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

ACK 确认

ADSL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ANSI 先进的加密标准

AP 接入点/应用程序

API 应用编程接口

ARP 地址解析协议

ARPA 美国国防部远景研究规划局(高级研究计划署)ARQ 自动重传请求

AS 自治系统/鉴别服务器

ATU 接入端接单元

ATM 异步传递方式

BGP 边界网关协议

CCITT 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DMA 码分多址

CHAP 口令握手鉴别协议

CIDR 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

CNNIC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SMA/CD 载波监听多点接入/冲突检测CSMA/CA 载波监听多点接入/冲突避免DDOS 分布式拒绝服务

DES 数据加密标准

DHCP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NS 域名服务

EGP 外部网关协议

EIA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

FCS 帧检验序列

FDDI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FDM 频分复用

FTP 文件传送协议

FIFO 先进先出

GSM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体制HDLC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HFC 光纤同轴混合(网)

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

HTTP 超文本传送协议

ICMP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IEEE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GMP 网际组管理协议

IGP 内部网关协议

IMAP 网际报文存取协议

IP 网际协议

I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ITU 国际电信联盟LAN 局域网

MAN 城域网

MPEG 活动图像专家组

MTU 最大传送单元

OSI/Rm 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PF 开放最短通路优先

PCM 脉码调制

PDA 个人数字助理

PKI 公钥基础结构

PPP 点对点协议

RIP 路由信息协议

SMTP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SSID 服务集标识符

SSL 安全插口层,或安全套接层(协议)STDM 统计时分复用

STP 屏蔽双绞线

TCP 传输控制协议

TDM 时分复用

TIA 电信行业协会

TLD 顶级域名

TPDU 运输协议数据单元

TTL 生存时间,或寿命

UA 用户代理

URL 统一资源定位符

UTP 无屏蔽双绞线

VLAN 虚拟局域网

VLSM 变长子网掩码

VPN 虚专用网

WAN 广域网

WDM 波分复用

WI-FI 无线保真度(无线局域网的同义词)WLAN 无线局域网

WWW 万维网

NAT 网络地址转换

NCP 网络控制协议

计算机名词解释

AGP Pro: 随着显示卡处理能力的不断提高,显卡上集成芯片的耗电量以及散热量也急剧增加。1999年4月,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 Implementors Forum发布了AGP Pro 1.1规范。AGP Pro 的设计目的就是为新一代的图形加速卡提供额外的电能,为高档工作站提供更好的性能。AGP Pro的内容主要包括伸长的AGP接口、隔热层、改进的输入/输出托架、末端固定托架、对图形加速卡的接口和主板新布局的设计要求。AGP Pro在原有AGP插槽的两侧进行延伸,提供额外的电能。它是用来增强,而不是取代现有AGP插槽的功能。根据所能提供能量的不同,可以把AGP Pro细分为AGP Pro110和AGP Pro50。能耗为25W~50W的AGP Pro 图形加速卡就称为AGP Pro50显卡,能耗为50W~100W的AGP Pro图形加速卡就称为AGP Pro110显卡。它们都需要额外的空间来进行散热,所以会占用旁边PCI插槽的空间。AGP Pro50显卡要求在其正面有足够的冷却空间,因此占用了旁边的一个PCI插槽,在显卡的输出接口部分,采用了一个两个插醋宽的托架,以保证专用的散热空间。而AGP Pro110显卡必须空出两个邻近的PCI插槽,在显卡的显示输出端安装有一个三个插槽宽的托架来保证它的专用空间。Intel对AGP Pro的兼容性作了以下的安排:普通的AGP显卡能插入AGP Pro 的插槽,但反过来,AGP Pro显卡就不能插入一般的AGP插槽。 AGP 插槽: Accelerated-Graphics-Port:加速图形端口,它是一种为缓解视频带宽紧张而制定的总线结构。它将显示卡与主板的芯片组直接相连,进行点对点传输。但是它并不是正规总线,因它只能和AGP显卡相连,故不具通用和扩展性。其工作的频率为66MHz,是PCI总线的一倍,并且可为视频设备提供528MB/S的数据传输率。所以实际上就是PCI的超集 ATA: ATA是广为使用的IDE和EIDE设备的相关标准。A TA是A T Attachment的缩写,意思是AT计算机上的附加设备(还记得IBM PC/AT吗?)。ATA可以使用户方便地在PC机上连接硬盘。ATA标准从1994年至今共经历了7代标准,现在简述如下:ATA-1(1994):是最早的IDE标准。ATA-2(1996):是EIDE的标准,支持PIO3,4和DMA 1,2传输方式,最大数据传输速度为16MB/s。A TA-3(1997):引入了SMART和安全特性,没有制定新的传输标准。ATA-4(1998):著名的“UDMA33”标准。引入了新的A TA命令和协议,最大数据传输速度为33MB/s。A TA-5(2000):增加了一些新的ATA命令。最大数据传输速度为66MB/s。A TA-6(2000):UDMA100。ATA-7(2002):UDMA133。 BIOS: 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PC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在计算机开机后微处理器启动计算机使用的一种程序。它还负责管理计算机操作系统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输。 CNR: CNR是用来连接AC '97设备的接口(插槽),它提供了一种灵活、低成本的连接方式。现在CNR已经是一种被硬件厂商、OEM厂商和Microsoft公司支持的业界标准。 CRC: 即循环亢余校验。是一种用于数据通讯和磁盘读写等领域的错误校验方法。 ECC内存: 全称Error Checkingand Correcting。它也是在原来的数据位上外加位来实现的。如8位数据,则需1位用于Parity检验,5位用于ECC,这额外的5位是用来重建错误的数据的。当数据的位数增加一倍,Parity也增加一倍,而ECC只需增加一位,当数据为64位时所用的ECC 和Parity位数相同(都为8)。在那些Parity只能检测到错误的地方,ECC可以纠正绝大多数错误。若工作正常时,你不会发觉你的数据出过错,只有经过内存的纠错后,计算机的操作指令才可以继续执行。当然在纠错时系统的性能有着明显降低,不过这种纠错对服务器等应

电大行政管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行政管理学(A)—名词解释B B B B 办公自动化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中,以计算机为中心,采用一系列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先进的通信技术,广泛、全面、迅速地收集、整理、加工、存 储和使用信息,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指为提高办公效率而建立的,面向特定工作部门,支持其综合办公业务的集成化信息系统。 标杆管理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成为强中之强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 C C C C 层级制又称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等级降低变小的组织类型。 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财政支出,也称为公共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将筹集与集中的资金我,进行有计划的社会再分配的过程。 D D D D 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电子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 F F F F 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个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分权制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独自进行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干涉的公共组织类型。 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结果必须冒一定风险。 非程序性决策也叫非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是非重要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非正式沟通是一种通过正式规章制度和正式组织程序以外的其他各种渠道进行的沟通。 法制监督,又称对行政的监督,是指有权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合法正确地行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与控制。 G G G G 公共组织结构,是指公共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是由法律所确认的各种正式关系的模式。 公共组织绩效评估是指公共组织通过一定的绩效信息和评价标准,对公共组织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监测活动,是公共组织的一项全面的管理措施。 公共组织纯净评估指公共组织通过一定的纯净信息和评价标准,对公共组织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监测活动,是公共组织的一项全面的管理措施。 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和各种要素的总和。 公权制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独自进行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干涉的公共组织类型。 公文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产生的,按照严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规范的格式制定的具有传递信息和记录作用的载体。 公文管理就是对公文的创制、处置和管理,即在公文从形成、运转、办理、传递、存贮到转换为档案或销毁的一个完整周期中,以特定的方法和原则对公文进行创制加工、保管料理,使其完善并获得功效的行为或过程。 公共财政指的是仅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它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即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 在西方,国家公务员是指通过非选举程序而被任命担任政府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 公务员(中国)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国家公务员的辞职,是指国家公务员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主动地提出解除与其所服务的行政机关工作关系的申请,并经过有关部门批准而辞去所担任的行政职务的制度。 国家预算制度是国家政权内部立法机构与行政机构划分财政权限并且由立法机构对行政机构的财政行为予以根本约束和决定的一种制度。 国家决算是按照法定程序编制,用以反映国家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由决算报表和文字说明两部分构成。 国家财政支出也称为公共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将短筹集与集中的资金,进行有计划的社会再分配的过程。 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 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 广义的行政监督是指政党、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社会组织、社会舆论和公民以及行政系统内部,依法对政府和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的监察和督促的行为。 J J J J 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 机关行政就是指综合办事机构对机关的日常事务、规章制度和工作秩序等所进行的自身事务管理。 集权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在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手中,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有决策、指挥、监督的权力,下级处于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被动地位,一切行政行为要按照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的指令来行动,自主权很少。 集体决策是指在进行行政决策时,由行政领导集体所做出的决策。 经验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认识与分析,以及对决策方案的选择,完全凭借决策者在长期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惯性思维方式进行的决策。 具体环境具体行政环境也叫组织环境,是指具体面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公共组织、行政行为和组织凝聚力的公共组织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和总和。 K K K K 考任制是指专门的机构根据统一的,客观的标准,按照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程序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

2007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题库名词解释试题精选

2007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题库名词解释试题精选 名词解释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都是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在心理学上的称谓。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个性差异: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的外在表现,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有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和的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 注意的广度:(又叫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楚地觉察到对象的数量。 注意分散:也叫分心。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 动机水平:指对问题解决的迫切程度,它决定于被主体解决问题的需要所诱发的情绪状

态。 原型:在解决问题时,对于新假设的提出有启发作用的那些事物。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巩固的,自动化了的动作活动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 智力技能(又称心智技能):是反映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以完善、合理的程序进行的并近于自动化了的智力活动方式。 学习迁移:是指学习一种知识、技能对学习另一种知识、技能产生某种影响 正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的影响,即起促进作用。 负迁移: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消极影响,即干扰作用。 思维定势:指过去思维活动的经验使当前思维活动处于一种准备状态。 逆向迁移:是指后学习的知识、技能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技能产生影响。 学习策略:学习者对学习目的的认识、学习方法的采用以及对学习过程的调控过程。 元认知:指对认知的认知。 元认知体验:是个体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 元认知监控:指个体在认知活动进行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积极进行监控,并相应地进行调节,以达到预定目的。 记忆策略:指在元认知的作用下,具体调节记忆方法的策略。 规则的发现学习:指在教学情境中,教师先呈现规则的若干例证,然后,让学生在例证中概括出一般规则的学习方式。

市场调查与预测期末考试题:名词解释和简答完整版

市场调查与预测期末考试题:名词解释和简答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名词解释 1. 探测性市场调查:为了界定调查问题的性质以及更好地理解问题的环境而进行的小规模调查活动。 2. 描述性市场调查:调查内容着重于市场状况特征,将所需调查的现象具体化。 3. 因果性市场调查:是调查一个变量是否引起或决定另一个变量的研究过程,其目的是识别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4. 预测性调查:是指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市场行情的变动趋势进行的调查,属于市场预测的范畴。 5. 哈雷斯培训法:哈雷斯培训法是经济学家哈雷斯根据市场调查的经验提出的。他认为对于调查人员,除了进行一般的调查知识的培训外,还应针对市场调查人员的不同层次和不同要求进行不同程度和不同内容的培训。在培训对象上,他认为应将受训者分为监督员和访问员。在培训方法上,他认为应采用书面训练法和口头训练法。 6. 文案调查:所谓文案调查又称间接调查法,是指通过查阅、阅读、收集历史和现实的各种资料,并经过甄别、统计分析得到的调查者想要得到的各类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 7. 重点市场调查:重点市场调查方式就是指在调查总体中,针对选取的一部分重点样本进行的非全面市场调查。 8. 市场调查表:指调查者根据调查目的的要求,设计出一系列问题、备选答案及说明等组成的向被调查者搜集资料的一种工具。 9. 交叉列表分析技术:是同时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有限类目数和确定值的变量,按照一定顺序,对应排列在一张表中,从中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科学结论的技术。 10. 语义差别法:是美国伊利诺大学奥斯古发明的测量态度的方法,它适用于对商 品、品牌、公司、商标等印象的调查。 11. 态度测量法:调查消费者购买意愿及购买行动的形成过程。 12. 样本轮换:是指对某一时期抽出的固定样本进行调查估计,到一定时候,对原 有的样本按照一定的方法保留其中的一部分样本单位,淘汰另一部分样本单位,再在该总体中抽出与被淘汰的样本单位规模相同的新样本单位,对这个样本进行调查,做出估计。过一段时间,再对这个样本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轮换。

计算机基础名词解释

计算机基础名词解释 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 CAT——计算机辅助测试 ASCII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基本集中包括128个字符与控制符 计算机病毒——具有破坏性作用的特制程序 黑客——非法入侵他人系统并进行肆意破坏的人硬件——构成计算机的各种物理设备 软件——计算机中使用的各种各样的程序及其说明文档(程序和文档) 计算机系统——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CPU——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少量寄存器组成 MMX——多媒体指令集 CPU的作用——取指令、解释指令和执行指令 CPU的指标——字长(指CPU中数据总线的宽度,即一次可并行传递二进制数据的位数)、主频(指CPU时钟频率)、指令处理能力(即每秒处理百万条指令数,以MIPS表示)ROM——只读存储器(PROM、EPROM、EEP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其主要特性为只能读出不能写入数据,储存的数据不会因电源中断而消失(属于永久性储存)。一般用来储存系统程序,如个人电系统的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 RAM——随机存储器(DRAM、SRAM、SDRAM)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内存其主要特性为可随时读出或写入数据,但电源一中断则所储存之数据即消失,主要用来暂存程序与数据。而RAM又可分成动态内存(Dynamic RAM, DRAM)与静态内存(Static RAM,SRAM)两种。 RAM刷新——重写数据或充电 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介于CPU与内存之间,访问速度最快。为解决CPU与主存储器间速度差而在内存储器和CPU之间增加的一种存取速度远高于普通内存的特殊存储器 存取时间——又称存储器访问时间,是指从启动一次存储器操作到完成该操作所经历的时间。存储周期——连续启动两次读操作所需间隔的最小时间。通常存储周期大于存取时间,其单位为NS(纳秒). 闪速存储器——在CMOS单晶体管EPROM存储元基础上制造的,实现了电擦除可编程能力 虚拟内存——用硬盘模拟主存从而扩大主存容量 CISC——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 RISC——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 指令周期——取出并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 接口——CPU与主要外围设备之间通过总线进行连接的逻辑部件,接口起动态连接部件之间的“转换器”作用 中断——指当出现需要时,CPU暂时停止当前程序的执行转而执行处理新情况的程序和执行过程。即在程序运行过程中,系统出现了一个必须由CPU立即处理的情况,此时,CPU暂时中止程序的执行转而处理这个新的情况的过程就叫做中断。 堆栈——是一种后进先出的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处理中断时,使用这个数据结构保护现场。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CMOS——是一种半导体材料,系统BIOS设置存储器 CD-ROM——只读光驱或光盘 OS——操作系统 DOS——磁盘操作系统(16位字符界面操作系统) PC——个人计算机 MPC——多媒体计算机 总线BUS——公用计算机信息通道,由一组传输导线组成。可分为数据总线、控制总线和地址总线。 ALU——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Logic Unit,ALU)负责数据信息的加工与处理,包括算

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

word 公共管理学一一名词解释 B 1.办公自动化:是指在行政机关工作中,以计算机为中心,采用一系列现代化 的办公设备和先进的通信技术,广泛,全面,迅速的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和使用信息,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 2.办公自动化系统:是指为提高办公效率而建立的,面向特定工作部门,支持 其综合办公业务的集成化信息系统. 3.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都不清楚, 决策目标也不够明确,对决策的结果也不能控制和预测. 4.标杆管理: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 追求卓越,成为强中之强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 C 1.层次管理: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次的数额. 2.层级制:又称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层级 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3.财政支出:也称为公共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将筹集与 集中的资金,进行有计划的社会在分配的过程. 4.创新型组织:认为通过持续学习创新是一种组织功能,而不是创意活动和 脑力激荡.创新应该成为组织流程,并能产生持续的新价值.创新应该是在每个部门进行,整个组织就像爵士乐队一样发挥即兴演奏的效果. 5.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 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 D 1.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2.地方分权制:也称多元制和分离制.它是指中央政府将一些行政权授予下级政 府,地方政府有较大的自治权和自主权的行政体制3.单向沟通:是一种一方只发出信息,另一方只接收信息而不反馈信息的沟 通.故亦称无反馈沟通. 4.电子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 F 1.非正式沟通:是一种通过正式规章制度和正式组织程序以外的其他各种渠 道进行的沟通. 2.非程序性决策:也叫非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 无章可循,无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是非重复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 3.非营利组织是指组织的设立和经营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且净盈余不得分配由志愿 人员组成实行自我管理的独立的,公共或民间性质的组织团体 4.分权制: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 独自进行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干涉的公共组织类型. 5.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 或同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6.法制监督:又称对行政的监督,是指有监督权的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 工作人员是否合法正确的行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与控制. 7.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 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必须冒一定的风险. G 1.公共组织结构:是指公共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由法律所确认的各 种正式关系的模式. 2.公共组织绩效评估:公共组织通过一定的绩效信息和评价标准,对公共组 织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监测活动,是公共组织的一项全面的管理措施.

名词解释题

名词解释题 1专业沟通特权:有保密的咨询关系中,咨询准则允许咨询师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来访者进行深入而广泛的私人探讨。 2潜意识、前意识、意识: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 潜意识:个体无法感知、不能意识到的精神活动。前意识:个体虽然当时意识不到,但可在集中注意、努力思索后同忆起来的那部分经验。 意识:个体可以觉察到的心理活动。 3本我、自我和超我: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 本我: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部分,非理性,受本能支配,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自我:人格结构中的意识部分,遵守“现实原则”。超我:社会化的产物,遵守“至善原则”,主要在潜意识部分。 4.焦虑: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焦虑是由被压抑的精神力量转化而来的,分为三种: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5.自我防御机制: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当个体的自我无法借助理性用直接的方法去控制焦虑时,就逐渐发展出一些习惯性的反应方式,这就是自我防御机制。 6.空白屏幕: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精神分析中,强调咨询师的匿名立场,防止自我表露,对移情保持中立。 7.虚构目的论:阿德勒疗法的观点。人活在自己虚构的世界中,我们对现实的解释以及我们赋予我们经历的意义比客观现实更重要。 8.自卑情结与追求优越:阿德勒疗法的观点。随着诞生而产生的自卑感是人成长的力量,通过追求控制和掌握来达到完美和克服自卑足人的本能。其模式有两类:成长性模式和伤害性模式。 9.生活风格:阿德勒疗法的观点。生活风格是个体为了确保自己在世界上安全和生存而选择的抱负和目标。 10.社会兴趣:阿德勒疗法的观点。社会兴趣是指 人倾向与他人发生联系, 并愿意为社会福祉做出自 己的贡献。 11.现象场:以人为中心 疗法的观点。现象场是个 人特定的主观经验世界。 12.实现趋同:以人为中 心疗法的观点。表现为充 分实现在遗传限度内自己 的潜能。 13.机体智慧:以人为中 心疗法的观点。人类个体 借助机体智慧评价好坏, 以符合自我实现趋向。 14.自我概念:以人为中 心疗法的观点。足自我知 觉和自我评价的统一体。 15.价值条件:以人为中 心疗法的观点。社会对个 体的尊重和关怀足有条件 的,这种条件就包含了礼 会的价值。 16.未完成事件:完形疗 法的观点。指未表达出来 的情感,包括悔恨、愤怒、 怨恨、痛苦、焦虑、罪恶、 遗弃感等。 17.逃避:完形疗法的观 点。与未完成事件相关, 指人们用来避免面对未完 成事件、被免去体验未完 成情境所引发的不愉快情 绪所使用的工具。 18.品质世界:现实疗法 的观点。存在于大脑中的、 形象的、自我感觉良好的 事情,反映了个体需要得 到满足的状况。 19.行为:现实疗法的观 点。由行动、思考、感觉 和生理四个相互联系的要 素组成。 20.融入:现实疗法的观 点。是个体建立的一种有 意义的双向关系。融入关 系使个体具有成功的认 同。 21.画家谱图:家庭治疗 的观点。足一种将家庭现 实结果和关系直观化的方 法,既可以用作评估家庭, 也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技 术。 22.家庭雕塑:家庭治疗 的观点。是一种非语言的 经验性技术。方法足让家 庭成员将自己臵于一种空 间上的安排,构成一个戏 剧性的场面,家庭成员取 各种姿态。其场面象征家 庭成员对家庭关系的观 点。 23.广义的咨询目标:又 称一般目标,足指某一流 派或某一流派的咨询师所 持的,适用于其所有来访 者的目标。 24.狭义的咨询目标:又 称个别目标,是针对某个 特定来访者确定的咨询目 标,是一般目标在某个来 访者那里的具体化。 25.外部目标:咨询专业 组织或机构设定的咨询目 标,通常带有职业规范和 伦理要求的性质。 26.内部目标:咨询师个 人所持有的咨询目标。 27.终极目标:不针对来 访者需要协助解决的具体 问题,而是引导来访者走 向某种生活或成长之路的 咨询目标。终极目标即受 到咨询流派的理论影响, 又受到咨询师自身的价值 观影响。 28.中间目标:在具体的 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和来 访者共同商定的目标。 29.直接目标:达到中间 目标过程中的每项工作。 30.漏斗效应:对心理健 康的观点有如漏斗,窄端 咨询师和来访者关于心理 异常的观点趋同,宽端_二 者关于心理健康的观点趋 异。 31.价值中立:咨询师小 对来访者进行价值评判, 也不强迫来访者服从治疗 师或咨询帅的价值观念, 而足要求咨询师对来访者 所持的价值观给予完全的 接纳和充分的尊重。 32.咨询关系:在心理咨 询过程中咨询师与来访者 之间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人 际关系,通过这种专业关 系咨询师帮助来访者获得 心理帮助,促进自我成长。 33.初级认同层次:来访 者认同咨询师的专业角色 和专业能力。 34.高级认同层次:来访 者认同咨询师的个人风格 和人格魅力。 35.共情:能体验他人的 精神世界,就好像那是自 己的精神世界一样的能 力。 36.具体化:在咨询会谈 中具体澄清重要的事实以 及特殊的情感。 37.即时化:咨询师对咨 询会谈中发生的事情作出 反应,引导来访者注意此 时此地的情况。 1.自我卷入性陈述:咨询 师在咨询过程中暴露自己 当时的想法和感情。 2.关系即时化:咨询师与 来访者讨论白己在咨询关 系中的感受及看法。 3.此时此地:咨询师与来 访者就会谈过程中发生的 事情展开讨论。 4.阻抗:伍咨询过程中来 访者反抗心理咨询的适宜 程序,并以此干扰产生领 悟性效果的所有努力。 5.积极关注:咨询师以积 极的态度看待来访者,注 意强调他们的长处,有选 择地突山来访者言语及行 为中的积极的方面,帮助 来访者认识并利用自身的 积极因素。 6.移情:在咨询关系中, 来访者对咨询师产生的情 感和态度,即米访者将早 期对父母或重要他人的情 感转移到咨询师身上。 7.反移情:在咨询关系中, 咨询师对来访者产生的情 感和态度,即在咨询中咨 询师以不适当的行为对待 来访者。 8.收集资料:伞面而准确 的获知与来访肯求助的问 题相关的信息。 9.个案概念化:咨询师依 据某种心理理论对来坊者 的问题进行理论假设。 10.相倚性:在交流中一 方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依 赖于另一方的行为。 11.选择性知觉:人们倾 向十知觉并记住符合自己 需要的信息。 12.关注:咨询师能够与 来访者同在的方式,既包 括躯体方面,也包括心理 方面。 13.倾听:咨询师攫取和 理解米访肯所传达的信息 的能力,无论这些信息是 言语或非言语,足清晰或 含糊。 14.封闭式提问:提问给 对方的回答提供了备选答 案,具有非常明显的引导 性和强制性。 15.开放式提问:提问没 有限制米访肯的思路,无 备选答案,以引导短语提 提出,需要对方给与详细 的解释说明。 16.鼓励:咨询帅借助肯 定式的苦语或非言语,或 重复谈话关键语句等方 式,来强化来访者的叙述, 鼓肋其继续讲述。 17.澄清:要求来访者对 其陈述中含义模糊、意思

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

1.《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也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全篇按《风》、《雅》、《颂》三类编辑。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对后世影响深远。 2.《楚辞》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原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增入《九思》,成十七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3.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 4.《红楼梦》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共一百二十回,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红楼梦》对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的腐朽等社会现实及道德观念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5.《呐喊》 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1923年8月首次出版。收1918年4月至1922年10月期间的作品共14篇。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等著名作品。《呐喊》显示了鲁迅对传统文学和外来文艺的有机结合,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典型形象,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代表了鲁迅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它的出版,改变了文学革命初期仅有理论建树而创作不丰的局面,

计算机重点名词解释

计算机重点名词解释 1 .操作系统是用于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方便用户充分而高效地使用计算机的一组程序集合。 2 .RAM:可读写随机存储器,是临时存储器,断电后信息就会丢失。 ROM: 只读存储器,只读不可写,断电后信息不会丢失。 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在RAM与CPU之间,用来提高存取、访问速度。 3. 机器语言是用计算机机器指令表达的语言,是由0和1组成的一系列机器指令的集合,是一种面向机器的语言。 汇编语言是一种为了帮助记忆而用一些简单的英文字母组合替代冗长的机器命令的语言,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都被称为低级语言。 高级语言是一种独立于特定的机器,类似于自然语言和数学描述语言的程序语言,先要通过语言处理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后才能在计算机上执行。 4.应用程序是用来完成特定任务的计算机程序,包括一些系统自带的或用户编写的各种各样的程序。例如,画图程序、记事本程序。 5.文档是Windows应用程序创建的对象。 6.文件是存储在外存储器(如磁盘)上的相关信息的集合。各种文档和应用程序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磁盘上的,即它们都是文件。 7.图标是代表Windows XP 各种对象的小图标。 8.剪贴板是内存中的一个临时存储区,它是应用程序内部和应用程序之间交换信息的工具。 9.回收站的主要作用是为删除文件提供一个缓冲区,用户删除的文件一般不会直接从硬盘上删除,而仅仅是先放到回收站中,这叫做逻辑删除。

10.快捷方式是对相应对象的一种链接,以图标形式表示,打开快捷方式便能打开相应的对象。 11.资源管理器的用途:是处理文件的主要程序,它显示了用户计算机中的文件、文件夹和驱动器的分层结构,同时显示了映射到用户计算机上的驱动器的所有网络驱动器的名称,使用Windows XP 的资源管理器,用户可以复制、移动、重命名文件或文件夹。 12.样式是Word 的主要功能之一,它是已命名的字符和段落格式的组合。用户通过使用样式可以在文档中对字符、段落和版面等进行设置,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13.模板是具有固定版面格式、公用文字内容和特别工具的特殊文件。适用于提供了特定文档外观的特殊文档,使用模板时无须定义文档的格式和布局就可以得到满意的文档效果。 14.Word 2003 视图:普通视图、Web版式视图、页面视图、大纲视图、阅读视图。 15.工作簿是处理和存储工作数据的文件,后缀是.xls.打开Excel应用程序的同时,Excel会相应地生成一个默认名为Book1.xls的新工作簿。 16.工作表:每组密切相关的资料存放在一个二维表格中,这个二维表格就称为工作表。 17.单元格:工作表中由行与列交叉形成的一个个小格被称为单元格。 18.单元格地址是单元格在工作表中的位置,可以用行号和列号的组合标识。 19.填充柄:活动单元格粗线框的右下角的一个黑色的方块。使用填充柄可以按照某一种规律或方式来填充其他的单元格区域。 20.数据清单是一系列包含类似数据的若干行,是一个二维关系表。数据库管理是对数据清单进行管理,主要用于管理工作表中的数据。

《行政管理学》历年考研真题版

行政管理学历年真题 一、导论 (一)名词解释: 1、行政与行政管理学。 2、行政管理 3、威尔逊 4、(政治与行政)二分法。 (二)简答题: 1、行政管理学在西方国家兴起的原因。 2、简述(政治与行政)二分法。 3、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三)论述题 1、试述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2、试述科学发展观与行政管理的关系。 二、行政环境 (一)名词解释: 1、行政环境。 2、行政外部环境与行政管理 (二)简答题: 1、简述行政环境及其意义。 2、简述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的辩证关系。 3、简述经济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4、简述政治环境与行政系统的影响。 5、分析怀特关于“现代国家的行政作用也深受时代的、一般政治与文化环境的影响”的观点。

1、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现阶段行政环境的主要特点。 2、论述行政系统和行政外部环境的互依性。 3、从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相互作用的原理阐述中国行政学发展的趋势和主要方面。 4、试论文化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5、试论如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行政职能 (一)名词解释: 1、行政职能。 2、行政管理的政治职能。 3、决策职能。 4、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5、“守夜人”。 6、行政职能扩张。 (二)简答题: 1、简述行政职能的特点。 2、简述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 3、分析行政管理的运行职能。 4、行政管理中的协调职能及其作用。 5、简述我国的行政职能体系及意义。 6、简述西方国家行政职能的演变过程。 7、简述当代西方国家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 8、凯恩斯经济理论的要点。 9、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

1、解析“政府干预经济只能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个范围是市场长久失败的地方以及政府去干预并不会带来‘政府失败’的方面”的观点。 2、结合实际阐述政府监管职能及其有效实现方式。 3、联系我国逐步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实际,论述中国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 4、试分析中国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主要内容与实现途径。 5、结合实际,论述我国政府与社会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与完善的措施。 6、从政府职能转变出发论述政府和社会关系的调整。 7、案例分析(略)。 四、行政组织 (一)名词解释: 1、行政组织。 2、行政组织与公共责任。 3、行政目标。 4、行政组织与民间组织的区别。 5、非正式组织。 6、行政组织结构。 7、编制。8、行政组织的编制管理。 (二)简答题: 1、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2、行政组织有哪些基本特性。 3、简述行政组织的法制化特征。 4、简要回答行政机关与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社会团体的区别。

教师招聘试题及名词解释

一单选。 1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 教育目的 B 教育方针 C 教育目标 D 教育政策 2 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 A 认知活动 B 智育活动 C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 3 ——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在世纪之交。我国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A 1999 B 2001 C 2002 D 2003 4 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 A 杜威 B 夸美纽斯 C 华生 D 赫尔巴特 5“生而知之”的天才论,“一两的遗传胜于一吨的教育”都是——观点. A 环境决定论 B 实践决定论 C 经验决定论 D 遗传决定论 6 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A 谈话论 B 谈论法 C 讲授法 D 实验法 7 观察,计算,做广播体操,都属于技能中的——类型。 A 一般技能 B 特殊技能 C 动作技能 D 操作技能 8 ——是教师备课上课的主要依据。 A 教学大纲 B 教科书 C 参考书D填写进度计划 9《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说明在教学过程应该贯彻——的原则 A 启发性原则 B 巩固性原则 C 直观性 D 因材施教 10 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 知道自我教育法 B 榜样示范法 C 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11 按学生的成绩分班,属于测验中的——。 A 安置性测验 B 形成性测验 C 指代性测验 D 总结性测验 12 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充满矛盾,被称为“危机期”的时期是—— A童年期B 少年期C 青年初期D 青年晚期 13 张明的感受性低,耐受性高,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反应迅速灵活。这种气质属于—— A 多血质 B 粘液质C胆汁质D 抑郁质 14 有人说教师工作是个无底洞,没有明显的时空界限,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 复杂性和创造性 B 主体性和示范性 C 长期性和间接性 D 连续性和广延性 15 ——指出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A 奥苏伯尔 B 卡特尔 C 霍兰德 D 斯普兰格 16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 A 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B 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C协调好各任课老师的关系D 搞好家校联系工作 17 在呈现某一事物时,交替变更他所在的形式,使该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不断变化,而本质特征保持不变,以突出的本质特征,这种方式被称为—— A 直观教学 B 启发教学 C 比较 D 变式 18 当一个人的外表有魅力的时,他的一些和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是—— A 宽大效应 B 晕论效应 C 刻板效应 D 近因效应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名词解释

一、单选题( 分) 得分评卷人复查人 、假定对于红茶和咖啡, 更喜欢红茶, 更喜欢咖啡,两种饮料的价格对两人是相同的,在效用最大化时( ) 、 的红茶对咖啡的边际替代比率比 大 、 将消费比 更多的咖啡 、两人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如果某商品是吉芬品,则当其价格上升时,其他条件不变,该商品( ) 购买增加,因收入效应绝对值大于替代效应绝对值 购买增加,因收入效应绝对值小于替代效应绝对值 、购买减少,因收入效应绝对值大于替代效应绝对值 、购买减少,因收入效应绝对值小于替代效应绝对值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 形的原因与( ) 、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有关

、规模报酬有关 、外部经济与不经济有关 、不变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有关 、一完全竞争的厂商现能生产产品 = ,其价格 = ,总成本 = ,其规模收益不变,则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企业将( ) 、进行技术创新 、将价格定为 、扩大生产规模,以期在长期内获得超额利润 、将价格定为 、当羽毛球拍的价格下降时,对羽毛球的需求量将( ) 减少 不变 增加 以上都有可能 、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 平均产量增加 平均产量减少 平均产量不变 平均产量达到最低点 、已知产量为 个单位时,总成本为 元,当产量增加到 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 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成本为( ) 元 元 元 无法确定

、一个行业由竞争演变成垄断行业时,则( ) 、垄断市场的价格等于竞争市场的价格 、垄断市场的价格大于竞争市场的价格 、垄断市场的价格小于竞争市场的价格 、垄断价格具有任意性 、如果一个行业是一个成本递增行业,则( ) 、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索一正的斜率; 、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有一负的斜率: 、生产中使用的要素供给曲线是垂直的;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不是 型的; 、中国移动公司针对普通客户的通话收费 元 分钟,而对学生市场的通话收费是 元 分钟,这种定价策略是( ) 、一级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 、四级价格歧视 、某消费者消费更多的某种商品时( ) 、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递增 、消费得获得的总效用递减 、消费者获得的边际效用递增 、消费者获得的边际效用递减 、若张某关于牛奶对面包的替代率为 ,即一单位牛奶相当于 单位面包则( ) 、牛奶价格为 ,面包价格为 时,张某获得最大效用 、牛奶价格为 ,面包价格为 时,张某获得最大效用

计算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对数 据进行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的系统。 2、数制:按进位的原则进行计数称为进位计数制,简称数制。 3、BCD码:是一种二-十进制的编码,即使用4位二进制数表示1位 十进制数。 4、虚拟存储技术:利用硬盘的支持以小的物理内存模拟大的内存 从而程序能够使用整个内存地址空间的技术。 5、终端:是连接大型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和服务器的输 入输出设备。 6、操作系统:用来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资源、提高计算机系 统资源的使用效率、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集合。 7、多道程序设计:指在主存储器中存放多道用户的作用,使其按 照一定的策略插空在CPU上运行,共享CPU的输入输出设备等 系统资源。 8、分布式数据库:是物理上分散在计算机网络各结点上,但在逻 辑上属于同一系统的数据集合。 9、数据仓库:支持管理决策的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定 期更新的数据集合。 10、数据挖掘:从大型数据库中或数据仓库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知 识的高级处理过程。 11、媒体:是指分发和表示信息的方法。 12、带宽:一个信道每秒钟传输的比特数的能力称为带宽。 13、数据通信:是指通过通信信道在各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与信息 的收集、传输、交换或重新分布的一个过程。 14、计算机网络:由各自具有自主功能而又通过各种通信手段相互 连接起来以便进行信息交换、资源共享或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组 成的复合系统。

15、协议:计算机之间交换数据的规则。 16、调制解调器:是调制器和解调器合在一起的总称。所谓调制, 就是把数字信号转换成电话线上传输的模拟信号;解调,即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合称调制解调器。 17、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 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漏,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是信息服务不中断。 18、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制造的、在计算机运行中 对计算机信息或系统起破坏作用的程序。 19、电子商务:是组织或个人用户在以通信网络为基础的计算机系 统支持下的网上商务活动。 20、网上银行:是指通过Internet或其他公用信息网,将客户的计算 机终端连接至银行,实现将银行服务直接送到企业办公室或者家中的信息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