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word版)

2016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word版)
2016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word版)

A.粮食酿酒 B.面纱织布 C.火药应用 D.瓷器烧制

A.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硫酸冲洗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将尾气直接排放

A 空气、石油、干冰混合物

B 氮气、水银、金刚石单质

C 糖类、油脂、蛋白质营养物质

D 甲烷、乙醇、塑料有机物

A.A B.B C.C D.D

【解析】:A、干冰中只含有二氧化碳一种物质物质,属于化合物,不属于混合物;

B、氮气、水银、金刚石都是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都属于单质;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属于营养素;

D、甲烷、乙醇、塑料都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

【答案】:A.

(2016安徽省)4.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的化学性质活泼

B.X表示N2

C.氧原子的质子数是8

D.三种元索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解析】:A.碳是6号元素,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4结构,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

不易得电子,也不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B.7号元素是氮元素,其元素符号为N;C.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氧的原子序数为8,原子序数=质子数,所以氧原子的质子

数为8,故正确; D.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即质子数不同,则核外电子数也不相同.

【答案】:C.

(2016安徽省)5.硼氢化钠(NaBH4),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是一种安全车载氢源.有关硼氢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2个氢分子 B.硼元素的化合价为+3

C.只含一种非金属元素 D.Na、B、H的质量比为1:1:4

【解析】:A、硼氢化钠是由硼氢化钠分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则A错误.

B、钠元素显+1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设硼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1)×4=0,则x=+3价,则B正确.

C、硼氢化钠中硼、氢均属于非金属元素,则C错误.

D、Na、B、H的质量比为(23×1):(11×1):(1×4)≠1:1:4,则D错误.

【答案】:B.

(2016安徽省)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蒸发 B.加热液体 C.测溶液的pH D.倾倒液体

【解析】:A、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则A正确; B、加热液体时,不能使用量筒,则B错误;

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则C错误.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则D错误.

【答案】:A.

(2016安徽省)7.2016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 B.农作物采用大水浸灌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D.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

【解析】: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能节约用水,则A符合题意;

B、农作物采用大水浸灌,浪费的大量的水资源,不利于节约用水,则B不符合题意;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能减少水体污染,则C符合题意;

D、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有利于水资源保护,则D符合题意.

【答案】:B.

(2016安徽省)8.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象,模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

D.可燃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

【解析】:A.水和过氧化氢都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则A错误;

B.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团簇中的水分子也在不断运动,则B错误;

A.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减少

【解析】:根据题意结合微观示意图,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CO2+H2 H2CO2 A、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量没有改变,则A错误;

【解析】:(1)图中标示的材料中,铝锂合金和钛合金中含有铝、锂、钛等金属元素;橡

(3)研究显示:O2的体积分数大于36%时就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O2验满时采用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方法不可靠(填“可靠”或“不可靠”).为了收集一瓶较纯净的O2,最好采用排水集气法.

【解析】:(1)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中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2)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①是漏斗;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不需加热,制取较多的O2,应用锥形瓶,制取过程中可以添加反应物,应用长颈漏斗.并用⑤封闭锥形瓶和导出气体,故组装O2发生装置时,应选择②③⑤;

(3)O2的体积分数大于36%时就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O2验满时采用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方法不可靠;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用排水法.

【答案】:(1)催化作用;(2)漏斗;②③⑤;(3)不可靠;排水.

(2016安徽省)13.高纯氧化锌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流程制备高纯氧化锌.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3)反应②后进行的分离操作名称是过滤,若得到的NH4Cl溶液有浑浊,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写出一种即可).

(4)反应③属于分解反应,除得到氧化锌外还生成2种常见气体,其化学式为CO2、C O.

【解析】:

(1)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2)由流程图和物质间的反应可知:反应②是氯化锌和草酸铵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铵和草酸锌沉淀,属于复分解反应;

(3)反应②后进行的分离操作名称是过滤,若得到的NH4Cl溶液有浑浊,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过滤仪器不干净等;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反应③属于分解反应,草酸锌分解除得到氧化锌外还生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气体;

【答案】:(1)Zn+2HCl═ZnCl2+H2↑;(2)复分解反应;

你(3)过滤;滤纸破损;(4)CO2、CO

(2016安徽省)14.某研究小组对自动充气气球(示意图如图1)进行下列探究.

[查阅资料]该气球充气原理是:通过挤破液体包,使液体与白色粉

末接触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现气球自动充气.

(1)为检验气体是二氧化碳,可选用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钙溶

液)(填试剂名称).

探究一:液体包内溶液酸碱性的探究

(2)室温时,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3,则该溶液呈酸性.

探究二:白色粉末成分的探究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是碳酸钙;乙同学认为是碳酸钠;丙同学认为

是碳酸氢钠.

[设计并进行实验]

(3)将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搅拌,固体全部溶解,说明甲同学的猜想

不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

(4)室温时,分别向盛有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白色粉末样品的锥形瓶中

注入等体积、足量的10%盐酸(装置如图2),记录如表:

实验编号锥形瓶内物质最终得到CO2体积

/mL

名称质量/g

①碳酸氢钠0.10 V1

②碳酸钠0.10 V2

③白色粉末 a V1

实验①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表中a= 0.10;V1 >V2

(填“>”、“<”或“=”).

[分析并得出结论]

(5)如何从上表中获取证据并得出结论?根据表中CO2体积与锥形瓶内物质质量的关系,实验③与实验①相同,可得出白色粉末的成分为碳酸氢钠。

【解析】:(1)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为检验气体是二氧化碳,可选用澄清石灰水;

(2)pH小于7的溶液显酸性,所以室温时,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3的溶液呈酸性;

(5)为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小林设计了如图方案:

你认为上述方案不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请分析:根据上述实验,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