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昆明三中、昆明滇池中学2012——2013学年初一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

(测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00分)

一、积累运用(共22分)

1、把下面语段中用拼音表示的汉字写在后面的横线上。(2分)

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chōng jǐng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bì yì的事情。

2、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有的人的少年时代如白驹()过隙,充满惆()怅;有的人的少年时代,五彩纷呈(),乐趣荟()萃。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是()(2分)

A:文学能将世界上可能存在的一切美妙景象有声有色地展现出来。

B:犯了错误,要敢于承认,勇于改正,再接再厉。

C: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看他失魂落魄的样子,一定是考砸了。

4、下列对课文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社戏》中描写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表现了“我”去看社戏时的愉快的心情。

B:沈从文的小说、散文如《边城》《端午日》等,带有浓浓的川西风情。

C: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为思念其弟苏洵而作。

D:《本命年的回想》是一篇具有浓郁黄土高原乡土气息的散文,文中有关过年习俗的叙述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5、诗文默写。(共10分,每空1分)

(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林则徐)

(1分)

(2)今夜月明人尽望,。(《十五夜望月》)(1分)

(3)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刻舟求剑》)(1分)

(4)青山有幸埋忠骨,。(岳飞墓)(1分)(5)《次北固山下》中,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是:

,。(2分)

(6)《赤壁》中以小见大,以两位美女的命运象征国家命运的句子是:

,。(2分)

(7)《成功的花》中表明“花”的“成功”来之不易的诗句是:,。(2分)

6、综合性学习。(共4分)

在“生活和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同学搜集到下面的语言材料。请运用在活动中得来的知识和能力,先指出它存在的问题,然后再改正。

学校食堂因教师打饭窗口常常被学生挤占,贴出了一则告示:“本窗口先打老师,再打学生。”

(1)告示的语言中有什么语义错误或语法错误?(2分)

(2)这则告示应修改为:(2分)

二、阅读理解(共38分)

(一)《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开头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发出“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的疑问,反映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

B:词的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是说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表现词人的无奈而又伤感的情绪。

D:全词深沉婉约,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常幽深高远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共8分)

幼时记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故时有物外之趣()(2)捉蛤蟆,鞭数十()

(3)以丛草为林()(4)余年幼,方出神()

9、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以土砾凸者为邱 B:项为之强

C: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D:而置之其坐

10、翻译句子。(2分)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11、“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一句表现了作者幼小的心灵中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故事,完成12~14题。(共6分)

曾子杀彘

曾子【1】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2】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3】。”妻适市来【4】,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5】与婴儿戏耳【6】。”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之也。婴儿非有知也,待【7】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8】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9】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10】。”遂烹彘也。(选自《韩非子》)

注释:【1】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2】女:同“汝”,你。【3】彘(zhì):猪。【4】适:往。适市来:去集市上回来。

【5】特:不过,只是。【6】戏耳:开玩笑罢了。【7】待:依赖。【8】子:你,对对方的尊称。【9】而:则,就。【10】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

12、与“曾子之妻之市”一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加点字是()(2分)

A: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 B:而置之其坐

C:至之市,而忘操之 D:何不试之以足

13、你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了曾子什么样的品质?(2分)

14、请你再举一例古代教育孩子成功的事例,要简单叙述清楚事件,40字以内。(2分)

(四)阅读《社戏》节选,完成题目。(共11分)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5、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选文所写的主要内容。(18个字以内)(2分)

16、找出选文第①段写开船时的一系列动词,并说说它们的作用。(2分)

动词:(1分)

作用:(1分)

17、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18、第③段中的“沉静”“自失”体现了“我”在夜行途中的怎样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3分)

19、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表达的感受很独特,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请说说你自身的经历。(50字以内)(2分)

(五)阅读文章,完成题目。(共11分)

话说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一年一度秋风劲”的重阳节。关于重阳节的名称,据魏文帝曹丕说,我国古代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故称之为“重阳”,也叫做“重九”。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zhūyú),以求长寿。重阳节民间还有登高的风俗,所以又叫“登高节”,相传始于东汉。

重阳节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这个节日和历史上许多有名的文学家有关。唐朝诗人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看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一首最为脍炙人口的重阳诗。其他诗人,凡写重阳,大多要提到登高和插茱萸这两件事。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重阳插茱萸,目的在于除虫防蛀。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湿,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这时必须防虫。茱萸有小毒,有除虫作用。

至于登高,重阳节期间秋高气爽,适宜于登高望远,这大概也是后来重阳登高发展为以游览活动为主的重要原因。除此以外,民间恐

怕还有生产上的原因。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比较空闲,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农民管这种采集叫“小秋收”。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这上面来的。

重阳节登高,本来是要登山的;但平原地带,没有山,怎么登呢?这个问题大概古人是早已考虑到的,因此在重阳登高的习俗形成之初,就把它叫做“登高”而不叫“登山”。宝塔、城楼,通常都很高,是个理想的登高场所。没有塔和城楼的地方,总有亭台楼阁,也可以凑合。反正找一个比较高点的地方,大家去登临一番,意思也就到了。因为“登高”除了避祸消灾之外,也有步步高升的含意。这就是旧时人们非常重视重阳节登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今天我们在重阳节开展敬老活动,把重阳节称为“老人节”或“敬老节”,多少也有这个意思。但除了祝愿之外,还注入了许多敬老尊老的实质内涵,反映了一种新的社会道德和新的社会风尚,从而使古老的重阳节获得了新的生命。

20、用简要的语言说出“重阳”得名的由来,并列举出它的几种不同的名称。(3分)

21、风俗习惯的形成,往往与人们日常的生活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重阳节也不例外,根据上文内容,试作简要分析。你还能另外举出一个类似例子吗?(3分)

22、重阳登高,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文内容,试从“文化”角度加以简要分析。(3分)

23、你赞不赞成把重阳日定为“老人节”或“敬老节”?两个名称中你更倾向用哪一个?(都要简要说明理由)。(2分)

三、写作(40分)

下面两个题目,选择其中的一个写一篇作文。将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字数不得少于600字,不得超过答题试卷所给的作文纸的格子。

(1)站在青春的路口,回望成长的足迹,你是否发现,在成长过程中,你所走的每一步,都有很多人相伴左右:含辛茹苦的父母、慷慨无私的朋友、循循善诱的老师,甚至擦肩而过的陌生人……请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你一路走来的感受吧!

请以“有你同行”为题作文。

(2)题目:真有趣

要求:加上适当的词语,补足题目,扣题作文。除诗歌外,文体自选。题目或正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请用XX代替。

昆明三中、昆明滇池中学2012——2013学年初一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

答案

一、积累运用(共22分)

1、(2分)憧憬裨益

2、(2分)(jū)(chóu)(chéng)(huì)

3、( B )(2分)

4、( A )(2分)

5、(1)壁立千仞,无欲则刚。(1分) (2)不知秋思落谁家。(1分)

(3)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分)(4)白铁无辜铸佞臣。(1分)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分)(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2分)

(7)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2分)

6、(1)(2分)语义错误:“打”是多义词,有捶打、殴打的意思,也有材料中买卖饭菜的意思。容易造成误解的多义词要为其设置清楚必要的语境来消除误解。语法错误:本来的语言环境中,“打”这个动词的宾语应该是“饭菜”,而不是“老师学生”,而在句中不恰当的给省略了。

(语义和语法上答出一点,意思相近即可)

(2)(2分)本窗口先给老师打饭,再给学生打饭。(相近即可)

二、阅读理解(共38分)

(一)7、( C )(2分)

(二)(共8分)

8、(2分)(1)(因此,所以)(2)(用鞭子打,鞭打)(3)(把……当作)(4)(正在)

9、( C )(2分)

10、(2分)心中想象的景观,那么或者成千或者成百(飞舞着的蚊子)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11、(2分)表现了作者驱除强暴、同情弱小的思想感情。(意思相近即可)

(三)(共6分)

12、( C )(2分)

13、(2分)曾子诚实守信,出言必践的诚信品质。

14、(2分)例:孟母为了让儿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搬了家三次家。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叙述要有重点)

(四)(共11分)

15、(2分)看戏路上的见闻感受。(意思相近即可)

16、动词:点、磕、退后、上前、架、出(至少写出4个动词来,找的不是动词的超过2个扣0.5)作用:一方面显示少年们是“弄潮的好手”,能干;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我”为能看社戏轻松愉快兴奋的心情。(1分)

17、(2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船行的速度很快,反映了

“我”在看戏路上急切而又愉快的心情。

18、(3分)体现了“我”看戏前的轻松愉快,以及沉醉在江南水乡月夜美景中的感受。因为盼了许久的社戏终于就要看到了,而且途中的景色是这样的朦胧、神秘,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19、(2分)叙述事件清楚有条理,描绘情景生动形象,语言表达准确。

(五)(共11分)

20、(3分)古时候“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故称之为“重阳”。重九、登高节、敬老节、老人节等。

21、(3分)插茱萸为了除虫防蛀,登高是因为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比较空闲,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这样的例子还有吃重阳糕。

22、(2分)登高代表着“步步高升”,高也有“高寿”的含义。

23、(3分)言之成理、言之有序即可。

例:赞成。更倾向于敬老节。因为重阳不仅是祝愿老人,更注入了许多敬老尊老的实质内涵,反映了一种新的社会道德和新的社会风尚。

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专项调研

七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本试卷共4页, 20小题,总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共16分)

1.阅读下列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2分)

脚上的木屐连后跟都磨平了,皮面上却抹了油,擦得锃亮。她那瘦骨lín峋的双手拿着毛线针飞快地piān然起舞。除这几根针之外,在她的灰白的头发上另外还横插着一根。

(选自《安恩和奶牛》)

▲▲▲▲

2.默写。(8分)

①谁道人生无再少?▲,▲。(苏轼《浣溪沙》)

②东风不与周郎便,▲。(杜牧《赤壁》)

③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⑤▲,有容乃大。(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⑥等闲识得东风面,▲。(朱熹《春日》)

⑦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冰心《成功的花》)

3.班级准备出一期以“走进名著”为主题的手抄报,请你参与以下活动。(3分)

①请仿照一、二版块栏目再拟出第三版块栏目。(1分)

第一版块:推荐名人名言第二版块:评点名著人物

第三版块:▲

②手抄报的两侧有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对出下联。(2分)

上联:品读名著似饮清露

下联:▲

4.名著阅读积累(3分)

郊游时汤姆和朋友▲(人名)被困在溶洞里,在洞中发现印第安人乔也躲了进来,汤姆和朋友从洞中出来后,朋友的父亲用铁门把洞口封了起来,最后印第安人乔的下场是:▲。

二、阅读理解(共44分)

(一)阅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5—7题。(共6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三句写出了作者▲的心理。(1分)

6.开头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发出“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的疑问。这问月问年连发的疑问,反映了词人▲。(2分)

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话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3分)

(二)阅读《幼时记趣》,完成8—11题。(共13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明察秋毫(▲)②鹤唳云端(▲)

③鞭数十(▲)④徐喷以烟(▲)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②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10.第三段中具体表现“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句子是▲(1分)

“我”能得到这种“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2分)▲

11.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2分)

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三)阅读《往事依依》(选段),完成12—15题。(共13分)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12.这一段文字叙述了一件什么往事?这一往事对作者而言有怎样的意义?(4分)

13.“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如果你来朗读这句话,你觉得哪两个词语应该重读,为什么?(3分)▲

14.两位老师讲课的情状分别是怎样的?(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这两句话分别用什么方法来描写老师讲课情状的?(4分)▲

15.文章划线句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四)阅读《生机勃勃的太阳花》,完成16—20题。(共12分)

①一天清晨,太阳花开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色。乍开的花儿,像彩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

②三朵花是信号。号音一起,跟在后边的便一发而不可挡。大朵、小朵,单瓣、复瓣,红、紫、蓝、粉一齐开放。一块绿色的法兰绒,转眼间,变成缤纷五彩的锦缎。连那些最不爱花的人,也经不住这美的吸引,一得空暇,就围在花圃跟前欣赏起来。

③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经久不衰。一幅锦缎,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起初,我们认为,太阳花经久不衰,是因为太阳花喜爱阳光,特别能够经受住烈日的考验。不错,是这样的。在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太阳花,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艳丽,愈加旺盛。

④但看得多了,才注意到,一朵太阳花,其生命却极为短促。朝开夕谢,只有一日。因为开花的时光太短,这机会就显得格外宝贵。每天,都有一批新的花蕾在等待开放。日出前,它包裹得严严紧紧,看不出一点要开的意思,可是一见阳光,就即刻开放。花瓣像从熟睡中苏醒过来了似的,徐徐地向外伸张,开大了,开圆了……这样一个开花的全过程,可以在人注视之下,迅速完成。此后,它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开去。待到夕阳沉落时,花瓣儿重新收缩起来,这朵花便不再开放。第二天,迎接朝阳的将完全是另一批新的花蕾。

⑤这新陈交替多么活跃,多么生动!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太阳花在开放的时候,朵朵都是那样精神饱满,不遗余力。尽管一朵太阳花,生命那么短促,但整体上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

⑥开完的太阳花并不消沉,并不意懒。在完成开花之后,它们就腾出空隙,把承受阳光的最佳方位,让给新的花蕾,自己则闪在一旁,聚集精华,孕育后代,把生命延续给未来。待到秋霜肃杀时,它们已经把银粒一般的种子,悄悄地撒进泥土。第二年,冒出的将是不计其

数的新芽。

⑦太阳花的欣赏者们,似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世界,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他们像哲学家那样,发出呼喊和感叹:太阳花的事业,原来是这样兴旺发达、繁荣昌盛啊!

16.太阳花“经久不衰”的原因(4分)

①是它们▲(不超过15个字)

②是它们▲(不超过15个字)

17.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

18. 赏析下面两个句子。(4分)

①乍开的花儿,像彩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

②开完的太阳花并不消沉,并不意懒。

19. 文章的结尾说,“太阳花给予的启迪,无疑是有益的”。联系全文说说太阳花给你的“有益的启迪”是什么。( 2分)

三、作文(共40分)

20.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父母养育了你,老师培育了你,朋友帮助了你……大自然给你启迪,社会给你经验;挫折使你成熟,成功让你奋起……对于这一切,你一定心怀感激。

请你以“感谢”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不少于550字;

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专项调研

七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4题,共16分)

1.(2分)mǒzèng嶙翩(对四个得2分,对三个或两个得1分,对一个不得分)

2.(8分)(一句1分,多一字、少一字或错一字,该句不得分)

①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铜雀春深锁二乔③江春入旧年

④今夜月明人尽望⑤海纳百川⑥万紫千红总是春⑦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3.(3分)

①.示例:评述名人功过或品读名人名言(篇)或感受名人情怀等。(1分,结构、意思对即可)

②示例:欣赏美文如沐春风或走近名人如交挚友(2分,结构、字数、意思对即可)

4.(3分)

⑴蓓姬(1分)

⑵印第安人乔找不到出口,最后饿死在山洞里了。(2分)

二、(5—19题,共44分)

(一)(共6分)

5.(1分)矛盾

6.(2分)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

7. (3分)月亮(1分)抒发词人对普天之下离人的美好祝福。或: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亲人的美好祝愿。(2分)

(二)(共13分)

8. (4分)(1)眼力(2)高亢地鸣叫(3)用鞭子打(鞭打)(4)用(答对一个给1分)

9. (4分)

(1)(2分)仰起头来观赏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了。

(2)(2分)心中想象的景观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的或是成千或是上百只(飞舞着的蚊子)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10.(3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

壑。(1分)

观察细致(1分)想象奇特(1分)

11.(2分)连用三个动词,表现了惊恐方定,随即惩罚蛤蟆,驱除强暴,同情弱小的急切心情。

(三)(共13分)

12.(4分)

(1)(2分)叙述了中学时代“我”的两位国文老师入情入理讲课的情形。(意思对即可)

(2)(2分)意义:在作者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作者课外阅读的兴趣。(一点1分)

13.(3分)

“至今”“还”和“滚瓜烂熟”(2分,答对1个得1分,得满2分为止。)

从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时间过去很久,但记忆却非常清晰,可见老师所讲的内容给我的印象极深。(1分,意思对即可)

14.(4分)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1分)动作描写(1分)

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1分)神态描写(1分)

15.(2分)与本段开头照应(1分),强调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解给我的印象之深。(1分,意思对即可)

(四)(共12分)

16.(4分)

(1)喜爱阳光,特能承受烈日考验(2分)

(2)新陈代谢十分活跃,花的数量多(2分)

17.(2分)“闪”字显得太阳花盛开时,没有预兆,十分突然,生动的表现出太阳花娇小可爱,调皮活泼的特点。(1分)表达了作者对太阳花的喜爱之情。(1分)

18.(4分)

(1)比喻(1分),把太阳花比作霞和宝石,生动形象地凸显了

太阳花鲜艳夺目的特点。(1分)

(2)拟人(1分),赋予太阳花人的特质,把太阳花人格化,表达了作者对太阳花的崇敬之情。(1分)

19.(2分)不管环境多么恶劣,依然勇敢面对,绝不低头。珍惜机会,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表演结束了,不留恋,不耍赖,坚决的离开,无私地发挥自己的余热。(答对1点得1分,得满2分为止。意思对即可)

三、作文(共40分)

20.(40分)建议以30分切入。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菡萏(hàn)枯涸(hé)分歧(qí)地毯(tǎn) B。感慨(gǎn)刹(shā)酝酿(niàng)那(nà)偌大 (ruò) C。竦峙(sǒng)贮蓄(zhù)须臾(xū yú)碣石(jiéshí)D。攲(qī)倏斜(shū xié)憔悴(cuī)论语(lún yǔ)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各得其所花枝招展咄咄逼人喜出望外 B。絮絮叨叨恍然大悟模模糊糊翻来覆去 C。繁花嫩叶小心翼翼呼朋引伴美不胜收 D。苦心孤诣洗耳恭听不求深解鸦雀无声

3.在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位哲人说过,自然是伟大的一部书:“你认识了这一部书,你在这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再寂寞,贫困时便不贫困,苦恼时有,挫折时有,软弱时有督责,迷失时有。” A。只有鼓励方向安慰 B。只有鼓励安慰方向 C。只要方向鼓励安慰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生食品是否安全,关系到我国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这是一个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B。去年,这里发生了大约里氏7.0级左右的地震。 C。为应对南海地区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我国派出3艘 海洋执法船在黄岩岛海域执行护渔任务。 D。为不断提高全区中小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XXX举 行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的作者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XXX。 B。“天净沙”是曲牌名,《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作者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XXX。“秋思”是题目。 C。《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XXX,著名现代作家。原名XXX,字舍予,北京人。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戏剧《茶馆》等。 D。《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XXX,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弯》《命若琴弦》等。 评卷人得分 二、情景默写 6.默写填空。 1)《观沧海》中极力描写大海的壮阔及由此而产生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月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10.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3套题)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一)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与运用(29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A. 朗润.(rùn) 应.和(yìng) 着.落(zháo) 精神抖擞.(sǒu) B. 贮.蓄(zhù) 莅.临(lì) 粗犷.(kuǎng) 咄.咄逼人(duō) C. 侍.弄(shì) 分歧.(qí) 一霎.(shà) 煞.有介事(shà) D. 攲.斜(qī) 啄.食(zhú) 难堪.(kān) 人声鼎.沸(dǐng) 2. 下面各项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 感慨澄清奥秘花团锦簇 B. 确凿云霄博学各得其所 C. 祷告遮蔽徘徊波光粼粼 D. 静谧诀别烂漫翻来复去 3.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傅雷给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如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 感情处理等。 B.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告别亲人,背负希望,奔赴疫区,被称为“最美逆行 者”。 C. 你是喜欢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评点?还是喜欢脂砚斋对《红楼梦》的 评点? D. 《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4. 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来)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 B. 尊君在不.(同“否”) 友人惭,下车引之.(代词,指陈元方) C. 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 D. 饭.疏食,饮水(动词,吃) 逝者如斯.夫(代词,这,指河水) 5. 下面对课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济南的冬天》先总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具体描写济南的冬 天的山水美景,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B.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前两句写景兼点明时令,含有飘零之感、 离别之恨,写出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后两句借月抒怀,表达被贬官后的郁闷之情。 C. 泰戈尔的《金色花》是一首散文诗,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和回报,表现 了母子之间的深情。 D.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描写百草园自然景物之后插入美女蛇的传说, 丰富了文章内容,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给儿时的“我” 带来的乐趣。 6. 【2020·荆门改编】下列有关文学文化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分)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附答案) 1.文学常识题: A.《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伦·凯勒,一位美国女作家和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B.《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 由南朝宋刘义庆召集一批文人共同编撰。该书记述了东汉末年至东晋时期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谈轶事。 C.《春》的作者是现代诗人和散文家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他的代表作品包括诗集《踪迹》和散文集《背影》。 D.《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 经典著作之一。 2.写诗句题:

1) 却话巴山夜雨时,待到重阳日。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论语》中论述研究和思考之间辩证关系的句子。 4)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 3.二维码题: 1) 二维码是一种黑白相间的图形,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是用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二维码能够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编码”成一个图像,当用特定软件拍摄这些图像时,二维码内包含的信息就会显示出来。 2) 与一维码相比,二维码的优势在于:一是能够编码更多的信息,二是扫描速度更快且更准确。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语言通顺是衡量一篇作文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班主任发现了他。 3.改写:王丽听了后感到很不好意思,如果我是她,我会 向老师道歉并主动承担责任。 4.对这首诗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以“春行”为题眼抒发了作者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5.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诗歌的第三四句从莺 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唤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6.改写:二维码是一种表示信息的图形码,相比于一维码,它的数据容量更大,数据密度也更高。它有许多优势,例如错误纠正机制,即使局部受损也能正确识读。展板介绍二维码的应用可以选用以下两个材料:初次见面交换名片,用手机扫一下对方名片上的二维码,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就会自动保存;在商场购物时,扫描商品上的二维码可以了解商品的详细信息和购买方式。 电话、单位等信息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快速存入通讯录,无需繁琐输入。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一、积累运用(28分) 1.(6分)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轻轻打开语文课本,美丽的四季向我们走来。春天的花,姹紫嫣红,美不胜 收;夏天的雨热烈粗犷. ,万物争先恐后地成长;秋风中既有“断肠人”的秋思,也有“歌以咏志”的豪迈;冬天的水藻将终年(zhù)蓄的绿色奉献给温晴的济南。同时,我们在美丽的自然中感悟到世间的美好。瘫痪的史铁生,在落叶纷纷中与母亲(jué)别, 把“好好儿活”的勇气,植入骨髓;莫怀戚在解决散步的分歧. 时,彰显着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泰戈尔和冰心借大自然诗意地表达出对母亲最真挚的热爱与祝福。 (1)给语段中加点词语注音。 粗犷. 分歧. (2)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jué) 别 (zhù) 蓄 (3)下列语法知识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好像日本看护妇... 。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A.第①句“是”是动词。 B.第②句“矮松”“白花”“看护妇”都是名词。 C.第②句“看”“上”“顶”都是动词。 D.第②和③句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要达到“问责必严”这一要求和目标,必须揪住问题不放、针对问题不求甚解....。 B .如果再不有效进行治沙护理工作,这里的一些绿洲也将会变成不毛之地....。 C .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僚必须坚决地打翻在地,并踩上一只脚。 D .他是一个喜欢随声附和....的人,总是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3.(3分)下列文学作品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是( ) A .朱自清《春》中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迎春的人们,让人感受到春回大地的生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5套)

初一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尴.尬(gān)攲.斜(jī)黄晕.(yùn)粗糙.(cāo) B.憔悴.(cuì)菡萏.(dàn)狼狈.(bèi)应.和(yīng) C.着.落(zhuō)分歧.(qí)粗犷.(guǎng)干涩.(sè) D.祷.告(dǎo)并蒂.(tí)匿.笑(nì)霎.时(sh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朗润宛转抖擞贮蓄 B.安适澄清花苞荫敝 C.莅临决别吝啬池畦 D.静谧仿膳瘫痪锤打 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她这席话说得咄咄逼人 ....,令人目瞪口呆。 B.看到那样东西,我恍然大悟 ....,这不就是我苦苦寻觅的答案吗? C.他废寝忘食 ....地辛勤写作,历时5年,终于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 D.中学生需要广阔的视野,应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文化活动,这样才开卷有益 ....。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将“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 B.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雕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把“雕刻”改为“描绘”) C.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 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删去“为”) 5.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将飞流直下的瀑布描写得奇特雄伟,气象万千。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引发人们产生对未来的遐想。 C.要是你能够让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世上还没有什么东西比它硬呢?——那么还有什么事不可以做到?——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讲话的人的愤怒。 D.汉字,犹如一支支闪光的画笔,用篆、隶、楷、草、行不同的书法,在写生,在作画。标点,就像一个个七彩的音符,用赤、橙、黄、绿、蓝不同的颜色,在叙述、在抒情。——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汉字与标点的喜爱之情。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运用(共32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兴化的秋天不像是豪爽粗犷的大汉,更像是一个极富耐心又极具慧心的女子,将竹蓄了一个夏天的灵秀悄悄地化成甘醇如酒、厚重温暖的秋韵。所以每到秋天,水乡人对秋的期盼就油然而生,他们会用高妙、深远的秋韵纯净灵魂,使每一个秋都成为生命中一次弥足珍贵的守候。 2.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B。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C。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发生。 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加强课间纪律的巡查工作,是为了避免学生伤害事件不再发生。 B。通过他的讲解,我明白了这个道理。 C。我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D。一个人能够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惯。 4.下列各句中括号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句是()(2分) A。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此句中的“一群黄蝴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句中的“小山”会说话,用的是拟人)

C。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自然”是个多义词,在这句话中,用的是“理所当然”的义项)D。道路虽然挫折,但不要退缩,没有什么羞涩的,坚定 地迈出自己的脚步,只要学会坚强,生活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坚强”和“坚定”是一组同义词,前者常和“立场”“方向”等词 语搭配,后者常和“性格”搭配。) 5.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每空1分) ⑴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2)XXX生残夜,XXX入旧年。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直挂云帆济沧海,▲,若出其中;▲,若无其里。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XXX。(5)《观沧海》中, 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世间无限丹青手,▲,若出其中;有画皆成空,▲,若无其里。 6)思乡是游子固有的情怀,XXX《夜上受降城闻笛》中 的“不知何处吹芦管,但听清歌如晚。”和XXX《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都蕴含着那剪不断的乡情。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朝阳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试题满分12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确凿.záo 干涩.shè匿.笑nì花团锦.簇jǐng B.贪婪.lán 粗犷.kuǎng 呻吟.yíng 踉.踉跄跄liàng C.笃.志dǔ坍.塌tān 收敛.liǎn 煞.有介事shà D.热忱.chén 戳.坑chuō敧.斜jī拈.轻怕重zhā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3分 A、宛转嘹亮憔悴决然不同 B、睫毛倜傥淅沥不求胜解 C、草垛云霄侍弄咄咄逼人 D、确凿寻觅逃窜翻来复去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有没有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B、在元旦晚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C、通过这次内容丰富的展览,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D、放学了,大家过马路时要注意安全,防止不发生事故;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金色花的作者是英国诗人泰戈尔,他的主要作品有园丁集飞鸟集; B、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 茶馆龙须沟等;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 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D、散步作者史铁生,代表作有小说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5、下面加括号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 子; D、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6、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春日踏青,青芜如毯, ;夏日听雨,雨声淅沥, ;秋日看花, 花叶相辉, ;冬日观雪,雪意阑珊, ;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③④②① B.④③①② C.④②③① D.③①④② 7、名着阅读;3分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篇一:2021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 分歧(qí) 诀别(jué) 憔悴(qiáo) 一霎时(chà) B. 酝酿(liàng) 焚香(fén) 援助(yuán) 黄晕(yūn) C. 停滞(zhì) 祷告(dǎo) 须臾(yú) 满载(zǎi) D. 竦峙(sǒng) 栖息(qī) 模样(mú) 偌大(ruò)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恍然大悟花团绵簇美不胜收 B.疲惫不堪宽弘大量独具慧眼 C.梦寐以求得意扬扬小心翼翼 D.整装待发洗耳恭听鸦鹊无声 3、从句子的语气、用途等角度看下列选项中最能传神地表现人物性格的一项是( )(3分) 从前,有个财主非常吝啬,从来不请别人吃饭。有一天,仆人提着篮子碗去河边。有人问:“莫非你家主人今天要请客?”仆人答道:“他请客?等下辈子吧!”此话恰被财主听到了,他对着仆人破口大骂:“你这个王八 蛋!_____________________ ”。 A.你怎么知道我不会请客? B.谁让你替我许下请客的日子? C.下辈子我也不会请。 D.我偏要请一次! 4、古诗词默写(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②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秋思》)

④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⑤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5、(5分) (A) (B) 母亲呵! 成功的花, 天上的风雨来了,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鸟儿躲到他的巢里;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心中的风雨来了,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两首小诗选自作者______________写的《》《》名著阅读,其名著内容大致包 括三个方面:一是对 _________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___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 考和感悟。 6、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两个语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把改正后的语句写在相应的 横线上。(4分) ①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写作兴趣,我校语文组举行了以“文学与生活”为主题的文学交 流活动。本次活动内容丰富,有优秀书籍推介,有学生作品展览,有生活剧表演等等。 ②通过这次文学交流活动,使同学们明白了要写好作文,就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道理。 语句①应该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语句②应该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7、在语文第三单元学习中我们一同感受四季,仿照下面例句,请以“我爱夏天”或“我爱秋天” 或“我爱冬天”为开头写一段话。(3分) 我爱春天,爱她的风和日丽,爱她的青山绿水,爱她的姹紫嫣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阅读理解(42分)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含答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29分) 1.①嘹②mì③徘徊④duō(4分,每空1分) 2. B(3分) 3.(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5)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6)不知何处吹芦管 (7)落花时节又逢君(16分,每空1分) 4.(1)刘义庆(2)约定(3)趁、乘(3分) 5.【示例】《藤野先生》《范爱农》归类原因:都是以人名为题,记录鲁迅和他们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人物的个性特点,表达了鲁迅对藤野先生的崇敬、怀念,对范爱衣的同情和悼念。(4分,归类合理1分,理由合理充分3分) 二(17分) 6.(4分)为父亲延医治病在父亲临终前不停呼唤他所谓名医其实只会骗取钱财、草菅人命 (评分标准:前两空每空1分,后一空2分,意对即可。) 7.(6分) ⑴(3分)“竟"表示“我”很诧异自己有如此出乎常情常理之外的想法,“还是……罢"看出“我”当时看到父亲痛苦的样子感到不忍,不免希望父亲不要这么痛苦而挣扎地活着。 (评分标准:对“竟"字的分析1分,对“还是……罢“的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⑵(3分)“还”、“一直"写出了“我”虽然知道自己的叫嚷让临死前的父亲极不安心,但又在衍太太的反复催促下麻木地叫了他好久的矛盾和无奈。

(评分标准:理解“我"的叫嚷让父亲极不安心的意思1分,理解“我”的心理2分,大意对即可。) 8.(4分)文章的结尾处是“现在的我"对“过去的回忆”的感受,渗透着回忆的感受和现实的思考,表达了自己的悔恨,后悔自己屈从于陋习使父亲不能安静离世,表现了对旧思想、旧文化的理性批判。(评分标准:从情感和思考两方面各2分,大意对即可。) 9.(3分) [谈发现] 示例一:我读《阿长与》,发现:小鲁迅对阿长从不喜欢到充满敬意,因为阿长给我买来的《山海经》,更因为阿长是给小鲁迅的生命带来温暖和关爱的人。 示例二:我读《范爱农》,发现:范爱农在革命后备受迫害,最终落水而亡的悲剧,让鲁迅对旧民主革命感到失望,这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大鲁迅"。 (评分标准:能围绕“大鲁迅”或“小鲁迅"谈内容发现可得2分,只概括文章内容而没有涉及“大鲁迅”或“小鲁迅"的得1分,内容表述有误的不得分。) 三(18分) 10.(1)希望孩子往前坐,但不要第一排(2)教室地段,影响没那么大(意思相近即可) 11.以疑问句“成绩和座位到底有没有关系”作标题,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标题概括文章内容,即对座位和成绩之间关系的探讨。 12.示例一:分组模块优点是增强学生间互动合作,学生的主体性加强,注重了互助式、互动式、讨论式的学习,有利于小组成员进行相互交流合作;缺点是在这种自由的学习空间中,教师对学生的监控很难到位。 示例二:餐桌式优点是有利于学生的合作学习,不但方便学生们在课堂上讨论,更解决了老师排座位的烦恼。老师讲课全班绕的模式,完全不存在前座、后座的不公平;缺点是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效率也会大打折扣,这种方式虽然拉近了学生与学生的距离,但也方便了学生间的闲谈,容易养成不好的习惯。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附带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附带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积累与应用(25分) 一、(4小题,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骨髓.(suǐ)笃.志(dǔ)愠.怒(yùn)花蒂.(dì) B.瘫.痪(tān)棱.镜(léng)惭愧 ..(cán kuì)攲.斜(qí) C.嫩.芽(nèn)霎.时(chà)匿.笑(nì)拆.散(chāi) D.煎熬.(áo) 砸.碎(zá)树杈.(chā)侍.弄(sh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书写和运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你的数学基础好,参加数学竞赛,我喜欢物理,参加物理竞赛,咱们各得其所 ....。 B.因为要出去游玩,所以奶奶特意梳洗了一下,打扮得花枝召展 ....,煞是好看。 C.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爆怒无常 ....。 D.远望花城广场,楼宇灯光璀璨,广场上人声鼎沸 ....。 3.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项是()(3分) A.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城”成为城市的名片。 B.我校举行世界环境日教育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和学习环保意识。 C.他家离铁路不远,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这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 D.川航机组突遇险情,成功备降,强烈地震撼着网友的心,网友们纷纷为他们的专业素养点赞。 4、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回答问题。(6分) 【甲】:有一天谈到这里,他便说道:“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我说母亲没有钱,他就说可以拿母亲的首饰去变卖;我说没有首饰,他却道:“也许你没有留心,到大厨的抽屉里,角落里去寻去,总可以寻出点珠子这类东西……。” 【乙】:“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1)(甲)(乙)两段文字均选自《朝花夕拾》,甲文的“她”指的是(填人名),乙文中的她指的是 (填人名)。(2分) (2)这两个人物身上有什么异同点?(4分) 二、(1小题,10分) 5.古诗文默写。(10分) (1)下列诗句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夜发清溪下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B.海日升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D.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按提示默写(3分) 1.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3.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理解性默写(4分)

新人教版(部编本)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部编本)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 试试卷及答案 研究必备,欢迎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答题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柳絮(xù)粼粼(líng)瘫痪(tān)树杈(chà) B、堤岸(tí)匿笑(nì)憔悴(chuì)寒颤(zhàn) C、温馨(xīn)(shòu)分歧(qí)瞬间(shùn) D、咱俩(liǎ)拆散(chāi)攥着(zuàn)凝视(ní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停滞不前、不求甚解、混为一团、鸦雀无声 B、独具慧眼、持之以恒、宽宏大量、蛛丝马迹 C、小心谨慎、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截然不同 D、得意扬扬、问心无愧、洗耳恭听、恍然大悟 3、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2分)

A、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 B、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 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C、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 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 D、山那边的山啊,XXX着脸。 4、下面一段文字含蓄隽永,意味无穷,请仔细品读,完 成①~③题。(6分) 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 那只不过是它的附产品。 而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 寂寥里的欢笑,欢笑里的酸辛。 ①第一、二两行各有一个错别字,它们是:誊。应改为:荣、誉。 ②第三行中,“寂寥”的意思是:孤独、寂寞。 ③第四行应该这样理解:在荣誉的背后,往往有着被误解的孤独和痛苦。 5、古诗文名句默写(每小题1分,共5分)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姓名_______班级______分数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啜.泣(chuò) 枯涸.(gù)酝酿.(niànɡ) B、应和.(hè)肥硕.(shuò)尸骸.(hài) C、猝.然(cù)一瞬.间(shùn)洗濯.(zhuó) D、寂寥.(liǎo)嶙峋 ..(lín xún) 峰峦.(nuá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遭踏它。 B、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既,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C、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非浅。 D、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 (1)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___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2)我一直于_______科学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 (3)云,能够帮助我们_________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 (4)你把我的________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A、烘托沉迷识别思念 B、衬托沉醉辨别思绪 C、烘托沉醉识别思绪 D、衬托沉迷辨别思念 4、对《天净沙秋思》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5、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2分) A、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B、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C、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满分:120分用时: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酝酿.(niàng) 澄.清(chéng) 黄晕.(yùn) 窠.巢(kē) B.济.南(jǐ) 应和.(hé) 箫.瑟(xiāo) 枯涸.(hé) C.贮.蓄(chǔ) 响.晴(xiǎng) 抖擞.(sǒu) 宽敝.(chɑng) D.发髻.(jì) 瞭.亮(liáo) 栖.息(xī) 咄.咄逼人(duō)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________ 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2)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________了,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指正在我 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3)我本来愿意显示一下自己的学识,而他们则________地揭露我的无知。 A.劝慰机密千方百计 B.劝慰奥秘千方百计 C.劝告机密想方设法 D.劝告奥秘想方设法 3.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与先贤对话、与智者交往的过程。品读隽永、深刻的学术著作,沐浴字里行间弥散的理性光辉,我们能领略历代硕儒的宏博哲思;品读大师的文学作品,浸润其中,含英咀华,我们能够获得人生的启迪和向美而生的力量。阅读,为你打开一扇大门,吸引你探寻斑斓的世界;阅读,为你扬起一张帆,引领你畅游知识的海洋;阅读,为你点亮一盏灯,指引你迈向辉煌的未来。 A.过程(名词) 品读(动词) 未来(名词) B.斑斓(形容词)一盏(数量词)你(代词) C.大(形容词) 沐浴(名词) 打开(动词) D.深刻(形容词)著作(名词) 能够(动词)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一) 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一)含答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一)答案 1、D 2、A 3、C A.成分残缺,应在“安全卫生"后面加上“的知识”:B.句式杂糅,将“组成"去掉,或者将“含有”改为“由";D.语序不当,应将“一场文化盛宴”和“一场体育盛会"互换位置;故选C。 4、A 5、C 7、B 诗句中的山岛草木是实景,不是想象。 8、两个若字表明这是写的是虚景,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有助于描绘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更能突出诗人的博大胸怀和宏伟的政治抱负。 9、(1) 急差不多曾经只有 10、①比如比作柳絮因风飘起。 ②李树长在路旁并且长满了果实,这一定是苦的李子。 11、D 12、【甲】抓住了雪花和柳絮形态(外形)的相似,写出雪花飘舞的轻盈的姿态;给人以春天到来的感觉。【乙】仔细观察,善于思考,三思后行,能根据观察推理判断,少走弯路。 【乙】王戎七岁的时候,和小朋友们一道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断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13、示例一:衍太太是一个令人讨厌的人。《琐记》里写“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而这所谓的“好”,却是怂恿别人家的孩子在冬天比赛吃冰,或者比赛打旋,而在有的孩子旋得跌倒,被自家大人看见时,衍太太却说:“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而且,她还教唆“我”去偷母亲的首饰变卖,“我"并没有偷,她却放出流言来了。这些就表现出衍太太的

坏品德了。 示例二,对衍太太要辩证地看待。她虽然丛恿别人家的孩子冬天比赛吃冰,或者比赛打旋,教唆“我”去偷母亲的首饰变卖,甚至背后散布流言,但她毕竟还是喜欢孩子,如孩子头上碰肿了,衍太太立刻给他搽药止痛。因而只能说衍太太是一个有不少毛病的小市民,不能确切的说她就是一个坏人。 14、汉文教员居然不知道华盛顿是谁,惴惴的神态突出了内心的不安,足见当时的教育有多么落后封闭。 15、示例:喜欢多事、粗俗愚昧,却又真诚地关爱儿童的长妈妈;热心教诲弱国学生、毫无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在三味书屋摇头昱脑读书“极方正,质朴,博学"的老师寿镜吾;去看迎神赛会即将出门时还要“我”背书的严厉的父亲:要用原配蟋蟀做药引的“名医"陈莲河…·(写出其中两个人物的特点或事例即可) 16、C 17、“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写出了少年初到县城的不适应,他感到燥热,陌生,恐惧。(2)“闻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表现了少年对乡村生活的怀念和留恋。 18、(1)爱护子女;(2)目标远大,意志坚定;(3)勇于担当;(4)自立自强;(5)忍辱负重,吃苦耐劳。 19、(1)母亲让少年感到温暖。母亲虽身患重疾,但为了让儿子能够继续求学,毅然决定离开家乡,去县城、省城谋生。家庭变故、生活窘迫困顿、高强度劳动、突遭烧伤……母亲毫不退缩,她顽强坚韧,最终帮助儿子实现了“读书的梦想”。无声母爱,是少年一生珍视的温暖。(2)药店店主让少年感到温暖。在少年极度尴尬、无助之时,好心店主的善言善行,既解了少年的燃眉之急,更让他心生暖意,感受到了人生的希望。(3)“好心的路人"让少年感到温暖。路人的挺身而出,既解救了母亲,又让母亲、儿子在极端痛苦无助时得到了一丝安慰。 20、不相同。前一个“焦点”是指照相师要寻找的喜欢照相的顾客;后一个“焦点"则是指照相师受到村里人的欢迎,成了村里人关注的集中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确凿.(záo)攒.成(cuán)倜傥.(tǎnɡ)诅.咒(zǔ) B.笃.志(dǔ)盔.甲(kuī)贪婪.(lán)拼凑.(còu) C.桑椹.(shèn)蝉蜕.(tuì)曲肱.(ɡōnɡ)倘.若(tǎnɡ) D.秕.谷(bǐ)浸.满(qìn)模.仿(mó)和.蔼(hé)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建壮嘹亮精神抖擞喜出忘外 B.茏罩澄清花枝招展小心冀冀 C.烘托莅临恍然大悟翻来覆去 D.决别憔悴混为一团各得其所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王教授的演讲十分精彩,在场人士听得津津有味 ....。 B.看到小朋友掉进水缸里,司马光毫不犹豫 ....地搬起石头砸缸。 C.他站在台上窃窃自语 ....,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新发现。 D.草原的气候变幻莫测 ....,一会儿烈日当空,一会儿大雨倾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观看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让我更加热爱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B.滨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 C.大量事实表明,领先科技出现在哪里,高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的竞力就转向哪里。 D.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必然要求,是能否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 5、下列语句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C.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D.济南市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6、填入下面文字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业上许多有成就的人,学习探索往往到达废寝忘食的地步。这与其说是“苦”,倒不如说是 “乐”。。 A.由于把求知当成人生乐事,他们才会做出成就。 B.正是他们把求知当成人生乐事,才这样乐此不疲,乐而忘返。 C.心无旁骛、孜孜以求方为求知者应有的品质。 D.“苦”和“乐”相生相成,只有努力求知的人,才会以苦为乐。 7、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_______________,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4)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7)__________________ ,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8)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9)兄子胡儿曰:______________。兄女曰:________________。《咏雪》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2022年秋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从浸种这一天开始,一年的农事就来临了。早起,水渠的水明亮而丰满,种子已经浸好,发出了星星点点的芽苞。看看天候,年轻人就去向老者讨一点种田经。平素里沉默寡言的老者就会从种子①说开去……春惊二月,一声牛哞,荡开了田畴上袅袅的烟缕。阳光很好,嘹.亮的“布谷--”声声催耕,田壤上到处是明亮的水洼。② (shǎng)午,老者出现在田埂上,年轻人紧随其后,一老一少言笑晏晏。此际的旷野花香鸟语,让人眼花缭乱;杂花生树,令人心旷神怡。 一场雨后,种子就疯长开了。阡陌上,屋舍后,草篱前,万木争荣。桃花、蔷薇竞放,十里花香,千里春光。乡村便在蒙蒙水雾中,渐渐洇上了文人雅士的山水画卷。江南不就是半角白墙,几重瓦檐,一束桃花,两三春鸭,一蓑烟雨吗? 1.文中加点字“嘹”的读音正确的是 ( )(1分) A.liáo B. liào C. niáo D. niào 2.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 ( )(1分) A.响 B. 晌 C.饷 D. 均 3.在文中横线①处填人词语,恰当的是 ( )(2分) A.络绎不绝 B. 摩肩接踵 C.前仆后继 D.滔滔不绝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欣赏此际的旷野:花香鸟语,让人眼花缭乱;杂花生树,令人心旷神怡。 B.通过此际的旷野:花香鸟语,让人眼花缭乱;杂花生树,令人心旷神怡。 C.此际的旷野花香鸟语,让人心旷神怡;杂花生树,令人眼花缭乱。 D.此际的旷野杂花生树,让人心旷神怡;花香鸟语,令人眼花缭乱。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我想,这是对读书意义的深刻体悟和精辟总结。 ②我们的社会难以传承深邃的智慧、伟大的精神。 ③读书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 ④缺少书籍的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会是一片荒芜和狼藉。 ⑤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行动。⑥我们的文化也会缺乏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A.③①⑥④②⑤ B.④②⑥①③⑤ C.⑤③①④⑥② D. ⑤①③④②⑥ 6.某班围绕“尊师之道”展开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记录,其中偏离议题的一项是 ( )(2分) A.甲:尊敬师长的人会以一言一行来表达对师长的敬与爱。不忘师恩,敬师爱师,应成为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美德 B.乙: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有作为的人都是尊师的典范。比如鲁迅,他对启蒙老师寿镜吾一向很尊敬,再忙也会抽空去看望寿先生。 C.丙:作为学生的我们,平时应该尊敬老师,认真学习,让我们做一个尊师、爱师的人。 D.丁:作为教师“祖师爷”,孔子教导了三千多名学生,其中著名的就有七十二贤。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7-8题。(每小题2分,共4分) 【甲】约客[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乙】暮春即事[宋]叶采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7.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甲诗描绘出一幅江南夏雨图;乙诗描绘暮春之景。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悠闲喜悦之情。 B.甲诗“有约不来过夜半”可见诗人等待之久,希望之殷切。乙诗“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可见诗人读书的专注。 C.两首诗都采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D.甲诗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清新隽永,耐人寻味。乙诗语言平易,对仗自然,景物描写生动贴切。 8.“闲坐小窗”与“闲敲棋子”中的“闲”情是否相同?请简析。(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10分) 弃官寻母 宋朱寿昌,年.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②所妒③,再适。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诀④,势:“不见母,不复还。”后行次⑤同州,得之,时母已年七十余矣。(选自《二十四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