的因素在感受时也会被纳入其中。
本文所讨论的外部空间是指建筑以外、使用范围以内的空间,即包括庭院、道路等在内的建筑配套设施所占空间。
1.1外部空间的重要性空间本身是经常被创造出来的,一张课桌、一个摊位甚至阳光投射下的阴影都可以形成一个简易空间,如此常见的空间,却又充满了乐趣,当日落下山,阴影消失,空间也随之消失,那么是否可以说这片阴影所在区域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心理甚至功能上的变化呢?建筑本身是为了满足一定的功能需求而被建造出来的,建筑外墙之外的外部空间只是建筑的衍生物,又有何重要呢?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空间,是为了帮助人更好地使用建筑而出现的,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是“没有屋顶的建筑”,一个优质的外部空间,可以帮助人们享受到建筑以外自然的部分而又不过分原始;可以合理表达建筑群之间的群落关系;可以引导建筑功能的妥善完成等等。
1.2校园外部空间的需求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教育模式由封闭转向开放,校园人际交流也转变为学生、教师和社会多方互动。
理念的变化促进了人们对校园空间形态的新的认知与重构,外部空间的物质和精神功能日益显露出其重要性。
具备可随意交流场所和浓郁校园文化氛围,环境雅致,交通合理的人性化的校园外部空间对师生有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作用,同时也是校园活力散发的保证。
浅谈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规划设计_张娟

引言校园如同城市一样,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
“评价一个校园规划好坏与否的重要标准是看规划方案能否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游客、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能够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出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
”[1]一些学者在研究大学生的行为与心理时发现,校园户外活动对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有帮助,有时甚至超过课堂内的教学。
因此,校园外部空间的设计十分重要,甚至甚于对校园建筑本身的研究。
而现代城市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建筑外部空间的生成、发展以及如何提高外部空间的质量。
本文的重点正是运用城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探讨校园外部空间的规划设计,在具体的讨论中将以兰州大学榆中校区规划设计方案为例(图1,图2)。
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2.1从形态学的角度研究城市外部空间近代对于城市形态的研究最早始于图—底关系理论。
这种二维的思考模式对于今天的城市设计仍有一定帮助:它使我们在设计初始就开始关注虚体空间形态以及促成虚体空间特性形成的手段。
都市虚体空间的整体性引起人们对于各空间单元之间的线状连接体的兴趣。
“空间影响因子(基地的边界线、移动方向、轴线或边缘建筑物等)在改变空间环境或增建时,共同提供一个恒常浅谈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规划设计[摘 要]校园如同城市一样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可以运用城市设计的理论探讨校园外部空间的规划设计。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规划设计方案以校园室外空间的整体性为设计出发点,将校园外部空间分为场所与连接体两个主要部分,通过对它们的特性、作用和可能形式的分析,可知在规划设计中有机的使用和组合这些要素将有效地促成宜人的校园外部空间环境。
[关键词]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规划;场所;连接体[文章编号]1006-0022(2003)10-0050-05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BOn the Planning Design of the Exterior Space of University Campus/ZHANG Juan,LV Fu-xun[Abstract] Just as a city, a campus is a complex organism.The theory of city design can be applied in the discussion of the planning design of exterior space of the campus.The planning design of Yuzhong Campus of Lanzhou University is based on the integrity of the outdoor campus space which is made up of two main parts: site and linking body.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ir characteristics,functions and possible forms,we can understand that by organically applying and combining these factors in the planning deign,we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an agreeable exterior campus space.[Key words] University campus;Planning of exterior space;Site;Linking body不变的连接系统。
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设计初探

由它贯穿 整个 校园 , 连接 各建 筑群及 空 间结点 , 外部 空 间结构 是
种 有 序 与无序 的 交错感 , 这种 格局 丰富 了整 个外 部 空间 的层
随节点 大小时 而收缩 , 时而放 大 , 断 不 取得整体 连续 性的最有力手段之一 。在 空间结 构 的安 排上 , 道路 次 。以校 园特有 线性空间 , 交替变化 , 产生步移 景异 的空 间韵律 , 终实 现校 园空 间环境 设 最 与各空 问应该 存在一定必要关系 。 从 望江校 园道路交通 分析 可得 , 流 主要经 过 的地 方 , 人 即道 计 的特 色化 和灵 活性。 . 路与道路 的汇集 处 , 往往有校 园级 的空 间节点 。这 些节点 多为开 1 3 心 理 线 敞的公共 空间 , 如校 园东 区玉章北路与 张澜路交汇 处 的双荷池 是 文 化性 和场所精神 是师 生们对 校 园认 同感 和 归属感 的重 要 川大师生 都爱去的公共空间 , 北门 的学府 广场则为 人流 汇集 和疏 基础 。文 化是一种抽象的概念 , 园外部空 间是校 园历史文 化 的 校 留念的具 有校 园精 神 散 的场所 。亚历山大在《 建筑模 型语 言》 中认为 交往 场所 最好 与 重要载 体和组成形式 。能否形成使人尊 重 、 场所 , 该是评 价是 否是 一个成 功 校园 的重 应 人流 动线呈 “ 相切 ” 的关 系 , 即视觉上保持连 同 、 置上相互 靠近 , 和历史 文化的空 间、 位 行动上 又方便 可及的 “ 密接状 态 ” 。经过 的人流 可 以了解场 所 里 要标准 。文化 与校园的联系 , 应该更 多是一种 意境 的营造 和人 是
大 学 校 园 外 部 空 问 设 计 初 探
郭 亚婷
摘
樊 晓 刚
大学校园边缘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大学校园边缘空间景观设计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模越来越庞大,大学校园不再像以往那样独立于城市之外,而是与城市融为一体。
然而,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或历史沿革,大学校园周边的景观与城市环境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为了让大学校园更好地融入城市环境,需要对大学校园边缘空间进行景观设计研究。
一、大学校园边缘空间的概念大学校园边缘空间是指大学校园周边的道路、人行道、绿地等公共区域,也包括那些与大学校园直接相连或紧邻的区域。
这些地方通常与校园内建筑设计风格不一致,也缺乏与之相协调的景观设计,给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大学校园边缘空间景观设计的意义1、提升大学形象:大学校园一直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优美的校园景观能够为大学增色不少。
对大学校园边缘空间进行景观设计,可以让大学校园更加美丽,让其形象更加显著。
2、改善城市环境:大学校园边缘空间通常是城市环境中的“短板”,尤其是那些历史悠久的大学,其周边环境建设水平落后。
而经过合理的景观设计,可以让大学校园边缘空间成为城市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城市环境的品质。
3、增强交流互动:大学校园边缘空间与城市环境相连,是学生和市民互动的重要空间。
通过对大学校园边缘空间进行景观设计,可以增加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和种类,为学生和市民提供更多互动的机会。
三、大学校园边缘空间景观设计的思路1、建立显著的标识:大学校园边缘空间的设计要充分展现大学的特色,建立显著的标识。
例如,在校园边缘种植校园名称的花坛,或在校门口设置大型校徽等。
2、创造舒适的环境:将自然景观、人工景观有机结合,创造出一个宜人、有特色、可亲近的环境。
大学校园周边可以通过增加绿化、打造景墙、修建休息亭等措施,创造出一个休闲、娱乐、学习的绿色空间。
3、合理设计交通:大学校园周边的交通设计应该考虑交通流量、交通方式多样化等因素,充分保障行人及动力交通的安全。
建立通达性较好、安全可靠的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系统来完善校园周边的交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设计浅析
【摘要】校园外部空间在校园规划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本文通过对西安交通大学的校园外部空间进行调查研究,从空间序列、空间尺度、空间设施三个层级对其解析。
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可供设计参考的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策略。
【关键字】校园外部空间空间序列尺度
1.引言
我国的校园建设在90年代后期蓬勃发展,可是在快速发展的大潮流下,我们校园的建设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校园空间环境过于简单、对校园外部空间的忽视等等,这些都是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下产生的普遍问题。
因此在大量校园投入使用之际,对它们进行及时的调查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的重点是运用外部空间的设计理论方法来讨论西安交通大学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
2.研究方法
对外部空间的研究必然会牵扯到一个外部空间的各个层次,笔者主要从校园外部空间宏观的空间序列,中观的空间尺度,微观的空间设施,三个角度来对其校园的外部空间进行研究。
2.1外部空间序列
校园之所以称之为校园,是因为有个“园”字。
它就像园林一样,人们是可以在其中游走的,通过时间的变化我们可以感受着不同的景色。
不同的景观又吸引着我们继续前行,最后穿过校园完成整个校园空间序列。
这里的空间序列就类似于故宫、类似于雅典卫城的
空间序列,它是有一定层次一定节奏的,我们一步一步得经历着空间序列的有节奏的变化,开始、发展、高潮、结尾。
2.2空间尺度
考察一个空间的尺度,我们可以从剖面和平面两个角度来切入。
剖面就是围合这个外部空间的建筑对其空间的围合状态,我们可以从d/h比来反应其情况。
平面角度就是从平面布局分隔上来影响空间尺度,一方面通过广场铺地的本身图案的机理对空间划分,另一方面是叠加在广场铺地上的绿化铺装与标志物对空间的划分。
3.2空间设施
人们在一个广场内进行活动必然会仪仗于一些空间上的“锚点”。
所谓“锚点”,就是可以刺激人们进行活动的一些空间,这些空间中布有一些设施,例如休息座椅、标志物等。
对其中的休息座椅、标志物的位置分析,形式分析则能更好得显示出空间中设施的人性化程度。
3.西安交通大学外部空间分析
笔者选择西安交通大学的外部空间进行案例分析,从空间序列、空间尺度、空间设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欲从此实例分析中得到一些外部空间设计的策略,给以后的校园设计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3.1空间序列
校园的中轴线就是学校的游览轴线,它是条隐匿的轴线,人们随着轴线向前行进,随着时间变化,我们会感受到不同的场景,颇有
意思(图1)。
人们从校园的南门入口进入,到达了节点1,直面向前,隐约能看到高耸的教学主楼。
沿着道路北行,空间尺度变小,而到达节点2,空间开放。
在节点2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小山景观以及高耸的教学楼,人们很容易被吸引到有小山空间的这片绿地中。
沿着小路行进,人们会走到主要教学楼下,到达了节点3,空间尺度变得小巧宜人。
欣赏教学主楼,人们会拾阶而上,到了二层的出挑平台,即到达了节点4。
此时的空间感已偏向室内,围合感非常强。
进入教学主楼,感受着教学主楼室内的空间气氛,从主楼穿出后,人们到达了节点5。
此时,空间景观豁然开朗,高耸的图书馆鹤立在我们眼前,空间顿时有了强大的气势。
接着向前,到达节点6时,四大发明广场出现在我们眼前,宽广有气势的广场使人们震撼,达到了空间序列的高潮。
紧接着穿过广场,到达空间节点7,此时空间高度要低于广场,空间开始变得狭小。
一直向北行进,即来到了学校的后花园,节点8。
几条赏花大道,给人们以放松愉悦的心情,穿过后花园就基本到达了学校的北门口广场,空间序列结束。
通过中心轴线的空间序列分析,我们感受到西安交通大学校园空间通过直曲对比,宽窄对比,使我们穿过了一个又一个的空间节点,空间收放自如,如同游园一样,非常有趣。
3.2空间尺度
1.剖面尺度
广场平面形态呈长方形,北边对应的是图书馆,平均高度35米
左右。
广场南边是教学主楼,教学主楼分为5部分,中间部分高度为23层,约90米左右。
旁边部分高度为4层,约16米左右。
东边是科技馆,其高度为5层,约20米左右。
西边是一排绿化,其高度约15米左右。
广场平面尺寸为120m*63m,而对广场的围合尺寸则要大于广场的使用尺寸。
(图2)
先分析广场的东西向剖面,笔者选择了剖面1-1,西边的建筑高度为12m,东边的建筑高度有20m,两个建筑之间的距离有150m,只从建筑来看,h/d为1:10。
但围合广场空间的不只有建筑,在西边还有一排大树,因此考虑到树木的二次围合,西边的围合高度就成了15m,而西边与东边相距变成135m,h/d则成为1:7。
其次,分析广场的南北向剖面。
笔者也选择了剖面2-2,北边的建筑高度为30m,南边的建筑高度为70m,两个建筑之间的距离有125m,只从建筑来看,h/d为1:2.5。
但如果按南边的树木来计算围合度的话,南边的树木高度为20m,南北相距则变成90m,h/d则成为1:3.5。
2.平面尺度
广场平面上的划分分为两种方式,一方面是广场铺地的本身图案,另一方面是叠加在广场铺地上的绿化铺装与标志物。
此广场的铺地本身图案是网格状,部分为6m*6m的方格子,部分为6m*18m和6m*16m的宽格子。
广场上的绿化铺装布置在广场东西两侧的方格子内,而标志物则布置在绿化铺装之中,广场四角各自
布置一个。
从广场的东西方向来看,广场整个节奏为27m、18m、16m、18m、27m,把整个长120m的广场划分了几个节奏,使之尺度人性化。
从广场的南北向来看,广场的节奏为9m、24m、9m,也是满足了尺度的人性化。
整个空旷的大广场通过平面的节奏布置与控制,使得整个广场尺度在平面上赋以人性化。
3.3空间设施
广场周边供人们休息的座椅分布在广场的西侧与南侧。
休憩座椅的设计不是以专门的座椅形式,而是用树坛的收边当作座椅。
同时座椅的布局也很有讲究,我们可以分析西边的座椅。
座椅与西边的道路有着大树的分隔,并且西边的道路水平面要低于广场的水平面,行人与座椅上休息的人互不干涉。
座椅的东边,也就是广场这边,有着4m*4m的绿化分隔着,座椅前面与方块绿化之间这段道路是很少有人经过的,那么也就意味着座椅上休息的人获得了一块相对独立的、私密的空间。
可以看出,座椅的布局因为有层次的划分显得非常富有人性化。
对座椅整个进行剖面划分,从东到西,分别是方块状绿化、座椅前空间、座椅、树木、道路。
座椅跟道路或者广场的衔接都不是生硬的,而是有层次的,人性化的。
4.结语
由实际案例分析可见,校园的外部空间设计一定要在各个层次都体现出人性化。
首先一个校园要有一个有趣的空间序列,就像游园
一样,我们可以愉悦的游历着校园;其次,校园广场要有一个非常良好的空间尺度,适合我们在其中行走与休息;最后校园广场要有布局合适的空间设施,它们就像锚点一样扎在校园广场中,吸引着人们发生活动。
如果一个外部空间设计很好得完成了以上三点,那么无疑会创造出一个非常人性化的场所。
参考文献:
[1][英]克利夫.芒福汀著张永刚陆卫东译街道与广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丹麦]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街道的美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4][英]戈登.卡伦著王珏译简明城镇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编著俞孔坚孙鹏王志芳译人性场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