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VPDN网路及业务技术

中国电信VPDN网路及业务技术
中国电信VPDN网路及业务技术

中国电信IP 网VPDN 网路及业务技术要求(草稿)

1. 总则

1.1 制定本技术要求的目的是为了在IP 网VPDN (由运营商NAS 发起的拨号VPN

业务)国家技术体制未正式颁布之前,中国电信在工程网络建设实施中确保业务类别、网络结构、网络管理和网络编号等方面全程全网的统一性和互通性。待国家技术体制正式颁布之后按体制规定执行。

1.2 本技术要求是中国电信进行IP 网VPDN 网络规划、工程设计、业务开展等

方面的主要技术依据。

1.3 本技术要求制定的原则是从通信建设和业务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实用性、

经济性、先进性、灵活性和统一性。 2. 中国电信IP 网上VPDN 系统结构组成

中国电信IP 网上VPDN 系统组成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VPDN 业务的承载网,即中国电信的IP 网;

(2) 两级VPDN 业务管理中心,包括1个全国VPDN 业务管理中心和31个省级VPDN 业务管理中心; (3) 中国电信在各省市城市的VPDN 拨号接入系统,主要由接入服务器组成; (4) 用户系统,包括企业的拨号用户、企业总部网关设备、企业内部网的管理系统。

整体系统组成如下图所示:

市话PSTN/ISDN 企业拨号用户

企业拨号用户市话PSTN/ISDN

中国电信全国VPDN系统结构组成

中国电信IP网

接入服务器接入服务器

全国VPDN 业务

管理中心

企业总部

省级VPDN 业务管理中心1企业内部网管理系统

网关

各省市城市VPDN接入

系统

省级VPDN 业务管理中心31

VPDN业务承载网

VPDN业务管理中心

中国电信VPDN 业务的承载网

VPDN 业务承载网采用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163网)和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169网)二网调整后的163/169网, 全国VPDN 业务管理中心

VPDN 业务管理中心是中国电信IP 网上VPDN 系统组成中的关键部分,是中国电信在IP 网上提供VPDN 业务的控制中心,全国VPDN 业务管理中心设置在电总数据局,采用单独建设的方式。全国VPDN 业务管理中心在功能上可由以下功能模块部分组成:

(1)用户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全国VPDN 业务的受理、全国VPDN 业务用户信息(用户信息包括每个用户申请的完整域名、网关的公开IP 地址等)管理、业务营销策略管理、全国VPDN 业务用户帐务信息管理。

(2)用户认证模块:主要负责全国VPDN 业务RADIUS 认证、计费信息采集、中国电信IP 网上负责VPDN 业务所有接入服务器和全国VPDN 业务用户网关设备的登记等。该模块采用主备用设置。

(3)计费结算帐务模块,主要负责全国VPDN 业务计费、帐务生成、各种信息统计分析报表生成等。

(4)网络管理模块,网络管理对象是全国VPDN 业务管理中心内部局域网内的所有设备,网络管理功能包括故障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

业务受理和查询

RADIUS 认证模块客户信息数据库信息

计费

客户信息管理

用户帐务信息管理

用户管理模块

营销策略管理用户认证模块接入服务器信息

计费信息采集

计费帐务结算模块

帐务结算

业务统计

全国用户管理模块、用户认证模块、计费结算帐务模块关系图

省级VPDN 业务管理中心

各省省级VPDN 业务管理中心设置在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163网)和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169网)二网调整后的163/169网的省级管理系统平台上,省级VPDN 业务管理中心系统设备与其它已有的省级管理系统设备共用一个局域网网络,不单独建设。省级VPDN 业务管理中心在功能上可由以下功能模块部分组成:

(1)用户管理模块:主要负责省内VPDN 业务的受理、省内VPDN 业务用户信息(用户信息包括每个用户申请的完整域名、网关的公开IP 地址等)管理、

业务营销策略管理、省内VPDN 业务用户帐务信息管理。

(2)用户认证模块:主要负责省内VPDN 业务RADIUS 认证和全国VPDN 业务认证向全国VPDN 业务管理中心认证系统的转送、计费信息采集、省内负责VPDN 业务所有接入服务器和省内VPDN 业务用户网关设备的登记等。该模块可采用主备用设置,也可只采用主用设置。

(3)计费结算帐务模块,主要负责省内VPDN 业务计费、帐务生成、各种信息统计分析报表生成等。

(4)网络管理模块,网络管理对象是省级VPDN 业务管理中心用户认证功能系统设备和用户管理功能系统设备以及省内所有负责VPDN 业务接入服务器,网络管理功能包括故障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

业务受理和查询

RADIUS 认证模块客户信息数据库信息

计费

客户信息管理

用户帐务信息管理

用户管理模块

营销策略管理用户认证模块接入服务器信息

计费信息采集

计费帐务结算模块

帐务结算

业务统计

省级用户管理模块、用户认证模块、计费结算帐务模块关系图

VPDN 拨号接入系统

中国电信在各省市城市的VPDN 拨号接入系统采用在省内需要提供VPDN 业务的城市配置独立的接入服务器的方式实现,接入服务器的信息应配置在省级VPDN 业务管理中心的用户认证模块中,同时各省应将该接入服务器的信息上报全国VPDN 业务管理中心,该信息也要配置在全国VPDN 业务管理中心的用户认证模块中。接入服务器首先指向省级VPDN 业务管理中心的用户认证模块的主用系统,备用指向用户认证模块的备用系统,若省级VPDN 业务管理中心的用户认证模块无备用系统,则备用指向全国VPDN 业务管理中心的用户认证模块。

用户系统

用户系统包括企业的拨号用户、企业总部网关设备、企业内部网的管理系统。企业内部网的管理系统在功能上包括用户认证模块、用户管理模块、计费帐务模块(企业可根据情况选择配置),其中用户认证模块与中国电信的各级VPDN 管理中心的用户认证功能模块应能互操作。

(1)用户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可以使用VPDN方式访问公司内部网用户的注册登记、该用户的信息(包括每个用户申请的用户名、密码等)管理。

(2)用户认证模块:主要负责使用VPDN业务用户访问内部网的最终认证,在最终认证通过后远程用户才可访问内部网,同时该模块还负责向远程用户分配内部网地址(一般是内部网使用的保留地址),最终认证完成后L2TP隧道才是成功建立,此时各级VPDN业务管理系统才开始计费信息采集,该模块还负责计费信息采集。用户认证模块可采用主备用设置,也可只采用主用设置。

(3)计费帐务模块,主要负责内部网对访问用户的计费、帐务生成。3.中国电信VPDN业务技术实现协议使用标准

中国电信在提供VPDN业务时采用IETF组织的L2TP协议作为隧道协议。4.中国电信VPDN业务用户接入识别方式

中国电信在IP网上提供VPDN业务采用特服号+用户域名识别方式(一次认证)。一次认证指中国电信各级VPDN业务管理系统只根据用户注册的完整域名进行认证,只要确认域名是注册的就通知接入服务器准备建立隧道,而不对用户是否有权使用该域名进行认证。

特服号采用179XX作为国内VPDN业务的接入号。

5.中国电信VPDN业务描述

中国电信在IP网上提供的VPDN业务可分为全国范围的VPDN业务和省内的VPDN业务。全国范围的VPDN业务指申请了该业务的用户能在全国范围内使用该业务,省内的VPDN业务指申请了该业务的用户只能在本省内使用该业务,出省后无法使用。

用户申请全国业务还是省内业务要采用不同用户域名体系结构来标识,

初期用户域名体系结构可采用以下方式:

全国VPDN用户域名:username@GroupName

省内VPDN用户域名:username@GroupName.{省市名称}

省市名称用于区分各省内业务。

其中GroupName是企业用户向中国电信申请业务时,由中国电信和用户商定后注册登记的。Username由企业内部网向用户提供,该名称的分配是由企业负责。

对于申请省内业务的用户必须有省市名称。

“省市名称”的编码如下:

省(区、市)编码省(区、市)编码省(区、市)编码北京bj 浙江zj 贵州Gz

上海sh 安徽ah 云南Yn

天津tj 福建fj 西藏Xz

河北he 江西jx 陕西sn

山西sx 山东sd 甘肃gs

内蒙古nm 河南ha 青海qh

辽宁ln 湖北hb 宁夏nx

吉林jl 湖南hn 新疆xj

黑龙江hl 广东gd 海南hq

重庆cq 广西gx

江苏js 四川sc

若企业没有合法域名,可采用与中国电信商定后注册登记的方式,但不得使用以上任何省市名称编码作为标识。

6.中国电信VPDN业务管理中心用户认证模块功能和认证流程

中国电信的VPDN业务两级管理中心中的用户认证模块认证协议采用RADIUS协议,该协议遵循IETF RFC2138(RADIUS)和RFC2139(RADIUS ACCOUNTING)标准。

用户认证模块在功能上按以下划分:全国VPDN业务管理中心系统负责要求提供全网VPDN业务的用户认证,省级VPDN业务管理中心系统负责只要求本省内VPDN业务的用户认证。不同用户的认证过程如下图所示:

VPDN 用户在拨叫该业务时,首先到省级VPDN 业务管理中心的RADIUS 认证服务器,通过用户完整域名的识别判断是省内业务还是全网业务,如果是省内业务则在省级完成认证,如果不是则由省级转至全国VPDN 业务管理中心完成认证。具体的认证流程如下图所示:

市话PSTN/ISDN

移动办公用户

移动办公用户

市话PSTN/ISDN

中国电信IP网

接入 服务器

接入 服务器

全国VPDN 业务Radius Serv er

省级VPDN 业务Radius Server

GroupName

179XX

username@GroupName

PASSWOED

179XX

username@GroupName.省市名称

PASSWORD

GroupName

全国性VPN用

省内VPN用户

用户内部网Radius Server

省级VPDN 业务Radius Server

GroupName .省名

用户内部网Radius Server

网关

网关

各省市城市IP网接入

系统

注:

表示全国VPDN业务

认证过程表示省内VPDN业务

认证过程

全国及省内VPDN用户认证过程图

用户拨打接入179XX,并输

入完整域名及密码

NAS将用户完整域名送至省级VPDN业务管理中心RADIUS认

证服务器

省级VPDN业务管理中心判断是否是省

内业务

不是

省级VPDN业务管理中心根据GroupName判断用

户是否注册用户

查出用户网关地址准备建立L2TP隧道

转发至全国VPDN业务

管理中心

全国VPDN业务管理中心根据完整域名判断用户是否注册用户

不是

通知NAS断开连接

用户系统内部网用户认证模块完成对用户认证,是否是合法用户

通知NAS,无法成功建立L2TP隧道,

NAS断开连接

通知NAS成功建立L2TP隧道,用户系统内部网向用户分配内部地址,同时通知VPDN管理中心

可以开始计费

NAS向用户系统发送用户完整域名和密码

不是

7. 中国电信VPDN 业务管理中心网络管理模块

各级VPDN 业务管理中心网络管理功能上可分为: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

(1)全国VPDN 业务管理中心网络管理模块

全国VPDN 业务管理中心网络管理对象主要是内部局域网内的所有系统设备。内部局域网配置设备包括局域网交换机、路由器、用户认证系统、计费帐务结算系统、用户和业务管理系统。新建局域网结构见下图。以上设备的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由全国VPDN 业务管理中心负责。

(2)省级VPDN 业务管理中心网络管理模块

省级VPDN 业务管理中心网络管理对象主要是省内提供VPDN 业务的NAS 设备、用户认证系统设备、用户管理系统设备、省级VPDN 业务计费和帐务系统设备。其中用户认证系统设备、用户管理系统设备作为新配设备安装在中国电信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163网)和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169网)二网业务定位调整后的163/169网省级管理系统局域网内。

省级应设置专门的对提供VPDN 业务的NAS 设备管理的设备,将NAS 相关信息输入用户认证系统的工作由各省完成,同时各省应将以上信息上报至全国VPDN 业务管理中心。

对于省级用户认证系统设备、用户管理系统设备、省级VPDN 业务计费和帐务系统设备、提供VPDN 业务的NAS 设备的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由省级VPDN 业务管理中心负责。

(3)用户端设备管理

如果用户希望中国电信提供外包管理服务,今后可采用在各级VPDN 业务管理中心配置管理平台设备,负责提供对用户端所有设备的管理。 8. 中国电信VPDN 业务计费

VPDN 业务计费分为全国性的VPDN 业务的计费结算系统和省级VPN 业务计费系统。全国VPDN 业务管理中心负责管理全国的VPDN 业务计费帐务结算系统设备,省级VPDN 业务管理中心负责管理各省的VPDN 业务计费帐务系统设备。

局域网交换机

路由器

中国电信IP网

100M以太网连接

10M以太网连接

注:

全国VPDN业务主用用户认证服务器

全国VPDN业务计费帐务结算系统

磁盘阵列

全国VPN业务备用用户认证服务器防火墙

全国VPN业务用户管

理务器

全国VPDN业务管理中心局域网网络结构图

VPDN业务计费作为一个组成部分应纳入目前中国电信准备建设的全国数据及多媒体业务计费结算子系统中,但该系统建成需要一个过程,在建成之前可采用以下建设方案:

全国性VPDN业务的计费帐务结算系统采用新建方式,负责全国性VPDN 业务的计费、帐务、结算。省级VPDN业务管理中计费帐务结算系统采用在各省配置的用户认证模块向目前各省使用的IP业务计费系统提供标准的API接口(包括数据格式和定义内容等方面)的方式,并且各省应将VPDN业务计费功能模块纳入到该系统中。

VP D N业务计费采用非实时计费方式,计费信息采集点在各级VPDN业务管理中心的用户认证系统上。

VPDN业务计费采用通信时长x费率的方式。

9.中国电信VPDN业务管理

VPDN业务管理最终应纳入数据业务计算机综合服务管理系统中。

为了使VPDN业务尽快开通,初期采用在各级VPDN业务管理中心配置用户管理系统设备的方式实现。

用户管理系统应采用Browser/Server方式,采用Web为用户使用介面,业务人员在受理业务时,用户管理系统作为IP网上公开的信息站点可在验证用户身份后接收访问。

全国性VPDN业务的受理必须在全国VPDN业务管理中心用户管理系统平台上处理。省内VPDN业务的受理只在省级VPDN业务管理中心用户管理系统平台上处理。

具体业务流程由电总数据局业务部门下发。

10.中国电信VPDN业务安全

安全问题可从网络安全和业务安全两个方面考虑。

全国和省级VPDN业务管理中心的网络安全主要通过配置防火墙系统的方式实现。

VPDN业务安全主要通过拨号用户在内部网认证系统的认证与授权、分配内部网地址、L2TP隧道在建立时认证等方式提供安全。

11.IP地址分配

各级VPDN业务管理中心设备IP地址均采用公开的IP地址,全国一级由电总数据局负责分配,省一级由各省负责分配。

省内负责提供VPDN业务的接入服务器的公开IP地址由各省负责分配。

对拨号用户的IP地址由企业内部网管理系统分配。

12.中国电信VPDN业务系统建设电总和各省建设的分工界面在目前进行的中国电信VPDN工程建设中,系统组成中各部分建设方式如

下:

(1)VPDN业务承载网,采用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163网)和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169网)二网调整后的163/169网,不新建。

(2)全国VPDN业务管理中心和省级VPDN业务管理中心是本工程建设的重点。其中各级管理中心的用户认证功能模块采用全网统一建设、统一版本的方式,其中全国VPDN业务管理中心采用主备用设置,省级VPDN业务管理中心用户认证功能模块可采用主备用设置,也可以只采用主用设置,以上内容(不含省级VPDN业务管理中心用户认证功能模块备用系统硬件)由电总负责投资建设。

全国VPDN业务管理中心的计费帐务结算模块在本工程中新建,由电总负责投资建设。省级VPDN业务管理中计费帐务结算模块采用在各省配置的用户认证模块向目前各省使用的IP业务计费系统提供标准的API接口(包括数据格式和定义内容等方面),由各省负责投资在目前使用的IP业务计费系统中加入相应的VPDN业务计费功能模块。

全国VPDN业务管理中心的用户管理模块由电总负责投资建设,省级VPDN 业务管理中心用户管理模块由各省负责投资建设。

全国VPDN业务管理中心的网络管理模块由电总负责投资建设,省级VPDN 业务管理中心网络管理模块由各省负责投资建设。

(3)中国电信在各省市城市的VPDN拨号接入系统,采用由各省负责建设。在省内需要提供VPDN的城市配置独立的接入服务器提供VPDN业务。

(4)用户系统由用户负责投资建设,中国电信可为其提供集成服务和管理服务。

中国电信GPON上行e8-C终端技术规范书-20110128

中国电信GPON上行e8-C 终端技术规范书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2011年1月

目录 1.前言 (1) 2.设备类型 (2) 3.物理接口要求 (3) 3.1网络侧接口要求 (4) 3.1.1GPON接口要求 (4) 3.2用户侧接口要求 (4) 3.2.1用户侧以太网接口要求 (4) 3.2.2WLAN接口要求 (4) 3.2.3USB接口要求 (4) 3.2.4用户侧电话接口要求 (4) 4.功能要求 (5) 4.1网络协议及数据转发功能要求 (6) 4.1.1IP协议要求 (6) 4.1.2数据转发功能要求 (6) 4.1.3DNS功能要求 (7) 4.1.4IPv4地址管理及拨号管理功能要求 (7) 4.1.5IPv6地址管理及拨号管理功能要求 (10) 4.1.6IPv4 NAT (10) 4.1.7其它功能要求 (11) 4.2WLAN AP功能要求 (11) 4.3设备发现功能要求 (13) 4.4业务发现和控制功能要求 (14) 4.4.1业务发现 (14) 4.4.2业务控制 (14) 4.4.3QoS功能要求 (14) 4.5语音功能处理要求 (15) 4.5.1功能要求 (15) 4.5.2业务要求 (18) 4.5.3软交换SIP协议要求 (18) 4.5.4IMS SIP协议要求 (19) 4.5.5H.248协议要求 (19) 4.5.6性能要求 (20) 5.安全要求 (20) 5.1网络访问的安全性 (21) 5.2用户侧接口安全性 (21) 5.2.1WLAN接入安全性 (21) 5.3用户侧登录安全性 (22) 5.3.1用户侧登录安全基本要求 (22) II

1天翼电信企业门户系统-客户案例V1.0

天翼电信企业门户系统 企业信息门户软件系统组供稿 1【客户介绍】 天翼电信终端有限公司(以下称“公司”)成立于2008年10月,是在香港和纽约上市的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在全国三十一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设有分公司,主要从事中国电信CDMA移动终端的运营。公司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即:在中国电信内部以“中国电信移动终端运营中心”名义履行移动终端的运营职责,对外以公司名义开展移动终端的定制、采购、销售等经营活动。 2【项目背景】 电信天翼终端指挥调度系统从2007年起开始建设,目前已经经历5年滚动规划建设,系统覆盖省公司本部及其他地市分公司,用户数量达到1000多人。 天翼终端指挥调度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及相应的业务系统的整合基础上,基本实现了规范管理、降低办公成本、实现资源共享及远程办公的目的。在信息化建设蓬勃发展的今天,公司各部门、各地市分公司和在新业务新形势下也对协同办公提出了很多更新更高的要求。 应用整合化、服务化是当今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大趋势。电信天翼指挥调度系统建设也顺势而为,提出了企业沟通平台、服务支撑平台、知识管理平台等具体建设目标。 电信天翼指挥调度系统建设遵循电信总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指导方向,既要考虑目前电信天翼的组织机构与业务现状,又要结合未来发展要求,满足未来电子信息化整体需求,同时结合用户自身特点,抓住要点,解决协同办公系统建设的关键问题,提升服务意识,达到以效益促发展的目标。 3【项目介绍】 3.1【系统概述】 电信天翼门户系统实现各个应用系统的统一认证。实现一站式登录,账号漫

游,通过一个账户和口令,就能够访问同一个域内不同的应用系统。 3.2【系统架构】 各系统主要功能描述: 安全层:部署ITAM的访问返向代理,支持http和https的访问模式,所有的访问请求通过webseal转发;webseal提供对应用WPS、办公系统、邮件系统、经营分析、Oracle ERP的SSO; 应用层: 目录服务:天翼目录实例为ITAM、ITIM、WPS提供目录服务;ITIM目录实例为ITIM提供目录服务;天翼目录数据同步到ITIM目录; Policy Server:ITAM的策略服务组件; ITIM:IBM身份管理,用户接入经营分析、Oracle ERP用户,并提供一致的用户管理; WPS:提供统一的展现平台,集成办公应用、邮件系统、经营分析、重大项目管理系统、档案系统、终端运营监控平台、人力资源系统、Oracle ERP等应用;

2.电信基本情况及业务知识点整理(1)

中国电信企业知识 1.中国电信的企业使命是什么?【答案】让客户尽情享受信息新生活 2.中国电信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答案】做世界级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 3.中国电信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答案】全面创新、求真务实、以人为本、共创价值 4.中国电信的经营理念是什么?【答案】追求企业价值与客户价值共同成长 5.中国电信的服务理念是什么?【答案】用户至上,用心服务 6.中国电信的企业形象口号是什么?【答案】世界触手可及 7.移动业务“三性一化”特征指什么?【答案】竞争性、全网性、实时性和服务个人化。 8.中国电信企业文化建设成功的关健所在是什么?【答案】执行 9.中国电信战略目标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案】作用:(1)统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整合内外资源,使企业朝既定目标前进;(2)明确努力方向,鼓舞和激励员工为既定目标而努力奋斗。 10.“世界级”企业是中国电信不断追求的目标,“世界级”企业的核心目的是什么? 【答案】做优价值。 11.“全面创新”对中国电信员工行为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案】持续学习,高效工作。 17.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分别是什么? 【答案】分别是: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 21.中国电信维护骨干分为哪几个级别?【答案】集团级、省级、本地网级,共分三个级别。 22.3G的含义是什么?【答案】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23.全球主流的3G制式有几种【答案】全球主流的3G制式有三种,分别为WCDMA、CDMA2000、TD-SCDMA。 24.189邮箱的短信接入号是多少?【答案】10659189。 25.CP/SP短信信息费一般分为哪两种?【答案】点播信息费、包月信息费 26.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案】廉洁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对推动党风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深入反腐倡廉工作、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27.中国电信廉洁文化理念是什么?【答案】廉洁从业、诚信守法、行为规范、勤勉务实 28.中国电信企业战略转型的目标是什么?【答案】从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 29.中国电信转型新阶段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答案】深入推进聚焦客户信息化创新战略,实施聚焦中高端的移动业务有效益、差异化、规模发展策略。 30.中国电信目前推出的客户品牌有哪些?口号分别是什么? 【答案】面向企业的客户品牌是“商务领航”,口号是“远见成就价值”;

电信运营商IT系统介绍

电信运营商IT系统介绍 BSS:Business support system 业务支撑系统 OSS:Operation support system 运营支撑系统 MSS:Management Support System 管理支撑系统 (前二者又合称BOSS:Business and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 ,电信业务运营支持系统)在企业(特别在是电信行业)IT战略规划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的三大支柱内容.对于BOSS,面对客户是统一的;面对电信运营商,它融合了业务支撑系统(BSS)与运营支撑系统(OSS),是一个综合的业务运营和管理平台,同时也是真正融合了传统IP数据业务与移动增值业务的综合管理平台。BSS是面向运营商业务和服务的,而OSS是对BSS提供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支撑和管理的。有了BSS才会有OSS。从辩证法角度看,BSS决定OSS,但OSS对BSS起反作用,二者缺一不可。 当前,面对用户需求的变化以及国家加快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战略的形势,运营商按照原有的业务和服务模式将难以满足需求,从“提供单纯的通信服务”向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的转型成为我国运营商的共同选择。然而,在拓展新市场的过程中,运营商不仅要提供不同种类的业务,与此相配套地,还要提供不同的业务组合模式、计费模式、服务模式。这些均离不开IT支撑系统的支持。伴随电信业的快速成长,IT支撑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建设、部署以及应用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有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系统的可持续发展,IT支撑系统无论从架构、能力还是服务水平上都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系统必须实现转型,甚至重构。可以说,IT支撑系统是电信运营的“中枢神经系统”,IT支撑系统的转型将是电信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目前我国运营商的实践来看,对IT支撑系统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即包括BSS、OSS、MSS 三个子系统。三个子系统在整个IT支撑系统中承担不同的责任,同时彼此之间关联。整个IT支撑系统能力的提高需要各个子系统能力的同步提高。 业务支撑系统BSS 随着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和竞争的日益加剧,业务支撑系统BSS(BillingSupportingSystem)已成为各大电信运营企业竞争的焦点,从中国移动的BOSS 到中国电信的CTG-BOSS,各电信运营商都在逐年加大对业务支撑系统BSS的投资。从电信行业角度分析,尽管BSS系统投资巨大,但总体的运行效率还相对较低。因此必须采取主动式管理思路来提升BSS的性能。主动式管理是指主动地去管理BSS系统,包括提升系统性能、优化数据以及提高运行质量等,而非“救火式”系统管理。在被动的响应情况下,管理维护人员在故障发生后才去处理故障,而故障可能已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主动式管理的目的是主动地发现和解决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消除系统潜在的风险,延长系统的使用周期,从而进一步提高业务和系统的运作效率,增强客户满意度。对BSS系统进行主动式管理涉及技术、管理、维护等方面。 有效地利用设备与系统投资是实现精益运营的基本要求之一,提高BSS系统运行效率应该针对各种可能导致系统运行效率降低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主动对BSS系统进行有效管理和维护,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高可用性,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资源和成本的浪费,保障各业务系统平稳、健康地运行。作为提升BSS系统运行效率的一种管理方式,主动式管理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需求管理、进度管理、资源管理、后评估管理等很多项目管理理论的内容。

电信计费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电信计费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作者姓名:XXXX 专业班级:2005070302 指导教师:潘斌 摘要 随着我国电信业的迅猛发展,各项业务量快速增长,新的业务种类和新的服务形式不断推出,电信计费管理系统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电信计费的基本原理、实现流程等进行研究分析,完成了计费管理系统的总体规划、分析、设计、实现以及运行调试和评价,其中使用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化开发方法完成系统分析与设计工作,使用UML建模的方法完成了系统的实现工作。该系统基于B/S模式,以Oracle为后台数据库,用MyEclipse 6.5、Tomcat 6.0、PowerDesigner 12等工具进行开发。系统后台数据库中通过存储过程和JOB定时器实时地对话单数据进行统计,并在前台使用JSP和AJAX技术实时展现统计数据。该系统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可帮助相应工作人员方便地完成各种话单统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计费管理系统;系统分析与设计;结构化方法;UML建模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lecom Billing Management System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telecom, the rapid growth of new business volume, types and new services. In order to make these continuously develop business to better development, the importance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elecommunication bill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is thesis researches and analyses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implement of bill system of telecom business. Its system planning, analysis, design, implementation, operation and evaluation have accomplished by the structured development method of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system, and UML modeling method. This system is based on B/S model, selecting MyEclipse6.5 Tomcat6.0, JDK6.7 and PowerDesigner12 as development tools with Oracle 10g for database of it. In front of the system use AJAX and JSP to show data, in the system of data stored in the backend database using real-time process and JOB timer for statistics bill data, so that relevant personnel can get real-time data. The system has good practicability; the system can make a convenience of the statistics of kinds of fee list for the telecom operators meanwhile can make a high efficiency for telecom staff. Keywords: Billing Management System;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Structured Method; UML Modeling.

中国电信4G泛智能终端白皮书(2020.V1版)2020-01-17

中国电信4G泛智能终端白皮书 (2020.V1版初稿)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目录 目录 (2) 中国电信4G泛智能终端白皮书 (1) 1定义和范围 (1) 1.1 泛智能终端的定义 (1) 1.2 泛智能终端的分类 (1) 1.3 本白皮书内容范围 (1) 2要求等级 (1) 3要求编号说明 (1) 3.1 要求编号组成 (1) 3.2 分类与子类编号的对应 (1) 4泛智能终端缺省功能 (2) 4GFZN-00001 [必选] 自注册功能要求 (2) 4GFZN-00002 [必选] 卡槽及用户卡适配要求 (2) 4GFZN-00003 [必选] IPV4和IPV6配置要求 (2) 4GFZN-00004 [必选] 对接泛智能终端管理平台的要求 (2) 4GFZN-00005 [必选] VoLTE开关要求(终端支持VoLTE功能) (3) 4GFZN-00006 [必选] APN配置要求 (3) 5可穿戴终端 (3) 5.1 儿童手表 (3) 5.1.1 通信功能 (3) 4GFZN-11101 [必选] 通信制式、频段及协议版本要求 (3) 4GFZN-11102 [必选] 业务整体要求 (4) 5.1.2 业务功能 (4) 4GFZN-11201 [必选] 通话业务要求 (4) 4GFZN-11202 [必选] 定位业务要求 (4) 5.1.3 配置要求 (5) 4GFZN-11301 [必选] 手表与手机交互要求 (5) 4GFZN-11302 [必选] 配置与升级要求 (5) 4GFZN-11303 [推荐] AI要求 (5) 5.1.4 性能要求 (6) 4GFZN-11401 [必选] 功耗性能要求 (6) 4GFZN-11402 [必选] 定位性能要求 (6)

中国电信EPON上行e8-C终端技术规范书-20110128

中国电信EPON上行e8-C 终端技术规范书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2011年1月

目录 1.前言 (1) 2.设备类型 (2) 3.物理接口要求 (3) 3.1网络侧接口要求 (4) 3.1.1EPON接口要求 (4) 3.2用户侧接口要求 (4) 3.2.1用户侧以太网接口要求 (4) 3.2.2WLAN接口要求 (4) 3.2.3USB接口要求 (4) 3.2.4用户侧电话接口要求 (4) 4.功能要求 (4) 4.1网络协议及数据转发功能要求 (5) 4.1.1IP协议要求 (5) 4.1.2数据转发功能要求 (5) 4.1.3DNS功能要求 (6) 4.1.4IPv4地址管理及拨号管理功能要求 (6) 4.1.5IPv6地址管理及拨号管理功能要求 (9) 4.1.6IPv4 NAT (9) 4.1.7其它功能要求 (10) 4.2WLAN AP功能要求 (10) 4.3设备发现功能要求 (12) 4.4业务发现和控制功能要求 (13) 4.4.1业务发现 (13) 4.4.2业务控制 (13) 4.4.3QoS功能要求 (13) 4.5语音功能处理要求 (14) 4.5.1功能要求 (14) 4.5.2业务要求 (16) 4.5.4SIP协议要求 (17) 4.5.5性能要求 (19) 5.安全要求 (19) 5.1网络访问的安全性 (20) 5.2用户侧接口安全性 (20) 5.2.1WLAN接入安全性 (20) 5.3登录安全性 (21) 5.4设备安全性 (22) 6.管理和维护要求 (22) 6.1基本要求 (23) II

6.1.1功能要求 (23) 6.1.2协议要求 (23) 6.1.3日志要求 (23) 6.1.4设备标识要求 (24) 6.1.5配置文件备份要求 (24) 6.1.6设备注册认证功能 (24) 6.2本地管理和配置要求 (25) 6.2.1本地管理基本要求 (25) 6.2.2系统信息管理 (25) 6.2.3基本配置 (26) 6.2.4高级配置 (27) 6.2.5设备管理 (28) 6.2.6配置文件的USB快速备份和恢复 (29) 6.2.7网络诊断 (29) 6.3TR069远程管理和配置要求 (30) 6.3.1远程管理基本要求 (30) 6.3.2远程参数配置和性能监测 (30) 6.3.3远程故障诊断功能 (32) 6.3.4设备告警功能 (32) 6.3.5软件远程管理 (32) 6.3.6业务部署和控制 (33) 6.4OAM远程管理和配置要求 (33) 6.4.1标准OAM管理要求 (33) 6.4.2扩展OAM管理要求 (33) 7.性能要求 (35) 7.1路由转发性能要求 (36) 7.1.1吞吐量 (36) 7.1.2地址学习 (36) 7.1.3缓存大小 (36) 7.1.4安全处理要求 (36) 7.2WLAN无线性能指标 (36) 7.2.1WLAN吞吐量性能要求 (36) 7.2.2WLAN覆盖性能要求 (37) 7.2.3WLAN接收灵敏度要求 (37) 7.3可靠性 (38) 8.运行环境要求 (38) 8.1供电及功耗要求 (39) 8.2环境要求 (40) 8.3抗电磁干扰能力 (40) 8.4设备本身产生的电磁干扰要求 (40) 8.5过压过流保护 (40) 8.6光接口安全性要求 (41) III

中国电信宽带整合安装软件管理后台使用手册_v1.1.1

中国电信宽带整合安装软件管理后台使用手册 中国电信增值业务运营中心 版本:1.1.0

目录 1. 渠道登录 (3) 2. 渠道管理 (3) 2.1. 注册推广员 (3) 2.2. 推广员升级渠道商 (4) 2.3. 查看自己的下属渠道商数量 (9) 2.4. 查看自己下属渠道商列表信息 (10) 3. 安装和发展用户数据统计 (11) 3.1. 整合安装包安装数据统计 (11) 3.2. 天翼宽带发展用户数统计 (15) 3.3. 对下级考核的建议 (18) 4. 产品推广任务的管理 (19) 4.1. 申请领取产品 (19) 4.2. 取消领取产品 (21) 4.3. 产品打包及推广 (24) 4.3.1. 客户端类产品 (24) 4.3.2. WEB类产品 (26) 5. 个人信息管理 (27) 6. 渠道商隶属关系变更 (27) 6.1. 方法一:先退出再加入 (28) 6.2. 方法二:后台操作 (28)

1.渠道登录 装维人员或省、地市管理人员访问https://www.360docs.net/doc/d87144010.html,/,输入通行证和密码,登录到营销平台; ?装维人员通行证为:在整合安装软件安装时“装维手机号码” 栏填写的手机号码和通行证密码登录营销平台; ?地市、区县、部门管理人员用上报给中心时导入的手机号; ?省管理人员输入中心分配的yingxiao_xx和密码; 2.渠道管理 2.1.自助注册推广员 如果以前从未登录过系统,成功登陆后会提示填写姓名、区域等信息,如下图:

填写完整后,自动注册为推广员。推广员是营销平台推广产品的基本角色,管理员或渠道商将产品分配给推广员后,推广员可以利用自己的渠道推广被分配的产品,营销平台负责对推广员的推广成绩做统计记录。 推广员有如下特点: ●一个通行证只能注册为一个推广员; ●注册成为推广员用户无需审核; ●成为推广员后,并不能直接推广产品,需要向管理员或渠道商 申领推广某个产品,并等待管理员或渠道审批后才能推广产 品。(详见:领取任务) ●同一个产品,推广员只能向一个渠道商或管理员的申领; ●推广员可以统计自己的推广数据; 2.2.渠道商注册下级推广员 推广员除了可以自助注册外,可以委托给拥有权限的渠道商帮助注册,这样极大方便了整合安装管理人员对装维人员的组织和管理。

中国电信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中国电信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电信行业在现代社会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的发展可以大大地加速信息的流动,缩短空间距离,提高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从而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电信行业具有服务性、网络性、技术密集性等特点。电信网络是电信业所拥有的特殊资源,电信业务的运营也有其独特的规律,管理人员必须了解这些特点,才能实现对电信行业和电信企业的有效管理。特别是近年来,电信技术发展迅速,电信新业务层出不穷,电信行业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信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其经营管理工作变得更为复杂。 全球的电信企业转型的浪潮始于2001年左右。当时,由于对信息化理想的狂热追求,以及对3G前景的过度美化,部分运营商大量铺设光缆,造成过度投资,给企业运营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2004年~2005年,运营商通过降低成本使行业复苏,但业务收入增长依然乏力。2006年以后互联网、移动业务对传统固网语音业务带来了巨大冲击,普遍出现增量不增收的局面[1]。随着用户需求日益多样化和市场的不断变化,电信业普遍面临着过度投资带来的压力、互联网的冲击、行业利润下降等问题,这些问题迫使各大运营商纷纷调整经营战略,向综合信息服务领域扩展。 中国电信行业转型的现状分析 1.中国电信业务现状分析 随着3月31日中国联通财报的发布,国内三大运营商2008年财报已全部出来了,而且是没有太多太大悬念地出来了。中国移动依然牛气冲天——收入增长超过15%,“日进3亿”;中国电信依然步履艰辛——收入增长4%,“年入200亿”;中国联通依然处境艰难——收入“下降0.8%”[2]。如果移动之好,足以让我们为之喝彩为之骄傲的话。那么电信、联通之难,也更值得我们为之理解为之尊敬。我们敬佩中国电信咬牙转型的“坚定”。我们欣喜中国电信转型取得的成果——非话收入占固网收入比重达46%(注意:2007年这个数字是36%),承接CDMA后净增用户272万,核心经营业务保持“坚实”稳定[2]。在全球电信业尤其是固网营收普遍负增长甚至亏损的情形下,中国电信的业绩已经很“了不起”了。很显然,没有坚定就没有坚实。 2003年,中国电信业务收入达到4610亿,比上年增长13.9%。2002年,中国电信业实现了向世界第一大网的跨越,电话用户总数跃居世界第一位,电话用户总数4.21亿户互联网上网人数跃居世界第二位。达5000多万户。长途运输、本地交换、移动通信全部实现数字化,网络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列行列。2003年,固定电话普及率由1997年的7.04部/百人提高到21.2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由1997年的1.07部/百人提高到20.92部/百人[3]。 总体来说,近年来中国电信的产品结构有明显改善,数据业务收入比重稳步提升,话音业务收入逐渐下降,但经营风险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受移动业务分流的影响,固网语音业务持续下滑,PHS语音业务趋向饱和;受竞争激烈及缺少有效应用等因素的影响,宽带用户ARPU值偏低,宽带接入新增用户发展趋缓;增值业务尤其是互联网增值业务规模仍然较小。因此,中国电信必须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改变增长模式,争取全业务经营,加

中国电信SIP软终端规范(正)_2

中国电信SIP软终端规范 中国电信广州研发中心 2003年5月

编制说明 本标准是以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国际电联制定的相关标准为基础,结合国内网络的实际情况和国内相关标准制定的。是基于SIP协议的软终端研制、开发和生产的主要依据。 本标准由中国电信广州研发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电信广州研发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电信广州研发中心起草

目录 1 适用范围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 3 定义和缩略语 (5) 3.1 SIP软终端的定义 (5) 3.2 缩略语 (6) 4 SIP软终端在NGN网络中的位置 (6) 5 功能要求 (7) 5.1 呼叫处理功能 (7) 5.2 业务功能 (7) 5.2.1基本语音业务 (8) 5.2.2基于语音的补充业务 (8) 5.2.3视频业务 (8) 5.2.4会议业务 (8) 5.2.5通过重定向功能实现的业务 (8) 5.2.6通过修改Session而实现的业务 (9) 5.2.7数据业务 (9) 5.2.8呈现(Presence)功能 (9) 5.2.9呼叫屏蔽功能 (10) 5.2.10其他功能 (10) 5.3 用户界面功能 (10) 5.3.1总体要求 (10) 5.3.2图形化界面,简单易用 (11) 5.3.3时间显示 (11) 5.3.4主叫、被叫号码显示 (11) 5.3.5振铃音、回铃音等提示音的播放 (11) 5.3.6电话本功能 (11) 5.3.7通话记录本支持 (11) 5.4 媒体处理功能 (12) 5.4.1语音功能 (12)

5.4.2图像功能 (12) 5.5 协议顺从功能 (12) 5.5.1视频协议要求(H261、H263、MPEG4) (12) 5.5.2音频协议要求(G.711、G.723) (13) 5.5.3支持标准通讯协议要求(SIP) (13) 5.6 底层传输要求 (13) 5.7 Q O S功能(可选) (13) 5.8 注册 (14) 5.8.1注册周期 (14) 5.8.2地址注册 (14) 5.8.3注册地址查询 (14) 5.8.4注册注销 (15) 5.9 软件升级 (15) 5.10 号码方式 (15) 6 性能指标要求 (15) 6.1 网络性能指标 (15) 6.2 语音性能指标 (15) 6.2.1语音的客观评定 (16) 6.2.2编码率 (16) 6.3 运行性能指标 (16) 6.4 故障性能指标 (16) 7 安全性要求 (16) 7.1 用户鉴权 (16) 7.2 用户授权 (17) 8 NAT穿越 (17) 9 运营商的可控性管理 (17) 10 业务实现流程 (17) 11 维护要求 (18) 11.1 配置管理 (18) 11.1.1系统配置 (18) 11.1.2基于业务的配置 (18) 11.2 故障管理 (18) 12 对硬件环境的要求 (18)

中国电信家庭网关产品介绍

中国电信--家庭网关产品介绍 无线宽带猫--中国电信定制无线家庭网关产品大全 e8-B篇 01、华为 Echolife HG522-a HG522-a似乎是华为交给电信的第一批e8-B产品,同其它e8-B产品一样,具有以下几个显着且与e8-A不同的特征:使用分级管理帐号,只有使用超级帐号登陆后才能设置PPPoE等高级功能;至少具备一个USB接口,能接U盘下载上传配置文件;默认都可以在接电话线的状态下,被电信远程管理,如远程下发配置文件,修改设备参数等等;具备4台限制,即无论以PPPoE或BRIDGE方式,通过E8设备一起上网的台式机、笔记本、带WIFI功能的手机甚至是ITV机顶盒加在一起的数量不能超过4台;可以把特定PVC绑定到一个指定的有线或无线通道中,这样对开启路

由器后看ITV非常有利。 HG522-a采用的是CX94610 + RTL8306SD的解决方案,FLASH是16M,内存为32M(16X2),操作系统为LINUX。国内外使用这CX94610方案的设备极少,大部分的

都是电信定制的,目前没有任何人成功给HG522-a刷上第三方固件。 不过最为严重的问题是,HG522-a的硬件设计有缺陷,要去掉两个电容才能正常工作。而且部分版本的HG522-a开启PPPoE后,无论是手动指定DNS或在自动分配DNS,部分网页都无法解析。 02、华为 Echolife HG522-c

HG522-c有个绰号叫“相框猫”,因为它的A面可以夹一张照片,这样当它竖着放时看看照片还是蛮有意思的。 HG522-c的硬件组成跟HG522-a完全一样,表面上看把天线改为内置是为了节省成本,但打开一看,整个PCB布局进行了翻天覆地的设计,因此不得不联想到HG522-a的硬件设计有缺陷。外观上,HG522-c采用了新的外壳模具,这样再也没有人会把HG522错看成HG520了(HG522-a外壳跟HG520一样)。功能上两款HG522

中国电信发展现状

中国电信发展现状 中国电信市场改革开放情况 中国电信业务市场的改革开放是从1993年开始的,至今已是第十个年头了, 回顾中国电信业务市场的改革开放历程, 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93年8月3日国务院颁布国发〔1993〕55号文件,向社会放开经营无线寻呼、800MHz集群电话、450MHz无线移动通信、国内VSAT通信、电话信息服务等9项电信业务, 吹响了中国电信业务市场改革开放的号角, 也标志着中国电信业务市场开始孕育与逐渐形成。 第二阶段是1994年至1998年, 打破垄断, 扩大电信市场准入, 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 加强了电信市场管制。这期间, 中国有条件的开放部分基础电信业务, 中国联通公司于1994年7月19日正式成立, 并获准经营移动通信业务, 改变了中国电信是中国惟一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历史。与此同时, 1998年3月, 原邮电部与电子部合并成立了信息产业部, 代表政府行使对全国电信市场的管理, 独立成为政府的管制机构。同时中国电信脱离了原邮电部, 成立了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实现了政企分开。 第三阶段是1999年至2001年12月, 中国电信被“一分为四”。原属中国电信的寻呼业被划给了联通公司, 原属中国电信的移动通信脱离后独立为现在的中国移动, 卫星公司也同时从中国电信分离出来。至此, 中国电信的业务缩减为市话、长途和数据通信。这样, 中

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星、吉通以及后来成立的中国网通、铁通成为中国七大电信运营商, 并在一定范围内展开了竞争。 第四阶段是从2001年底起, 以中国电信再次分拆和固定电信企业重组整合为标志, 电信市场新的竞争格局形成。中国电信拆分与重组完成以后,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与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将形成"四足鼎力"的局势, 并在有关业务领城内展开全面竞争。经过重组后的中国电信市场形成了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中国联通、铁通公司和中国卫星为主要经营主体的新竞争格局, 即所谓“5+1”竞争格局。 中国电信市场各个业务领域的竞争态势 1、本地固定电话业务领域 固定电信企业完成重组整合后,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成为两家实力相当的固定电信主体运营企业,双方在所属地区有完整的本地电话网,具备平等接入、比较竞争的基础条件。 中国联通从1998年8月开始陆续在天津、重庆和成都个三城市开展市内电话业务的试点, 目前电话用户数约20万户。 新组建的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铁通公司)在全国拥有300余个本地电话网, 覆盖全国29省(市、区), 交换机容量达1300万门, 具有全路全网的优势, 只要铁路能延伸到的地方, 就有铁通公司的固定电话网络。目前铁通公司已在全国100多个城市开通本地固定电话业务, 电话用户达300余万户。 我国本地固定电话业务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截止到2002年6

中国电信后端维护基础管理规范

广西区电信有限公司后端维护基础管理规范 总则 一、后端维护管理实施细则 1、相关部门职责 2、许可管理及证件办理手续 3、电信机房检查制度 4、制度、规范执行说明和要求 5、考核及其他 二、机房管理达标各项制度 1、电信机房定义和分类 2、机房出入管理制度 3、机房环境管理制度 4、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5、安全保密制度 6、机房值班与交接班制度 7、无人值守机房巡检制度 8、备品备件与工具仪表管理制度 9、机房消防安全制度 三、机房管理达标实施规范 1、电信机楼基本要求 —1—

3、机房基础环境达标规范 4、设备机房达标规范 5、维护值班室达标规范 四、机房通信设施与作业管理规范 1、机房设备规范 2、机房线缆规范 3、机房照明规范 4、机房用电管理和电源作业规范 5、维护人员行为规范 6、机房安全作业规范 五、分公司机房环境设备图片资料管理系统管理制度(初稿) 1、相关部门职责 2、机房图片管理系统使用规范 3、上传图片要求 六、广西区电信有限公司通信机房工程施工随工管理规定 1、部门职责 2、施工随工管理职责 —2—

广西区电信有限公司后端维护基础管理规范 总 则 电信机房的规范管理,是保证网络安全运行的基础。抓好基础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在运维部门、建设部门和安全保卫部门密切合作下,大力开展机房管理达标工作,从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明确机房环境和通信设施规范,狠抓施工操作安全三方面共同规范管理,才能确保电信机房安全,确保网络安全运行。 为彻底解决机房生产现场管理不到位、职责不清、用电不规范、施工管理松懈、现场凌乱和环境卫生差等严重威胁网络安全运行的问题,特制定本规范。 一、后端维护管理实施细则 1、相关部门职责 1.1运维部门职责: 1.1.1运维部门是网络运行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各项规定和要求,严格执行区公司制定的《后端维护管理实施细则》、《机房管理达标各项制度》、《机房管理达标实施规范》、《机房通信设施与作业管理规范》和《施工随工管理办法》。 —3—

中国电信人力资源系统人员信息基本构成及应用

HER 系统建设不仅仅是一项IT 工程,更是推进人力资源转型 和实现精确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系统管理员要承担信息技术资源的责任,EHR 系统内的人员信息数据和人工成本数据都将通过网络在每月未自动上传至上级公司BW 数据仓库,进行汇总分析。 一、人员信息部分 人员信息采集供市公司进行员工原始信息录入。系统提供增加、 删除、修改、打印、子表操作等功能。人员信息采集是新员工入职工作流的基础工作,有了采集好的人员,系统才能实施新员工入职工作流。 员工信息维护人员信息维护是对已转入档案的员工基本信息进行修改、删除的操作。 黑名单管理提供将本单位的解聘、离退人员或外单位人员记 入黑名单功能,并据此,对招聘人员、 员工信息采集中人员进行检测,如为黑名单中人,则给出警告。 员工信息卡片信息节点可方便企业定制,浏览,打印各种员工信息卡片。 员工花名册本节点基于在职人员、解聘人员、离退人员、调离人员、其他人员基本信息、跟踪信息,提供输出各种人事花名册功能。 统计分析员工统计是根据用户员工信息统计的需要,按照用 户设置的统计条件和归属范围进行人数、 最大值、最小值、合计、平均值等全方位的一维统计。 二、部门负责人在部门档案中,允许对每个部门设置三个部门负责人,HR 的人员组管理、组织机构图中均支持对三个部门负责人的查询; 直批申请单中支持弃审:对于采用 “直批”审批方式的申请单,若存在执行状态的或者审批后对于业务数据未发生直接影响的,则允许当前审批人在审批之后、未执行之前,进行“弃审”操作,本版支持节点主要有:调配申请、离职申请。 申请单中全面支持附件功能:采用HR 审批流组件实现的申请、审批节点中,全面支持附件功能,支持附件的上传、下载、删除, 本版新增附件功能的节点有:入职申请、 入职审批、调配申请、调配审批、调配记录、离职申请、离职审批、离职记录、定调资申请、定调资审批、薪资发放申请、薪资发放审批、调班申请、调班审批、出差申请、出差审批、休假申请、休假审批、签卡申请。 单位、部门排序设置:支持对单位、部门设置顺序号,在组织机构管理、人员信息管理中支持按单位顺序号、部门顺序号的排序。 查询模板:采用新查询方式,替换原有查询模板的查询方式。部门管理:部门管理中支持附件管理,支持对附件的上传、下载、浏览、删除; 岗位管理:支持同一公司中不同部门间的岗位复制,岗位复 制过程中,支持岗位“名称替换”功能,以满足对岗位相似的部门岗位信息的快速设置需要; 人员信息采集/人员信息维护:人员采集、人员维护列表界面中的表头排序去掉,新增“排序”功能按钮,改为后台排序; 三、合同管理 人员卡片:人员卡片报表中支持插入图片,但图片大小不能超过120K 。 花名册:花名册列表界面支持复制选定区域到EXCEL 文件中。跨单位调配:跨单位调配执行时,支持对兼职记录的处理,可根据“是否自动结束兼职记录”选项进行处理,若不自动结束,则兼职人员在跨单位调配处理后,只能在调入单位中维护其兼职记录,原单位将不可维护。 转正申请/调配申请/离职申请:在调配申请/离职申请“提交”时,支持对处于审批流程中的调配人员或离职人员的校验,若已存在未处理完成的申请单,则系统会给出提示信息。 调配记录/离职记录:维护调配记录时,支持复制增加行操作;人员变动管理:配置并发起员工入职工作流(新员工录用业务类型),将采集到的人员 转到正式系统并且签定合同HER 系统数据管理是精确管理的基础。“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数据不准确,系统再先进也没有用。数据难以准确的获取将限制对中国电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和认识,限制对存在问题的定位和剖析,限制改进举措的制定和实施,限制人力资源转型的推进和深入。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数据管理工作,在数据准备、录入、稽核过程中要严谨细心、一丝不苟。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系统这一平台记录人力资源数据,并在系统上线应用后要不断丰富完善,提高人力资源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传输和共享程度,充分实现对人力资源转型的支撑保障。 要做好权限设置和管理工作,做到合适的人看合适的数、做合适的操作,严守企业机密;所有用户的操作都要在系统内留有记录,当出现问题时可以追溯源头,有据可查。 要做好人力资源基础数据和信息的管理,积极挖掘人力资源系统的各项应用功能,推进系统的日常应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系统的效能和效益。稳步推进管理工作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努力减少事务性工作所占的比重,提高办公效率。通过使用发现系统存在的 不足,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满足各级公司对人力资源研究、分析的需要,请各单位向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提供本单位人力资源系统生产环境的远程访问方式,开设账号,提供各省及下级单位业务的查询权限和报表使用权限。 作者简介:杨莹(1977-),女,陕西铜川耀县人,中国电信铜川分公司通信工程师,研究方向:企业人力资源。 中国电信人力资源系统人员信息基本构成及应用 杨莹 (中国电信铜川分公司陕西铜川727000) 摘 要:为了加强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加快中国电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推进人力资源精确管理,促进人 力资源的结构调整,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通过人力资源系统(以下简称EHR 系统)平台切实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夯实人力资源管理基础,防范企业用工风险,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系统这一信息平台,加强人力资源配置和人工成本的分析,提高人力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益。关键词:人力资源系统;基本构成;应用 杨莹:中国电信人力资源系统人员信息基本构成及应用 118--

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对比

中国电信作为中国主体电信企业 和最大的基础网络运营商,拥有世界 第一大固定电话网络,覆盖全国城乡, 通达世界各地,成员单位包括遍布全国的31个省级企业,在全国范围内经营电信业务。 经营业务:固定电话、移动通信、互联网接入及应用等综合信息服务。 中国电信拥有以光缆为主、卫星和数字微波为辅的全方位、大容量、多手段、高速率、安全可靠的通信传输网、世界先进水平的电话交换网、完整统一的公用数据通信网络,以及覆盖全国的智能网、七号信令网、数字同步网和电信管理网等强大的业务支撑网络,现也拥有固话、宽带、CDMA手机、3G、城市光网业务等。 2008年5月24日中国电信1100亿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 2009年1月7日,中国电信获CDMA2000牌照。 中国电信采用的CD-MA2000。它的无线网络覆盖是三大运营商中最广的,我国的大部分县级以上地区都可以使用电信的3G业务了。 中国电信电信的有线宽带基本都是ADSL网络。

中国联通拥有覆盖全国、通达世界 的现代通信网络, 主要业务: GSM移动通信业务、 WCDMA移动通信业务、固网通信业务(包括固定电话、宽带)、国内国际长途电话业务(接入号193)、批准范围的本地电话业务、数据通信业务、互联网业务(接入号16500)、IP电话业务(接入号17910/17911)、卫星通信业务、电信增值业务、以及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其他电信业务。 2008年5月23日,中国联通分拆双网,其中CDMA网络并入中国电信。 2008年10月01日,联通停止CDMA业务,保留GSM网络与中国网通组成新的联通集团。 2008年10月15日,中国网通与中国联通正式合并,并正式统一更名为中国联通。 2009年1月7日,中国联通获得了WCDMA制式的3G牌照。 联通的WCDMA(WAP-CDMA)是国际上很多拥有3G网络国家比较常用的网络,技术上在我国来说还是算比较成熟的,你看看目前三大运营商中联通的网速也是最快的。

后台系统技术方案

变电站 微机后台自动化保护监控系统 技术方案 泰安华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11年4月12日

低压智能配电监控系统方案 1、概述: 泰安华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专门生产智能配电监控产品及监控软件系统的高科技企业,通过先进的设备、元件、软件和专用技术,向国内外用户提供世界一流的智能监控仪表产品和监控系统,产品符合国际CE标准和中国国家标准,满足用户对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制造、检验、供货及运输保护等的要求。目前泰安华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监控系统已经有很多使用单位,用戶遍及交通、电信、邮电、石化、电子、政府单位、金融等多种行业。本公司坚持顾客至上的理念,结合积极、创新、专业的工作团队及事业伙伴,提供品质优良、稳定性佳的全方位产品,以高效能的技术服务,为顾客提出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的最佳配电职能化系统解决方案为经营目标。 2、低压智能配电监控系统 2.1 低压智能配电监控系统简介 泰安华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监控系统在变配电的监控领域里处于领先地位。根据本项目的技术要求,监控系统可与智能型低压柜实现数据交换和远方监控功能。在低压智能配电柜中配置泰安华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监测单元对低压监控系统中进、出线开关在线监测,同时对进、出线回路实现远方遥控功能。监控系统配置一台监控计算机对整个监控系统提供优化的友好的人机界面,实时显示各种监控信息,例如在监控主机上显示进、出线开关的开合状态和故障状态,实时显示进线回路的三相电流值、三相相电压值、三相线电压值、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电度、频率、功率因数等电网参数值,并对系统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存档和报表自动打印,即时显示事件记录和故障记录,并提供声光报警。 ZPM6000监控系统在通讯方面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它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现场总线与高压系统、变压器温控装置、发电机的智能接口相连,实现数据通讯功能。同时ZPM6000监控系统提供标准的RS485接口向上连接到BA系统。ZPM6000监控系统还能为用户提供变电站内各种电气图纸和元件清单,极大地方便用户进行技术管理和物料管理。 ZPM6000监控系统使用十分简单,它不需要用户掌握太多的计算机知识,同时系统能够引导用户进行一系列的操作、识别和二次开发工作,是用户实施变电站监控管理的理想工具。 2.2 监控系统符合的规范和标准 GB11287-89 《继电器、继电保护》 GB/T14537-93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冲击和碰撞试验》 GB6162-85 《静态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