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手册【最新版】

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手册【最新版】
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手册【最新版】

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手册

一、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的对象

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是以各临床服务类科室、医疗技术类科室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为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各项费用,计算产出各医疗服务项目的单位成本的过程。

医院成本剔除药品成本、单独收费材料成本以及不参与医疗服务项目核算的科室成本后,在同一期间内应为医疗服务项目成本之和。核算结果还应遵循以下逻辑关系:

∑医疗服务项目成本=∑临床服务类科室成本、医疗技术类科室成本(二级分摊后成本)-∑药品成本-∑单独收费材料成本∑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医疗服务项目直接成本+∑科室作业成本。

二、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的方法

采用作业成本法作为科室级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方法、采用加权平均法作为院级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方法。

(一)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追踪动态反映,

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的利用情况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它以作业为中心,以成本动因为分配要素,其核心思想是“作业消耗资源,服务消耗作业”。

作业是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重要活动和行为,医疗服务提供过程中的各个工序或环节,例如诊疗、手术(消毒、探查)、护理等行为都可以视为作业。

成本动因是对导致成本发生的事项或活动的度量。成本动因按形成阶段不同可区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其中资源动因是衡量资源消耗量与作业之间的关系的某种计量标准,是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的依据;作业动因是将作业成本最终分配到医疗服务项目中的依据。

(二)加权平均法:指医院内不同临床服务类科室、医疗技术类科室在开展相同的医疗服务项目时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不同,可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得到院级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值。

三、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的核算流程

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的工作流程包括:确定医疗服务项目及科室核算范围、采集基础数据、医疗服务项目直接成本数据归集、划分

作业、形成作业成本、形成科室医疗服务项目成本以及计算院级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等七个步骤。

(一)确定医疗服务项目及科室核算范围

根据医疗服务项目核算库结合医院实际开展医疗服务项目情况,确定本院医疗服务项目及科室核算范围。

(二)采集基础数据

基础数据包括收入数据、工作量数据以及成本数据。其中成本数据包括:

1.材料成本:按不同资金来源采集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期间科室发生的材料耗费明细数据。

2.固定资产折旧数据:按不同资金来源采集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期间科室的固定资产折旧数据。

3.人员相关数据:采集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期间的科室人员相关数据,包括科室代码、科室名称、人员代码、人员姓名、

人员职称以及各项人员经费等明细项目。

(三)医疗服务项目直接成本数据归集

直接成本:为进行医疗服务项目活动而直接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无论能否直接计量都作为直接成本计入该医疗服务项目。

直接成本分为直接归集成本与计算计入成本。直接归集成本是指在核算过程中能够直接且唯一归集到某一个医疗服务项目,形成医疗服务项目直接成本的费用。计算计入成本是指在核算过程中能够直接归集到多个医疗服务项目,通过计算计入的方式形成直接成本的费用。

直接成本具体包括:

1.人员经费:归集与医疗服务项目相对应的人员经费。

2.卫生材料费:归集与医疗服务项目相对应的卫生材料。

3.固定资产折旧费:根据医疗服务项目实际耗用固定资产,把固定资产折旧成本直接归集到医疗服务项目。

4.无形资产摊销费:根据无形资产实际耗用医疗服务项目直接归集或计算到医疗服务项目。

5.其他费用:根据其他费用实际耗用医疗服务项目直接归集或计算到医疗服务项目。

6.待冲基金-待冲财政基金

使用财政拨款购置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库存物资应对应其所服务的医疗服务项目,把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和材料耗费按直接归集或计算归集到医疗服务项目。具体方法参见上述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和卫生材料费计入方法。

7.待冲基金-待冲科教项目基金

使用科研教学项目拨款购置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库存物资应对应其所服务的医疗服务项目,把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和材料耗费按直接归集或计算归集到医疗服务项目。具体方法参见上述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和卫生材料费计入方法。

上述第6、7条只在计算医疗全成本和医院全成本时纳入成本核算范围。

(四)划分作业

在调研医院临床服务类科室和医疗技术类科室医疗业务流程基础上,划分出医疗服务过程中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重要活动和行为,形成不同的作业,产生医院统一、规范的作业库。各作业之间应相对独立、不得重复。划分作业时可采用访谈、小组座谈、会议讨论等方式确定。

临床服务类科室分为门诊和住院两类,根据不同类型科室的业务特点,结合其执行的医疗服务项目划分作业。例如门诊类科室因其主要业务为挂号、诊疗及治疗。对应上述业务,门诊类科室作业主要划分为“分诊”、“诊断”和“综合治疗”。如果门诊业务包含检查行为,则划分作业时应增加“检查”作业。住院类科室主要业务为诊疗、护理、治疗和检查,对应上述业务,住院类科室作业主要划分为“医生查房”、“医生交接班”、“医生开医嘱”、“护士交接班”、“护士扫床”、“病房治疗”和“床位使用”。

医技类科室按照业务特点分为手术类、检验类、放射类、检查类、麻醉类等。根据不同类型科室的业务特点,结合其执行的医疗服务项目划分作业。例如手术类科室作业主要划分为“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处理(监测)”和“录入收入计费单”。检验类科室作

业主要划分为“取材”、“标本处理”、“标本接收接种”、“检测(检验)”、“后期处理”、“出报告”和“签报告”。放射类科室作业主要划分为“登记”、“扫描”、“照像”、“辅助检查”、“出报告”和“签报告”。检查类科室作业主要划分为“登记”、“检查”、“综合治疗”、“出报告”和“签报告”。麻醉类科室作业主要划分为“麻醉操作”和“麻醉恢复”。

上述科室中涉及多个科室共同完成某项医疗服务项目时,可设置“协作”作业,以实现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在多个科室间的分配。设置此项作业时,医疗服务项目执行科室不设置,为执行科室提供相关医疗服务的其他科室增设“协作”作业。(外协项目应该承担哪些成本)

(五)形成作业成本

进行医疗服务项目活动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按照资源动因将其分配至受益的作业。

资源动因主要包括人员数量、房屋面积、工作量和工时。开展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的医院,可以根据上述动因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间接成本具体包括:

1.人员经费:按人员数量分配计入科室作业。

2.卫生材料费:按照工作量分配计入科室作业。

3.固定资产折旧费:除房屋及建筑物折旧费使用面积作为资源动因外,其他固定资产折旧费可按工时分配计入科室作业。

4.无形资产摊销费:按照工作量分配计入科室作业。

5.提取医疗风险基金:按照人员数量分配计入科室作业。

6.其他费用:按照房屋面积、工作量、人员数量分配计入科室作业。

其中房屋维修费、电费、取暖费和物业管理费使用房屋面积作为资源动因;其他材料、低值易耗品使用工作量作为资源动因;除上述费用以外的其他费用使用人员数量作为资源动

7.待冲基金-待冲财政基金

使用财政拨款购置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库存物资应对应其所服务的医疗服务项目,把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和材料耗费

按资源动因分配至受益作业。具体方法参见上述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和卫生材料费计入方法。

8.待冲基金-待冲科教项目基金

使用科研教学项目拨款购置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库存物资应对应其所服务的作业,把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和材料耗费按资源动因分配至受益作业。具体方法参见上述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和卫生材料费计入方法。

上述第7、8条只在计算医疗全成本和医院全成本时纳入成本核算范围。

(六)形成科室医疗服务项目成本

按照医疗服务项目消耗作业的原则,采用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至受益的医疗服务项目。

作业动因主要包括人员数量、房屋面积、工作量、工时以及医疗服务项目风险程度(以下简称“风险程度”)。开展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的医院,可以根据上述动因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1.人员经费:按照工时分配计入医疗服务项目

2.卫生材料费:按照工作量分配计入医疗服务项目

3.固定资产折旧费:除计算床位费类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所涉及的房屋及建筑物折旧费使用面积作为作业动因外,计算其他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可使用工时作为固定资产折旧费的作业动因。

4.无形资产摊销费:按照工作量分配计入医疗服务项目

5.提取医疗风险基金:按照工作量或风险程度分配计入医疗服务项目

6.其他费用:按照工作量一次性分配计入医疗服务项目

7.待冲基金-待冲财政基金

使用财政拨款购置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库存物资应对应其所服务的医疗服务项目,把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和材料耗费按作业动因分配至受益医疗服务项目。具体方法参见上述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和卫生材料费计入方法。

8.待冲基金-待冲科教项目基金

使用科研教学项目拨款购置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库存物资应对应其所服务的医疗服务项目,把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和材料耗费按作业动因分配至受益医疗服务项目。具体方法参见上述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和卫生材料费计入方法。

(七)计算院级医疗服务项目成本

按照加权平均的算法计算得出某一医疗服务项目院级单位成本。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