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棚碱矿汽轮机

安棚碱矿汽轮机
安棚碱矿汽轮机

目录

1、工程概况

2、编制依据

3、施工前的准备

4、设备检查

5、基础验收

6、机组安装

7、附属设备及油管路的安装

8、汽轮发电机组的试运行

9、质量保证措施

10、安全技术措施

11、施工机具计划

12、手段用料计划

13、劳动力计划

14、汽轮发电机安装进度计划

15、附图主要安装控制数据

1、工程概况

本工程系河南安棚碱矿改扩建工程之热电站部分,一台12Mw汽轮发电机组。土建基础已近尾声,尚余厂房部分未封闭,安装工程即将展开。为保证本汽轮机组安装使用顺利、有序、优质地展开,特编制本方案。

汽轮机发电机组参数如下:

型号:CB12-3.45/0.49(设固定抽气口)

额定功率:12mw

额定转速:3000r/min

主汽门前蒸汽绝对压力:3.43mPa

最高:3.63mPa

最低:3.14mPa

主汽门前蒸汽温度:435℃

最高:445℃

最低:420℃

额定排汽绝对压力/温度:0.49mPa/299℃

汽轮机额定抽气压力/温度:1.27mPa/324℃

汽轮机抽气压力变化范围:1.08-1.57 mPa

汽轮机排气气压力变化范围:0.392-0.686 mPa

汽轮机额定抽气量:30t/h

汽轮机最大抽气量:70t/h

安全阀动作压力:抽汽1.62mPa

背压0.735Pa

汽轮机转向(机头向机尾看):顺时针方向

汽轮机-发电机轴承临界转速:2100r/h

汽机单个转子临界转速:1612r/min

额定工况汽轮机汽耗:10.82kj/kw·h

额定工况汽轮机热耗:3908kj/kw·h

额定工况汽轮机内效率:0.7848

汽轮机轴承处允许最大振动:0.03mm

过临界转速时轴承处允许最大振动:0.10mm

汽轮机中心高(距运转平台):750mm

汽轮机本体总重:42t

上半:11.5t

下半:10.6t

转子:3.39t

本体最大尺寸(长×宽×高):5375×2660×3255mm

润滑油厂家推荐使用GB1120-89汽轮机油,本汽轮机一般使用L-TSA46汽轮机油。2、编制依据

2.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组篇 DZ5011-92

2.2《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BJ23-96

2.3《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验收规程》电力工业部

2.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 DL5009:1-92

2.5 施工图纸及随机资料

3、施工前的准备

3.1施工所需图纸、资料标准,规范齐全;

3.2施工方案经批准;

3.3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3.4施工现场具备“三通一平”条件;

3.5施工机具准备齐全;

3.6手段用料备齐,能够满足连续使用要求;

3.7施工现场临时设施搭设完毕;

3.8施工人员配备齐全,进驻现场;

3.9土建施工基本结束,具备安装条件;

3.10设备到货

4、设备检验

4.1设备到达现场后,应会同业主、监理及有关专业人员一同进行开箱检验。

4.2根据装箱单清点核对设备型号、规格、数量是否正确。

4.3设备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及有关质量证明书,随机资料。

4.4设备的传动和滑动部件,在防腐涂料为清理前,不得转动。

4.5装箱设备开箱后,如不立即安装,应复箱封好。对于长时间露天放置的部件,应加盖防

雨棚。

4.6对于零散件、一丢失小件应回收放入库房保管。

4.7设备备品、备件交业主保管。

4.8设备中合金钢或特殊材质制造的零部件和紧固件、应在施工前进行光谱分析和硬度检查,

以确定其材质与制造厂图纸相符。(汽机部分:中分面螺栓,螺母。主汽门:螺栓、螺母、齿形垫圈。管路零件中法兰、螺栓、螺母)

4.9检验完毕,办理交接手续,并签字确认。

5、基础验收

5.1基础表面不得有裂纹、孔洞、蜂窝、麻形面和露筋等缺陷。

5.2基础的纵向中心线对发电机组机座的横向中心线垂直,确认机组上、下部件连接机受热

膨胀不致受阻。

5.3设备下的砼承力面以及空电机的砼风道顶部标高应当与图纸相符,偏差不大于+0mm,

-10mm。

5.4地脚螺栓孔内必须清理干净,螺栓孔中心对基础中心偏差应小于10mm,螺栓孔壁的铅垂

度偏差不大于8mm,孔内应无横筋和杂物。

5.5对汽轮发电机基础进行沉降观测,各次观测数据应记录在专用记录本上,并妥善保护观

测点。

6、机组的安装

6.1机组安装前应具备的条件:

6.1.1机组各零部件清点完毕,检验合格。

6.1.2汽机车间已封闭完好,清理干净。

6.1.3吊装用天车已安装,调试合格,具备使用条件。

6.1.4消防器材已备好,放置妥当。

6.1.5吊运机具,用具准备齐全。

6.1.6安装所用计量器具校验合格。

6.2安装顺序

垫铁安装台板安装前后轴承和下汽缸安装发电机、轴承座、轴承安装发电机定子安装试装转子汽轮机转向导叶环隔板的安装转子安装汽轮机扣大盖、发电机、端盖安装励磁机安装基础二次灌浆附属设备及油管路安装汽轮发电机组的调整、启动和试运行

6.3垫铁安装

6.3.1垫铁布置应根据随机图进行,垫铁采用 20的Q235A钢板加工而成。

6.3.2垫铁布置前,基础砼与二交灌浆砼的接触面应凿出新的毛面,用水泥砂浆(配比

方案见下面)将平垫铁粘合在基础上,平垫铁上布置一组斜垫铁。每块斜垫铁错开的面积不应超过该垫铁面积的25%。垫铁标高较轴承的标高差允许底1-2mm,每块水平都应与轴系扬度相适应,各埋置垫铁位置对螺栓孔中心的偏差不大于3mm。

水泥砂浆配比方案

砂子粒度:通过1.5mm格筛,粒度均匀

水泥:600号硅酸盐水泥

水:能饮用的净水

配比水泥:砂子=1:1(容积)

水灰比水:(水泥+砂子)=1:12(左右)

搅合要求:将搅好的灰浆用手抓一把,使劲捏紧,手指缝中应不渗出水份,松手时灰浆应能保持捏紧后的原状不变,掌心只留微少湿润。

灌捣要求:将捣好的灰浆,一把一把填入模中,用专用工具捣固至见浆,分多少填充,依次捣实,直至模板内部全部捣满,然后封闭,施工时的环境温度,必须保持在0以上。

养护:覆盖养护,保持润湿至少三天,三天内养护温度保持在不低于10℃。

试块养护期满,其强度不低于600号。

6.4台板的安装

6.4.1台板标高对图纸尺寸的偏差允许值为±1mm,但应控制偏差值的方向一致,台板上螺栓孔中心线的允许偏差值为2mm。

6.4.2台板-轴承座或滑块,台板与气缸的接触面应光洁无毛刺,并接触严密(0.05mm 塞尺不得塞入)。

6.4.3预埋后留出80mm的二次灌浆层,预埋后的垫铁应很好养护(垫铁附近加置垫源),保持两天后即可使用。

6.5前后轴承座和下汽缸安装

6.5.1吊前应检查前后汽缸的连接螺栓不得有松动现象,用0.05mm塞尺检查垂直结合面不得塞入。

6.5.2安装前润滑系统应进行清洗、检查,除掉一切油污物,滑销应滑动自如,各部间隙应符合要求,安装时涂以少量机油或石墨粉,最后用胶带纸封闭。

6.5.3前轴承座下半汽缸用吊车和随机吊装工具,按指定吊点将后轴承座、后轴承座架以及前轴承座,前轴承座架,下半汽缸分别吊装到垫铁上,调整好后穿上地脚螺栓。

6.5.4调整机组标高。汽缸和轴承座的安装,其中分面的标高偏差不大于5mm,横向水平面偏差不超过0.20mm/m,纵向水平以转子找好中心后的轴颈扬度为准,检查滑销系统,间隙

符合规定。

6.5.5安装好各轴承上的铜热电阻,推力瓦块上的热电阻引线不妨碍瓦块的摆动,安装轴承下半,检查与轴承座的接触情况。

6.6发电机、轴承座、轴承的安装

6.6.1轴承各部件应有钢印标记,以保证安装位置和方向的正确。

6.6.2安装前应清洗并检查轴承及轴承座。

a.轴承座的油室及轴承与轴承座的油通路应清洗无铸砂及污垢,并检查轴承钨金应无裂纹、毛孔、夹渣等缺陷。承力面部不得有粘合不良现象,一般可用浸油或着色法检查,对三油楔或可倾瓦有疑时可用超声波检查,应无脱胎现象。

b.轴承各水平结合面应接触良好,用0.05mm塞尺检查塞不进。轴瓦下部与瓦座或瓦套必须接触紧密。

c.检查瓦口以下的楔形油隙和油囊应符合制造厂图纸的规定,如需增刮油囊时应通知制造厂研究处理,轴承进油孔应与轴承座进油孔一致,检查不得装反。

6.6.3轴瓦的球面与球面座结合面必须光滑,其接触面在每cm2有接触点的面积应占整个球面的75%,并均匀分布,接口处用0.03mm塞尺塞不进,发现球面接触不良时,一般对球面不宜修刮,应通知制造厂研究处理。组合后的球面瓦和球面座的水平接合面均不允许错口,埋入轴瓦的温度测点位置按图纸要求正确无误,接线牢固。

6.6.4带垫铁的轴瓦或瓦套的安装就符合附图15.6要求。

6.6.5支持轴承的轴瓦钨金,在转子放入后其车轴颈沿下瓦全长的接触面应达75%以上并均匀分布无偏斜,对于个别硬接触点,可进行不影响型线的局部修刮,对于接触不良或轴瓦间隙不符合图纸规定需大量修刮者,应通知制造厂研究处理。修刮后与轴颈的接触角,对椭圆及圆筒瓦一般为30°~ 45°。

6.6.6对油楔轴瓦应按图纸复核其油楔长度,复测油楔深度b,阻油边与轴颈间隙a,a 值一般为轴颈直惊得(1.2—1.7)/1000,并做好记录,保护好其油楔结构不作修刮。如不符

6.6.7推力瓦块应逐个编号,测量其厚度差应不大于0.02mm 。

(1)推力轴承定位承力面应光滑,沿其周长各点厚度差不应大于0.02mm,厚度值应记入安装记录。

(2)推力轴承端部支持弹簧的调整应适当,无卡涉,并应在转子放进后,用铜棒敲打轴瓦使其水平结合面仍保持原来的纵向水平扬度不变。

6.6.8推力瓦的间隙和接触程度的检测要求如下:

(1)推力瓦间隙应按图纸要求调整,一般为0.25~0.50mm,测量推力后间隙时,必须装好上下两半推力瓦,定位环和上下两半瓦套。往复地顶动汽轮机转子,测取转子位移值和轴承位移值,取两位值之差作为推力瓦间隙值。顶动转子的推力应由制造厂提供,一般可为转子重量的20%-30%,不宜超过,推力轴承用百分表监视应无显著的轴向位移,否则应设法固定重测,如几次顶动测量,误差均大时,应找出原因,消除后再测。

(2)每个推力瓦块上每平方厘米有接触点的面积应占瓦块除去油楔所余总面积的75%以上,否则应进行修到。

6.6.9油档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油档板应设定牢固。

(2)油档板中分面的对口应严密,最大间隙不得超过0.10mm,不允许有错口现象。

(3)油档边缘一般厚度为0.10-0.20mm,必要时应修薄,斜口应修在外侧。油档排油孔应排向油室,不得装反。

(4)油档间隙用塞尺检查,一般应符合表一的要求。

表一

6.6.10轴承安装完毕后,应具备下列安装技术记录:

(1)轴瓦间隙记录

(2)轴瓦紧力记录

(3)轴瓦垫块垫片记录

(4)推力瓦块厚度记录

(5)推力轴承定位环厚度记录

(6)推力瓦间隙记录

(7)油搓间隙记录

(8)轴瓦进油节流孔直径记录

(9)轴瓦顶轴油孔的油囊尺寸记录

6.7发电机定子安装

利用发电机定子外壳上的专用吊耳吊装定子,起吊时应保持水平,在台板与机座之间,设置3mm以上的调整垫片并用螺栓将台板与机座固定。

6.8试装定子

6.8.1测量汽轮机转子各级耶伦、汽封圈紧固处的间隙与出厂记录比较。

6.8.2发电机转子试装时应将定子先吊开,待试装完毕后再回装上。

6.8.3转子吊装时钢丝绳不得触及轴颈、风扇、滑环等处,并且不得以转子护环为支点,钢丝绳拴住转子的部位应用胶皮垫等软物垫起防止损伤转子。

6.8.4在转子吊到位,应在轴瓦上加润滑油,缓缓盘动转子检查。

6.8.5调整汽轮机前轴承和发电机后轴承标高,使汽轮机后轴承轴颈扬度为零。

6.8.6在定好汽轮机转子后,用联轴器找中心工具校准汽轮机与发电机转子中心,允许上开口<0.02mm。

6.8.7待一切调整好后,占固斜垫铁,初紧地脚螺栓。

6.9汽轮机转向导叶环隔板的安装

6.9.1将清理好的转向导叶环,隔板分别装入上、下汽缸内,在与汽缸配合的面上涂上黑千份。

6.9.2测量与汽缸的轴向、径向间隙。

6.9.3复核各级洼窝中心。

6.10转子安装

6.10.1安装前,轴颈及轴承应光洁并浇上润滑油。

6.10.2汽轮机安装时应保证油档、汽封与转子有足够的间隙,放入转子时,保证转子未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