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计算机数据结构2013试题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计算机数据结构2013试题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计算机数据结构2013试题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时间100分钟

数据结构课程56学时3.5学分考试形式:闭卷

专业年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级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70%

姓名班级学号

(本试卷共四道大题,答案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以下数据结构中,属于线性结构的是()

A.图B.栈

C.二分查找树D.森林

2.用二分法查找表(a0,a1,a2,a3,……a16),需要比较2次才能找到的元素是()

A.a7和a16 B.a11和a13

C.a1和a14 D.a3和a12

3.用概率查找改进查找效率,是经过多次查找以后使得()

A.查找次数越少的元素查找速度越快

B.查找次数越少的元素越往前存放

C.查找次数越多的元素越往后存放

D.查找次数越多的元素查找速度越快

4.二分查找要求元素( )

A.有序、顺序存储

B.有序、链式存储

C.无序、顺序存储

D.无序、链式存储

5.已知pPre为指向链表中某结点的指针,pNew是指向新结点的指针,以下哪段伪码算法

是将一个新结点插入到链表中pPre所指向结点的后面?()

A.pPre->link = pNew; pNew = null;

B.pPre->link = pNew->link; pNew->link = null;

C.pNew->link = pPre->link; pPre->link = pNew;

D.pNew->link = pPre->link; pPre->link = null;

6.在递归算法执行过程中,计算机系统必定会用到的数据结构是()

A.队列B.链表

C.栈D.二叉树

7.一个队列的入列序为ABCD,则队列的可能输出序列为()

A.DCBA B.ABCD

C.ADCB D.CBDA

8.具有10个叶子结点的二叉树中有()个度为2的结点

A.8 B.9

C.10 D.11

9.若A=10,B=4,C=6,D=4,E=15则后缀表达式“AB*CD+-E+”的值为( )。

A.45 B.31

C.53 D.65

10.在一个具有n个顶点的无向图中,要连通全部顶点至少需要()条边。

A.n B.n+1 C.n-1 D.n/2

11.对数据序列{15,9,7,8,20,-1,4}进行排序,进行一趟后数据的排序变为{9,15,7,8,20,-1,4},则采用的是()算法。

A.直接选择排序B.冒泡排序

C.直接插入排序D.希尔排序

12.以下哪个算法可以判断出一个有向图中是否有回路()。

A.广度优先遍历B.拓扑排序C.求最短路径D.求关键路径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一个算法的时间效率表达式是40n2+2log2n+1000, 这个算法的大O表达式是。

2.向一个长度为n的顺序表中的第i个元素(1≤i≤n)之前插入一个元素时,需要向后移动_____ _____个元素。

3.如果经常对线性表进行插入和删除运算,则最好采用存储结构。

4.在有n个叶子结点的哈夫曼树中,总结点数是_______。

5.带头结点的双循环链表L为空表的条件是_______。

6.用数组Q(其下标在0…n-1之间,共有n个元素)表示一个循环队列,front 为当前队头元素的前一个位置,rear为队尾元素的位置,假设队列中的元素个数总小于n,则求队列中元素个数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双链表中,在指针P所指结点前面插入一个结点*S时的语句序列是:S->next=P;S->prior=P->prior;P->prior=S;_______;

8.表达式a*(b+c)-d的后缀表达式是。

9.下面程序段的功能是实现冒泡排序算法,请在下划线处填上正确的语句。

void bubble(intr[n])

{

for(i=1;i<=n-1; i++)

{

for(exchange=0,j=0; j

if(r[j]>r[j+1]){temp=r[j+1];______________;r[j]=temp;exchange=1;} if (exchange==0) return;

}

}

10.下面程序段的功能是实现二分查找算法,请在下划线处填上正确的语句。

struct record{int key; int others;};

intbisearch(struct record r[ ], int k)

{

int low=1,mid,high=n;

while(low<=high)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f(r[mid].key==k) return(mid);

else if(r[mid].key>k) high=mid-1;else low=mid+1;

}

return(0);

}

三、应用题(每题9分,共36分)

1.已知一棵二叉树,其中序序列DBCAFGE,后序序列DCBGFEA,构造该二叉树。

2.如下图所示为5个乡镇之间的交通图,乡镇之间道路的长度如图中边上所注。现在要在

这5个乡镇中选择一个乡镇建立一个消防站,问这个消防站应建在哪个乡镇,才能使离消防站最远的乡镇到消防站的路程最短。试回答解决上述问题应采用什么算法,并写出应用该算法解答上述问题的每一步计算结果。

由弗洛伊德(Floyd )算法进行求解,具体步骤如下:

????????????????∞∞∞∞∞∞∞∞=-0636044069601239120)

1(D ,???????

??????

???∞∞∞∞=06

12

15360412406915601239120)

0(D ; ???????????

??

???∞∞∞

∞=06

1215360412406915601239

120)

1(D ,??

?????

?

????????=06121536041013124069151060123139120)

2(D ; ????????????????=06101536041013124069151060123139120)

3(D ,?????

??

?

????????=061015360410910406915106012399120)

4(D 。 设乡镇v i 到其他各乡镇的最远距离为max_disdance(v i ),则有:max_disdance(v 1)=12,

max_disdance(v 2)=15,max_disdance(v 3)=10,max_disdance(v4)=10,max_disdance(v 5)=15,所以可知消防站应建在v 3或v 4乡镇,才能使离消防站最远的乡镇到消防站的路程最短。

3. 设哈希(Hash )表的地址范围为0~17,哈希函数为:H (K )=K MOD 16。K 为关键字,用线性探测法再散列法处理冲突,输入关键字序列:

(10,24,32,17,31,30,46,47,40,63,49)造出Hash 表,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画出哈希表的示意图;

⑵若查找关键字63,需要依次与哪些关键字进行比较? ⑶若查找关键字60,需要依次与哪些关键字比较?

⑷假定每个关键字的查找概率相等,求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

然后顺移,与46,47,32,17,63相比,一共比较了6次!

(3)查找60,首先要与H(60)=60%16=12号单元内容比较,但因为12号单元为空(应

当有空标记),所以应当只比较这一次即可。2分

(4)对于黑色数据元素,各比较1次;共6次; 2分

对红色元素则各不相同,要统计移位的位数。“63”需要6次,“49”需要3次,

“40”需要2次,“46”需要3次,“47”需要3次,

所以ASL=1/11(6+2+3×3)=17/11=1.5454545454≈1.55

4.假设用于通信的电文仅由8个字母组成,字母在电文中出现的频率分别为0.07,0.19,

0.02,0.06,0.32,0.03,0.21,0.10。试为这8个字母设计哈夫曼编码。使用0~7的二

进制表示形式是另一种编码方案。对于上述实例,比较两种方案的优缺点。

解:方案1;哈夫曼编码

先将概率放大100倍,以方便构造哈夫曼树。

w={7,19,2,6,32,3,21,10},按哈夫曼规则:【[(2,3),6], (7,10)】,……19,21,32

(100)(40)(60)19 21

32 (28)

()(11)

7 10 6 (5)

2 3

方案比较:

方案2的WPL=3(0.19+0.32+0.21+0.07+0.06+0.10+0.02+0.03)=3

结论:哈夫曼编码优于等长二进制编码

四、算法设计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设有一组初始记录关键字序列(K1,K2,…,Kn),要求设计一个算法能够在O(n)的时间复杂度内将线性表划分成两部分,其中左半部分的每个关键字均小于Ki,右半部分的每个关键字均大于等于Ki。

voidquickpass(int r[], int s, int t)

{

int i=s, j=t, x=r[s];

while(i

while (ix) j=j-1; if (i

while (i

}

r[i]=x;

}

2.试写一算法,判断以邻接表方式存储的有向图中是否存在由顶点Vi到顶点Vj的路径(i<>j)。注意:算法中涉及的图的基本操作必须在存储结构上实现。

在有向图中,判断顶点Vi和顶点Vj间是否有路径,可采用遍历的方法,从顶点Vi出发,不论是深度优先遍历(dfs)还是宽度优先遍历(bfs),在未退出dfs或bfs前,若访问到Vj,则说明有通路,否则无通路。设一全程变量flag。初始化为0,若有通路,则flag=1。

算法int visited[]=0; //全局变量,访问数组初始化

int dfs(AdjList g , vi)

//以邻接表为存储结构的有向图g,判断顶点Vi到Vj是否有通路,返回1或0表示有或无

{ visited[vi]=1; //visited是访问数组,设顶点的信息就是顶点编号。

p=g[vi].firstarc; //第一个邻接点。

while ( p!=null)

{ j=p->adjvex;

if (vj==j) { flag=1; return(1);} //vi 和vj有通路。

if (visited[j]==0) dfs(g,j);

p=p->next; }//while

if (!flag) return(0);

}//结束

国家开放大学,数据结构(本),形考作业2

国家开放大学,数据结构(本),形考作业2 1 . 若让元素1,2,3依次进栈,则出栈顺序不可能为( A )。 选择一项: A. 3,1,2 B. 2,1,3 C. 1,3,2 D. 3,2,1 2.一个队列的入队序列是1,2,3,4。则队列的输出序列是()。 选择一项: A. 3,2,4,1 B. 1,4,3,2 C. 1,2,3,4 D. 4,3,2,1 3.向顺序栈中压入新元素时,应当()。 选择一项: A. 先存入元素,再移动栈顶指针 B. 先移动栈顶指针,再存入元素 C. 同时进行 D. 先后次序无关紧要 4.在一个栈顶指针为top的链栈中,将一个p指针所指的结点入栈,应执行()。 选择一项: A. p->next=top->next;top->next=p; B. p->next=top->next;top=top->next; C. top->next=p; D. p->next=top;top=p; 5.在一个栈顶指针为top的链栈中删除一个结点时,用 x保存被删结点的值,则执行()。选择一项: A. x=top;top=top->next; B. x=top->data; C. top=top->next;x=top->data; D. x=top->data;top=top->next; 6.判断一个顺序队列(最多元素为m)为空的条件是()。 选择一项: A. rear=m B. front==rear+1 C. front==rear D. rear==m-1 7. 判断一个循环队列为满的条件是()。 选择一项: A. (rear+1)%MaxSize==front B. front==rear+1 C. rear=MaxSize D. rear%MaxSize= =front 8. 判断栈满(元素个数最多n个)的条件是()。

中南大学结构力学试卷及答案

中南大学《结构力学》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 图示结构中,不能直接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的结构是() A. C. B. D. EI= 2 根据影响线,使跨中截面K产生最大弯矩的均布活荷载最不利分布是( ) (A) K K (B) (C) K K (D) 3 不考虑轴向变形,图示结构用先处理法建立的结构刚度矩阵阶数是( ) (A) 3×3 (B) 4×4 (C) 5×5 (D) 6×6 (E) 7×7 (F) 8×8 题一.3图题一.4图 4 不计杆件质量和轴向变形,图示体系的振动自由度数为( ) (A) 1 (B) 2 (C) 3 (D) 4 5 设ω为结构自振频率,θ为动力荷载频率,关于动力系数β的下列论述中正 确的是( ) (A)ω越大、β也越大(B)θ越大、β也越大(C)θ/ω越接近1、β越大

6 图示三单跨梁的自振频率分别为ωa ,ωb ,ωc ,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 (b) (c) (A)c b a ωωω>> (B) b c a ωωω>> (C) b a c ωωω>> (D) c a b ωωω>> 二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连续梁,并作其M 图(25分) 三 简述根据定位向量、用直接刚度法形成结构整体刚度矩阵的规则和步骤(15分) 四 用矩阵位移法计算连续梁(计算至建立起结构刚度方程),忽略轴向变形(20 分) 20 kN/m 50kN 6m 2m 2m 2 E I EI A B x y M , θ 五 图示体系各柱柱高均为h ,EI=常数,3 18mh EI = θ,求最大动弯矩图(16分) m sin θP t o o m l/2 l/2 l/2 l/2 m m l/2 l/2 t F P θsin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 学习中心: 专业: 学号: 姓名:

作业练习一 (第二章) 一、选择题 1、以下关于线性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可以是数字、字符、记录等不同类型。 B)线性表中包含的数据元素个数不是任意的。 C)线性表中的每个结点都有且只有一个直接前趋和直接后继。 D)存在这样的线性表:表中各结点都没有直接前趋和直接后继。 2、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是一种( )的存储结构。 A)随机存取 B)顺序存取C)索引存取 D)散列存取 3、在顺序表中,只要知道( ),就可在相同时间内求出任一结点的存储地址。 A)基地址B)结点大小C)线性表大小D)基地址和结点大小 4、下面关于线性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哪一个?() A)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必须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 B)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便于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C)线性表采用链接存储,不必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 D)线性表采用链接存储,便于插入和删除操作。 5、线性表采用链表存储时其存储地址要求()。 A)必须是连续的;B)部分地址必须是连续的; C)必须是不连续的;D)连续和不连续都可以。 6、一个长度为n的顺序存储线性表中,向第i个元素(1≤i≤n+1)之前插入一个新元素时,需要从后向前依次后移( )个元素。 A)n-i B)n-i+1 C)n-i-1 D)i 7、( )运算中,使用顺序表比链表好。 A)插入B)删除C)根据序号查找 D)根据元素值查找 8、个具有n个结点的有序单链表中插入一个新结点并仍然有序的时间复杂度是( )。 A) O(1) B) O(n) C) O(n2) D) O(log2n) 9、在一个长度为n的顺序存储线性表中,删除第i个元素(1≤i≤n+1)时,需要从前向后依次前移( )个元素。 A)n-i B)n-i+1 C)n-i-1 D)i 10、在一个长度为n的线性表中顺序查找值为x的元素时,查找时的平均查找长度(即x 同元素的平均比较次数,假定查找每个元素的概率都相等)为( )。 A)n B)n/2 C)(n+1)/2 D)(n-1)/2 11、在一个带头结点单链表HL中,若要向表头插入一个由指针p指向的结点,则 执行( )。 A)HL = p; p->next = HL;B)p->next = HL; HL = p; C)p->next = HL; p = HL; D)p->next = HL->next; HL->next = p; 12、在一个单链表HL中,若要在指针q所指的结点的后面插入一个由指针p所指的结点,则执行( )。 A)q->next = p->next ; p->next = q; B)p->next = q->next; q = p;

数据结构试题及答案10套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20分) 1. 1.对一个算法的评价,不包括如下(B )方面的内容。 A.健壮性和可读性B.并行性C。正确性D.时空复杂度 2.2.在带有头结点的单链表HL中,要向表头插入一个由指针p指向 的结点,则执行(A ). A. p-〉next=HL->next; HL-〉next=p; B. p-〉next=HL;HL=p; C。p->next=HL; p=HL;D. HL=p; p-〉next=HL; 3.3.对线性表,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应当采用链表表示?( B ) A.经常需要随机地存取元素 B。经常需要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C。表中元素需要占据一片连续的存储空间D.表中元素的个数不变 4. 4.一个栈的输入序列为1 2 3,则下列序列中不可能是栈的输出序 列的是( C ) A. 2 3 1 ??? B. 3 2 1 C。 3 1 2 ??? D. 1 23 5. 5.AOV网是一种(D )。 A.有向图B.无向图C.无向无环图D.有向无环图 6.6。采用开放定址法处理散列表的冲突时,其平均查找长度(B)。 A.低于链接法处理冲突B.高于链接法处理冲突C.与链接法处理冲突相同 D。高于二分查找 7.7。若需要利用形参直接访问实参时,应将形参变量说明为(D ) 参数. A。值B。函数 C.指针 D。引用 8.8.在稀疏矩阵的带行指针向量的链接存储中,每个单链表中的结 点都具有相同的( A )。 A。行号 B.列号 C.元素值 D.非零元素个数 9.9.快速排序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 D )。 A。O(log 2n) B.O(nlog 2 n) C。0(n) D.0 (n2) 10.10.从二叉搜索树中查找一个元素时,其时间复杂度大致为( C ). A.O(n) B. O(1) C。 O(log 2 n) D. O(n2)二、运算题(每题 6 分,共24分)

中南大学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六)

实验六 1.需求分析 2.二分查找算法(设计性实验) 问题描述 从键盘读入一串整数和一个待查键,查找在该整数串中是否有这个待查键。如果有,就输出它在 整数串中的位置;如果没有,输出1。 基本要求 掌握二分查找算法。 测试数据 由读者依据软件工程的测试技术自己确定。注意测试边界数据,如单个结点。 实现提示 利用二分查找算法查找实现。 4.简单个人电话号码查询系统(综合性实验) 问题描述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查找某个人或某个单位的电话号码,本实验将实现一个简单的个人电话 号码查询系统,根据用户输入的信息(如姓名等)进行快速查询。 基本要求 (1) 在外存上,用文件保存电话号码信息。 (2) 在内存中,设计数据结构存储电话号码信息。 (3) 提供查询功能:根据姓名实现快速查询。 (4) 提供其他维护功能,如插入、删除、修改等。 测试数据 由读者依据软件工程的测试技术自己确定。注意测试边界数据,如单个结点。 实现提示 由于要管理的电话号码信息较多,而且要在程序运行结束后仍然保存电话号码信息,所以电话号码 信息采用文件的形式存放到外存中。在系统运行时,要将电话号码信息从文件调入内存来进行查找等操作。为了接收文件中的内容,要有一个数据结构与之对应,可以设计如下结构类型的数组来接收数据。const int max=10; struct TeleNumber { String name;// 姓名 String phoneNumber,// 固定电话号码 String mobileNumber,// 移动电话号码 String email;// 电子邮箱 }Tele[max]; 为了实现对电话号码的快速查询,可以将上述结构数组排序,以便应用二分查找,但是,在数组 中实现插入和删除操作的代价较高。如果记录需频繁进行插入或删除操作,可以考虑采用二叉排序树组织电话号码信息,这样查找和维护都能获得较高的时间性能。更复杂地,需考虑该二叉排序树是否平衡,如何使之达到平衡。

数据结构习题及答案——严蔚敏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组成数据的基本单位是() (A)数据项(B)数据类型(C)数据元素(D)数据变量 2.数据结构是研究数据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A)理想结构,物理结构(B)理想结构,抽象结构 (C)物理结构,逻辑结构(D)抽象结构,逻辑结构 3.在数据结构中,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成() (A)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B)紧凑结构和非紧凑结构 (C)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D)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 4.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①)以及它们之间的(②)和运算等的学科。 ① (A)数据元素(B)计算方法(C)逻辑存储(D)数据映像 ② (A)结构(B)关系(C)运算(D)算法 5.算法分析的目的是()。 (A)找出数据结构的合理性(B)研究算法中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C)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D)分析算法的易懂性和文档性 6.计算机算法指的是(①),它必须具备输入、输出和(②)等5 个特性。 ① (A)计算方法(B)排序方法(C)解决问题的有限运算序列(D)调度方法

② (A)可执行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充性(B)可行性、确定性和有穷性 (C)确定性、有穷性和稳定性(D)易读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判断题 1.数据的机内表示称为数据的存储结构。() 2.算法就是程序。() 3.数据元素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4.算法的五个特性为:有穷性、输入、输出、完成性和确定性。() 5.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取决于问题的规模和待处理数据的初态。() 三、填空题 1.数据逻辑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四种类型,其中树形结构和图形结构合称为_____。 2.在线性结构中,第一个结点____前驱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______个前驱结点;最后一个结点______后续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_______个后续结点。 3.在树形结构中,树根结点没有_______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 有_______个前驱结点;叶子结点没有________结点,其余每个结点的后续结点可以_________。 4.在图形结构中,每个结点的前驱结点数和后续结点数可以 _________。 5.线性结构中元素之间存在________关系,树形结构中元素之间存 在______关系,图形结构中元素之间存在_______关系。 6.算法的五个重要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结构(本)形考作业答案

形考作业一 题目1 把数据存储到计算机中,并具体体现数据元素间的逻辑结构称为()。 选择一项: A. 逻辑结构 B. 给相关变量分配存储单元 C. 算法的具体实现 D. 物理结构 题目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 A. 数据可有若干个数据元素构成 B.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 诃C.数据项是数据中不可分割的最小可标识单位 产_D.数据项可由若干个数据元素构成 题目3 一个存储结点存储一个()。 选择一项: A. 数据结构 B. 数据类型 C. 数据项 i_D.数据元素 题目4 数据结构中,与所使用的计算机无关的是数据的()。 选择一项: 题目5

下列的叙述中,不属于算法特性的是(选 )°择一项: A. 有穷性 B. 可行性

* C.可读性 D. 输入性 题目6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 A.研究算法中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B. 分析算法的易懂性和文档性 I 圏 C.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 D.找出数据结构的合理性 题目7 算法指的是( )。 选择一项: A. 排序方法 B. 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 C. 计算机程序 * D.解决问题的有限运算序列 题目8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 选择一项: A. 所使用的计算机 因B.数据结构 D. i 题目10 设有一个长度为n 的顺序表,要删除第i 个元素移动元素的个数为( )。 选择一项: )有关。 D. 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题目9 设有一个长度为n 的顺序表,要在第i 个元素之前(也就是插入元素作为新表的第 i 个元 素),插入一个元素,则移动元素个数为( )。 选择一项: A. n-i+1 3 B. n-i-1 rj C. n-i C.算法本身

中南大学软件工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软件工程 一、选择题: 1.下面哪些UML图描述系统行为( A ) A.用例图 B.类图 C.对象图 2.属于概要设计活动的是( A ) A.软件结构设计 B.数据结构设计 C.算法设计 3.属行为型设计模式的是(C) A.组合模式 B.工厂方法模式 C.观察者模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是软件开发方法是系统描述语言是软件开发过程 5. 根据程序流程图划分的模块通常是( B ) A. 信息内聚的模块 B. 过程内聚的模块 C.逻辑内聚的模块 6.如果某程序中的比较个数是m,则其McCabe环形复杂度为( C ) +1 7.按ISO9000-3的说明,下列属软件配置项的是( C ) A.软件开发方法 B.软件开发组织管理制度 C.软件开发合同 8.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C ) A.证明软件无错 B.发现软件中的所有错误 C.尽可能发现软件系统中的错误 9.软件重构关注的是( B ) A. 软件体系结构 B. 模块细节 C.软件性能 10.软件项目开发计划的内容有( B ) A. 数据分析 B.风险分析 C.功能分析 11.在UML的类图中,描述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有( B ) A.泛化关系 B.聚合关系 C.依赖关系 12.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CMM用以评价(A) A.软件过程能力 B.组织能力 C.学习能力 13. 因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的修改软件的过程称为( C ) A. 完善性维护 B. 改正性维护 C.适应性维护 14. 对项目软件而言,软件功能需求信息主要由谁提供( A ) A.软件用户 B.软件开发人员 C.软件项目管理人员 15. IDEF0图反映不出(C) A.系统做什么 B.系统功能由谁做 C.系统如何做 16. 原型模型是一种什么开发过程模型(B) A.自顶向上 B. 由外至内 C.增量式 17. 系统流程图描述(A) A.物理系统 B.逻辑系统 C.软件体系结构 18.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内容不应该包括( C ) A.软件确认准则 B.软件的性能描述 C.算法过程的详细描述 19.适合需求模糊或需求不确定系统开发的软件开发模型有( C ) A. 瀑布模型 B. RAD模型 C.原型模型 图中描述系统结构的有( A ) A. 组件图 B. 顺序图 C.状态图 21.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什么软件开发方法( B ) A.层次化 B.迭代增量式 C.逐步求精 22.不可以用来衡量软件可维护性的有() A.可靠性 B.可用性 C.可行性 23. 系统分析员在需求分析最后负责编写()

数据结构习题及答案概论

第1章算法 一、选择题 1.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 A)执行算法程序所需要的时间 B)算法程序中的指令条数 C)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运算次数 D)算法程序的长度 2.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 A)算法程序的长度 B)算法程序所占的存储空间 C)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存储空间 D)算法程序中的指令条数 3.下面()的时间复杂度最好(即执行时间最短)。 log) A)O(n ) B)O(n 2 log ) D)O(n2) C)O(n n 2 4.下面累加求和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为()。 int sum(int a[],int n) { int i, s=0; for (i=0;i

int i=0,s1=0,s2=0; while(ix) return 1; else return 0; } log) A)O(1 ) B)O(n 2 C)O(n ) D)O(n) 8.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为() int fun(int n) { int i=1,s=1; while(s

中南大学结构力学在线作业一

结构力学_在线作业一 总共30题共100分 一. 单选题(共20题,共80分) 9abfbc21-be3e-single 1. 图示桁架结构中内力为零的杆件的数目(包括支座连杆)为()。 f1da2953-4a3e-single 2. 已知图a中A端转角,则图b中中梁的B端弯矩及A端转角为()。 (4分)A. B.

C. D. c089ab97-01fe-single 3. 图示桁架结构中杆1的轴力为()。 (4分) e5dd4767-7704-single 4. 图示结构杆1的轴力(以拉为正)为()。 (4分)

B. C. D. 6ea25cfc-3512-single 5. 图示梁受外力偶作用,其正确的弯矩图形状应为()。 (4分) 86a896b8-54b6-single 6. 图示桁架结点A处水平位移不等于零的有()。

2f588308-9b2b-single 7. 图示各体系中,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的体系是()。 (4分) 20f2d1b2-d659-single 8. 图示结构中K截面的剪力为()。 (4分)

4d7190c6-1bd8-single 9. C点水平位移为()。(4 A.() B.() C.() 8808e255-17b6-single 10. 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是 ()。(4分)

158b67e8-1d1a-single 11. 对比图(a)、(b)所示同一结构两种外因作用情况下C点的挠 度和弯矩,下面结论成立的是()。(4分) A.相等,相等。 B.相等,不相等。 C.不相等,相等。 D.,均不相等。 71c20cf5-787e-single 12. 图中各杆E值相同,三铰刚架D点的角位移为(顺时针为正)()。 (4分) A. B. C. D. 刚体系与变形系虚位移原理的虚功方程两者的区别在于()。(4分)

中南大学计算机数据结构试题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时间100分钟 数据结构课程56学时3.5学分考试形式:闭卷 专业年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级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70% 姓名班级学号 (本试卷共四道大题,答案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以下数据结构中,属于线性结构的是() A.图B.栈 C.二分查找树D.森林 2.用二分法查找表(a0,a1,a2,a3,……a16),需要比较2次才能找到的元素是() A.a7和a16 B.a11和a13 C.a1和a14 D.a3和a12 3.用概率查找改进查找效率,是经过多次查找以后使得() A.查找次数越少的元素查找速度越快 B.查找次数越少的元素越往前存放 C.查找次数越多的元素越往后存放 D.查找次数越多的元素查找速度越快 4.二分查找要求元素( ) A.有序、顺序存储 B.有序、链式存储 C.无序、顺序存储 D.无序、链式存储 5.已知pPre为指向链表中某结点的指针,pNew是指向新结点的指针,以下哪段伪码算 法是将一个新结点插入到链表中pPre所指向结点的后面?() A.pPre->link = pNew; pNew = null; B.pPre->link = pNew->link; pNew->link = null; C.pNew->link = pPre->link; pPre->link = pNew; D.pNew->link = pPre->link; pPre->link = null; 6.在递归算法执行过程中,计算机系统必定会用到的数据结构是() A.队列B.链表 C.栈D.二叉树 7.一个队列的入列序为ABCD,则队列的可能输出序列为() A.DCBA B.ABCD C.ADCB D.CBDA 8.具有10个叶子结点的二叉树中有()个度为2的结点 A.8B.9 C.10D.11 9.若A=10,B=4,C=6,D=4,E=15则后缀表达式“AB*CD+-E+”的值为( )。 A.45B.31

数据结构习题与答案

第 1 章绪论 课后习题讲解 1. 填空 ⑴()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程序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和处理。 【解答】数据元素 ⑵()是数据的最小单位,()是讨论数据结构时涉及的最小数据单位。 【解答】数据项,数据元素 【分析】数据结构指的是数据元素以及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 ⑶从逻辑关系上讲,数据结构主要分为()、()、()和()。 【解答】集合,线性结构,树结构,图结构 ⑷数据的存储结构主要有()和()两种基本方法,不论哪种存储结构,都要存储两方面的内容:()和()。 【解答】顺序存储结构,链接存储结构,数据元素,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 ⑸算法具有五个特性,分别是()、()、()、()、()。 【解答】有零个或多个输入,有一个或多个输出,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 ⑹算法的描述方法通常有()、()、()和()四种,其中,()被称为算法语言。 【解答】自然语言,程序设计语言,流程图,伪代码,伪代码 ⑺在一般情况下,一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的函数。 【解答】问题规模 ⑻设待处理问题的规模为n,若一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一个常数,则表示成数量级的形式为(),若为n*log25n,则表示成数量级的形式为()。 【解答】Ο(1),Ο(nlog2n) 【分析】用大O记号表示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需要将低次幂去掉,将最高次幂的系数去掉。 2. 选择题 ⑴顺序存储结构中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由()表示的,链接存储结构中的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由()表示的。 A 线性结构 B 非线性结构 C 存储位置 D 指针 【解答】C,D 【分析】顺序存储结构就是用一维数组存储数据结构中的数据元素,其逻辑关系由存储位置(即元素在数组中的下标)表示;链接存储结构中一个数据元素对应链表中的一个结点,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由结点中的指针表示。

电大数据结构(本)形考作业1-阶段性学习测验1答案

"题目1:把数据存储到计算机中,并具体体现数据元素间的逻辑结构称为()。: 逻辑结构 ; 算法的具体实现 ; 给相关变量分配存储单元 ; 物理结构" "题目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 ; 数据项可由若干个数据元素构成 ; 数据项是数据中不可分割的最小可标识单位 ; 数据可有若干个数据元素构成" "题目3:一个存储结点存储一个()。 : 数据类型 ; 数据元素 ; 数据结构 ; 数据项" "题目4:数据结构中,与所使用的计算机无关的是数据的()。 : 物理结构 ; 逻辑结构 ; 存储结构 ; 物理和存储结构" "题目5:在线性表的顺序结构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数据元素是不能随机访问的 ; 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在物理位置上也相邻 ; 进行数据元素的插入、删除效率较高 ; 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在物理位置上不一定相邻" "题目6:对链表,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插入删除元素的操作一定要要移动结点 ; 不能随机访问任一结点 ; 可以通过下标对链表进行直接访问 ; 结点占用的存储空间是连续的" "题目7:下列的叙述中,不属于算法特性的是()。 : 输入性 ; 可读性 ; 可行性 ; 有穷性" "题目8: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有关。 : 数据结构 ; 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 所使用的计算机 ; 算法本身"

"题目9:设有一个长度为n的顺序表,要在第i个元素之前(也就是插入元素作为新表的第i个元素),插入一个元素,则移动元素个数为()。 : n-i+1 ; n-i-1 ; i ; n-i" "题目10:设有一个长度为n的顺序表,要删除第i个元素移动元素的个数为()。 : n-i-1 ; n-i ; i ; n-i+1" "题目11:在一个单链表中,p、q分别指向表中两个相邻的结点,且q所指结点是p所指结点的直接后继,现要删除q所指结点,可用语句()。 : p->next=q->next ; q->next=NULL ; p->next=q ; p=q->next" "题目12:在一个单链表中p所指结点之后插入一个s所指的结点时,可执行()。 : s->next=p->next; p->next=s; ; p->next=s->next; ; p->next= s; s->next= p->next ; p=s->next" "题目13:非空的单向循环链表的尾结点满足()(设头指针为head,指针p指向尾结点)。 : p== head ; p->next==NULL ; p->next==head ; p==NULL" "题目14:链表不具有的特点是()。 : 插入删除不需要移动元素 ; 不必事先估计存储空间 ; 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在物理位置上不一定相邻 ; 可随机访问任一元素" "题目15:带头结点的链表为空的判断条件是()(设头指针为head)。 : head->next==head ; head->next==NULL ; head!=NULL ; head ==NULL" "题目16:在一个长度为n的顺序表中为了删除第5个元素,由第6个元素开始从后到前依次移动了15个元素。则原顺序表的长度为()。 : 19 ; 21 ; 25

(整理)中南大学网络教育-结构力学-在线练习3答案.

(一) 单选题 1. 图示结构在移动荷载载作用下,D支座的最大弯矩为()。 (A) (B) (C) (D) 参考答案: (B) 2. 图示结构,受集中荷载系作用,则对应于的最不利荷载是()。 (A) 集中荷载中10kN力位于C截面; (B) 集中荷载中6kN力位于C截面; (C) 集中荷载中4kN力位于C截面; (D) 集中荷载中6kN力与10kN力对称布置C截面两侧; 参考答案: (B)

3. 图(a )所示结构,下列影响线不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 (A) 4. 当单位集中力偶 在AB之间移动时,图示简支梁K截面的弯矩影响线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 (D) 5. 单元在图示两种坐标系中的劲度矩阵相比()。

完全相同 (A) 第2、4行(列)等值异号 (B) (C) 第3、4行(列)等值异号 (D) 第2、3、4、6行(列)等值异号 参考答案: (A) 6. 图示跨度为60m的简支梁,承受均布荷载,可动均布活荷载以及集中 荷载。则距左支座为15m处的C截面上的最大及最小剪力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B) 7. 图(a)所示伸臂梁,B支座左侧的影响线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 (A) 8. 图示外伸梁,当单位荷载在AB之间移动时,则下列影响线完全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 (A) 9. 考虑各杆件轴向变形,图示结构若用边界条件先处理法,结构劲度矩阵(全存储)的容量 为()。

中南大学数据结构与算法

第一章绪论习题练习答案 简述下列概念:数据、数据元素、数据类型、数据结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 ? 数据:指能够被计算机识别、存储和加工处理的信息载体。 ? 数据元素:就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在某些情况下,数据元素也称为元素、结点、顶点、记录。数据元素 有时可以由若干数据项组成。 ? 数据类型:是一个值的集合以及在这些值上定义的一组操作的总称。通常数据类型可以看作是程序设计语言中已实现的数据结构。 ? 数据结构:指的是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数据的组织形式。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数据的运算。 ? 逻辑结构:指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 存储结构:数据元素及其关系在计算机存储器内的表示,称为数据的存储结构 ? 线性结构:数据逻辑结构中的一类。它的特征是若结构为非空集,则该结构有且只有一个开始结点和一个终端结点,并且所有结点都有且只有一个直接前趋和一个直接后继。线性表就是一个典型的线性结构。 栈、队列、串等都是线性结构。 ? 非线性结构:数据逻辑结构中的另一大类,它的逻辑特征是一个结点可能有多个直接前趋和直接后继。数组、广义表、树和图等数据结构都是非线性结构。

试举一个数据结构的例子、叙述其逻辑结构、存储结构、运算三个方面的内容。 答: 例如有一张学生体检情况登记表,记录了一个班的学生的身高、体重等各项体检信息。这张登记表中,每个学生的各项体检信息排在一行上。这个表就是一个数据结构。每个记录(有姓名,学号,身高和体重等 字段)就是一个结点,对于整个表来说,只有一个开始结点(它的前面无记录)和一个终端结点(它的后面无记录),其他的结点则各有一个也只有一个直接前趋和直接后继(它的前面和后面均有且只有一个记录)。这几 个关系就确定了这个表的逻辑结构是线性结构。 这个表中的数据如何存储到计算机里,并且如何表示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呢即用一片连续的内存单元来存放这些记录(如用数组表示)还是随机存放各结点数据再用指针进行链接呢这就是存储结构的问题。 在这个表的某种存储结构基础上,可实现对这张表中的记录进行查询,修改,删除等操作。对这个表可以进行哪些操作以及如何实现这些操作就是数据的运算问题了。 常用的存储表示方法有哪几种 答: 常用的存储表示方法有四种 : ? 顺序存储方法:它是把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存储在物理位置相邻的存储单元里,结点间的逻辑关系由存储单元的邻接关系来体现。由此得到的存储表示称为顺序存储结构,通常借助程序语言的数组描述。 ? 链接存储方法:它不要求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在物理位置上亦相邻,结点间的逻辑关系是由附加的指针字段表示。由此得到的存储表示称为链式存储结构,通常借助于程序语言的指针类型描述。 ? 索引存储方法:除建立存储结点信息外,还建立附加的索引表来标识结点的地址。组成索引表的索引 项由结点的关键字和地址组成。若每个结点在索引表中都有一个索引项,则该索引表称之为稠密索引(Dense Index)。若一组结点在索引表中只对应一个索引项,则该索引表称为稀疏索引。 ? 散列存储方法:就是根据结点的关键字直接计算出该结点的存储地址。 设三个函数 f,g,h 分别为 f(n)=100n 3+n2+1000 , g(n)=25n3+5000n2 , h(n)=+5000nlgn 请判断下列关系是否成立:

数据结构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1以及它们之间的2和运算等的学科。1 A.数据元素 B.计算方法 C.逻辑存储 D.数据映像 2 A.结构 B.关系 C.运算 D.算法 2.数据结构被形式地定义为(K, R),其中K是1的有限集,R是K上的2有限集。 1 A.算法 B.数据元素 C.数据操作 D.逻辑结构 2 A.操作 B.映像 C.存储 D.关系 3.在数据结构中,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成。 A.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 B.紧凑结构和非紧凑结构 C.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D.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 4.线性结构的顺序存储结构是一种1的存储结构,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是一种2的存储结构。A.随机存取 B.顺序存取 C.索引存取 D.散列存取 5.算法分析的目的是1,算法分析的两个主要方面其一是指2,其二是指正确性和简单性。1 A.找出数据结构的合理性 B.研究算法中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C.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 D.分析算法的易懂性和文档性 2 A.空间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 B.研究算法中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C.可读性和文档性 D.数据复杂性和程序复杂性k 6.计算机算法指的是1,它必须具备输入、输出和2等5个特性。 1 A.计算方法 B.排序方法 C.解决问题的有限运算序列 D.调度方法 2 A.可执行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充性 B.可行性、确定性和有穷性 C.确定性、有穷性和稳定性 D.易读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7.线性表的逻辑顺序与存储顺序总是一致的,这种说法。A.正确 B.不正确 8线性表若采用链式存储结构时,要求内存中可用存储单元的地址。 A.必须连续的 B.部分地址必须连续的 C.一定是不续的D连续不连续都可以 9.以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线性表的存储结构优于链式存储结构 B.二维数组是其数据元素为线性表的线性表C.栈的操作方式是先进先出D.队列的操作方式是先进后出10.每种数据结构都具备三个基本运算:插入、删除和查找,这种说法。A.正确B.不正确 二、填空题1.数据逻辑结构包括三种类型、和,树形结构和图形结构合称为。2.在线性结构中,第一个结点前驱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个前驱结点;最后一个结点后续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个后续结点。3.算法的五个重要特性是、、、、。 4.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 for( i = 0; i < n; i++) for( j = 0; j < m; j++) A[i][j] = 0; 5.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 i = s = 0; while ( s < n) { i ++; /* i = i +1*/ s += i; /* s = s + i*/ } 6.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 s = 0; for( i = 0; i < n; i++) for( j = 0; j < n; j++) s += B[i][j]; sum = s; 7.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 i = 1; while ( i <= n ) i = i * 3;

数据结构形考作业答案

数据结构(本)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C 4.C 5.D 6.C 7.C 8.C 9.A 10.B 二、填空题 1.n-i+1 2.n-i 3.集合、线性表、树、图 4. 存储结构、物理结构 5.线性表图 6. 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有输入、有输出 7. 图 8.树 9. 线性表 10. n-1 O(n) 11.s->next=p->next; 12.head 13.q->next=p->next; 14.p->next=head; 15.单链表 16.顺序存储链式存储 17.存储结构 18.两个后继结点前驱结点尾结点头结点 19.指向头结点的指针指向第一个结点的指针 20.链式链表 三、问答题 1.简述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的区别与联系,它们如何影响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答:若用结点表示某个数据元素,则结点与结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就称为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表示称为数据的存储结构。可见,数据的逻辑结构是反映数据之间的固有关系,而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表示。尽管因采用的存储结构不同,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其物理地址未必相同,但可通过结点的内部信息,找到其相邻的结点,从而保留了逻辑结构的特点。采用的存储结构不同,对数据的操作在灵活性,算法复杂度等方面差别较大。 2.解释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的特点,并比较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的优缺点。 答:顺序结构存储时,相邻数据元素的存放地址也相邻,即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是统一的,,要求内存中存储单元的地址必须是连续的。 优点:一般情况下,存储密度大,存储空间利用率高。 缺点:(1)在做插入和删除操作时,需移动大量元素;(2)由于难以估计,必须预先分配较大的空间,往往使存储空间不能得到充分利用;(3)表的容量难以扩充。 链式结构存储时,相邻数据元素可随意存放,所占空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存放结点值,另一部分存放表示结点间关系的指针。 优点:插入和删除元素时很方便,使用灵活。

中南大学《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目的: 1)了解并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的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分析和设计能力; 2)初步掌握软件开发过程的问题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码、测试等基本方法和技能;3)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进行全面综合的训练,对课堂教学、实验等环节的有益补充。 5)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软件工作所需的动手能力。 6)深化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 7)进行软件工程的综合训练。训练用系统的观点和软件开发一般规范进行软件开发,培养软件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科学的工作方法和作风。 (二):设计要求: 1) 学生必须仔细阅读《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方案,认真主动完成课设的要求。有问题及时主动通过各种方式与教师联系沟通。 2) 学生要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时间,安排好课设的时间计划,并在课设过程中不断检测自己的计划完成情况,及时向教师汇报。 3) 课程设计按照教学要求需要两周时间完成,两周中每天(按每周5天)至少要上3-4小时的机来调试C/C++语言/JAVA设计的程序,总共至少要上机调试程序30小时 4) 课程设计题目如下,题后有要求的按要求完成,没有要求的至少从中选择并完成二个题目。 5) 设计期间,要求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实验室管理制度。 6) 按指定时间上机,服从指导教师和实验室其他老师的安排。 7) 上机前,应编写相应的程序,禁止无准备的上机。 (三):课程设计题目: 一、试设计一个航空客运订票系统。基本要求如下: 1、每条航线所涉及的信息有:终点站名、航班号、飞机号、飞机周日(星期几)、 乘员定额、余票量、订定票的客户名单(包括姓名、订票量、舱位等级1,2或3)以及等候替补的客户名单(包括姓名、所需数量)。

作业-《数据结构习题集(C语言版)严蔚敏》答案汇编

第1章 绪论 1.1 简述下列术语:数据,数据元素、数据对象、数据结构、存储结构、数据类型和抽象数据类型。 解: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在计算机科学中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总称。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程序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和处理。 数据对象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一个子集。 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存储结构是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数据类型是一个值的集合和定义在这个值集上的一组操作的总称。 抽象数据类型是指一个数学模型以及定义在该模型上的一组操作。是对一般数据类型的扩展。 1.2 试描述数据结构和抽象数据类型的概念与程序设计语言中数据类型概念的区别。 解:抽象数据类型包含一般数据类型的概念,但含义比一般数据类型更广、更抽象。一般数据类型由具体语言系统内部定义,直接提供给编程者定义用户数据,因此称它们为预定义数据类型。抽象数据类型通常由编程者定义,包括定义它所使用的数据和在这些数据上所进行的操作。在定义抽象数据类型中的数据部分和操作部分时,要求只定义到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操作说明,不考虑数据的存储结构和操作的具体实现,这样抽象层次更高,更能为其他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接口。 1.3 设有数据结构(D,R),其中 {}4,3,2,1d d d d D =,{}r R =,()()(){}4,3,3,2,2,1d d d d d d r = 试按图论中图的画法惯例画出其逻辑结构图。 解: 1.4 试仿照三元组的抽象数据类型分别写出抽象数据类型复数和有理数的定义(有理数是其分子、分母均为自然数且分母不为零的分数)。 解: ADT Complex{ 数据对象:D={r,i|r,i 为实数} 数据关系:R={} 基本操作: InitComplex(&C,re,im) 操作结果:构造一个复数C ,其实部和虚部分别为re 和im DestroyCmoplex(&C) 操作结果:销毁复数C Get(C,k,&e) 操作结果:用e 返回复数C 的第k 元的值 Put(&C,k,e) 操作结果:改变复数C 的第k 元的值为e IsAscending(C) 操作结果:如果复数C 的两个元素按升序排列,则返回1,否则返回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