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区日语标识语翻译原则.doc
颐和园内日语标识的问题与分析

颐和园内日语标识的问题与分析颐和园是一座位于中国北京市的古代皇家园林,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了许多游客的注意。
为了方便国内外游客了解和欣赏这座园林,颐和园内设有多种语言的标识,其中包括日语标识。
颐和园内日语标识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我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颐和园内日语标识的翻译质量问题。
翻译是一种复杂的语言活动,不仅需要对原文理解准确,还需要灵活应用目标语言的语言规则和习惯。
颐和园内的一些日语标识存在翻译不准确、语句结构混乱、用词不当等问题。
有些标识的日语语法错误,表达含糊;有些标识的用词选择不当,造成了误导。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游客对园林的了解和欣赏,还可能给游客带来一定的困扰。
颐和园内日语标识的布置问题。
颐和园内标识的布置不仅要考虑语言的准确性,还要考虑其在环境中的可读性和美观性。
据观察,颐和园内的一些日语标识摆放位置不当,导致游客无法便利地找到他们;一些标识的字体过小、颜色不明显,使得游客难以辨认。
这些问题影响了游客对园林的参观体验,降低了标识的实际作用。
颐和园内日语标识的更新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颐和园的展示内容和需求都会发生变化,需要对标识进行及时的更新和调整。
颐和园内的一些日语标识长时间未能进行修缮和更新,导致游客未能及时获取到准确的信息。
这不仅影响了游客对园林的了解和参观体验,也不利于颐和园的形象宣传。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颐和园管理方应该加强对日语标识翻译质量的把控,尽可能保证翻译准确性和流畅性。
应该对标识的布置进行规划和优化,保证游客能够方便地找到和阅读标识。
颐和园管理方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新日语标识,确保其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颐和园内日语标识存在一些问题,这直接影响了游客对园林的了解和参观体验。
通过改进翻译质量、优化标识布置以及定期更新标识等措施,我们可以提升颐和园内日语标识的质量和实用性,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
宁波方特景区日语标识语翻译失误分析

宁波方特景区日语标识语翻译失误分析宁波方特景区是一家以主题公园为主要业务的大型娱乐公司。
为了迎接来自日本的游客,景区在一些标识牌和广告上使用了日语进行翻译。
这些日语标识语往往存在着一些翻译失误,影响了游客的体验。
本文将对宁波方特景区日语标识语翻译失误进行分析。
翻译失误可能是由于对日语语法和表达习惯的不了解造成的。
日语和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在动词和名词的时态和形态上。
如果没有对日语的语法和句式有深入了解,很容易出现翻译上的错误。
在一张宣传海报上,标有“自然之美”和“宁波方特”这样的字样。
在日语中,名词通常位于动词之前,应该是“宁波方特”和“自然之美”。
翻译失误可能是由于对文化差异的忽视造成的。
日本和中国有着不同的文化习惯和社会背景,这也会对翻译产生影响。
在一个餐厅的菜单上,标有“名副其实地上菜”(Serve up food in reality)的翻译。
在日本,人们更注重服务的细致和尽责,这样的翻译可能会被理解为菜品本身有问题,而不是服务态度的描述。
翻译失误也可能是由于翻译的匆忙和不严谨造成的。
为了迎合日本游客的需求,景区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了翻译工作,导致翻译质量不高。
在一部关于宁波方特的宣传视频中,出现了“长度超过100米的慌张灯笼”(Panicky lantern over 100 meters long)的描述。
这样的翻译不仅无法准确传达景区的特色,也会让游客对相关设施产生误解。
翻译失误可能是由于缺乏专业的翻译人员造成的。
翻译是一门需要专业知识和技巧的工作,需要对目标语言和文化有深入的了解。
如果景区没有专业的日语翻译人员,很容易出现翻译失误。
为了提高翻译质量,景区可以考虑聘请有丰富翻译经验和语言专业背景的翻译人员。
宁波方特景区的日语标识语翻译失误可能是由于对日语语法和表达习惯的不了解、对文化差异的忽视、翻译的匆忙和不严谨以及缺乏专业的翻译人员造成的。
为了提高翻译质量,景区应该加强对翻译人员的培训和选拔,注重对日语文化的了解,并在翻译过程中严格把关,确保翻译准确传达景区的信息。
中国旅游景区日语标识的翻译研究

是 指 旅 游 标 识 的翻 译
,
原 文很 重要
四
、
。
、
言
我 们所 见 到 的或 许是 印 刷 的错 误
。
或 许是 真 实
,
结语
,
下 面是 笔 者关 于旅 游 景 区 中 日语标 识 简
:
存 在 的 误译
总而 言 之这 类 错误 是 坚决 不 能犯 的
,
,
旅 游标 识 的翻 译 就
,
乃
。
要 深 刻理 解 中文 表 达 的意 思
,
进而
现 今 日语 标 识翻 译现 状
及 翻 译错 误
在 不违 背原 意 的基 础 上进 行加 工 推 敲
,
所 以忠 实 于
现 如 今 的 大 部 分 的旅 游 景 区 内 的 日语 标 识都 比 较通俗 易 懂
一 些问题
,
这里 所说的翻译错误 中
,
但 是缺 乏 生动 形 象
,
,
稍 显枯 燥 生硬
。
本文 期 望
一些
这 一 句 的 翻 译 笔 者 认 为 可 以翻 译 的更 加 形 象
,
做 到一 个信 字
。
不 要 说翻 译 长篇 大 论 的文 章
,
哪怕
。
通 过一 些翻 译 的对 比
找 出 更加 适 合 的翻 译方 法和
,
比如 可 以翻 译 成
。
有
) 带 走垃圾
:
留下 美丽
、
。
错 误 要 译 得 正确 的 基本 条 件 就 是 精通 两种 语 文 绮 震 在 留的
。
。
些 日语 标 识 的 翻 译 虽 然 在 语 法 表 达 上没 有 明 显 错 误
4a景区标识牌语言种类

4a景区标识牌语言种类景区标识牌是旅游景区中一种常见的设施,它用来指引游客前往不同的景点或设施。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景区标识牌的语言种类也存在差异。
本文将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景区标识牌语言种类、语言选择的原则、语言翻译的困难和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景区标识牌语言种类1. 中文由于中国是一个拥有深厚历史和文化的国家,中文是中国景区标识牌上最常见的语言种类。
中文的使用让国内外游客都能够方便地获取到相关信息,尤其是对于外国游客来说,中文的使用为他们提供了便利。
2. 英文英文是全球范围内使用广泛的语言,因此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景区标识牌上,都会同时标注英文。
这样一来,来自不同国家的游客都能够理解景区的相关指示,提高了交流和沟通的效率。
3. 当地语言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当地语言在景区标识牌上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这样一来,游客不仅可以体会到当地的文化和历史,也能更好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4. 其他语言除了中文、英文和当地语言外,一些国际性、全球知名的景区也会标注其他一些常见语言,如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
这样一来,各国游客都能够方便获取到景区信息,提升他们的旅游体验。
二、语言选择的原则在确定景区标识牌上的语言种类时,需要考虑以下原则:1. 通用性优先选择使用通用性较强的语言,如中文和英语。
这样一来,无论是国内游客还是海外游客,都能够顺利获取到相关信息。
2. 地域性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要尊重当地语言和文化,在景区标识牌上标注当地语言,体现对少数民族的尊重和包容。
3. 需求性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和游客的需求,选择标注一些特定语种。
如果某个景区经常接待来自某个国家的游客,可以适当加入该国语言的标注。
三、语言翻译的困难和解决方案语言翻译是景区标识牌制作中不可避免的难题之一,主要存在以下困难:1. 内容的准确性景区标识牌上的文字需要准确传达信息,因此翻译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但是,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翻译时容易出现误解或不准确的情况。
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日文译写误译探析

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日文译写误译探析在旅游景区中,常会看到各类公示语或告示牌,用来提示游客需要遵守的规定和禁止事项。
由于翻译的错误或不准确,有时这些公示语的日文翻译可能会产生误解或困惑。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翻译错误,并提供修正的建议。
第一种误译是直译和字面翻译。
由于中日两国的文化和表达方式不同,直译或字面翻译有时会导致信息的丢失或误解。
中文中的“严禁摄影”直译成日文的“撮影厳禁”,这个翻译在日本可能会引起误解,因为在日本,撮影一词通常用于指摄影师专业的工作。
正确的翻译应为“写真撮影禁止”,“写真”一词用于指游客自行拍摄的照片。
第二种误译是语法错误。
由于中文和日文的语法结构不同,没有转换好语法结构的翻译会导致句子不通顺或不自然。
中文中的“请勿踩踏草坪”直译成日文的“足を踏まないでください”。
这个翻译在日本可能会让人感到奇怪,因为在日语中,用“足”来表示“脚”是不常见的。
正确的翻译应为“芝生を踏まないでください”,“芝生”一词用于表示草坪。
第三种误译是缺乏文化背景的理解。
由于两国文化的差异,有些翻译只有正确理解了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表达出旅游景区的规定和禁止事项。
中文中的“请勿打破公物”直译成日文的“公物の破壊禁止”。
这个翻译在日本可能会让人觉得过于严厉或生硬,因为在日本,使用敬语来表达类似的规定更为常见。
正确的翻译应为“公用物の破壊はおやめください”,“おやめください”用于表示“请不要”。
旅游景区的限令禁止类公示语的日文翻译时,需要避免直译和字面翻译,注意语法的准确性,并了解并考虑文化背景的差异。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准备,才能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易于理解。
与日本当地的翻译/校对人员合作,也可以提高翻译的质量。
颐和园内日语标识的问题与分析

颐和园内日语标识的问题与分析◆谌玉倩(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摘要】景区标识对游客有着引导游览、提示警告、介绍景点等作用,其外语标识的规范程度也直接关系到外国游客的游览体验,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的国际形象。
以颐和园为例,根据实地调查的结果,对颐和园内日语标识的现状及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提出处理方案与建议。
【关键词】颐和园 标识语 日语翻译一、引言颐和园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之一,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国家旅游局2014年9月发布的《2013年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全年入境外国游客人数达2629.03万人次,其中亚洲游客占总人数的61.2%,而日本游客以287.75万人次居亚洲第二。
在日本游客赴华旅游过程中,景区的日语标识不仅能让日本游客获得更好的游览体验,促进我国旅游业进一步发展,还能够加强我国的历史文化输出,促进中日文化交流。
通过对颐和园的实地调查发现,颐和园存在着日语标识数量不足,打印错漏等问题。
本文针对这些现状,对其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希望能为颐和园日语标识规范化建设略尽绵力。
二、颐和园日语标识现状1.日语标识整体不足,其中警示性日语标识尤为不足在颐和园内,虽然标识牌的普及率高,但多数标识都只有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
与英语标识相比,日语标识的数量整体不足,且警示性日语标识尤为不足。
现今来华旅游日本游客日益增多,而颐和园的日语标识仍处于较为不足的情况,这将会给游客游览造成不便,从而影响景区形象。
2.日语标识年久斑驳,难以辨认颐和园有些标识掉色斑驳,无法辨认。
标识牌在户外长年风吹日晒,本就容易褪色斑驳,再加上每日游客抚摸,更加速了磨损,难以辨认。
3.日语标识存在的问题较多颐和园日语标识也存在着各种问题,如打印错漏,用词失误,译名不统一等。
这不仅会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播造成阻碍,还会影响到我国的国际形象。
最新-旅游公示语汉日翻译对策 精品

旅游公示语汉日翻译对策一、引言公示语———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和图形信息。
〔1〕38具体而言,路标、广告、商品说明书、旅游指南、社会宣传、告示等都是公示语。
旅游公示语就是在旅游景点或场所向公众传达信息的语言,旅游公示语的翻译是对外宣传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公示语向来被称作城市的脸孔,不仅展示该地的语言环境,更能反映这个城市的人文素养和国际化程度。
随着中国国际交往的日益广泛和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旅游,旅游公示语的译写问题,不仅为政府有关部门所重视,也越来越受到民众的关注。
杭州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之一,有多项旅游景点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2011年杭州西湖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游客,其中日韩游客占了近半。
漫步西湖湖畔,就会发现许多同时印有中、英、日、韩四国文字的公示语标牌。
这些标志牌为游客提供了方便,但是这些公示语的翻译是否准确得当,带着这一问题笔者对西湖景区的日语公示语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西湖景区相关管理部门虽然加强了日语标识的规范工作,但景区内的汉日翻译不规范现象仍十分常见。
如得不到及时纠正,必将影响杭州作为国际旅游城市的风貌。
本文通过旅游公示语汉日翻译现状的分析,探究杭州西湖景区公示语汉日翻译不规范的原因,最后借助相关翻译理论对旅游公示语的规范翻译提出几点翻译策略,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净化景区的语言环境,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二、旅游公示语汉日翻译研究之现状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由于种种原因,就翻译学术研究而言,公示语翻译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本世纪初这种情况才渐渐好转,2005年9月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的召开表明公示语翻译研究得到了明显的重视,有关公示语翻译的研究得以顺利进行,相关论文和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但是,这些成果基本上是以公示语的汉英翻译为主。
笔者以公示语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上搜索,发现1979年-2004年仅8篇,2004-2011年达到了600余篇。
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日文译写误译探析

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日文译写误译探析【摘要】旅游景区的限令禁止类公示语在日文译写上常常存在误译的现象,这种误译可能会给游客带来困惑和不便。
本文从公示语的特点、误译原因分析、误译对游客造成的影响、误译现象的普遍性以及纠正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误译现象的成因和影响,为今后在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方面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保障游客的权益,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旅游景区、限令、禁止、公示语、日文、误译、分析、影响、普遍性、纠正建议、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介绍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是旅游景区常见的标识之一,通常用于提醒游客注意景区内的规定和禁止行为。
这些公示语在旅游景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维护景区的秩序和安全,保障游客的权益。
由于语言翻译的不准确性,有时会出现日文译写误译的情况。
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游客对景区规定的理解,还可能导致游客误解或产生不良影响。
对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的日文译写误译进行探析,对于提高景区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分析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的特点、日文译写误译原因、误译对游客造成的影响、误译现象的普遍性以及针对误译提出的纠正建议。
通过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可以为景区管理部门提供参考,提升景区公示语言翻译的质量,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日文译写误译的现象及影响,并提出纠正建议,以期为提升旅游行业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研究此类误译的原因分析及影响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沟通障碍,为促进跨文化交流和旅游体验提供启示。
通过探讨误译现象的普遍性,可以更好地认识其严重性和危害,进一步引起相关部门和从业者的重视。
提出纠正建议不仅有助于规范公示语的翻译质量,还能提升旅游景区的国际形象和吸引力。
对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日文译写误译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景名胜区日语标识语翻译原则
摘要:基于对杭州西湖景区的调查,举例指出目前
日语标识语翻译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标识语日语的翻译原
则。
关键词:标识语;日语;翻译原则
随着经济贸易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近年越来越多的城
市都将“国际化”列为重要的战略发展目标,标识语翻译作
为城市国际化的“脸面” ,其规范性和准确性越来越受到重
视。
本文以杭州西湖景区标志语为例,试探讨日语标识语的
翻译原则。
一、原则概述
一是普通名词直接翻译成日文,日文中的汉字属于常用
汉字时,用日文汉字表示,但是要注意中日文中同字不同义
的汉字。
如:“山” “湖”可以直接翻译成日文的“山”“湖”。
但是“厅”则不能直接翻译成“ ?亍保 ?因为日文的“ ?亍笔切
姓?机关的名称,与景点名称中的“厅” 含义不同,应该翻译为“ホ ?`ル”。
二是专有名词,如景点、道路、饭店名称等,用日文汉字
表示。
日文中的常用汉字有 2000 字左右,且大部分与中文含
义相同或者类似。
景点、道路、饭店名称等专有名词直
接用日语汉字表示,可以简明准确地将原名词含义传达给日
本游客。
如:“孤山”,中文的“孤”字,日文汉字同样有“孤”这个字,且与中文含义相同,可直接翻译为“孤山”。
三是区域内设施名称的翻译要统一。
同一区域内车站
名、景点名、自行车租借点等公共设施名称存在多种翻译方
法时,要注意统一。
如自行车租借点,可以翻译为“レンタ
ル自 ??”“レンタサイクル”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确定。
四是从景点名称无法明确判断景点性质时需要添加适
当的说明。
当景点名称有“山”“寺”“湖”等表明景点属性名称时,不必添加其他说明。
外国游客即可明确判断景点属
性。
但有一些景点名称,如“柳浪闻莺”,外国游客可能不
清楚其属性,这时需要在景点名称后面添加“公园”等说明,翻译为“柳浪 ???公 ?@”更好。
二、杭州西湖风景区翻译法
(一)西湖自然山水的翻译法
西湖的山可以采用日文汉字(专有名词) +一般名词的译法。
如:孤山(孤山)、西湖(西湖)。
(二)题名景观的翻译法
西湖的题名景观融景、情、诗、画为一体,如何做到“信
达雅”,将其中意境完整、简洁地传达给外国游客,这是翻
译的一大难点。
但由于日语中有大量同中文含义相同相近的
汉字,所以可以充分利用这点。
如苏堤春晓(?K 堤春 ??)、
断桥残雪(断 ?虿醒 ?)。
(三)文化史迹的翻译法
文化史迹名称建议采用“专有名词(日语汉字)+普通名词”,必要时加入解释说明。
如:灵隐寺(??L 寺)。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法
1.餐馆名的翻译
采用“专有名词+通用名词”的翻译法。
中餐馆可以用
“中国料理店” “食堂”等,西餐厅可以用“レストラン”,日式餐厅可以用“日本料理店”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如:楼
外楼(楼外楼中国料理店)、知味观(知味?Q 食堂)。
2.菜名的翻译
菜名翻译一般采用“专有名词+通用名词 +说明”的翻译法。
说明一般为“食材+烹调方法”。
也有一些菜已经广泛被
日本人熟知,并且已经有了固定的说法,这类菜名采用日语
的固定用法表达。
如:“麻婆豆腐”等。
西湖醋鱼(西湖酢?~
(?P げ?~の甘酢あんかけ))、片儿川(高菜と豚肉のラ ?`メン)。
3.百年老店及土特产的翻译
店名采用“专有名词 +通用名词”的翻译方法,对于性质
不明确的店铺名要进行必要的补充。
如:在“方回春堂”后面
加上“中医馆”的译文,表明店铺属性。
如:方回春堂
(方回春堂 ?h 方 ?^)、都锦生织锦(都生??\??u品?拥辏?。
4.传说故事的翻译
采用“专有名词+必要补充”的翻译方法。
我国的很多
经典传说故事在日本也广泛流传,在日语中有固定说法。
如:白蛇传(白蛇 ?唬 ?、梁祝(梁山伯と祝英台(中国民 ?g?h?))。
(五)旅游服务设施及功能信息、警示和提示信息的翻
译
1.警示和提示信息。
译出警示、提示的指令内容,言简
意明。
如:小心头顶(?^上注意)、请保管好自己的财物(荷
物は手元から ?x さないでください)。
应注意语气得当,如:“请~”翻译为“お???ください”,“请勿 ,, ”可以翻译为
“ないでください”或者“ご?h?]ください”。
语气较严重的“禁止~”可以翻译为“~禁止”。
如:请勿吸烟(タバコ
はご ?h?]ください)、禁止入内(立ち入り禁止)。
2.旅游服务设施及功能信息的翻译。
介绍旅游服务设施
和功能的信息应以意译为主,不宜过于刻板,可对翻译中信
息酌情删减。
如:“游船时不乱扔果皮、纸屑、塑料袋、易
拉罐及瓶类等杂物,保持船内及环境整洁”一文,可以翻译
为“ゴミを ?韦皮胜い扦 ?ださい(请不要乱扔垃圾杂物)”,“杂物”没有必要一一列举。
3.四字格的翻译应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以意译为主,
且注重行文简洁。
如:文明礼貌(マナ?`を守ってご利用く
ださい)。
参考文献:
[1]张莲 .目的论指导下的会展标识语翻译策略 [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1( 1): 130-131.
[2]李冬梅 .旅游城市交通 ?耸队铮何侍庥牍娣丁 ?―以厦门市为例 [J]. 红河学院学报 .2011( 5): 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