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课的课程性质和目的doc资料

文献检索课的课程性质和目的doc资料
文献检索课的课程性质和目的doc资料

课程简介

文献检索课是培养学生掌握文献信息的检索与利用,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一门科学方法课,由国家教委统一命名。1984 年原教育部颁布(84)高教一字004 号文件,文献检索课被正式列入我国高校文理工科各专业的教学计划。20余年来,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修完或正在选读这门课程,发展十分迅速。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有效提高人们检索信息和利用信息的效率。使学生了解各自专业及相关专业文献检索的方法,树立自觉捕捉、获取信息的意识,具有主动获取更深、更广、更新知识的技能,提高利用信息的能力,增强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学习文献检索课的意义

第一,信息激增的现实要求我们学习文献检索。我们的

时代是一个信息量激增的时代。据估计,世界每天有 1.3?1.4 万篇新的科学论文问世,每小时有20 项新的发明,每分钟出一本新书。互联网数据流量自1988 年以来以平均每年翻两番的速度增长,近两年这个数字接近每年翻三番。互联网网页数已接近40 亿,并以每天10 万页速度递增。信息激增不仅使“ 读不完,接受不了”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而且使如何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寻找合乎要求的信息变得越来越困难。

第二,信息知识的更新要求我们学习文献检索。人类知识的更

新速度在加快,信息知识的有效期在缩短,例如:10 年前发展起来的新兴工程技术,今天约有30%已经过时。有专家认为,一个人在大学阶段只能获得一生中所需知识10 %左右,而90%的知识是要在工作中通过不断学习获得的。知识的频繁更新,清楚地说明,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的文献检索技能不断地汲取新知识,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第三,文献检索的专门化要求我们学习文献检索。现代文献信息的载体类型、出版类型、传播手段、组织形式十分复杂,近年日益普及的计算机检索,尽管在通信和网络技术的扶持下,已经使获取信息的手段变得更为方便、有效,然而,各种类型数据库的迅速增长,数据库理论、检索软件、检索策略等知识日益深化,迅速、准确、完整地获取所需的信息文献已经成为一项综合性的专门化的技术。那种“只要会上网,谁都会检索”的看法是外行人的一种错觉。

第四,文献信息检索是现在,更是未来科技人员的一项基本功。对于一个科研工作者来说,文献信息检索贯穿于科研工作的始终,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项科研

工作的开题前,首先要对课题涉及的文献信息进行全面的检索,了解国内外动态,从而对自己的课题进行周密的论证,以避免重复他人的劳动;在科研的进行过程中查阅文献信息,可以把前人认识事物的终点作为自己继续探索的起点,找出攻关途径;在科研结束进行成果鉴定时进行文献信息检索,可以判定成果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可以说,文献信息的检索能力是决定科研效率和科研水平,甚至课题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五,文献检索课已被看成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形式。美国高等院校2001 年版信息素养教育规范中认为,信息素养代表着一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确定所需信息的内容;成功地并有效地获取所需的信息;科学地评价所获信息及其来源;将所获信息融合于自己已有的知识中;有效地应用信息解决具体的问题;理解与信息利用过程中相关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合乎道德而且合法地获取和使用信息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埃得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教学内容及重点文献检索基础理论知识:文献、信息,文献的特点及分类;文献信息检索的原理,检索语言、检索工具,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步骤,计算机检索的方法,数据库检索,网络信息检索,文献信息的分析与利用。

基本技能:掌握若干种综合性和专业性中外文检索工具,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检索和本专业相关的不同类型的文献;重点掌握利用计算机进行各种数据库、电子资源检索文献的方法;掌握获取原始文献及整理文献资料的方法。

三、课程安排与考核

本课程共32 学时,采用理论讲授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

课程考核:考勤、平时作业、综述论文。四、参考书

B 区图书馆四楼G252.7

信息检索、文献检索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