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米硅肥在寒地水稻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硅氮肥、硅钙肥对水稻生长的应用效果

处理 3 8 2 . 4 1 2 . 6 8 . 6 0 4 . 8 1 . 8
摘要 : 本 试 验 通 过 施 用 不 同量 的硅 钙 肥 、 硅 氮肥 , 比较 不 同硅 肥在 水稻 生 产 中 的 实 际 应 用 效 果 。 试 验 结 果 表 明 施 用 硅 氮 肥 处 理 的平方米穗数 、 株 高及产量均 高于常规硅肥 处理 , 其 综 合 经 济 效 益最高 , 与 常规 对 照 相 比每 亩 可 增 收 4 5 . 1元 。 关键词 : 水稻 ; 硅 氮肥 ; 硅 钙肥 ; 产量 ; 品 质
1 . 2试验设计 : 处理 1 : 秦 皇 岛领先 科技生物有机硅 肥 2 0 k g / 处理 4 8 1 . 1 1 2 . 1 l 3 . 9 a 5 . 1 2 . 0 亩 。尿 素 、 磷肥、 钾肥分别为 l O k g /亩 、 6 k g /亩 、 1 0 k g /亩 。处 理 2 : 浩化硅氮肥 1 5 k g /亩 。 其 他 肥 料 同处 理 1 。处 理 3 : 浩 化 硅钙 肥 2 . 4 产 量 构 成 因 素分 析 : 从 产 量 因 素 调 查 中可 以看 出 , 处理 2 2 0 k g /亩 。 其他肥料 同处理 1 。 处理 4 : 不施硅肥 , 其他肥料 同处理 的平 方米穗数最 多 , 为7 9 7个 , 分别较处理 1和处 理 4每平 方米 1 . 穗粒数分别增加 5 l 和 4 1 个, 但 每穗粒数最少 。处 理 3的结实率 1 . 3试验方法 : 小 区试验 按照常规试验要求 , 进 行 4个处理 、 最高 , 处理 4的结实率最低 。千粒重各处理间没有明显差异 。 表 4 产 量 因素碉 查表 3 次重 复的随机区组试验 , 去除边行和保护 区, 每个试验 面积 , 宽 度4 m , 长度 5 0 m 。 有 效穗 着 粒鼓 实粒 鼓 结 实率 千 粒重 处理 2 、 结果 与 分 析 ( 个/ m ) ( 粒/ 穗 ) ( 粒/ 璃 ) ( %) ( g) 2 . 1 气象条件分析 : 五月中旬平均温度 为 1 1 . 9 ℃, 温度较低 , 处 理 1 7 4 6 5 1 4 5 8 8 . 7 2 6 . 2 水稻插秧 后秧 苗新根发生慢, 返青时间长 。七 月下旬 的降雨量为 O m m , 平均温 度为 2 5 . 4 ℃, 气 温高 , 降雨 少 , 此 时正值 水稻抽穗 扬 处 理 2 7 9 7 4 9 4 4 8 9 . 8 2 5 . 7 花期 , 也是稻瘟 病较易感染 的时期 , 此阶段 的气 候条件不利 于稻 处 理 3 7 4 8 5 0 4 6 9 1 . 4 2 6 . 3 瘟 病 的 发 生 , 所 以今 年 水 稻 稻 瘟 病 发 病 较 轻 。 九 月 降 水 量 为 处理 4 7 5 6 5 0 4 3 8 5 . 1 2 6 . 1 1 4 0 . 8 m m , 比历 年 偏 多 5 4 . 6 m m , 日照 时 数 为 1 2 3 . 9小 时 , 比 历 年 少 7 6 . 7小 时 , 降水量偏 多 , 日照 时 数 不 足 , 使 水 稻 成 熟 期 较 历 年 有 2 . 5产 量 分 析 : 从 产 量 分 析 表 中 可 以看 出 , 处 理 2施 用 硅 氮 所推迟 , 整 个 收 获期 延 长 。 肥 1 5 k g /亩 的 实 收 产 量 最 高 , 为 5 6 8 . 5 k g /亩 , 较 不 施 硅 肥 的 处 理4 增产 2 5 . 4 k g /亩 , 增产 4 . 7 % 。处理 3 施用硅钙肥 2 0 k g /亩的 产量其 次 ,为 5 6 4 . 6 k g /亩,较处 理 4增 产 2 1 . 5 k g /亩 ,增 产 硅氮 肥 、 ຫໍສະໝຸດ 钙 肥对 水稻 生长 的应用效果
俄罗斯硅肥对水稻的降镉增产效果研究

俄罗斯硅肥对水稻的降镉增产效果研究摘要以黄华占、美香占2号和湘晚籼12号为材料,研究了施硅量对其产量、产量构成因素以及稻米镉含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黄华占、美香占2号和湘晚籼12号的增产原因是施用硅肥提高了实粒数、总粒数和结实率;湘晚籼12号在施硅量为150 kg/hm2时增产效果明显,稻米降镉量大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水稻;硅肥;降镉;产量Abstract Taking Huanghuazhan,Meixiangzhan 2,Xiangwanxian 12 as the test material,the effect of silicon amount on rice yield,yield components and cadmium content in rice grain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ason of the yield increasing of Huanghuazhan,Meixiangzhan 2,Xiangwanxian 12 was due to of the improving of real grain number,total grain number and seed setting rate by applying silicon fertilizer.When Silicon applying amount was 150 kg/hm2,the effect of increasing production of Xiangwanxian 12 was obvious,cadmium content in rice grain declined obviously,economic benefit was high.Key words rice;silicon fertilizer;cadmium-decreasing;yield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三废”的肆意排放,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重金属污染尤其是镉(Cd)污染越发严重。
211187842_硅肥对优质稻壮香优白金5_稻米品质的影响

[2-6]
ꎮ
生产中氮肥的大量施用ꎬ往往使土壤中氮硅比例失
衡 [2] ꎬ因此生产中施用硅肥成为一项重要的高产优
质栽培措施ꎮ
同ꎮ 在施硅量 0 ~ 90 kg / hm 范围内ꎬ水稻产量随着
2
施用量增加而增加ꎬ但施硅量大于 90 kg / hm 时ꎬ产
2
量下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ꎮ 邓接楼等
kg / hm 2 ) 、高施用量硅肥( Si3ꎬ270 kg / hm 2 ) ꎻ硅肥品
种为:先益农忠诚颗粒硅肥( K1ꎬSiO 2 > 25%) 、国正
硅( K2ꎬSiO 2 > 29%) ꎮ 试验共 7 个处理组合:① Si0
不施 硅 肥ꎻ ② Si1K1ꎻ ③ Si2K1ꎻ ④ Si3K1ꎻ ⑤ Si1K2ꎻ
creasedꎬand the pasting temperature increasedꎬbut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processing quality The effect was better
when the amount of silicon fertilizer was lowꎬand the suitable amount of silicon fertilizer for Zhuangxiangyou Baijin5 was 90
其他大田管理按照当地高产习惯进行ꎮ
1 3 测定项目与方法
稻谷晒干储存 3 个月后ꎬ每小区随机取稻谷 3
kg 测定稻米品质性状ꎮ 测定内容包括:粒长、粒宽、
长宽比、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率、垩白度、
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RVA 谱ꎮ
寒地水稻移栽田硅肥对磷肥施用量的影响

两种 肥料处 理产 量 均 高 于 对 照 。处 理 3 公 顷 施 硅 (
肥 旺 5 5 g 开 磷 二 铵 3 k ) 量 为 7 0 .4 g 2k 、 0g 产 73 k / h , m 比处理 1增加 9 . k / m , 3 9 g h 增产率 为 1 2 。 .3 处理 4 公 顷施 硅 肥 旺 5 5 g 开 磷 二 铵 6 k ) 量 ( 2k 、 Og 产 为 7 3 . k / m。 产量 略高 于处理 2 7 94 gh , 。处理 5 公 顷 (
2 试 验 结 果 与 分 析
2 1 产量 及其构 成 因素 的比较 .
的处理 单位 面积穗 数 与 处 理 1接 近 , 当硅 肥 旺 施 肥 量为 5 5 g h 与 开磷 二 铵 6 k / m 2k/m 0 g h 合用 时 , 单
位面 积 穗 数 较 处 理 2增 加 6 5 。硅 酸 钠 1 5 g . 3k/
踞 ∞ ∞ 罟 8
1 8 5 5
氮肥用 量为 2 0 5 g h , 肥 施用 比例 为 基 : : 2 . k / m。 氮 蘖
调 : 一4 3 1 2 穗 : : : 。硫 酸 钾用 量 为 1 8 g h , 肥 9 k / m。 钾 施 用 比例为基 : 一7 3 穗 : 。磷肥 全 部 基 施 , 磷肥 和硅 肥在移 栽 田最 后 一遍 水 整 地 前 , 氮 、 、 随 磷 钾肥 一 同
l 2 3 4 5 6
角 , 高光 能利 用 率 。磷 肥 与硅 肥 配 合施 用 利 于 提 提 高水 稻产 量 , 量 的提 高 主要 是 通 过 增加 单 位 面 积 产 穗数 实现 的 。针 对寒 地水 稻移栽 田硅 肥对磷 肥 的作
用 关 系 设 计 的试 验 如 下 。
水稻生物有机硅肥应用效果研究

水稻生物有机硅肥应用效果研究作者:徐长青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4年第11期摘要:通过本实验调查,结果表明,使用硅肥的增产效果和抗倒伏能力均好于对照,其中增产效果依次为:表明许博士生物硅肥〉八一农大生物硅肥〉秦皇岛领先科技生物硅肥,分蘖时施用效果好于基施效果。
许博士生物硅肥增产明显,蘖施和基施肥分别较对照增产比12.9%和8.6%。
关键词:硅肥水稻产量硅肥被称为植物第四大营养元素,尤其水稻被称为硅酸盐类植物,硅参与细胞壁的组成,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还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因此硅肥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生物有机硅是新兴的一种硅肥,既可以为作物提供营养物质,又可以活化土壤中的无效硅供作物吸收利用。
本试验选用三种生物硅肥进行对比研究,以筛选出最适宜建三江地区的生物有机硅肥产品及最佳施用时期。
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基本情况本试验设在洪河农场科技示范园区,土质为草甸白浆土,有机质6.76﹪,碱解氮210.0mg/kg,速效磷32.25mg/kg,速效钾122.7mg/kg,pH值5.92。
前茬为水稻,秋翻。
1.2 供试作物供试水稻品种:空育131,来源于北大荒种业集团建三江分公司供试产品:八一农大生物硅肥、许博士生物硅肥(胜利有机硅肥)、秦皇岛领先科技生物硅。
1.3 试验方法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大区面积400平方米,选择肥力水平基本相同的7个池子,每个处理一个池子,共计7个处理。
八一农大生物硅由牡丹江世绿肥业有限公司生产,许博士生物硅由胜利农场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生产,秦皇岛领先科技硅肥由秦皇岛市领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试验设3个主处理,各处理分别设基施和返青施2个副处理,以不施硅肥为对照(CK),共计7个处理。
各处理氮、磷、钾肥用量相同,施肥量及施用方法按照当地常规进行。
基肥在最后一遍水整地之前施用,蘖肥在水稻缓苗后施入(3.5-4.0叶龄),穗肥在9.1-9.5叶龄施用。
大洼区水稻有机硅肥试验总结

大洼区水稻有机硅肥试验总结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观察发现,有机硅肥有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与传统肥料
相比,有机硅肥处理的水稻在生长初期生长速度更快,叶绿素含量更高,光合作用更为强健,植株生长更为旺盛。
有机硅肥处理的水稻穗重较大,百粒重较高,米粒饱满而有光泽。
这表明有机硅肥能够促进水稻的吸收养分和利用光合产物的能力,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
品质。
有机硅肥还能够增强水稻的耐逆性。
试验中的有机硅肥处理组在干旱和高温条件下生
长状况较好,叶片无焦枯现象,抗旱能力较传统肥料处理组更强。
这说明有机硅肥能够增
强水稻的逆境适应能力,提高水稻的抗旱和抗高温能力。
有机硅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时间也会影响到其施肥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适量的有机硅
肥能够促进水稻的生长,但过量的施用可能会导致水稻产量下降。
在施肥时间上,追肥时
期是有机硅肥施用的最佳时机。
而在施肥量上,每亩用量以15-20kg为宜。
有机硅肥对大洼区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能增强水稻的耐逆性。
有机硅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时间需要控制好,以免产生逆效果。
今后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
讨有机硅肥与传统肥料的配合使用效果,以及其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推广和应
用有机硅肥。
硅肥施用量及时期对寒地水稻产量和品质性状及抗倒性的影响

具 有重 要 的意 义 。
供试 水稻 品种 为垦 稻 1 2 、 空育 1 3 1 、 龙粳 2 1 。 试验 于 2 0 1 4年 在黑 龙 江 省 密 山市 裴德 镇 德 兴 村 进行 。试验 地土壤化 学性质为有 机质 3 3 . 5 g ・ k g - 、 全氮 2 . 9 g・ k g ~、 全磷 5 5 3 . 7 4 mg・ k g 一, 全 钾 1 4 . 8 3 g ・ k g ~, 速效磷 3 9 .4 mg・k g 一、 速 效 钾
最 佳 施 用 量 因 品种 而 异 , 施 用量 少 增 产 效 果 不 显 著 , 过 多会导致 减产 , 肥 料 效 率低 ; 产 量 性 状 和 品 质 性 状 对 硅
肥 的 响 应 虽然 因品 种和 施 肥 量 不 同 而 异 , 但 适量 施用硅 肥能提 高每 穴穗数 、 穗粒数 和结 实率 、 单 株 实 粒 重 以
田间施肥 量 为 纯氮 1 2 0 k g ・ h m一 , N: P: K 比
此在韩国、 3本 、 1 印度等 国家施 用“ 农 爱 丰” 的量迅 速 增 加 。本试 验选 用“ 农 爱 丰” 硅肥 和河 北省 深州 市 中科 启 润生 物有 机肥 料 厂生 产 的二氧 化硅 含量
为2 7 的水 溶性 硅肥 进 行 田间 比较 试 验 , 旨在评
1 0 1 . 7 6 mg ・ k g 、 二 氧化硅 1 1 7 . 9 mg ・ k g 、 p H 7 . 2 。
1 . 2 方 法
随着科 学技 术 的不 断 发 展 , 近 几 年 国 内外 已 研 发生 产 出各 种类 型 的硅 肥 , 大 幅 度 提 高作 物 对 硅 元素 的 吸收 利用 效 率 , 而 且 在施 用 方法 上 力 求 简 便易 行 。“ 农 爱丰 ” 硅 肥是 韩 国恩博 股 份有 限公 司研发 生 产 的高扩 散 性 片剂 型 硅 肥 , 其 水 溶 性 硅 酸含量 为 6 . 5 。 由 于该 硅 肥 施 用 量 少 、 增 产 效
叶面喷施硅肥对水稻农艺性状和抗性的影响

表 1 “喜施达”离子硅酸矿物肥对苗期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Tab. 1 Effects of“Xishida”ionic silicic acid mineral fertilizer on
agronomic traits in rice
摘 要:硅是地壳中重要的元素,且在水稻生长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叶面喷施硅肥对水稻增产和抗病虫的影响研
究甚少。为探讨叶面硅肥的作用,本文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叶面喷施硅肥对水稻的农艺性状、抗病和抗虫性的影
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叶面喷施硅肥的水稻植株颜色更绿、茎秆更粗壮且抗倒伏,分蘖数、穗数、
每穗的实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均提高,并且二化螟蛀虫数减少,未发生纹枯病。叶片离体接种试验进一步证明,叶
面喷施硅肥可显著提高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
关键词:水稻;叶面硅肥;农艺性状;抗病和抗虫性;纹枯病
中图分类号:S432 文献标志码:A
DOI:10. 3969/j. issn. 1007-7146. 2021. 03. 009
The Effects of Foliar Application of Silicon Fertilizer on Agronomic Traits and Resistance in Rice
硅元素是水稻(Oryza sativa L.)生长发育不可 缺少的元素,叶片和茎秆中约含 10%~20% 的二氧 化硅[1]。国际土壤界认为,硅是继 N、P、K 之后第 四种植物营养元素[2-3],其中水稻对硅元素需求较
大。缺硅使水稻穗中糖类合成减少,同时细胞分裂 及细胞壁形成受阻。因此,缺硅会导致水稻穗的 生长迟缓、穗数减少以及育性下降[4]。施用硅肥可 促使水稻叶夹角变小,使植株生长更为紧凑,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7·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年度:2016年1.2试验地情况
试验地位于庆丰科技园区水田试验区,土壤为草甸白浆土,有机质含量36.7 mg/ kg、碱解氮181.5 mg/ kg、速效磷40.7mg/kg、速效钾166.5mg/kg、pH 值6.3。
1.3供试品种
试验品种为龙粳46,11叶。
1.4供试验肥料
“硅博源”微纳米硅,规格500g/亩,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松土肥业有限公司。
1.5试验处理:
试验为大区对比试验,共设3各处理不设重复。
每个试验处理面积为2亩地。
处理1:水稻插秧规格30×14cm,微纳米硅肥施用量1kg/亩,本田撒施。
处理2:水稻插秧规格30×10cm,微纳米硅肥施用量1kg/亩,本田撒施。
CK:水稻插秧规格30×14cm ,常规处理。
1.6常规栽培措施
试验地块均采取统一管理方式,4月9日育苗,4月22日左右泡田整地, 5月13日插秧,插秧后立即施用返青肥,上护苗水,6月5日前施用二次分蘖肥,6月20日前施用调节肥,其它管理同常规。
常规处理施肥情况为尿素12㎏/亩,磷酸二铵8㎏/亩,钾肥8㎏/亩。
其中磷肥100%基施,钾肥60%基施,40%做穗肥;氮肥比例为基肥:分蘖肥:调节肥:穗肥=4:3:1:2。
微纳米硅撒施方法:微纳米硅与细沙1:1混合后人工撒施。
撒施日期为5月25日。
常规防治虫害:水稻4.5叶期喷施氯氰,毒死蜱20ml/亩防治潜叶蝇, 8月初喷施氯氰.毒死蜱20ml/亩防治稻螟蛉。
本田封闭除草:第一次封闭时间为5月5日,施用药剂及用量:48%丁草胺(马歇特)100ml/亩,施用方法为甩喷; 第二次封闭除草时间:6月5日前,施用药剂及用量:安达星20g/亩+丙草胺50ml/亩,施用方法为毒肥法,与二次分蘖肥一块施用。
1.7调查内容及方法
生育时期调查方法:按照“三化两管”中叶龄指标管理方法,在插秧后立即点叶龄,每隔5天调查一次叶龄,并做好调查记录。
有效穗数调查方法:采用对角线法取3个点,每个点为2行*1.67m,调查平方米穴数,每穴穗数,计算得出每平方米穗数。
测产方法:每块田对角线3点取样,每点量取21行,计算行距;量取21穴,计算穴距,测算每亩穴数;顺序选取20穴计算穗数,测算每穴平均穗数,取与平均穗数相同的2穴调查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
产量计算公式:亩产=有效穗数(亩/万)×穗粒数(粒)×结实率(%)×千粒重(克)×10-6×85%。
2.结果与分析
2.1生育进程分析
5月中下旬气温低于往年,并且以阴雨天为主,因此水稻分蘖期较往年有所延后;7,8月份温度及日照时数高于往年,因此,水稻出穗期也正常;但9月上旬的气温比往年低,影响水稻正常成熟,使水稻成熟期较往年延后。
始穗期处理1与处理2比CK 提前一天;齐穗期处理1比处理2和CK 提前一天;成熟期各个处
微纳米硅肥在寒地水稻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王丽丽1 王文达2
(1.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庆丰分公司农业生产部,黑龙江 虎林 158421;
2.黑龙江省云山农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黑龙江 虎林 158420)
摘 要:本试验通过在水稻本田撒施微纳米硅肥,研究其对水稻的增产作用。
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微纳米硅肥具有一
定增产作用,具体表现为比常规施肥增加每平方米穗数与每穗粒数,降低水稻空瘪率,从而提高水稻产量,使用微纳米硅肥,插秧规格为30×14cm 的处理相比常规处理理论产量增加41.2㎏,实测产量增加21.5㎏,增产率3.8%;使用微纳米硅肥,插秧规格为30×10cm 的处理相比常规处理理论产量增加32.1㎏,实测产量增加16.3㎏,增产率2.9%。
关键词:微纳米硅肥;水稻;产量;效果文章编号:ISSN2096-0743/2019-16-0087
理一致。
2.2 分蘖指数分析
基本苗调查时间为5月24日,8叶期调查时间为7月1日。
今年由于6月份出现低温,阴雨为主的天气,对水稻分蘖产生影响。
处理1与处理3平方米穴数均为24穴,处理2平方米穴数为33穴;分蘖指数处理1比CK高0.3,处理2比CK低0.2。
2.3抗逆性分析
各处理调查数量为500株(穗),叶瘟调查时间为8月1日水稻齐穗期后,穗颈瘟调查时间为9月1日水稻黄熟期后。
今年由于7月日照时间长,日照时数较往年高,有利于水稻生长,没有水稻大规模发生稻瘟病病害的气象条件,故水稻稻瘟病等病害发生程度低。
通过调查得出处理与对照叶瘟与穗颈瘟发病率均为0。
今年水稻均未发生倒伏现象,倒伏程度均为0。
空瘪率处理比CK低1.9%,处理2比CK高0.2%。
2.4产量性状调查
处理1与处理2在各项产量性状上均优于CK,其中穗长处理1与处理2分别比CK多0.6cm与1.0cm;平方米穗数处理1与处理2分别比CK多9个和21个;实粒数处理1与处理2分别比CK多4.1粒和1.5粒,千粒重处理比CK多0.2g,处理2比CK少0.2g;理论产量处理1与处理2分别比CK多41.4㎏和32.1㎏。
2.5 小区实测产量数据调查
每个试验处理实割实测面积为2.5㎡,折算下来算出亩产量。
亩产量处理1与处理2分别比CK增产21.5㎏和16.3㎏,增产率分别为3.8%和2.9%。
3.结论
根据试验结果证明使用微纳米硅肥具有一定增产作用,具体表现为比常规施肥增加每平方米穗数与每穗粒数,降低水稻空瘪率,从而提高水稻产量,使用微纳米硅肥,插秧规格为30cm×14cm的处理相比常规处理理论产量增加41.2㎏,实测产量增加21.5㎏,增产率3.8%;使用微纳米硅肥,插秧规格为30cm×10cm 的处理相比常规处理理论产量增加32.1㎏,实测产量增加16.3㎏,增产率2.9%。
一般情况下,林木很难感染一些弱寄生真菌,比如松弛落叶病、松弛枯病等。
但是一旦生态平衡被破坏,再加之对幼林抚育不及时,就很容易使得这些弱寄生真菌大肆传播。
此外,抚育管理不善,也容易引发林木感染油茶煤污病和油桐根腐病等严重病害。
3.贵州省林木病害的防治方针和策略
在贵州省林木病害的防治方面,笔者认为应该做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工作。
在做好预防工作时,首先,对于生态系统的构成而言,病原物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人们无法将其完全消灭,只能是尽可能减小病原物对林木带来的危害,降低经济损失。
其次,一旦感染病害,那么即便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治理,也无法做到彻底根治。
同时,因为病害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所以不可能只采用单一的方法就可以解决全部病害问题。
再次,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因此病害很少会达到成灾的程度,前提是人们不可以人为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
而且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的微生物之间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在防治林木病害的过程中,维持生态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对贵州省林木病害进行综合治理主要是以生态学为基础,对病害种群进行治理。
首先,可以采用营林技术,选取合适的地区种植林木,这种方式可以减少生理性和弱寄生性病害的发生,比如减少松弛病的发生率。
其次,可以进行抚育修枝,让林木具有足够的光照和良好的通风条件,降低病害的发生概率。
再次,在化学药剂的使用方面,应该进行合理使用,不能一概否定,而是以营林技术措施为主,化学药剂防治为辅的方式进行综合治理。
最后,还应该由当地相关部门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对于防治措施和方法应该因地制宜的进行选取。
结束语
贵州省林木病害成灾的原因有很多种,并且对当地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损失,需要引起当地部门的重视。
做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工作,实现营林技术为主,化学药剂为辅的管理,并做好林木的抚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兰星平.贵州林木病害发生情况及治理对策[J].贵州林业
科技,2015,37(3):41-44.
[2]单冬肖,梁 栋.新时期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面临的挑
战及优化策略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8(1):139.
[3]熊玉林.贵州省凯里市经济林木板栗病虫害综合防治的
探讨[J].北京农业,2012(9).
[4]肖军甫.强化林木病虫害防治保护林业生产的对策[J].中
国林业产业,2017(01):36.
(上接第75页)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