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极端气候事件及其影响分析

宁夏极端气候事件及其影响分析
宁夏极端气候事件及其影响分析

极端天气应急预案

极端天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极端天气危险源评估 极端天气停电:因暴风、雷电、暴雨、地震、冰凌、洪涝等自然极端,可能造成线路接地、短路或遭雷击接地、倒架、断线、短路引起全厂停电;其后果是影响公司的各生产系统。 暴风雪极端性天气 (1)一旦发生暴风雪,会造成公司及周边区域道路积雪,影响职工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严重时将会使职工无法正常上、下班,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秩序。 (2)一旦发生暴风雪,天气骤冷,会造成公司、生活区供暖温度相对较低,影响职工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 (3)暴风雪极端天气停电:由于暴风、暴雪、冰凌等自然极端,可能造成线路接地、短路、倒架、断线引起线路两回路停电,若因电厂也由于暴风雪造成停发电,会造成全公司停电;其后果是影响公司的各生产系统,从而危及整个公司的安全。 强降雨天气水灾 夏季,由于雨水较多,公司内下水道排堵塞或排放不及时,管路不畅通等原因,可能导致水灾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水灾事故,会造成设备毁坏和公司财产损失,严重时会造成人员伤亡。 地震极端 地震极端可能导致厂房、设备设施倒塌损坏,公司财产损失,严重时会造成人员伤亡。 大雾(阴霾)极端

(1)大雾(阴霾)天气,影响交通安全,将会使职工无法正常上、下班,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秩序。 (2)大雾(阴霾)天气,空气中湿度较大,容易使电气设备绝缘击穿,造成机电事故。 大风极端 (1)大风极端天气,影响交通安全,将会使职工无法正常上、下班,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秩序。 (2)大风极端天气,风速较大时可能出现吹坏门窗,吹掀屋顶等情况,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失。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公司大面积停电,造成设备设施停转是生产安全的重大隐患,停电时间越长,造成的后果越严重。 道路交通受阻。一旦发生公司、生活区道路积雪、洪水,影响职工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严重时将会使职工无法正常上、下班,造成公司停产。 暴风雪极端天气使公司、生活区温度大幅降低。一旦发生暴风雪,天气骤冷,会造成公司、生活区温度大幅降低,影响职工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 地震极端严重时可能使公司厂房、设备倒塌损,大面积停电,人员伤亡,生产系统陷入瘫痪,造成严重后果。 强降雨会引起设备损失和人员伤害,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 大雾(阴霾)天气会影响到道路交通安全,影响职工正常上下班,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大雾(阴霾)天气湿度较大,容易使设备绝缘击穿,造成机电事故。 2、应急处置原则

199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199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一、环境状况 (一)环境污染状况 1.污染物排放 (1)废气 1994年,全国废气排放量(不含乡镇工业)11.4万亿立方米(标)。废气中烟尘排放量1414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 807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825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341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583万吨,比上年下降5.5%。 (2)废水 1994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不含乡镇工业)365.3亿吨,比上年增长2.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15.5亿吨,比上年下降1.8%。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681万吨,比上年增长9.4%;重金属排放量 1697吨,比上年增长 4.7%;砷排放量 1038吨,比上年增长 14.4%;氰化物排放量2548吨,比上年增长2.8%;挥发酚排放量5442吨,比上年增长8.9%; 石油类排放量55748吨,比上年下降10.l%。 (3)工业固体废物 1994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不含乡镇

工业)6.2亿吨,与上年持平;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0.19亿吨,其中排入江河的工业固体废物为0.07亿吨,较上年有所减少。工业固体废物历年累计堆存量64.6 亿吨,占地55697公顷。 (4)乡镇工业近年来,我国乡镇工业发展迅猛,污染呈加重趋势。据有关部门测算,1994年,全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量43亿吨,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6.6%;工业粉尘排放量580万吨,占全国工业粉尘排放量的 49.9%;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1.2亿吨,占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 16.2%。与 1989年全国乡镇工业污染调查结果的可比指标相比,工业废水排放量增长65.4%,工业粉尘排放量增长23.4%,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长56.9%。 2.环境质量 (1)大气全国城市大气中总悬浮微粒年日均值在89一849微克/立方米之间,北方城市平均407微克/立方米,南方城市平均250微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据85个城市统计,45个城市年日均值超过国家三级标准,以兰州、吉林、焦作、万县污染为重。据84个城市统计,降上半月均值在 3.20—64.61吨/平方公里/月之间,北方城市平均为 24.76吨/平方公里.月,南方城市平均为 10.57吨/平方公里·月,有57.3%的城市超过了暂

极端天气应急预案(0001)

极端天气应急预案

极端天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极端天气危险源评估 1.1.1极端天气停电:因暴风、雷电、暴雨、地震、冰凌、洪涝等自然极端,可能造成线路接地、短路或遭雷击接地、倒架、断线、短路引起全厂停电;其后果是影响公司的各生产系统。 1.1.2暴风雪极端性天气 (1)一旦发生暴风雪,会造成公司及周边区域道路积雪,影响职工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严重时将会使职工无法正常上、下班,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秩序。 (2)一旦发生暴风雪,天气骤冷,会造成公司、生活区供暖温度相对较低,影响职工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 (3)暴风雪极端天气停电:由于暴风、暴雪、冰凌等自然极端,可能造成线路接地、短路、倒架、断线引起线路两回路停电,若因电厂也由于暴风雪造成停发电,会造成全公司停电;其后果是影响公司的各生产系统,从而危及整个公司的安全。 1.1.3强降雨天气水灾 夏季,由于雨水较多,公司内下水道排堵塞或排放不及时,管路不畅通等原因,可能导致水灾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水灾事故,会造成设备毁坏和公司财产损失,严重时会造成人员伤亡。 1.1.4地震极端 地震极端可能导致厂房、设备设施倒塌损坏,公司财产损失,严重时会造成人员伤亡。 1.1.5大雾(阴霾)极端

(1)大雾(阴霾)天气,影响交通安全,将会使职工无法正常上、下班,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秩序。 (2)大雾(阴霾)天气,空气中湿度较大,容易使电气设备绝缘击穿,造成机电事故。 1.1.6大风极端 (1)大风极端天气,影响交通安全,将会使职工无法正常上、下班,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秩序。 (2)大风极端天气,风速较大时可能出现吹坏门窗,吹掀屋顶等情况,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失。 1.2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2.1 公司大面积停电,造成设备设施停转是生产安全的重大隐患,停电时间越长,造成的后果越严重。 1.2.2道路交通受阻。一旦发生公司、生活区道路积雪、洪水,影响职工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严重时将会使职工无法正常上、下班,造成公司停产。 1.2.3暴风雪极端天气使公司、生活区温度大幅降低。一旦发生暴风雪,天气骤冷,会造成公司、生活区温度大幅降低,影响职工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 1.2.4地震极端严重时可能使公司厂房、设备倒塌损,大面积停电,人员伤亡,生产系统陷入瘫痪,造成严重后果。 1.2.5强降雨会引起设备损失和人员伤害,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 1.2.6大雾(阴霾)天气会影响到道路交通安全,影响职工正常上下班,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大雾(阴霾)天气湿度较大,容易使设备绝缘击穿,造成机电事故。 2、应急处置原则

宁夏固原市气候异常情况

宁夏固原市气候异常情况 1、宁夏的气候有哪些特点? 宁夏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干燥少雨,气候呈极端大陆性,气温年、月较差都较大。而且,越趋向大陆中心,就越干旱,气温的年、日较差也越大,植被也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冬季寒冷干燥。 2、有没有宁夏固原的朋友,请问固原最近天气怎样,今年下雨多 吗 固原之前半年下雨稀少,有的地区相当干旱,农作物不能按时种,后半年比前半年降雨多。 3、宁夏那里气候,宗教以及饮食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宁夏共有民族35个,其中回、汉民族之外的散居少数民族有 31793人,占全区总人口的0.56%。共有四个世居少数民族,其他 民族只是零星分布,没有村庄。回族由南往北递减,但所有县都有。 满族聚集在银川市区,散居青铜峡市、吴忠市利通区。蒙古族在银川 市区,石嘴山市、中卫市也有,但很少。东乡族全部集中在固原市的 海原县。气候如下:宁夏深居西北内陆高原,属典型的大陆性半湿 润半干旱气候,雨季多集中在6—9月,具有冬寒长,夏暑短,雨雪稀少, 气候干燥,风大沙多,南寒北暖等特点。由于宁夏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所以夏季基本没有酷暑;1月平均气温在零下8oC以下,极端低温在零下22oC以下。宁夏气候的最显著特征是:气温日差大,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大部分地区昼夜温差一般可达12—15oC。所以即使在 夏季去宁夏,也应该准备几件厚衣服。每年5月-10月,是最佳旅游季节。宁夏地处中国内陆,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由于位于 中国季风区的西缘,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时间短,降水少,7月最热,平均气温24°C;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大,时间长,气温变化起伏大, 1月最冷,平均气温-9°C。全区年降水量在150毫米至600毫米之间。南部六盘山区阴湿多雨,气温低,无霜期短。北部日照充足,蒸发强

极端气候事件和气候突变事件的历史演变与未来预测

极端气候事件和气候突变事件的历史演变与未来预测 摘要:本文主要从史前全球环境的演变,结合世界古文明的衰落历史两个方面来阐述极端气候事件和气候突变事件的历史演变;从目前全球环境的现状对未来气候大势做一个预测。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指天气(气候)的状态严重偏离其平均态,在统计意义上属于不易发生的事件。气候突变事件则是相对于“气候渐变”而言的,指的是短时间内气候系统在短暂时间内发生的突变。这两类事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均偏离气候的常态,在短时间内发生可能造成持续影响的事件。 关于史前的气候演变,人类无法从文献记载中得知,今天所得到的关于史前全球环境的信息多来自于对氧同位素、极低冰芯,植物孢粉,动物骨骼化石、湖泥等的考察与研究。 我国近年来的研究以距今8500年至3000年作为我国大暖期的起讫时间,主要的划分依据是参考了表现温度变化敏感而细致的敦德冰芯记录。全新世大暖期延续的时间长达5500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距今8500年前出现急剧升温现象,在不到200年的时间里上升了4.5摄氏度。因植被对气候影响的滞后性,未出现相应的变化,但今天西藏青海地区关于湖泥盐度降低等证据表明这一时期这一地区降水曾一度激增。延至8000年后,暖湿气候使植被分布出现重大变化,北方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北推移了3个纬度。此后不久即出现降温现象,距今7700年前后,中国黄河流域有三四百年的文化层变稀和缺失。距今7300年左右冰川推进,连南半球的新西兰和南美热带山地也有发现。如此高的温度变化率无论是对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均是一种灾难性的后果。 第二阶段,从距今7200年至6000年。这个阶段是大暖期中的稳定暖湿阶段,也是大暖期的鼎盛时期。对我国而言,除了个别地点如青海湖柴达木可能因高温蒸发旺盛而出现更为干燥的盐类沉积外,其它各地区都出现暖湿气候特征,植被生长空前繁茂,如现代为草原的青海湖出现了针叶阔叶混交林。良好的气候环境条件使人类生产、人口和居地迅速发展,形成了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和长江下游地区的马家浜文化,此外在青藏高原的西北部也发现了三十多处细石器文化遗址,据推测也是这个阶段人类活动的遗迹,表明当时的生存环境条件要比现代好。 第三阶段,从距今6000年至5000年。这个阶段的气候波动剧烈,敦德冰芯记录显示存在三次明显的降温时间,表现为欧洲和北美东部一些喜温植物突然出现衰减,同时,南北半球各山区均出现了冰川的前进,从孢粉资料分析可以看出这个时期气候偏凉干。 第四阶段,从距今5000年至3000年,这一阶段前一千年气候波动和缓,是个亚稳定的温暖期。在中国,北方的龙山文化和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蔚然兴起,古遗址的数量较以前有明显增加,距今4000年前后温度下降,暖湿植被特征一直延续到距今3000年左右才逐渐衰落,此时正是殷亡周兴之时,显著标志是野象从黄河流域南退。 在这一时期以后,世界的古代文明经历了一个共同衰落的过程,即使它们相

极端天气管理制度

极端天气管理制度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本风电厂位于沿海地区,当地异常雾雨雪及大风气象灾害都可能对企业的正常运行与人员、设备的安全构成威胁。 异常雾雨雪是指局部或大部分地区突降大雾、大雪、暴雨,严重危机机组安全运行,有重大设备损坏事故发生的可能。 异常大雾、大雪、大风的天气,已引起污闪事故及线路搭挂异物等,造成部分线路跳闸,发生线路停电事故。 异常暴雨天气,应加强对电缆沟、大坝的措施落实,防止造成重大道路损坏及设备进水等. 全站主要危险点: 大坝:暴雨时因大坝水位突增和暴雨冲刷堤坝,可能出现溃坝事故. 化学危险品库:严防在暴雨期间,化学危险品泄露,造成设备损坏和环境污染。 升压站:在雷雨天气和大风天气容易造成断线、瓷瓶断裂等事故. 电缆沟:在暴雨时有可能进水.

室外端子箱、控制箱:容易造成误动、拒动或短路。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为及时、有效、迅速的处理因暴雨造成内涝、外涝、溃坝等事故,因异常大雾、大雪天气引起的污闪事故,避免或降低因上述原因造成重大设备事故的损失,减少全站对电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影响,建立事故情况下快速抢险和应急处理机制,保障企业职工生命及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特编制本预案。 本预案是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为原则.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运行部经理是危急事件的第一责任人,班组和个人都有参与危急事件处理的责任和义务。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组长:运行部经理 副组长:运行部副经理 成员:风电场各成员

下设以下小组:警戒疏散引导小组、技术咨询组、现场抢救小组、后勤保障小组、灾害调查善后处理小组. 3.2.1应急救援机构的职责: 3。2。1.1组长职责 事故发生后,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指挥,批准现场应急方案,组织现场抢救。负责组织有关部室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在发生异常雾雨雪天气造成的事故时,接到事故报告后根据本预案规定程序,组织力量对现场进行事故处理,负责向公司领导汇报事故情况和事故处理进展情况. 3.2。1。2副组长 参与预案的审核和编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制定预防方案,防止同类事件的重复发生 3。2.1.3班组职责 负责隔离带内事故发生区,对事故现场进行处理,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负责发生事故后(原因、处理经过、人员伤亡情况及经济损失情况),调查报告的编写和上报工作。 3.2.2下设各小组职责:

应对极端天气应急预案

应对极端天气应急预案 为了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保障全校师生的安全,打造和谐校园,防范极端天气安全事故的发生,并能快速、及时、妥善的处理突发事件,切实有效降低极端天气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预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国家《安全生产法》为依据,以维护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目标, 积极开展各种应对大风、雨雪极端天气的预防应对工作, 确保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极端天气范围:大风、雷电、雨雪(中大)、冰雹、大雾等。 三、工作原则 (一) 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快速高效; (二) 以防为主,防救结合;全面部署,保证重点; " (三) 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参与事故救援工作; 四、组织机构 (一) 成立极端天气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楚国峰(校长) (全面负责应对极端天气应急工作) 副组长:李彦廷赵娟肖旭清(副校长) (具体负责应对极端天气应急工作的信息传递、上报、宣传教育及相关知识的普及工作) 成员:肖继鑫、范启波、王德玲、孙红平、张超、卢静、各班主任 (二)实行灾情上报制度。 校长室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气象部门沟通, 了解和发布预警信息。一旦发生灾情,在最短的时间内逐级上报,为指挥决策提供快捷、有效的支持。 [ 五、应急措施 (一)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组织实施极端天气应急救援方案;负责突发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 2、统一组织协调相关部门救援,统一调配救援人员; 3、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遇到的问题,及时对预案提出调整、修订和补充。

4、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及善后工作, 将事故的原因及处理意见公布于众。 (三) 事故报告: 事故发生后,必须做到: 】 1、在第一时间立即将所发生的事故的情况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并在24小时内写出事故报告, 报市教育局和政府。 2、事故发生后,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 (四) 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工作 1、领导小组应及时按救援预案组织实施相应的事故救援,并将事故救援情况报教育局。 2、事故发生初期,应积极采取自救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 (五) 应急处理方案 1、当雾、雪、暴雨、大风、扬沙、沙尘暴、严寒、高温等极端天气发生和出现时,学校先组织有关人员对全校的校舍、电路电线进行安全检查。 2、如果极端天气警报为红色警报以上的,报主管部门同意后取消极端天气期间学校的师生活动。 。 3、加强极端天气期间学校的值班,每一时段均安排一名干部两位教师在校值班,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及教育局汇报,领导小组成员的通讯工具和值班电话保持24小时畅通。 (六) 学校及时掌握和处理因雨雪灾造成的安全隐患。 1、学校要针对极端天气制定学生安全应急预案,及时掌握暴风雪的预警信息。根据不同级别的预警信号, 适时做出正确的判断, 并通过学生向其家长通报。在暴风雪等极端天气影响学生正常上、下学通行情况下,经教育局同意,学校可以调整作息时间,采取停课、提前放学、延时放学、通知家长接送、教师护送等安全措施。根据灾情由校长来具体实施应急指挥工作。 2、在遇有天气突变、大风天、沙尘等极端天气条件下,及时同家长取得联系,务必在第一时间内做出正确判断, 并随之天气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同时在最短的时间内上报教育局。 3、学校要加大对接送学生车辆管理教育,尤其做好极端天气来临前后路况的排查工作,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199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一、环境状况 (一)环境污染状况 1.大气 1993年,全国废气排放量11.0万亿标立方米(不包括乡镇工业,下同)。废气中烟尘排放量1416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二氧化硫排放量1795万吨,比上年增长6.5%;工业粉尘排放量617万吨,比上年增长7.1%。全国城市大气中总悬浮微粒年均值范围为108-815微克/立方米,北方城市平均407微克/立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南方城市平均251微克/立方米,较上年略有上升。据74个城市统计,38个城市年日均值超过国家三级标准,尤以吉林、万县、大原、兰州、乌鲁木齐等城市为重。据73个城市统计,降尘半月均值在l.0-83.5吨/平方公里·月之间,较上年有明显增加,北方城市重于南方城市。污染严重的城市依次为包头、鞍山、大同、唐山、哈尔滨、济南、银川、石家庄、长春和大原。据77个城市统计,二氧化硫年均值范围为8-451微克/立方米,北方城市平均l00微克/立方米,南方城市平均96微克/立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超过国家三级标准的城市有贵阳、宜宾、重庆、南充、济南、青岛、乌鲁木齐、大同、保定、石家庄、宜昌、天津、唐山、洛阳和太原,占统计城市数的20.0%,较去年有所增加。据77个城市统计,氮氧化物年均值范围为10-147微克/立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北方城市平均59微克/立方米,南方城市平均40微克/立方米。污染较重的城市有乌鲁木齐、大连、广州、

兰州、北京、郑州、深圳、长春、沈阳等。酸雨仍限于局部地区。据73个城市统计,降水pH年均值范围为3.94-7.63,pH年均值低于5.6的占49.3%。赣州、长沙、南充、宜宾、怀化、重庆、梧州、南昌、沪州、杭州、衡阳和桂林酸雨出现频率在70%以上。 2.水 1993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355.6亿吨,比上年下降3.0%,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19.5亿吨,比上年下降6.2%。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622万吨,比上年下降12.5%;重金属排放量1621吨,比上年增长6.9%;砷排放量907吨,比上年增长4.0%;氰化物排放量2480吨,比上年下降30.7%;挥发酚排放量4996吨,比上年下降22.2%;石油类排放量71399吨,比上年增长9.7%。全国大江大河干流的水质状况基本良好,流经城镇的河段污染较重。在七大水系和内陆河流水质评价的123个重点河段中,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1、2 类的占25%,符合3类标准的占27%,属于4、5类标准的占48%。监测结果表明,全国江河水质污染类型为有机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和挥发酚。长江流域水质总体良好,干流水质好于支流,但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河段岸边水域污染严重。在50个重点河段中,符合1、2类标准的占37%,符合3类标准的占31%,属于4、5类标准的占32%。主要污染物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部分河段铜、砷化物超标。黄河流域的干流水质较好,但重点监测的支流河段中,汾河、渭河、伊洛河、小清河部分河段有机污染十分严重。在16个重点监测河段中,符合1、2类标

银川概况

银川概况 中国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85423741.html, 时间: 2007-09-14 发表评论>> 地理位置 银川市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东以黄河和明长城为界,与陶乐县和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毗邻;西依贺兰山,与内蒙古阿拉善盟为邻;南接吴忠市;北连平罗县。地域范围在北纬37°29′~38°53′,东经105°49′~106°53′。银川市地形分为山地和平原两大部分,西部、南部较高,北部、东部较低,略呈西南──东北方向倾斜,平均海拔在1010~1150米之间。银川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5℃,日温差12~15℃,年平均日照时数2800~3000小时,是全国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年平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无霜期185天左右。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迟夏短、秋早冬长,昼夜温差大。银川市行政区划面积7080平方公里,2002年年末耕地总面积14.37万公顷。黄河自南向北过境长度近百公里,境内有唐徕渠、汉延渠、秦渠、惠农渠、西干渠、东干渠六大灌溉渠系。银川市植被以草原为主,主要树种有杨树、榆树、柳树、沙枣树、槐、山杏、油松等,森林覆盖率11.5%。贺兰山区有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32种,有野生药用植物40多种。矿产资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白云岩、石灰岩、陶瓷黏土、湖盐、芒硝、石膏等,还有适于雕刻制砚的贺兰石。

历史简介 银川市早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设置的廉县,是银川地区最早的县级建置。汉成帝阳朔年间(公元前24年前后),建北典农城(俗称吕城),在今银川市东郊掌政乡洼路村一带,这是银川建城之始,距今约2020年历史。唐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建怀远新城,即今银川市城区所在地,距今1300多年。1038年,李元昊在兴庆府(今银川)称帝,建大夏国。1944年1月,宁夏省城改建制市,定名银川。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银川市为自治区首府。目前银川市市区面积1482平方公里,辖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三区以及灵武市、永宁县、贺兰县。 行政区域 目前银川市市区面积1482平方公里,辖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三区以及灵武市、永宁县、贺兰县。 气候状况 2000年,银川市总的气候特点是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年蒸发量大于历年年均蒸发量。除1月、6月和11月月平均气温比历年同期略偏低外,其他月份均偏高,且个别月份均偏高,且个别月份平均气温偏高幅度较大,尤其是12月比历年同期偏高达3.9℃,为历史上所罕见。月降水量1月、6月和9月偏多,其他月份均偏少,尤其是3月至5月的两个来月的时间内,降水偏少,大风和沙尘暴、扬沙浮尘提前出现频繁,累计分别达15天和29天,表明银川市的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全年日照时数为2759小时,最长月份为7月,日照时数为321.3小时;最短月份为1月,日照时数为175.5小时。年降水量为133.8毫米,年蒸发量为1757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3%,年平均风速为2.6米/秒。春季由于气温偏高,终霜冻结束较早。夏季气温高于常年,尤其7月份出现罕见的持续高温天气,7月20日白天银川市最高气温为38.7度,是自1961年以来,40年内所出现的最高值。秋季和冬季平均气温仍然偏高。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至9月,累计降水量达126.7毫米,占全年降水总量的95%。8月7日为年日降水量最大日期,降水量31.4毫米。全年无霜期181天。 人口民族 银川市早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设置的廉县,是银川地区最早的县级建置。汉成帝阳朔年间(公元前24年

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08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现予公布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部长 二○○九年六月四日

目 录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 (1) 淡水环境 (4) 海洋环境 (22) 大气环境 (30) 声环境 (35) 固体废物 (38) 辐射环境 (41) 自然生态 (45) 土地与农村环境 (50) 森 林 (54) 草 原 (57) 气候与自然灾害 (59) 专栏 环境保护部成立 (66) 三大基础性战略工程进展顺利 (67)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环境应急 (68)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环境质量保障 (69) 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环境应急 (70)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成功发射 (71) 开展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72) 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与深化 (73) 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74) 强化环境准入,坚持科学审批 (75) 化学品管理 (76) 履行国际环境公约 (77) 地方病防治 (78) 全国特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79) 环境宣传教育 (80)

2008年10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提出,到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新华社记者 摄 2008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新华社记者 摄

2008年是中国发展进程中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也是环境保护史上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紧紧围绕抗击自然灾害和北京奥运会环境质量保障,全面加强环境监管和环境应急工作,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各项环境保护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环境保护工作既有效应对了经济高增长、财政高收入、企业高效益的发展局面,也经受了增长速度下行、财政收入下滑、企业效益下降带来的严峻挑战,经济与环境逐步协调发展,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抵御全球金融危机扩内需保增长的十项重要措施之一。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组建环境保护部,强化了统筹协调、宏观调控、监督执法和公共服务等职能,为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提供了更加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及时调整改进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管理工作,完善审批机制,简化审批程序,认真兑现七项承诺,对符合环境保护准入条件的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对“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性)项目严格把关。三是污染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分别下降4.42%和5.95%,比2005年分别下降6.61%和8.95%,首次实现了任务完成进度赶上时间进度,为全面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四是圆满完成特大自然灾害环境应急处置和北京奥运环境质量保障任务。五是流域污染防治工作稳步推进。淮河、海河等七项

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6.3

生态环境部于6月2日上午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正式向社会发布《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公布了2019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PM2.5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全国1940个国考地表水断面中,Ⅰ~Ⅲ类比例为74.9%,同比上升3.9个百分点;劣Ⅴ类比例为3.4%,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 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说,从2019年的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来看,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改善。用三个“越来越”概括表述:一是蓝天越来越多。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PM2.5年均浓度持续下降,“十三五”以来累计下降21.7%,重污染天数由平均10天下降到6天,减少了40% ,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由36天下降到20天,减少了约45%,北京由43天下降到4天,减少了约90%。全国优良天数比例总体上升,2019年达82%。二是水质越来越清。“十三五”以来全国地表水优良水体逐年增加、重度污染水体逐年减少,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累计上升8.9个百分点,劣Ⅴ类比例下降6.3个百分点,已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全国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90%以上;全国海水水质稳中向好,近岸海域优良水体比例累计提高6.1个百分点,劣四类水体比例累计下降6.6个百分点。三是生态越来越美。全国生态状况指数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域由2012年的452个增加到2019年的817个,其中12.5%的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同比好转。 柏仇勇指出,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但改善程度距离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距离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生态环境保护仍然面临着严峻形势:2019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距离国家二级标准还差1微克/立方米;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PM2.5平均浓度都为国家二级标准的1.6倍左右,区域空气重污染过程时有发生;全国仍有65个国考断面水质为劣Ⅴ类,黄河、淮河、辽河、海河和松花江流域水质总体仍为轻度污染;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72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情况;地下水水质总体上并不乐观;全国近岸海域仍有13个海

洞庭湖区50年来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特征

洞庭湖区50年来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特征 发表时间:2018-11-19T14:17:18.047Z 来源:《科技研究》2018年9期作者:彭杰彪冯俊妮刘钟中[导读] 突变检验结果显示,近55年极端冰冻事件下降趋势明显,极端干旱和高温事件变化无明显增多或减少的突变点,极端降水事件存在一个显著增多的突变点。 1.益阳市气象局湖南益阳 413000; 2.常德市气象局湖南常德 415000 摘要:利用洞庭湖区8个台站1960-2014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在对资料进行质量控制的基础上,根据地方标准整理出冰冻、干旱、高温、降水4个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逐年发生次数,分析其变化特征,发现近55年来洞庭湖区极端冰冻事件呈显著减少趋势,极端干旱事件无明显变化,极端高温事件和降水事件呈增多趋势,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突变检验结果显示,近55年极端冰冻事件下降趋势明显,极端干旱和高温事件变化无明显增多或减少的突变点,极端降水事件存在一个显著增多的突变点。 关键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洞庭湖区;变化特征 1 资料及方法 所用资料为洞庭湖区南县、华容、岳阳、汉寿、沅江、湘阴、赫山、汨罗等8个台站1960-2014年的逐日气象资料,上述资料经过严格的三级质量控制。利用湖南地方标准定义的极端冰冻、干旱、高温和降水事件,构建洞庭湖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逐年站次序列。 采用的方法有线性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法等对洞庭湖区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特征进行检测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极端冰冻事件的变化特征 由图1可以看出,1960-2014年洞庭湖区极端冰冻事件呈显著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0.7站次/10a,通过0.05信度的显著性检验。从年代际变化趋势来看,20年代80年代中期之前极端冰冻事件发生频次较多,80年代之后发生频次显著减少,1986-2014期间的29年,仅有4年出现了极端冰冻事件。突变检验的结果显示,极端冰冻事件的UF值整体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并于1993年开始低于a=0.05显著性水平临界值,说明近55年极端冰冻事件下降趋势明显(图2)。

1989中国环境状况公报1989年

198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现将198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告如下: 一、环境污染状况 (一)大气环境 我国大气环境总体来说是好的,污染主要集中在人中城市。城市大气污染为煤烟型污染,主要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据全国统计和监测,1989年烟尘排放量力1398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二氧化硫排放量力1564万吨,较上年略有增加。城市大气污染冬、春季较重,夏、秋季较轻。北方城市烟尘污染较重,南方城市二氧化硫污染较重。 据国家大气质量监测网监测,1989年全国城市总悬浮微粒年日均值的平均值为432微克/立方米,北方城市为526微克/立方米,南方城市为318微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污染减轻的城市占37%,加重的城市占3%,其余城市变化不大。全国城市二氧化硫年日均值的平均值为105微克/立方米,北方城市为93微克/立方米,南方城市为119微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污染减轻的城市占4%,加重的城市占4%,其余城市变化不大。超标城市数的比重由14%上升到16%,其中,北方城市超标为11%,南方城市超标为21%。大部分城市冬季二氧化硫污染严重,日均值超标的北方城市为43%,南方城市为29%,同上年相比,出现酸雨的地区无明显变化,但酸雨区面积扩大。 (二)水环境 我国大江大河水质基本良好,流经城市的河段污染较重。水体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主要污染物是氨氮,其次是耗氧有机物和挥发酚。生活污水、工业废渣、矿业开采、农业生产等也对水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据全国统计,1989年工业废水排放量力252亿吨,较上年减少16 亿吨,下降6%。工业废水中重金属(汞、铜、铅、六价铬)的排放量为2089吨,比上年下降5%,砷排放量力1281吨,比上年下降16%,氰化物排放量力4468吨,比上年下降8%,酚排放量力7613吨,比上年下降4%,石油类排放量力71051吨,比上年下降8%。 据国家水质监测网监测,1989年流经城市的河流仍然存在岸边污染带,局部水体污染严重,72%的纳污河段各项污染物的平均值有不同程度的超标。河流的城市段污染,小河流重于大河流,北方城市重于南方城市。 六大水系中,长江干流水质尚好,但不如上年,各监测断面悬浮物年均值均超标,氨氮污染加重,个别江段挥发酚、汞、石油类等污染物超标。黄河干流水质较上年略有改善,砷污染减轻,但氨氮和耗氧有机物污染加重,所有监测断面悬浮物均超标。珠江水系大部分江段水质良好,重金属污染有所减轻,但部分江段氨氮、耗氧有机物、亚硝酸盐氮污染有所加重。淮河水系水质恶化,氨氮、挥发酚、亚硝酸盐氮以及铅、铜污染加重,但耗氧有机物污染有所减轻。松花江水系污染加重,耗氧有机物、氨氮、挥发酚、亚硝酸盐氮污染呈上升趋势,个别江段仍有汞和石油污染。大辽河水系在六大水系中污染最重,水质较上年恶化,所有监测断面的氨氮、耗氧有机物年均值均超标,挥发酚、耗氧有机物和氨氮污染均加重。 1989年,从总体上看,大部分海域水质尚好。沿岸海域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物是油类、有机物、营养盐类和重金属。锦州湾海域水质污染有所减轻。胶州湾水质污染面积达海湾面积的10%,东岸河口、滩涂和港区的底质污染严重,生物种类减少。长江口、珠江口水质良好,但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较高,时有赤潮发生。本年度是我国

宁夏的气候概况和特点

宁夏的气候概况和特点 一、宁夏的气候概况及特点 宁夏深居内陆,位于我国西北东部,处于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大陆性气候特征十分典型。在我国的气候区划中,固原市南部属中温带半湿润区,原州区以北至盐池、同心一带属中温带半干旱区,引黄灌区属中温带干旱区。宁夏的基本气候特点是: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日照充足、蒸发强烈,冬寒长、春暖快、夏热短、秋凉早,气温的年较差、日较差大,无霜期短而多变,干旱、冰雹、大风、沙尘暴、霜冻、局地暴雨洪涝等灾害性天气比较频繁。 1、气温 宁夏年平均气温为5.3~9.9℃,呈北高南低分布(图1)。兴仁、

麻黄山及固原市在7℃以下,其它地区在7℃以上,中宁、大武口分别是9.5℃和9.9℃,为全区年最高。宁夏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各地气温7月最高,平均为16.9~24.7℃,1月最低,平均为-9.3~-6.5℃,气温年较差大,达25.2~31.2℃。 2、降水 宁夏年平均降水量166.9~647.3毫米,北少南多,差异明显(图2)。北部银川平原200毫米左右,中部盐池同心一带300毫米左右,南部固原市大部地区400毫米以上,六盘山区可达647.3毫米。 图1 宁夏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2 宁夏年平均降水量分 布图(毫米) 宁夏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降水相对集中。春季降水仅占年降水量的12%~21%;夏季是一年中降水次数最多、降水量最大、局部洪涝发生最频繁的季节;秋季降水量略多于春季,约占年降水量的16%~23%;冬季最少,大多数地区不超过年降水量

的3%(图3)。 图 3 宁夏全区平均降水量逐月变化图 3、蒸发 宁夏各地年平均蒸发量1312.0~2204.0毫米,同心、韦州、石炭井最大,超过2200毫米;西吉、隆德、泾源较小,在1336.4~1432.3毫米之间(图4)。蒸发量夏季最大,冬季最小。 图4 宁夏年平均蒸发量分布图

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加

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加 秦为胜 全球气候变暖极易引发极端天气,2017年全球就出现了多个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大西 洋飓风接连重创美国和加勒比海岛国,2017年8月美国南部城市休斯敦遭受“哈维”飓风 带来严重洪涝灾害、史上最强飓风“厄玛”横扫美国等地,美国西岸遭受“地狱热浪”袭击,新德里遭遇严重大气污染,美国南加州托马斯野火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等,2018年年初美国、日本东部由于暴风雪带来的严寒冰冻天气,澳大利亚的酷暑等异常天气。虽然现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是变暖、气温升高,但是天气变化会存在波动,并不是平稳发展的。在某一个时段内,也会出现极冷极热的天气。因为气候变暖会导致大量的海水蒸发,大气中的水汽增多,大量的水汽遇到寒流就会转化成暴风雪,所以全球变暖更易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气候变暖背景下,低层空气明显变暖,大气不稳定性增加,强对流天气增加,过去百年一遇或 几十年一遇的极端气象灾害事件出现的概率、时间、范围和地域发生了很大变化,气象灾害的发生更难以预测。 一、受“炸弹气旋”袭击、美国、日本东部再现电影《后天》冰河时代场景 2017年圣诞节开始至2018年年初,一场罕见的冬季“炸弹气旋风暴”肆虐北美大西洋沿岸,美国东北部地区连日来普遍遭受暴风雪的袭击,在美国东部沿海地区带去了严寒、降温、暴风雪天气。纽约等地迎来剧烈降温和大暴雪,美国东北部最高峰华盛顿山地区的气温降至零下38摄氏度,寒风刺骨。低温严寒天气已经造成美国全国范围内至少22人死亡,且有数千架次航班被取消。北美洲的严寒甚至把鲨鱼都冻死、冻僵的尸体被冲上海岸,尼亚加拉大瀑布冻出了壮观的冰瀑布,一些地方甚至被媒体惊呼“比火星还要冷”。 炸弹气旋本质是一个中心气压快速降低的强大低气压系统(温带气旋)在北美地区,炸弹气旋主要是由来自北方冷空气与来自大西洋上的暖湿空气相遇而形成的,它能快速吸收能量并带来寒冷的气温、降雪以及大风。根据美国气象系统的定义,如果在24小时内气压降低24百帕,约合标准大气压的2.37%的话,那么这个气象系统就可以称为炸弹气旋了,因

宁夏的气候概况和特点

宁夏得气候概况与特点 一、宁夏得气候概况及特点 宁夏深居内陆,位于我国西北东部,处于黄土高原、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得交汇地带,大陆性气候特征十分典型。在我国得气候区划中,固原市南部属中温带半湿润区,原州区以北至盐池、同心一带属中温带半干旱区,引黄灌区属中温带干旱区。宁夏得基本气候特点就就是: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日照充足、蒸发强烈,冬寒长、春暖快、夏热短、秋凉早,气温得年较差、日较差大,无霜期短而多变,干旱、冰雹、大风、沙尘暴、霜冻、局地暴雨洪涝等灾害性天气比较频繁。 1、气温 宁夏年平均气温为5、3~9、9℃,呈北高南低分布(图1)。兴

仁、麻黄山及固原市在7℃以下,其它地区在7℃以上,中宁、大武口分别就就是9、5℃与9、9℃,为全区年最高。宁夏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各地气温7月最高,平均为16、9~24、7℃,1月最低,平均为-9、3~-6、5℃,气温年较差大,达25、2~31、2℃。 2、降水 宁夏年平均降水量166、9~647、3毫米,北少南多,差异明显(图2)。北部银川平原200毫米左右,中部盐池同心一带300毫米左右,南部固原市大部地区400毫米以上,六盘山区可达647、3毫米。 图1 宁夏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图2宁夏年平均降水量分 布图(毫米) 宁夏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降水相对集中。春季降水仅占年降水量得12%~21%;夏季就就是一年中降水次数最多、降水量最大、局部洪涝发生最频繁得季节;秋季降水量略多于春季,约占年降水量得16%~23%;冬季最少,大多数地区不超过年降水量得3%(图3)。

图3宁夏全区平均降水量逐月变化图 3、蒸发 宁夏各地年平均蒸发量1312、0~2204、0毫米,同心、韦州、石炭井最大,超过2200毫米;西吉、隆德、泾源较小,在1336、4~1432、3毫米之间(图4)。蒸发量夏季最大,冬季最小。 图 4 宁夏年平均蒸发量分布图(毫米)

极端天气引起的风灾介绍

极端天气引起的风灾介绍 回祥硕 (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辽宁省沈阳市 110168) 摘要:风灾是自然灾害中极为常见的一种,本文通过对极端风灾(飓风、龙卷风)进行简单的介绍,说明其形成原因,以及按照其强弱程度的分级方法,并举出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来说明风灾对人类活动的危害的严重程度。 关键词:飓风;龙卷风;塔科马大桥 引言 风灾是自然灾害中影响最大的一种。根据德国1961~ 1980年的20年间,对损失1亿美元以上自然灾害统计,风灾造成的损失占总自然灾害损失40.5%。随着生产和建设的发展,风灾损失与其他损失一样,每年递增。1992年,安德鲁飓风横扫美国佛罗里达州,把面积达100多万平方英里的建筑和城镇夷为平地,损失达到300亿美元,7家保险公司因无法承受赔债而倒闭。1991年,孟加拉国风灾造成14万人丧生,损坏或摧毁100万间民房,造成30亿美元损失,相当于孟加拉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0%;而1994年,孟加拉国二次风灾又造成44万人死亡,损失更加惊人。在我国,风灾损失也是十分惊人的。1994年,9415号台风袭击浙江,造成倒塌和损坏房屋80多万间,死亡1 000多人,机场建筑也被吹坏,99 m高的通信铁塔也被狂风吹倒。直接经济损失108亿人民币,加上间接损失,总数达177.6亿人民币,约合20多亿美元。风灾损失的主要形式是工程结构的损坏和倒塌,特别是高、细、长的柔性工程结构,工程抗风设计计算的合理和全面与否 是工程安全的重要关键,因而抗风设计是工 程结构中的重要课题。鉴于风灾的严重后果,国际上对风工程的研究十分重视,世界各国 相继制定了有关风荷载的规范。有关风工程方面的国际会议也十分频繁。笔者通过对飓风和龙卷风进行简单的介绍,让读者来更加清晰明了的对风灾有个直观的了解。并在文章的最后举出了塔科马大桥的例子,来说明,如果结构设计的不合理的话,受风灾的影响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后果。 1 飓风 1.1词源与命名方法 英文Hurricane的词源自加勒比海语的恶魔Hurican,亦有说是玛雅人神话中创世众神的其中一位,就是雷暴与旋风之神Hurakan。而台风一词则源自希腊神话中大 地之母盖亚之子Typhon,它是一头长有一百个龙头的魔物,传说其孩子就是可怕的大风。至于中文“台风”一词,有人说源于日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