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测量精度分析

合集下载

全站仪中问法高差测量的精度分析

全站仪中问法高差测量的精度分析

全站仪 中问法高差测量 的精度分析
杨 云
摘 要: 主要介 绍了利 用全 站仪 中间法进行 高差测 量的工作 原理及 思路 , 对其测 量精度进行 了分 析 , 并就在 实际测 量工 作 中提高测量精度提 出了相关建议 , 以提 高测 量工作 效率。 关键词 : 全站仪 , 中间法 , 高差测 量, 度分析 精 中图分类号 :U18 T 9 文献标识码 : A
h = l‘ i 】 】 】 l J l S s +i一 +c 一 n () 1
公式为 :
h S s a + 2 +c 一 2: 2‘ i 2 i 一 2 2 2 n
() 2
其 中, S为斜距 ;5 0 为竖直 角 ; 为 仪器 高 ; 目标 高 ; i 为 C为地 ± ̄s21 +ia ・ + ・oO ・ 2 ・O0 ・ ia ・ sZ 2 c I m + C 2 n 2 n 2 st S ̄ 2 球 曲率 影响 ; y为大气 折光影 响 , 下标 为 1的数据指 观测 目标 A,
Ab ta t h a e n e k st e d ti d s r e f h n n i n n u e vso n e e au t n s r e h n i u t tst e c n s r c :T ep p ru d  ̄a e eal u v y o e mi e e vr me t p r iin a d t v l ai u v y i C ia l sr e o — h e t o s h o n l a h
h口 h 一h =( 2・ i 2+i V +c . )一( l。 ia + 2 l S s a n 2一 2 2一y 2 S s l n
O 引言
S s o S ・i t n2 n1 i~i)一(2 I 在测量工作 中, 高差测量 是测 量 的基本 J作之 一。传统 的高 i 一 l l 1 一 1 +C 一 ):(2・ i t一 1 s c )+(2 l 一V)+ C一1 y一 ) () 3 差测量方法包括几 何水 准测量 、 角高程 测量 、 三 气压 高程测 量 和 (2 c)一( 2 1

全站仪极坐标法变形监测的精度分析

全站仪极坐标法变形监测的精度分析

2秒级全站仪极坐标法变形监测的精度分析一、极坐标法测量原理如图所示,A、B为已知点,A点坐标为(xA,yA)、B点坐标为(xB,yB),p为待定极坐标测量法示意图点。

通过测定AB边与Ap边的夹角β,Ap边垂直角ν以及Ap边的斜距S,可通过计算出AB边坐标方位角αAB和Ap边平距D,求得p点的坐标。

计算式如下:…………………………………………①…………………………………….……………. ②………………………….………………………③}…………………………………………...④二、极坐标法测量精度分析由于是独立观测值,也是相互独立的。

对以上②、③微分得…………………………………………………………⑤……………………………...⑥再对④微分得}……………………………………⑦上式可写为………………………………….⑧因此,p点的协方差阵为其显式形式为由以上显式,可推出P点的方差写成中误差形式即为……………………………………………..⑨三、极坐标法测量误差估算按照全站仪的标称精度,如采用2″级全站仪,标称精度测角为±2″、测距为2+2ppm,当已知点至待定点之间间距为100m时,取将⑥式按照误差传播定律写成取估算Ap边平距测量误差:当点间高差较小时,垂直角测量误差对平距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取ν为15°时,平距测量误差为±2.06mm。

可见垂直角大小对平距测量精度影响不大,只取决于测距本身精度,距离越长,精度越低。

由⑨式计算p点坐标中误差为四、提高极坐标法测量精度的方法与途径从以上误差估算可以看出,在测站与待定点间距较小的情况下,提高测角精度对于提高待定点精度的意义不大,而距离测量精度直接制约着待定点的测量精度。

要提高近距离极坐标法的测量精度,除视线(测距光路)离开周边物体距离应大于0.3m以上(降低大气旁折光影响)不穿越水沟、河面(防止水面对测距电磁波的影响)以外,重点应在以下两个方面:1、增加距离测量测回数,提高测距精度。

全站仪的使用方法与测量误差分析

全站仪的使用方法与测量误差分析

全站仪的使用方法与测量误差分析全站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地理空间坐标和方位角的高精度仪器,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设计、测绘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全站仪的使用方法,并分析其中可能产生的测量误差。

一、全站仪的使用方法1.设置基准点在使用全站仪之前,首先需要设立基准点。

基准点通常是已知坐标的标志物或者特定位置,可以通过GPS定位等方式获得其精确坐标。

在测量过程中,全站仪将基准点作为参考,用于确定其他测点的坐标。

2.安装全站仪将全站仪放置在一个平稳的三脚架上,并平稳地旋转到观测点位的方向。

确保全站仪的水平仪在水平位置,外接电源和电缆也需要正确连接。

3.测量角度和距离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时,首先需要测量观测点位之间的角度。

在目标点位上放置一个反射器或者棱镜,并使用全站仪测量该点位与基准点之间的水平角度、垂直角度和斜距。

4.记录数据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后,需要将测得的角度和距离数据记录下来。

现代的全站仪通常配备了内置存储设备和数据传输功能,可以方便地记录和传输数据。

在记录数据时,应将测量点位的名称、测量时间等相关信息一并记录下来。

5.计算坐标和角度将测得的角度和距离数据输入到相应的软件中,可以通过三角测量原理计算出测量点位的坐标和方位角。

二、全站仪测量误差分析1.观测误差全站仪测量过程中存在着观测误差,其来源主要包括仪器本身的系统误差和操作人员的操作误差。

仪器系统误差包括仪器刻度误差和随机误差等,而操作误差主要包括观测者对测量点位的准确定位误差和读数误差。

2.环境误差全站仪的测量精度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大气折射、温度、湿度等因素会引起测量误差。

这些误差可以通过仪器内置的大气压力、温度和湿度传感器进行校正,提高测量精度。

3.误差传递全站仪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可能会通过计算和传递,导致最终得到的测量结果产生误差累积。

例如,在三角测量计算坐标时,若一个点位的观测误差传递到下一个点位,再传递到后续点位,就会导致最终的测量结果与真实值存在一定的偏差。

全站仪在铁路测量中的精度控制

全站仪在铁路测量中的精度控制

全站仪在铁路测量中的精度控制摘要:探讨了全站仪在铁路测量中的应用和精度分析,阐述全站仪在铁路测量中的误差精度控制,进一步强化全站仪在铁路测量作业中的运作效率,提高测量的精准度,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全站仪;误差分析;精度控制;铁路测量;引言:随着铁路建设规模的扩大和列车运行速度的提升,对铁路轨道的测量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在铁路测量中应用全站仪能够有效保证测量效率和精度,为铁路线路的养护维修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另外,全站仪采用的X、Y、H三维坐标可以直观反映线路实际情况,同时可利用计算机对数据和图形进行灵活处理。

因此,为确保铁路工程整体施工质量,达到规范要求精度的控制,对于铁路测量中全站仪的精度控制研究至关重要。

1.全站仪的概念及原理全站仪是集光、机、电为一体集合了垂直角、水平角、距离、高差测量功能的测绘仪器。

对于一次测量工作可以一次性完成因此称为全站仪一般应用于公路、铁路隧道的测量或者监控。

全站仪具有自动记录和显示的功能用自动代替了人工光学微读数简化操作步骤避免误差产生因其自动化的功能使得测量时间缩短节约了人力、物力。

全站仪利用了电子经纬仪其竖直度盘和水平度盘及其读数设置采用了两个编码盘和读数传感器进行角度测量根据测角精度的不同可以为0.5”、1”、2 ”、3 ”、5”、10”等几个等级[1]。

2.全站仪在使用中的误差分析2.1 轴系误差经纬仪在光学原理上更加突出,具有全站仪不能具备的优势,而全站仪在轴系方面存在更多的误差。

为控制轴系误差,就要正确认识轴系误差产生的原因。

具体来说,全站仪产生轴系误差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1)环境温度和气压的变化。

当测量环境的温度和气压变化较大时,尤其是测点间温度和气压差距较大时,全站仪视准轴位置会出现明显波动,视准轴的变动会直接引发轴系误差[2]。

(2)镜头安装调整不当。

在测量时,如果出现全站仪镜头安装与调整不当的情况,就会直接导致全站仪镜头中的望远镜十字丝中心偏离正确位置,进而导致视准轴偏离正确的仪器水平方向,产生轴系误差。

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精度分析

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精度分析

欲 测 A、 B两 点 间 的高 差 h .将 仪 器 置 于 A点 , 器 高为 iB点 安 置反 射 棱 镜 . 仪 , 棱 镜 高 为 1 则有 : .
h h + + — _ = c ir l () 1
用 , 得 测 距 工作 极 为 简 便 、 确 、 速 . 使 准 迅 而
c D /R=  ̄C Y 2 = : 2 Sx OS d R
D / R S x 2 2 = COS 2 / R
图 1中 . 、 蕊
水 准 面 . N 为 P
分 别 是 过 A 和 P的
( 3)
( 4)
在 P点 的切 线 .也 是 P
点的水平视线 . 丽 照 准 觇 标 M 上 的 光 是 程线 ,M 是 P点 的切 线 。 P 丽 在
式 中 D 为 A、 B之 间 的平 距 . 为 地 球 R
1 单 向观 测计算 高差 的公式
半 径 . R 为光 程 曲线 P 曲率 半 径 . 大 M的 设
气 折 光 系数 K RR . : = / 则
式 中 £ 钢 骨 腹 板 的 厚 度 , 一 骨 腹 两 本 规 范 的公 式 , 于 《 B规 程 》 的钢 骨 凝 土柱 的连 接 、 筋 混 凝 土 梁 一 骨 混 凝 土 一 钢 由 Y 中 钢 钢
光 的影 响 、 直 角 和距 离测 量 误 差 、 器 高 竖 仪 和 棱 镜 高 的量 测 误 差
图 1 单 向观 测 计 算 高 差 图
其 中. S为 A、 B之 间斜 距 , 为 照 准棱 镜 中 心 Nhomakorabea的竖 直角
c和 r 别 为地 球 曲 率 和 大 气 折 光 的 分
影 响 . 下列 两 式 表 示 : 以

全站仪小角法水平位移监测精度估算与探析

全站仪小角法水平位移监测精度估算与探析

全站仪小角法水平位移监测精度估算与探析摘要:小角法水平位移测量精度分析多应用于经纬仪,全站仪测量精度分析方面的研究并不多。

本文对小角测量原理进行深入地分析,并对误差分析进行了探讨,通过实验分析方式来验证测量精度。

关键词:全站仪;小角法;精度估算随着全站仪在测绘作业中的大量应用,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经纬仪和水准仪,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用于测量放样、高程测量等方面。

小角测量法在建筑物施工中的水平位移监测中应用得最为广泛,对测量精度进行分析只满足经纬仪小角测量方面,全站仪小角测量精度分析和验证还存在问题,采用误差理论对全站仪小角水平位移测量精度进行分析,发现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制定出最为科学合理的全站仪测量方案,防止由于测量误差的积累会精度产生影响。

1测量精度分析1.1小角测量原理分析小角测量与水平位移方法类似,确定好位移基准线,获取到二次观测角度差,通过计算得到垂直基线水平位移偏移量,实现对水平位移改变情况的监测。

如图1所示,在建筑物某条边上设置好三条照准其线,对准A照准点以后可获得OA基线边,如果接下来的观测和基线边偏移小角达到?α,假定OA为D,按照小角测量原理,那么位移偏移量δ=,以弧长度来取代统长,如果在D超过弧AA1的条件下,不会对测量精度产生太大的影响,那么ρ=206265″。

D是测量站到监测点水平方面的距离,因为不会产生太大的变形,多次测量获取到的D值都保持一致,别的基线方向位移偏离量也可以利用该方法。

图1全站仪小角法水平位移变化原理图1.2误差分析采用小角法对位移偏移量进行测量可以发现,全站仪水平角测量和水平距离测量精度会对其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全站仪设备的测角和测距分别为不同的部件,两种观测对象并不干涉,对误差传播定律公式进行微分处理可以获取到水平位移偏差公式,公式中的Δα为测量两次水平角的差值,如果Δα=α2-α1则单次测角误差值为mα,采用误差传播定律进行计算可以得到,公式中的、为单次测角产生的误差,两者与相等,则。

全站仪三维坐标测量及精度分析

全站仪三维坐标测量及精度分析
对向观测法 中, 一般 将大气 折光作 为 常数 考虑 ; 者虽然 把 或
收稿 日期 :0 80 —5 2 0 —42 作者简介 : 李雪文 (9 6 , , 17 一)男 工程师 , 广西北海 市市郊公路局 , 广西 北海 560 300 5 50 406 黄世斌 (9 6 , , 17 一)男 讲师 , 广西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系 , 广西 柳 州
() 5
坤 一 一
根据误差传播 定律 , 到式 ( ) 得 5 计算 高差 中误差 为 :

S oo A 2 (a = 1[ B×c st +( )m2

)m2 +
(ia a s a )mS s a)msB +(i B B + n n A
1 : 芟
内容就是详细介绍了全站仪三维坐标量测的基本方法及精度。
差为 :
1 全站 仪 平面坐 标 的计 算及 精度
全站仪平面坐标 的计算 可根据 前方方 向交会 法测定 未知 点
hB=S B ia a a ×s A+ n
s ×(So X 2A+i V  ̄ t a— A
() 3
同理 由 B点 向A 点对 向观测 , 假设 两次观 测是 在相 同的气 的点位坐标 。如图 1 示 , 已知 点 A, 所 在 B上 设站测 定待 定点 P 象条件下进行的 , 到 B, 两点之间的高差为 : 得 A 与控制点 的夹角 O 口 即可得 到 A t , , P边的方位 角 ap A —O B A =aB t P , 边 的方位角 aP B B =aA+口 。P点的坐标可 由两已知直线AP和 B P 方 向交会求得 , 公式如下 … 1:
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 响 , A, 则 B两点对向观测平 均高差为 :

全站仪精度表示方法

全站仪精度表示方法

全站仪精度表示方法全站仪的精度表示方法呀,就像是它的成绩单一样呢。

全站仪精度主要有两个方面哦。

一方面是测角精度。

这个测角精度通常会表示成一个数值,比如说±5″。

这个数值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全站仪测量角度的时候,误差大概就在这个范围里。

就好像你用一把不太精准的尺子量东西,它可能会多一点或者少一点,全站仪测角也会有这样的小偏差。

你可以把这个±5″想象成全站仪测角时允许的小调皮范围哦。

还有一方面就是测距精度啦。

测距精度的表示就稍微复杂一丢丢。

它常常是这样表示的:±(a + b×D)。

这里面的a和b都是常数,D呢就是测量的距离。

比如说±(2mm + 2ppm×D)。

这个2mm就像是一个基础的小误差,不管你测多远它都可能存在这个小偏差。

而后面的2ppm×D呢,ppm是百万分之一的意思。

假如你测了1000米,那2ppm×1000米就是2毫米的误差啦,这个误差是随着距离的变化而变化的哦。

就好像你走路,走得越远,可能偏差就会多一点点,但全站仪已经把这个可能的偏差范围告诉你啦。

全站仪的这些精度表示方法可重要啦。

如果是搞工程测量的小伙伴,在选择全站仪的时候,就得仔细看看这些精度指标。

要是精度不够高,那测量出来的结果可能就不太靠谱啦。

就像你盖房子,要是测量的数据不准,房子可能就盖歪了呢。

而且不同的工程对全站仪精度要求也不一样。

像一些大型的桥梁建设、隧道工程,就需要精度更高的全站仪,就像要请最厉害的工匠来做精细活一样。

而一些小型的建筑工程,精度要求可能就没那么高啦。

总之呢,全站仪的精度表示方法是我们了解全站仪测量能力的一把小钥匙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毕业论文专业班级:工程测量6班姓名:刘亚鹏学号:200853103671题目:全站仪测量精度分析指导教师:张朝玉摘要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GPS与全站仪的普及越来越广,而测距精度已大大提高。

三角高程测量作为高程控制测量的一种有效手段,已受到广大测绘工作者的青睐。

全站仪测距精度高,使用十分方便,可以同时测定角度、距离和高差,具有精度高、速度快、使用十分方便、作业效率高的特点,特别是在许多用水准测量方法十分困难的地区,用电子测距三角测量方法能很方便地进行高程测量。

通过实地地段分析和测量并且进行了计算,通过EXCEL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应用数学方法的辅助分析,比较出其测量方法的精度。

[关键词] 全站仪三角高程对向观测法水准式观测法精度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GPS Total Station and the growing popularity of wide, and the location accuracy has been greatly enhanced. 1.30 elevation measurement as a measurement of height control an effective tool, has been mapping the broad masses of workers of all ages. Total Station range of high precision, easy to use, while in perspective, distance and height difference, with high precision, speed, the use of a convenient, efficient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especially the standard of measurement used in many ways very difficult , The electronic location triangulation method can be easily measured for height. Through field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and lots were calculated by measuring EXCEL software to collate data analysis, applied mathematical methods of supporting analysis, to compare the accuracy of its measurement methods.[Keywords] Total Station Trigonometric Leveling Method Reciprocal trigonometric levelling Standard trigonometric levelling Accuracy目录第1章绪论 (3)1.1测绘的发展 (4)1.2研究背景 (4)1.3研究方法 (5)1.3.1对向观测法 (5)1.3.2水准式观测法 (6)第2章测量数据 (8)2.1 测量类型 (8)2.2 测量数据 (8)第3章精度分析 (12)3.1理论研究 (13)3.2 数据分析 (14)第4章精度及作业方法的比较 (15)4.1精度比较 (16)4.2作业方法比较 (17)第5章结论 (17)参考文献 (18)第一章绪论1.1测绘的发展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由生产决定的。

测绘科学也不例外,它是人类长期以来,在生活和生产方面与自然界斗争的结晶。

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和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样,由原始的、落后的方式,经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一步步发展起来。

是生产促进了测绘科学的发展,同时测绘科学又为发展生产力创造了条件[1]。

在古代已经具有了使用“准、绳、规、矩”四种测量工具和方法。

而随着近代的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电子学、信息学、电子计算机科学和空间科学等的发展,测绘学的发展也在快速的发展,从中有光波测距仪的问世使长期以来艰苦的手工业生产方式的测距工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而随着光源和微处理机的问世和应用,使测距工作向着自动化方向发展。

而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GPS与全站仪的普及,测距精度已大大提高。

三角高程测量作为高程控制测量的一种有效手段,已受到广大测绘工作者的青睐。

全站仪测距精度高,使用十分方便,可以同时测定角度、距离和高差[2],具有精度高、速度快、使用十分方便、作业效率高的特点,特别是在许多用水准测量方法十分困难的地区,用电子测距三角测量方法能很方便地进行高程测量。

目前常用的电子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有对向观测法、水准式观测法和单向观测法3种方法。

在众多的文献中对测量方法的精度有着不同的看法,因此我们必须对各种测量方法从精度上进行分析比较,验证其测量精度,指出其方法的适用范围,进而使今后人们在测量中选择有效的测量方法提供依据。

1.2研究背景19世纪以前,三角高程测量是测量控制点高程的基本方法,广泛应用。

由于其精度受垂直折光影响很大,后来被几何水准测量所取代[3]。

近年来,随着全站仪精度的提高,研究三角高程测量精度、计算公式及在各领域具体应用,三角高程取代三、四等水准测量已得到共识,有的实际测量应用和计算还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三角高程甚至可取代二等水准测量[4]。

三角高程虽可取代水准测量,但都局限于毫米以下的精度。

在产品质量检验、设备安装等精密工程测量实践中,基于全站仪的三维测量、放样等工作,在高程方向的精度也需要和平面的精度匹配,达到亚毫米级的精度。

这些工作的测量视距一般小于35m,原本是几何水准特别擅长的范围。

但是,正如自由设站法广泛应用的理由一样,由全站仪获得高程避免了水准仪的使用,带来了效率的大大提高,在工程中应用很多。

对精度进行探索,可为广大工程测量工作者测量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5]。

随着测量技术的高速发展,用全站仪进行三角高程测量完全可以替代四等水准测量,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甚至可以达到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6]。

这使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用于高等级高程控制测量成为可能,也将使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在地质勘探、采矿、石油、水利、农业、公路、交通、国土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7]。

1.3研究方法全站仪的三角高程测量的几种方法是从测量精度及其作业特点进行分析与比较,通过实际测量的数据及其具体的测量过程,进行分析与比较,在综合分析这三种观测法的测量精度及其作业特点的基础上,指出它们的适用范围,进而使今后人们在测量中选择有效的测量方法提供依据。

主要是对对向观测法、水准式观测法和单向观测法3种方法的研究,但3种方法的对向观测法与单向观测法作业特点基本相同,在已知大气折光系数和工作量相同的条件下,这两种测量方法的测量精度也相同,因此本文只就对向观测法、水准式观测法的测量精度及其作业特点进行分析与比较。

1.3.1对向观测法对向观测法是在假定测线两端的大气折光系数相同的条件下,分别在A ,B 两点安置全站仪和反光棱镜进行对向观测(如图2-1所示),A ,B 两点高差的计算公式为式(1-3-1)[8]AB AB AB BA BA A B A B 1h =(S sin - S sin +i -i +-)2αανν (1-3-1)式中,AB h 为A ,B 两点的高差,AB S 和BA S 为A ,B 两点间的斜距,AB α和BA α为A 至B 的竖直角,A i 和B i 为仪器高,A ν和B ν为棱镜高,D 为A ,B 两点间的平距。

图 1-3-1对向观测法示意图若A ,B 两点相距较远,可在A ,B 两点间设置n-1个转点将AB 边分成n 条边,这时将A 视为0,B 视为n ,则A ,B 两点间的高差为式(1-3-2)n-1AB j,j+1j,j+1j,+1,j j+1,j j j+1j j+1j=01 h =(S sin - S sin +i -i +v -v )2αα∑ (1-3-2)1.3.2水准式观测法水准式观测法是在假定测线中点的各方向大气折光系数相同条件下,在测点A ,B 安置反射棱镜并在中点O 安置仪器同时测量A ,B 两方向的斜距和垂直角(如图2-2所示),其高差等于OA 与OB 两方向的高差之差。

由于这种测量方式类似水准测量,因此本文称其为水准式观测法,当D =D'时,A ,B 两点高差的计算公式为(2-3)[9],式中,AB h 为A ,B 两点的高差,OB S 和OA S 分别为O 至B 与O 至A 两点间的斜距,OB α和OA α为O 至B 和O 至A 的竖直角,ν和'ν为棱镜高,D 和D'为O 至A 和O 至B 两点间的平距。

AB OB OB OA OA h =S sin - S sin +'-αανν (1-3-3)图 2-2水准式观测法示意图若在A ,B 两点间设置n-1个转点,将AB 边分成n 条边进行观测,由于各转点均不需求量取仪器高,这时将A 视为0,B 视为n ,则A ,B 两点间的高差为式(1-3-4)n-1AB O,j+1O,j+1O,j O,j j=0h = (S sin -S sin )+'- αανν∑ (1-3-4)式中,O 表示各测站点,其他的符号代表的意义则和式(1-3-1)和式(1-3-2)相同。

第二章测量数据2.1 测量类型随着测量技术的高速发展,全站仪已普遍用于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并以其不受地形起伏的限制施测速度较快、测量手段简捷、高速的电脑计算和精确的边长测量等优势,而且在测定高差方面比普通三角高程测量节省了大量的计算工作, 从经济指标方面比较, 是水准测量无法比拟的,所以深受广大测绘人员的青睐。

因为该测量方法可以应用在大部分的地形中测量,且具有多种优势所以我们在验证两种测量方法的精度的时候,我们须选取三种包含各种类型的不同地段来进行测量,取其数据,便对该数据进行精度分析。

以下是经过认真研究选取的三种不同地形的地段:(一)只有一个测回站该地段的类型主要是:中间没有任何阻碍视线,直接观测站点与棱镜点两点之间的高差。

因此我选取了测量南安市南大路外二环AB两点间的高差,以进行精度分析。

(二)路线较长,中间需设立几个测站该地段的类型主要是:路线比较长,不能直接测取站点与棱镜点两点间的高差,需在中间设立几个测站,以便测取两点间的高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