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量标准操作规程.docx

称量标准操作规程.docx
称量标准操作规程.docx

☆★☆★☆

文件审批(Document Approval) :

部门 /职位姓名签字日期Department/position Name Signature Date 起草人

Complied by

审核人

Check by

审核人

Check by

审核人

Check by

批准人

Approved by

文件分发(Department of Document Distributed & Copies):

部门名称代码份数部门名称代码份数Department Code Copies Department Code Copies

0501质量保证部0801

0601

文件变更历史(History of document changing):

版本号生效日期变更内容变更理由及变更依据Version Code Valid from Description of Change Reasons for revision

V00

建立文件建立文件Initial Release Initial Release

文件目录(Index):

序号内容页码No.Document Contents Page 1目的 Purpose3 2范围 Scope3 3职责 Responsibility3 4参考文献 References3 5术语和定义 Terms and Definitions3 6规程 Procedure3 7注意事项 Precaution5 8相关文件 Reference documents7 9相关记录 Reference records7 10附件 Appendix8

1 目的 Purpose

建立实验室分析天平的检验管理规程,确保天平的正确称量。

2范围 Scope

适用于本公司分析实验室的分析天平。

3职责 Responsibility

本部门及进入本部门人员均应遵守该规程。

4参考文献 References

4.1 USP<41>“WEIGHTS AND BALANCES ”

4.2 USP<1251>“WEIGHING ON AN ANALYTICAL BALANCE”

4.3 2010 版中国药典一部凡例

“四十一、本版药典规定取样量的准确度和试验的精密度”

4.4 2010 版中国药品检验便准操作规范“分析天平使用与称量”

5 术语和定义Terms and Definitions

5.1 称量的概念

称量是一个过程,称量准确与否直接关系测定结果的准确。

5.1.1偏离规定称样量可允许的范围

试验中供试品(对照品)与试药等“称重”或“量取”的量,均以阿拉伯数字

表示,其精确度可根据数值的有效数字来确定,如称取“ 2g”系指称取量可为 1.5~2.5g;称取“2.0g”系指称取量可为 1.95~2.05g;称取“ 2.00g”系指称取量可为 1.995~2.005g。

5.1.2精密称定: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5.1.3称定: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5.1.4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称重的差异在0.3mg 以下的质量,干燥至恒重的第二次及以后各次称重均应在规定条件下继续干燥 1 小时后进行;炽灼至恒重的第二次称量应在继续炽灼30 分钟后进行。

5.2 感量:感量是指指针从平衡位置偏转到标尺 1 分度所需的最大质量。简单的说就

是能够称出来的最小质量。

5.3 最小称样量:称量过程中,当样品称样量减少时,称量的相对不确定度会变大,

对于非常小的样品称样量,相对不确定度会变得非常高,称量数据不再可信。最

小称样量描述的是天平可以用于称量的低限,如果样品量低于该限度,则不能满

足要求的允差。天平的最小称样量的确定见《电子天平校验标准操作规程》。

5.4 称量方法:指根据不同的供试品采取的不同的称量方法。

方法 1:将称量容器放置在天平称盘中央,按下天平的回零键或去皮键。待读数稳定为

零后,向称量容器中加入被称物,记录称定的质量,将称重物质转移到分析容器中,

将该称量容器放还天平原来的位置进行称量(注:这两次称量间不得改动设定的回零)。第二次称定的质量为未转移的质量,总量减去该部分质量,即得转移的质量。

方法 2:将称量容器放置在天平称盘中央,按下天平的回零键或去皮键。待读数稳定为

零后,向称量容器中加入被称物,记录称定的质量,将称重物质全部定量转移到分析

容器中(如用溶剂)。

6 规程 Procedure

6.1 称量前准备

6.1.1天平室环境确认

天平室温度应相对稳定 ,一般应控制在 10? 30℃,相对湿度一般在70%以下。

6.1.2分析天平的选择

根据称取物质的量和称量精度的要求,选择适宜精度的天平。当取样量大于

100mg,选用感量为 0.1mg 的天平,在 100~10mg选用感量为 0.01mg 的天平,小于 10mg 选用感量为 0.001mg 的天平。

在此基础上还应满足天平最小称样量的要求,如称取量小于该天平的最小称样量,

则应更换为相同感量且最小称样量大于实际称样量的天平,或者更换为感量更小的天平。

例如:需精密称定某样品 12mg,实验室感量为 0.01mg 的天平最小称样量均为

15mg,则应选用感量 0.001mg 的天平完成本次称量。

6.1.3天平检查

天平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每次称量前应检查天平,否则容易出现误差,导致错误

的分析数据。选择好适宜的天平后,在使用天平前,应确认天平校验合格证在有效期

内,同时检查该天平的使用登记记录,了解天平前一次使用情况以及天平是否处于正

常可用状态。并检査水准器内的气泡是否位于水准器圆的中心位置,否则应予调节使天平处于水平状态。

6.2 称量操作

6.2.1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和天平开关,预热至少30 min以上。也

可于上班预热至下班关断电源,使长期处于预热状态。

6.2.2调整零点。天平预热后,检查天平载物盘内是否已清洁,必要时

可用软毛刷等将天平载物盘上轻刷干净。按使用说明书调整零点,一般电子天平均装有自动调零钮,轻轻按动即可自动调零。

6.2.3天平校验。天平日常使用前应进行日常校验,具体参见《电子天

平校验标准操作规程》。如当天已进行校验且校验通过,可跳过次步骤,开始

称量。

6.2.4将被称物质预先放置,使其与天平室温度一致,过热、过冷物均

不能直接放在天平内称量。

6.2.5称量人员按规程规定顺序称量,按称量的量选择称量器具和称量方法。

6.2.6称量人员将洁净容器或称量纸置于称量器具上,去皮归零后,开始称量。

6.2.7将被称物置于天平载物盘的正中央,放入被称物时应戴手套或用带橡皮套的镊

子镊取 ,不应直接用手接触。待天平稳定后开始读数。

6.2.8称量操作的每一步骤必须由称量人员称量和复核人员进行复核。称量人员每称

一种物料,复核人员现场实时对该物料的名称、批号、数量进行复核;称量完

毕后,称量人员将称量记录详细填入检验记录中,复核人员对该部分内容进行

复核,确认无误后,在记录上签字。

6.2.9每称完一种物料,需对称量台、称量器具做清洁,确认无上次称

量物料后,方可称量下一物料。

6.2.10 对天平、天平台、称量器具等进行清洁工作。

6.2.11 称量完毕,填写检验记录,仪器使用记录相应台账。

7 注意事项Precautions

7.1 天平首次开机确保预热半个小时以上,天平不用时处于待机状态。

7.2 称量物的温度应和天平内的温度一致。采取措施是将待称量物在天平室中放置至

室温,确保与天平的温度一致。

7.3 对于易吸潮、挥发和暴露空气会反应的物质无法保持恒量,会由于接触环境引起质

量的变化,推荐将物质放置在容器中,保持仪器始终密封。若不适用,可采用

替代方法降低风险,比如对于易潮解样品,应确保操作环境在规定湿度内,并迅

速操作,避免吸潮。

7.4 避免热辐射。采取措施使用日光灯,人员要穿长袖,戴上手套,不能直接用裸手

接触称量容器。

7.5 气流及气压波动。避免过多空调或风扇气流波动;如可能,用小容器代替大容器。

7.6 称量过程中,保持水准器内的气泡始终位于水准器圆的中心位置。

7.7 操作过程中注意是否有振动,天平台有无物品干扰,称量盘是否清洁干燥。

7.8 防止静电的产生。采取措施:尽量不要使用塑料容器,如塑料袋称量;理想的环

境湿度 (40%-70%RH)。

7.9 防止磁场的产生。采取措施:避免使用铁、钢、磁力搅拌子等可磁性穿透的物质;

始终在同一位置将物体朝同一方向放置;使用防静电垫盘。

7.10天平搬动要评估环境适用性且重新校正。

7.11在分析天平上称取样品时,固体应盛放在称量瓶内或称量纸上,液体样品用

小滴瓶,易氧化或易和二氧化碳作用的物质,可以装在带盖的称量瓶中。

8相关文件 Reference documents

9相关记录 Reference records

7无

附件Appendix

10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