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语文字

合集下载

契丹小字词汇索引

契丹小字词汇索引

契丹小字词汇索引契丹小字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字,也是中国汉字的来源之一。

虽然契丹小字已经不再使用,但它仍然是研究辽代历史、文化和语言的重要资料之一。

本文汇总了契丹小字中常见的词汇,按照语言学和文化分类,带您一起了解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一、家庭和社会生活类词汇1. 女婿(yalan):指女儿嫁出去的丈夫。

2. 公主(gungšu):表示宫廷中的皇家女性或贵族女性。

3. 皇室(milwat):指皇帝及其家族。

4. 头领(bürgen):指领导一个群体或部落的人。

5. 离婚(sišümü):指双方协商后解除婚姻关系。

二、衣物和饮食类词汇1. 羊毛(qabqal):指织毛衣服所用的原料。

2. 面粉(čaqal):指为制作饼干、面条等而磨成细粉的谷物。

3. 酸奶(arqlaga):指用奶酸发酵后制成的一种饮品。

4. 沙漠(boölük):指缺少水源、植被、道路等的荒漠。

5. 豆腐(tūfū):指用植物原料发酵后制成的一种食品。

三、军事和治理类词汇1. 护卫(batur):指负责护卫皇帝或贵族的军事力量。

2. 兵器(kirlang):指用于战争或军事活动的武器和装备。

3. 城墙(uyangga):指用于防御或围攻的城市建筑结构。

4. 税收(čugul):指政府收取的各种税款和费用。

5. 立法(nomun):指制定和颁布法律、条例和政策的行为。

四、宗教和哲学类词汇1. 道教(doyi):指一种宗教体系,主张通过修炼修身达到超乎世俗的境界。

2. 经文(čuγur):指各种宗教经典和文献。

3. 佛教(pota):指源自印度的宗教体系,主张通过禅修和修行达到解脱。

4. 牛津(cinī):指一种哲学思想,追求理性和实证研究,注重推理和辩证。

5. 表演(huwem):指传统戏剧、音乐和舞蹈等表演艺术形式。

以上是常见的契丹小字词汇,展示了辽代文化和语言的一些方面。

这些词汇在研究历史、文化、语言和翻译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回鹘式蒙古文字母表

回鹘式蒙古文字母表

回鹘式蒙古文字母表回鹘式蒙古文字母表是一种用于回鹘帝国时期的蒙古文字系统,它是早期蒙古文字的重要变体。

本文将介绍回鹘式蒙古文字母表的历史背景、构造、发展以及对蒙古文化和语言的影响。

一、历史背景回鹘帝国是古代蒙古人建立的一个重要政权,其疆域相当广阔,包括中亚、西亚和东欧地区。

回鹘帝国统治时期,蒙古人开创了独特的书写系统——回鹘式蒙古文字母表。

二、构造特点回鹘式蒙古文字母表采用了横行书写的方式,字母形状较为独特。

每个字母由多种连写的线条和弧形组成,形态复杂,具有浓厚的装饰性质。

回鹘式蒙古文字母表共包含35个基本字母,其中包括元音字母和辅音字母。

三、发展演变回鹘式蒙古文字母表在回鹘帝国时期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该时期蒙古人民书写的主要工具。

随着时间的推移,回鹘式蒙古文字母表逐渐演化为后来的蒙古文和满文等其他文字系统的基础。

四、对蒙古文化和语言的影响回鹘式蒙古文字母表对蒙古文化和语言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不仅是蒙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为后来的蒙古文学、历史学等学科奠定了基础。

回鹘式蒙古文字母表的出现和使用,使得蒙古人民能够更加方便地记录和传承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五、回鹘式蒙古文字母表的保护和传承回鹘式蒙古文字母表作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目前正面临着保护和传承的挑战。

政府和学者们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对回鹘式蒙古文字母表的研究和保护工作,确保它得到充分的保育和传承。

六、结语回鹘式蒙古文字母表是蒙古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凝聚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我们应该重视对回鹘式蒙古文字母表的研究和保护,传承和弘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以促进蒙古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少数民族文字介绍

少数民族文字介绍

少数民族文字介绍
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字丰富多彩,每一种文字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以下是一些少数民族文字的介绍:
1. 蒙古族文字:蒙古族使用的文字是蒙古文,它源于古代回鹘文。

蒙古族文字的书写方式是横竖相间,具有独特的风格。

2. 藏族文字:藏族使用的文字是藏文,它是基于梵文的一种拼音文字,具有悠久的历史。

藏文的书写方式是上下结构,每个字母都有特定的发音。

3. 维吾尔族文字:维吾尔族使用的文字是维吾尔文,它源于古代粟特文。

维吾尔文的书写方式是从左到右,每个字母都有特定的发音。

4. 彝族文字:彝族使用的文字是彝文,它是基于古代甲骨文和金文的拼音文字。

彝文的书写方式是上下结构,每个字母都有特定的发音。

5. 壮族文字:壮族使用的文字是壮文,它是基于古代方块壮字的拼音文字。

壮文的书写方式是左右结构,每个字母都有特定的发音。

什么字被国家删除了

什么字被国家删除了

什么字被国家删除了
被国家删除的字有佉卢文、粟特文、吐火罗文、于阗文、契丹文、女真文、突厥文、巴斯巴蒙文、西夏文。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五种:
1、佉卢文
佉卢文是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期的文字,并通过丝绸之路向中亚和中国西部流传,公元4世纪中叶随着贵霜王朝的灭亡,佉卢文也随之消失了,成了一种无人可识的死文字。

2、粟特文
粟特文是中国西北部的商业语言。

其后粟特人相继被嚈哒人、突厥人统治。

到8世纪上半叶,阿拉伯人控制了粟特,粟特古国逐渐消亡,粟特文也随之湮灭。

3、吐火罗文
吐火罗文是大月氏时期的文字。

20世纪初在中国新疆发现了这种语言的残卷。

后经考释,此语言有东西两种方言,习称吐火罗A(焉耆语)、吐火罗B(龟兹语)。

所使用的字母是中亚婆罗米斜体字母,时间大约在6至8世纪之间。

4、于阗文
于阗文是阗地区的称为“塞人”的民族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

在20世纪在新疆和田(古称于阗)发现写有这种文字的文献。

5、契丹文
契丹文是辽代为记录契丹语而参照汉字创制的文字,在契丹族建立的辽国有官方文字地位。

契丹是中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907年建立契丹国,先后创制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两种文字。

金朝灭辽后,终于成为死文字。

从创制到废止,前后共使用二、三百年。

突厥

突厥

tujue突厥中国北方和西北方古代民族。

亦为汗国名。

关于突厥的本名,学术界过去多接受法国汉学家伯希和(P.佩利奥)等人的说法,认为突厥是Tūrk的复数Tūrkūt的对音。

突厥有广狭二义:①广义的突厥泛指突厥汗国以前和以后所有操突厥语的部落或民族,突厥汗国兴起以前的丁零、敕勒、狄历、铁勒等名称可能都是突厥一名的不同译法;突厥汗国以后的回纥(回鹘),西迁的乌古斯等部也属于广义的突厥。

②狭义的突厥指6世纪中叶到8世纪中叶,即西魏(535~556)、北周(557~581)、隋(581~618)与唐代(618~907)前半期在金山(今阿尔泰山)南麓、漠北高原两度建立突厥游牧汗国 (552~630,682~744),并活跃于中亚的民族。

突厥一名含义,据史载,因其先人在6世纪中居金山之阳,为柔然锻工,因金山形似兜鍪(古战盔),其俗谓兜鍪为突厥,因以为号。

11世纪70年代成书的《突厥语词典》则释突厥为“最成熟最旺盛之时”。

突厥第一汗国的建立及同中原王朝的关系 领导建立突厥汗国的民族是阿史那氏。

它在突厥游牧汗国中的地位,类似匈奴游牧国家中的挛鞮氏,柔然游牧国家中的郁久闾氏。

与阿史那氏通婚的氏族是阿史德氏,这两个婚姻氏族统治着突厥部众。

关于阿史那氏的起源,《周书》、《隋书》各有大同小异的传说。

几种传说的共同点是阿史那氏以狼为图腾,酋长的牙门之前建有狼头纛,示不忘本。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传说指出突厥先世曾经住在平凉,5世纪中叶因受北魏(386~534)灭北凉沮渠氏(439)的影响而移居高昌的北山,再移居金山南麓,臣属于柔然,世为柔然锻奴。

突厥掌握冶铁技术,并时常来边塞,“市中国缯絮”,在贸易过程中不断吸收中原文化,这些显然是促进突厥建国的重要因素。

西魏文帝大统八年(542),突厥始见于汉文文献著录(《周书》宇文测传)。

大统十一年,西魏把持军政实权的丞相宇文泰派遣酒泉昭武九姓胡安诺槃陀出使突厥,翌年,突厥遣使西魏,是为突厥与内地王朝正式交往之始。

突厥相关概念-定义说明解析

突厥相关概念-定义说明解析

突厥相关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突厥相关概念是指与突厥人、突厥文化、突厥历史等有关的一系列概念。

突厥人是中亚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们在古代曾经建立过庞大的帝国,对中古世界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突厥起源于中亚草原地带,根据历史资料,突厥的活动轨迹可以追溯到公元6世纪左右。

他们最初是游牧民族,在游牧生活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社会制度。

突厥人以勇敢、机动和智慧而闻名,他们的部落联盟在不同的时期建立了多个强大的帝国,如著名的突厥汗国和突厥唐朝。

这些帝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突厥文化和社会制度是突厥人的核心价值观和组织方式的集合体。

突厥人信奉萨满教和佛教,他们崇尚自然、崇敬祖先,并且有着独特的宗教仪式和信仰体系。

在社会制度方面,突厥人采用了世袭的汗制,汗国是一个由君主统治的政治实体,统治者被视为神圣的领导者,拥有绝对权威。

突厥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与影响是研究突厥相关概念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突厥人的帝国在其鼎盛时期曾与周边的多个文明互动,如中原的唐朝、波斯的萨珊王朝以及拜占庭帝国等。

这些互动不仅仅是政治上的交流,还有着经济、文化和科技方面的交流。

突厥的文化和制度对于这些文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突厥人也受到了这些文明的影响,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和发展。

总之,突厥相关概念是研究突厥人、突厥文化和突厥历史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突厥的起源和历史,到突厥文化和社会制度,再到突厥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与影响,突厥相关概念贯穿着中亚地区古老而复杂的历史进程。

对于探索突厥人及其文化的意义、突厥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突厥相关概念的现代意义,我们需要对突厥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整体组织和布局,让读者对后续内容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对突厥相关概念进行概述,并说明本文的目的和重要性。

《突厥语词典》国内四十年(1978—2017)研究综述

《突厥语词典》国内四十年(1978—2017)研究综述

《突厥语词典》国内四十年(1978—2017)研究综述【摘要】本文对国内四十年来对《突厥语词典》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接着概括了《突厥语词典》的研究概况、研究方法与技术、词典内容与特点、学术贡献与影响以及研究局限性。

最后展望了未来对《突厥语词典》研究的方向,并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建议。

通过对国内四十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有助于推动对《突厥语词典》这一重要词典的深入研究,为突厥语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突厥语词典、国内研究、四十年、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词典内容、学术贡献、影响、研究局限性、展望、总结、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突厥语词典》作为对突厥语言文化进行系统整理的重要学术工具之一,自1978年至2017年间在国内展开了长达四十年的研究。

研究背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当时我国突厥语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学者们纷纷意识到整理编纂一部系统全面的突厥语词典的重要性。

而在这样的背景下,《突厥语词典》的编纂工作开始了。

通过对突厥语族各语言的词汇进行整理和编纂,这部词典为突厥语研究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语言资料,成为他们研究突厥语言文化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十年间,《突厥语词典》国内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研究者们通过对词典内容的深入分析和对比研究,逐渐揭示了突厥语言的特点和规律,推动了突厥语言研究的发展。

这部词典也为突厥语研究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成为世界突厥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研究意义《突厥语词典》的编纂和研究对于语言学习和语言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少数民族语言面临着濒危的危机。

突厥语词典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突厥语言的传承和发展,更可以帮助人们学习和了解突厥语言,保护和传承这一重要的语言遗产。

《突厥语词典》的研究意义不仅在于推动突厥语言学习和研究的发展,更在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乌孜别克语言文字简述

乌孜别克语言文字简述

乌孜别克语言文字简述
阿不都艾尼·海山;李泰和
【期刊名称】《语言与翻译》
【年(卷),期】1987(000)001
【摘要】<正> 乌孜别克语属阿勒泰语系突厥语族(更确切地说,是包括维吾尔、乌孜别克人在内的喀尔鲁克分支)语言之一。

这种语言是在形成乌孜别克民族的种族、部落、民众口语的基础上,在乌孜别克人的全部历史过程中,经历数百代人而创造的;是在乌孜别克人民居住地区和环境的各种条件范围内发展起来的。

现代乌孜别克语是一个完整的乌孜别克民族语言发展的高度形式和乌孜别克民族文化的二种类型。

因此,现代乌孜别克文学语言是乌孜别克民族在科学、文化语言上必须使用的语言
模式。

【总页数】5页(P41-45)
【作者】阿不都艾尼·海山;李泰和
【作者单位】乌孜别克族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2
【相关文献】
1.简述语言文字训练的特点 [J], 孙桂玲;
2.简述当前我国对维吾尔语言文字的保护和应用 [J], 阿卜杜吾普尔·热合曼
3.吉尔吉斯斯坦语言文字现状简述 [J], 马克来克·玉买尔拜;尤丽杜丝
4.柯尔克孜语言文字史简述 [J], 依布拉音·艾沙;杨应元
5.毛泽东语言文字思想研究简述 [J], 刘兴策;黄赛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Thank you! 谢谢大家!
者是丹麦语言学家威廉˙汤姆森和俄
国突厥学家拉德洛夫
速速地返回提要吧
www,



使用年限:9世纪中叶回鹘西迁以后—15世纪 的哈密、吐鲁番一带
•字体:刻本体(棱角突出,最好辩认)、写经体
(笔画浑圆)、草书体(最难辨认) •影响:历史上回鹘文曾对周围民族的文化发展起过
重大作用。例如回鹘文曾先后用作元朝和金帐汗国





可以链接回去喽
焉耆-龟兹文字母表
于阗文突厥语对照词汇
Your site here
LOGO


使用原因:唐末、五代之际,回鹘人和 吐蕃人由于军事、政治、经济方面的联 系或出于对吐蕃人了解的需要而使用吐 蕃文。
藏文字体分为有头字(正楷)和无头字 (行书)
LOGO
1
2
突厥语文字发展特点去链接吧
突厥文去链接吧
3 5
回鹘文别磨了
去链接
4
摩尼文准备好了
链接去
婆罗米文可以链接了 汉 文赶紧去吧
6
古藏文好了 可以去链接了 叙利亚文可以过去啦 察合台文终于是最后一个链接了
7
8
9
阿拉伯文
倒数第二个啦 哈哈
10
Your company slogan
1 突厥语文字发展特点
墓志铭:叶尼塞、哈斯卡墓
志铭 崖壁刻:回拖-塔米尔铭文 宗教,魔法:《占卜书》 契约、医药:出自敦煌、米
兰等地的纸书法律 文书
LOGO
突 厥 文
突厥文属象形文字,有其独自来 源,同时也可能受到中国文明的影
响。其产生与突厥人当时的社会经
济、生活环境、对事物的认识和思 维习惯有密切关系。 对突厥文解读做出巨大贡献的学

藏文字母表

可以回去了
吐蕃文书回鹘语佛教教理问答
Your site here
LOGO
A 汉

快回去吧
时间:公元9—14世纪
类型:注音、双语
zzplovezzp
A 叙 利 亚 文
快 点 回 去 吧
时间:公元10—14世纪 传入:与景教相伴随进入新疆
zzplovezzp




使用时间:公元11-17世纪 代表著作: 《突厥语词典》《真理的 入门》《福乐智慧》
使用原因: 公元10世纪末,喀喇汗 王朝时期,伊斯兰教开 始传入现今的喀什一带 ,随着宗教的变化,阿 拉伯文逐渐取代原先的 回鹘文,但在东疆的高 昌、哈密等地传入较晚 ,明代时,此地仍使用 回鹘文。




赶紧回去




• 形成:喀喇汗王朝1213年被西辽所灭, 1324年畏兀儿地归入察合台汗国,哈 卡尼亚文并没有因喀喇汗国的灭亡而 消失,而是演变为14世纪以后的察合 台文。由于这种语言最先是在察合台 及其后裔统治的地区形成的,故称 “察合台语”。 • 察合台文从右至左横写。
1.文字的演变和更替与维吾尔社会 不同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 关系密切; 2.同一时期内同一政治社团中,文 字的使用往往有两种或多种并用的 情况; 3.维吾尔社会不同集团的不同地域, 文字的使用常常不统一。返回提要去
zzplovezzp
LOGO
时间:约公元6世纪——公元9世纪 形式:历史传记碑铭:翁金碑、阙 特勤碑
摩尼文源自来源:直接源于叙利亚文的福音体, 其字体结构简单、清晰易读,字体 工整,其字从右至左横写。链接回去
• 婆罗米文约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古印度,
其真正起源已被人们遗忘,因此降文字的 创造归功于万能的“婆罗米”(即梵天 神),其名称便由此而来。 • 婆罗米文在笈多王朝时期,碑铭文字发展 成为一种新的笈多字体,后其西部变体传 至西域又发展为两个变体: 西域笈多斜体--焉耆-龟兹文(旧称吐火罗文) 西域笈多草体—于阗-塞文




参考文献
①牛汝极,阿尔泰文明与人文西域,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
社,2003年10月; ②牛汝极,维吾尔古文字与古文献导论,乌鲁木齐,新疆人民 出版社,1997年8月; ③李增祥,突厥语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
5月;
④牛汝极,文化的绿洲:丝路语言与西与文明,乌鲁木齐,新 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
的官方文字,蒙古人在回鹘文基础上创制回鹘式蒙 古文沿用至今,满人又在蒙文基础上创制满文。辛 亥革命后,满文不再使用,但新疆的锡伯文却沿用 至今。
www,
•受汉民族影响:早期回鹘文从右至左横写,后 在汉文影响下从左到右竖写速速地返回提要去



ww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