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田英章硬笔行书)

唐诗三百首(田英章硬笔行书)
唐诗三百首(田英章硬笔行书)

1《蝉》唐.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2《咏风》唐. 虞世南

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3送兄七岁女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飞。4《风》李桥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塞下曲王涯

年少辞家从冠军,金妆宝剑去邀勋。不知马骨伤寒水,唯见龙城起暮云。

7《咏柳》作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8《咏鹅》(洛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9《易水送别》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1 0 《中秋夜》( 唐) 李峤圆

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

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1 1 《山中》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1 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 3 王勃<春庄>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1 4 《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

1 5 《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 6 《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想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 1 《 照镜见白发》 张九龄宿昔青云志, 蹉跎白发年。 1 7 《 幽州夜饮》 张说

凉风吹夜雨, 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 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 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 谁知恩遇深!

1 8 《 蜀道后期》 张说

客心争日月, 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 先至洛阳城。

1 9 《 送梁六自洞庭山》 张说 即今河畔冰开日, 正是长安花落时。 谁知明镜里, 形影自相怜。 巴陵一望洞庭秋, 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 心随湖水共悠悠。

2 0 《 边词》 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 二月垂杨未挂丝。

2 4 《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23 《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

2 5 凉州词

2 6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 2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2 7 《 送朱大入秦》 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 宝剑值千金。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分手脱相赠, 平生一片心。

2 8 《 春晓》 作者: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 9 《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3 0 《 渡浙江问舟中人》 孟浩然 潮落江平未有风, 扁舟共济与君同。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3 1 【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3 2 【 从军行】 王昌龄

3 6 【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3 3 《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3 4 《 出塞》 作者: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3 7 【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 送君不觉有离伤。

3 5 《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3 8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39 《卢溪别人》王昌龄

武陵溪口驻扁舟, 溪水随君向北流。

行到荆门上三峡, 莫将孤月对猿愁。

40 《鹿柴》作者: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4 1 《相思》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4 2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田英章硬笔行书字帖word打印

一乙二十丁厂七卜人入八九几儿了力乃刀又三于干亏士工土才寸下大丈与万上小口巾山千乞川亿个勺久凡及夕丸么广亡门义之尸弓己已子卫也女飞刃习叉马乡丰王井开夫天无元专云扎艺木五支厅不太犬区历尤友匹车巨牙屯比互切瓦止少日中冈贝内水见午牛手毛气升长仁什片仆化仇币仍仅斤爪反介父从今凶分乏公仓月氏勿欠风丹匀乌凤勾文六方火为斗忆订计户认心尺引丑巴孔队办以允予劝双书幻玉刊示末未击打巧正扑扒功扔去甘世古节本术可丙

旧帅归且旦目叶甲申叮电号田由史只央兄叼叫另叨叹四生失禾丘付仗代仙们仪白仔他斥瓜乎丛令用甩印乐句匆册犯外处冬鸟务包饥主市立闪兰半汁汇头汉宁穴它讨写让礼训必议讯记永司尼民出辽奶奴加召皮边发孕圣对台矛纠母幼丝式刑动扛寺吉扣考托老执巩圾扩扫地扬场耳共芒亚芝朽朴机权过臣再协西压厌在有百存而页匠夸夺灰达列死成夹轨邪划迈毕至此贞师尘尖劣光当早吐吓虫曲团同吊吃因吸吗屿帆岁回岂刚则肉网年朱先丢舌竹迁乔伟传乒

仿伙伪自血向似后行舟全会杀合兆企众爷伞创肌朵杂危旬旨负各名多争色壮冲冰庄庆亦刘齐交次衣产决充妄闭问闯羊并关米灯州汗污江池汤忙兴宇守宅字安讲军许论农讽设访寻那迅尽导异孙阵阳收阶阴防奸如妇好她妈戏羽观欢买红纤级约纪驰巡寿弄麦形进戒吞远违运扶抚坛技坏扰拒找批扯址走抄坝贡攻赤折抓扮抢孝均抛投坟抗坑坊抖护壳志扭块声把报却劫芽花芹芬苍芳严芦劳克苏杆杠杜材村杏极李杨求更束豆两丽医辰励否还歼来连步坚旱盯呈

困吵串员听吩吹呜吧吼别岗帐财针钉告我乱利秃秀私每兵估体何但伸作伯伶佣低你住位伴身皂佛近彻役返余希坐谷妥含邻岔肝肚肠龟免狂犹角删条卵岛迎饭饮系言冻状亩况床库疗应冷这序辛弃冶忘闲间闷判灶灿弟汪沙汽沃泛沟没沈沉怀忧快完宋宏牢究穷灾良证启评补初社识诉诊词译君灵即层尿尾迟局改张忌际陆阿陈阻附妙妖妨努忍劲鸡驱纯纱纳纲驳纵纷纸纹纺驴纽奉玩环武青责现表规抹拢拔拣担坦押抽拐拖拍者顶拆拥抵拘势抱垃拉拦拌幸招坡

唐诗三百首钢笔字帖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终南望余雪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

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登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弹琴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八阵图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草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

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

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

岐路儿女共沾巾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

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

道德经 田英章硬笔行书字帖

《道德经》 《道经》 0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0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0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

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04.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0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0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0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0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09.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10.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11.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李清照诗词+硬笔行书

李清照诗词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五绝·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

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孤雁儿

世人作梅诗,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

珑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玉楼春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蕴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长寿乐 微寒应候,望日边,六叶阶蓂初秀。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摇斗。庆高闳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有令容淑质,归逢佳偶。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荣耀,

唐诗三百首(行书全集)

唐诗三百首全集 《春晓》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作者: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静夜思》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弹琴》作者: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八阵图》作者: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草》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游子吟》作者: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关山月》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春望》作者: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终南别业》作者: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唐诗三百首楷书

唐诗三百首楷书钢笔行书字帖练习2013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 1 页共 4 页 钢笔行书字帖练习2013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弹琴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八阵图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草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第 2 页共 4 页 钢笔行书字帖练习2013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关山月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第 3 页共 4 页 钢笔行书字帖练习201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硬笔行书书法作品欣赏 古诗词行书书法作品欣赏

硬笔行书书法作品欣赏古诗词行书书法作品欣赏 行书书写应轻松、活泼、迅捷,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墨色安排上应首字为浓,末字为枯。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和草书差不多,但没那么草。因此行书也是许多书法家都喜欢的书法字体,那么这一书法字体与我们的古诗词的融合,会创作出什么惊人的作品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古诗词行书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古诗词行书书法作品欣赏 古诗词行书书法作品图片1 古诗词行书书法作品图片2 古诗词行书书法作品图片3 古诗词行书书法作品图片4 行书的五大流派 1、二王行书的概念。书法史上的二王,指的是东晋时期的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二人。晋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中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是晋代最杰出的代表。尤其是他们开创的行书流派,是中国历朝历代的行书源头。王羲之行书偏于行楷,王献之行书偏于行草。王羲之行书用笔内擪,以骨力洞达胜出。王献之行书用笔外拓,以筋力中圆胜出。王羲之行书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尺牍书法,如《王羲之传本墨迹》等,这是王羲之行书作品中数量最多的一类。 学写行书,使转之法是一个重要的用笔方法。不会使转,就无法表达笔笔“分得清、脱得开、合得拢、粘得住”的行书所特有的艺术效果。分得清讲的是笔笔交代清楚;粘得住讲的是笔笔气脉贯通。好的使转之笔,转折时须暗过而不露痕迹,其关联处如银丝盘曲。再次,要注意他的锋的运用。锋在何处?锋在笔尖的端处。笔锋要坚持做到时时锐利而勿使折损,笔身要坚持做到常常直立而勿使屈曲,笔毫要坚持做到时时齐整而勿使扭曲,笔尖要坚持做到常常集聚而勿使松散。又次,临帖的早期阶段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重在“似”上下功夫。但是,临帖的后期阶段则最忌做字帖的奴隶。有的人老是拘泥于碑帖的外形,只知道依样画葫芦,搞复印式的临摹,那是徒劳的。一定要“遗貌取神”,要着重在得其笔意上下功夫。 2、颜真卿行书《祭侄稿》的意义。颜真卿是中国书学史上,继“二王”以后的又一座艺术丰碑。《祭侄稿》是颜真卿悼念亡侄季明的祭文草稿。作品的文字是在追悼安史之乱中牺牲的兄长颜杲卿和侄子颜季明的,尤其是颜季明正当英年,颜真卿怀着对骨肉亲人的沉痛悲悼有感而发,一泻千里、不拘成法,终成千古绝唱。颜真卿书法大胆吸收了篆书线条的特性,在二王行书的基础上,创立了新派。他一变古法,字成一格,对后世影响极大。王羲之书法纤瘦妍媚,颜真卿书法肥腴雄强。王羲之用的是指力,颜真卿用的是腕力。王羲之墨色温润,颜真卿墨色苍涩。王羲之用笔精到细腻,颜真卿用笔信手拈来。王羲之章法完美极致,颜真卿章法震撼强烈。颜真卿的书法擅长于以情感主宰笔墨,他情感激越,神韵高远,笔力厚重,气势磅礴,雄奇飞动,遒丽天成。《祭侄稿》全篇结构宽博平正,开合聚散洒脱不羁,雍容大度狂而不野。通览全篇,无论是用笔、结体和章法,都极尽变化而自然和谐、浑然一体。 3、宋人尚意书法的意义。纵观中国书法史,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而划分这两个阶段的界限则是在唐代。人们通常以为,唐代以前是书法的探索阶段,唐代以后是书法发展的成熟阶段。而使书法艺术能得以达到更加贴近人性化的意义,则是在宋人尚意书法出现以后。而宋人尚意书法所以能得以出现的先驱者,则是五代书家杨凝式。杨凝式传世作品并不多,

行书-唐诗三百首

全新硬笔书法楷书版
灞 落 空 寄
原 叶 园 卧
风 他 白 郊
雨 乡 露 扉
定 树 滴 久
露 猿 广 云
气 啼 泽 中
寒 洞 生 君
光 庭 明 不
集 树 月 见
调 春 大 蕃
角 风 漠 情
断 对 无 似
清 青 兵 此
秋 冢 阻 水
灞 上 马 , 晚 , 寒 , 孤 , 何 楚 江 马 , 微 , 人 , 苍 , 竟 书 边 张 , 征 , 白 , 穷 , 长
第 1 页 共 59 页
秋 戴 见 灯 壁 年 怀 戴 阳 在 山 夕 事 乔 人 日 边 愿
居 雁 独 野 致 古 下 木 夹 自 行 夜 僧 此 频 人 邻 身 。 。 。 ?
楚 兰 乱 悲
丘 舟 流 秋
。 。 。 。
倚 落 有 向
戍 梁 客 南
楼 州 游 流
。 。 。 。

全新硬笔书法楷书版
功 盖 三 分 国 江 流 石 不 转
永 女 尔 幼 对 自 赖 贫 孝 别 居 归
日 子 辈 为 此 小 兹 俭 恭 离 闲 来
方 今 苦 长 结 阙 托 诚 遵 在 始 视
戚 有 无 所 中 内 令 所 妇 今 自 幼
戚 行 恃 育 肠 训 门 尚 道 晨 遣 女
八 杜 , , 送 韦 , , , , , , , , , , , ,
阵 图 甫 名 成 遗 恨 杨 氏 应 物 出 行 大 江 抚 念 两 别 义 往 事 姑 仁 恤 资 从 容 止 见 尔 临 感 零 泪
八 阵 图 。 失 吞 吴 。 女 复 溯 益 泣 难 贻 庶 岂 顺 当 忽 缘 悠 轻 慈 不 复 我 无 待 其 何 难 缨 悠 舟 柔 休 留 忧 尤 周 猷 秋 收 流 。 。 。 。 ! 。 。 ? 。 。 。 。
第 2 页 共 59 页

唐诗三百首汉字字帖_惠中行书_田字格_黑框

唐诗三百首英章行书字帖 萱萱培训

唐诗三百首全集 《春晓》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静夜思》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鹿柴》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相思》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作者: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江雪》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登乐游原》作者: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弹琴》作者: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八阵图》作者: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草》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游子吟》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关山月》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望月怀远》作者: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春望》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登岳阳楼》作者: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田英章硬笔行书唐诗三百首全集

1《蝉》唐.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2《咏风》唐.虞世南 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3送兄七岁女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飞。4《风》李桥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塞下曲王涯 年少辞家从冠军,金妆宝剑去邀勋。不知马骨伤寒水,唯见龙城起暮云。

7《咏柳》作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8《咏鹅》(洛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9《易水送别》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10《中秋夜》(唐)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11《山中》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1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3王勃<春庄>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14《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 15《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6《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想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7《幽州夜饮》张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18《蜀道后期》张说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19《送梁六自洞庭山》张说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20《边词》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21《照镜见白发》张九龄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田英章硬笔行楷字帖

一 几 工 巾 丸 卫 开 厅 屯 水 仆 今 匀 计 允 打 本 轧
乙 儿 土 山 么 也 夫 不 比 见 化 凶 乌 户 予 巧 术 东
二 了 才 千 广 女 天 太 互 午 仇 分 凤 认 劝 正 可 卡
十 力 寸 乞 亡 飞 无 犬 切 牛 币 乏 勾 心 双 扑 丙 北
丁 乃 下 川 门 刃 元 区 瓦 手 仍 公 文 尺 书 扒 左 占
厂 刀 大 亿 义 习 专 历 止 毛 仅 仓 六 引 幻 功 厉 业
七 又 丈 个 之 叉 云 尤 少 气 斤 月 方 丑 玉 扔 右 旧
卜 三 与 勺 尸 马 扎 友 日 升 爪 氏 火 巴 刊 去 石 帅
人 于 万 久 弓 乡 艺 匹 中 长 反 勿 为 孔 示 甘 布 归
入 干 上 凡 己 丰 木 车 冈 仁 介 欠 斗 队 末 世 龙 且
八 亏 小 及 已 王 五 巨 贝 什 父 风 忆 办 未 古 平 旦
九 士 口 夕 子 井 支 牙 内 片 从 丹 订 以 击 节 灭 目
第 1 页 共 13 页

叶 叼 代 用 务 汉 记 边 刑 扩 机 存 轨 光 吸 朱 伍 仿
甲 叫 仙 甩 包 宁 永 发 动 扫 权 而 邪 当 吗 先 伏 伙
申 另 们 印 饥 穴 司 孕 扛 地 过 页 划 早 屿 丢 优 伪
叮 叨 仪 乐 主 它 尼 圣 寺 扬 臣 匠 迈 吐 帆 舌 伐 自
电 叹 白 句 市 讨 民 对 吉 场 再 夸 毕 吓 岁 竹 延 血
号 四 仔 匆 立 写 出 台 扣 耳 协 夺 至 虫 回 迁 件 向
田 生 他 册 闪 让 辽 矛 考 共 西 灰 此 曲 岂 乔 任 似
由 失 斥 犯 兰 礼 奶 纠 托 芒 压 达 贞 团 刚 伟 伤 后
史 禾 瓜 外 半 训 奴 母 老 亚 厌 列 师 同 则 传 价 行
只 丘 乎 处 汁 必 加 幼 执 芝 在 死 尘 吊 肉 乒 份 舟
央 付 丛 冬 汇 议 召 丝 巩 朽 有 成 尖 吃 网 乓 华 全
兄 仗 令 鸟 头 讯 皮 式 圾 朴 百 夹 劣 因 年 休 仰 会
第 2 页 共 13 页

2284田英章硬笔楷书描红《唐诗300首》_PDF密码解除

唐诗300首 芒果设计出品1《蝉唐》 唐—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2《咏风》 唐—虞世南 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3《送兄》七岁女 别路云初起 ,离亭叶正稀 。 所嗟人异雁, 不作一行飞 。 4《风 》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唐诗300首 5《示儿》 南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塞下曲》 唐—王涯 年少辞家从冠军,金妆宝剑去邀勋。 不知马骨伤寒水,唯见龙城起暮 云。 7《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8《咏鹅》 唐—洛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9《易水送别》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10《中秋夜》唐—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11《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1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3 《春庄》 唐—王勃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14《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 15《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16《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想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7《幽州夜饮》 唐—张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 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18《蜀道后期》 唐—张说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行书字帖-唐诗三百首(全集)

行书字帖-唐诗三百首(全集) 异度传媒 唐诗三百首全集 1《春晓》唐孟浩然 2《鹿柴》唐王维 3《相思》唐王维 4《杂诗》唐王维 5《终南望余雪》祖咏 6《静夜思》唐李白 7《登鹳雀楼》唐王之涣8《江雪》唐柳宗元 9《登乐游原》唐李商隐10《听弹琴》唐刘长卿11《八阵图》唐杜甫 12《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13《游子吟》唐孟郊14《关山月》唐李白 15《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1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17《春望》唐杜甫 18《登岳阳楼》唐杜甫19《终南别业》唐王维20《凉州词》唐王翰 异度传媒 21望庐山瀑布唐李白22《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23《早发白帝城》唐李白24《枫桥夜泊》唐张继25《凉州词》唐王之涣26《出塞》唐王昌龄27《乌衣巷》唐刘禹锡 28《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29《咏柳》唐贺知章30《黄鹤楼》唐崔颢31《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32《清明》唐杜牧33《山行》唐杜牧34题都城南庄唐崔护35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36《古郎月行》唐李白 37《山中送别》唐王维 38《独坐敬亭山》唐李白39《马诗》唐李贺 40《蒙学诗》佚名

41《春夜喜雨》唐杜甫 42《越女词》唐李白 异度传媒 43《夜宿山寺》唐李白 44《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45《池上》唐白居易 46《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47《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48《明日歌》文嘉 《春晓》唐孟浩然 《鹿柴》唐王维 《相思》唐王维 《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静夜思》唐李白 异度传媒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著名的唐诗钢笔书法作品欣赏

著名的唐诗钢笔书法作品欣赏 唐诗在我国文学的发展中有非常高的历史地位,受到许多人的喜爱。现如今,许多人将唐诗创作成钢笔书法作品,有非常高的艺术特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著名的唐诗钢笔书法作品欣赏。经典的唐诗钢笔书法作品展示唐诗泛指创作于唐代(618年—907年)的诗,也可以引申指以唐朝风格创作 的诗。唐代被视为中国历来诗歌水平最高的黄金时期,因此有唐诗之说,与宋词并举。大部分唐诗都收录在《全唐诗》中,自唐朝开始,有关唐诗的选本不断涌现,而流传最广的当属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唐诗是汉民族最珍贵 的文化遗产,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周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按照时间,唐诗的创作分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唐诗钢笔书法图片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

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初唐时期的古诗这是唐诗繁荣的准备时期,重要诗人有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沈佺期、宋之问等。唐代建国初的诗歌仍沿着南朝诗歌的惯性发展,柔靡纤弱,毫无生气。“四杰”的出现开始转变了这种风气。他们才气横溢,不满现状,通过自己的诗作抒发愤激不平之情和壮烈的怀抱,拓宽了诗歌题材。如杨炯的《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种激扬豪迈的格调,为唐初诗坛吹进一股新风。诗中表现了青年人不甘寂寞,想投笔从戎,到边疆建功立业的热望。宁可做个低级军官(百夫长),也不想作书生老死窗下。继“四杰”而起的是陈子昂,他从理论上对南朝以来衰弱的诗风提出批评,认为这类诗专门玩弄华丽的辞藻,内容空虚,抛弃了《诗经》重视思想性的传统。对此他耿耿于心,提倡学习“汉魏风骨”,恢复建安时代的诗风。他的38首《感遇》诗实践了自己的主张,影响很大。他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苍凉辽阔,哀而不伤,被认为是怀古诗的绝唱。韩愈曾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评价了他在唐诗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沈佺期、宋之问的贡献主要在诗歌格律方面。他

硬笔书法字帖:李清照诗词(行书)

李清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路,兴尽晚深处。争渡滩鸥鹭。 五绝· 绝句生当作人杰至今思项羽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兽。佳节又,半夜凉初东篱把酒黄袖。莫道不,人比黄花照诗词 暮,沉醉 回舟,误 ,争渡, ,死亦为 ,不肯过 永昼,瑞 重阳,玉 透。 昏后,有 消魂。帘 瘦。 不知归 入藕花 惊起一 鬼雄。 江东。 脑消金 枕纱厨 暗香盈 卷西风

声声慢 寻寻觅觅惨惨戚戚最难将息三杯两盏风急! 雁是旧时相满地黄花今有谁堪自怎生得,到黄昏第,怎一永遇乐 落日熔金何处?染,春意知,冷冷 。乍暖 。 淡酒, 过也, 识。 堆积, 摘 ? 守 黑! 梧 ,点点 个愁字 ,暮云 柳烟浓 几许? 清清,凄凄 还寒时候, 怎敌他晚来 正伤心,却 憔悴损,如 着窗儿,独 桐更兼细雨 滴滴。这次 了得 ! 合璧,人在 ,吹梅笛怨 元宵佳节,

融和天来相召朋诗侣中州盛偏重三雪柳,悴,云去。 不如向语。 如梦令昨夜雨酒,试依旧。肥红瘦孤雁儿气,次第 ,香车宝 。 日,闺门 五,铺翠 簇带争济 鬟雪鬓, ,帘儿底 疏风骤, 问卷帘人 知否,知 。 岂无风雨? 马,谢他酒 多瑕,记得 冠儿,捻金 楚,如今憔 怕见夜间出 下,听人笑 浓睡不消残 ,却道海棠 否,应是绿

世人作试作一。 藤床纸佳思。我情怀心惊破小风疏行泪,断与谁间天上渔家傲雪里已琼枝腻当庭际造化可梅诗,下 篇,乃知 帐朝眠起 沈香断续 如水,笛 ,多少春 雨萧萧地 吹箫人去 同倚,一 ,没个人 知春信至 ,香脸半 ,玉人浴 能偏有意 笔便俗。予 前言不妄耳 ,说不尽无 玉炉寒,伴 声三弄,梅 情意。 ,又催下千 玉楼空,肠 枝折得,人 堪寄。 ,寒梅点缀 开娇旖旎, 出新妆洗, ,故教明月

2277田英章硬笔楷书《精选宋词百首》_PDF密码解除

目 录 第1首 念奴娇(大江东去) 苏 轼 第2首 满江红(怒发冲冠) 岳 飞 第3首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第4首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 轼 第5首 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 永 第6首 永遇乐(千古江山) 辛弃疾 第7首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 夔 第8首 钗头凤(红酥手) 陆 游 第9首 摸鱼儿(更能消) 辛弃疾 第10首 暗香(旧时月色) 姜 夔 第11首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苏 轼 第12首 疏影(苔枝缀玉) 姜 夔 第13首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 第14首 如梦令(昨夜雨疏) 李清照 第15首 双双燕(过春社了) 史达祖 第16首 醉花阴(薄雾浓云) 李清照 第17首 青玉案(凌波不过) 贺 铸 第18首 菩萨蛮(郁孤台下) 辛弃疾 第19首 兰陵王(柳阴直) 周邦彦 第20首 踏莎行(雾失楼台) 秦 观 第21首 渔家傲(塞下秋来) 范仲淹 第22首 天仙子(水调数声) 张 先 第23首 祝英台近(宝钗分) 辛弃疾 第24首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苏 轼 第25首 绮罗香(做冷欺花) 史达祖 第26首 鹊桥仙(纤云弄巧) 秦 观 第27首 蝶恋花(庭院深深) 欧阳修 第28首 六丑(正单衣试酒) 周邦彦 第29首 满庭芳(山抹微云) 秦 观 第30首 一剪梅(红藕香残) 李清照 第31首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李清照 第32首 苏幕遮(碧云天) 范仲淹 第33首 桂枝香(登临送目) 王安石 第34首 瑞龙吟(章台路) 周邦彦 第35首 满庭芳(风老莺雏) 周邦彦 第36首 踏莎行(候馆梅残) 欧阳修 第37首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 柳 永 第38首 江城子(十年生死) 苏 轼 第39首 青玉案(东风夜放) 辛弃疾 第40首 齐天乐(庾郎先自) 姜 夔 第41首 破阵子(醉里挑灯) 辛弃疾 第42首 千秋岁(水边沙外) 秦 观 第43首 浣溪沙(一曲新词) 晏 殊 第44首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陆 游 第45首 如梦令(常记溪亭) 李清照 第46首 念奴娇(萧条庭院) 李清照 第47首 念奴娇(洞庭青草) 张孝祥 第48首 临江仙(忆昔午桥) 陈与义 第49首 望海潮(东南形胜) 柳 永 第50首 贺新郎(绿树听鹈) 辛弃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