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师公招面试时政热点

主题1:十九大及治国理政关键词

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二、三个“必须”

1.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2.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人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3.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战略安排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四、新时代

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五、“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六、五大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七、四个意识

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八、四个自信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九、四讲四有

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十、四个引路人

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十一、四个相统一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十二、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为保卫祖国和争取祖国的独立富强而献身的奋斗精神。不仅体现在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等各种意识形态和整个上层建筑之中,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成为影响民族和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主题2:全国教育大会关键词

一、讲教师地位:三个“提高”

提高教师政治地位;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提高教师职业地位。

二、讲教师作用:六个“时代重任”

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

三、讲教育地位:五个“地位”

一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二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

三是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四是国之大计。

五是党之大计。

四、讲教育理念:九个“坚持”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

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

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

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

五、讲人才培养:一个“根本任务”

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六、讲培养体系:一个“目标”,三个“环节”,三个“领域”,四个“体系”

一个目标:立德树人。

三个环节: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

三个领域: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

四个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

七、讲教师队伍:三个“要”

教师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

教师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

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

八、讲教育责任:四方“责任”

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教育、妇联等部门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

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学校办学安全托底,解决学校后顾之忧,维护老师和学校应有的尊严,保护学生生命安全。

主题3:《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一、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四个自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

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

三、明确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坚持优先发展、坚持服务人民、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治教、坚持统筹推进。

四、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5年努力,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五、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

一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是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

三是推动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

四是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五是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

六是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

七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八是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

九是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

十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六、教育现代化的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二是完善教育现代化投入支撑体制。

三是完善落实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