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西县农业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初具规模

泸西县农业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初具规模

泸西县农业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初具规模

作者:陶亮牛锐

来源:《云南农业》 2018年第11期

梨园内,果树上结满大大小小的果实,树下没过膝盖的牧草郁郁葱葱。这是泸西县午街铺镇山林哨村一户普通的家庭农场。农场于2008 年10月建设,2009 年9 月便开展果园种草养畜,是集种养殖及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业生态循环示范基地,更是云南省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试验示范基地。

农场主人平建岗介绍道:“农场采取果园种草→牧草养畜→畜粪发酵→沼液还田的良性循环模式。目前农场内共有百余亩梨园,三百余只羊,比起以往只种梨,收入翻了一番,而且果品比以前的更好。”平建岗就是较早一批加入农业生态循环发展模式的人。

平建岗说:“农场内一直坚持林下种草,因为我们都坚持使用足够的肥料,只要养分到位,草与果树便互相成长,不会再出现抢肥的现象,况且草的根部还是自然的有机质,可以起到净化土壤,帮助排出其中毒素的作用,而草的茎部还可以喂羊,一举两得。”

泸西县地处低纬高原,气候、土壤等条件非常适宜梨树生长。自1991 年以来,历届泸西县委、县政府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通过政府扶持引导、创建示范基地、推广优良品种、引进创新栽培模式、普及推广标准化技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打造知名品牌、鼓励规模经营等措施,如今高原梨种植规模、总产量、产值均位居云南省第一位,并多次荣获世界园艺博览会和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及全国早熟梨擂台赛优质奖等奖项,泸西获得了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等称号。

从2003 年开始,泸西县就开始以“果园种草、种养结合、草畜配套、循环发展”为目标,

率先在山林哨片区探索、示范推广果园种草养畜生态种养新模式。2016 年,全县果园套种牧草已达816.67hm2,涉及农户286 户。建立示范点10 个,种植面积433.33 hm2。“果园种草—牧草养畜—畜粪肥田”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初具规模。

目前,全县正在大力培育农业生态循环种、养殖发展经济,把种、养殖相结合,保证“林下种草、草养畜牧、畜牧促果”等多方面循环发展,引领农业向“规模高效、绿色生态、环保安全”发展,从而让种植业、养殖业得到“高质量、高数量、高效率”的提升。

编辑/ 徐嘉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