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土壤学、生态学实习报告.docx

四川农业大学土壤学、生态学实习报告.docx
四川农业大学土壤学、生态学实习报告.docx

土壤学、森林生态学课外实习报告

作者 : 张如义专业 : 林学院林学班级:林学10级2班学号:20101859 1.前言

影响和控制土壤的因素,包括母质、气候、地形、时间、生物。而不同的海

拔其土壤类型也有所变化,不同海拔情况下,山地植物分布类型也有不同的变化,我们本次通过实地考察学习认识各种土壤类型与森林植被类型,分析土壤对森林植被组成以及不同海拔地形对于土壤类型的影响。

2.实习目的

泥巴山一线主要是观察并理解泥巴山的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并结合植被

分布情况进一步理解各成土因素的综合作用,通过野外实习,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和观察方法,结合课本知识加深对土壤分类及利用的认识,为农业生产问题和森林生态问题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促进合理开发土壤资源的实施,保证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实习时间及路线

3.1 实习时间

2013 年 6 月 25 日早上为泥巴山路线; 2012 年 6 月 25 日下午为孟获草甸路线。

3.2实习路线

泥巴山路线:荥经河—垭口—汉源九襄镇—大渡河干旱河谷地带;

孟获草甸路线:石棉县栗子坪乡孟获村—石棉秃山北坡孟获草甸

4.实习工具

土铲、土钻、工具箱、记录本等。

5.实习内容

5.1泥巴山实习地概况

泥巴山位于雅安市荥经县和汉源县两县之间,海拔高度1500~3000m,国道

108线由此通过。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山虽不高,路却艰险。大相岭和二郎山一起遮挡了东部季风带来的水汽,孕育了岭东的雨城雅安和岭西的风城清溪。翻过垭口,荥经县多雨温湿的气候顿失,换成了干燥少雨的干旱河谷气候。气候的改变同时使山上的植被随之改变。郁郁葱葱的森林不见了,变成了裸露的岩土、低矮的灌丛和满山的花椒树。

5.1.2泥巴山土壤及植被类型

观察地点位于泥巴山北坡偏东,土壤类型为山地黄壤,盐分重,有机质聚集,腐殖质厚(约 10cm),湿度大,淋溶作用强。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常湿热气候,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

5.2大渡河干旱河谷地带实习地概况

实习地位于汉源九襄镇,处四川西南大渡河流域。海拔 2000m多,太阳辐射强,年日照时间均超过 2000h,降水少,大都在 600mm以下,且雨季分布不均匀,湿气低,气候十分干燥,雨季旱季十分明显( 10 月后少雨),热量条件好,昼夜温差大,光照好。四季分明,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温度高、适合多种水果蔬菜和优质稻生长种植经营。

5.2.1土壤及植被类型

该地土壤类型为褐土。雨后土湿,表面有蒸发盐斑,属棕壤。植被类型为人

工纯林云南松,原有植被类型为针阔混交林,山下为果园及灌丛。

5.3石棉秃山北坡孟获草甸实习地概况

实习地位于属于离石棉县城 50 公里的栗子坪乡孟获村,海拔近 3000m,此地空气稀薄,紫外线强。属中纬度亚热带河谷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干湿明

显,早晚温差大。适合多种水果蔬菜等种植。

5.3.1 土壤及植被类型

草甸土:土壤类型为山地黄棕壤,腐殖质层厚,盐性更重。

原始林:土壤类型为山地黄棕壤,并且黄壤棕壤交错分布。苔藓、凋落物众

多。植被类型为亚高山针阔混交林。

6实验结果分析

1植被类型与土壤关

表一不同实习地点土壤与植被类型

实习地点土壤类型植被类型

泥巴山山地黄壤常绿阔叶林

大渡河干旱河谷地带褐土针阔混交林孟获草甸黄棕壤亚高山针阔混交林

由表一可知,土壤生物有机质及物理性质又影响植物的生长,不同的土壤所含的物质不同,所以土壤肥力不同,因而适宜不同的植被生长。由表一表示得黄壤适合阔叶林生长,棕壤适合针叶林生长,而两者之间则适于针阔混交林。

2海拔与土壤类型关系

表二不同实习地点的土壤类型与海拔

实习地点土壤类型海拔

泥巴山山地黄壤2000 m

大渡河干旱河谷地带褐土2500 m 孟获草甸黄棕壤3000 m 由表二可知 , 在同一海拔土壤形成还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如水、温度、光照

等。泥巴山空气湿润,水分充足,较适宜山地黄壤的形成没;大渡河干旱河谷地

带阳光充足、雨水少,较适宜褐色土壤的形成;孟获草甸阳光充足,紫外线强,

较适宜黄棕壤的形成。

土壤与植被一样,随海拔的不同呈垂直分布,在同一纬度上,由于海拔不同,气候也呈相应的变化,不同的海拔温度、水分、光照不同,进而影响土壤的形成。首先,不同的海拔土壤类型不同,土壤的组成物质不同;其次,不同的海拔影响

植被的分布,进而影响土壤的表面凋落物厚度及组成物质不同,从而影响土壤肥力;再次,不同的海拔温度、湿度凋落物等都影响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微生物的组成,这也是不同海拔影响土壤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