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奥数课程安排

四年级奥数课程安排

四年级奥数课程安排

一.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计数问题(二)二.等差数列-----数列(一)

三.最大与最小

四.包含与排除(一)

五.尾数的规律

六.数字迷

七.利用对应差求未知数

八.盈亏问题

九.鸡兔同笼问题

十.行程问题

十一.新规定的运算

十二.长、正方形的面积

(最新)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含详细进度表)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观察物体,图形的运动,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每种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角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或几何体的形状图;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的图形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 5.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认识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7.经历从实际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前几册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 1. 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加强对知识的整理和概括,促进

四年级下学期加减乘除简便运算奥数题试卷

1: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10名同学,某次数学测验的成绩(分数)如下:86,78,77,83,91,74,92,69,84,75。 求这10名同学的总分。用简便方法计算。 2:用简便方法计算 88×64=?77×91=? 3 :盒子里放有三只乒乓球,一位魔术师第一次从盒子里拿出一只球,将它变成3只球后放回盒子里;第二次又从盒子里拿出二只球,将每只球各变成3只球后放回盒子里……第十次从盒子里拿出十只球,将每只球各变成3只球后放回到盒子里。这时盒子里共有多少只乒乓球?

4 在下面算式等号左边合适的地方添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5+7×8+12÷4-2=20。 答案1通常的做法是将这10个数直接相加,但这些数杂乱无章,直接相加既繁且易错。观察这些数不难发现,这些数虽然大小不等,但相差不大。我们可以选择一个适当的数作“基准”,比如以“80”作基准,这10个数与80的差如下: 6,-2,-3,3,11,-6,12,-11,4,-5,其中“-”号表示这个数比80小。于是得到 总和=80×10+(6-2-3+3+11- =800+9=809。 2 由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得到 88×64 =(80+8)×(60+4)

=(80+8)×60+(80+8)×4 =80×60+8×60+80×4+8×4 =80×60+80×6+80×4+8×4 =80×(60+6+4)+8×4 =80×(60+10)+8×4 =8×(6+1)×100+8×4。 由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得到 78×38 =(70+8)×(30+8) =(70+8)×30+(70+8)×8 =70×30+8×30+70×8+8×8 =70×30+8×(30+70)+8×8 =7×3×100+8×100+8×8 =(7×3+8)×100+8×8。 3一只球变成3只球,实际上多了2只球。第一次多了2只球,第二次多了2×2只球……第十次多了2×10只球。因此拿了十次后,多了 2×1+2×2+…+2×10 =2×(1+2+ (10) =2×55=110(只)。 加上原有的3只球,盒子里共有球110+3=113(只)。 综合列式为: (3-1)×(1+2+…+10)+3

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新选(标准版)

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新选(标 准版) Frequent work plans can improve personal work ability, management level, find problems, analyze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 more quickly.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新选(标准版) 导语:工作计划是我们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制订工作计划不光是为了很好地完成工作,其实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更快地提高个人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过三年级下学期的学习,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认识小数、年月日、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个别学生知识基础比较薄弱,表现在计算技能较差,对数学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弱。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

四年级奥数简算速算与巧算

四年级奥数简算速算与 巧算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速算与巧算(三)一、本讲知识概要 本讲,我们来学习一些比较复杂的用凑整法和分解法等方法进行的乘除的巧算。这些计算从表面上看似乎不能巧算,而如果把已知数适当分解或转化就可以使计算简便。 对于一些较复杂的计算题我们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特征,通过对已知数适当的分解和变形,找出数据及算式间的联系,灵活地运用相关的运算定律和性质,从而使复杂的计算过程简化。 二、典例解析·举一反三 例1:计算236×37×27 分析与解答:在乘除法的计算过程中,除了常常要将因数和除数“凑整”,有时为了便于口算,还要将一些算式凑成特殊的数。例如,可以将27变为“3×9”,将37乘3得111,这是一个特殊的数,这样就便于计算了。236×37×27=236×(37×3×9) =236×(111×9) =236×999 =236×(1000-1) =236000-236 =235764 练习一 计算下面各题: 132×37×27 315×77×13 6666×6666 例2:计算333×334+999×222 分析与解答:表面上,这道题不能用乘除法的运算定律、性质进行简便计算,但只要对数据作适当变形即可简算。 333×334+999×222

=333×334+333×(3×222) =333×(334+666) =333×1000 =333000 练习二 计算下面各题: 9999×2222+3333×3334 37×18+27×42 46×28+24×63 例3:××2001 分析与解答:××10001,那么计算起来就非常方便。 ××2001 =2001×10001×2002-2002×10001×2001 =0 练习三 计算下面各题: 1,192192×368-368368×192 ××1993 3,9990999××666 例4:不用笔算,请你指出下面哪个得数大。 163×167 164×166 分析与解答: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第二个算式中的两个因数分别与第一个算式中的两个因数相差1,根据这个特点,可以把题中的数据作适当变形,再利用乘法分配律,然后进行比较就方便了。 163×167 164×166 =163×(166+1) =(163+1)×166 =163×166+163 =163×166+166 所以,163×167<164×166 练习四 1,不用笔算,比较下面每道题中两个积的大小。 (1)242×248与243×247 (2)×与

奥数四年级简便运算

简便运算 一、整数 199999+29999+3999+499+59 847-(647-130) 995+996+997+998+999 588-156-188 1998+997+5 542-39-161 15×999 20×101 75×21+25×21 30×131?30×31 6363÷7÷9 5600÷(25×7)(360+108)÷36(4200-63)÷21 33×57+33×42+33 444×334+333×888 二、小数 0.9+0.99+0.999+0.9999 0.9+9.9+99.9+999.9+9999.9 0.9+0.98+0.997+0.9996+0.99995 4.7+4.8+4.9+5.0+5.1+5.2+5.3 5.74-2.42+3.26-4.58 19.9+19.98+19.997+19.9996

三、小数应用 1.小明在计算一道减法题时,把被减数个位上的9看成6,把减数十分位上的4看成7小明计算的结果是15.4,求正确的计算结果是多少? 2. 陈莉在做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的9看成了4,把另一个加数百分位的1看成了7。她做得结果是17.42,求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3.小马虎在做减法题时不慎将被减数百分位上的3看成了8,把减数十分位上的7看成了2。小马虎的计算结果是1.87,你知道正确的结果是多少吗? 4.陈小鹏计算一直不够细心,这不,老师出的减法题他又做错了。他把被减数个位上的2看成了6,把减数百分位上的7看成了1.你知道他这次错误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多少吗? 5、一只蚂蚁从竹竿的一端沿直线爬向另一端,5分钟爬完。已知第一分钟爬0.2米,以后每分钟都比前1分钟多爬0.1米。这根竹竿有多长? 6、有甲、乙两根木线条,甲木线条长1.8米,乙木线条长2.6米。工人师傅从两根木线条上锯下同样长的一段,剩下的乙是甲的2倍,两根木线条各减去多少米? 四、巧填数字

小学四年级奥数第1讲简便运算

名师堂学校秋季班小学数学四年级讲义时间:9月3日 第1讲速算与巧算 教学目标: 1、养成在心算中养成凑数、搭配、的思维习惯。 2、利用运算定律简化运算。 3、根据某些算式的规律,学会创造条件,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简便运算。重点:运算定律 难点:熟练运用适当规律进行简便运算。 基本运算规律: 考点一:加减法简便运算 例1.计算:78+76+83+82+77+80+79+85 【练习】 1.995+996+997+998+999 2、64+62+58+57+63+56 例2.19999+1999+199+19 【练习】 18+298+3998+49998 例3.325+46-125+54 537-(543-163)-57 425-172-28 【练习】 8732+2387-2732 328-(284-172) 523-(175+123) 512-44-56 考点二:乘法简便运算 例4、25×38×4 125×35×8 【练习】 25×36×4×2 50×78×2 125×66×8 例5、25×32 125×16 25×19×64×125

【练习】 32×25 48×125 25×48×125×2 例5、125×34+125×66 43×11+43×36+43×52+43 【练习】 34×55+34×44+34 127×56+127×45-127 例6、72×99 45×101 课后巩固练案 72×125 28×25 2×31×5 72×125×3 4723-(723+189) 2356-159-256 3600-785+534-215 124×64+124×36 21×73+21×26+21 1456-299 384-1567-433-842 203×64 12345×99+12345×9999-98×12345 每周家庭作业: 9999+999+99+9 11+23+35+45+39+77+100 58×99 1999-99-899+201 (1+11+21+31+41)+(9+19+29+39+49) 1321×99 125×48 28×25 125×25×32 345×27+345×72+345 (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08

最新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本班22名学生,孩子们大多很听话,学习也较用心,但仍有少数同学,由于基础、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以引导他们达到学段目标。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三、教学目标是: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重点难点: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五、全册教材分析: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六、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上海重点小学四年级奥数题数学简便运算

2011上海重点小学四年级奥数题_数学简便运算 第一种第二种 ○184x101 ○1(300+6)x12 ○2504x25 ○225x(4+8) ○378x102 ○3125x(16+8) ○425x204 ○4(13+24)x8 第三种第四种 ○199x64 ○199X13+13 ○299x16 ○225+199X25 ○3638x99 ○332X16+14X32

○4999x99 ○478X4+78X3+78X3 第五种第六种 ○1125X32X8 ○13600÷25÷4 25X32X125 ○28100÷4÷75 ○388X125 ○33000÷125÷8 ○472X125 ○41250÷25÷5 第七种第八种 ○11200-624-76 ○1278+463+22+37 ○221-7.28-7.72 ○210.98+7.8+3.2+1.02 ○327.3-7.3-2.7 ○3425+14+186 ○4847-527-273 ○47.32+5.8+2.68

第九种第十种 ○1214-(86+14)○1576-285+85 ○278.7-(8.7-2.9)○28.25-6.57+0.57 ○3 3.65-(0.65+1.18)○3 6.9-1.77+0.77 ○4455-(155+230)○4755-287+87 第十一种第十二种 ○1871-299 ○1178X101-178 ○2 1.57-0.99 ○283X102-83X2 ○33.63-1.99 ○317X23-23X7 ○4968-599 ○435X127-35X16-11X35

(完整)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1、学习习惯和兴趣 该班共52人,整体上讲,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但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需要老师的调动。培养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少数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探索规律的精神。 (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有一定难度。 二、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进一步培养学生勤学习、爱动脑的好习惯。 (2)继续加强纪律教育。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4)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等方面的教育。 (5)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干净整洁。 (6)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2、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过程,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分数。 (2)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运动和位置关系的过程,了解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3)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描述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的技术 3、数学思考方面:

(1)能对现实生活有关的数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字母和图形描述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2)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平面图形特征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的信息,并进行归纳、分析和条理。 (4)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4、解决问题方面: (1)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5、情感与态度方面: (1)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务具有好奇心,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引导下,能积极地克服数学活动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四、方法与措施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应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教师本人要加强学习,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及《数学教参》,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使学生在学习态度上变得积极主动。 2、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 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3、认真备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具和电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

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练习题

四年级简便运算练习题 第一种 (300+6)×12 25×(4+8) 125×(35+8) (13+24)×8 第二种 84×101 504×25 78×102 25×204 第三种 99×64 99×16 638×99 999×99 第四种 99×13+13 25+199×25 32×16+14×32 78×4+78×3+78×3 第五种 125×32×8 25×32×125 88×125 72×125

第六种 3600÷25÷4 8100÷4÷75 3000÷125÷8 1250÷25÷5 第七种 1200-624-76 2100-728-772 273-73-27 847-527-273 第八种 278+463+22+37 732+580+268 1034+780320+102 425+14+186 第九种 214-(86+14)787-(87-29)365-(65+118)

215-455-(155+230) 第十种 576-285+85 825-657+57 690-177+77 755-287+87 第十一种 871-299 157-99 363-199 968-599 第十二种 178×101-178 83×102-83×2 17×23-23×7 35×127-35×16-11×35 第十三种 64÷(8×2)1000÷(125×4) 第十四种 375×(109-9)456×(99+1)

容易出错类型(共五种类型) 600-60÷15 20×4÷20×4 736-35×20 25×4÷25×4 98-18×5+25 56×8÷56×8 100-36+64 280-80÷4 12×6÷12×6 175-75÷25 25×8÷25×8 80-20×2+60 36×9÷36×9 36-36÷6-6 25×8÷(25×8)100+45-100+45 15×97+3 100+1-100+1 48×99+1 1000+8-1000+8 5+95×28 102+1-102+1 65+35×13 25+75-25+75 40+360÷20-10 13+24×8 672-36+64 324-68+32

小学奥数---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练习题(学生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练习题 姓名得分 158+262+138 375+219+381+225 5001-247-1021-232 (181+2564)+2719 378+44+114+242+222 276+228+353+219 (375+1034)+(966+125) (2130+783+270)+1017 99+999+9999+99999 7755-(2187+755) 2214+638+286 3065-738-1065 899+344 2357-183-317-357 2365-1086-214 497-299 2370+1995 3999+498 1883-398 12×25 75×24 138×25×4 (13×125)×(3×8) (12+24+80)×50

简便计算练习题2 姓名得分 704×25 25×32×125 32×(25+125) 88×125 102×76 58×98 78×101-178 84×36+64×84 75×99+2×75 83×102-83×2 98×199 123×18-123×3+85×123 50×(34×4)×3 25×(24+16)178×99+178 79×42+79+79×57 7300÷25÷4 8100÷4÷75 16800÷120 30100÷2100 32000÷400 21500÷125 49700÷700 1248÷24 3150÷15 4800÷25 2356-(1356-721)1235-(1780-1665)75×27+19×2 5 31×870+13×310 4×(25×65+25×28)

四年级奥数教学计划

四年级奥数教学计划 课程目标: 1.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 质量。2. 训练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 3. 锻炼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 4. 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基本功,给予学生发挥创新精神 和创造力的最大空间。 培训重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 培训难点: 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基本功,给予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最大空间。 培训要求: 1. 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以及教育教学规律,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数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努力让孩子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快乐 2. 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发现、比较、判断和推理能力,训练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要使经过奥数训练的学生,思维更敏捷,考虑问题比别人更深层次。我们教奥数不要只教一些技巧性的东西,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3. 鼓励和帮助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要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耐心和克服困难的信心,以及战胜难题的勇气。 4. 注重理解,举一反三和灵活运用。解决问题要鼓励学生求异思维,要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不要急于提供解题方法和答案束缚学生的思维。

课程内容: 第一讲高斯问题3 课时 第二讲整数加减法巧算3 课时 第三讲乘除法巧算3 课时 第四讲平均数问题3 课时 第五讲和倍问题3 课时 第六讲差倍问题3 课时 第七讲还原问题3 课时 第八讲应用题(一) 2 课时 第九讲巧求面积1 课时 第十讲期末综合测试测1 课时—评1 课时

四年级上册奥数兴趣班总结 这个学期的奥数兴趣班,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许多学生要求能有机会再进行学习,并且在这些兴趣者的指引下有不少学生在学习中进行了小组学习。通过本学期学校的组织,我很快认识到组建兴趣小组的重要性,以下就近期的心得作如下总结: 一、培养了学生的对数学的极大兴趣有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都有这么一个感受: 就是以前做数学或许只是应付老师的作业,有时甚至是为了向爸爸妈妈“交差”。但通过学习他们意识到他们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变成主动的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够自觉完成了而且还能头头是道地向同学介绍他所学习到的知识。在他们的指引下更多的学生参加了兴趣小组。 二、培养学生的知识面,在这次的兴趣小组中不但输入了数学的知识而且更多的是讲述一些数学的相关知识,很多同学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丰富了语文的功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三、增加了实践的机会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所以给很多同学以动手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是仅仅用在“无聊”的计算上,而更大的就是“从实践中来,服务于实践”,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从素质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他们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有兴趣学习了。当然,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足,我们期待着我们的工作能够得到更快的完善,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将本着为学生工作的思想更加努力地工作,使我们的学生的素质更好地得到提高。 2019 年12月25日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简便运算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专项练习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班别:姓名: 乘法分配律特别要注意“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中的分别两个字。 类型一:(注意: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40+8)×25 125×(8+80) 36×(100+50) 24×(2+10) 86×(1000-2) 15×(40-8) 类型二:(注意: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一次) 36×34+36×66 75×23+25×23 63×43+57×63 93×6+93×4 325×113-325×13 28×18-8×28

类型三:(提示:把102看作100+2;81看作80+1,再用乘法分配律)78×102 69×102 56×101 52×102 125×81 25×41 类型四:(提示:把99看作100-1;39看作40-1,再用乘法分配律) 31×99 42×98 29×99 85×98 125×79 25×39 类型五:(提示:把83看作83×1,再用乘法分配律) 83+83×99 56+56×99 99×99+99 75×101-75 125×81-125 91×31-91

1、乘法分配律 (a+b)×c=a×c+b×c 2、乘法结合律 (a×b)×c=a×(b×c) 3、乘法交换律 a×b=b×a 4、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1 38×62+38×38 75×14—70×14 101×38 12×98 55×99+55 55×99 12×29+12 58×199+58 42×79+42 52×89 69×101—69 55×21—55 125×(80+8) 125×(80×8) 125×32×25

四年级上期奥数教学计划

四年级上期奥数教学计划 四年级上期奥数教学计划范文 四年级上期奥数教学计划1 一、班级情况分析 1、知识掌握情况 应用题掌握得还不够好,只有部分学生能认真分析题意,正确列式,但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待于提高。这对本学期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学习习惯、兴趣、方法及心理特征 从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看,在这些学生当中,少数学生对数学课学习兴趣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他们能上课遵守课堂常规,专心投入,认真完成作业,对不懂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将近半数的学生平时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好,课堂上不能专心致志,上课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也不能保持最基本的纪律,并影响周围的同学。而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却不愿开口,发言不积极。从以上情况看,这个学期努力的方向,应从有效开展课堂讨论和提高学习效果两方面去努力。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

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

小学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练习题.doc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简便运算练习题 25X3X4 25X4X3 25X6X2 36X25 8X13X125 25X7X4 19X8X125 25X13X125X32 13X99 125X25X32 25X16X25 125X56 (25X15) X4 4X25X16X25 12X25 98X42 101 X92 125X76X8 17X4X25 25X33X40 102X35 125X19X8 25X125X16 125X792

138X25X4 (13X125) X (3X8) 50X (34X4) X3 28X4X25 125X32X25 9X72X125 58X98 (13X125) X (3X8) (12+24+80) X50 25X32X125 704 X 25 138X25X4 75X24 102X76 125X88 704 X 25 5X289X2 (125X25) X4 88X102 25X64X125 4X60X50X8

88X125 25X24 180X125 25X44 102X76 103X32 382X101-382 4 (25+15) X 35 X 8+35 X 6-4 X 35 4X25+16X25 26X39 + 61 X26 356X9-56X9 99X55+55 78X101-78 52X76+47X76+76 134X56-134+45X134 48X52X2-4X48 32X (25+125) 32 X (25+125) 83X102-83X2 98X199

178X99+178 79X42+79+79X57 (125 + 17) X8 49X99+49 724+26X24+724 73004-254-4 85X82 + 82X15 25X97 + 25X3 64X15-14X15 87X99 + 87 66X93+93X33+93 76X101-76 36X45+36X56-36 36X97—58X36+61 X 36 79X25 + 25 49X102-2X49 384+98X25X4 125X (80+8) 125X (40+8) (100-4) X25 (80-4) X25

六年级奥数简便运算汇总共4讲

简便运算(一) 专题简析: 根据算式的结构和数的特征,灵活运用运算法则、定律、性质和某些公式,可以把一些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例题1。 计算(1)4.75-9.63+(8.25-1.37) (2)6.73-2 817 +(3.27-1 917 ) (3) 759 -(3.8+1 59 )-11 5 练习1 计算下面各题。 (1)14.15-(778 -61720 )-2.125 (2) 13713 -(414 +37 13 )-0.75 例题2。 计算(1)33338712 ×79+790×6666114 (2) 3.5×114 +125%+112 ÷45 (3) 975×0.25+93 4 ×76-9.75

练习2计算下面各题: 1. 925 ×425+4.25÷1 60 2. 0.9999×0.7+0.1111×2.7 例题3。 (1)计算:36×1.09+1.2×67.3 (2) 45×2.08+1.5×37.6 (3) 52×11.1+2.6×778 练习3 1. 48×1.08+1.2×56.8 2. 72×2.09-1.8×7 3.6 1. 例题4。(1)计算:335 ×2525 +37.9×625 (2)4.4×57.8+45.3×5.6 练习4计算下面各题:

1. 6.8×16.8+19.3×3.2 2. 139×137138 +137×1 138 例题5。 1. (1)计算81.5×15.8+81.5×51.8+67.6×18.5 (2) 3.75×735-3 8 ×5730+16.2×62.5 练习5 1. 53.5×35.3+53.5×43.2+78.5×46.5 2. 235×12.1+235×42.2-135×54.3 简便运算(二)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doc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试商和调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如下,快随我一起来了解下。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二、教学要求 ⒈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试商和调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能判断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几位数,能估计商的最高位是几。 ⒉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乘法与加减法、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初步理解小括号的作用,会脱式计算两步运算的式题。 ⒊经历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这些运算律,会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一些加法和乘法的简便运算。 ⒋初步认识射线和直线,能区分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体会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⒌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表示角的符号和角的计量单位“度”。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的角。 ⒍进一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知道平角和周角,理解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大小关系。 ⒎能根据实际需要对数据分段整理,填写统计表,能对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⒏在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方法,进行有关的口算、估算的过程中,发展类比迁移能力、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⒐在认识射线和直线的过程中发展空间想像能力;在研究角的度数,认识平角、周角,认识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等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学习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说明。 ⒒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有效地与同伴合作,或者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或者把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与同伴交流,体会合作的益处,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 ⒓通过数学学习活动,初步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 ⒔在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等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初步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增强理性精神。 ⒕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敢于提出疑问,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改下,初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5.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例题、习题等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植树造林、减少光污染、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教育。 三、教学重点 ⒈正确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进行笔算;正确判断商是几位数,商的最高位位是几。 ⒉运用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混合运算进行简便运算。 ⒊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⒋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的学习过程。 四、教学难点

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各种题型归类(精编版)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检测 学生姓名: 家长签名: 一、必背知识点:运算定律及性质 1、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 2、加法结合律:(a + b)+c = a + (b+c) 2、乘法交换律:a ×b = b ×a 4、乘法结合律:(a ×b)×c = a ×(b ×c) 5、乘法分配律:(a +b )×c = a ×c + b ×c 6、减法的性质(两种变形):a –b –c = a – c - b a – b - c = a - ( b + c ) 7、除法的性质(两种变形):a ÷b ÷c = a ÷(b ×c ) a ÷ b ÷ c = a ÷ c ÷ b 二、知识点的运用(简算的重点在于简便的过程,检查时切不可只看最后的答案,过程不简便一样没分。) 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字母表示:a b b a +=+ 例如:16+23=23+16 2.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字母表示:)()(c b a c b a ++=++ 注意:加法结合律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其中有两个加数的和刚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话,那么就可以 利用加法交换律将原式中的加数进行调换位置,再将这两个加数结合起来先运算。 63+16+84 140+639+860 155+657+245 63+71+37+29 3.减法的性质:是由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衍生出来的。 性质1: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后面两个减数的位置可以互换。字母表示:b c a c b a --=-- 简便计算: 198-75-98 956—197-56 1022-478-422 = 198-98-75 = 100-75 = 25 性质2: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相当于从这个数当中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c b a c b a +-=-- 简便计算:(1)369-45-155 (2)9000-456-244 (3)500-257-34-143 = 369 -(45+155) = 369 - 200 = 169 4.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字母表示:a b b a ?=? 例如:85×18 = 18×85 5.乘法结合律: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字母表示:)()(c b a c b a ??=?? 注意:乘法结合律的应用基于要熟练掌握一些相乘后积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例如:25×4=100 , 2.5×4=10 , 0.25×4 = 1, 25×0.4=10, 125×8=1000, 12.5×8=100, 1.25×8=10, 0.125×8=1,… 简便计算: 138×25×4 13×125×3×8 ※0.25×9×4 6.先“拆分”再“结合” 例如:25×44 (把44拆分成:4×11) 125×32×25 (把32拆分成4×8) = 25×4×11 = 125×8×4×25 = =( × )×( × ) = = = 仿练:125×72 36×25 ※125×56 7.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字母表示:c b c a c b a ?+?=?+)(,或者是c a b a c b a ?+?=+?)( ※简便计算中乘法分配律及其逆运用是应用最广泛的,也是最容易出错的,一定要掌握它和它的逆运用。 例如: 25×(20+4) 97×15+15×3 25×(40-4) = 25×20+25×4 = 15×(97+3) = 25×40-25×4 = 500+100 = 15×100 = 1000-100 = 600 = 1500 = 900 仿练:45×(20+2) 88×269 + 269×12 169×123 —23×169 8.乘法分配律升级版:乘法分配律的变形应用 例如:101×56 98×26 89×99+89 129×101—129 =(100+1)×56 =(100-2)×26 = 89×99+89×1 =129×101—129×1 = 100×56+1×56 =100×26-2×26 = 89×(99+1) = 129×(101-1) = 5600+56 =2600 – 52 = 89×100 = 129×100 = 5656 = 2548 = 8900 = 12900 仿练:58 ×101 ※ 102×99 37×99+37 17×62+17×31+12×17 56×51+56×48+56 150×63+38×150-150 16×56-16×13+16×61-16×4 35×8+35×6-4×35 22×46-22×2+22×59 26×198-26×56-42×26 9.除法的性质:是由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衍生出来的。 性质1:从被除数里面连续除以两个数,交换这两个除数的位置商不变。字母表示:b c a c b a ÷÷=÷÷ 简便计算:81÷3÷9 560÷35÷8 450÷2÷45 =81÷9÷3 = = 性质2:从被除数里面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被除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字母表示:)(c b a c b a ?÷=÷÷ 简便计算:80÷5÷4 7200÷24÷30 1050÷15÷7 =80÷(5×4) =80÷ = 10.拆分、凑整法简便计算 拆分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103=100+3,1006=1000+6 … 凑整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小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 97=100-3, 998=1000-2,… 注意:拆分凑整法在加、减法中的简便不是很明显,但和乘除法的运算定律结合起来就具有很大的简便了。 简便计算:89+106 828 - 99 658+997 78 ×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