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课题(国家级)

合集下载

江苏省设计大师(城乡规划、建筑、风景园林)提名人选基本情况

江苏省设计大师(城乡规划、建筑、风景园林)提名人选基本情况

江苏省设计大师(城乡规划、建筑、风景园林)提名人选基本情况(按姓氏笔画排序)1.丁沃沃,女,1957年6月出生,1984年参加工作,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主要获奖情况:(1)泰州市市级机关综合办公楼,江苏省第九届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项目负责人;(2)苏州园林博物馆新馆,江苏省第十三届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建筑工程二等奖,项目负责人;(3)张家港职业高级中学,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建设部部级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项目负责人;(4)武进洛阳镇幼儿园,江苏省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项目负责人;(5)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江苏省第十四届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建筑工程三等奖,项目负责人。

主要工作业绩:(1)南京夫子庙东西市场规划和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2)泰州市市级机关综合办公楼,项目负责人;(3)张家港职业高级中学,项目负责人;(4)武进洛阳镇幼儿园,项目负责人;(5)苏州园林博物馆新馆,项目负责人;(6)泰州市人大政协议事厅综合楼,项目负责人。

主要著作和论文:著作:(1)《欧洲现代建筑解析》;(2)《概念设计》。

论文:(1)《探索形式的消隐——苏州园林博物馆新馆》;(2)《古镇更新中的建造实验——长泾古镇人民大会堂改扩建工程》。

2.王建国,男,1957年7月出生,1986年参加工作,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主要获奖项目:(1)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及其方法研究,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城镇建筑环境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3)四川绵竹广济镇文化中心,江苏省第十四届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项目负责人;(4)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公共教学楼,江苏省第十三届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项目负责人;(5)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主体建筑群,江苏省第十四届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项目负责人。

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

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

081303 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自然环境及城市人居环境研究、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的实际需要,有志于城市与风景园林规划建设,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高层次专门人才。

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求实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献身于城市规划与风景园林事业,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全面而扎实地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规划与设计的手法及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绘图、制作模型的技能,并在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学科发展的动态及趋向,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具有与各类规划设计人员合作进行城市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城市园林及城市景观设计与单项设计等多方面的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2.园林设计与理论3.城市规划与理论4.园林建筑设计与理论5.园林工程三、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学习年限一般为2.5~3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可延长1年。

按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原则,课程学习累计1~1.5学年,论文工作量不少于1学年。

同时,要求研究生有一定教学实践或专业的生产实践。

根据实际情况,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校批准,可适当缩短或延长学习年限。

四、课程设置、学分要求与课程说明(一)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和选修课,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实践环节为2学分,学术活动2学分)。

1. 学位课(18-21学分)(1)自然辩证法概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学分(2)第—外国语(含基础部分和专业部分)6学分(3)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专题3学分(4)园林建筑专题3学分(5)高级园林树木学3学分(6)城市设计3学分2. 选修课(10学分)(1)民族园林2学分(2)建筑构造设计2学分(3)园林植物培植与造景2学分(4)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2学分(5)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2学分(6)中外建筑史2学分(7)城市生态专题2学分(8)中西方建筑美学2学分(9)环境雕塑与壁画2学分(10)艺术设计简史2学分(11)景观环境设计2学分(12)风景名胜区规划2学分(13)景观生态学2学分(14)园林工程施工图设计(含竖向设计)2学分(15)古典园林专题2学分(16)园林手绘图表现技法(非园林专业需再跟读本科课程)2学分(17)城市地理学2学分(18)现代花卉发展动态专题2学分(19)地理信息系统2学分(20)现代传播学2学分(21)地形地貌学2学分(22)区域规划2学分(23)设计艺术心理学2学分(25)文献综述1学分研究生可以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也可以选修有关大学本科课程。

现代风景园林学概论

现代风景园林学概论

现代风景园林学概论第一章绪论园林设计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新学科,它的存在和发展一直与人类发展息息相连,包括人们对生存生活环境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环境无意识和有意识的改造活动。

这种活动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发生过多次物质形态和审美思想的变迁,最终孕育了现代风景园林学。

第一节风景园林学的相关概念Landscape(园林)——概念的解读长期有争议:1.全国农林院校介定为“风景园林”专业2.清华大学译为“地景”3.香港、台湾译为“景观建筑”学4.工科院校多译为“景观”学5.日本译为“造园”学6.韩国译为“造景科”7.近代园林之父Olmsted :“Landscape Architecture”8.中国园林专业创始人之一汪菊渊院士:研究如何合理运用自然因素(特别是生态因素)、社会因素来创造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的学科。

Landscape(园林)——是规划、设计、保护、建设和管理户外自然和人工境域,用艺术的手段来处理人、建筑与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一门学科。

其核心内容是户外空间营造,根本使命是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园林——园林学——现代风景园林学——LA——Landscape Architecture园林设计师——Landscape Architect,曾经叫做园丁Gardener,后来叫做Landscape gardener。

亦即景观设计师,是以园林设计为职业的专业人员。

CHSLA——Chinese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是由中国风景园林工作者自愿组成,经国家民政部正式登记注册的学术性、科普性、非盈利性的全国性法人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国际风景园林师联盟成员。

/cn/ IFLA——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s,即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

景观学——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景观学者对概念的理解差异较大。

应用型本科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

应用型本科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

①本文系安徽科技学院振兴重大项目(项目编号:X2014021),安徽科技学院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编号:Xj201442),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大项目(项目编号:2013zdjy129),安徽科技学院校级重点学科(项目编号:AKZDXK2015B01)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雪娟(1974—),女,江苏省泗洪县人,安徽科技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从事风景园林专业教学工作。

应用型本科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①———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王雪娟,孙得东,吴燕(安徽科技学院建筑学院,安徽凤阳233100)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指出,高等学校应着眼于国家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目前在城市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对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各家用人单位对风景园林专业毕业生的实践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多所院校开设有风景园林专业,但在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中为了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安徽科技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加强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方面还需要不断地完善。

一、安徽科技学院风景园林专业现状安徽科技学院是一所省属本科院校,在2011年获批为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因此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十分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2004年开设了园林专业,于2012年新增设了风景园林本科专业。

在培养目标方面风景园林专业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学生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景观施工与技术专业知识,能够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岗位的工作,具有较好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如何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是需要特别强调的,除了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还需要在培养途径上进行保障。

南林园林院导师简介

南林园林院导师简介

李志明
研究方向:
博士、副教授 城乡规划系主任
美国北卡罗莱那大学(教堂山分校)国家公派访问学者(2012-2013)
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城市发展的政治经济学、江南古典园林空间结构
在研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空间政治学视角下小产权房形成机制与调控政策研究;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苏州古典园林空间组构模型研究;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抗争地理学视角下小产权房空间效应研究; 江苏省第十二批六大人才高峰项目:江苏省小产权房蔓延的空间效应研究;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江苏省小产权房蔓延机理与治理对策研究;
• 严军,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风景园林系 主任,风景园林规划研究所所长。 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与科研 工作。主讲课程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园 林规划设计》。 在研课题: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城 市单位绿地规划设计,城市生态景观规划 设计等。
谷康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个人简介 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城镇绿地空间结构与生 态功能优化关键技术研究 (2008BAJ10B02); 参与“江苏省扬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江苏省常州市 城市绿地近期建设规划研究”、“河南省商丘市城市绿地系统规 划”、“江苏省宿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江苏省盐城市城 市绿地系统规划”等课题。 在《中国园林》、《规划师》、《西北林学院学报》等刊物 中发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CSCD论文2篇,主编教材两 部,其中《园林制图与识图》被列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科研工作:参与“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在2011 年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参 与 “江苏省常州市城市绿地近期建设规划研究(2007-2008)” 获得江苏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2009)

基于BOPPPS_教学模型的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管理课程思政建设

基于BOPPPS_教学模型的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管理课程思政建设

2023年第18期现代园艺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管理课程思政建设张敏,富尔雅,王蕾,吴妍,张俊玲*(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要: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以东北林业大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管理为例,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BOPPPS教学模型”,深入挖掘课程思政相关元素,将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润物细无声中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课程思政;BOPPPS教学模型;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管理;一流课程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是立德树人成效[1]。

课程作为教学体系最微观的环节,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落实“立德树人”标准的重要载体[2]。

要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3]。

风景园林遗产是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杰出典范,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宝贵财富。

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文化多样。

我国遗产类型丰富,数量众多,截止到2023年6月,我国共拥有世界遗产数量56项,位居全球第二,自然遗产与混合遗产位居全球第一[4]。

风景园林遗产保护是系统保护人类文明与自然景观的重要手段,是践行我国生态文明、守护绿水青山、打造美丽中国的有效途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同时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这为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管理是风景园林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是东北林业大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本课程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要素,因此,有必要系统梳理和总结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管理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实施。

1目前课程学情分析1.1知识体系方面学生目前对风景园林遗产相关的知识体系认知呈现点状和分散认知的局限,并不熟悉风景园林遗产的概念、类型、特征、属性、价值所涵盖的遗产基础知识体系;基本不了解我国遗产数量、名录等整体情况。

风景园林培训论坛发言稿(3篇)

风景园林培训论坛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在这个风景园林培训论坛上发言。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风景园林行业的认识、发展趋势以及个人在风景园林领域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一、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强。

风景园林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在此背景下,风景园林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首先,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国家层面,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

地方层面,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风景园林行业的扶持力度。

其次,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风景园林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此外,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等产业快速发展,为风景园林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再次,技术进步推动行业发展。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风景园林行业在规划设计、施工技术、材料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趋势1. 绿色生态成为主流。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绿色生态理念已成为风景园林行业发展的核心。

未来,风景园林设计将更加注重生态保护、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

2. 智慧园林兴起。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智慧园林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通过智能化手段,提高园林管理水平,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3. 个性化定制。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风景园林行业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定制。

设计师将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具有独特风格和功能的园林作品。

4. 跨界融合。

风景园林行业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将成为常态。

如与旅游、文化、体育等产业的结合,打造具有特色的主题园林。

5. 国际化发展。

随着我国风景园林行业的不断壮大,将有更多优秀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三、个人在风景园林领域的思考与感悟1. 深入了解自然,尊重自然规律。

风景园林设计源于自然,设计师应具备深厚的自然素养,深入了解自然规律,将自然之美融入园林设计中。

风景园林专业竞赛汇总

风景园林专业竞赛汇总

风景园林专业竞赛汇总一、国际竞赛1. IFLA国际学生设计竞赛IFLA国际学生景观设计竞赛(IFLA International Student Design Competition)由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IFLA)主办,每年举办一次,在IFLA世界大会(IFLA World Congress)期间公布获奖作品,是全球最高水平的景观设计学专业学生设计竞赛。

竞赛委员会每年在前一年年末发出竞赛通知,确定竞赛题目。

所有的参赛者,如果其作品满足规定的参赛作品要求,将获得一份参赛证书。

对于给予竞赛大力支持的大学、学院或其他机构以及获奖者参赛时所在的单位将给予褒奖。

举办初始年份:1963举办方: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CHSLA)参赛者要求:必须是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承认的景观设计学专业的学生,可以以个人形式或者以小组为单位参加。

每个参赛者或每个参赛的设计小组只能有一份参赛作品。

如果参赛小组成员所学的专业交叉,景观设计学专业的学生必须是该设计小组的组长。

每个参赛小组的人数不应超过5人。

如果与评委有同事、亲戚或其他关系者都不能参加竞赛。

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IFLA奖(IFLA Prize)奖金:3500美元及证书二等奖1名兹威·米勒奖(Zvi Miller Prize)奖金:2500美元及证书三等奖1名优秀奖(Merit Award)奖金:1000美元及证书2.IFLA亚太区大学生设计竞赛举办初始年份:1963举办方: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CHSLA)参赛者要求:风景园林专业或相关专业(限尚未开设正式风景园林专业的学校或国家)大学生均可参赛。

可以个人或设计小组的形式参赛提交作品,但每位学生或设计小组只可提交一份作品。

欢迎组成多学科的设计小组参赛。

设计小组的组员数量不应超过5位。

评委的专业性合作者、公司职员和三代以内近亲属不能参赛。

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奖金1500美元和获奖证书二等奖 2名,奖金1000美元和获奖证书三等奖 3名,奖金500美元和获奖证书评委奖 10名,获奖证书3.中日韩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大赛举办初始年份:1997举办方: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日本造园学会、韩国造景学会参赛者要求:凡2014年12月31日前在校的风景园林类专业【包括园林、风景园林、景观建筑设计、景观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方向)、设计学(环境艺术方向)、建筑学(风景园林方向)、旅游管理(规划方向)】的本科生和硕、博士研究生均可参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景园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旅游、游憩相关 2.聚居环境 3.管理相关 4.生态相关 5.文化、传播 6.传统园林 7.城市尺度 8.风景园林理论相关 9.风景园林资源相关 10.风景园林应用类型研究

序号 批准号/代码 项目名 负责人 依托单位 批准经费 (万) 起始时间 所属基金 1 58670236/ E080202 风景信息时空转译以及风景心理效应计量 冯纪忠 同济大学 2 198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58870352/ E0801 风景景观资源普查方法研究 冯纪忠 同济大学 3 198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49571031/D011201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旅游地理结构及旅游持续发展研究 张捷 南京大学 10 199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 59678011/E0802 人聚居环境资源评价普查理论方法研究 刘滨谊 同济大学 12 199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 59778012/E0802 中国传统民居聚落环境空间结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业祖润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11 199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 59778010/E0802 经济快速增长地区城乡规划中得生态格局理论与案例 俞孔坚 北京大学 12 199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 39870147/C0312 中可持续城市水系绿色通道设计的景观生态学途径 俞孔坚 北京大学 11.5 199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 30060019/c011109 云南少数民族龙山森林及村寨生态保护小区管理研究 周鸿 云南大学 15 200101-2003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9 50178032/e0804 城镇特色超前位控制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 余柏椿 华中科技大学 7 200201-2002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序号 批准号/代码 项目名 负责人 依托单位 批准经费 (万) 起始时间 所属基金 10 40371030/d0106 中国旅游/游憩流的空间分布模式及空间效应研究 张捷 南京大学 30 200401-2006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1 40471050/d0110 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研究 黄震方 南京师范大学 25 200501-2007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2 30460035/c011110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生态适宜度研究 周鸿 云南大学 20 200501-2007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3 50478102/e080202 基于风景园林的户外游憩理论关键问题研究 吴承照 同济大学 8 200501-2005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4 50578137/e080202 云南民族宗教建筑群景观环境体系建构研究 徐坚 云南大学 8 200601-2006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5 50578112/e080202 风景旅游规划avc评价体系研究 刘滨谊 同济大学 25 200601-2008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6 50578069/e080202 景观特色审美结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余柏椿 华中科技大学 25 200601-2008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7 50678087/e080102 北京私家园林历史源流、造园意匠及现代城市建设背景下的保护对策研究 贾珺 清华大学 26 200701-200912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18 40671175/d0124 黄河下游典型地区农业景观生态系统格局、过程及生态效应研究 丁圣彦 河南大学 35 200701-2009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9 30670364/c011106 基于景观选择理论的多尺度城市景观动态研究 刘茂松 南京大学 8 200701-2007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序号 批准号/代码 项目名 负责人 依托单位 批准经费 (万) 起始时间 所属基金 20 30600079/c011106 生态城市绿地复合系统景观格局优化对比研究 孔正红 华东师范大学 8 200701-2007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1 40635028/d0110 城市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王仰麟 北京大学 180 200701-201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2 40601001/d0101 城市景观功能协调的空间途径——以两岸典型城市为例 张小飞 北京大学 16 200701-2009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3 30600482/c020607 基于gis和网络分析法的沈阳城市森林景观格局优化研究 刘常富 沈阳农业大学 20 200701-2009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4 30670363/c011106 森林景观可持续管理中的空间干扰和管理过程调控 常禹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8 200701-2009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5 40771122/d0116 宁南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景观生态重建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张军连 中国农业大学 43 200801-201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6 50768003/e080202 西南传统乡土聚落景观变迁与保护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余压芳 贵州大学 22 200801-201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7 40771050/d0106 中国传统聚落景观群系及其景观基因图谱研究 刘沛林 衡阳师范学院 33 200801-201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8 30700097/c011106 满足城市居民与城市生态需求的绿地景观网络构建研究 孔繁花 南京大学 18 200801-201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9 30770384/c011106 城市景观格局与热岛效应相互关系的多尺度研究 李俊祥 华东师范大学 25 200801-201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序号 批准号/代码 项目名 负责人 依托单位 批准经费 (万) 起始时间 所属基金 30 50878092/e080202 城市景观特色级区理论模式研究 余柏椿 华中科技大学 32 200901-201112 国家自然基金

31 50878189/e080202 滇西北城镇生态适应性与景观格局分析、优化研究 徐坚 云南大学 30 200901-201112 国家自然基金 32 40801066/d0103 基于景观格局的区域生态持续性评价——以云南省丽江县为例 彭建 北京大学 23 200901-201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3 50878085/e080102 中国古典园林的“声景观”研究 袁晓梅 华南理工大学 32 200901-201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4 30870433/c030701 基于景观选择理论的多尺度聚落动态研究 刘茂松 南京大学 31 200901-201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5 50878111/e0803 景观构成和空间元素特征与室外环境热舒适调控机理的定量化研究 林波荣 清华大学 34 200901-201112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36 50878162/e080202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破碎与孤岛化现象及形成机理——以沪宁杭地区为例 王云才 同济大学 34 200901-201112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37 30870435/c030701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干扰计算机模拟与生态安全预警机制研究 何东进 福建农林大学 31 200901-201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8 30870441/c030801 气候变化条件下景观过程对树种迁移的影响 布仁仓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8 200901-2009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序号 批准号/代码 项目名 负责人 依托单位 批准经费 (万) 起始时间 所属基金 39 30860228/c040801 森林声景观资源的非线性评价研究- - 以江西靖安三爪仑森林公园为例 廖为明 江西农业大学 26 200901-201112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40 40871082/d010203 资源型城市景观结构演变信息图谱研究-以大庆市为例 臧淑英 哈尔滨师范大学 44 200901-201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 50879093/e090303 不同水库运用方式下的湿地景观演替特征研究 毛战坡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40 200901-201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2 40861003/d0102 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景观的演变 詹嘉 景德镇陶瓷学院 22 200901-201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3 51008137/E080102 20世纪50年代中国现代园林的历史源流、理论学说及实践经验研究 赵纪军 华中科技大学 20 201101-201312 2010年自然科

学基金

44 31000320/C161202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碳收支量值研究-以北京为例 谢军飞 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18 201101-201312 2010年自然科学基金

45 51078159/E080202 反消极性的高架桥景观及空间研究 万敏 华中科技大学 38 201101-201312 2010年自然科学基金

46 51008215/E080202 城市发展的景观导控机制 王敏 同济大学 20 201101-201312 2010年自然科学基金

47 51008180/E080202 皇家文化影响下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 邬东璠 清华大学 20 201101-201312 2010年自然科学基金

48 51008263/E080201 滇中高原湖泊区城市景观格局生态安全研究 李志英 云南大学 20 201101-201312 2010年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