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gis数字校园可行性分析

基于webgis数字校园可行性分析
基于webgis数字校园可行性分析

基于WebGIS的校园电子地图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姓名:郭晨晨

学号:20091316040

班级:09地信(1)班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对GIS(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1]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Internet上发布和出版空间数据,为用户提供空间数据浏览、查询和分析的功能,成为GIS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Internet技术的地理信息系统,WebGIS应运而生。WebGIS的简单,便捷,高效率具有传统GIS 不可比拟的特性和优势。在城市建设规划、环境资源利用、综合平衡、协调发展和决策支持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传统校园地图[2]不仅在空间上不能给用户完整的展示,而且在查询和辨识上也有不足,基于WebGIS的校园电子地图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与传统校园地图相比,校园电子地图具有以下特性和功能:

1、可操作性。WebGIS将GIS软件与Web服务器集成,利用通用的浏览器进行地理信息的发布,并使用通常免费的插件ActiveX或JavaApplet,从而大大地降低了终端客户的培训成本和技术负担。

2、开放性。WebGIS实现了在国家和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式环境下,地理空间数据和地理信息处理资源的共享,它允许用户通过网络实时获取不同系统中的地理信息,而无需考虑数据和处理的起源地和规格,避免了冗余数据存储,是实现地理空间数据共享的一次深刻的技术革命。

3、通用性。利用多种技术的WebGIS能做到“一次编写,到处运行”。真正发挥跨平台的技术优势。WebGIS能够让GIS系统的用户通过网络不但能够访问本系统中分散在不同站点的数据和数据处理服务,同时还能维持系统的一致性以及平衡这种访问的网络负载。

4、信息共享性。WebGIS使用了通用的浏览器进行信息发布,用户就可以透明地访问WebGIS数据,在本机或某个服务器上进行分布式部件的动态组合和空间数据的协同处理与分析,实现远程异构数据的共享。

5、高效性。WebGIS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基础性、全局性的处理交由服务器执行,而对数据量较小的简单操作则由客户端直接完成。这种计算模式能灵活高效地寻求计算负荷和网络流量负载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合理分配,是一种较理想的优化模式。

基于WebGIS技术建立的校园电子地图,能将多种校园信息服务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可以快速、准确的对校园各类信息进行查询和定位,有利于校园信息的有序化管理,将校园内外的生活、学习、商业信息与空间信息相结合。为管理和设计规划提供准确而周详的数据,极大的方便了师生的学习和生活。

1.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状况

基于WebGIS技术的电子地图,国内外都做出过成熟的产品,比如国外的谷歌地图、必应地图。国内的图吧、百度地图等。目前,国外电子地图地图信息非常精确,并向互动、社交和垂直领域发展,校园电子地图正是电子地图向垂直领域发展的一个缩影,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著名大学都开发了校园电子地图产品,更有6D校园等网站推出了3D校园实景功能。但是目前校园电子地图仍有以下不足:

1、使用的技术种类繁多、没有较好的结合标准Web开发准则,在运行速度和后期升级维护有较多麻烦。

2、大多数校园电子地图仅提供校园地理信息查询,没有Web2.0所具有的互动功能。

3、大多数校园电子地图不具备开放性,不能对校园信息和资源进行整合,发展前景有限。

2 系统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是为了弄清楚系统开发的项目是不是可以实现和值得进行研究的过程。所以,进行可行性的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经过最初的设计目标和进行的调查得出以下四点的可行性分析:

2.1 技术可行性

本系统采用LAMP(Linux+Apache+PHP+MySQL)为主的核心技术架构。具有开源免费、应用广泛、成熟的特点。应用成熟的Web2.0系统开发框架Yii[3]和浏览器兼容性优秀的JavaScript框架JQuery[4]。这些技术在Web系统开发中,经过大量的案例验证,具有详细的开发文档。开源社区也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和系统解决方案。系统开发所使用的技术都已相当成熟,系统技术上可行。

任何许可证费就可以开发和应用基于LAMP的工程。因此,这对业余爱好者和专业人员都非常有吸引力。FOSS技术(包括LAMP)的增长和使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用户能够访问其资源,修复故障和改善应用软件的性能都非常容易。与开源软件许可证结合在一起,这种方法为许多企业简化了开发过程,并且为企业提供了专有软件或者商业软件的限制中所没有的灵活性。

2.2 经济可行性

采用免费开源技术和免费运行环境,项目开发的主要成本集中在系统的分析、实现和运行上。本系统采用自主开发,无需其他额外成本。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2.3 操作可行性

系统在设计时将考虑到界面风格的统一性,同时注重用户体验。系统采用

B/S模式,无需安装,能够通过在浏览器进行访问。系统通过友好的界面设计、清晰的步骤提示及使用向导,使系统具备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易于维护,操作简单的特点。用户只需具备简单计算机常识,即可方便使用。

随着Internet和WWW的流行,以往的主机/终端和C/S都无法满足当前的全球网络开放、互连、信息随处可见和信息共享的新要求,于是就出现了B/S型模式,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B/S模式最大特点是:用户可以通过WWW浏览器去访问Internet上的文本、数据、图像、动画、视频点播和声音信息,这些信息都是由许许多多的Web服务器产生的,而每一个Web 服务器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与数据库服务器连接,大量的数据实际存放在数据库服务器中。客户端除了WWW浏览器,一般无须任何用户程序,只需

从Web服务器上下载程序到本地来执行,在下载过程中若遇到与数据库有关的指令,由Web服务器交给数据库服务器来解释执行,并返回给Web服务器,Web服务器又返回给用户。在这种结构中,将许许多多的网连接到一块,形成一个巨大的网,即全球网。而各个企业可以在此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Internet。

2.4 法律可行性

法律可行性即项目的建设会不会在社会上引起侵权或其它责任问题。因为该项目是作为毕业设计与商业无关,而且本系统采用自主分析、开发、实现和运行,不会涉及到版权问题,因此不会构成侵权,在法律上是可行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