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练习题
酶化学习题集(答案)

酶化学习题1、酶反应速度对底物浓度作图,当底物浓度达一定程度时,得到的是零级反应,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形变底物与酶产生不可逆结合B、酶与未形变底物形成复合物C、酶的活性部位为底物所饱和D、过多底物与酶发生不利于催化反应的结合2、米氏常数Km是一个用来度量( )A、酶和底物亲和力大小的常数B、酶促反应速度大小的常数C、酶被底物饱和程度的常数D、酶的稳定性的常数3、酶催化的反应与无催化剂的反应相比,在于酶能够:( )A. 提高反应所需活化能 B、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 C、促使正向反应速度提高,但逆向反应速度不变或减小4、辅酶与酶的结合比辅基与酶的结合更为( )A、紧B、松C、专一5、下列关于辅基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是一种结合蛋白质B、只决定酶的专一性,不参与化学基因的传递C、与酶蛋白的结合比较疏松D、一般不能用透析和超滤法与酶蛋白分开6、酶促反应中决定酶专一性的部分是( )A、酶蛋白B、底物C、辅酶或辅基D、催化基团7、重金属Hg、Ag是一类( )A、竞争性抑制剂B、不可逆抑制剂C、非竞争性抑制剂D、反竞争性抑制剂8、全酶是指什么?( )A、酶的辅助因子以外的部分B、酶的无活性前体C、一种酶一抑制剂复合物D、一种需要辅助因子的酶,具备了酶蛋白、辅助因子各种成分9、根据米氏方程,有关[s]与Km之间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s]< < Km时,V与[s]成正比B、当[s]=Km时,V=1/2VmaxC、当[s] > >Km 时,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无关D、当[s]=2/3Km时,V=25%Vmax10、已知某酶的Km值为0.05mol.L-1,•要使此酶所催化的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的80%时底物的浓度应为多少?()A、0.2mol.L-1B、0.4mol.L-1C、0.1mol.L-1D、0.05mol.L-111、某酶今有4种底物(S),其Km值如下,该酶的最适底物为()A、S1:Km=5×10-5MB、S2:Km=1×10-5MC、S3:Km=10×10-5MD、S4:Km=0.1×10-5M12、酶促反应速度为其最大反应速度的80%时,Km等于( )A、[S]B、1/2[S]C、1/4[S]D、0.4[S]13、下列关于酶特性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 )A、催化效率高B、专一性强C、作用条件温和D、都有辅因子参与催化反应14、酶具有高度催化能力的原因是( )A、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B、酶能催化热力学上不能进行的反应C、酶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D、酶能提高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15、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是:()A、Vmax不变,Km增大B、Vmax不变,Km减小C、Vmax增大,Km不变D、Vmax 减小,Km不变16、目前公认的酶与底物专一结合的学说是()A、活性中心说B、诱导契合学说C、锁匙学说D、中间产物学说17、变构酶是一种()A、单体酶B、寡聚酶C、多酶复合体D、米氏酶18、具有生物催化剂特征的核酶(ribozyme)其化学本质是()A、蛋白质B、RNAC、DNAD、糖蛋白19、下列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正确的。
酶的特性练习题

酶的特性练习题一、单选题1.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说明酶具有()A. 适应性B. 高效性C. 稳定性D. 专一性2.如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氧气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A. 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B. pH=C时,E点为0C. H2O2量增加时,E点上移,D点左移D. 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动,D点右移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某溶液若加入双缩脲溶液,出现紫色,则该溶液可能含蛋白质B. 某溶液若加入本尼迪特试剂,煮沸后出现红黄色,则该溶液含葡萄糖C.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以使用过氧化氢酶作为实验材料D. 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可以用酒精进行解离4.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但不能催化蛋白质水解.该事实说明()A. 酶具有专一性B. 酶具有高效性C. 酶的化学本质是RNAD. 酶的作用受温度影响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酶只能在生物体内发挥作用B. 组成酶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C. 低温、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失活D. 酶具有高效性是因为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6.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①酶在强酸、强碱和高温条件下均可变性失活②酶都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在细胞外或细胞内起催化作用的物质③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④ATP中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光能、电能⑤ATP是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⑥人的心肌细胞中,ATP的合成速度远远大于分解速度,从而保证心肌细胞有充足能量A. 一项B. 二项C. 三项D. 四项7.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需进行如下步骤()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注入2mL淀粉溶液②向各试管注入lmL淀粉酶溶液③向各试管滴l滴碘液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60℃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温度5min⑤观察实验现象。
生物化学-酶化学习题与答案

酶化学一、填空题1.全酶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组成,在催化反应时,二者所起的作用不同,其中________________决定酶的专一性和高效率,________________起传递电子、原子或化学基团的作用。
2.酶是由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________________。
3.酶的活性中心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个功能部位,其中________________直接与底物结合,决定酶的专一性,________________是发生化学变化的部位,决定催化反应的性质。
4.常用的化学修饰剂DFP可以修饰________________残基,TPCK常用于修饰________________残基。
5.酶促动力学的双倒数作图(Lineweaver-Burk作图法),得到的直线在横轴上的截距为________________,纵轴上的截距为________________。
6.磺胺类药物可以抑制________________酶,从而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7.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可以被________________共价修饰调节;糖原合成酶、糖原磷酸化酶等则可以被________________共价修饰调节。
二、是非题1.[ ]对于可逆反应而言,酶既可以改变正反应速度,也可以改变逆反应速度。
2.[ ]酶活性中心一般由在一级结构中相邻的若干氨基酸残基组成。
3.[ ]酶活力的测定实际上就是酶的定量测定。
4.[ ]Km是酶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与酶浓度无关。
5.[ ]当[S]>> Km时,v 趋向于Vmax,此时只有通过增加[E]来增加v。
6.[ ]酶的最适温度与酶的作用时间有关,作用时间长,则最适温度高,作用时间短,则最适温度低。
7.[ ]增加不可逆抑制剂的浓度,可以实现酶活性的完全抑制。
酶工程习题(答案全)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酶:是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2、酶工程:酶的生产与应用的技术过程称为酶工程。
它是利用酶的催化作用进行物质转化的技术,是将酶学理论与化工技术、微生物技术结合而形成的新技术,是借助工程学手段利用酶或细胞、细胞器的特定功能提供产品的一门科学3、核酸类酶:为一类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核糖核酸分子.它可以催化本身RNA剪切或剪接作用,还可以催化其他RNA,DNA多糖,酯类等分子进行反应4、蛋白类酶:为一类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蛋白质分子,它只能催化其他分子进行反应。
5、酶的生产:是指通过人工操作获得所需酶的技术过程。
主要包括微生物发酵产酶,动植物培养产酶,酶提取和分离纯化等6、酶的改性是通过各种方法改进酶的催化特性的技术过程,主要包括酶分子的修饰,酶固定化,酶非水相催化等7、酶的应用:是通过酶的催化作用获得人们所需要的物质或者不良物质的技术过程,主要包括酶反应器的选择和设计以及酶在各领域的应用等。
8、酶的专一性:又称为特异性,是指酶在催化生化反应时对底物的选择性,即在一定条件下,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结构相似的底物进行某种类型反应的特性。
亦即酶只能催化某一类或某一种化学反应。
9、酶的转换数:酶的转换数Kp。
又称为摩尔催化活性,是指每个酶分子每分钟催化底物转化的分子数二、填空题1、根据分子中起催化作用的主要组分的不同,酶可以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大类.2、核酸类酶分子中起催化作用的主要组分是__________,蛋白类酶分子中起催化作用的主要组分是________________。
3、进行分子内催化作用的核酸类酶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酶活力是_______________的量度指标,酶的比活力是_______________的量度指标,酶的转换数的主要组分是________________的度量指标。
酶习题参考答案

酶参考答案一、选择题BABBB AAADD CBBCB DBD二、填空题1、绝对专一性、相对专一性、立体专一性2、Kcat3、高效性、温和性、专一性4、蛋白质、核酸5、pH、T、酶浓度、激活剂、抑制剂三、判断题-++-+―――++-++-+++四、名词解释1、酶活力: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以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的速度来确定。
2、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底物发生化学反应的部位,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3、酶原酶的无活性前体:通常在有限度的蛋白质水解作用后,转变为具有活性的酶。
4、同工酶:是指有机体内能够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但其酶蛋白本身的分子结构组成却有所不同的一组酶。
5、固定化酶:固定化酶是将水溶性酶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使之成为不溶于水的,但仍具有酶活性的状态。
固定化酶易于保存,对温度、酸碱的稳定性大大提高,可连续使用,同时也简化了产物的分离纯化。
缺点是无法作用于不溶性的底物,与游离酶相比活性降低。
6、米氏常数K m:对于一个给定的反应,导致酶促反应速度的起始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它反应底物与酶亲和力的大小,是米氏酶的特征性常数之一。
7、诱导契合学说:当酶分子与底物分子靠近时,酶分子受底物分子诱导,其分子构象发生有利于底物结合的变化,酶与底物在此基础上互补契合进行反应。
8、核酶:具有生物催化活性,能催化完成自我剪接功能的RNA。
9、组成酶:细胞内始终存在且数量恒定的酶。
如糖酵解途径中的酶。
10、多酶体系(多酶复合体):是由几种酶靠非共价键彼此嵌合而成。
所有反应依次连接,有利于一系列反应的连续进行。
如脂肪酸合成酶系。
11、酶原激活:体内合成出来的蛋白质,有时不具有生物活性,经过蛋白水解酶专一作用后,构象发生变化,形成酶的活性部位,变成活性蛋白。
该活化过程是生物体的一种调控机制。
五、问答题1、举例说明酶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酶的一级结构决定其高级结构,高级结构形成酶的活性中心,从而形成酶的催化作用。
生物化学 酶习题

第四章酶1.米氏方程的推导中假设______。
A.V与[ES]成正比B.[S]约等于[E]C.由于反应可逆,有些产物被转变为底物D.[S]》[E]E.以上都不对2.如果要求酶促反应V=Vmax×90%,则[S]应为Km的倍数是______。
A.4.5 B.9 C.8 D.5 E.903.关于酶的抑制剂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酶的抑制剂中一部分是酶的变性剂B.酶的抑制剂只与活性中心上的基团结合C.酶的抑制剂均能使反应速度下降D.酶的抑制剂一般是大分子物质E.酶的抑制剂都能竞争性地使酶的活性降低4.酶催化底物反应时,将产生下列哪一种能量效应?______A.提高反应所需的活化能B.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C.降低反应的能量水平D.提高产物的能量水平6.关于米氏常数Km的说法。
哪个是正确的?_______A.饱和底物浓度时的速度B.在一定酶浓度下,最大速度的一半C.饱和底物浓度的一半D.速度达最大速度半数时的底物浓度E.降低一半速度时的抑制剂浓度9.酶的纯粹竞争性抑制剂具有下列哪种动力学效应?_______A.Vmax不变,km增大B.Vmax不变,km减小C.Vmax增大,km不变D.Vmax减小,km不变E.Vmax和km,都不变10.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是属于______。
A.产物反馈抑制B.产物阻遏抑制C.非竞争性抑制D.竞争性抑制E.不可逆抑制11.对于一个符合米氏方程的酶来说,当[S]=Km,[I]=KI时,I为竞争抑制剂,则V为。
A.Vmax×2/3 B.Vmax×1/3 C.Vmax×1/2D.Vmax ×1/4 E.Vmax ×1/612.存在抑制剂时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不变。
A.不可逆B.竞争性C.反竞争性D.非竞争性14.下列对酶活力测定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______A.酶的反应速度可通过测定产物的生成量或测定底物的减少量来完成B.需在最适p H条件下进行C.按国际酶学会统一标准温度都采用2 5℃D.要求[S]≤[E]15.在酶制剂的各个纯化步骤中,酶的比活力皆可用_____来表示。
(华东理工生物化学习题集)第三部分 酶学

B、随酶浓度增大而减小 D、是酶反应的特性
35、碳酸酐酶含有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这个金属是 + + A、Mg2 B、Mn2 2+ 2+ C、Zn D、Fe 36、质膜的标志酶是 A、琥珀酸脱氢酶 C、葡萄糖—6—磷酸酶 37、非竞争性抑制剂使 A、Vmax 不变,Km 变大 B、Vmax 变小,Km 不变 C、Vmax 变小,Km 变小 D、Vmax 不变,Km 不变 38、DNA 聚合酶在分类时属于六大类酶中的 A、合成酶 B、转移酶 C、裂合酶 D、氧化还原酶 39、有一个酶,当它活性部位组氨酸残基不带电荷时,酶才有活性,降低 pH 时, 将会导致何种类型的抑制 A、竞争性 B、非竞争性 C、反竞争性 40、消化系统的水解酶,大多是以非活性的酶原形式合成出来的, 但也有例外,如 A、核糖核酸酶 B、羧肽酶 C、胃蛋白酶 41、以下酶中黄素核苷酸与酶蛋白以共价键相连的是
B、已糖激酶 D、蛋白酪氨酸激酶
B、全部在 37℃ 左右 D、不是特征性常数,与反应条件有关
14、米氏常数 Km 是一个用来衡量 A、酶和底物亲和力大小的常数 B、酶促反应速度大小的常数 C、酶被底物饱和程度的常数 D、酶稳定性的常数 E、酶变构效应的常数 15、含钴的维生素是 A、叶酸 C、核黄素 E、维生素 K
54、羧肽酶 C 专门水解的肽链 C 端倒数第二位是 A、精氨酸 B、赖氨酸 C、脯氨酸 D、甘氨酸 55、对何种类型的可逆抑制,酶活性被抑制一半时的抑制剂浓度即为 Ki A、竞争性 B、非竞争性 C、反竞争性 56、对于具有正协同效应的酶,其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 0.9 时的底物 浓度([S]0.9)与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 0.1 时的底物浓度([S]0.1)二者 的比值[S]0.9/[S]0.1 应该是 A、>81 B、=81 C、<81 D、以上都不对 57、二异丙基磷酰氟专一地不可逆抑制 A、丝氨酸蛋白酶 B、巯基蛋白酶 C、天冬氨酸蛋白酶 58、酶的转换数是当底物大大过量于酶时 A、每个酶分子每秒钟将底物转化为产物的分子数 B、每个酶的亚基一秒钟内催化得到的产物分子数 C、每个酶的催化中心一秒钟内催化产生的产物分子数 D、每秒钟使 1mol 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要的酶量 59、胰岛素受体具有_____活性 A、腺苷酸环化酶 B、蛋白激酶 C C、酪氨酸激酶 D、蛋白激酶 A 60、测定酶活性时,通常以底物浓度的变化在底物起始浓度 以内的速度为初速度 A、0.5% B、1% C、5% D、10% 61、某一酶反应体系中,酶的浓底为[Eo]时催化反应的最大速度为 Vmax, 当某抑制剂以浓度[I。]存在于该反应体系中,最大反应速度 V,=V[E。](1—[Io]/[Eo]),说明该抑制剂为 A、竞争性抑制剂 B、非竞争性抑制剂 C、反竞争性抑制剂 D、不可逆抑制剂 62、从激素原加工为激素的酶切位点往往是 A、—Lys—Arg— B、—Asp—Arg— C、—Tyr—Phe— D、以上都不对 63、嗜热蛋白酶、尿酸酶和鸡肝丙酮酸脱羧酶,它们分别是用下面的辅助因子
酶和ATP典型例题(练习题 后面答案)

ATP和酶练习题[ATP] 考向1 结合ATP的结构和功能,考查结构与功能观1.在下列几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③和④ D.⑤和⑥2.某种物质的结构简写为A-Pα~Pβ~Pγ,下列有关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其水解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该物质的β、γ位磷酸基团被水解后,剩余部分是组成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C.该物质完全水解后的产物中不含糖类D.该物质的γ位磷酸基团脱离,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叶绿体中水的光解3.ATP、GTP、CTP和UTP是细胞内四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只是碱基的不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TP的合成常伴随着细胞内的放能反应B.1分子GTP彻底水解可得到3种小分子物质C.CTP中“C”是由胞嘧啶和脱氧核糖构成的D.UTP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后可作为基因转录的原料[ATP] 考向2 围绕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考查科学思维能力4.下列有关植物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的ATP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使细胞中ADP生成减少,ATP生成增加C.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伴随有ATP的合成D.光下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ATP合成5.如图为细胞中ATP及其相关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示意图(M表示酶,Q表示能量,甲、乙表示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吸能反应常伴随着甲的形成,能量由Q2提供B.两分子葡萄糖合成一分子蔗糖的过程中,物质甲的量增多C.物质乙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D.Q1可以来源于光能,Q2不能转化为光能,M1和M2不是同一种酶[酶]考向一酶的本质、作用与特性的综合分析6.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的高是因为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B.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C.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的条件下,酶对细胞代谢的调节作用最强D.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7.科学家使用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牛胰核糖核酸酶(牛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可以将该酶去折叠转变成无任何活性的无规则卷曲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不可逆性抑制作用
10.关于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哪项不对?
A.影响必需基团的解离状态
B.影响底物的解离状态
C.破坏酶蛋白的一级结构
D.影响酶与底物结合
11.维生素D3的主要活性形式是:
A. 25-(OH)-D3
B. 1-(OH)-D3
C. 1,25-(OH)2-D3
D. 1,24-(OH)2-D3
D.催化相似的化学反应
15.关于Km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酶和底物的浓度有关
B.是达到Vm时的底物浓度
C.与酶和底物的亲和力无关
D.是V达到1/2Vm时的底物浓度
16.酶在催化反应中决定酶专一性的
部分是:
A.辅酶B.辅基
C.金属离子D.酶蛋白
17.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
响是:
A. Km减小,Vm增大
线,双倒数作图呈线。
16.维生素B2在体内的活性型为
及,分别可作为黄素酶的辅基。
17.维生素PP在体内的活性型为
NAD+及NADP+,它们是多种不需氧脱氢酶的辅酶。
18.磷酸吡哆醛及磷酸吡哆胺是维生
素B6在体内的活性型,它们分别
是转氨酶及脱羧酶的辅酶。
19.泛酸在体内经肠道吸收后几乎全
部用于辅酶A的合成,该物质是
二.填空题
1.辅助因子,酶蛋白
2.底物浓度与反应速度,V=1/2Vm时的底物浓度
3. (1)特征性,酶的性质、底物种类、
反应条件,酶浓度
(2)不同,该酶的最适底物或天然底物
(3)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大小,亲和力小
(4)不同
4.不变,减小
5.相对专一性,绝对专一性,立体异
构专一性
6.竞争性,非竞争性
7.下降,下降
20.关于维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维生素是组成机体组织细胞的
成分之一
B.其化学本质为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C.引起维生素缺乏的唯一原因是
摄入量不足
D.维生素可氧化供能
21.下列有关酶的论述正确的是:
A.体内所有具有催化活性的物质
都是酶
B.酶在体内不能更新
C.酶的底物都是有机化合物
D.酶是活细胞内合成的具有催化
其他基团的作用
24.含有维生素B1的辅酶是
A.NAD+B.FADC.TPPD.CoA
25.下图是几种抑制作用的双倒数作
图,其中直线X代表无抑制剂时
的作图,那么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的作图是:
A. A
B. B
C. C
D. D
26.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的是:
A.酶分子的空间构象
B.酶的电泳行为
C.酶的活性中心
D.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
4.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可使其Km值,而Vm值。
5.酶的专一性有、
和三种。
6.抑制剂不改变酶促反应Vm;抑制剂不改变酶促反应Km值。
7.反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
响表现为Vm值和Km
值。
8.乳酸脱氢酶是聚体,它由
和型亚基组成,有种同工酶,其中LDH1含量最丰富的组织是,
LDH5含量最丰富的组织是。
C.酶的来源D.酶促反应的性质
二.填空题
1.结合酶由与
相结合才具有活性。
2.米-曼式方程是说明
关系的方程式,Km的定义是
。
3.关于Km的意义的叙述:
(1)Km是酶的常数,
与无关。
(2)同一种酶有不同的底物时,Km
值,其中Km值最小的底
物通常是。
(3)Km可以近似的表示,
Km越大,则。
(4)同工酶对同一底物的Km值
9.全酶是与组成。
10.酶的活性中心是由
在酶分子中的某些区域相互靠近而形成的,酶活性中心内的基团有和两类。
11.写出下列化合物所含的维生素:
TPP含,FAD含
,辅酶A含。
12.维生素B12又叫,
内含金属元素。
13.叶酸在体内的活性形式为FH4,
它作为一碳单位代谢的辅酶起作用。
15.在酶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作图呈
酰基转移酶酶的辅酶。
20.生物素是体内羧化酶的辅酶。
三.名词解释
1.酶
2.辅酶
3.同工酶
4.酶原及酶原激活
5.酶的活性中心
6.酶的特异性
7.酶的变构效应
8.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9.维生素
10.米氏常数
11.酶的化学修饰调节
12.酶的不可逆抑制作用
13.结合酶与单纯酶
14.核酶和脱氧核酶
四.问答题
1.简述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7.酶的变构效应:体内有的代谢物可以与某些酶分子活性中心外的某一部位可逆结合,使酶发生变构并改变其催化活性,这种现象称为酶的别构效应。
8.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有些抑制剂与底物的结构相似,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碍酶与底物结合形成中间产物,使酶活性降低。这种抑制作用称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9.维生素:是存在于食物中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是维持机体正常生活或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一类营养素。
A.别构酶是受别构调节的酶
B.正协同效应例如,底物与酶的一
个亚基结合后使此亚基发生构象
改变,从而引起相邻亚基发生同
样的改变,增加此亚基对后续底
物的亲和力
C.正协同效应的底物浓度曲线是
矩形双曲线
D.构象改变使后续底物结合的亲
和力减弱,称为负协同效应
35.国际酶学委员会将酶分为六类的
依据是:
A.酶的物理性质B.酶的结构
13.结合酶:酶分子除含有氨基酸残基形成的多肽链外,还含有非蛋白部分。这类结合蛋白质的酶称为结合酶。单纯酶:仅由氨基酸残基构成的酶。
14.核酶和脱氧核酶:是具有高效、特异催化作用的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
四.问答题
1.酶分子中的必需基团在不同的pH条件下解离状态不同,其所带电荷的种类和数量也各不相同。酶活性中心的某些必需基团往往仅在某一解离状态时才最容易同底物结合或具有最大时的催化作用。此外,许多底物与辅酶(如ATP、NAD+、辅酶A.、氨基酸等)也具有解离性质,pH的改变也可影响它们的解离状态,从而影响它们与酶的亲和力。因此,pH的改变对酶的催化作用影响很大。酶催化作用最大时的环境pH称为酶促反应的最适pH.
2.简述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3.酶原为何无活性?酶原激活的原理是什么?有何生理意义?
4.比较三种可逆性抑制作用的特点。
5.举例说明竞争性抑制作用在临床上的应用。
6.试述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7.写出米氏方程式并指出Km的意义。
8.酶与一般催化剂相比有何异同?
9.举例说明酶作用的三种特异性。
10.米氏常数(km):是单底物反应中酶与底物可逆生成中间产物和中间产物转变为产物这三个反应的速度常数的综合。米氏常数等于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11.酶的化学修饰调节:酶蛋白肽链上的某些残基在酶的催化下发生可逆的共价修饰,从而引起酶活性改变,这种调节称为酶的化学修饰。
12.酶的不可逆抑制作用:抑制剂以共价键与酶活性中心上的必需基团结合,使酶失活。这种抑制作用称为不可逆抑制。
8.4,M,H,5,心,肝
9.酶蛋白,辅助因子
10.酶的必需基团,结合,催化
11. B1,B2,泛酸
12.钴胺素,钴
13. FH4,一碳Βιβλιοθήκη 位代谢。14.不需氧脱氢酶。
15.距形双曲,直。
16. FAD,FMN
17. NAD+NADP+
18.转氨酶,脱羧酶
19.辅酶A,酰基转移酶
20.羧化
三.名词解释
B. Km不变,Vm减小
C. Km增大,Vm减小
D. Km增大,Vm不变
18.反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符合下列哪项特征?
A. Km减小,Vm减小
B. Km不变,Vm增大
C. Km增大,Vm减小
D. Km增大,Vm不变
19.某一酶促反应速度为0.8Vm时,
Km等于:
A. [S]B.0.5[S]
C. 0.25[S]D. 0.8[S]
1.酶是由活细胞合成的,对其特异底物起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是机体内催化多种代谢反应最主
要的催化剂。
2.辅酶是结合酶分子中与酶蛋白疏松结合的辅助因子,可以用透析或超虑方法除去。
3.同工酶是指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4.酶原及酶原激活: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只是酶的无活性前体,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酶的前体水解开一个或几个特定的肽键,致使构象发生改变,表现出酶的活性。这种无活性酶的前体称为酶原。酶原向酶的转化过程称为酶原的激活。酶原的激活实际上是酶的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过程。
5.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中与酶的活性密切相关的基团称为酶的必需基团。这些必需基团在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距很远,但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组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与底物特异的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这一区域被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6.酶的特异性:酶对其所催化的底物具有较严格的选择性,即一种酶仅作用于一种或一类化合物,或一定的化学键,催化一定的化学反应并产生一定的产物,酶的这种特性称为酶的特异性。
10.酶的必需基团有哪几种?各有什
么作用?
11.什么叫同工酶?有何临床意义?
12.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A3.A.4.C5.B.6.D.7.D.8.B.9.D.
10.C.11.C.12.C.13.D.14.A.15.D.16.D.17.B.18.A.19.C.20.B.21.D.22.C.23.D.24.C.25.A.26.D.27.D.28.D.29.D30..D.31.D.32.B.33.D.34.C.3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