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化工甲醇行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我国化工甲醇行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我国化工甲醇行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我国化工甲醇行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有机化工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甲醇作为煤炭化工生产所需要的产品之一,也是石油的主要接续资源,近几年,随着市场对甲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世界基础有机化工原料中,甲醇消费量仅次于乙烯、丙烯和苯,居第四位,甲醇行业的今年估计效益逐渐接近于石油资源,应当根据现状,控制行业的发展速度。本文首先介绍了甲醇行业的发展状况,然后分析了甲醇行业存在的几个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促进甲醇行业稳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甲醇行业化工有机原料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也是清洁代用燃料,在医学、化工、纺织业和轻工业等行业具有广泛的用途。我国煤炭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下游市场对于甲醇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国内掀起一股甲醇装置建设热潮,虽然我国甲醇行业的产量和需求逐年增长,与此同时也要控制甲醇行业的稳定发展,避免其盲目发展,应当首先考虑长期的经济效益和稳定的发展条件,从我国石油接续资源考虑,适度发展甲醇工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我国甲醇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一般的化工甲醇企业都分布在原产料比较丰富的地区,一些西南西北地区成为了甲醇原料的主要调入地区。20世纪初期,国外公司发明了高压状态下的甲醇的生产

精细化工现状、发展及策略

精细化工现状、发展及策略 摘要:精细化工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品具有特定功能、附加价值高、小批量、多品种、系列化为特点的化学工业。精细化工产品种类多、附加值高、用途广、产业关联度大,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已成为世界各国调整化学工业结构、提升化学工业产业能级和扩大经济效益的战略重点。 关键词:高新技术;更新快:绿色化 前言 精细化工产品,是指经过化工深度加工而制得的具有专用性或最终使用性能的各种化学品。它的范围很广,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国外通常将医药、农药、涂料、香料、催化剂等四十多个门类,列入精细化工范畴。化学工业精细化,是各发达国家近几十年来,特别是西方七十年代“石油危机”以来,化工科技与生产发展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八十年代初,美、日、英、西德等国,精细化工产值已占其化工总产值40%以上,预计到本世纪末,发达国家的化工精细化率可能高达60%。 精细化工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品具有特定功能、附加价值高、小批量、多品种、系列化为特点的化学工业。精细化工是当今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细化工产品种类多、附加值高、用途广、产业关联度大,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已成为世界各国调整化学工业结构、提升化学工业产业能级和扩大经济效益的战略重点。精细化工率(精细化工产值占化工总产值的比例)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化学工业发达程度和化工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1世界精细化工现状 综观近20多年来世界化工发展历程,各国、尤其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化学工业发达国家及其著名的跨国化司都十分重视发展精细化工,把精细化工作为调整化工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效举措,世界精细化工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进入21世纪,世界精细化工发展的显著特征是:产业集群化,工艺清洁化、节能化,产品多样化、专用化、高

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罗梦玲化环1104 2011113020407 “入世”以来,我国化工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化学品市场在世界上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化学品产量持续增长,化学品进口的年均增长率近十年来一直居世界首位,我国化工园区的基地化、规模化正在加速,外商外资全方位进入我国市场的步伐明显加快,烯烃及其下游衍生物装置正在向规模化发展,我国化工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竞争和发展的新阶段。2005年我国取代德国,登上全球化工产业第三大国的位置。到2005年。我国已经有十余种主要石油化工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其中化肥、合成氨、纯碱、硫酸、染料、磷矿、磷肥、合成纤维、胶鞋等产量居第一位;农药、烧碱、轮胎产量居设计界第三位;原油生产、合纤单体、合成胶、合成树脂、合成纤维能力和产量、部分合成单体能力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由于国内产能产量大幅提高,我国主要的石油石化产品的自给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就总量而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国之一。根据中国化工报的统计数据,2008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农药总产量达190.2万吨,已居世界第一位。未来,我国将在农药、涂料、染料、食品添加剂、胶黏剂、电子化学品及水处理剂7个领域重点开发新型高附

加值产品,满足各产业需要。 “十五”、“十一五”期间,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基地快速发展,除原有的化工基地将继续改造和扩建外,在临海、临江或资源丰富地区建设的国家及化学工业园区都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如:上海化学工业区、南京等化工区、江苏张家港扬子江国际化工园区等。现全国已有60多个建设或拟建的化工园区,这些化工园区交通运输便利、产品靠近市场、园区内原料和产品相互配套、劳动力便宜、公用工程设施完善等,给投资者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美、日、德等外资公司大量进入这些园区。精细化工和专用化工产品将成为新的增长点,“绿色化工”也将是我国化工产业未来发张的必然趋势。根据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预测,近年来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将以年均7%—10%的速度增长,将远远高于世界目前3%—4%的增长速度,我国石油产业的世界市场份额将逐年增大。 近年来,以欧美大石油石化公司为主,日、韩、中东等国家地区紧跟其后的外资企业加大了对我国市场的投入,规模日趋加大,业务领域日趋广泛,产业链结构日趋完善,是我国石化产业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多元化竞争格局已经形成。目前外资已经形成了以油品营销、石油化工、精细化工、专用化学品、功能化学品、合成材料加工、石油石化仓储物流、高附加值终端产品为重点的投资发展产业集群,有

甲醇项目计划书

甲醇项目计划书 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甲醇项目计划书 在我国,煤多气少的资源环境决定了低碳产业链中的众多产品依赖煤 进行加工合成,甲醇的生产亦是如此,国内以煤作为主要原料的甲醇生产 占比高达 70%以上,而随着未来煤头甲醇的产能不断提升,这一占比仍在 提高。而全球约有 6 成以上的甲醇采用天然气作为主要的原料进行生产, 且煤制甲醇的产能几乎全部位于中国。而正是由于国内同海外甲醇生产采 用的原料具有差异,能源价格变化引起不同原料生产成本的相对优势变化 在较大程度上会对企业的盈利空间产生较大影响。伴随国内工业的持续发展,甲醇下游传统领域需求稳步发展,与此同时新兴需求更是高速提升,2017年下游 MTO/P 及燃料需求占比已经由 2013 年的 33%快速提升至 65%,市场空间成倍增长。下游需求的快速成长促使甲醇作为我国煤加工产业链 中间品的重要性不断突出,而下游新型领域需求的扩展也延长了原有的产 业链布局,使得行业波动的影响因素产生了较大的变化,甲醇的行业波动 有所加剧。 该甲醇项目计划总投资8667.0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906.7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8.15%;流动资金2760.2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1.85%。

达产年营业收入19795.00万元,总成本费用14971.66万元,税金及 附加159.53万元,利润总额4823.34万元,利税总额5648.16万元,税后 净利润3617.51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030.6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5.65%,投资利税率65.17%,投资回报率41.74%,全部投资回收期3.90年,提供就业职位333个。 本报告是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或报告编制人员实地调查获取的素材撰写,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的要求,依照“科学、客观”的原则,以国内外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为前提,大量 收集相关行业准入条件和前沿技术等重要信息,全面预测其发展趋势;按 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具体要求,主要从技术、经济、工程方案、环境保护、安全卫生和节能及清洁生产等方面进行充分 的论证和可行性分析,对项目建成后可能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 科学预测,从而提出投资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 因此,该报告是一份较为完整的为项目决策及审批提供科学依据的综合性 分析报告。 ......

精细化工论文

精细化工论文 国内外精细化工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概述了国内外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及技术创新,并提出了我国精细化工需要解决的主 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 关键词:精细化工,发展创新,趋势。 Fine chemicalindustry at home and abroad current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Kong ling wei Abstract: Overview of the fine chemical industry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put forward China's fine chemical industry need to solve problem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Key words: Fine chemical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Trend. 引言: 化学工业的发展过程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逐步深人的过程,即由初级加工逐步向 深度加工发展,即由初级加工逐步向深度加工发展,由一般加工逐步向精细加工发展,由主要生产大批量通用的基础材料逐步向既生产基础材料又生产小批量多品种的专用产品发展的过程。精细化工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品具有特定功附加价值高、小批量、多品种、系列化为特点的化学工业。我国的精细化工行业已有较好的基础和一定的生产规模,大部分产品已基本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有的还有相当数量的出口。但是我国精细化工行业与国外同行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还需要不断的开创新的工业技术。 1 世界精细化工总体发展态势 世界精细化工总体发展态势综观近20多年来世界化工发展历程,各国、尤其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化学工业发达国家及其著名的跨国化工公司,都十分重视发展精细化工,把精细化工作为调整化工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效举措,世界精细化工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1]。进入21世纪,世界精细化工发展的显著特征是:产业集群化,工艺清洁化、节能化,产品多样化、专用化、高性能化。受损细菌恢复的缺陷,故适用于实验室、生产现场和野外环境工作使用。 1.1 生产现状 国际石化工业以处于技术相对成熟的阶段,生产经营竞争激烈,导致利润明显下降。 国外大型炼化企业从两方面努力追求投资回报。一是致力于生产如千万吨的炼油装置、百万吨级装置规模大型化,乙烯装置、数十万吨级的基本原料装置,以追求规模效益,力求降低成本;二是利用其技术优势,集中力量,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在石油化工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石油化工的。1深度加工及裂解产物(C4、C5、 C9、C10等)的综合利用,致力于中小吨位有机原料和精细化学品的生产,依靠技术保持效益。1997年全球化学工业的销售额约15000亿美元,1986年为3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6﹪。精细化学品产值为 450-500亿美元,比1986年的140亿美元增长近3倍,年均增长率为12%。专业化学品的发展也很快,已由1986年的900亿美元上升到1996年的约24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约10%。由此可见,精细和专用化学品的生产是国际化学工业发展的重点[2] 。 1.2 发展趋势 以大型石化装置为龙头发展精细化工,在精化工生产成本中,原料所占比例极低。大型石化企业可以对产品进行深加工,生产出下游产品,直接投向市场,另外,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

最新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分析

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研究分析 [摘要]目前,我国正在进入一个传媒深化改革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传媒产业正处在一个重大的社会发展和变化之中,它标志着我国传媒产业政策进入了一个创新时期。如何抓住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制定与现代传媒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支撑体系,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传媒产业经济趋势 一、我国传媒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传媒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我们也要正视现阶段我国传媒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特别是加入WTO,市场化要求不断变革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形成的粗放型的传媒业结构,这便是当今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大背景。在这种发展背景下我国传媒业发展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整体发展水平低。以四大媒体中最强大的电视媒体为例,我国现有电视台3000多家,比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11个国家电视台总和还多。尽管数量多,但规模小,竞争力弱。国内传媒业亟待产业整合与集中。 2.国际化程度低。一个影视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应包括国际扩张能力、利用国际文化资源能力与影视产品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等。 电视企业国际化程度可从三个方面加以量化,即播出节目中进口节目与国产节目之比例;国际主要收视市场占有份额;影视产品国际贸易收入与总贸易收入之

比例。国际贸易收入在大多数情况下与国际主要收视市场占有份额成正比。我国影视业国际化程度还很低。国际化是企业竞争活力的保证,长期封闭式运作,企业难有竞争力。 3.政策法规不配套、管理机制僵硬。我国现行的传媒业政策和法规是与计划经济时期的政治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在实际执行中,比较有效地保证了执政党和政府对传媒特别是新闻传媒的控制。但这套政策和法规严重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阻碍了我国传媒业的成长。 5.缺乏训练有素的传媒经营管理人才。中国传媒业要发展,人才培养是关键。我们所需要的是懂经营与管理的综合型人才。有了人才,才会有中国传媒业的未来和希望。未来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目前,多数传媒从业人员对传媒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特殊规律及其实际应用理解和认识还不够深入、全面,因此,从整体而言,我国传媒业缺乏训练有素的经营管理人才仍是传媒产业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我国传媒业发展趋势 新经济时代的来临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给传媒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传媒产业成为世界公认的最具发展前景的行业之一。与此同时,它也引发了传媒产业的变革和新一轮的竞争, 网络媒体的兴起和传媒企业之间的大规模购并、联合,正成为新一轮传媒竞争中的显著特点。如何抓住传媒产业目前尚存的发展机遇,快速壮大自身实力,迎接世界传媒巨头的挑战,已成为中国传媒产业的当务之急。传媒业经营需要大投入,这是业内的共识。国际传媒业的发展趋势给我们一个启示:中国传媒产业要生存和发展,最佳途径在于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资源,运用资本运营等手段来进行资本积累,实现加速扩张。传媒产业是一种高投入、高垄断、高利润与激烈竞争并存的特殊行业。媒体产业集团将是我

我国甲醇上游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我国甲醇上游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作者:天琪期货李殿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逐步推出为大宗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功能的商品期货品种”的精神,中国证监会于10月13日正式批准郑州商品交易所开展甲醇期货交易。10月28日,甲醇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成功上市,从而将大众极少关注的甲醇推进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视野。那么甲醇是由什么生产出来的,甲醇上游原料能否支撑甲醇的可持续发展呢?本文将就甲醇上游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一、甲醇基本情况 ㈠甲醇属新兴替代能源,近年来消费量快速增长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基础性有机化工原料,在化工行业和新兴的替代能源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甲醇替代能源的目标主要是:甲醇制二甲醚替代民用液化石油气和替代柴油,甲醇燃料替代汽油,甲醇制烯烃替代传统的石化原料。 甲醇的上游生产原料是煤炭、天然气和焦炉气,下游是用来生产甲醛、二甲醚和醋酸等一系列有机化工产品,近年来在二甲醚、烯烃等石油替代领域也逐步得到应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甲醇产量稳步增长(详见图1)。2010年,我国甲醇产量1575万吨,约占全球的25%;表观消费量2093万吨,约占全球的45%;2011年1至9月累计产量1499.8万吨,同比增幅26.1%。2006年以来,我国甲醇消费量年均增长率超过20%,远高于同期GDP的年均增长速度。 图1:我国甲醇当月产量 单位:万吨 ㈡从产能分布来看,主产区均分布在上游原料充裕之处 我国甲醇的主产地为山东、内蒙古、河南、陕西、海南、山西、河北等省区,2011年前9个月甲醇产量分别为山东264.70万吨、内蒙古165.15万吨、河南158.98万吨、陕西

国内外精细化工发展现状趋势

国内外精细化工发展现状趋势精细化工是当今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细化工产品种类多、附加值高、用途广、产业关联度大,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 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已成为世界各国调整化学工业结构、提升化学工业产业能级和扩大经济效益的战略重点。 精细化工率(精细化工产值占化工总产值的比例)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化学工业发达程度和化工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一、世界精细化工总体发展态势综观近20多年来世界化工发展历程,各国、尤其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化学工业发达国家及其着名的跨国化工公司,都十分重视发展精细化工,把精细化工作为调整化工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效举措,世界精细化工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进入21世纪,世界精细化工发展的显着特征是:产业集群化,工艺清洁化、节能化,产品多样化,专用化、高性能化。 1精细化学品销售收入快速增长,精细化率不断提高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基于世界高度发达的石油化工向深加工发展和高新技术的蓬勃兴起,世界精细化工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其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整个化学工业的发展。

近几年,全世界化工产品年总销售额约为万亿美元,其中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约为38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在5~6%,高于化学工业2~3个百分点。 预计至2017年,全球精细化学品市场仍将以6%的年均速度增长。 2017年,世界精细化学品市场规模将达到4500亿美元。 目前,世界精细化学品品种已超过10万种。 精细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化学工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化学工业发达国家,其精细化工也最为发达,代表了当今世界精细化工的发展水平。 目前,这些国家的精细化率已达到60~70%。 近几年,美国精细化学品年销售额约为1250亿美元,居世界首位,欧洲约为1000亿美元,日本约为600亿美元,名列第三。 三者合计约占世界总销售额的75%以上。 2加强技术创新,调整和优化精细化工产品结构加强技术创新,调整和优化精细化工产品结构,重点开发高性能化、专用化、绿色化产品,已成为当前世界精细化工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今后世界精细化工发展的重点方向。 以精细化工发达的日本为例,技术创新对精细化学品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行业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

行业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 1、行业研究内容 行业研究的内容从简单点来说,主要是搞清楚三个方面的事情,一是行业历史,弄清楚行业界定、分类,行业发展历史脉络,,行业发展周期等;二是行业现状,行业发展概况,市场供需情况,竞争状况,行业发展关键因素等;三是行业趋势,行业发展前景,发展大势等。 (1)行业历史 行业历史研究是为了探究该行业的产生、发展、演变的历程,通过行业历史的把握是更好研究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行业界定 首先需要搞清楚行业定义与界定,这个行业到底是什么,行业定义是高度概括的,通过简短的定义,能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个行业是干什么的,是满足哪方面的需求。在定义与界定过程中,要注意行业定义广义与狭义之分,根据我们做研究的目的来进行判断。 2)行业分类 知道了这个行业是个什么事情,为了满足哪一方面的需求,下一步就要知道这个行业到底包含哪些方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行业分类。基本所有的行业都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选择怎样的分类标准与分类到什么程度也需要根据我们研究的目的与用途来进行决定。例如我们要研究发电行业,我们自然会想到根据发电不同类型进行分类,如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核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主要分类,但是如果我们研究在重点在新能源发电上,分类我们就可以进行简化,火力发电就弱化掉,重点在风力、光伏、生物质等角度。研究之初可能对行业分类的具体细分把握的不是很好,随着研究的深入,脑子里会有一个“行业分类树图”。 3)行业演变 了解事物,要从事物根源做起,同样道理,研究行业一定知道该行业当初产生的渊源,是为满足社会哪一方面的需求而生,需要进一步研究行业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哪些阶段,行业供需发生了哪些变化。搞清楚行业的产生到行业发展演变能够对行业进一步研究起到决定的奠定作用。行业的历史演变研究中,有些行业我们需要从全球视角去看,比如有些行业在

-----中国精细化工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中国精细化工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中国精细化工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摘要:阐述了中国传统精细化工和新领域精细化工的现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精细化工;现状;发展;预测 Abstract:Expounding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the traditional and new field fine chemical industry as well as prospe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ne chemical industry from now on in China. Key words:fine chemical industry;present condintion;development; forecast 一、中国精细化工的定义 中国和日本把产量小、组成明确,可按规格说明书进行小批量生产和小包装销售的化学品,以及产量小,经过加工配制,具有专门功能,既按其规格说明书,又根据其使用效果进行小批量生产和小包装销售的化学品,统称为精细化学品。而欧美一些国家把前者称为精细化学品,把后者称为专用化学品。精细化学品起到“工业味精”、“工业催化剂”、和其他特殊功能的作用。 中国把生产精细化学品的工业称为精细化学工业,简称精细化工。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与一般化工(通用化工)生产不同,它是由化学合成(或从天然物质中分离、提取)、精制加工和商品化等三个部分组成,大多以灵活性较大的多功能装置和间歇方式进行小批量生产,化学合成多数采用液相反应、流程长、精制复杂、需要精密的工程技术;从制剂到商品化需要一个复杂的加工过程,主要是迎合市场要求而进行复配,外加的复配物愈多,产品的性能也愈复杂。因此,精细化工技术密集程度高、保密性和商品性强、市场竞争激烈。必须要根据市场变化的需要及时更新产品,做到多品种生产,使产品质量稳定,还要符合各种法规,做好应用和技术服务,才能培育和争取市场、扩大销路,才能体现出投资省、利润率和附加价值率高的特点。 1987年,原化学工业部对中国的精细化品颁布了一个暂行规定,将中国的精细化学品分为农药、染料、涂料(包括油漆和油墨)、颜料、试剂和高纯物、信息用化学品(包括感光材料和磁性记录材料)、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粘合剂、

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研 究报告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发表时间:2012-02-10 来源:国家能源局字体:[][][] [] [] 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研究单位:国电能源研究院) 本报告重点针对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分布式能源发电和清洁煤发电等领域,从产业发展的宏观角度,对我国的新能源产业政策、发展现状以及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给出政策建议。 一、风电发展趋势 (一)国家鼓励政策将长期存在 我国已经制定了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以及单位GDP排放二氧化碳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只有加速能源结构调整才能实现该目标,这为我国新能源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风电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意义重大,未来政策扶持力度可能还会有所提高。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支持风电发展的政策体系。今后,随着风电并网技术的进步以及相关配套政策、标准、体系的完善,风电产业发展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清洁能源机制(CDM)项目迅速开发,目前获得CDM的项目将多获得政策补助5-8分/千瓦时,这有效地提高了风电投资者的盈利空间和积极性,到2012年,如果CDM机制仍能延续生效,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提高我国风电投资的经济性,将对风电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二)风电规模化发展成为方向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并且分布集中,根据国家能源局制定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草案)》,到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规模达到亿千瓦,并初步规划了在甘肃、新疆、蒙东、蒙西、吉林、河北和江苏沿海建设七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根据国网《风电消纳能力研究方案》,甘肃风电、新疆风电除了在西北主网内消纳外,还需要与火电“打捆”后送到“三华”电网(华北-华中-华东特高压同步电网);内蒙古风电除了在当地消纳一部分外,还须送到东北电网和“三华”电网消纳;吉林风电主要在东北电网消纳;河北电网主要在华北电网消纳;江苏沿海风电主要在华东电网内消纳。到2020年,在配套电网建成的条件下,七大基地可具备总装机容量亿千瓦的潜力。由上可见,开发大

甲醇主要上下游产品分析(报告精选)

北京先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甲醇主要上下游产品分析 (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da11773120.html, 1

甲醇主要上下游产品分析 (3) 第一节甲醇上下游分析 (3) 一、与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联性 (3) 二、上游原材料供应形势分析 (4) 三、下游产品解析 (6) 第二节甲醇行业产业链分析 (7) 一、行业上游影响及风险分析 (7) 二、行业下游风险分析及提示 (11) 1.传统下游行业产能过剩严重 (11) 2.行业政策不完善 (12) 3.下游产品生产技术不完善 (12) 三、行业风险分析及提示 (12) 2

甲醇主要上下游产品分析 第一节甲醇上下游分析 一、与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联性 图表-1:甲醇行业上下游关联行业 图片整理:北京先略甲醇是由煤炭或天然气分解而来,甲醇产业链与以石油为原料的乙烯产业链 3

同样重要,是化工产业的基础产业链。眼下,能源紧张局面愈来愈严重,我国有半数石油依赖进口,能源结构的调整是个现实问题,甲醇产业链的挖掘因此成为行业内关注的话题。 中国将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甲醇生产和消费中心,消费量会占世界的50%。在石油资源趋紧的背景下,甲醇产业链展现出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甲醇生产和消费存在着明显的地区不平衡,甲醇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而生产主要在西北、华东和华北地区,随着煤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甲醇项目不断投产,这种不平衡性将会加剧。 二、上游原材料供应形势分析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基础性有机化工原料,在化工行业和新兴的替代能源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甲醇替代能源的目标主要是:甲醇制二甲醚替代民用液化石油气和替代柴油,甲醇燃料替代汽油,甲醇制烯烃替代传统的石化原料。 甲醇的上游生产原料是煤炭、天然气和焦炉气,下游是用来生产甲醛、二甲醚和醋酸等一系列有机化工产品,近年来在二甲醚、烯烃等石油替代领域也逐步得到应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甲醇产量稳步增长。2010年,我国甲醇产量1575万吨,约占全球的25%;表观消费量2093万吨,约占全球的45%;2011年1至9月累计产量1499.8万吨,同比增幅26.1%。 我国甲醇的主产地为山东、内蒙古、河南、陕西、海南、山西、河北等省区,2011年前9个月甲醇产量分别为山东264.70万吨、内蒙古165.15万吨、河南158.98万吨、陕西129.19万吨、海南98.87万吨、山西93.10万吨、河北73.32万吨,合计占全国总产量的65.56%。从产量的主要分布地点可以看出,甲醇产地主要分布在上游原料的主产地,其中山东、内蒙古、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均是以煤炭为主要原料,而海南由于南海有丰富的天然气,故以天然气为主要原料。 图表-2:2013年我国主要甲醇产区产量比重 4

2018年新零售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报告:《2018年新零售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全文)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传统零售业形态 传统零售产业链 传统零售的痛点 1)利润与成本 以传统商超为例,经过多年的发展,商超的经营模式趋于固定,其所售卖的商品毛利率都不高,一般都不会超过20%。传统商超的利润来源主要倚仗其所占据的黄金地段优势,使卖场得以轻松获取大量客流,因此薄利多销才是传统商超一直以来的生存之道;

2)坪效 坪效(1坪=3.3平方米)指终端卖场单位面积(1平米)上产生的销售额,是评估卖场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据统计,传统百货、购物中心,包括奥特莱斯,它们的平均坪效仅有0.5~1万元/平方米/年,盈利效率偏低。 3)流量 传统零售业态往往开设在人口稠密的住宅区或客流密集的商业中心区,依靠庞大流量实现薄利多销的盈利模式。线上电商的蓬勃发展已经把线下零售业态的流量带走了一部分。 中国零售传统模式痛点 30年间相继出现百货、购物中心和连锁超市业态,实体零售处于追赶式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均零售设施面积远不及发达国家。地区发展不均衡,超级城市供给过剩与低线城市供给不足并存,大量消费者无法享受高质量的零售服务(以购物中心为例,如图);“租赁柜台+商业地产”盈利模式偏离零售服务核心,不可持续。 零售业的变迁与发展:从传统零售到新零售

新零售诞生契机及推动因素 1)线上零售遭遇天花板 虽然线上零售一段时期以来替代了传统零售的功能,但从两大电商平台,天猫和京东的获客成本可以看出,电商的线上流量红利见顶;与此同时线下边际获客成本几乎不变,且实体零售进入整改关键期,因此导致的线下渠道价值正面临重估。

化工企业发展现状

化工企业发展现状 人类与化工的关系十分密切,在现代生活中,几乎随时随地都离不开化工产品,从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到文化艺术、娱乐等精神生活,都需要化工产品为之服务。有些化工产品在人类发展历史中,起着划时代的重要作用。它们的生产和应用,甚至代表着人类文明的一定历史阶段。 目前,化工产品多数是属于人们穿、住、用、行等各方面的材料,还有少数尖端高科技化工产品。化工产品范围太广,分类有:农化学品中间体聚合物有机原料橡胶制品涂料油漆医药生物催化助剂食饲添加香精香料石油化工染料颜料无机化工化工设备塑料制品胶粘剂等。化工向人们提供的产品是丰富多彩的,它除了生产大量材料用于制成各种制品为人所用以外,还有用量很少、但效果十分明显的产品,使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得到不断改善。 在经历了2008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的冲击后,2009年随着各国政府刺激经济政策渐显成效,世界经济逐渐企稳复苏。中国经济更是率先起步,在强大的刺激政策与存货调整周期的作用下,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成功走出了自2008年3季度以来深度下滑的低谷,实现“V”反转,实体经济出现超预期反弹。2009年我国石化工业也迅速回暖,开工率回升,产量产值稳步增长,企业亏损额减少。据统计,2009年1-11月,我国化学工业累计产值35315.7亿元,相较去年同期的累计产值32872.3亿元,同比增长7.4%。截止至2009年11月,我国化学工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4588亿元,同比增长6.5%;资产总计为32486亿元,同比增长12.9%;利润总额为1718亿元,同比增长13.5%。企业数为31966家,亏损企业数为4984家,同比增长11.2%,亏损企业亏损额为340.47亿元,同比下降16%。从业人员年均人数为491.14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增速同比加快4.4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烧碱产量1763万吨,增长6.8%。纯碱产量1837万吨,增长7.2%。化肥产量6051万吨,增长14.3%;其中,氮肥、磷肥、钾肥产量分别增长12.8%、18.4%和18.5%。农药产量204万吨,增长12%。橡胶轮胎外胎产量59734万条,增长15.6%。电石产量1374万吨,增长4.7%。 我国化工企业现存有四大问题。我国化工行业总体发展形势良好,但仍然存在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来自贸易环境变化、产能过剩、国际油价持续高位运行和全球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4个方面。 1.贸易环境的变化。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国际市场的依赖都在逐渐加深,导致贸易竞争日益激烈。各种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合作组织的出现,正是国际贸易竞争激烈的表现。各国在传统贸易壁垒之外,也纷纷实施各种形式的非关税壁垒。反倾销与反补贴成为保护本国产业利益的最佳措施。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最大受害国,遭受的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都有增加趋势。 2.产能过剩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石化行业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包括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而分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创新能力不足,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少等。比如:水泥行业,我国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只是低水平上的过剩,为此,必须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规模效益;焦炭行业,我国焦炭行业配置不合理,行业集中度极低,2/3的焦炭企业远离其主要用户--钢铁企业,难以做到综合利用。 3.国际油价持续高位。 我国的石油能源储量有限,国内煤、电、气等能源价格持续上涨,所以我国对能源进口的依赖度较高。 4.环境保护。

化工行业现状—精细化工

化工行业现状—精细化工 化工行业现状,化工行业就是从事化学工业生产和开发的企业和单位的总称。化工行业渗透各个方面,是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随小编去了解下化工行业现状。 精细化工行业现状 精细化工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附加值较高,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综合技术水平。我国十分重视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目前精细化工行业已经成为化工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近年来我国精细化工行业已取得较大的发展。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近年来我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发展迅速,2005年到2017年,我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由1.62万亿元增长至8.71万亿元,业务规模扩大超过5倍,具体情况如下: 作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一部分,精细化工行业在我国行业统计中分类为专用化学品业制造业。2005年-2014年,我国专用化学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从3,169亿元增长到1.94万亿元,业务规模扩大超过6倍,增长速度较快,且增长速度高于化工行业的整体平均水平,具体情况如下: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为多个行业服务的精细化工行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得到了快

速发展。精细化工总产值占化工行业总产值的比例为精细化率,精细化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科技进步程度等诸多方面。 全世界范围而言,目前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精细化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我国部分精细化工产品凭借优异的产品质量,已经开始在国际市场拥有更多的竞争力,并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但由于基数相对较低、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等原因,我国精细化率总体相对较低。虽然我国已逐渐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的加工地与出口地,但在高端化工类产品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部分高科技产品进口依存度较高。由于精细化工行业在化工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未来我国将持续把提升精细化工行业科技水平、提高精细化率作为国家战略发展的方向之一。 更多化工行业的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变宝网资讯中心。 本文摘自变宝网-废金属_废塑料_废纸_废品回收_再生资源B2B交易平台网站; 变宝网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da11773120.html,/?cjq 买卖废品废料,再生料就上变宝网,什么废料都有!

我国甲醇发展现状及未来预测

我国甲醇发展现状及未来预测 近年来,中国甲醇市场非常火爆:甲醇价格持续高位,甲醇生产装置开工率不断提高,各地甲醇新建项目陆续开工。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甲醇传统消费领域,如甲醛、醋酸等产品的产量稳步提升,对甲醇的需求量逐步增加;二是新的消费领域,如醇醚燃料、甲醇制烯烃等由于发展前景广阔,也引发了国内对甲醇装置的投资热。 中国甲醇发展现状 2005年,我国消费甲醇666万t,进口甲醇136万t,出口5.4万t,净进口130万t。同年,国内甲醇产能720万t,产量536万t,开工率74.4%。2000年,我国甲醇产能只有348万t,表观消费量为329.4万t。从2000年至2005年的5年间,我国甲醇产能年均增长率为15.6%,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15.1%。目前,我国甲醇消费主要集中在甲醛、醋酸、醇醚等领域。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供的调研报告显示,2006年,我国甲醇生产、消费继续同步增长。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6年国内共有甲醇生产企业142家,产能合计为1036万t,产量为762.3万t。其他途径的数据显示,除上述142家甲醇企业外,我国还有25个已投产的甲醇项目,产能合计308.4万t,产量为112.4万t。在这25个项目中,有的是2006年建成投产或者完成技术改造的,由于投产时间较晚,实际产量不大;有的是因为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开工率不足,产量较低。综合这两部分数据可知:2006年我国共有甲醇生产企业167家,产能合计1344.4万t,产量874.7万t。 2006年,我国进口甲醇112.7万t,出口19万t,净进口量94万t,表观消费量968.4万t,甲醇消费同比增长45%。由此可见,2006年国内甲醇供应存在着一定的缺口,需要进口来弥补。 “十一五”我国甲醇发展预测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新建、拟建甲醇项目共42个(不包括二甲醚、甲醇制烯烃生产企业自身配套的甲醇生产装置)。其中,“十一五”期间可以投产的项目为35个,产能合计1198万吨/年。另外7个项目尚处于前期工作阶段,尚未开工建设,这7个项目产能共计670万吨/年。预计到“十一五”末期,我国甲醇生产企业将为200家左右,产能将达到2500万吨/年至3200万吨/年。 “十一五”甲醇下游市场预测

甲醇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甲醇项目 可行性分析报告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

甲醇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在我国,煤多气少的资源环境决定了低碳产业链中的众多产品依赖煤 进行加工合成,甲醇的生产亦是如此,国内以煤作为主要原料的甲醇生产 占比高达 70%以上,而随着未来煤头甲醇的产能不断提升,这一占比仍在 提高。而全球约有 6 成以上的甲醇采用天然气作为主要的原料进行生产, 且煤制甲醇的产能几乎全部位于中国。而正是由于国内同海外甲醇生产采 用的原料具有差异,能源价格变化引起不同原料生产成本的相对优势变化 在较大程度上会对企业的盈利空间产生较大影响。伴随国内工业的持续发展,甲醇下游传统领域需求稳步发展,与此同时新兴需求更是高速提升,2017年下游 MTO/P 及燃料需求占比已经由 2013 年的 33%快速提升至 65%,市场空间成倍增长。下游需求的快速成长促使甲醇作为我国煤加工产业链 中间品的重要性不断突出,而下游新型领域需求的扩展也延长了原有的产 业链布局,使得行业波动的影响因素产生了较大的变化,甲醇的行业波动 有所加剧。 该甲醇项目计划总投资5777.8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129.16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47%;流动资金1648.6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53%。

达产年营业收入14077.00万元,总成本费用11254.90万元,税金及 附加110.16万元,利润总额2822.10万元,利税总额3321.52万元,税后 净利润2116.57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204.9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8.84%,投资利税率57.49%,投资回报率36.63%,全部投资回收期4.23年,提供就业职位220个。 报告依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有关部门的行业发展规划以及项目承办 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项目的建设要求,对项目的实施在技术、经济、社 会和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领域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证;本报告通过对项目进行技术化和经济化比较和分析,阐述投资项目的市场 必要性、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 ......

2014年甲醇行业大事记

2014年甲醇行业大事记

2014年甲醇行业大事记 中煤蒙大6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试生产 1月13日,内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60万吨/年煤制甲醇项目顺利打通全流程产出合格甲醇产品,该项目全面转入试生产阶段。目前,该项目已投运装置运行平稳,日产合格甲醇500吨。 开祥天源化工甲醇产品结构调整项目开工 1月14日,河南开祥天源化工有限公司甲醇产品结构调整项目在义马市开工。开祥天源化工在建甲醇工程产品结构调整项目计划总投资35. 7亿元,占地22.96公顷,预计2016年6月建成投产。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6.1亿元、利税3.06亿元。

长治甲醇汽车试点实施方案通过评审 3月14日,《长治市甲醇汽车试点实施方案》正式通过国家工信部审核,标志着甲醇汽车试点项目正式落地。这次方案的通过,为长治市甲醇汽车试点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甲醇燃料电子喷射系统动工兴建 3月18日,中醇化汽车新能源公司开发的“汽油——甲醇双燃料电子喷射系统”生产基地在麻城动工,设计年产10万套。该系统拥有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和4个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现有的汽油汽车改装为烧“甲醇+汽油”的双燃料汽车。 “限牌令”将大幅推升甲醇需求

4月1日,一则陕西省为落实“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将在今年全力推进甲醇汽车试点运行的消息,点燃了周一国内甲醇期货大幅走高的市场热情。而上周三杭州市宣布对行政区域内小客车实行增量配额指标管理(俗称“限牌令”)亦从侧面促进甲醇新能源领域消费提前迎来高速发展期。 一季度甲醇价格跌15% 目前行业开工率约6成 4月2日,今年一季度甲醇价格整体处于弱势下跌的过程,其中2月中旬跌幅最大,一度跌破2550元/吨,3月底由于部分装置检修以及下游需求的回暖,价格有小幅推涨,数据显示,自3月25日至今,价格上涨了2%,但整个一季度跌幅达15%。

国内外精细化工发展现状趋势

国内外精细化工发展现状趋势 精细化工是当今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细化工产品种类多、附加值高、用途广、产业关联度大,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 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 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已成为世界各国调整化学工业结构、 提升化学工业产业能级和扩大经济 效益的战略重点。 精细化工率(精细化工产值占化工总产值的比例)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化 学工业发达程度和化工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一、世界精细化工总体发展态势综观近 20 多年来世界化工发展历程,各国、尤其是美国、 欧洲、日本等化学工业发达国家及其著名的跨国化工公司,都十分重视发展精细化工,把精细 化工作为调整化工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效举措,世界精细化工呈 现快速发展态势,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进入 21 世纪,世界精细化工发展的显著特征是:产业集群化,工艺清洁化、节能化,产 品多样化,专用化、高性能化。 1 精细化学品销售收入快速增长,精细化率不断提高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基于世界高度 发达的石油化工向深加工发展和高新技术的蓬勃兴起,世界精细化工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 展,其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整个化学工业的发展。 近几年,全世界化工产品年总销售额约为 1.5 万亿美元,其中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约 为 3800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在 5~6%,高于化学工业 2~3 个百分点。 预计至 2017 年,全球精细化学品市场仍将以 6%的年均速度增长。 2017 年,世界精细化学品市场规模将达到 4500 亿美元。 目前,世界精细化学品品种已超过 10 万种。 精细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化学工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化学工业发达国家,其精细化工也最为发达,代表了当今世界精细化 工的发展水平。 目前,这些国家的精细化率已达到 60~70%。 近几年, 美国精细化学品年销售额约为 1250 亿美元, 居世界首位, 欧洲约为 1000 亿美元, 日本约为 600 亿美元,名列第三。 三者合计约占世界总销售额的 75%以上。 2 加强技术创新,调整和优化精细化工产品结构加强技术创新,调整和优化精细化工产品 结构,重点开发高性能化、专用化、绿色化产品,已成为当前世界精细化工发展的重要特征, 也是今后世界精细化工发展的重点方向。 以精细化工发达的日本为例,技术创新对精细化学品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过去 10 年中,日本合成染料和传统精细化学品市场缩减了一半,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开发 功能性、绿色化等高端精细化学品,从而大大提升了精细化工的产业能级和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