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师考试模拟试题

微生物检验师考试模拟试题
微生物检验师考试模拟试题

微生物技士专业实践模拟题

19、感染霍乱后的潜伏期一般为

A、6—12小时

B、12—24小时

C、1—2天

D、3—4天

E、7天左右

20、下列培养基可用于霍乱弧菌的选择性培养

A、麦康凯培养基

B、SS琼脂

C、LB琼脂

D、庆大霉素琼脂

E、蛋白胨水

21、水中的弧菌100℃煮沸一般短至—————分钟后即可被杀死

A、0.5

B、1-2

C、3

D、5-10

E、15

22、SS琼脂可用作选择性分离—————

A、肠杆菌科各属细菌

B、弧菌属

C、沙门氏菌属

D、大肠埃希氏菌属

E、螺杆菌属

23、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形成特殊的“荷包蛋”样菌落的微生物是

A、沙眼衣原体

B、支原体

C、军团菌

D、鹦鹉热衣原体

E、绿脓杆菌

24、军团菌培养目前公认的最佳培养基为

A、BCYE琼脂培养基

B、庆大霉素培养基

C、巧克力培养基

D、白氏鸡蛋培养基

E、亚碲酸盐血琼脂25、对于霍乱弧菌在庆大霉素琼脂选择培养在皿上的菌落形态特征,下列说法中哪个不是

A、菌落带灰色

B、半透明

C、扁平稍隆起

D、菌落边缘干燥

E、圆形

26、伤寒、副伤寒病人在————期间采取血液标本进行病原分离率最高

A、发病一周内

B、发病一周后

C、发病第二至三周时

D、发病第四周及以后

E、潜伏期内

27、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是基于下列哪一种原理建立起来的

A、特异性受体结合病毒

B、细胞膜的选择性

C、病毒的黏附力

D、病毒融合细胞

E、病毒的红细胞凝集现象

28、芽胞、鞭毛、荚膜及异染颗粒等的染色需用什么染色法

A、美兰染色

B、革兰氏染色

C、抗酸染色

D、特殊染色

E、复红染色

29、下列要求中不是采取所有样品均可严格做到的原则是

A、血液标本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或在病人发热高峰时采集

B、皆以无菌操作取材

C、采集的标本立即送检

D、若路程较远应将标本冷藏或保温送检

E、作厌氧培养的标本应尽可能在厌氧条件下采集与送检

30、计算每ml自来水中细菌总数,通常选择平均菌落数在什么范围的稀释度

A、30~300个

B、10~25个

C、350~400个

D、400~450个

E、60~500个

31、抗酸染色的结果判定

A、菌体着兰色为抗酸菌

B、菌体着红色为抗酸菌

C、菌体着绿色为抗酸菌

D、菌体着黄色为抗酸菌

E、菌体着白色为抗酸菌

32、革兰氏染色结果判断、革兰氏阳性、菌体染成什么颜色

A、菌体染成红色

B、菌体染成紫色

C、菌体染成兰色

D、菌体染成黄色

E、菌体染成白色

33、革兰氏染色、染色结果判断、革兰氏阴性是染成什么颜色

A、菌体染成红色

B、菌体染成紫色

C、菌体染成兰色

D、菌体染成黄色

E、菌体染成白色

34、玻片血清凝集反应主要优点是

A、省钱

B、易操作

C、反应简单

D、报告结果快

E、省Ag

35、在观察细菌某些不易着色结构时,用特殊染色法这些结构是

A、细胞核

B、细胞壁

C、鞭毛、荚膜

D、菌体形态

E、细菌的排列

36、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染色标本主要是观察A、细胞壁

B、细胞膜

C、荚膜

D、动力

E、鞭毛

37、IgM捕获ELISA常应用于多种病毒病的早期诊断,其原理是下列哪一点

A、检测不到IgG

B、IgM特异性强

C、IgM出现于疾病的早期

D、IgG特异性差

38、显微镜构造的两大部分是

A、光学系统和机械系统

B、接物镜和接目镜

C、高倍镜和低倍镜

D、反光镜和电源

E、镜头和照明装置

39、哪一种显微镜主要用于未染色的活菌的检查

A、普通光学显微镜

B、暗视野显微镜

C、荧光显微镜

D、倒置显微镜

E、电子显微镜

40、不染色细菌标本用那种显微镜检查

A、生物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倒置显微镜

D、相位差显微镜

E、荧光显微镜

41、下列哪些方法适用于病毒的分离

A、细胞或动物接种和传代

B、超速离心

C、透析

D、过滤

E、亲和层析

42、LD50的含义是什麽

A、半数致死量

B、半数死亡时间

C、半数凋亡量

D、半数细胞活力

E、半数病毒量

43、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中需要枸橼酸钠溶液,枸橼酸钠具有下列哪一种作用

A、促红细胞凝集

B、凝集红细胞

C、去除白细胞

D、溶解白细胞

E、避免红细胞凝集

44、阿氏液(Alsever)中起主要作用的成分是下列哪一个

A、葡萄糖

B、枸橼酸钠

C、PBS

D、NaCl

E、胎牛血清

45、哪一种仪器能够测定细菌浓度

A、比浊管

B、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C、紫外分光光度计

D、激光扫平仪

E、激光垂准仪

46、哪一种仪器能够测定蛋白浓度

A、比浊管

B、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C、紫外分光光度计

D、激光扫平仪

E、激光垂准仪

47、蛋白测序仪用途

A、测定蛋白排列顺序

B、测定氨基酸排列顺序

C、测定DNA排列顺序

D、测定核苷酸排列顺序

E、测定碱基排列顺测序

48、能做ELISA仪器

A、蛋白测序仪

B、DNA测序仪

C、DNA扩增仪

D、酶标仪

E、质谱仪49、采集临床呼吸系统感染病人的痰标本,痰量极少时,一般采用何种方法

A、10%KCL雾化吸入

B、10%NaCL雾化吸入

C、10%CaCL雾化吸入

D、口服NaCL溶液

E、口服KCL溶液

50、酶联免疫吸附分析主要仪器和设备是

A、蛋白测序仪

B、DNA测序仪

C、DNA扩增仪

D、塑料凹孔板、洗板机、酶标仪

F、质谱仪

51、动物在受到病毒感染后,体内产生抗体,如果该抗体能与相应的病毒粒子特异性地结合,使后者丧失感染力,这种抗体就称为中和抗体。根据这一原理,用已知的病毒或病毒抗原,可以测知病人体内中和抗体的存在及其效价,这项指标可以反映出机体下列哪一种特性

A、病毒侵袭力

B、抵抗力

C、抗病毒感染的免疫能力

D、应激能力

E、敏感性

52、许多病毒能够凝集某些种类动物的红细胞,病毒凝集的红细胞种类随病毒种类的不同而不同,这种血凝反应又可以被特异性抗体所抑制。因此血凝抑制试验可以应用于两方面,即除了应用标准病毒悬液测定血清中的相应抗体,还可以应用特异性抗体完成下列哪一项内容

A、测定病毒感染力

B、鉴定新分离的病毒

C、测定病毒侵袭力

D、测定机体应激能力

E、测定补体活力

A3题型

一种实验室常用的仪器—紫外透射仪

53、请说明该仪器使用条件

A、日光

B、常见光

C、灯光

D、暗室、紫外光

E、激光

54、说明该仪器用处

A、描描图像

B、看蛋白带

C、核苷酸测序

D、DNA测序

E、紫外光下看DNA条带

55、是否可加照像装置,加何种滤光片

A、不可

B、可加黄滤光片

C、可加绿色滤光片

D、可加红色滤光片

E、可不必加滤光片

90年代以来,实验室常用一种实验方法—PCR

56、什么叫PCR

A、补体结合试验

B、间接血凝试验

C、聚合酶链式反应

D、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A、肥达氏反应

57、能做PCR的仪器

A、补体结合试验

B、间接血凝试验

C、扩增仪

D、读胶仪

E、质谱仪

58、做PCR的条件

A、一定的DNA片断做模板

B、氨基酸

C、噬菌体

D、蛋白

E、脂类

实验室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ELISA 59、什么是ELISA A、补体结合试验

B、间接血凝试验

C、聚合酶链式反应

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肥达氏反应

60、能做ELISA的主要设备

A、蛋白测序仪

B、DNA测序仪

C、DNA扩增仪

D、塑料凹孔板、洗板机、酶标仪

E、质谱仪

61、ELISA原理

A、补体结合

B、抗原浓度

C、抗体浓度

D、蛋白含量

E、抗原抗体结合、酶标放大、显色反应正确答案:E

62、除何种军团菌外,所有的军团菌均能产生褐色色素

A、嗜肺军团菌

B、米克戴德军团菌

C、费里军团菌

D、长滩军团菌

E、佐丹军团菌

正确答案B

63、军团菌生长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氨基酸,其中何种氨基酸为主

A、蛋氨酸

B、丝氨酸

C、笨丙氨酸

D、苏氨酸

E、谷氨酸

正确答案E

64、嗜肺军团菌的特征是

A、分解尿素

B、还原硝酸盐

C、水解马尿酸

D、过氧化物酶阳性

E、分解葡萄糖

答案C

65、有关细菌培养基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SS培养基为常用的鉴别培养基

B、肉膏汤为常用的基础培养基

C、巯基乙酸钠培养基为常用厌氧培养基

D、合成培养基为用已知化学组份营养物质配制的培养基

E、葡萄糖蛋白胨水为常用的鉴别培养基答案A

66、实验动物在病毒病的研究上占有重要地位,病毒为什么不能象细菌一样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繁殖和鉴定等各项实验

A、病毒只感染动物

B、病毒只感染细胞

C、病毒在人工培养基上感染性降低

D、病毒必须依赖有生命的宿主才能繁殖

E、病毒只对动物敏感

答案D

67、哪一种致泻性大肠杆菌所致的疾病很像痢疾,腹泻呈浓血便,有里急后重,故曾称志贺样大肠埃希菌

A、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

B、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

C、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

D、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

E、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

答案A

68、可以产生志贺毒素、易引起出血性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埃希氏大肠杆菌是

A、ETEC

B、EPEC

C、EIEC

D、EHEC

E、以上都不对

答案D

69、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A、肺炎支原体有细胞壁结构

B、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结构

C、衣原体无细胞壁结构

D、衣原体只有DNA

E、衣原体有DNA和RNA

答案B

70、肺部真菌感染中,下列何种菌为主要致病菌

A、白色念珠菌

B、放线菌

C、毛霉菌

D、支原体

E、隐球菌

答案A

71、下列哪种描述是错误的

A、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由其毒力质粒编码一组对致病作用至关重要的外膜蛋白

B、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V、W抗原是由其毒力质粒编码的

C、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侵袭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耐热性肠毒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E、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负责低钙反应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答案E

72、“耶氏肝炎”是由

A、鼠疫耶尔森菌感染引起

B、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引起的

C、假结核耶尔森菌感染引起

D、以上都不是

E、以上都是

答案B

2005-6-13 16:35 回复

小志2001

74位粉丝

5楼

73、卡他莫拉菌为

A、革兰氏阴性球菌

B、革兰氏阴性杆菌

C、革兰氏阳性球菌

D、革兰氏阴性球菌

E、真菌

答案A

74、普氏立克次体病原体

A、是病毒

B、大小为4.5~5.5微米

C、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中生长

D、专性细胞内寄生

E、革兰氏染色阳性

答案D

75、流感嗜血杆菌通常分为几个型

A、4

B、5

C、6

D、7

E、8

答案C

76、肺炎球菌的毒力因子主要是

A、脂多糖

B、荚膜

C、外膜蛋白

D、脂寡糖

E、溶血素

答案B

77、EHEC的Vero细胞毒素是由

A、二个A亚单位和二个B亚单位组成

B、三个A亚单位和二个B亚单位组成

C、一个A亚单位和五个B亚单位组成

D、二个A亚单位和五个B亚单位组成

E、五个A亚单位和一个B亚单位组成答案C

78、EHEC的Vero细胞毒素与下列哪种细菌产生的毒素相似

A、伤寒沙门菌

B、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C、产毒性大肠杆菌

D、痢疾志贺菌

E、霍乱弧菌答案D

79、小肠结肠炎耶乐森菌产生的粘附素(YadA)是由

A、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毒力质粒编码的

B、染色体编码的

C、染色体和质粒共同编码的

D、目前还不清楚

E、是该菌的代谢产物

答案A

80、正常菌群对构成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下面描述其生理学意义中的哪项是错误的

A、生物拮抗作用

B、营养作用

C、免疫作用

D、维持肠道的渗透压

E、抗衰老作用

答案D

81、下列哪项实验不属于霍乱弧菌流行株与非流行株(两类菌株)分型方案中的生物分型—————

A、溶原性测定

B、对溶原性噬菌体的敏感性

C、山梨醇发酵试验

D、溶血试验

E、O/129敏感性

答案E

82、流感嗜血杆菌的培养需要以下哪种成分

A、X和Z因子

B、X和V因子

C、X和Y因子

D、X和M因子

E、X和W因子

答案B

83、病毒蚀斑技术是指病毒在已长成的单层细胞上形成的下列哪一种改变

A、细胞病变

B、局限性病灶

C、细胞增生

D、细胞融合

E、细胞聚合

正确答案:B

84、检测PCR扩增结果应该采用下列哪一种方法

A、荧光染色

B、放射免疫

C、透析

D、琼脂糖凝胶电泳

E、核酸探针

正确答案:D 85、下列哪些方法是制备酶结合物的常用方法

A、硫酸胺沉淀法

B、过碘酸盐和戊二醛法

C、柱层析法

D、磁力搅拌法

E、亲和层析法

正确答案:B

86、在组织培养中识别病毒的方法不包括下列哪一种

A、观察细胞病变

B、空斑试验

C、中和试验

D、比浊度

E、底物显色

正确答案:D

87、荧光抗体染色技术不包括下列哪一种

A、直接法

B、间接法

C、补体法

D、SPA免疫荧光法

E、ELISA法

正确答案:E

88、中和试验是利用下列哪一种原理建立起来的鉴定病毒和测定中和抗体的经典实验

A、特异性抗体抑制病毒的感染力

B、抗原亲合性

C、特异性受体与病毒结合

D、抗原表位的破坏

E、细胞膜的选择性

正确答案:A

89、紫外透射仪用途

A、蛋白测序

B、氨基酸测序

C、DNA测序

D、核苷酸测序

E、紫外光下看DNA条带

正确答案:E

90、DNA测序仪用途

A、测定蛋白排列顺序

B、测定氨基酸排列顺序

C、测定DNA排列顺序

D、测定核苷酸排列顺序

E、测定碱基排列顺序

正确答案:D

91、能做PCR的仪器

A、蛋白测序仪

B、DNA测序仪

C、DNA扩增仪

D、读胶仪

E、质谱仪

正确答案:C

A2题型

92、根据螺旋体的数目、大小、规则程序及两螺旋体之间的距离,可将螺旋体分为5个属,其中对人和低等动物有致病性的有几个属

A、1

B、2

C、3

D、4

E、5

正确答案C

93、根据流感病毒核蛋白与基质蛋白抗原性的不同,流感病毒又可分为甲、乙、丙3型。人甲型流感病毒新亚型可能来源于动物,乙型流感病毒能引起人的呼吸道感染,丙型流感病毒也是感染人的病毒。3个型流感病毒没有共同抗原,都能感染人,但感染的范围不同,流行程度不同,其中哪一型容易引起大规模流行

A、甲型

B、乙型

C、丙型

D、甲乙混合型

E、乙丙混合型

正确答案A

94、DNA合成时,哪一种因素决定新合成

的DNA分子和原来的DNA分子完全一样

A、由于DNA分子的内部结构,决定了它只能有一种组成方式

B、催化DNA合成的酶,决定了所合成的DNA结构

C、新的DNA分子,是按照原来DNA的“样子”合成的

D、细胞控制着合成DNA的原料,什么原料决定合成什么样的DNA

E、细胞依靠激素的调节,决定合成DNA 分子的形状

正确答案:C

95、能以一定的DNA片段做模板,变换不同温度扩增该片段的仪器

A、蛋白测序仪

B、DNA测序仪

C、DNA扩增仪

D、读胶仪

E、质谱仪

正确答案:C

有一种常用的电泳设备,它既能分离蛋白质又能分离核酸请说明

96、设备名称

A、火箭电泳

B、琼脂糖电泳

C、离子交换电泳

D、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E、对流电泳

正确答案:D 97、该电泳介质最主要成份

A、葡聚糖

B、琼脂

C、纤维素

D、丙烯酰胺

E、琼脂糖

正确答案:D

98、该电泳装置的形式

A、柱状

B、园盘

C、水平

D、垂直

E、多柱状

正确答案:D

99、RT-PCR的基本含义是下列哪一个

A、限制性核苷酸内切酶分析

B、基因测序

C、放射免疫

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正确答案:E

100、cDNA与通常所说的DNA有所不同,cDNA应该是下列哪一种DNA

A、染色体DNA

B、质粒DNA

C、病毒DNA

D、与RNA互补的DNA

E、异源DNA

正确答案:D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测试题及答案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测试题及答案——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与诊断及细菌生理 一、名词解释 1.血清学诊断 2.培养基 3.基础培养基 4.选择培养基 5.鉴别培养基 6.菌落 二、填空题 1.实验室细菌学检查结果的准确与否和标本的选 择、、有直接关系。 2.辅助诊断风湿热的抗“O”实验属于。 3.血清学试验一般需作两次,其血清分别取自疾病 的和.第二次抗体效价比第一 次时方有诊断意义。 4.对流行性脑炎患者进行细菌学检查,可采集的标本 有、和。 5.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时,从有正常菌群部位采取的标本应接种 于培养基或培养基。 6.细菌感染实验室检查中,常用的血清学方法 有、和三大类。 7.属于直接凝集反应的血清学试验有和。 三、单项选择题 1.目前在传染病的预防接种中,使用减毒活疫苗比使用灭活疫苗普遍,关于其原因下述不正确的是 A.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灭活疫苗 B.减毒活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的持续时间比灭活疫苗长 C.减毒活疫苗能在机体内增殖或干扰野毒株的增殖及致病作用,灭活疫苗则不能 D.减毒活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分泌型IgA,故适用于免疫缺陷或低下的患者 E.减毒活疫苗一般只需接种一次即能达到免疫效果,而灭活疫苗需接种多次 2.白百破三联疫苗的组成是

A.百日咳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B.百日咳死疫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C.百日咳死疫苗,白喉死疫苗,破伤风类毒素 D.百日咳活疫苗,白喉活疫苗,破伤风死疫苗 E.百日咳活疫苗,白喉死疫苗,破伤风死疫苗 3.使用时要注意防止Ⅰ型超敏反应的免疫制剂是 A.丙种球蛋白 B.胎盘球蛋白 C.抗毒素 D.白细胞介素 E.干扰素 4.关于胎盘球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健康产妇的胎盘和婴儿脐带中提取制备 B.一般含IgM C.一般不会引起超敏反应 D.主要用于麻疹,甲型肝炎和脊髓灰质炎等病毒性疾病的紧急预防 E.免疫效果不如高效价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5.伤寒病人发病第一周内,分离病原菌应采取的标本是 A.血液 B.尿液 C.粪便 D.呕吐物 E.脑脊液 6.咽喉假膜标本涂片染色后,镜检出有异染颗粒的棒状杆菌,其临床意义在于诊断 A.结核病 B.军团病 C.白喉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微生物检验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血清学诊断 2. 培养基 3. 基础培养基 4. 选择培养基 5. 实验室细菌学检查结果的准确与否和标本的选择、、有直接关系。 2. 辅助诊断风湿热的抗“ O ”实验属于。 3. 血清学试验一般需作两次, 其血清分别取自疾病的和 .时方有诊断意义。 4. 5. 培养基或培养基。 6. 、和三大类。 7. 三、单项选择题 1. B. 减毒活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的持续时间比灭活疫苗长 C. D. 减毒活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分泌型 IgA , E. 2. 白百破三联疫苗的组成是

B. C. D. E. A. 丙种球蛋白 B. 胎盘球蛋白 C. 抗毒素 D. 白细胞介素 E. 干扰素 4. A. B. 一般含 IgM C. 5. 伤寒病人发病第一周内,分离病原菌应采取的标本是 A. 血液 B. 尿液 C. 粪便 D. 呕吐物 E. 脑脊液

A. 结核病 B. 军团病 C. 白喉 7. 一般需经 3~4周培养才能见到有细菌生长的细菌是 A. 结核分枝杆菌; B. 淋病奈氏菌; C. 空肠弯曲菌; D. 炭疽杆菌; E. 军团菌 8. A. B. C. D. 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处标本 E. 标本容器上贴好标签 9. 关于血清学试验结果分析时错误的是 A. 试验阳性说明机体接触过相应的病原体; B. C.

E. 10. C. 采集标本一般应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 D. 采集的标本要立即送检; E. 标本送检过程中要立即保持低温和干燥。 四、问答题 1. 2. 3. 4. 答案: 断。 2.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调配合适的 pH 菌后使用的培养细菌物质。 5. 6. 1. 标本的采集时间,采取方法。 2. 中和试验。 3. 急性期和恢复期。高 4倍或 4倍以上。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复习练习试题(四)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复习练习试题 厌氧性细菌及检验 选择题 A 型题 1.下列产生外毒素的细菌中哪种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食物中毒 A 霍乱弧菌 B 肉毒杆菌 C 白喉杆菌 D 链球菌 E 破伤风杆菌 2.预防和治疗破伤风的方法是: A 清创处理 B 有效抗生素治疗 C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血清 D A+B E A+B+C 3.当一民工因铁钉深刺足底造成外伤送医院急诊时,医生应首先考虑给予注射 A.破伤风类毒素 B.破伤风抗毒素 C.白百破三联疫苗 D.丙种球蛋白 E.破伤风菌苗 4.王某,48岁,建筑工人;因牙关紧闭、四肢痉孪而入院。8天前,右脚被铁钉扎伤,伤口深,但几日后自愈。5日后右腿有些麻木和疼痛,且咀嚼不便,吞咽困难,最后全身抽搐,四肢痉挛。入院诊断为破伤风,请问下述哪项是最佳治疗原则 A 注射青霉素 B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白百破疫苗 C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青霉素 D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E 注射青霉素和白百破疫苗 5.鉴定破伤风杆菌有无致病性的最重要的根据是 A G+细长杆菌 B 顶端圆形芽孢 C 有周身鞭毛 D 专性厌氧生长 E 产生特异性外毒素 6.破伤风梭菌除致破伤风病外,还能引起何种疾病E A.菌血症 B.食物中毒

C.组织坏死 D.坏死性肠炎 E.以上均不是 7.下列搭配哪项不恰当: A 大肠杆菌EHEC组——出血性肠炎 B 炭疽杆菌——气性坏疽 C 破伤风杆菌——脐带风 D 淋球菌——尿道炎 E 脑膜炎球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8.不是肉毒梭菌特点的是 A 芽胞位于菌体次极端,菌体呈网球拍状 B 严格厌氧 C 致病物质主要是肉毒毒素 D 引起疾病主要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E 肉毒毒素作用机制是阻止神经组织释放乙酰胆碱 B型题 A 常因滥用抗生素所致的疾病 B 常经呼吸道所致的疾病 C 常经消化道所致的疾病 D 常经产道所致的疾病 E 常因战伤所致的疾病 1.假膜性肠炎 2.气性坏疽 3.肉毒中毒 X型题 1.可能引起食物中毒较常见的细菌有 A 金葡菌 B 伤寒杆菌 C 产气荚膜杆菌 D 破伤风杆菌 E 副溶血性弧菌 2.产气荚膜芽孢梭菌引起的疾病有 A 气性坏疽 B 坏死性肠炎 C 产褥热 D 食物中毒 E 伪膜性肠炎 3.有迁徙性生长现象的是 A 链球菌 B 变形杆菌

检验员考试题及答案

质量检验员考试题及答 姓名部门得分 一、判断1分 、符合标就是合格的产品质量 、质量的定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是广义质量的概念 、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标准有关的固有特性 、产品的固有特性与赋予特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过程方法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系统 、质量控制是按照一个设定的标准去实施检验 、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应追求的目标 1、质量检验是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检验,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 管性检活动 1、质量检验不包括查验原始质量凭证 1、过程检验特别应重视首件检验 1、最终检验是对最终作业完成的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质量特性的检验,因 不包括包装的检验 1、感官检验属主观评价方法,影响因素多,因此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检验 段

、自检、互检、专检三应以专检为主,自检、互检为辅1 1 二、单选题1分 、质量是一组固有)满足要求的程度 :行为的特:特:特:品 、质量定义中特性指的是 :物理的特:可区分的:行为的特:可区分的特 、从适合顾客需要的角度对产品质量下定义被称为 :适用性质:符合性质:广义性质:满意的质 、运输服务的运输方式是)特性 :以上皆:固:赋:增

、以下)不属于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 :过程方:预防为:全员参:领导作 、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特性可以是固有或赋予的:成品完成后因不同要求对产品所增加特性是固有特性 :产品可能具有一类或多类别的固有特性:某些产品的赋予特性 能是一些产品的固有特性 《产品质量法》于)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 过修改决定 199200200199 、产品质量责任是指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其他对产品质量具有责任的

微生物检测培训考核试题-(附答案)

一、填空题(共35个空,共计70分) 1、菌落总数: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如培养基、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等)培养后,所得每g(mL)检样中形成的微生物菌落总数。 2、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成分有胰蛋白胨、酵母浸膏、葡萄糖、琼脂、蒸馏水。 3、菌落总数小于100 CFU 时,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以整数报告。 4、大肠菌群: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5、GB 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中第一法适用于大肠菌群含量较低的食品中大肠菌群的计数;第二法适用于大肠菌群含量较高的食品中大肠菌群的计数。 6、MPN法是统计学和微生物学结合的一种定量检测法。待测样品经系列稀释并培养后,根据其未生长的最低稀释度与生长的最高稀释度,应用统计学概率论推算出待测样品中大肠菌群的最大可能数。 7、GB 2992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n为同一批次产品应采集的样品件数;c为最大可允许超出m值的样品数;m为致病菌指标可接受水平的限量值;M为致病菌指标的最高安全限量值。 8、无菌生理盐水的制法:称取8.5g氯化钠溶于1000mL蒸馏水中,121℃高压灭菌15min。 9、霉菌和酵母平板计数法的培养过程:琼脂凝固后,正置平板,置28±1℃培养箱中培养,观察并记录培养至第5天的结果。 10、菌落总数的培养过程:待琼脂凝固后,将平板翻转,36±1℃培养48±2h。 11、霉菌和酵母平板计数法:若空白对照平板上有菌落出现,则此次检测结果无效。 12、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在固体培养基中发酵乳糖产酸,在指示剂的作用下形成可计数的红色或紫色,带有或不带有沉淀环的菌落。 二、简答题(共1题,共计30分) GB 274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蛋与蛋制品》中液蛋制品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微生 菌落总数:25g(ml)样品+225ml稀释液,均质→10倍系列稀释→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各取1ml分别加入无菌培养皿中→每皿中加入15~20ml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混匀→培养→计数各平板菌落数→计数菌落总数→报告 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25g(ml)样品+225ml稀释液,均质→10倍系列稀释→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倾入VRBA平板(36±1℃培养18~24h)→计数典型和可疑菌落→BGLB肉汤(36±1℃培养24~48h)→报告结果 1/ 1

食品微生物检验员培训考试试题

食品微生物检验员培训考试试题(十) 2012-11-18. 是所有食品企业必须要掌握的技术, 出厂检验中都有微生物检验项目。 此套试题可以作为模 拟考核试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 2?、属于氧化剂类消毒剂的是 () 。 干热灭菌法 B :电炉上烧开 C:高压蒸汽灭菌 D:紫外线灭菌1、巴氏消毒法能杀死物体中 ( )。 A :大部分细菌 B :全部细菌 c :非芽抱病原菌 D:芽抱菌 A : ” 2%ft 液“ B : 70汇醇 c : 1%硝酸银 D : 2%来苏 3、 以下靠电离作用杀菌的是 () A : 紫外线 B :红外线 C: X 射线 D:微波 4、 含血清培养基应采用下面的 ( ) 法灭菌。 A : 干热灭菌 B:高压蒸汽灭菌 C:常压蒸煮 D:间歇灭菌 5、 微生物检验培养基等含有水分物质只能采用 ( )灭菌。 A : 6、 玻璃器皿采用干热法灭菌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 )。 灭菌器皿放在恒温箱中排列整齐密实 气口 A : B :开通电源和箱顶通气口,至100 C 时关上通 c : 在140-160 C 温度下保温2-3h D:切断电源冷却至60r 时取出灭菌物品 7、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实验程序,正确的是 () 。 A : 安置—调光源—调目镜—调聚光器—低倍镜—油镜—高倍镜—擦镜—复原 B : 安置—调光源—调目镜—调聚光器—低倍镜—高倍镜—油镜—擦镜—复原 c : 安置—调光源—调目镜—调聚光器—高倍镜—低倍镜—油镜—擦镜—复原 D : 安置—调光源—调物镜—调聚光器—低倍镜—高倍镜—油镜—擦镜—复原 8、721 型分光光度计的检测器是 ()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名词解释

1.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2.微生物学microbiology: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微生物的类型、分部、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遗传、进化,以及人类、动物、植物等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3.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主要是研究与医学和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以及特异性诊断和防治措施的学科,目的是控制和消灭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以保证和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 4.细菌L型bacterial L form:细菌在体内外受到各种直接或间接的理化或生物因素影响后导致细胞壁肽聚糖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进而形成一种细胞壁缺失或缺陷的细菌。 5.?原生质体protoplast:细菌变成为L型后,细胞壁完全缺失,细菌仅被一层细胞膜包裹。 6.原生质球spheroplast:源于革兰阴性菌的L型。 7.中介体mesosome:细菌细胞膜可内陷形成一种特有的结构,是部分胞膜折叠形成的泡囊状、管状或薄层状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方能看到。 8.?质粒plasmid: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是小的双股闭合环状DNA分子,可独立于染色体存在并复制,也可整合到染色体上。 9.芽孢:很多革兰阳性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在菌体内部形成具有多层膜包裹的原型或卵圆形的小体,是细菌代谢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维持生存、具有特殊抵抗力的休眠结构。 10.热原质pyrogen: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的的物质。 11.?噬菌体bacteriophage or phage: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和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只能在活的宿主菌内复制,噬菌体的DNA不仅随着它的感染可在宿主菌之间及宿主菌与噬菌体之间传播,而且还能赋予宿主菌某些生物学性状。 12.?毒性噬菌体virulent phase:为感染宿主后,能在宿主菌细胞内独立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的噬菌体。 13.溶源性细菌lysogenic:染色体上有前噬菌体的细菌。 14.溶原性噬菌体lysogenic phase:为感染宿主菌后,将其基因组整合到宿主菌染色体上或像质粒存在于细胞之中,随细菌的DNA复制而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的噬菌体。15.转座子transposon,Tn:是一类在细菌的染色体、质粒或噬菌体之间自行移动的遗传成分,是细菌基因组中一段特异的具有转位特性的独立DNA序列。 16.突变mutation:是细菌遗传物质的结构发生突然而稳定的改变,导致的变异可传于后代。 17.?转化transformation:是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直接进入受体菌,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18.?接合conjugation:是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质粒)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 19.?转导transduction:是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受体菌中,使后者获得新的性状。 20.?溶原性转换lysogenic conversion:是侵入细菌的噬菌体在溶原期可以前噬菌体形式在

微生物检验技术试题

《微生物检验技术》期末考试试题(A 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菌落 2、正常菌群 3、消毒 4、噬菌体 5、最小抑菌浓度(MIC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细菌的特殊结构 有 、 、 、 。 2.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是 、 、 和气体。 3.病原菌的致病作用与 、 及 有密切关系。 4.诊断血清是用 免疫家兔等动物后取其 而制成的。一般置于 保存,使用时应避免 , 降低效价。

5.K—B法中抑菌圈直径的大小与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呈关系,即抑菌圈愈大,MIC值、细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 6.、和可作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与肺炎链球菌的鉴别试验。 7.淋病奈瑟菌主要以方式传播,引起。 8.细菌对待测药物的敏感程度可分为、、 三级。 三、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真菌 B、细菌 C、放线菌 D、病毒 E、螺旋体 2、革兰染色所用染液的顺序是() A、稀释复红—碘液—95%乙醇—结晶紫 B、稀释复红—95%乙醇—碘液—结晶紫 C、结晶紫—碘液—95%乙醇—稀释复红 D、结晶紫—95%乙醇—碘液—稀释复红 E、稀释复红—结晶紫—碘液—95%乙醇 3、靛基质试验又称() A、甲基红试验 B、尿素分解试验 C、硫化氢生成试验 D、吲哚试验 E、糖发酵试验 4、对人体无害的细菌代谢物是()

A、热原质 B维生素 C、外毒素 D、内毒素 E、侵袭性酶 5、正常人体不存在细菌的部位是() A、体表 B、口腔 C、大肠 D、尿道口 E、血液 6、实验室对接种针(环)、试管口的灭菌方法是() A干烤法 B、流通蒸汽法 C、烧灼 D、焚烧 E、煮沸法 7、卡介苗是由何种变异而产生的() A、形态变异 B、结构变异 C、毒力变异 D、耐药变异 E、酶活性变异 8、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 重的全身症状,称为() A、毒血症 B、菌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E、 病毒血症 9、哪种动物不是微生物学检验中常用的实验动物() A、小白鼠 B、豚鼠 C、裸鼠 D、家兔 E、马 10、下列哪项不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点() A、凝固酶试验阳性 B、产生溶血素 C、分解 甘露醇 D、产生耐热核酸酶 E、胆汁溶菌试验阳性 11、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生长的化脓性细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乙型链球菌 C、肺炎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专科)作业题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4题,共60分) 1. 请简述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及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G﹢菌:细胞壁厚,肽聚糖网状分子形成一种透性屏障,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脱水而孔隙缩小,故保留结晶紫-碘复合物在细胞膜上。呈紫色。 Gˉ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其脂含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番红染液复染后呈红色。 应注意的问题。 2.请简述细菌培养中所用的培养基的种类及各自的用途。 常用的细菌培养基有营养肉汤和营养琼脂培养基。 营养肉汤用于一般细菌培养、复壮、增菌等,也可用于消毒剂定性消毒效果测定营养琼脂培养基是一种无选择性的较低营养成分的固体培养基,主要用于细菌菌落计数,也可以用于细菌的传代和增菌,但一般不用于细菌的鉴定(除非该细菌菌落有比较特殊的形态特征).只适合营养要求不高的细菌生长. 3.平板菌落计数原理。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之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样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统计菌落数,

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但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易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长成的一个单菌落也可来自样品中的2~3或更多个细胞。因此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往往偏低。为了清楚地阐述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现在已倾向使用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而不以绝对菌落数来表示样品的活菌含量 4.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的意义。 食品的微生物学指标主要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等三个项目。其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是最重要、最常检的检验项目。 检测食品中的菌落总数,可以了解食品在生产中,从原料加工到成品包装受外界污染的情况.从而反映食品的卫生质量。一般来说、菌落总数越多,说明食品的卫生质量越差,遭受病原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而菌落总数仅少量存在时,病原菌污染的可能性就会降低或者几乎不存在。但上述规则也有例外,有些食品成品的菌落总数并不高,但由于已有细菌繁殖并已产生了毒素,且毒素性状稳定,仍存留于食品中;再有一些食品如酸泡菜和酸乳等,本身就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而制成的,且是活菌制品。因此,菌落总数的测定对评价食品的新鲜度和卫生质量有着一定的卫生指标的作用,但本能单凭此一项指标来判定食品的卫生质量,还必须配合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等检验,才能作出比较全面、准确的评价。大肠菌群是水源污染的指示菌,当饮用水中检查出大肠菌群时,即证实水已被粪便污染,对人是有害的,是不卫生的。同样,食品中若有大肠菌群存在,也会影响人的健康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2题,共40分) 1. 纯净水样品中的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 国家饮用水标准GB 5749-85规定,菌落总数不得超过100 cfu/g(ml),所用 的方法是稀释平板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等测样品经适当稀释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为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

检验员基础知识培训试题(有答案)教学内容

检验员基础知识培训试题(有答案)

陕西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检(化)验员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 45分) 1、诊断试剂在注册检验时,样品数量至少 4 批次(主批次 1 批;批间差 2 批;稳定性 1 批)。 2、洁净等级检测企业需提供检测厂房面积平面图提供房间信息包括单个房间面积、房间高度、房间名称、布局图加盖公章)。 3、如需整改的产品,自承检方发出整改通知后有源产品 45 个工作日内、无源产品 20 个工作日内不能完成整改工作的,承检方将直接出具不合格报告,如委托方继续委托检验的,需重新办理产品委托手续。 4、陕西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院现接检范围有有源电气类、无源产品类、定制式义齿、诊断试剂和洁净测试。 5、一次性使用天然橡胶无菌外科手套拉伸性能测试过程中用到了万能材料拉力机的引伸仪来获取伸长率数据。 6、经革兰氏染色后,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 7、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五大因素分别是人,机,料,法,环。 8、为保证菌种的生物学特性,传代不得超过 5 代。 9、培养基灵敏度检查用的菌种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生孢梭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 10、无菌检查法包括薄膜过滤法和直接接种法。 11、《中国药典》2015版规定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应该

置20℃~ 25℃培养。 12、《中国药典》2015版规定培养时间不少于14天。 13、微生物的纯培养是指在一个微生物的菌落形成单位中,所有的微生物细胞或孢子都属于生物学的同一个种,菌种的纯培养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 14、气相色谱法中用于浸提医疗器械产品的环氧乙烷残留量的方法分别是:模拟使用浸提法、极限浸提法。 15、动物实验设计必须遵循“3R”原则,3R原则是替代原则、减少原则、优化原则。 16、按照药典2015年版第二部对纯化水酸碱度进行检测,取纯水10ml,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不得显红色;另取10ml,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5滴,不得显蓝色。 17、无氨水的制备:取纯化水1000ml,加稀硫酸1ml与高锰酸钾试液1ml,蒸馏,即得。 18、《中国药典》2015版微生物限度增加的检验方法是最可能数法(即MPN法)。 19、微生物限度试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 5 代。 20、微生物限度检查应不低于 D 级背景下的 B 级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 21、细菌内毒素是主要的热原物质。 22、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包括凝胶法和光度测定法。 二、选择题:(每题 2.5分,共 15分)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5)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A1题型 1、人类ABO血型抗原包括 A、A抗原 B、B抗原 C、O抗原 D、AB抗原 E、A抗原和B抗原 答案:E 2、ABO血型物质在人体中可引起哪几种Ab产生 A、抗B抗体 B、抗AB抗体 C、抗A抗体 D、抗O抗体 E、抗A和抗B抗体 答案:E 3、免疫耐受就是 A、非特异性无反应性 B、特异性无反应性 C、机体无反应性 D、免疫抑制性 E、对任何抗原都不反应 答案:B 4、迟发型皮肤过敏反应与下列哪种物质有关 A、IgE B、IgA C、活化B细胞 D、活化T细胞 E、活化NK细胞

答案:D 5、佐剂作用是 A、将Ag送入机体各部位 B、将Ag固定在局部 C、增强Ag免疫原性 D、赋予Ag免疫原性 E、增强机体对Ag的免疫应答 答案:E 6、下列哪种物质既有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 A、IgG B、干扰素 C、IgA D、前列腺素 E、补体 答案:E 7、TDH 细胞是 A、产生Ab细胞 B、天然杀伤细胞 C、细胞毒细胞 D、迟发变态反应T细胞 E、依Ab杀伤T细胞 答案:D 8、关于霍乱弧菌是否侵入上皮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侵入 B、侵入 C、在特定条件下侵入 D、具有侵袭基因的霍乱弧菌侵入 E、侵入后局限于上皮细胞内 答案:A 9、葡萄球菌能产生多种溶血素,其中最主要的是

A、α、β溶血素 B、α、γ溶血素 C、β、γ溶血素 D、δ、ε溶血素 E、α、γ溶血素 答案:A 10、与其他肺部感染病原菌相比较,铜绿假单胞菌的毒力特点是 A、产生外毒素 B、具有内毒素 C、产生溶血素 D、产生绿脓素 E、具有菌毛 答案:D 11、有荚膜的流感嗜血杆菌含有荚膜多糖抗原称作: A、V抗原 B、M抗原 C、A抗原 D、X抗原 E、S抗原 答案:B 12、下列关于铜绿假单胞菌叙述中,正确的是 A、革兰氏阳性球菌 B、革兰氏阳性杆菌 C、无芽孢 D、具有荚膜 E、无鞭毛 答案:C 13、下列何种微生物具有荚膜结构 A、军团菌 B、支原体

微生物检验考试题

微生物检验考试题 实习班) 1.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特点是 A. 典型的核结构 B.体积微小 C.有细胞壁 D.无完整细胞器 E.对抗生素敏 感 2. 细菌的基本结构不包括 A. 细胞膜 B.细胞质 C.核质D细胞壁E.菌毛 3. 质粒是细胞的 A. 核质DNA B.胞质DNA C.核质RNA D胞质RNA E.极体 4. 血xx 上的溶血环不包括 A. 潞血 B. a溶血 C. B溶血 D. Y容血 E.双环溶血 5?细菌L型的特点错误的是 A. 对青霉素敏感性降低 B. 对表面活性剂敏感性增高 C. 革兰染色均为阳性 D. 高度多形性. E. 抗原性改变 6. 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结构是 A. 荚膜 B.菌毛 C. 磷壁酸 D.脂多糖

E.异染颗粒 7. 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 A. 荚膜 B.菌毛 C.芽胞 D.血浆凝固酶 E.透明质酸酶 8. 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不包括 A. CO 2和水B.各种酸类C.细菌素D.氨E. H 2S 8.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繁殖体和芽胞的方法称为 A.消毒 B.灭菌C防腐D无菌E.杀菌 9. 紫外线的杀菌机制是 A. 破坏细菌细胞壁 B. 损害细胞膜 C. 损伤细菌核酸 D. 破坏核糖体 E. 破坏细菌中介体 10. xx 的获得属于 A.毒力变异 B.形态变异 C.荚膜变异 D.耐药性变异 E.抗原性变异 11. 细菌的遗传物质包括 A.核质和质粒 B.核质、质粒和中介体 C.核质、质粒和前噬菌体 D. 核质和前噬菌体 E.核质、中介体和前噬菌体 12. 关于外毒素,下列正确的是

A. 多由G菌产生 B. 化学成分是脂多糖 C. 抗原性弱 D. 经甲醛处理后可变成类毒素 E. 耐热 13.细菌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A. n B.目 C.科 D.属 E.种 14. 以下关于标准菌株不正确的是 A. 细菌分类依据 B. 细菌鉴定依据 C. 细菌命名依据 D. 细菌大小依据 E. 质量控制的标准 15. 能使白喉棒状杆菌菌落呈黑色的培养基是 A. 血液xx平板 B. xx血清斜面培养基 C伊红xx培养基 D. 亚碲酸钾培养基 E. 庆大霉素培养基 16. 下列为胞内寄生菌的是 A. 大肠xx B.痢疾xx

微生物学检验题库及答案

《微生物学与检验》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医院感染 2.肥达反应 3.内基小体 4. 噬菌体: 5.血浆凝固酶 6.败血症 7.灭菌 8.药物敏感试验 9.外 - 斐氏试验 10.L 型细菌 11.菌群失调:12.微生物 13.细菌 14.最小抑菌浓度 15.菌落 16.汹涌发酵 17.无菌操作18.流感杆菌“卫星现象” 19.培养基 20.包涵体 21.正常菌群 22. 内毒素 23. 干扰现象: 24.菌血症 25菌丝: 二.填空题 1 L 型细菌是指()。 2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3 细菌 H-O 变异是指()。 4 药敏试验所用标准培养基是,所用菌液相当于()个细菌/ ml ,细菌接种采用()划线接种法。 5 细菌致病因素包括()、()和()。 6 细菌引起的全身感染包括()、()、()和()四种类型。 7 不染色标本检查主要用于观察细菌的()。 8 影响革兰染色结果的关键步骤是()。 9 有动力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是穿刺接种线(),无动力细菌穿刺接种线()。 10 糖发酵试验用于观察细菌分解糖是否产()和()。 11 靛基质试验的原理为,细菌产生的色氨酸酶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而生成(),此代谢产物与加入的试剂反应,生成()。 12 链球菌根据溶血现象分为()、()和()三种类型。 13 葡萄球菌触酶试验结果为()性,链球菌触酶试验结果为()性。 14 呈现脐窝状菌落的球菌是()。 15 抗 O 试验是测定病人血清中()抗体效价的试验,用于风湿热等疾病的辅助诊断。 16 血平板上呈现草绿色溶血环的病原性球菌是()和()。 17 IMViC 试验包括()、()、()和()四项试验。 18 分解乳糖的细菌在肠道选择平板上呈现()菌落,不分解乳糖则为()菌落。 19 KIA 斜面红色表明,底层黄色、有气泡表明()、(),有黑色沉淀表明()试验阳性 20 霍乱弧菌生物型包括()和()。 21 AIDS 的传染源是()和(),传播途径主要有(),()和()。 22 真菌菌落有()、()和()三种。 23 病毒培养方法有()、()和()。 24 病毒的基本结构由()和()组成,有些病毒还具有()。 25 流感病毒根据抗原结构不同分()、()、()三型,其中容易引起流感大流行的是其中的()型。 26 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和物品的操作方法称为()。 27 含菌量较多的标本(如粪便)的接种通常采用()接种法。

检验员考试题和答案

质量检验员考试题及答案 姓名:部门:得分: 一、判断题(15分): 1、“符合标准”就是合格的产品质量。() 2、质量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是广义质量的概念。() 3、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标准有关的固有特性。() 4、产品的固有特性与赋予特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5、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6、过程方法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系统。() 7、质量控制是按照一个设定的标准去实施检验。() 8、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9、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应追求的目标。() 10、质量检验是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检验,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管理性检查活动。() 11、质量检验不包括查验原始质量凭证。() 12、过程检验特别应重视首件检验。() 13、最终检验是对最终作业完成的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质量特性的检验,因此不包括包装的检验。() 14、感官检验属主观评价方法,影响因素多,因此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检验手段。() 15、自检、互检、专检这“三检”应以专检为主,自检、互检为辅。()

二、单选题:(15分) 1、质量是一组固有()满足要求的程度。 A:特性B:品质C:行为的特性D:特征 2、质量定义中特性指的是()。 A:物理的特性B:行为的特性C:可区分的特征D:可区分的特性 3、从适合顾客需要的角度对产品质量下定义被称为()。 A:符合性质量B:广义性质量C:满意的质量D:适用性质量4、运输服务的运输方式是()特性。 A:赋予B:固有C:增加D:以上皆是 5、以下()不属于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 A:领导作用B:过程方法C:预防为主D:全员参与 6、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A:特性可以是固有或赋予的;B:成品完成后因不同要求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是固有特性。 C:产品可能具有一类或多类别的固有特性;D:某些产品的赋予特性可能是一些产品的固有特性。 7、《产品质量法》于()年7月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修改决定。 A:1998 B:2000 C:2002 D:1993 8、产品质量责任是指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其他对产品质量具有责任的违反()规定的产品义务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测试题及答案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测试题及答案一一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与诊断及细菌生理 一、名词解释 1. 血清学诊断 o 拉圭苴 2. 培养基 3. 基础培养基 4. 选择培养基 5. 鉴别培养基 6. 菌落 二、填空题 1. 实验室细菌学检查结果的准确与否和标本的选 择、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直接关系。 2. 辅助诊断风湿热的抗“ O'实验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血清学试验一般需作两次,其血清分别取自疾病 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抗体效价比第一 次____________________ 时方有诊断意义。 4. 对流行性脑炎患者进行细菌学检查,可采集的标本 有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 。 5. 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时,从有正常菌群部位采取的标本应接种 于____________________ 培养基或 _____________________ 培养基。 6. 细菌感染实验室检查中,常用的血清学方法 有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大类。 7. 属于直接凝集反应的血清学试验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 1. 目前在传染病的预防接种中,使用减毒活疫苗比使用灭活疫苗普遍,关于其原因下述 不正确的是 A. 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灭活疫苗 B. 减毒活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的持续时间比灭活疫苗长 C. 减毒活疫苗能在机体内增殖或干扰野毒株的增殖及致病作用,灭活疫苗则不能 D. 减毒活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分泌型IgA ,故适用于免疫缺陷或低下的患者

微生物检验考试题汇总

微生物检验考试题(实习班) 1.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特点是 A.典型的核结构 B. 体积微小C.有细胞壁 D. 无完整细胞器E.对抗生素敏感 2.细菌的基本结构不包括 A.细胞膜 B. 细胞质C.核质 D. 细胞壁 E. 菌毛 3.质粒是细胞的 A.核质DNA B.胞质DNA C.核质RNA D. 胞质RNA E.极体 4.血琼脂上的溶血环不包括 A. δ溶血 B. α溶血C.β溶血 D. γ溶血E.双环溶血 5.细菌L型的特点错误的是 A. 对青霉素敏感性降低 B.对表面活性剂敏感性增高 C.革兰染色均为阳性 D. 高度多形性. E.抗原性改变 6.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结构是 A.荚膜 B. 菌毛 C.磷壁酸 D. 脂多糖 E.异染颗粒 7.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 A.荚膜 B. 菌毛C.芽胞D.血浆凝固酶E.透明质酸酶 8.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不包括 A.CO和水B.各种酸类C.细菌素 D. 氨 E. HS 228.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繁殖体和芽胞的方法称为 A.消毒 B. 灭菌 C. 防腐 D.无菌E.杀菌 9.紫外线的杀菌机制是 A.破坏细菌细胞壁 B.损害细胞膜 C.损伤细菌核酸 D. 破坏核糖体 E.破坏细菌中介体 10.卡介苗的获得属于 A.毒力变异 B.形态变异C.荚膜变异 D.耐药性变异E.抗原性变异 11.细菌的遗传物质包括 A.核质和质粒B.核质、质粒和中介体C.核质、质粒和前噬菌体 D. 核质和前噬菌体E.核质、中介体和前噬菌体 12.关于外毒素,下列正确的是 -菌产生多由GA. B.化学成分是脂多糖 C.抗原性弱 D. 经甲醛处理后可变成类毒素 E.耐热 13.细菌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微生物检验考试题目及答案Word版

临床检验试题—微生物检验考试试题及答案(1)——肝炎病毒 一、概念 1.HBsAg 2.HBcAg 3.HBeAg 二、填空题 1.肝炎病毒有、、、和五种类型。 2.肝炎病毒中,由粪-口途径传播的有、;由血液和垂直途径传播的有、、;属于DNA病毒的有;属于缺损病毒的是;已有疫苗可主动免疫的是和;可进行细胞培养的是。 3.HBV的外衣壳由、和蛋白组成,构成HBV的;内衣壳由组成;核心由和组成。 4.甲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为和,猩猩和猿猴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 5.甲型肝炎的血清抗体中,表示现症感染的抗体是,而表示既往感染的抗体是。 6.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血清标本,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3种不同 形态结构的颗粒,其传染性也不同,即小球形颗粒和以及。 7.乙型肝炎基因组为双股环壮DNA,内含4个开放读框(ORF),分别称为S 区,C区,和。 8.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主要经4种传播途径,即血液传播,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和。 三、单选题 1.乙型肝炎病毒的核酸类型是 A.单股RNA B.双股RNA C.双股线状DNA

D.双股环状DNA E.单股DNA 2.可致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病毒为 A. HAV,HBV和HCV B. HBV,HCV和HDV C. HCV,HDV和HEV D. HDV,HEV和HAV E. HEV,HAV和HBV 3.可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途径有 A.分娩和哺乳 B.共用牙刷,剃须刀等 C.输血,血浆及血液制品 D.性接触 E.以上均可 4.不符合血清HBsAg(+), HbeAg(+)和抗HBc(+)的解释是 A.急性乙型肝炎; B.慢性乙型肝炎; C.乙型肝炎恢复期; D.无症状抗原携带者; E.血清有强传染性。 5.关于HAV,错误的是 A.是单股正链RNA病毒; B.能在体外细胞中培养; C.特异性预防可接种疫苗;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确保高压效果的可靠性。 【适用范围】 蒸气式高压锅。 【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操作方法】 1.将水加到高压锅内至其刻度线,将欲灭菌物品放入锅内,关闭锅门,拧紧螺丝并确认已经封闭。 2.打开排气阀。 3.打开蒸汽开关,向锅内输入蒸汽或接通电源,使产生蒸汽。 4.观察排气阀的排气情况,待排出的气体由冷气变为蒸汽,压力表达到0.05mPa 时,关闭排气阀。 5.观察压力表,当压力升至0.15mPa时,开始计时。 6.压力达0.15mPa后,可调节进气阀,减少进气量,维持压力并使其稳定在 0.15mPa。电加热时,可切断电源,维持压力持续15分钟,至多不超过30分 钟,否则营养物质破坏。 7.关闭进气阀门或切断电源,让锅内物品自然冷却,不可马上打开排气阀,以免发生意外。 8.待锅内压力降为零时,可打开锅盖,取出物品。 操作人员部门主管质量负责人姓名唐玉贞检验科检验科 日期 06年06月06日

确保培养箱温度恒定。 【适用范围】 各种类型隔水式、温度设定为27℃、35℃、42℃、56℃培养箱。 【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操作方法】 1.培养箱应放置于水平地面(或坚固的水平台),电源电压须匹配。 2.从注水口先将隔水箱内的水注满到浮标要求的位置。 3.将温度调节旋扭调至所需温度,然后将电源开关拨至“开”处。 4.每次使用时应在培养箱顶部插入标准温度计,监测实际温度。 5.培养箱工作温度波动范围应控制在±10C以内。 6.培养箱正面贴有温度记录表,记录每天上班和下班时温度,如温度超出正常范围,指示该温度的刻度应划上红圈,并把修正温度记录下来。 7.培养箱内外应保持清洁。 操作人员部门主管质量负责人 姓名唐玉贞检验科检验科 日期 06年06月06日

微生物检验考试题

微生物检验考试题

微生物检验考试题(实习班) 1.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特点是 A.典型的核结构 B. 体积微小 C.有细胞壁 D. 无完整细胞器 E.对抗生素敏感 2.细菌的基本结构不包括 A.细胞膜 B. 细胞质 C.核质 D. 细胞壁 E. 菌毛 3.质粒是细胞的 A.核质DNA B.胞质DNA C.核质RNA D. 胞质RNA E.极体 4.血琼脂上的溶血环不包括 A. δ溶血 B. α溶血 C.β溶血 D. γ溶血 E.双环溶血 5.细菌L型的特点错误的是 A. 对青霉素敏感性降低 B.对表面活性剂敏感性增高 C.革兰染色均为阳性 D. 高度多形性. E.抗原性改变 6.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结构是 A.荚膜 B. 菌毛 C.磷壁酸 D. 脂多糖 E.异染颗粒 7.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 A.荚膜 B. 菌毛 C.芽胞 D.血浆凝固酶 E.透明质酸酶

8.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不包括 A.CO2和水 B.各种酸类 C.细菌素 D. 氨 E. H2S 8.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繁殖体和芽胞的方法称为 A.消毒 B. 灭菌 C. 防腐 D.无菌 E.杀菌 9.紫外线的杀菌机制是 A.破坏细菌细胞壁 B.损害细胞膜 C.损伤细菌核酸 D. 破坏核糖体 E.破坏细菌中介体 10.卡介苗的获得属于 A.毒力变异 B.形态变异 C.荚膜变异 D.耐药性变异 E.抗原性变异11.细菌的遗传物质包括 A.核质和质粒 B.核质、质粒和中介体 C.核质、质粒和前噬菌体 D. 核质和前噬菌体 E.核质、中介体和前噬菌体 12.关于外毒素,下列正确的是 A. 多由 G-菌产生 B.化学成分是脂多糖 C.抗原性弱 D. 经甲醛处理后可变成类毒素 E.耐热 13.细菌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考试试题-微生物检验

考试试题—微生物检验 考试日期: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1、抽样量一般应为检验用量的 3 倍,抽样时如发现有异常或可疑的样品,应抽选有疑问的样品。 2、样品在检验前应保存在干燥处,并存放在有“待检验”标识的区域,待检样品严禁开启,以防样品检验前受到污染。 3、菌检室在检验前打开紫外灯消毒 30 分钟。 4、检验时,细菌使用营养琼脂培养基,酵母菌用 YPD琼脂培养基,霉菌用虎红琼脂培养基。 5、供试液分别稀释成 1:10,1:100,1:1000 等比例,用吸管吸取每一稀释级的供试液 1 ml,注入 2 个平皿中。 6、细菌培养是在 30-35 ℃下培养 48±2 小时。 7、菌检试验完成后,检验员应及时填写《菌检报告》,一式二份,送市场部一份,技术质管部一份。 8、霉菌、酵母菌培养是在 25-28 ℃下培养,药品培养 72±2 小时, 食品培养五天。 9、接到市场部的《菌检申请单》后,检验员按《菌检作业指南》进行 试验,并填写《菌检记录》。 10、消毒后,培养基须放在 45 ℃的水沐浴锅内恒温。 11、菌落计数,一般在平板背面用肉眼直接点数,必要时用放大镜,以防遗漏。 12、平板上有片状或斑样菌落蔓延生长以及平板受到污染时,该平板计数无 效。 13、同一稀释级的菌落数为2个平板的平均数,若2个平板菌落数相差在 1 倍以上时,该稀释级不宜采用。但2个平板菌落数均在 15 个以下时除外。 14、供试品一般按批号抽样,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样。 15、供试品制成供试液后,应在 1 小时内注皿操作完毕。 16、若只有一个稀释级的平均平板菌落数在计数范围内,将该稀释级的平均平板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为报告菌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