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我是小音乐家》优质教案

小学音乐:《我是小音乐家》优质教案
小学音乐:《我是小音乐家》优质教案

《我是小音乐家》

优质教案

《我是小音乐家》教案

教材内容: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五课《音乐会》里的一首歌《我是小音乐家》。

教材分析:

《我是小音乐家》是一首美国的儿童表演唱歌曲。歌曲分为三段。歌曲旋律平稳、节奏规律,情绪活跃欢快。歌曲为2/4拍,第一句从弱起开始,四度跳进旋律上行,继而下行,曲调流畅,情绪欢悦,即点名了主题“我是小音乐家”。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紧在节奏上作了紧缩的变化。第三乐句歌曲情绪欢快而又热烈。第四乐句突出了“跳、唱”二字,把情绪推向高潮。最后再现了第三乐句的旋律,歌曲在充满欢乐的气氛中结束。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动和善于模仿的特点,更容易进入老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根据这一特点,采用听唱、模仿、表演等教学手段,更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挖掘孩子们在音乐表现上的创造潜力。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我是小音乐家》,并从中体会做小音乐家的乐趣。

2、根据自己知道的乐器,来进行歌词创编。

3、激发学生在完整演唱的基础上大胆表演及乐器模仿演奏。

教学过程:

一、学生问好!做一组简单的发声练习。

1 2 3 4 | 5— 5 3 0 | 5 3 0 | 5 4 3 2 | 1—||

同学们你好你好你好老师你好。

二、乐器听辨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乐器?

2.分别播放吉他、小提琴、圆号的音乐片段,让学生猜猜是什么乐器?介绍这些乐器名称及演奏形式。

3.听音乐并作出跟乐器相对应的动作。

三、新歌教学

1.初听歌曲。以“听”为途径,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熟悉。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请来了三位小朋友,他们可都是小音乐家,我们一起听听,这三个小朋友会演奏什么乐器?

2. 第二遍听歌曲。

师:三位小音乐家分别来自哪里?

师:歌曲中的情绪是怎样的?

3.教师钢琴伴奏,请学生演唱第一段。指导学生演唱时出现

的错误。

4.完整演唱

5.完整演唱并进行表演。师:用最好听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同学们加上动作来演唱全曲。

四、教学拓展

师:请同学们来当小音乐家,根据自己喜爱的乐器为歌曲创编歌词并唱一唱。

五、表演歌曲。

师:最后我们把《我是小音乐家》这首歌曲进行完整的表演来结束这节课。

评测练习:

请同学们在家用身边的东西制作一件小乐器,并用制作的乐器为创编的歌曲伴奏!

课后反思:

《我是小音乐家》是三年级下册的歌曲,这首歌欢快活泼,富有情趣。我在设计本课时以“认识乐器,同做小音乐家”的乐趣为教学来贯穿整堂课。把教学的内容有序的整合在这条线上,让学生在和谐、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感受和表现音乐。同时,体会创编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在回顾课堂教学的点点滴滴中,分析这节课后,得出以下启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唤起学生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导入环节我先带领学生来猜乐器,播放吉他、小提琴、法国号的演奏片段,让学生猜猜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创设一定的情景,扩大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在不知不觉间掌握了歌曲的节奏和歌词中容易混淆的部分。在总结这堂课优点的同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比如在歌曲教学中,有不少节奏难点,如“0 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中的八分休止符及十六分音符节奏的弱起衬词“勃隆”,是比较难处理的,虽然通过反复的听唱,学生掌握得比较到位,但是我觉得还是缺少解决方法的。课后我在思考,如果为了不让学生将“勃隆”两字放到强拍位置而让学生只唱“砰砰砰”,将八反休止符及“勃隆”放在心里默唱,这样,更能确定“砰砰砰”的准确拍位,同时在默唱时也能聆听“勃隆”两字的弱起感觉。

我相信,在课堂教学中作为老师多想想怎样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有趣,这样的课一定会受到学生们的喜爱!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