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提高题专题复习第八章 运动和力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提高题专题复习第八章 运动和力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提高题专题复习第八章 运动和力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提高题专题复习第八章运动和力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对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受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F

②A对B的摩擦力向右,大小为F

③物体B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④地面对B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F

A.只有②③正确B.只有①②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

2.一只木箱,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箱所受的重力和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一对平衡力

B.木箱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

D.木箱所受的重力和木箱对地球的吸引力为一对平衡力

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物块叠放在一起,现用10N的力F沿水平方向向右拉物块乙,甲、乙、丙都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对丙的摩擦力大小为10N,方向向左

B.甲对乙的摩擦力大小为10N,方向向左

C.桌面对甲的摩擦力大小为10N,方向向右

D.桌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0N,方向向左

4.如图甲所示,相同的两物块A、B 叠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在20N的水平推力F1的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f1,若将A、B物块按图乙所示紧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f1=0N,F2=20N B.f1=10N,F2=20N

C.f1=20N,F2=40N D.f1=10N,F2=40N

5.下列关于生活中几个事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辆汽车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若跳高运动员竖直向下蹬地的力大于他的重力,运动员就能从地上跳起来

C.鸡蛋掉到地面上破裂,是因为地面对蛋壳的作用力大于蛋壳对地面的作用力

D.一袋重500N的米放在地面上,用300N的力竖直向上提它,这袋米受到的合力为200N 6.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

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

B.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

C.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铅球在空中会下落

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

7.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列车突然向右启动或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B.列车突然向左启动或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C.列车突然加速

D.列车突然减速

8.如图所示,吊在天花板下面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吊线突然断开的同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则电灯将()

A.竖直向下匀速运动B.竖直向下加速运动

C.保持原来静止状态D.竖直向上匀速运动

9.如图,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到刚没入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在该过程中,下列有关弹簧测力计和台秤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不变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也不变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增大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增大

10.如图所示,一盏台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台灯受到的重力与台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台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台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台灯受到的重力与台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台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台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1.一只手握住甲、乙两个核桃,逐渐增大握力,发现甲核桃碎裂时乙核桃完好,下列有关两核桃相互挤压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乙的作用力小于乙对甲的作用力

B.甲对乙的作用力没有使乙核桃发生形变

C.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都是弹力

D.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12.如图所示,A、B 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两个水平拉力而保持静止,已知 F1=5N,F2=3N.那么物体 B 受物体 A 和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应分别为

A.5N、3N B.5N、2N C.2N、3N D.3N、5N

二、填空题

13.海南省正在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规定汽车礼让行人.汽车不避让行人且冲过斑马线是很危险的,这是因为汽车具有_____,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刹车不易停住.汽车轮胎表面刻有深槽花纹,是为了_____摩擦力(选填“增大”或“减小”).

14.物体在流体(气体或液体)中运动时,会受到阻力作用,该阻力叫做流体阻力。流体阻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有关,速度越大,阻力越大,流体阻力大小还跟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大,阻力越大;此外,流体阻力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头圆尾尖(这种形状通常叫做流线型)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较小。物体(例如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速度会越来越大,所受阻力也越来越大,下落一段距离后,将以某一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通常被称为收尾速度。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回答:

(1)流体阻力是否等同于摩擦力?___________(填“是”或“否”)

(2)举出两个我们生活中利用形状这一特点减小流体阻力的例子: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雨滴在高空形成后从静止开始下落后,速度越来越大是由于重力___________阻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雨滴下落一段距离后,以某一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这是由于随着雨滴速度的增大,受到的阻力也随之增大,当雨滴受到的阻力___________重力时(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雨滴开始匀速下落。

(5)假设雨滴下落时的阻力与雨滴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阻=kυ2,其中k=1×10﹣4N/

(m/s2),则一个质量为0.25g的雨滴下落时的收尾速度约为___________m/s。

(g=10N/kg)

15.小龙让质量、底面积相等的A、B两个长方体木块以如图方式放在同一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他测出的数据如图所示,则F3=_______N,B的表面比A的表面_________(填“光滑”或“粗糙”)。

16.装满沙子的车子总重为400N,在15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车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_____N;当推力增大到170N时,车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

_______N。

17.如图甲所示,长木板B和物块A的粗糙程度完全相同,长木板B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物块A放在长木板B的上方,细绳拴在A上,跨过定滑轮后又拴在B上.已知A的质量为2kg,A、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A重力的0.3倍,现在B上施加一个大小为F=20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恰好能使B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长木板B的上表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 N,方向为水平向_____,B的下表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_____________N.若将AB之间的绳子剪断,将AB并列放在地面上,如图乙所示,要推动整体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则推力F1的大小是________N.

18.如图所示,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不计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_____,拉动速度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如图所示,在15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木板A在水平地面匀速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B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N。若增大水平拉力F为18N,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N。

20.一跳伞运动员和伞的总质量为70kg,张开伞一段时间后以5m/s的速度竖直匀速下降,这时运动员(包括伞)受到的阻力为____________N,阻力的方向是

____________.(g取10N/㎏)

21.如图所示,为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小强在水平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将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比较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当水平面越光滑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若不受摩擦力及其他阻力,小车将做________运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_____(选填“单纯的实验”或“实验加推理”)的方法。

22.星期日,东东同学帮妈妈做家务,他用100N的力在地面上水平向右推500N的箱子,箱子没被推动,此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当他用150N力继续推时,箱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方向______,他推箱子过程中使手感的酸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

23.如图所示,重为20 N的物体A只受两个力的作用,要使它保持与水平面成45o角的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应对A施加______N的力,此力的方向是______。

24.如图所示,物体重4N,被5N的水平压力F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_N。如果将水平压力F增大到7N,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____________;如果将水平压力F减少到4N,物体会沿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____(后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题

25.小明去上海旅游,在浦东他乘坐磁悬浮列车体验了一次“风驰电掣”的感觉。

(1)磁悬浮列车之所以能够高速行驶,是与“悬浮”有关,请简要说出其道理:______。(2)小明旅游回来后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接着让小车在表面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最终分别停止在如图所示的不同位置。

分析图示的情况,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3)根据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测:假如小车运动到绝对光滑的水平面上,即不受到任何阻力作用,小车将__________。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____的原因。

(4)以上探究过程运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想想看:在八年级物理学习中,你在探究什么问题时也运用了此方法?请你说出该实验的名称:____________。

(5)从进一步的探究中,小明也知道了“列车在没有条件悬浮的地方提速时,要把列车车身设置成‘子弹头’式流线型”的道理。请你说出这个道理。________

26.小华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目的:物体只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分别处于静止状态或______________状态时,探究两个力之间的关系.....

(2)甲、乙两组同学设计了不同的实验装置,哪组同学的装置更好 _________.

(3)当左、右两盘中的砝码质量__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桌面上的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一对平衡力.(选填“是”或“不是”)

(4)小车处于静止后,将小车扭转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_______(选填“保持静止”或“扭转回来”).说明二力平衡时,要满足二个力在________上的条件.

(5)在图丙中,小卡片已处于静止状态,小明用剪刀把小纸片一剪两半,纸片向两边运动.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__________.27.小明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

⑴如图甲所示,图示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纠正该错误后,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这是应用了______知识。

⑵如图乙所示,老师给聪明的小明提供了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正方体A和B(各面粗糙程度均相同,且都带有拉环),并巧妙地用定滑轮改变了拉力的方向进行实验。请你与小明一起参加探究:

①如图,当匀速拉动B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②将A叠放在B上,再匀速拉动B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发现F2 > F1,这说明______。

③只利用给定的实验器材,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④小明想要继续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关系,他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匀速拉动正方体A和B来测量它们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他发现“匀速拉动体积大的物体A时,所用的拉力大”,于是他认为“接触面积大的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老师指出小明的做法欠妥,请你利用给定的实验器材,在步骤②的基础上,帮助小明完成以下探究:

将______(填A和B的位置关系),再匀速拉动______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测量结束后,你将如何分析数据,以判断小明的观点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______。

⑶某同学在实验中还发现:在木块还没有被拉动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仍然有示数,且示数逐渐增大,直到拉动木块为止.该现象表明:物体在静止时也可能受到______力的作用,且该力的大小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_______。

28.小明同学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如图.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___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____知识,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2)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通过实验得到了正确的结论.

①下列各种应用中,利用了上图实验结论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汽车在结冰的路面行驶时,在车轮上缠绕铁链

B、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

C、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

②甲图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1,乙图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2,实验过程中,关于v1和v2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选填字母)

A、v1一定大于v2

B、v1一定小于v2

C、v1一定等于v2

D、v1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v2.

(3)小明利用甲、乙图所示的方案,控制其他物理量不变,改变压力,将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通过描点作图可以得到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f与压力F压成正比,其变化规律可以表示成f=kF压,则k=______.通过分析k的含义可知,接触地面越粗糙.k值__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

(4)实验结束后,小明同学又想探究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他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在水平面上的摩擦力,然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锯掉一半,测得摩擦力的大小也变为原来的一半.他由此得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越小,摩擦力越小.你认为她的结论正确吗?______(选填“正确”、“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计算题

29.如图,一小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滑动一段距离后便停下来。请你画出图中木块在水平面上滑动时在水平方向受力的示意图。

(____)

30.如图所示,一个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请画出:

①在斜面上下滑时,木块所受重力G、木块对斜面压力F的示意图;

②木块在水平面上滑动时受力的示意图。

31.如图,物体重20N,放在水平地面上,画出物体受力的图示。

(____)

32.如图,重5N的一瓶饮料随传送带一起以1m/s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这瓶饮料所受力的示意图。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详解】

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两物体均处于平衡状态,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1)以A为研究对象,由于A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在水平方向上合力为零,A受到向右的拉力F,则A必然要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也为F;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A对B 的摩擦力向右,大小也为F,故①②正确;

(2)以B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上受到A对B的摩擦力与地面对B的摩擦力,二力是一对平衡力,则地面对B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也为F,故③④正确;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B

解析:B

【详解】

A.重力和压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故A选项错误;

B.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B选项正确;

C.压力和支持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故C选项错误;

D.木箱所受的重力重力和木箱对地球的吸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选项错误.3.B

解析:B

【详解】

甲乙丙都保持静止,即都是平衡状态,故水平合力都为0。单独对丙进行受力分析可知,

丙水平方向上没有其他外力的作用,故乙对丙水平也没有力,又由力的相互性,可知乙丙之间没有摩擦力;同理对乙分析,有水平向右的10N拉力,必定有向左的10N力,只能是甲给的,故甲对乙的摩擦力大小是10N,方向向左;对甲分析,由力的相互性可知乙对甲的摩擦力大小10N,方向向右,故甲必定受到桌面大小10N方向向左的摩擦力;同理由于力的相互性,桌面受到甲的摩擦力大小10N,方向向右。

故选B。

4.A

解析:A

【详解】

在甲图中,物体A、B在2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因此,A、B都受到平衡力作用,而物体B在物体A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物体B不受摩擦力,即摩擦力为0,即

f1=0N

物体A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即摩擦力大小等于推力的大小,也为20N;在乙图中,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接触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也不变,因此摩擦力也不变,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因此推力与此时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推力的大小也为20N.即

F2=20N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B

解析:B

【详解】

A. 一辆汽车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静止,故A错误;

B. 若跳高运动员竖直向下蹬地的力大于他的重力,根据力和运动的关系知,人获得向上的加速度,运动员就能从地上跳起来,故B正确;

C. 鸡蛋掉到地面上,地面对蛋壳的作用力与蛋壳对地面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二力大小相等,故C错误;

D. 一袋重500N的米放在地面上,用300N的力竖直向上提它,地面对米的支持力变小,但米受力仍然平衡,所以这袋米受到的合力为0N,保持静止,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关键是平衡状态的判断,理解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力一定平衡,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

6.C

解析:C

【详解】

A. 跳水运动员踩踏跳饭,给踏板施加了一个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踏板也会给人的身体一个向上的力,身体向上跳起,故A不符合题意;

B. 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运动员给墙施加了一个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会给身体施加一个力,身体离墙而去,故B不符合题意;

C. 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铅球受重力作用在空中会下落,重力和推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符合题意;

D. 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给水施加了一个向后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也会给人的身体一个向前的力,身体前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1)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7.B

解析:B

【解析】CD、由图可知:水面向右倾斜.水面发生倾斜的原因是由于水具有惯性.由于不知车的运动方向,故刹车和加速、减速时无法判定水的状态故CD错误.A、列车突然向右启动,杯子由于受到桌子的摩擦力,会随列车一起向右运动,而杯子中的水由于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此时水面会向左倾斜;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杯子由于受到桌子的摩擦力,会随列车一起向左运动,而杯子中的水由于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此时水面会向左倾斜;故A选项错误;B、列车突然向左启动,杯子由于受到桌子的摩擦力,会随列车一起向左运动,而杯子中的水由于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此时水面会向右倾斜;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杯子由于受到桌子的摩擦力,会随列车一起向右运动,而杯子中的水由于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此时水面会向右倾斜;故B 选项正确;故选B.

8.C

解析:C

【详解】

因为物体的运动必须用力来改变,若所有的力都消失了,则物体的运动状态将不做任何改变,即仍保持静止状态.

9.D

解析:D

【解析】

对铝块受力分析可知:铝块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浮力,由平衡条件得:G铝=F+F浮,F=G铝-F浮,在铝块完全浸没前,V排逐渐增大,F浮逐渐增大,弹簧秤的示数F逐渐减小;对台秤受力分析可知:受烧瓶及水受竖直向下的重力,铝块向下的压力F压=F浮,由平衡条件得:台秤的支持力F N=G+F压,在铝块完全浸没前,V排逐渐增大,F压=F浮逐渐增大,F N逐渐变大,台秤的示数增大;故选D.

10.B

解析:B

【详解】

A.台灯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力作用在台灯上,台灯对桌面的压力的方向也

是竖直向下的,力作用在桌面上,这两个力既不同体,又不反向,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台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台灯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符合了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台灯对桌面的压力的反作用力应该是桌面对台灯的支持力,不是台灯受到的重力,故C 错误;

D.桌面对台灯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应该是台灯对桌面的压力,不是台灯受到的重力,故D 错误。

故选B。

11.C

解析:C

【详解】

AD.在挤压两核桃的过程中,甲对乙有力的作用,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乙对甲也有力的作用,所以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且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A、D错误;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甲对乙的作用力会使乙核桃发生不明显的弹性形变,这样才能产生弹力,故B错误;

C.甲对乙的力与乙对甲的力,都属于弹力,两核桃都会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产生弹力,只是最终甲发生的形变超过了自身的弹性形变极限,产生了破碎,更加明显。故C正确。

故选C。

12.B

解析:B

【详解】

物体A在水平方向受到拉力F1及摩擦力而处于静止状态,A受到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由二力平衡可得,A受B的摩擦力f A=F1=5N;

对整体进行分析,则整体在水平向上受F1、F2及地面对B的摩擦力而处于静止状态,故三个力平衡,则摩擦力f B=F1﹣F2=5N-3N=2N.

二、填空题

13.惯性增大

【解析】

利用惯性和影响摩擦力的因素解答.

汽车不避让行人且冲过斑马线是很危险的,这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即保持原来运动状不变的性质,所以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刹车不易停住;

汽车

解析:惯性增大

【解析】

利用惯性和影响摩擦力的因素解答.

汽车不避让行人且冲过斑马线是很危险的,这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即保持原来运动状不变的性质,所以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刹车不易停住;

汽车轮胎表面刻有深槽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的.

点睛:注意惯性的理解,惯性即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是物体最基本的属性之一,要能用惯性解释物理学中的现象.

14.否潜水艇飞机大于相等 5

【详解】

(1)[1]流体阻力收到了速度、横截面积、形状等因素的影响,而摩擦力只与正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影响,因此流体阻力不等

解析:否潜水艇飞机大于相等 5

【详解】

(1)[1]流体阻力收到了速度、横截面积、形状等因素的影响,而摩擦力只与正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影响,因此流体阻力不等同于摩擦力。

(2)[2][3]飞机采用了形状头圆尾尖的流线型结构;潜水艇等工具都采用了形状头圆尾尖的流线型结构。

(3)[4]雨滴下落时受到重力和阻力的作用,刚开始,重力大于阻力,故速度越来越大。

(4)[5]雨滴下落时受到重力和阻力的作用,雨滴要匀速直线下落,一定是处于二力平衡状态,因此,重力和阻力必须大小相等。

(5)[6]收尾速度即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也就是说重力和阻力大小相等,即

=

G F

2

=

mg kv

将数据代入即可算得

v=

5m/s

故一个质量为0.25g的雨滴下落时的收尾速度约为5m/s。

15.8 光滑

【详解】

[1]由题意知,A、B的质量相等,而第1、2图中,A与长木板接触、压力分别为G和2G时,拉力的大小分别为2.2N和4.4N,即

F2=2F1

同理有

F4=2F3

解析:8 光滑

【详解】

[1]由题意知,A、B的质量相等,而第1、2图中,A与长木板接触、压力分别为G和2G 时,拉力的大小分别为2.2N和4.4N,即

F 2=2F 1

同理有

F 4=2F 3

3411 3.6N 1.8N 22

F F ==?= [2]比较第2、第4图知,压力相同时,B 与木板接触时所需要的拉力小,据二力平衡原理得,此时的摩擦力也小,即B 的表面比A 的表面光滑。

16.150

【详解】

[1]箱子在150N 的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沿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箱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150N 。

[2]滑动摩擦力与接触

解析:150

【详解】

[1]箱子在150N 的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沿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箱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150N 。

[2]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与拉力的大小无关,当拉力增大到170N 时,箱子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仍为150N ,箱子做加速直线运动。

17.左 8 8

【详解】

[1]长木板B 的上表面受到的摩擦力是A 重的0.3倍,即

f=0.3G=0.2mg=0.3×2kg×10N/kg=6N;

[2]物块A 水平向左运动,受到水平向

解析:左 8 8

【详解】

[1]长木板B 的上表面受到的摩擦力是A 重的0.3倍,即

f =0.3G =0.2m

g =0.3×2kg×10N/kg=6N ;

[2]物块A 水平向左运动,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由相互作用力可知,A 对B 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3]由图可知,木板B 匀速向右运动时,物体A 将匀速向左运动,所以,绳对A 的拉力等于摩擦力等于6N ;又因为该绳跨过定滑轮,所以B 受绳的拉力大小也等于6N ;以B 为研究对象,B 受A 对其水平向左的6N 摩擦力,B 受绳对其水平向左的6N 拉力,B 还受地面对其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和水平向右的拉力F ,F 为20N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f A 对B +F 绳+f 地=F ;

所以,木板B 下表面受到的摩擦力:

f地=F-f A对B-F绳=20N-6N-6N=8N;

[4]不论是叠放还是平放,我们都把它们看做一个整体,叠放和平放时对水平面的压力是相等的,与地面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是一定的,所以摩擦力相等.而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力的平衡得到推力F1的大小

F1= f地=8N.

18.水平向左不变

【解析】

【详解】

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因为木板水平向左运动,所以,木块相对木板来说是水平向右滑动了,因此它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滑动摩擦力大

解析:水平向左不变

【解析】

【详解】

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因为木板水平向左运动,所以,木块相对木板来说是水平向右滑动了,因此它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无关,因此拉动速度变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会变化.

19.右 12 3

【详解】

[1]物块B是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二力平衡,而二力平衡的条件就是力的方向相反,拉力水平向左,摩擦力就是水平向右。[2]经过对A都

解析:右 12 3

【详解】

[1]物块B是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二力平衡,而二力平衡的条件就是力的方向相反,拉力水平向左,摩擦力就是水平向右。

[2]经过对A都受力分析,A在水平方向受到B对A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3N,水平向右的F 拉力15N,由于匀速,平衡状态,因此地面对A的摩擦力向左12N。

[3]无论如何改变拉力F的大小,物块B仍然是静止的,所以摩擦力大小仍然等于拉力的大小3N。

20.竖直向上

【解析】

一跳伞运动员和伞的总质量为70kg,则重力大小为:;

张开伞一段时间后以5m/s的速度竖直匀速下降时,受到的力平衡,即阻力与重力相等,即阻力为:,阻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

解析:竖直向上

一跳伞运动员和伞的总质量为70kg ,则重力大小为:70kg 10N/kg 700N G mg ==?=; 张开伞一段时间后以5m/s 的速度竖直匀速下降时,受到的力平衡,即阻力与重力相等,即阻力为:700N f G ==,阻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竖直向上.

21.小 远 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加推理

【详解】

[1][2]小车在平面上运动时,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速度会越来越慢,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当水平面越光滑时,小车受

解析:小 远 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加推理

【详解】

[1][2]小车在平面上运动时,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速度会越来越慢,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当水平面越光滑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3]推想:如果不受摩擦力及其他阻力,小车运动的速度将不会减小,小车此时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4]由于摩擦力总是存在的,所以应通过实验加推理的方法来进行实验。

22.150 水平向左 箱子

【详解】

[1]用100N 力推箱子,没有推动,箱子处于静止状态,是由于箱子和地面之间存在摩擦力,并且水平方向受到的静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两个力的大小

解析:150 水平向左 箱子

【详解】

[1]用100N 力推箱子,没有推动,箱子处于静止状态,是由于箱子和地面之间存在摩擦力,并且水平方向受到的静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即此箱子受到的摩擦力等于100N 。

[2][3]当推力增大到150N 时,箱子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箱子受到的摩擦力等于150N ,方向水平向左。

[4]他推箱子过程中,他给箱子一个力,由力的作用相互性可知箱子给手一个力,使手感到酸痛,所以施力物体是箱子。

23.20N 竖直向上

【详解】

解析:20N 竖直向上

【详解】

24.不变 不变

[1]用力把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作用,即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摩擦力的作用,故摩擦力

[

解析:不变不变

【详解】

[1]用力把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作用,即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摩擦力的作用,故摩擦力

==

4N

f G

[2]如果将水平压力F增大到7N,物体仍然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不变。

[3]压力减小为4N时,物体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仍受平衡力作用,则物体在竖直方向受重力和摩擦力作用,二力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摩擦力大小仍为4N,保持不变,方向竖直向上。

三、实验题

25.悬浮可以减小压力,减小列车受到的阻力使小车到达斜面底部时的速度相等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越大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探究真空不能传声流线型设计可以减小空气阻力

【详解】

(1)[1]磁悬浮列车在磁场的作用下悬浮起来,列车与轨道间的压力变小了,列车受到的阻力也变小,因此列车能够高速行驶;

(2)[2]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部时的速度相等;

[3]从图中可看到,毛巾最粗糙,棉布较粗糙,木板最光滑,能够得出的结论是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越大;

(3)[4][5]假如小车运动到绝对光滑的水平面上,即不受到任何阻力作用,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6]在八年级物理学习中,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是建立在可操作的实验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得出的,因为向外抽空气,只是越来越少而已,不可能抽成真空,该实验也是运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

(5)[7]把列车车身设置成“子弹头”式流线型,可以减小空气阻力。

26.匀速直线运动乙相等不是扭转回来同一条直线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解析】

【详解】

(1)[1]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所受的两个

力是一对平衡力,这两个状态称为平衡状态,二力平衡探究这两个力之间的关系.

(2)[2]如图甲、乙两组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甲装置木块与桌面的摩擦力较大,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乙装置滚动摩擦力小,对实验影响小,所以乙同学的装置更好.

(3)[3]当左、右两盘中的砝码质量相同时,两侧拉力相等,桌面上的小车受力平衡,处于静止状态;

[4]此时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桌面的压力,两力方向都向下,且作用于两个物体,不是一对平衡力.

(4)[5]小车处于静止后,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由于二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小车受力不平衡,将扭转回来;

[6]这一现象说明:二力平衡时,要满足二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条件.

(5)[7]在图丙中用剪刀把小纸片一剪两半,此时二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二力不再平衡,所以纸片向两边运动.这一现象是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这一条件.

27.拉力没有沿水平方向二力平衡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不能B放在A上A比较F3与F2,若F3=F2,则小明的观点错误摩擦相等

【解析】(1)由图甲知,拉力斜向上,摩擦力在水平方向,此时拉力与摩擦力不是一对平衡力,大小不相等;实验中应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2)②将A叠放在B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未变,压力增大,摩擦力增大,说明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且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③由于给出的器材各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只利用给定的实验器材,不能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④小明的实验过程,未控制压力大小不变,所以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为了很好地控制压力大小,可再将B叠放在A上,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下方的A,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较F3与F2,若F3 =F2,则小明的观点错误;

(3)木块还没有被拉动的情况下,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即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且两力大小相等。

28.(1)匀速直线二力平衡B D0.25越大不正确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解析】(1)实验中,应将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拉动木块,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2)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通过实验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利用了上图实验结论的是 B.测滑动摩擦力时,要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可以不同,因为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无关。故选D。

(3)验过程中,应使物体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

等于 1.0N,由公式F f=k F v得,

0.5N

0.25

2N

f

v

F

k

F

===,由公式可知,压力相同,k值越

大,摩擦力越大,说明接触面越粗糙.

(4)因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研究滑动摩擦力大

小跟接触面面积的关系时,应保持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该同学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虽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但木块对接触面的压力减小了一半,所以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故答案为: (1). (1)匀速直线 (2). 二力平衡 (3). B (4). D (5).

0.25 (6). 越大 (7). 不正确 (8). 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四、解答计算题

29.

【详解】

木块在粗糙水平面向右上滑行时,会受到阻碍这种相对运动的力,即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向左摩擦力作用,作木块水平方向受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30.

【解析】

【详解】

①在斜面上下滑时,过物体重心竖直向下画带箭头的线段,即是重力示意图;在斜面上选取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为压力的作用点,过压力作用点画带箭头垂直于斜面向下的线段,即压力示意图,如下图:

②木块在水平面上滑动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由于向右运动,所以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示意图如下:

31.

【解析】

【详解】

物体重20N,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力平衡,即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大小都为20N,力的图示如下:

32.

【详解】

饮料瓶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其所受合力为0,所以饮料瓶不受摩擦力,只受竖直方向的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大小相等的力,如图所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