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隧道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隧道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隧道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山西王城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隧道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第一章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了及时、迅速、有效地应对公司太安岭、平型关隧道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故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不断提升公司的安全防护能力,保障王城高速公路正常稳定运行,特制订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主、快速反应、统一指挥、科学处置、保障有力"的原则,充分发挥公司应急领导组综合协调的优势,防范并快速有效处置隧道突发事故,积极做好常态和非常态下隧道安全运行的各项工作,以保障王城高速公路安全运行。

(1)预防为主。立足安全防护,加强预警,加强技术储备,规范应急处置措施与操作流程,定期进行预案演练,确保应急预案切实有效,实现隧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的科学化、程序化与规范化。

(2)快速反应。在隧道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按照快速反应机制,及时获取充分而准确的信息,跟踪研判,果断决策,迅速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和影响。

(3)以人为本。把保障公共利益以及员工合法权益的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及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财产遭受损失。

(4)分级负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 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安全责任制及联动工作机制。根据部门职能,各司其职,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履行应急处置工作的管理职责。

三、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和交通部《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山西省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山西省高速公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山西省交通厅、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的相关要求,结合王城高速公路隧道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四、适用范围

雨、雪、雾恶劣天气等不可抗因素,以及交通事故、火灾、危险化学品泄露、隧道附属设施丧失正常使用功能,需迅速恢复、抢修,以确保隧道畅通的应急行动;运营管理中发生各类灾难事故,影响隧道运营安全,需及时处置。

五、组织机构

为加强隧道运营安全,确保隧道安全畅通,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保障措施,王城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特成立了应急领导组、信息监控中心和隧道管理站三级应急保障组织体系,并成立指挥协调组。

1.应急领导组

公司成立王城高速公路隧道应急领导组:

组长:王晓宙

副组长:遆甲峰

成员:鲁素平、师永俊、岳毕伟

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办公室(设在信息监控中心),办公室主任由宫瑞霞担任。

2.指挥协调组

王城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成立隧道应急指挥组:组长由鲁肃平担任,副组长师永俊担任,成员由信息监控中心全体监控人员担任。

六、工作职责

(一)应急领导组职责

在王城公司应急领导组的领导下,负责王城高速公路应对突发事件的领导、组织、决策、指挥,并协调各基层单位的预案实施工作,对王城公司负责。

(二〉应急办公室职责

应急办公室在王城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及时落实各项指令和任务,确保应急保障任务的顺利完成。具体职责如下:

1.负责隧道突发事件日常接警值班工作,按程序及时向公司值班领导、信息中心和相关部门报告;

2.收集隧道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实时掌握所辖业务范围内突发事件情况,处理职责范围内的突发应急事件;

3.充分利用各种专业手段发布预警信息;

4.负责日常应急工作中有关信息的分类统计和定量分析,做好收集、处理和上报工作;

5.负责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评估分析,按年度进行总结、评估,向应急领导组提交突发公共事件总结和评估报告;

6.完成应急领导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指挥协调组职责

1.管理、指挥调度公司内部的应急资源,并跟踪、监控隧道内突发事件状况,汇总信息、及时上报。

2.负责隧道保障应急预案的演练、检查、实施。

第二章隧道应急管理制度及办法

一、管理制度、办法

(一)隧道管理站应急信息报送制度

1.为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中的信息报送工作,规范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内容、程序和方法,明确信息报告时限和要求,确保信息传输及时准确,特制定本制度。

2.突发事件应急信息:是指处置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主要包括事件种类、性质、发生原因、时间、地点、危害因素、范围、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社会影响、处置过程、处置结果、善后结果、事件调查、责任追究、恢复重建、人力、物力、财力、使用情况等。

3.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的紧急事件。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暴雨、暴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2)事故。主要包括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和危险化学品泄露。

4.信息报送程序

发生职责范围内的突发事件,责任部门立即以口头形式报告站领导,站领导接到报告后上报公司分管领导,同时由责任部门报告公司信息监控中心、路政(需要时)、当地119(需要时)。需要书面报告的,由责任部门进行补报。

5.信息报送时限

应急信息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按照程序逐级报告。口头报告10分钟以内,必须说明时间、地点、现场状况、采取的措施及报告人姓名、联系电话等。书面报告最迟不得超过事发后30分钟,并随时续报工作进展情况。

6.信息报送责任追究

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和在应急信息处理过程中有失职、渎职行为的,对有关责任人要追究责任。

(二)隧道管理站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为加强隧道的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工作,促进应急管理规范化,保证应急救援的及时和可靠,使应急救援工作始终保持良好状态,真正做到“行动迅速、保障有力”,特制定本制度。

1.高度重视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始终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来抓,要经常检查、督促,不断改进和完善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成立“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明确机构内部各成员的分工、职责、工作范围,以及在应急救援中的其它事项。

3.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方位防止事故发生,落实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在发生事故时能有效防止事故扩大和迅速抢救遇险人员,消除或降低事故的影响。

4.应急救援设备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确保设备齐全、完好。

5.做好值班工作,保证人员、车辆和电话畅通,发生事故要及时上报。

6.事故发生后,发现单位或人员就近及时上报。现场人员要采取安全措施,进行力所能及的救护,不能盲目或在无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救护人员。

7.部门负责人在接到事故报告后,要根据事故情况来确定是否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若需上级单位帮助救援的,要向上级单位报告事故并请求支援。

8.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要根据事故现场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应急措施,现场处置人员要严格按照应急处置措施进行现场救护。

9.事故区内的队长、班长要听从指挥命令,积极采取措施,有序地组织现场人员安全撤退。

10.在事故发生后及时进行总结。

(三)信息监控中心隧道监控信息工作管理办法

1.目的

为加强隧道运营安全,确保隧道安全畅通,制定本办法。

2.监控工作范围

监控工作主要分为五部分,分别是:隧道设备操作情况、隧道监控设备运行情况、隧道图像巡查情况、特殊情况、环境指标情况。

3.设备操作记录

(1)设备:照明、通风、卷帘门、信号灯、消防水泵、紧急电话及有线广播、可变情报板。

(2)记录内容:开启和关闭设备的原因、时间及设备编号。

(3)情报板发布内容:

正常:进入隧道小车左道,大车右道

小车请走左道,大车请走右道

限速80,注意安全

保持车距、禁止超车

雨天:雨天路滑、减速慢行

雾天:前方有雾、减速慢行

雪天:雪天路滑、减速慢行

事故:前方事故、减速慢行

前方事故、禁止通行

堵车:前方堵车、减速慢行

前方堵车、禁止通行

施工:前方施工、减速慢行

前方施工、限速30

4.设备运行情况记录

(1)设备:监控室设备及隧道外场监控设备。

(2)记录内容:查看相关设备工作状态,正常的,打√,异常的,打×。

5.图像巡查记录

(1)巡查范围:隧道内所有摄像机监视情况。

(2)巡查时间:接班后,每小时全部巡查一次,并记录。

(3)巡查内容

①违规主线停车。发现车辆在隧道主线违规停车后,立即通知隧道消防队,并记录。

②停车带停车。发现车辆在隧道停车带停车后,密切观察20分钟。20分钟后自行开走的,不记录;20分钟后没有开走的,利用有线广播劝其离开,无效的,立即通知隧道消防队,并记录。

③行人。发现隧道内有行人后,立即通知隧道消防队,并记录。

④事故。发现隧道内有事故后,立即通知隧道消防队、站领导、信息中心、路政、交警,同时对相应路段的信号灯、情报板、照明灯、风机进行操作,并详细记录。

⑤抛撒物。发现隧道内有抛撒物时,立即通知就近的值班人员,对抛撒物进行处理,并记录。

(4)巡查结果正常的,写“正常”,异常的,在对应摄像机记录内写明实际情况。

6.特殊情况

(1)项目

①隧道现场情况:主要是对隧道现场发生的特殊情况作记录,如:违规停车、事故、火灾等异常情况;

②电话:主要是对特殊情况的信息汇报作记录,如:报警电话、接警电话、上级电话等。

(2)记录内容

①对隧道现场情况的发生时间、地点、具体内容作详细记录,并签字确认。

②对电话的时间、接话人、授话单位及人员、电话内容及办理结果详细记录。

7.隧道环境指标

通过摄像机、照度仪、CO/VI检测仪、风速风向检测仪实时对隧道内照明情况和通风情况进行监测,发现不符合规定的,立即通过操作照明开关、风机等设备,使隧道各类环境指标符合要求。

第三章隧道应急预案响应等级划分与启动

一、预警级别的划分

按应急启动级别从高到低设定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四个响应等级。特别严重(Ⅰ级)、严重(Ⅱ级)、较重(Ⅲ级)、一般(Ⅳ级)四个响应等级,并分别采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加以表示。

(一)Ⅰ级(红色)启动标准。

因隧道内运输危险化学品发生严重泄露,致使隧道无法安全通行的;隧道内发生火灾造成无法通行的;发生严重影响隧道运营安全、并造成人员死亡、短时间难以恢复正常工作秩序的安全事故;以及社会安全事件。

(二)Ⅱ级(橙色)启动标准

隧道内发生特大交通事故或重大交通事故严重影响隧道运营安全、并造成人员严重伤害的安全事故;

(三)Ⅲ级(黄色)启动标准

隧道内发小型交通事故,造成交通拥堵的,并造成人员受到伤害的安全事故;当气象部门发出严重影响行车安全预警信息的;隧道东西口出现浓雾、大雪和沙尘暴等恶劣天气,或雪后隧道东西口路面大面积结冰的;隧道附属设施遭到破坏,丧失正常使用功能的。

(四)Ⅳ级(蓝色)启动标准

隧道发生一般交通事故,无人员伤亡,未造成交通拥堵的。

二、应急响应

按应急启动级别从高到低设定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四个响应等级。

Ⅰ级(红色)响应。当达到Ⅰ级应急启动标准时,站内立即上报公司,经公司批准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公司领导、分管领导、站内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要立即进行应急处置,迅速组织疏导堵塞,尽快恢复交通。

Ⅱ级(橙色)响应。当达到Ⅱ级应急启动标准时,站内立及上报公司,经公司批准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分管领导、站内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要立即进行应急处置,迅速组织疏导堵塞,尽快恢复交通。

Ⅲ级(黄色)响应。当达到Ⅲ级应急启动标准时,站内立即上报公司,经分管领导批准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站内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要立即进行应急处置,迅速组织疏导堵塞,尽快恢复交通,并将处置情况上报公司。

Ⅳ级(蓝色)响应。当达到Ⅳ级应急启动标准时,站内应迅速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站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要立即进行应急处置,迅速组织疏导堵塞,尽快恢复交通,并将处置情况上报公司。

应急事件处置期间,站内要每1小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报告一次事态处置情况。

三、启动预案

为了更好地实施隧道灾害的救援,隧道救援区段进行了合理划分。救援区段的划分不仅要考虑隧道火灾影响范围、通风排烟控制、救灾设备的位置,而且要考虑人行通道、车行通道以及逃生通道的位置。

Ⅰ级预案(危险品事故、火灾救灾、社会安全事件预案)

(一)危险品救灾预案

1.危险品事故的前方的车辆正常驶出隧道。

2.发生危险品事故车辆的司乘人员立刻下车,利用隧道内的紧急电话或手动报警器报警。

3.监控中心接到报警后,调整可变情报板,交通信号指示器,并且通过有线广播系统向隧道内的人员发出警报信号,封闭隧道交通。

4.监控中心报告隧道管理站值班领导及公司信息中心。

5.监控中心向交警、路政和环保部门发出求救信号。

6.交警或路政赶到事故现场后立刻疏散被困车辆,引导被困人群撤离隧道,若事故现场有人严重受伤,现场交警或路政人员打电话向繁峙的120求救。

7.繁峙的医院接到求助信号后,立刻安排医院作好救助准备,同时出动120救护车辆赶往事故点。

赶到后救助伤员,并立刻撤离返回医院。

9.环保部门赶到现场后,分析危险品类型,提出处理方案;有关专业部门处理事故现场。

10.事故现场处理完毕后由环保部门检测,确定满足卫生标准后,再通知公司,公司信息中心通知监控中心。

11.监控中心通知路政、养护的部门进入隧道处理现场,并检查可否恢复通车。

12.若可以通车,则监控中心恢复隧道交通。

(二)火灾救灾预案

1.左线(横洞序号按车行方向依次排列)

(1)着火点前方的车辆迅速驶出隧道,后续车辆排队等待,并亮起警示灯;现场司乘人员或发现火灾的隧道巡查人员,立刻下车利用着火点后方的紧急电话或手动报警器报警。

(2)监控中心根据警报确定着火点位置、火灾大小,同时指挥现场司乘人员利用车上及隧道内的灭火器和消防栓灭火(取着火点后方的消防器材),进行自救;

监控中心通过广播系统、隧道内外可变情报板、交通信号指示器等告知司乘人员隧道内发生火灾,阻止着火点后方车辆行驶。有线广播播放“隧道内发生火灾,请现场司机利用事故后方隧道侧墙的灭火器灭火”,左线可变情报板显示“前方

发生火灾”,火灾点后的交通指示器改为红色;右线可变情报板显示“小心驾驶”,隧道进口的交通指示器为红色,其余为绿色,并指向隧道出口,封闭隧道交通;

并通知隧道管理站的消防队立即出警;同时报告隧道管理站领导、公司信息中心、交警、路政;开启左线所有射流风机保证隧道内风速不小于4m/s,同时开启隧道内的所有照明系统。

(3)若火灾事故发生在隧道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前,则隧道站消防队接到火警后,立即出动,进入右线隧道着火点后的第一个车行横洞,监控中心待消防队到达后打开此车行横洞的卷帘门,消防队通过通道车行到达左线着火点后方;若火灾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后,则隧道消防队在隧道回转车道掉头,通过左线进口到达着火点后方;隧道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后在着火点后方10米(30米、100米)外进行消防灭火。此时现场由隧道管理站消防队领导担任现场总指挥,消防队如果发现现场司乘人员受伤需要救助或火势难以控制,立即报告公司值班领导,并同时向繁峙消防队求救以及繁峙120求救。

(4)交警、路政接到火警后,立即出动所有值班警力赶往火灾现场,若火灾发生在第一个横通道之前,则路政交警通过右线进口将车停放在右线火灾点后的横通道附近,徒步穿过该横洞赶往火灾现场;若火灾发生在第一个横通道之后,交警、路政通过右线到达太原侧洞口附近停车,徒步赶往火灾现场;路政、交警在活动护栏、隧道口、着火点后车行横洞及火灾现场执勤。

(5)繁峙消防部门接到火灾报警后,立即出动救援车辆赶往隧道火灾现场。

(6)繁峙的120急救部门接到火灾报警后,立即出动救援车辆赶往隧道,并通知繁峙有关医院做好急救准备;交警或路政在着火点后第一个横洞附近为救护车辆疏导交通;隧道管理站消防队进行灭火,控制火势蔓延。

(7)监控中心通过广播系统、隧道内可变情报板、交通指示器引导司乘人员疏散、逃生。有线广播播放“请现场工作人员引导被困车辆及人员撤离”;若火

灾发生在隧道第一个横洞之前,则左线可变情报板显示“请撤离至右线”,右线可变情报板显示“迅速离开隧道”,右线的交通指示器除进口为红色外,其余均为绿色,并指向隧道出口;若火灾发生在第一个横洞之后,则左线可变情报板显示“请按次序退出隧道”,火灾点后除进口处外的指示器均为绿色,指向隧道进口。

(8)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前,被困车辆在交警指挥下通过火灾后方车行横洞撤离至右线并撤离隧道;若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后,被困车辆在交警指挥下,按次序退出隧道。若火灾事故发生在第一个横洞之前,则被困人群在交警指挥下通过火灾点后的横通道进入隧道右线并撤离隧道,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在人群逃至横通道时打开门;若火灾事故发生在第一个横洞之后,则人群在交警指挥下原地掉头撤离隧道。

(9)若火灾事故发生在第一个横洞之前,则120急救车辆通过太原侧活动护栏,逆行进入右线赶往隧道左线火灾点后的第一个横通道附近,并将车辆停放在该横通道处,救护队员徒步救援,完毕后通过右线返回;若火灾发生在第一个横洞之后,则120将车停放在隧道左线太原侧附近,徒步进入左线隧道赶往现场救援,完毕后通过活动护栏进入右线返回。

(10)逃生人群中的小孩、老年人、残疾人、病人及伤员由120救护人员、交警、路政协助疏散到右洞,并将伤员送往医院。

(11)若火灾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前,则繁峙消防队消防车进入右线通过着火点后的第一个车行横洞进入左线,驶向着火点,繁峙消防支队从太原侧进入左线驶向着火点;若火灾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后,繁峙消防队在着火点后10米(30米、100米)外的安全范围内进行灭火,隧道站消防队将现场指挥权移交给繁峙消防队领导进行现场指挥。

(12)火灾被扑灭,左洞内人员撤离完毕,射流风机继续排烟。

(13)养护、维修、路政人员清理火灾现场,检查设施完备情况,并将检查结果报告监控中心、公司领导。

2.右线

(1)着火点前方的车辆迅速驶出隧道,后续车辆排队等待,并亮起警示灯;现场司乘人员或发现火灾的隧道巡查人员立刻下车利用着火点后方的紧急电话或手动报警器报警。

(2)监控中心根据警报确定着火点位置、火灾大小,同时指挥现场司乘人员利用车上及隧道内的灭火器和消防栓灭火(着火点后方的消防器材),进行自救;监控中心通过广播系统、隧道内外可变情报板、交通信号指示器等告知司乘人员隧道内发生火灾,阻止着火点后方车辆行驶。有线广播播放“隧道内发生火灾,请现场司机利用事故点后方隧道侧墙的灭火器灭火”,右线可变情报板显示“前方发生火灾”,火灾点后的交通指示器改为红色;左线可变情报板显示“小心驾驶”,隧道进口的交通指示器为红色,其余为绿色,并指向隧道出口,监控中心封闭隧道交通;并通知隧道管理站的消防队立即出警;同时报告隧道管理站领导、公司信息中心、交警、路政;然后开启右线所有射流风机保证隧道内风速不小于4m/s,同时开启隧道内的所有照明系统。

(3)若火灾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后,则隧道站消防队接到火警后,立即出动,进入右线隧道驶向着火点后方;若火灾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前,则隧道站消防队接到火警后,立即逆行进入左线(或者通过右线)隧道通过着火点后的第一个车行横洞到达右线着火点后方,隧道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后在着火点后方10米(30米、100米)外进行灭火,并由隧道站消防队领导担任现场总指挥。消防队如果发现现场司乘人员受伤需要救助或火势难以控制,立即报告公司值班领导,并向繁峙消防队以及120求救。

(4)若火灾发生在第一个横通道之后,交警、路政接到火警后,立即出动所有值班警力赶往火灾现场,则交警、路政驶向隧道口,将车停放在隧道口附近,

徒步进入右线赶往火灾现场;若火灾发生在第一个横通道之前,则路政、交警通过平定侧的活动护栏,逆行进入左线,将车停放在左线火灾点后横通道附近,徒步穿过该横通道赶往火灾现场;路政、交警在活动护栏、隧道口、着火点后车行横洞及火灾现场执勤。

(5)繁峙消防部门接到火灾报警后,立即出动救援车辆赶往隧道火灾现场。

(6)繁峙的120急救部门接到交警、路政报警后,立即出动救援车辆赶往隧道,并通知医院做好急救准备。隧道管理站消防队进行灭火,控制火势蔓延。

(7)若火灾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前,则监控中心通过广播系统、隧道内可变情报板、交通指示器引导司乘人员疏散、逃生。有线广播播放“请现场工作人员引导被困车辆及人员撤离”,右线可变情报板显示“请撤离至左线”,左线可变情报板显示“迅速离开隧道”,左线的交通指示器除进口处,其余的均为绿色,指向隧道出口;若火灾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后,则右线可变情报板显示“请按次序退出隧道”,火灾点后除进口处外的指示器其余均为绿色,并指向隧道进口。

(8)若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前,被困车辆在交警指挥下通过火灾后方车行横洞撤离至左线并撤离隧道;若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后,被困车辆在交警指挥下按次序退出隧道;若火灾事故发生在第一个横洞之前,则被困人群在交警指挥下通过火灾点后的横通道进入隧道左线并撤离隧道;若火灾发生在第一个横洞之后,则人群在交警指挥下原地掉头,撤离隧道。

(9)若火灾发生在第一个横通道之后,则120赶往现场救援,车辆停放在隧道口,救援人员徒步赶往现场,完毕后原路返回,从太原侧活动护栏进入右线;若火灾发生在第一个横通道之前,则120在着火点后的第一个横通道附近掉头车辆停放在该横通道附近,救护人员徒步穿过该横通道救援,完毕后原路返回,从太原侧活动护栏进入右线。

(10)逃生人群中的小孩、老年人、残疾人、病人及伤员由120救护人员、交警、路政协助疏散到右洞,并送往医院。

(11)若火灾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后,则太原消防支队进入左线,驶出隧道后在隧道平定侧活动护栏调头,进入右线驶向着火点,繁峙消防支队消防车直接进入右线驶向着火点;若火灾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前,则繁峙消防支队消防车进入左线,通过着火点后的第一个车行横洞进入右线驶向着火点,消防支队在着火点后10米(30米、100米)外的安全范围内进行灭后救援,隧道站消防队将现场指挥权消防队领导。

(12)火灾被扑灭,右洞内人员撤离完毕,通风机继续排烟。

(13)养护、维修、路政人员清理火灾现场,检查设施完备情况,并将情况报告监控中心和公司领导。

(三).社会安全事件处置预案

1.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领导小组即时对突发事件的性质、规模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预警级别,提出启动突发事件预案的建议,经公司突发社会安全事件指挥部批准后启动相应的分级应急响应模式。

2.当基本应急启动后,事态仍难以控制,或有扩大、发展趋势时,及时报请公司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实施救援。

3.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为一线指挥,根据上级指令和应急处置程序负责现场指挥协调。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应将事件处置全过程情况及时向公司突发社会安全事件指挥部汇报,认真执行应急指挥部下达的指令。

4.事件处置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配合的,首先由工作领导组进行协调。必要时,请求地方应急指挥部予以协调帮助。

5.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结束需符合以下条件:突

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隐患彻底消除,或已发生的事件得到完全处置,经过一定时间

(由事件主管部门根据具体事件而定)后没有出现反复。

6.应急结束决定的做出,须由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提出终结建议,经批准同意后实施,并向上一级应急指挥部报告。

7.突发社会安全事件涉及到群众安置、救助问题,请求公司相关部门负责按相关专项预案开展救济,切实保障公众的正常生活,努力消除公众恐慌,尽快恢复秩序。

8.每一起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置完结后,就此项工作做出认真总结,形成经验,查找不足。并将总结报公司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应急指挥部,吸取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

Ⅱ级预案(重大交通事故救灾预案)

(一)重大交通事故救灾预案

1.左线

(1)事故点前方的车辆驶出隧道,发生事故的车辆亮起警示灯。

(2)发生事故车辆的司乘人员或发现事故的隧道巡逻人员,通过紧急电话或手动报警器向监控中心报警。

(3)监控中心接受报警信号后通过监控系统确定事故发生点及事故类型。

(4)监控中心通过广播系统、隧道内外可变情报板、交通信号灯等告知司乘人员隧道内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阻止事故点后方车辆行驶。左线事故点后方的可变情报板显示“前方发生事故”,事故点后方的车道指示器改为红色警示灯,右线除进口警示灯为红色外,其余均为绿色并指向隧道出口,封闭左、右线交通。

(5)监控中心报告隧道管理站值班领导、交警、路政,同时报告公司信息中心。

(6)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横通道之前,则交警、路政通过右线进口将车停放在右线事故点后的横通道附近,徒步穿过该横通道赶往事故现场

(7)120急救部门接到报警后,立即出动救护车赶往隧道,并通知有关医院做好急救准备。

(8)交警或路政赶到后打开隧道东口和西口活动护栏,交警、路政在隧道东西口活动护栏处、隧道口、事故点后车行横洞附近及事故发生点指挥交通。

(9)监控中心确认交警或路政赶到现场后,改变隧道内的交通信号指示器和可变情报板。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前,则左线事故点后可变情报板改为“缓慢行驶,撤离至右线”,右线交通指示器除进口处为红色外,其余均为绿色并指向隧道出口,可变情报板改为“撤离隧道”;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后,则左线可变情报板显示“请按次序退出隧道”,事故点后除进口处外的指示器均为绿色,指向隧道进口。

(10)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前,则左线被困车辆在交警指挥下通过事故点后方车行横洞进入右线,正向驶出隧道西口。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后,则左线被困车辆在交警指挥下按次序退出隧道。

(11) 120急救车辆赶往隧道西口,急救车辆进入隧道左线并驶向事故发生点进行救援,救援完毕后掉头原路返回,通过活动护栏到右线或通过事故点后的第一个车行横洞进入隧道右线返回。

(12)养护、维修、路政人员清理事故现场,检查设施完备情况,并将检查情况报告给隧道监控中心。

(13)隧道监控中心发出恢复隧道交通的信号。

2.右线

(1)事故点前方的车辆驶出隧道,发生事故的车辆亮起警示灯。

(2)发生事故车辆的司乘人员或发现事故的隧道巡逻人员,通过紧急电话或手动报警器向监控中心报警。

(3)监控中心接受报警信号后通过监控系统确定事故发生点及事故类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