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题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时的交叉互换为基因

合集下载

染色体互换规律

染色体互换规律

染色体互换规律首先要明确的是有丝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一般不会交叉换。

只有减数分裂才会。

减数分裂,交换以后,先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一分为二。

有丝分裂偶然也会交叉互换,其实你可以这样理解:交叉互换跟交叉互换,其他的规律没有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向两极移动,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你仔细观察有丝分裂后期的图,在移向细胞两极的每侧染色体中你都可找到形态大小两两一致的染色体,它们就是同源染色体(注意不是两极彼此之间的,那是由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的子染色体)。

我们继续了解一下有丝分裂:比如:1、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体以分离,为什么还会有同源染色体?因为同源染色体是形态大小相同,它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一对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体分离,但是分离后的染色体依然符合同源染色体的定义.所以同源染色体依然存在.2、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分别是什么?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但是同源染色体没有什么具体的变化,就是在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新的染色体,末期分裂成两个细胞染色体数恢复到正常值。

减数分裂过程中只有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的变化,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没有同源染色体。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是先联会形成四分体(此时可以发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接着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后期的时候同源染色体向两极移动,末期形成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同源染色体的相关知识定义1:形态相同、在减数分裂中能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定义2:二倍体细胞中染色体以成对的方式存在, 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且形态、大小相同,并在减数分裂前期相互配对的染色体。

含相似的遗传信息。

定义3: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且形态、大小相同,在减数分裂前期相互配对的染色体。

是在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染色体,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参考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中彼此联会(若是三倍体及其他奇数倍体生物细胞,联会时会发生紊乱),最后分开到不同的生殖细胞(即精子、卵细胞)的一对染色体,在这一对染色体中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方。

高中生物遗传部分判断题50题

高中生物遗传部分判断题50题

高中生物遗传部分判断题50题1.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与加热杀死的S型菌混合产生了S型,其生理基础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2.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的实质都是染色体上的DNA中碱基对排列顺序的改变。

3.基因突变一定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4.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成功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后,一定会得到纯合子5.同源多倍体生物的可育性一定比二倍体生物低。

多倍体中偶数倍体(如四倍体)可以发生联会现象,但是要比普通的二倍体生物结实率低。

6.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性状的改变;导致性状改变的基因突变不一定能遗传给子代。

7.基因突变会产生新的基因,新的基因是原有基因的等位基因;基因重组不产生新的基因,但会形成新的基因型。

8.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9.六倍体小麦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培育成的个体称为三倍体。

10.花药离体培养后得到纯合子。

11.三倍体无籽西瓜具有发育不全的种皮12.单倍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因此都是高度不育的;多倍体是否可育取决于细胞中染色体组数是否成双,如果染色体组数是偶数则可育,如果是奇数则高度不育。

1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无论是同源染色体还是非同源染色体间都可能发生部分片段的互换,这种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14.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了矮茎豌豆,属于基因重组。

15.如果不考虑XY同源区段上的基因,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患病的女孩,则该致病基因一定是隐性且位于常染色体上。

16.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XbXbY(色盲)的儿子。

如果异常的原因是夫妇中的一方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发生了一次差错之故,则这次差错可能发生在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

17.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妻子的父母都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妹妹是白化病患者,丈夫的母亲是患者。

则这对夫妇生育一个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1/12;若他们的第一胎生了一个白化病的男孩,则他们再生一个患白化病的男孩的概率是1/8。

18.在调查人类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及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选择的调查对象都应该包括随机取样的所有个体。

高中生物遗传的细胞基础练习题(含解析)

高中生物遗传的细胞基础练习题(含解析)

高中生物遗传的细胞基础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欲观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可选用的材料是()A.马蛔虫受精卵B.蝗虫的精子C.小鼠睾丸D.洋葱根尖2.处于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目之比为()A.1:2:4 B.1:2:2 C.1:1:2 D.1:4:4 3.下列人体结构或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A.一个四分体B.精子C.受精卵D.初级卵母细胞4.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与姐妹染色单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所含的遗传信息都相同B.姐妹染色单体来自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自我复制C.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D.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5.下图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图片。

该细胞发生的变化是()A.同源染色体配对B.姐妹染色单体分离C.DNA双链解开D.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6.图1表示某种哺乳动物(2n)处于正常分裂时的一个细胞图像。

图2是该种动物的一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发生了一次异常,分别检测其分裂进行至T1、T2、T3时期的三个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的数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1细胞所处时期与图2的T3时期相同B.图1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细胞中含有6条染色体C.图2中处于T3时期的细胞中X染色体数量可能为0或4D.该异常分裂的卵原细胞最终形成的1个卵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或47.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不同点是()A.同源染色体联会B.细胞质是否均等分配C.染色体着丝点分裂D.染色体复制8.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

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B.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一般不同C.同源染色体在前期Ⅰ会进行配对D.同源染色体在前期Ⅰ会发生片段交换9.如图为人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相关物质数量变化的部分曲线图。

洛阳市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洛阳市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洛阳市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单选题1、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

其中表示错误..的是()A.B.C.D.答案:D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

等位基因一般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由图可知等位基因G、g和H、h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A、A项中两个细胞大小相等,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两条染色单体上有由DNA复制而来的两个相同的基因,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A正确;B、B项中两个细胞大小也相等,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与A项细胞不同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的方式不同,产生了基因组成为ggHH、GGhh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B正确;C、C项中4个细胞大小相同,为4个精细胞,两两相同,C正确;D、D项中虽然4个大小相同的精细胞也是两两相同,但是每个精细胞中不能出现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即G 和g、H和h一般不会在一个精细胞中,D错误。

故选D。

2、下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某结构数量变化。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B.f~g阶段细胞中会出现8个四分体结构C.e时期的生理过程依赖于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特点D.b~e阶段细胞中一般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存在答案:B分析: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间期DNA进行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变;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一分为二,染色体平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减数分裂DNA数目变化:在间期加倍,在MⅠ末期结束减半,在MⅡ末期结束再次减半;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在MⅠ末期结束减半,在MⅡ后期加倍,在MⅡ末期结束减半。

【创新设计】2021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课时作业: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7课时

【创新设计】2021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课时作业: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7课时

第7课时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Ⅰ)[目标导读] 1.结合教材P 16“问题探讨”,阐明减数分裂的概念。

2结合教材P 18内容,阐述同源染色体、四分体、联会等概念。

3.结合教材P 17图2-2,建立减数分裂的动态影像,重点留意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重难点击] 1.减数分裂的动态过程。

2.同源染色体的概念。

1.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分裂方式⎩⎪⎨⎪⎧有丝分裂:真核生物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减数分裂:真核生物产生生殖细胞的方式无丝分裂:蛙的红细胞等特殊的增殖方式2.有丝分裂的过程(以动物细胞为例)示意图主要特点分裂 间期①完成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②复制的结果,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分 裂 期前 期 ①核膜消逝,核仁解体 ②染色质丝高度螺旋成为染色体 ③两组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中 期 ①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细胞中心的赤道板上 ②染色体的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清楚可数,便于观看 后 期①每个着丝点分裂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②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分裂期末期①染色体解螺旋成为染色质丝 ②纺锤体消逝③核膜、核仁重新消灭,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 ④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成为两个子细胞课堂导入我们知道进行有性生殖的多细胞生物体都是由一个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发育而来的,有性生殖的生物在性成熟后都要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是通过什么分裂产生的呢?探究点一 减数分裂及其相关概念结合教材P 16的问题探讨和P 16~18内容,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同源染色体及其相关概念。

1.减数分裂的概念(1)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配子(生殖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

说明果蝇产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是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这个过程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称为减数分裂。

(2)阅读教材P 16减数分裂的概念,从以下几个方面加深生疏:(3)是否全部的精原细胞都进行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有细胞周期吗? 答案②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

高三生物(基因的连锁和互换规律)

高三生物(基因的连锁和互换规律)
Ab
为__a__B___.为_不完全连锁__遗传方式 A
B
(4)若测交后代有4种比值相等的类型,则AaBb可表示为__a_____b.
(5)若AaBb自交,后代只有两种类型且为3:1,则AaBb可表示为
AB
Ab
ab
;若AaBb自交后代有1:2:1的3种类型,则AaBb可表示为__a
_
B
基因的连锁和互换规律的实质
A
CB
B、不同的连锁基因间有着不同的交换值,其大小与其间 距离有关。
2021/3/28
29
交换比率的测定 (一)交换值(交换频率或重组率)的概念 ·交换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无法直接测定,只有 通过基因之间的重组来估计交换发生的频率。
·交换值是指重组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重组型 配子数难以测定,常用重组型个体数在测交后代全部个 体中所占的百分率来计算。
那么,我们现在可以把交换值看作为基因在染色 体上的相对距离,也称遗传图距
交换值
交换值的大小与染色体上两个连锁基因 间距离的远近有关。
染色体上两个连锁基因相距越远,形成 重组配子的百分比就越大,或者说交换值 越大;相反,染色体上两个连锁基因靠得 越近,形成重组配子的百分比就越小,也 就是交换值越小。
基因型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产生的F1有AAbb、AaBb和 aaBB3种基因型,比例为1︰2︰1,其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 的位置应是
A
B
C
D
一个基因型为AB//ab的生物体,重组型配子占 30%,问该个体减数分裂产生AB型配子的可能 性是多少?
一个基因型为AB//ab的生物体,重组型配子占 30%,问该个体的一个初级性母细胞减数分裂 产生AB型配子的可能性是多少?

高考生物考试易错题易错点10 细胞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分析 (解析版)

易错点10 细胞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分析细胞分裂是高考命题的必考点之一,多数以带图的选择题考查细胞分裂的各时期特点。

细胞分裂与遗传规律、三种可遗传变异、DNA复制等知识密切联系,这类试题跨度较大,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而没有全面且熟练掌握细胞分裂各时期特点,就无法将细胞分裂知识与其他知识进行有效链接,在复杂的试题情境中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题。

在复习备考中,需要加强图文转换练习,全面且熟练掌握细胞分裂各时期特点,深刻领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注意以下细微易错陷阱,对全面理解细胞分裂等知识有所帮助。

易错陷阱1:染色体组、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染色体、DNA数目变化。

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时期特点及染色体组概念理解不透造成误判,混淆细胞中DNA分子数、核DNA 分子数和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造成误判,误以为X和Y(或Z和W)性染色体没有染色单体而误判细胞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数目或性染色单体数。

易错陷阱2:等位基因分离的时期。

误以为有丝分裂会发生等位基因分离,忽略交叉互换后姐妹染色单体上具有等位基因造成误判。

易错陷阱3:细胞分裂异常的结果分析。

无法将异常分裂的结果与细胞分裂各时期特点有效对接造成误判。

易错陷阱4:DNA复制后带标记的染色体、染色单体、细胞数。

没有考虑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随机移向细胞两极造成误判。

易错陷阱5:细胞分裂图中三种可遗传变异的判断。

忽略了有丝分裂不发生基因重组造成误判。

易错陷阱6: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类型。

忽略了“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个体”还是“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性原细胞”造成误判。

例题1、(2022山东·T8)减数分裂Ⅰ时,若同源染色体异常联会,则异常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可进入 1 个或2 个子细胞;减数分裂Ⅱ时,若有同源染色体则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若无同源染色体则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异常联会不影响配子的存活、受精和其他染色体的行为。

基因型为Aa 的多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Ⅰ时,仅A、a 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异常联会且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

高三生物知识遗传机制

高三生物知识遗传机制遗传机制是指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规律。

在高三生物学习中,遗传机制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高三生物知识中的遗传机制。

一、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生物体的DNA分子中。

DNA分子由两条互相缠绕的链组成,形成双螺旋结构。

每个DNA分子上含有许多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序列。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主要包括复制、转录和翻译。

在复制过程中,DNA双链分离,每条链作为模板合成新的互补链,形成两个相同的DNA分子。

在转录过程中,DNA的一条链作为模板合成mRNA(信使RNA),mRNA携带遗传信息离开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在翻译过程中,mRNA与核糖体结合,tRNA(转运RNA)将氨基酸带到核糖体上,根据mRNA上的密码子序列合成蛋白质。

二、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指生物体遗传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产生的变化。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遗传变异分为两类: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1.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

基因突变的原因有:自然辐射、化学物质、生物体内发生的错误等。

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基因突变对生物体的影响有:有利、有害、中性。

2.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如染色体片段缺失、重复、倒位、易位)、染色体数目变异(如个别染色体的增减、染色体组数目改变)。

三、遗传规律遗传规律是指生物体遗传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规律性。

遗传规律主要分为两大类:孟德尔遗传规律和染色体遗传规律。

1.孟德尔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分离规律是指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规律是指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课件【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


数目
4n
染色体
核 DNA
染色单体
2n
n
0
G1 S G2 减Ⅰ前 减Ⅰ中 减Ⅰ后 减Ⅰ末 减Ⅱ中减Ⅱ后减Ⅱ末 减Ⅱ前
四、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数的变化规律
5、染色体/核DNA数目变化曲线
染色体/核DNA 变化原因? 染色体复制
1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 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
变化原因?
1/2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6、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次 级 精 母 细 胞
减Ⅱ前期
减数分裂Ⅰ与减数分裂Ⅱ之间通常没有间期,
或者间期很短;这期间的

特点:
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中央, 该过程无同源染色体;
注意:减数分裂Ⅱ的各时期变化除无同 源染色体之外,其他均与有丝分裂一样;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7、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细胞分裂,同源染色体
每个细胞中 染色单体数
4n
分离,进入两个子细胞
变化原因?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
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
2n
染色体复制
变化原因?
n
变化原因?
时期
间期 减I前 减I中 减I后 减I末 减II前 减II中 减II后 减II末
四、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数的变化规律
3、每个细胞中的DNA数目变化曲线
4n
2n
细胞分裂,同源染色体 分离,进入两个子细胞
变化原因?
着丝粒分裂,姐 妹染色单体分开, 形成子染色体
变化原因?
细胞分裂,子染色 体进入两个子细胞
变化原因?
n
时期
间期 减I前 减I中 减I后 减I末 减II前 减II中 减II后 减II末

高中生物教案:遗传交叉和分离规律的研究

高中生物教案:遗传交叉和分离规律的研究遗传交叉和分离规律的研究引言:遗传学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生物体的基因遗传、变异和演化。

其中,遗传交叉和分离规律是遗传学的基础概念之一。

本文将介绍高中生物教案中关于遗传交叉和分离规律的内容,包括定义、发现历程、实验方法以及意义等。

一、遗传交叉的定义与发现历程1.1 遗传交叉的定义遗传交叉指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互相交换片段的现象。

这一现象使得新生个体在遗传物质上获得了来自亲代不同染色体组合的基因,从而增加了种群内基因多样性。

1.2 遗传交叉的发现历程早在1902年,荷兰科学家Hugo de Vries就通过研究松树花粉母细胞发现了不同染色体间存在着互换片段的现象,并初步认识到这个过程对基因组重组是至关重要的。

随后,在20世纪初期,美国科学家Thomas Hunt Morgan进一步利用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进行了精细研究,证实了遗传交叉的存在。

二、遗传分离规律的定义与实验方法2.1 遗传分离规律的定义遗传分离规律描述了在一对等位基因发生交叉时,它们能否保持连锁(在同一染色体上同时遗传)或分离(在不同染色体上分开遗传)。

这个规律是通过观察亲本间基因型和子代表现来探索的。

2.2 遗传分离规律的实验方法为了验证遗传分离规律,科学家进行了大量果蝇杂交实验。

其中最为经典的是Morgan提出的双重杂交法。

该方法通过将两种带有突变基因型和普通基因型的果蝇种群进行杂交,进而观察F1代个体及其后代中突变表型和普通表型出现的比例关系。

三、遗传交叉和分离规律的意义3.1 丰富基因多样性通过遗传交叉和分离,种群内新生个体可获得不同亲代之间基因片段组合。

这种多样性可以提供基础物种在面对环境变化和适应新生态条件时,从中选择合适的基因组合。

3.2 遗传疾病分析与预防遗传交叉与分离规律的研究有助于了解遗传疾病的发生机制,特别是复杂性遗传疾病。

通过观察基因之间连锁程度的强弱以及染色体之间交换片段的情况,可以为遗传咨询和预测提供重要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8题高中生物,减数分裂时的交叉互换为基因突变对吗?为什么不是基因重组2011-08-19 17:45 willingtostudy | 分类:生物学| 浏览667次基因重组都发生在什么什么时候,谢谢提问者采纳检举|2011-08-19 19:171、减数分裂交叉互换不是基因突变,而是基因重组。

2、基因突变一般只发生在DNA复制时期,即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3、基因重组有两种情况:第一,减数分裂(前期)交叉互换时期;(这个时期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重组)第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在基因水平上即基因重组。

(这个时期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组)附:楼上说交叉互换是染色体变异,这个说法不准确,减数分裂的交叉互换是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所以是基因重组。

而染色体变异的交叉互换必须是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上。

所以如果说到减数分裂的交叉互换,那一般指的是基因重组。

追问谢谢你,那请问高中阶段的染色体变异都发生在什么时候,请赐教回答染色体变异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发生在分裂间期,也就是染色体复制时期。

另一种是染色体数量变异,发生在前期(因为前期形成纺锤丝),前期形成纺锤丝异常,所以导致在分裂后期染色体分离是不能正常进行,就会发生染色体数量变异。

该知识点要求:1、能区分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

2、能判定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导致的染色体数量变异。

例如:导致男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原因可能是什么?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交叉互换发生于什么时期?四分体时期包括减一中期吗?答:1、减数分裂过程的交叉互换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2、四分体时期指的是减数分裂的前期,而不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减数分裂详解2012-07-01 17:04 山猫886 | 分类:生物学| 浏览48次我有更好的答案网友采纳检举|2012-07-01 17:18减数分裂(M)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进行该分裂,其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所以染色体数目减半。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换(基因重组),使配子的遗传多样化,增加了后代的适应性,因此减数分裂不仅是保证生物种染色体数目稳定的机制,同且也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进化的机制。

减数分裂不仅是保持物种遗传物质稳定传递的手段;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以及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体的部分片段的交叉互换,增加了基因变异种类,增加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原材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交叉互换发生于什么时期?四分体时期包括减一中期吗?答:1、减数分裂过程的交叉互换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2、四分体时期指的是减数分裂的前期,而不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81 在遗传学的研究中,利用自交、测交、杂交等方法都能用来判断基因的显隐性。

检举|2011-05-26 21:38 qq370657944 | 分类:生物学| 浏览700次这个是错的,为什么测交不行吧测交是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再与其隐性(或双隐性)亲本的交配方式,用以测验子代个体基因型的一种回交。

是在知道显隐性的基础上测定的所以不能用来判断基因的显隐性。

以下三句话哪错了1. 在遗传学的研究中,利用自交、测交、杂交等方法都能用来判断基因的显隐性。

2. 中心法则揭示了自然界中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

在一个正在分裂的大肠杆菌细胞中,既有DNA的复制,又有转录与翻译过程;在一个人体的神经细胞中,只有转录与翻译过程,没有DNA的复制过程.3. 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而在突触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提问者采纳检举|2011-06-07 06:341,如果是纯合子的话,自交无法判断;2、人体神经细胞中的线粒体里的DNA仍然会进行复制的;3,在完成反射活动的时候,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只有我们平时直接刺激神经纤维的中间部分才会表现出双向是,而反射活动中兴奋是在神经纤维的一端产生的,所以此时应该是单向性,平时我们说的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可以是双向的,但不一定。

其他5条回答2011-06-06 19:32w343989328|六级1.自交不行,纯合子不行。

2.人体的神经干细胞也能分裂,进行DNA复制。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在膜上才是双向的。

第一个说法是错误的。

自交不能判断出基因的显隐性。

如纯合子的自交,后代没有性状分离,但却无法知道这个纯合子是双显性纯合子还是双隐性纯合子。

自交,测交,杂交的目的分别是?测交:原指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是孟德尔用来测定子一代基因组成类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现在广泛用于鉴定某一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的基因组成类型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即用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与之杂交,如果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证明被检测个体是杂合体;反之则证明被检测对象是纯合体。

自交:仅限于植物。

指两性花的自花传粉,或者雌雄同株的一株植物上,雄花和雌花传粉。

也就是两性生殖细胞全部来自同一个体。

杂交:动植物均可。

不同个体之间的交配。

动物的交配均属于杂交,植物则必须是两株植物之间进行传粉。

也就是两性生殖细胞分别来自不同的个体。

一位高中生物教师的回答,希望你能满意。

网友采纳检举|2007-02-09 23:27zzzhengyi111|七级杂交是一个基因型与另一个基因型交配自交是自己与自己交配- - 就是说与原基因相同的基因交配侧交是一个基因型与一个纯种的隐性的基因交配用字母来表示,设原基因是AaBb,用AABb来交配, 杂交就是AaBb*AABb自交就是AaBb*AaBb 侧交就是...恩....决定某种性状的基因,用纯种的隐性基因交配比如决定长短的基因是B 那么侧交就是Bb*bb哎都过了2,3年了都忘得差不多了想当年我生物还满不错的呵呵82. 让高杆抗病(DDTT)与矮杆不抗病(ddtt)的小麦杂交得到F1。

2011-05-26 21:39 qq370657944 | 分类:生物学| 浏览1538次让高杆抗病(DDTT)与矮杆不抗病(ddtt)的小麦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可从F2开始,选择矮杆抗病的类型连续自交,从后代中筛选出纯种的矮杆抗病品种。

类似地,用白色长毛(AABB)与黑色短毛(aabb)的兔进行杂交得到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F2,从F2开始,在每一代中选择黑色长毛(aaB-)雌雄兔进行交配,选择出纯种的黑色长毛兔新品种。

这个是错的,为什么???提问者采纳检举|2011-05-26 21:47每一代中选择黑色长毛雌雄兔相互交配时,雌雄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aaBB,aaBb就是说,动物不能自交。

由于小麦(植物)交配时,能满足雌雄基因型相同(自花传粉)。

动物做不到。

所以植物可以用连续自交法得到纯合子,动物不行。

高杆抗锈病小麦(DDTT)和矮杆不抗锈病小麦(ddtt)杂交,F1自全部全部矮杆抗锈病小麦种子种植,进行自交2010-06-20 15:23 764375934 | 分类:生物学| 浏览1903次高杆抗锈病小麦(DDTT)和矮杆不抗锈病小麦(ddtt)杂交,F1自交,将F2中的全部全部矮杆抗锈病小麦种子种植,进行自交。

按照自由组合定律,理论上在F3中的900个植物中能稳定遗传的矮杆抗绣慈病小麦应有多少株?我有更好的答案检举|2010-06-20 15:32F2中有的纯和概率是四分之一(AABB,aabb,AAbb,aaBB)这四分之一的后代全部是可以稳定遗传的F2有八分之一是AABb,自交产生纯和的概率是二分之一F2有八分之一是AaBB,自交产生纯和的概率是二分之一F2中有八分之一是aaBb,自交产生纯和的概率是二分之一有八分之一是Aabb,这个自交产生纯和的概率是二分之所以F3中可以稳定遗传的概率是1/4+1/8*1/2*4=1/2提问者评价谢谢你的回答我看懂了四、as…as结构的另一变体形式是“as+形容词原级+名词词组+as”I don't want as expensive a car as this.=I don't want a car as expensive asthis.我不要这么贵的汽车。

Tony is as clever a boy as his brother.托尼是一个和他兄弟一样聪明的男孩。

(三)句式“ as+ many/much+ 名词+as” 意思是“ …… 和…… 一样”。

此结构是词组“ as much as ”和“ as many as ”的变体形式。

如:To eat too much is as much a bad thing as to eat nothing.吃太多和什么都不吃同样是坏事。

He is as much a member of the orchestra as Tom.他和汤姆同样是管弦乐队的成员。

Comets are just as much members of the sun’s family as(are) the other planets.彗星和其他的行星同样是太阳家族的成员。

as接形容词时,有时该形容词还可修饰另一名词,但这个名词应带有不定冠词(注意词序)。

如:She is as good a teacher as her mother. 她和她妈妈一样是位好老师。

需要注意的是:“as + 形容词或副词原级+ as…”结构的变体形式是“as + 形容词+ a + 单数名词+ as 或as + many/much + 名词+ as ”。

意为“……和……一样……" 。

例如:I don't want as expensive a car as this. =I don't want a car as expensive as this .我不要这么贵的汽车。

This is as good an example as the other is. 这个例子和另外一个例子一样好。

Tony is as clever a boy as his brother脂质可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是A,构成生物膜B,调节生理代谢C,直接能量物质D,携带遗传信息答:选A、B。

解析:脂质包括脂肪、类脂、固醇。

A项正确,类脂的主要成是磷脂,它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B项正解,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这些物质对于生物体的正常代谢起着重要作用。

C错项不是贮存能量的物质。

D项错,它携带遗传信息,但对生殖过程有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