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概念“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不会与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等既有合作机制产生重叠或竞争,还会为这些机制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目录前言一、时代背景二、共建原则三、框架思路四、合作重点五、合作机制六、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七、中国积极行动八、共创美好未来前言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
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
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
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4/04/23一、“一带一路”基本情况及意义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9月和10月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的倡议,是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特别是向西开放的重大举措。
“丝绸之路经济带”从中国至西亚并通往欧洲,“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经东南亚延伸至印度洋、阿拉伯海和海湾地区,是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普惠经济带,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传承和弘扬古代丝绸之路精神。
古代丝绸之路实现了亚欧大陆各国间的商品、技术、人员和思想交流,推动了各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促进了不同文明的对话与交融。
当前,国际社会应传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迎难而进的丝路精神,赋予其时代内涵,焕发其时代活力,实践其时代价值,为人类社会创造新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区域合作的时代潮流。
“一带一路”将中亚、南亚、东南亚、西亚等次区域连接起来,有利于各区域间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建立和健全亚欧大陆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使泛亚和亚欧区域合作迈上一个新台阶;也有利于亚欧国家挖掘域内和本国内需潜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推动经济实现转型升级。
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自身发展和对外合作的要求。
“一带一路”涵盖中国中西部和沿海省区市,紧扣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对外开放战略,有助于扩大和加快内陆沿边开放,助推中国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一带一路”建设也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亮点,有助于拉紧中国与亚欧国家的利益纽带,实现共同发展。
二、“一带一路”主要内容“一带一路”以经济合作为基础和主轴,以人文交流为重要支撑,坚持不干涉地区国家内政,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和势力范围。
它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浅谈一带一路

浅谈“一带一路”2015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军队改革,国企改革,降准降息,一带一路,亚投行的设立等等一系列大事件的发生,都在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全面改革的决心,中国要向世界展示一个全新的风貌。
而在这众多改革中,我想简单地谈谈自己对一带一路政策的看法。
首先,什么是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这两条丝绸之路古而有之,一条沿路向西,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就有了一条以古长安(今西安)和洛阳为东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一条向海,秦汉时期开通,到明代郑和下西洋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两条丝绸之路一直是古代连接东西方的陆上、海上交通贸易要道、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象征。
去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提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10月,在出访东盟国家时又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4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把“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11月中国政府宣布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
“一带一路”作为我国重大战略启动,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相关国家、地区的兴趣,成为今年热议的话题。
这样一个“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覆盖了40多个国家,总人口44亿,约占全球的63%,近2/3;经济总量超过20万亿美元,约占全球的29%,不到1/3,是全球最主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供应基地。
从“一带一路”途径路线和辐射范围看,向北与俄罗斯的交通线及管道连接,向东连接东亚另外两个主要经济体日本和韩国,向西通过中亚连接西欧,向南通过印度洋连接到北非,把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欧洲南部、非洲东部的广大地区联系在一起。
对“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意义的认识和思考

对“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意义的认识和思考“一带一路”指的是什么?是怎么提出来的呢?“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这两条丝绸之路古而有之,一条沿路向西,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就有了一条以古长安(今西安)和洛阳为东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一条向海,秦汉时期开通,到明代郑和下西洋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两条丝绸之路一直是古代连接东西方的陆上、海上交通贸易要道、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象征。
去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提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10月,在出访东盟国家时又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4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把“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11月中国政府宣布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
“一带一路”作为我国重大战略启动,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相关国家、地区的兴趣,成为今年热议的话题。
这样一个“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覆盖了40多个国家,总人口44亿,约占全球的63%,近2/3;经济总量超过20万亿美元,约占全球的29%,不到1/3,是全球最主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供应基地。
从“一带一路”途径路线和辐射范围看,向北与俄罗斯的交通线及管道连接,向东连接东亚另外两个主要经济体日本和韩国,向西通过中亚连接西欧,向南通过印度洋连接到北非,把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欧洲南部、非洲东部的广大地区联系在一起。
另外,由于“一带一路”主要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已有的双多边机制,不另起炉灶,不涉及政治、安全等敏感领域,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一旦形成示范效应和聚集规模效应,还可能吸引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参加。
“一带一路”详解ppt

第二部分
“一带一路”的提出背景
“一带一路”提出的背景
1、古代背景
丝绸之路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 路线。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一 条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最初的 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唐代以后,因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南移,以及造船和航海业 有了较大发展,陆上“丝路”的重要性逐渐让位于海上运输。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 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南沿 海,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 达东非和欧洲,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 大通道,并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宋元时期,中国造 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大幅提升以及指南针的航海运用,全面 提升了商船远航能力,私人海上贸易也得到发展。这一时期, 中国同世界60多个国家有着直接的“海上丝路”商贸往来, 引发了西方世界一窥东方文明的大航海时代的热潮。明代郑 和远航的成功,标志着海上丝路发展到了极盛时期。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是指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 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东汉时以都城洛阳(今 河南洛阳)为起点,经凉州、酒泉、瓜州、敦煌、中亚国家、阿富 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 40公里。这条路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 路,而丝绸则是最具代表性的货物。 这条丝路是由西汉武帝时的张謇首次开拓,被称为“凿空之 旅”。自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丝绸、皮毛、珠宝、香料 等领域的商品交换不断繁荣,文化、宗教等人文交流也日益活跃。 它不仅成为亚欧国家互通的商贸大道,也是促进各国和中国友好往 来、沟通东西文化的友谊之路。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不会与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等既有合作机制产生重叠或竞争,还会为这些机制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
线路北线、中线、南线提出时间2013年9月7日目录1思想起源2启动背景3启动原则4启动目的5启动经过6深层含义7官方版图1 思想起源2 启动背景2.1 古代背景2.2 时代背景2.3 构思提出2.4 中国背景3 启动原则4 启动目的4.1 启动意义4.2 三重使命4.3 共建原则5 启动经过5.1 启动战略5.2 框架思路5.3 敲定省份5.4 丝路新图5.5 安排部署5.6 领导小组6 深层含义7 官方版图思想起源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时代背景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
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
一带一路ppt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 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 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 南太平。
最牛的火车
这是一列奔驰在一带一路上的货车,四个火车头牵引。一带一路从中国出发, 途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德国,最后到达波兰。整个行程10214公里, 用时14天(若用海运需要60天)。目前列车加载拖挂200个集装箱,以后将加载拖 挂到300个,行驶中的列车壮观呵!
亚欧大陆桥
指横贯大陆的铁路。是联结大陆两侧的海上运输线的便捷通道,便于海陆联运,缩短运输里程。
第一亚欧大陆桥
(西伯利亚大陆桥,是世界第一条连接欧洲、 亚洲的大陆桥。
第二亚欧大陆桥
又被称为新亚欧大陆桥,由于所经路线很大一 部分是经原“丝绸之路”,所以人们又称作现代 “丝绸之路”,是亚欧大陆桥东西最为便捷的通 道。
导 读 栏
英文缩写 最牛的火车 亚欧大陆桥 文脉自古相通 进出口贸易
英文缩写
一带一路 简称One Belt One Road 或Belt and Road,缩写OBOR或B&R。 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 之路的简称。
丝绸之路经济带 重点畅通中国经中来、俄罗斯 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 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 南亚、南亚、印度洋。
第三亚欧大陆桥
第四亚欧大陆桥
从重庆始发,经达州、兰州、乌 鲁木齐,向西过北疆铁路到达我国 边境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 再转俄罗斯、白 俄罗斯、波兰, 至德国的杜伊斯 堡,全程11179km。
从满洲里分出支线,属于分流滨洲铁路和 滨绥铁路的支线,连接两伊铁路与白阿铁路 和平齐铁路接轨,连接兴安盟,通辽市,赤 峰和北京为一个支路, 另外通过复线建设长 白铁路,可以接轨长图 铁路与朝鲜铁路线连接。
一带一路 (1)

一:“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海陆状况:“一带一路”是指“陆上丝绸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总称。
(1)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过亚欧两大洲路线为:中国→中亚→西亚→土耳其海峡→东欧→西欧,这是中线,现在拓展到中国、北亚、欧洲东部、西欧。
(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亚、非、欧三大洲,路线为:中国→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印度洋→非洲的肯尼亚→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西欧。
(3)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是对“一带一路”的延伸。
宇文皓月二:“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状况:亚洲、非洲、欧洲三个大洲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复习;复习时抓住典型性和区域差别。
如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交通、文化差别等。
如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地形以高原为主,气候类型以赤道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主要河流: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注入地中海;刚果河是世界上流量第二的河流,注入大西洋。
非洲的经济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
人种为“黑非洲”、旅游资源丰富。
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国家交往和合作:结合时事地理进行复习:梳理2017年——2018年中国重大国家交往、合作项目,尤其是2018年4月前的国家交往和合作项目。
如“博鳌论坛”“青岛上合峰会”“韩国平昌冬奥会”各国领导人的出访等等。
考查:举办地的自然人文地理特点、介入国自然、人文地理特点。
四:“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重大工程:一带一路使世界缩小了,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了,我国与“一带一路”各国的经济合作中建设过很多重大工程如:中巴高铁、中欧班列、厄瓜多尔港口、蒙内铁路、西气东输、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陆桥、中俄天然气运输线路等等。
考查:工程沿线的自然、人文地理特点、民族风情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上丝绸之路分类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2.1.2 海上丝绸之路 Maritime Silk Road
南海航线: 中南半岛——南海诸国——印度洋——红
海 ——东非——欧洲 东海航线:
胶东半岛——辽东半岛——朝鲜半岛—— 日本列岛——东南亚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1.2
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
在政治上,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在经济上,促进了双方之间经济贸易、生产技术的 交流; 在文化上,促进了中国佛教的兴盛和礼乐文化的发 展。
魏晋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1.3.3 兴盛
唐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唐朝
原因:
➢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 盛,开放时代
➢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 设北庭都护府
海上
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 亚、非、欧的古代路上 商业贸易路线。
丝绸之路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1.1.1 陆上丝绸之路 Land Silk Road
北线: 长安——虢县——汧县——六盘山固原海原——祖厉河——姑臧 南线: 长安——渭河——泷关——上邽——狄道——枹罕——黄河——西宁——张掖 中线: 上邽——陇山——金城郡——黄河、溯庄浪河——姑臧
➢世界大格局:8世纪时期,中 国开元盛世,阿拉伯帝国统一 繁荣,欧洲相对稳定
表现 ➢范围更广 ➢交流出现复合层面:物质、文 化、音乐舞蹈、宗教 ➢玄奘 《大唐西域记》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元朝
目的发生变化,多以宗教、文化交流为使命,而不再以商人为主导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1.3.4 衰落
明代中期以后,政府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不断发展,海上交通代之而起,使丝绸之路
贸易全面走向衰落。 清朝闭关锁国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1.4
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商品交流
文化交流
思想交流
其他方面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1.4.1 商品交流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1.4.2 文化交流
造纸术、印刷术、引水灌溉技术(坎儿井)传入中亚 乃至欧洲,促进了新技术的传播。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1.4.3 思想交流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Irrenna Yan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目录
1 探古
寻今 2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1 PART
探古
——古代丝绸之路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Part
探古——丝绸之路
1
含义及分类
名称由来
发展历程
历史意 义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1.
丝绸之路的含义及分类
1
the Silk Road
陆上
19世纪末,德国地质地理学 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 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 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 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 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 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 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 并正式运用。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1.3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
开端
发展 兴盛 衰落
发展简图
从丝绸之路才大略直接 拉开了丝绸之路的帷幕!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开端
先秦时期
西汉时期
公元前十五世纪 商 张骞出使西域 人出入塔克拉玛干沙 设置西域都护府 漠以沿海特产交换和 田玉石,在中亚地区 进行小规模往来。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西域
“西域”一词,最早 见于《汉书·西域传》
Contents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02
Why?
0
4Where?
06
Discuss
➢“
2.1 一带一路的基本含义
一
带
一
路
”
(
T
h
e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2.2 一带一路的历史背景
古代丝绸之路 古代背景
1. 国时际投代资背贸景易格局
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 酝酿深刻调整,各国 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
严峻。 2.顺应世界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 样化、社会信息化的
西域从此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汉宣帝任命郑吉为第一任西域都护。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东汉
1.3.2 发展
投笔从戎、不 入虎穴焉得虎
子
班固、班超出使西域
汉明帝初期,在西域北匈奴一家独 大,控制了西域各国,多次胁迫西 域各国一同出兵进攻东汉边境,掠 夺东汉的河西等地区。于是在公元 73年时,汉明帝就派遣班超出使西 域,镇压安抚西域各国,直至公元 一零二年,班超才重返洛阳。
潮流。
1.产能过剩,高能耗 ,高排放传统制造业 转型急切。2.油气资 源,矿产资源对外依 存度高 3.中国资源输 出依靠海路,战时较 为脆弱。4.外交取得 一定成就,周边相对 稳定。
中国背景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2.3 一带一路的框架思 路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2.4 一带一路的覆盖范 围
丝绸之路经济带圈定:新疆、重庆、陕 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黑龙 江、吉林、辽宁、广西、云南、西藏13 省(直辖市)。
佛教传入西域 拜火教(琐罗亚斯德教)、景教传入中国,乃至东南
人亚类必须在思想、语言和行
为上都保持善良,崇拜光明
阿胡拉·马兹 达Ahura
Mazda,智慧 之神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1.4.4 其他方面
从西方到东方丝路在元朝之后的逐渐不受注意后,间 接刺激了欧洲海权的兴起,马可波罗的中国游记刊行 后,中国及亚洲成为许多欧洲人向往的一片繁荣富裕 的文明国度。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小结
丝 绸之路不仅仅是
商品流通之路 ,也
是 “民 族迁徒之
路 , 军事征服之
路 , 信仰传播之
路 ,朝聘贡赐之
路 , 富商大贾
‘ 周游经涉 ’之
路”。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2 PART
寻今
—— 一带一路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Part 2
01
What?
03
How?
Meanings 05 ?
狭义:指玉门关、阳 关(今甘肃敦煌西) 以西,葱岭(帕米尔 高原)以东,昆仑山 以北,巴尔喀什湖以 南,即汉代西域都护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张骞出使西域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设置西域都护府
公元前60年为了管理统一后的西域,西汉 在乌垒城(今轮台县境内)建立西域都护 府,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 开始行使国家主权,这就是《汉书·郑吉传》 中所称的“汉之号令班西域矣!”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圈定:上海、福建、 广东、浙江、海南5省(直辖市)。
共计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2.5 一带一路的影响意义
开创地区 新型合作 实现全球化再平衡
探寻经济增长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