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电影史——背景及重大事件

外国电影史——背景及重大事件
外国电影史——背景及重大事件

格里菲斯——美国电影之父

背景:大型电影公司迅速扩张,制片厂买下文学名著的电影改编权,需要大量导演

法国印象派电影(1918——1923)

背景:“印象主义”首先由法国电影史学家亨利·朗格卢瓦首先在电影中使用了这个名词

定义:指以路易德吕克、谢尔曼杜拉克、马萨尔莱皮埃、阿贝尔冈斯和让爱普斯坦等人为代表的法国20实际20年代的一个电影学派。

制片厂制度

背景:二战期间,美国经济迅速增长

电影工业新结构:少数公司联合控制竞争市场的寡头垄断局面。到了1928年,好莱坞已经形成了“八大影片公司”一统天下的局面。

八大公司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制片模式,这模式既包括公司内部机构的设置,也包括影片的制作方式,大规模的生产方式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与电影制作。30年代,以制片人专权为特征的成熟的纸片制度定型。

明星制

背景:电影公司出售影片时开始进行商标注册,当时歌舞杂耍图案都已经开始明星制。1908年左右,制片方开始与演员签订了更长的合约。1909年,观众开始表现出对演员的喜爱。出现:1910年,一些电影公司开始利用电影明星来做宣传,电影公司的经理卡尔莱姆尔捧出了第一个明星。1911年,第一本影迷杂志《电影故事杂志》出版。一家公司开始销售电影明星剧照明信片。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

背景:30年代初,世界性经济危机使法国电影遭受巨大打击。于此同时,声音进入电影,法国观众热烈欢饮有法语对白的影片出现。较弱的制片厂制度提供给电

自由,一批电影艺术家在自然主义的的美学原则影响下创作出了批在艺术上和思想上都属于上乘佳作的电影作品。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背景:1.二战中,西里西塔电影城被炸毁,老派电影失去了制作基地。

2.二战后意大利电影也遭受打击

3.二战结束前,意大利文学和电影中出现一段写实倾向。

4.受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和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影响

主题:对历史批判性的审视《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党派斗争,通货膨胀下的社会问题《偷自行车的人》

纪录电影:《城市交响曲》

法国新浪潮电影:

背景:1.二战后制度长期僵化的社会造成了青年一代幻想破灭

2.法国社会开始了革新改良的理想主义气象

3.电影理论和艺术影院对先锋观念的倡导

年代末法国电影难以迎合年轻观众的需求

定义:指法国1958年末、1960年代初的新电影制作及创作倾向,其中不少新导演都是《电影笔记》杂志的影评人,包括重要的导演如尚卢高达、法兰苏瓦楚浮、克劳德夏布洛、贾克希维特等人,他们大都崇尚个人独创性,表现出对电影历史传统的高度自觉,体现“作者论”的风格主张,不论在主题上或技法上都与传统电影大相径庭。代表作如亚兰雷内的《广岛之恋》(1959)和尚卢高达的《断了气》(1960)等。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是继欧洲先锋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以后的第三次具有世界影响的电影运动,它没有固定的组织、统一的宣言、完整的艺术纲领。这一运动的本质是一次要求以现代主义精神来彻底改造电影艺术的运动,它的出现将西欧的现代主义电影运动推向了高潮。

这一运动有两个部分,一是作者电影(兴起于德国),即“新浪潮”;另一是作家电影,即“左岸派”。

诞生

1958~1964诞生于法国。当时安德烈·巴赞(Andre Bazin)

主编的《电影手册》聚集了一批青年编辑人员,如克洛德·夏布罗尔、特吕弗、戈达尔等人,提出“主观的现实主义”口号,反对过去影片中的“僵化状态”,强调拍摄具有导演“个人风格”的影片,又被称为“电影手册派”或“作者电影”。

作者论: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人的处境、心理、爱情与性关系,与传统影片不同之处在于充满了主观性与抒情性。这类影片较强调生活气息,采用实景拍摄,主张即兴创作;影片大多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表现手法上也比较多变。

1958年是“新浪潮”的诞生年,有两部处女作问世:特吕弗的《淘气鬼》与夏布罗尔的《漂亮的塞尔其》;1959年是“新浪潮”的幸福年:特吕弗凭《胡作非为》在当年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精疲力尽》(1959)就是其创作风格的最好体现。

新浪潮的影响

“新浪潮”不仅促进了法国电影表现手法的多样化,也引发了现代主义电影思潮在欧美各国的第二次兴起。像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意大利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费里尼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新浪潮运动的流派

1、巴赞(电影评论家)《电影手册》

第一,对新现实主义纪实美学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

第二,提出电影应该表现人的内心生活。(包括离奇,幻想)(与好莱坞电影是用来讲故事的有本质的区别)

2 “新浪潮”电影

主张:提出“作者电影”的口号,即“拍电影,重要的不是制作,而是成为电影的制作者”。

特征:电影采用低成本制作:启用非职业演员;不用摄影棚而用实景拍摄;不追求场面刺激和戏剧化冲突。影片在表现方法上,广泛使用能够表达人的主观感受和精神状态的长镜头、移动摄影、画外音、内心独白、自然音响,甚至使用违反常规的晃动镜头,打破时空统一性的“跳接”、“跳剪”等。还采用一些以人物为对象的使用轻便摄像机完成的跟拍,抢拍以及长焦、变焦、定格、延续、同期录音等“纪实”手法,将“主观写实”与“客观写实”相结合。电影带有强烈个人传记色彩。

代表作家,作品有:特吕弗《四百下》(1958)戈达尔《精疲力竭》(1959)

3 “左岸派”电影

创作特征:作品大多把人的内心现实与外部现实结合,表现人的内心与现实的差距和矛盾。

在剪辑上采用跳剪,循环剪辑等手法,破坏影片的时空;重视自然音效、台词和音乐;采用舞台职业演员;摄影讲究构图与布光。电影带有强烈文学、戏剧色彩。

代表作家、作品有:阿伦雷乃《广岛之恋》(1959)《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高尔比《长别离》

代表人物:阿仑·雷乃,代表作是《广岛之恋》。

日本电影:

1896电影传入日本

1899年开始,日本自己摄制影片,以纪实短片为主。《闪电强盗》被认为是最早迎合时尚的故事片。

最早的正式影院是1903年建立的东京浅草的电气馆。

日本活动写真株式会社(简称日活公司)成立,拍摄了尾上松之助主演的一系列“旧剧”电影。

1914年,天然色活动照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活)成立1920年,日本又创建了大正活动照相放映公司(简称大活)和

松竹公司,采用了好莱坞的制片方式,建立了以导演为中心的拍片制度。。

村田实执导摄制了《路上的灵魂》(1921),这部影片被认为是日本电影史上的里程碑。

小津安二郎《虽然大学毕了业》(1929)、《虽然名落孙山》(1930)和《小姐》(1930)

电影公司:东宝、松竹和1942大映公司的鼎立局面。

新好莱坞

时间:1970年代至今

背景:1.二战期间好莱坞电影艺术上出现退化,僵化的状况,创作总体上陷入困顿

年至80年代,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民族电影和法国新浪潮的影响

年代逐渐普及的电影理论和电影教育对新好莱坞作者的滋养,80年代崛起了第二代导演群体,“电影小子”成长起来4.电视对电影的冲击,开始对类型电影反思

《一个国家的诞生》1913年史诗性巨片

长达三个小时,1344个不同的镜头大量运用圈入圈出,淡入淡出,闪回的技巧,“最后一分钟营救”是好莱坞统治世

界的开始

新好莱坞电影简介

在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美学观念的冲击下,世界各国电影或迟或早地都在产生着新的变化。而在这一变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出现于六、七十年代的新好莱坞电影与新德国电影的变化。使半个世纪以来旧的电影制片体制产生了动摇,使传统的美学观念又一次遭到了深刻的打击。它从更普遍的意义上证实了法国「新浪潮」时期电影美学革命的真正意义

而这来自: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日本电影、瑞典的英格玛·伯格曼,特别是法国的「新浪潮」等一系列电影文化的冲击,开始从根本上动摇了好莱坞的制片体制,一场电影业的「独立革命」在酝酿之中—O。

《四百下》

《邦尼和克莱德》标志着美国新好莱坞电影的诞生。

卢卡斯的《美国风情录》(1973年)等

《出租汽车司机》by马丁·斯柯塞斯

《谁在敲我的门》《基督的最后诱惑》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痴呆症》1962,1972《教父),1979《现代启示录》

卢卡斯的《美国风情录》

哈尔·阿什1971 《哈罗德和莫德》;以及米洛斯·福尔曼《飞越疯人院》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1975 《大白鲨》《外星人》(1982年)、《株罗纪公园》(1993年)

迈克·尼科尔斯《毕业生》1967

世界电影史里程碑:

1.1935年世界首部彩色电影:马摩里安的《浮华世界》(名

利场)

2.1895年,法国人卢米埃尔放映了他的第一部影片,也是

世界第一部"纪录片"--《工厂大门》。

3.1922年,美国人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完成并公

映,是世界上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记录片。

4.1932年,世界上的第一个影展--威尼斯影展诞生,主要的

首奖是金狮奖。

5.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长动画片《白雪公主》

6.世界上第一部剧情片——《月球旅行记》

7.布莱顿电影学派:1897年形成,世界上第一个电影学术

流派

8.第一位电影理论家、定居于巴黎的意大利诗人卡努杜,《第

七艺术宣言》(1911),认为电影是‘动态造型艺术’

9.1906 布雷克顿《滑稽脸的幽默相》是世界上第一部动

画影片。

10.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有声电影《爵士歌王》by

阿兰·克罗斯兰

11.乔治梅里埃——世界电影导演第一人,代表作《月球旅行

记》《橡皮头人》《多头人》《魔窟》

12.世界上第一位女电影导演——爱丽丝·居伊《白菜仙子》,

神怪片《浮士德和摩菲斯特》、喜剧片《吊钟》、情节片《被流浪汉拐走的男孩》,1907《米哈伊》

13.世界上第一个摄影棚——(法国)梅里爱,1897年

14.第一部卡通影片:《做鬼脸的步骤》,由詹姆士·史都华·布

莱顿制作完成(1906)

15.第一本电影杂志《影剧》在美国问世(1912)

16.1911年,世界上第一本影迷杂志《电影故事杂志》问世。

17.第一部美国喜剧长片《泰莉的伤心罗曼史》,使卓别林踏

上明星之路(1912)

18.第一家重要的新型豪华戏院「河滨戏院」建于百老汇

(1914)

19.日本第一部获得世界电影节大奖的影片是《罗生门》,导

演黑泽明。

20.第一家专映有声电影的「留声影院」在法国成立(1900)

21.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公司是法国的高蒙电影

公司,成立于1895年7月22.《火车大劫案》1903,埃德温·鲍特导演美国电影史

上首个里程碑,第一部不用纪录片讲故事的美国电影,第一个西部片。

23.1910年,环球电影公司经理卡尔·莱姆尔捧出了第一

个明星弗洛伦斯·劳伦斯

24.派拉蒙电影公司——1914年美国第一家专门发行剧情

长片的全国性电影发行公司

25.制片厂制度第一次形成——1912年美国电影专利公司

败诉

26.声音来临后,成立的唯一一家新公司——雷电华电影

公司

27.美国电影之父——大卫·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

(1915),《党同伐异》(1916),他的摄影机从单

纯记录工具变为一个能动的造型工具。

28.世界第一部恐怖片1919年《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

29.卓别林首部有声电影《大独裁者》(1940)

30.奥逊·威尔斯是制片厂制度下新崛起的重要导演

31.希区柯克第一部美国电影《蝴蝶梦》获得奥斯卡奖

32.希区柯克的《讹诈》(1929)是英国有史以来第一部

有声电影。

33.科达,英国3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制片人。

34.《亨利八世的私生活》,英国电影短暂的繁荣开端。

35.恩斯特·刘别谦,一战后德国第一个重要导演、历史巨

片导演,作品《诅咒之眼》

36.日活、松竹是日本最大的两家采用垂直整合制片制度的

公司。

37.电影史上第一部恐怖片《弗兰肯斯坦》(1910)

38.卡尔·梅育,剧作家,推动室内剧发展的重要人物。

39.爱森斯坦第一部有声电影《亚历山大·涅夫斯基》

(1938)

40.路易·弗拉德是高蒙公司最有名的导演之一。

41.表现主义电影进入电影界的标志:罗伯特·维内导演

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于1920年2月在柏林首映。

42.“电影的影像,应成为平面艺术”由德国电影布景设计

师赫曼·沃提出姆。

43.库里肖夫:发现了“库里肖夫效应”(奠定了蒙太奇学

派的理论基础,创造世纪不存在的时空和情绪)

44.第一部由苏联导演爱森斯坦执导的、以工厂为场景的

电影《罢工》(1924),也是蒙太奇运动的第一部作

品。

45.亚洲第一部在欧洲电影节获得大奖的影片是《罗生门》,

由日本最负盛名、最具国际影响力的黑泽明导演.

46.日本二战前最重要的电影公司:东宝,松竹,大映

47.“黑色电影"的开山之作:约翰休斯顿导演的《马耳他之

鹰》1941

48.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改变了好莱坞传统的拍片模

式。

49.马赛三部曲《尤里乌斯》《芬妮》《塞萨尔》

50.纪录电影四先驱:伊文斯,维尔托夫,福哈拉地,约翰·格

里尔逊

51.约翰格里尔逊的纪录片模式:画面+音乐+解说

52.罗西里尼三部曲:《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偷自行车的

人》《德意志的零年》

53.安东尼奥尼创造性的运用色彩作为影片的一个元素,:《红

色沙漠》是电影史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彩色片。

试题及答案--外国电影史卷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外国电影史》考试试题(AB卷) 一;填空题(每一空1分,共30分) 1:1895年12月28日被看做是电影的诞生日。 2:世界电影史上最早的一个电影流派为布赖顿。 3:1915年格里菲斯拍出了史诗性电影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 4:最早提出“纯电影”口号的是法国电影家谢尔曼·杜拉克,这一口号后来成为了早期先锋派的主要口号,又称“完整电影”。 5:著名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在其专著《从卡里加里到希特勒》一书中,第一次提到了“街道电影”这个概念。 6:1939年,约翰·福特导演了有声电影《关山飞度》,被公认为是西部片的里程碑之作。 7:《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是电影史上有影响的的第一部恐怖片。 8: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奠基阶段的两个代表导演是雷内·克莱尔和让·维果。 9: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和普多夫金的《母亲》标志着苏联电影学派的诞生。 10:《夏伯阳》被认为是苏联电影史上两个时期的重大分界线。 11:维斯康蒂执导的《沉沦》被认为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先声,该片的编剧为切萨雷·柴伐梯尼。 12:安东尼奥尼的《奇遇》(1960)、《夜》(1961)、《蚀》(1962)、被合称为“关于人类情感”的三部曲。 13:1982年伯格曼拍摄了自己告别影坛的最后一部电影《芬尼与亚历山大》。14:1959年被认为是法国“新浪潮”真正的诞生年,标志作品是夏布罗尔的《漂亮的塞尔日》和《表兄弟》。 15:法国电影“左岸派”的著名领军人物是阿仑·雷,其于1959年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长故事片《广岛之恋》。 16:1960年到1967年是新好莱坞的尝试阶段时期,在这一时期内阿瑟佩恩拍出了明显受到法国“新浪潮”影响的强盗公路片《邦尼和克莱德》。 17:“德国青年电影”运动的重要先驱者是玛丽·斯特劳布和亚历山大·布鲁格。18:被称为“新德国电影运动的心脏”的导演为法斯宾德。 二;名词解释题(每一名词解释5分,共20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印象派电影:是由法国电影史学家亨利朗格卢瓦提出,主要原因有○1由于这一流派深受以突发的、瞬间的和外在的方式来观察世界,以灯光、环境、运动和消散曲线为独特的形式因素的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2为了区别于同时期的德国现主义电影。主要代表人物有以路易德吕克为中心的谢尔曼杜拉克、马赛尔莱皮埃、阿倍尔冈斯和让爱浦斯坦。 2:派拉蒙判例:彻底消解了电影行业垄断的可能。在制片体制上催生独立制片的兴起。1948年,最高法院在持续了10年之久的传奇般的“派拉蒙诉讼案”中判决好莱坞制片厂系统构成的垄断,因此它们必须在制作、发行、放映三个环节中至少放弃一个。判决后又经过了10年,制片公司终于痛苦地逐渐放弃了放印系统的控制权,也从此元气大伤。 3:室内剧电影:这个名称来源于德国戏剧家马克思莱茵哈特。他曾开了个小剧院,专演恪

(完整版)外国电影史题库

《外国电影史》题库(第一、五、九章) 第一章电影的起源和形成 填空题 1.现代电影诞生于1895年____月____日。 2.电影的发明者是法国人________兄弟。 3.卢米埃尔兄弟最早拍摄的影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曾经利用他发明的________放映机,在纽约公映他的影片。 5.胶片是电影的________,光和影是画面影像的________。 6.在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等利用“视觉存留”原理发明的玩具。 7.形成电影的三大物质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解决活动放映问题的最重要的两组人是________与________。 9.胶片根据人的“视觉存留”原理,以每秒________个画格速度匀速向前移动,造出了一个幻像的世界。 10.电影发明的第一个十年间,电影的拍摄活动主要集中在发明电影摄影机的三个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从纪录向叙事过渡的过程中,卢米埃尔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个镜头连接成影片《救火队员》。 12.________发现了“停机再拍”的奥秘。 13.电影史上第一间摄影棚是梅里埃于________年建造的。 14.作为电影叙事史上的起点的影片是梅里埃拍摄的________。

15.________学派是早期的英国电影代表,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乔治?阿尔培特?史密斯和詹姆士?威廉逊。 16.对于电影创作,梅里埃在神话和名著中寻找灵感,卢米埃尔乐于表现上流社会生活,而“布赖顿学派”则把目光投射到________的生活和社会问题中去了。 17.从电影的独立性看,梅里埃的电影观表明电影还处在依附于________的阶段。 18.梅里埃的电影中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技术,他以此来实现电影叙事。 19.“艺术电影运动”是由巴黎金融家弗雷塞?拉菲特建立的________发起的。 20.电影的创始者们最早发现电影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特性。 21.电影叙事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 22.1903年,美国导演埃德温?波特在影片《火车大劫案》中首次运用了________的剪辑方法。 23.《火车大劫案》共有________个镜头,讲述了一伙强盗抢劫火车,最后被击溃的经过。 24.通过镜头的移动和利用场景的空间宽度,充分发掘画面的内涵与容量,强调画面自身的表现力,这是________最重要的美学思想。 25.________被认为是后来提出的“长镜头”和“场面调度”理论的创始人。 26.电影史上第一部从舞台化转向电影化的影片是________。 27.电影叙事首先需要解决的是________问题,也就是“蒙太奇”手法的雏形。 28.空间问题包括画面的________和画面内的________。 29.电影诞生后形成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一条是以卢米埃尔兄弟为代表的________主义传统的方向,另一条路是由梅里埃开创的________主义道路。 选择题

外国电影史

格里菲斯贡献 一,对基本电影语言、叙事元素的开掘和定型 1第一个将镜头确定为电影最小的叙事单位,还确定了镜头--场景--段落--影片的标准概念,改变了电影构成单位,从“场”变为“镜头”。是蒙太奇艺术产生的基础。 2,将画面景别标准化,赋予特写、近景、中景、全景等以特定的涵义, 并形成了经典电影叙事的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镜头语言; 发展了大特写、大远景等一系列电影语言,并创造性的运用近景特写表现情绪 二,对电影写实功能和表意功能的进一步探究 1,有意识的系统的使用运动镜头,如摇镜头、移动镜头及景深镜头,还发明了圈入圈出、淡入淡出的技巧 2,他根据镜头的情绪内容决定画面的选择,包括构图、光线、景别,用剪辑来控制情绪和节奏3,首先使用三维立体的真实布景和表意性的灯光照明 4,注重对演员和表演要求,培养了一批优秀演员,开创了好莱坞明星制度的先河。 三,对电影剪辑、电影时空和电影节奏所作的创新 1,丰富了电影的结构,创造平行剪辑,创造了著名的“最后一分钟营救”。 快速剪辑打破了戏剧美学的“三一律”,形成了真正电影化的叙事语言,且成为好莱坞影片最为典型实用的叙事模式 2,大胆的使用闪回、平行交替等切入手法和省略法,使电影具有无限的时空自由 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史诗巨片《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将电影真正带入了成熟的叙事艺术阶段。 西部片: 1,西部片式以美国西部为背景,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发西部为题材,是美国人民民族性格与精神的体现。 2,通过特定的戏剧性程式表现,有固定的情节、善良的白人遭受暴力的威胁,英雄的牛仔作为执法者来除暴安良,结果一定是善胜恶。有固定的人物、背景和相关道具,连镜头都有一定格局。极易辨认的图像符号,处理完全模式化、公式化的。 3,西部片不是历史的再现和西部生活的真实写照,而是反映了一种道德理想,善胜恶的伦理,观众寻求的不是情节和人物性格,而是某种精神上的宽慰和道德满足。 4,代表人物作品:约翰、福特《铁骑》,《关山飞渡》等。 霍克思《红河》、齐纳曼《正午》 喜剧片: 1912-1930美国喜剧电影的黄金时代: 美国喜剧电影之父麦克·塞纳特(拍片的指导思想是对任何事情特别是自认严肃的事情采取调侃的态度,讽刺的主要目标就是虚伪),创造了著名的“启斯东警察”。其影片制造的各种噱头都成为喜剧片的类型特征。 四个电影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勃斯特·基顿《大将军》哈罗德·劳埃德《大学新生》哈莱·朗东 犯罪片(强盗片):名解 1,以城市和犯罪事件始末为北京,以犯罪分子为主要人物。

世界历史大事件

14-15大约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人类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公元前2100年左右埃及奴隶河贫民大起义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公元前1000年左右努比亚建立奴隶制国家公元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公元前六世纪居鲁士统一波斯,佛教在印度产生公元前539年波斯占领巴比伦公元前525年波斯灭埃及公元前509年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330年波斯被马其顿灭亡公元前三世纪摩揭陀国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公元前73-71年斯巴达克起义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的元首制,共和国转为帝国公元前后朝鲜半岛出现高句丽奴隶制国家公元初东非阿克苏姆奴隶制国家兴起公元一世纪基督教产生公元三世纪日本大和奴隶制国家兴起313年基督教在罗马取得合法地位四世纪北非发生"阿哥尼斯特"运动378年西哥特人在阿德里亚堡击败罗马军队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410年西哥特人一度占领罗马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度崩溃六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建立622年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麦地拉,伊斯兰教纪元八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形成646年日本大化改新 676年新罗统一朝鲜九世纪早期英吉利王国形成843年查里曼帝国分裂,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雏形产生九世纪封建制度在西欧确立 962年神圣罗马帝国建立1054年基督教会分裂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十一世纪中叶加纳王国全盛时期1192年日本幕府政治建立十三世纪埃塞俄比亚封建国家兴起十四世纪马里王国全盛时期,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4世纪末朝鲜王朝建立14-17世纪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337年英法百年战争开始

世界史重大事件时间表(完整版)

大学世界史重大事件时间表(完整版)适用于大学、高中、初中生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大约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人类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3000年左右 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 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 公元前2100年左右 埃及奴隶河贫民大起义 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公元前1000年左右努比亚建立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 公元前六世纪居鲁士统一波斯,佛教在印度产生 公元前539年 波斯占领巴比伦 公元前525年波斯灭埃及 公元前509年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 公元前330年波斯被马其顿灭亡 公元前三世纪摩揭陀国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 公元前73-71年 斯巴达克起义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的元首制,共和国转为帝国公元前后朝鲜半岛出现高句丽奴隶制国家 公元初东非阿克苏姆奴隶制国家兴起 公元一世纪基督教产生 公元三世纪日本大和奴隶制国家兴起 313年基督教在罗马取得合法地位 四世纪北非发生“阿哥尼斯特”运动 378年 西哥特人在阿德里亚堡击败罗马军队 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 410年西哥特人一度占领罗马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度崩溃 六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建立 622年 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麦地拉,伊斯兰教纪元 八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形成 646年日本大化改新 676年 新罗统一朝鲜

九世纪早期英吉利王国形成 843年查里曼帝国分裂,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雏形产生九世纪封建制度在西欧确立 962年神圣罗马帝国建立 1054年基督教会分裂 1066年 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 十一世纪中叶加纳王国全盛时期 1192年日本幕府政治建立 十三世纪 埃塞俄比亚封建国家兴起 十四世纪马里王国全盛时期,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337年英法百年战争开始 1358年法国农民起义 1381年英国瓦特。泰勒起义 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英法百年战争结束 十五世纪桑海兴起 十五世纪晚期 英法中央集权国家形成,圈地运动开始 1480年俄罗斯摆脱蒙古控制 1487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1492年哥伦布初次航行到美洲 1497-1498年达加马开辟西欧到印度的新航路 1517年 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航地球 十六世纪 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者在亚、美强占殖民地 1524-1525 德意志农民起义 1588年 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592-1598年朝鲜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的卫国战争 1600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 十七世纪初法国殖民者开始在北美拓殖 1607年英国殖民者开始在北美拓殖 1632年沙俄在西伯利亚修建侵略扩张的基地—雅库次克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49年 英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 1660年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英国政变,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1689年中俄签定“尼布楚条约”

2017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音乐创作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考研参考书、真题试题题型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da380474.html, 12017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音乐创作【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 【育明教育独家提供】 育明教育推荐阅读书目: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 《艺术概论》王宏建 《艺术概论》赵彬主编 《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 《中国电影史》钟大丰 《外国电影史》郑亚玲 《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著 《电影理论与批评》王志敏 《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美)艾伦、戈梅里著李迅译 外加重要辅助资料育明教育独家内部笔记资料包含: 【艺术热点】+【中西文论】+【文艺理论】+【艺术理论内部试题库】+【电影基础理论内部试题库】 8、简述艺术经典与流行的关系命题背景:怀旧经典电影经典剧目经典歌曲再次掀起经典热潮,经典影视经典电视节目 与当前的“快餐文化艺术、快餐电影、眼球节目”成鲜明对比,有人说现在的选秀节目 快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da380474.html, 2餐大片就是流行,那么这样的流行是否能成就经典呢?值得我们思考) 一、“经典”与“流行”特殊的内涵 衡量一部艺术作品是不是经典主要看它的内容是否经得住时代的考验 而流行则主要看它的接受群体是否广泛,是否在一定时期内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是否在特定群体中,具有高接受度,高模仿性的元素。 二、“经典”与“流行”的辩证关系“经典”与“流行”是一组既相对又相随的概念,它们是可以互相转换的辨证统一的关系。经典一定是之前的流行,如果它在当代都未曾流行,便不可能流传至今,成为现在的经典。现代的流行如果是真正的震撼人心的作品,也未尝不能成为未来的经典。 香港《凤凰周刊》主编邓康延说:“经典可能是千百年的一次沉淀,流行是时时涌动的千百次波澜。许多流行未必成就一个经典,一个经典却可能流行千年。”流行与经典是不矛盾的,不仅如此,它们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流行走向经典,也许要经过数百年,抑或只需短短几十年。 经典,是历史大浪淘沙下依旧闪光的金子,是一种历史的流行。流行,经过历史的选择,成为经典;经典的事物,可以一直流行。 经典是过去的流行,流行也可能是未来的经典。 三、时代在不断创造经典。经典可以流行,流行也可以经典。 流行总得接受时间的考验,只有那些经历了岁月的变迁依旧能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曾经的流行,才能积淀成经典,绽放出闪耀的光芒。我们要辩证地去看待和处理好“经典”与“流行”的关系,使二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时间表

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时间表 大约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人类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 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 公元前2100年左右埃及奴隶河贫民大起义 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公元前1000年左右努比亚建立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 公元前六世纪居鲁士统一波斯,佛教在印度产生 公元前539年波斯占领巴比伦 公元前525年波斯灭埃及 公元前509年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 公元前330年波斯被马其顿灭亡 公元前三世纪摩揭陀国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 公元前73-71年斯巴达克起义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的元首制,共和国转为帝国 公元前后朝鲜半岛出现高句丽奴隶制国家 公元初东非阿克苏姆奴隶制国家兴起 公元一世纪基督教产生 公元三世纪日本大和奴隶制国家兴起 313年基督教在罗马取得合法地位 四世纪北非发生“阿哥尼斯特”运动 378年西哥特人在阿德里亚堡击败罗马军队 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 410年西哥特人一度占领罗马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度崩溃 六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建立 622年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麦地拉,伊斯兰教纪元 八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形成 646年日本大化改新 676年新罗统一朝鲜 九世纪早期英吉利王国形成 843年查里曼帝国分裂,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雏形产生九世纪封建制度在西欧确立 962年神圣罗马帝国建立 1054年基督教会分裂 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 十一世纪中叶加纳王国全盛时期 1192年日本幕府政治建立 十三世纪埃塞俄比亚封建国家兴起 十四世纪马里王国全盛时期,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外国电影史的复习资料

1、早期电影创作中的两种不同风格是什么? 答:在电影的初创期,卢米埃尔和梅里爱截然不同地代表着两种倾向、两种风格。在卢米埃尔看来,电影无非是一种“科学珍品”,运用于艺术并不是目的,他的口号是“再现生活”;而梅里爱则认为,电影能够创造艺术,“银幕即舞台”可以“改变生活”。“卢米埃尔力求引起旁观者的感觉,引起对‘当场抓住的自然’的好奇心;梅里爱则出于艺术家的偏爱而沉湎于幻想,全然不顾自然界的实际活动。”卢米埃尔表现现实生活完全是写实的、纪录性的;梅里爱表现“银幕戏剧”却是幻想的、浪漫主义的。卢米埃尔倾向自然、模拟现实,是再现主义的;梅里爱倾向技术、改变现实,是表现主义的。卢米埃尔可称为电影纪录片的先驱;梅里爱可称为电影故事片的先驱。 卢米埃尔代表作品:《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耶路撒冷教堂》等。 梅丽爱的代表作品:《贵妇人的失踪》《灰姑娘》《德莱弗斯案件》《月球旅行记》等。 2、《火车大劫案》分镜头记录。 答:《火车大劫案》共分13段,每一段都是由一个镜头拍摄下来的完整事件中的一部分。 第一个镜头:火车站电报室内景。两名强盗闯进来,逼迫电报员给火车发信号,窗外景深处火车速度渐渐放慢,强盗又将电报员捆绑起来。鲍特在这个镜头中以景深镜头的视觉线索交代出——强盗与电报员、电报员与火车以及强盗与火车之间的多种层面上的相互关系,使画面内部的信息量和视觉空间表层结构的叙事形式均得以递增和强化。 第二个镜头:火车从画右至画左位于画面中央,而强盗从画左走向画右悄悄地溜上火车。在画面中,一个由木条形成的“×”宇图形,极为醒目地吸引了观众的视线。“这个镜头把动作同情节联在一起,把紧张同画幅结构联在一起”。以微妙的运动方式、以抽象的视觉暗示,展开了有秩序地叙事。” 第八个镜头,摄影机固定在一个极为巧妙的位置上,在表现强盗冲下斜坡逃跑的时候,出现了摇拍、俯拍和仰拍等不同视角的变化。突出了户外拍摄的运动效果和环境特征。在电影史上被誉为“山谷中的美丽场面”。 第九、十、十一个镜头,分别表现了逃跑中的强盗,企图挣脱捆绳的电报员和舞厅中跳舞取乐的不知情的人们……。这种将发生在不同地点的平行动作交替切入的方法,在“同时性”的运动关系上的处理,摆脱了实际时间的束缚,打破了传统戏剧顺时叙事的原则,创造了真正符合电影艺术规律的叙事时空。其中作为叙事中被省略的那部分时空,则由观众自己凭借生活的经验去作出补充。 《火车大劫案》中的这些精彩镜头,在画面内部信息的组织上,在镜头与镜头之间时空交错的切换技巧的表现上,创造性地发展了电影叙事的流畅性和连贯性。同时,这种叙事方式不需要任何文字叙事语言的注释便可以使人一目了然。影片吸引了许多的观众,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占据美国银幕达10年之久,为“西部片”在美国的统治地位打下了基础。 3、谈谈美国喜剧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答:麦克·赛纳特是美国喜剧片的创始人,为美国电影喜剧的第一个时期“棍棒喜剧”的形式开辟了道路。赛纳特的喜剧精神整整影响了一代人,其中包括默片时期的四大喜剧明星:查尔斯·卓别林、巴斯特·基顿、哈罗德·劳埃德、哈莱·朗东。 巴斯特·基顿被称作“大石脸”的假面具的背后,蕴藏着机智、勇敢和复杂的喜剧冲突,他最优秀的影片是自导自演的《大将军》。 哈罗德·劳埃德,1925年的《大学新生》是他杰出的代表作品。

影视赏析

电影艺术欣赏 电影的制作过程 准备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影片的构思通常由书面形式开始发展。在此阶段,工作人员还必须开始筹募电影的制作、宣传及发行资金。 一、制片人 制片人的工作包括由剧本发展出整个制作计划、筹募资金、安排人事等。制片人的职务主要与财务及组织有关。 二、电影文学剧本文学部——电影导演 1、自编自导式 2、介入式 3、接力棒式 三、分镜头剧本:对未来的影片拍摄作出详尽的总体设计,为各部门创作提供依据。 四、选择外景与演员 1、景 外景的选择,往往会对导演的形象思维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2、演员 “明星制”“本色演员”、“性格演员”群众演员 拍摄阶段 拍摄阶段:在此阶段,就进入影像及声音的制作。更明确地说,工作人员此时即开始拍摄“镜头”。一个镜头是一系列连续拍摄的画格组成。同时,摄制人员还记录或制造声音。 一、各项准备阶段 美工布景:内景、外景 二、实拍按场景分次,颠倒情节流程。 场记:写下每个镜头的场次编号、记录细节、“拍板” 耗片比、抢拍、偷拍 后期制作 一、剪辑 1、“化整为零”、“聚零为整” 2、粗剪:依顺序将影片串接起来,不含任何声音效果或音乐。 定剪 3、三度创作 a、减法 b、加法 c、挪位《黑炮事件》 4、节奏 二、混录 1、录音方式: a、先期录音 b、后期配音 c、同期录音 2、混录是最末一道工序: 三条声带——一条声带——双片(审查)——拷贝 电影的历史 外国电影史 电影的诞生 第一节卢米埃尔兄弟的“活动电影” 一、电影诞生的基本原理: “视觉滞留”——“心理认同” 二、电影诞生日: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里,用他们的“活动电影机”首次售票公映影片—— 《火车到站》、《工厂大门》 第二节乔治?梅里爱的“银幕戏剧” 一、创造了戏剧电影:固定摄影机 二、创造了特技摄影:

世界重大事件

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4.1:世界历史 上的重大事件 外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约公元前至18世纪略 ◇1773年12月16日,波士顿倾茶事件;1774年9月,费城召开第一届大陆会议,号召北美人民联合起来,抵抗英军镇压;1775年4月19 日,“莱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开始;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改编大陆军,推选华盛顿为总司令,大陆会议成为北美人民反英的最高权力机构;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杰弗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1781年10月,英军在约克镇投降,北美独立战争基本结束。 ◇1782年,詹姆斯?瓦特发明万能蒸汽机,推动工业革命步伐,开辟“蒸汽时代”。 ◇1783年,美英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7年5--9月,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制定《合众国宪法》,确立美国三权分立的联邦体制。 ◇1789年5月,法国三级会议在凡尔赛宫开幕,成为法国革命的导火线;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君主立宪派掌握国家政权,颁布了《人权宣言》和之后的1791年宪法,开始实行君主立宪政体。1792年,吉伦特派上台,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处死国王;1793年,雅各宾派上台;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帝国),颁布《民法典》;1815 年,拿破仑帝国崩溃,历时26年的法国大革命结束。 ◇19世纪早期,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创立空想社会主义。 ◇1814年,史蒂芬孙制造了第一台蒸汽机车。 ◇1848年,德国三月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9世纪中叶,英国建成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成为“世界工厂”。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法、美、德等欧洲国家也迈上了工业化的道路。同时,工业革命中产生资本家与工人两大阶级,阶级斗争激烈。城市化进程加快。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开始(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的矛盾);亚历山大二世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所以仍保留着大量的封建军事残余。 ◇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宣言》、《宅地法》,鼓舞北方士气,扭转战局;俾斯麦任普鲁士首相,推行铁血政策。 ◇1863年,美国内战联邦军队取得葛底斯堡战役胜利,成为南北战争转折点;1865年4月,为期4年的美国南北战争以联邦政府的胜利而结束。 ◇1868年,日本西南武士武力倒幕,废除幕府制度,实行“王政复古”;10月,明治维新(日本工业革命)。

专题练习之外国电影史练习

外国电影史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请列举三部卢米埃尔兄弟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其中,被称作电影史上第一部影片的是:_______________。 2、最早用电影手法叙述故事的影片是:_________________,此电影也可以说是创造了最早的喜剧电影。 3、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运用“停机再拍”技术手段拍摄的第一部影片。 4、请列举三部梅里爱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使梅里爱达到了自己电影生涯的巅峰。 5、1903年,____________导演的___________是第一部西部片,它被认为是美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 6、1900年,_________拍摄的_______________被誉为世界电影史的第一部追逐片。 7、格里菲斯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8、含有“格里菲斯最后1分钟营救”的影片是___________________。 9、提出“长镜头理论”的法国电影人是__________________。 10、电影史上第一部恐怖片出自法国电影先驱________________之手的________________。 11、《一条安达鲁的狗》的导演是________________。 12、20世纪30年代初,让·雷诺阿拍摄了根据弗夏迪艾尔的同名小说改编的_____________。 13、《乱世佳人》改编自美国女作家_________________著名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 14“日本电影之父“是_________________。 15、小津安二郎的早期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印度电影之父”。 17、1945年由________________执导的________________被公认为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 18、请列举三位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英国电影导演希区柯克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0、查尔斯·卓别林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电影史上第一部彩色影片” 22、列举三部法国新浪潮的代表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电影发明所依据的科学技术、物理学原理,主要有三个方面:___、___、___。(视觉滞留、摄影术、放映术) 24、1894年,___实验室的“电影视镜”问世,这个“电影视镜”的特点是仅能供一个人观赏。 25、拍摄劳动和工作的生活场景,被称作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影片的《___》 26、根据凡尔纳和威尔斯的两部科幻小说改编的《___》,是梅里爱艺术创作中登峰造极之作 27、世界第一部科学幻想片是() 28、新浪潮之父()提出了()理论和()理论 29、世界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北电摄影系考研2020年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电影摄影与制】考研参考书真题 分数线 复试真题 备考经验分享

【北电摄影系考研】2020年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电影摄影与制作】考研参考书真题分数线复试真题备考经验分享 【关于北电摄影系】 01:业务课一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考试内容全校统考,内容和题型是一样的,需要掌握的内容多,相对来讲耗费的时间也多,关于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建议大家尽早复习,尤其是赵斌老师的《艺术概论》和彭吉象老师的《艺术学概论》这两本书,因为真题中80%以上的内容都是可以从这两本书中找到的。,名词解释和论述题偏重赵斌,简答题偏重彭吉象。业务课二每个方向考试内容和侧重点不同,主要侧重考察学生的专业能力. 业务课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是全校统一命题,出题范围广,需要记忆理解的内容多,这就要求考生既要懂电影基础理论,又要多注重课外知识的扩展,理论性的东西考察比较深入,所以难度必然要大,所以考生最好能够找到目标院校的在读研究生学长学姐寻求帮助,了解到最权威的复习资料,把握好正确的复习方向,知道正确的答题思路,了解到出题老师的意图和喜好,加之自己的努力备考的你一定能够完美成功。 02:专业课二要求对摄影界要有一个认知,多注意摄影史及作品,熟悉电影摄影的最新技术,了解业界目前的主流机型及其特性。从基础胶片时代创作到数字摄影时代,越来越注重审美观念和新技术带来的视听语言等数字前沿。对影像本体要有自己的观点。 考试科目电影摄影与制作理论,满分150分。近年来专业二的题型设置较为稳定,18年分别是名词解释(3分*10)、简答题(6分*5)、论述题(20分*2)、剧作(50分)。13、14年考察为影片写出导演阐述、摄影阐述、故事梗概(40分)。15年无剧本题16年17.18年重新加入剧本分值加大,所以务必重视。 剧作占了近三分之一的分值考摄影系为什么写剧本摄影解决基础的技术问题比如影调,影像质感,构图色彩,这样的话在影像画面上对自己有一定要求,再者摄影师的审美观念以及对剧本内容理解是摄影的重要基础。考试题量大,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按要求写出剧本是件不容易的事。增加阅片量,多看推荐书目和电影摄影的书目。

中外电影史 中国电影发展历程

中外电影史 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 上篇 一、绪论 中国电影史与世界电影史有某些共同的发展规律,但更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 其一,中国电影史与所处的社会环境、政治斗争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点它比外国电影史显得更加突出。 其二,中国电影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受着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审美心理习惯的影响,它与传统的戏剧、文学、绘画等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国电影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外来技术手段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 其三,作为综合艺术的中国电影,各个艺术部门发展是不平衡的,这与中国工业技术落后和电影家的电影观念不同有关。 开创期的中国电影(1896——1931) 一、早期电影发展 1、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 2、1905年,任景丰请谭鑫培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无声影片,我国最早的戏曲片《定军山》 3、张石川“处处为兴是尚” 《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掷果缘》是中国现存最早较完整的故事片;《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片。他的一部分片子是宣传改良的社会片,如《孤儿救祖记》、《玉梨魂》等,有一定暴露意义;而相当一部分则是以迎合小市民口味,投机牟利为目的的言情、滑稽故事片,如《滑稽大王游华记》等;他还编导了《火烧红莲寺》连集片,点燃了20年代后期武侠神怪片之火。 郑正秋主张戏剧是改革社会,教化观众的工具 是中国最早的电影编剧和导演之一,是中国电影事业的拓荒者之一。1913年应张石川之邀编导了《难夫难妻》,因主张教化社会,编写了《孤儿救祖记》,获得

成功。 九一八事变后,认识到“电影是负着时代前驱的责任”,希望电影界叫出“反帝、反封、反资”的口号来。这时期他编导了具有进步意义的《自由之花》、《春水秋波》、《姊妹花》等片,其中1933年摄制的〈姊妹花〉成绩最佳,标志了他思想、艺术发展的高峰,成为他后期代表作。 二、左翼电影运动 (一)1930年3月,共产党领导的以鲁迅为首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宣告成立,此后,又提出了领导电影工作的纲领〈最近行动纲领——在现阶段对于白区戏剧运动的领导纲领〉有关电影的条款。 《最近行动纲领》规划了左翼运动的方向,是党领导的左翼文艺工作者准备向电影节进军的号角。 (二)左翼电影运动的艺术成就 1、拓展了电影的社会性主题。 2、深化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从一系列优秀影片的创作看,可归纳几个特点: 题材现实 人物鲜明 讲究细节的运用和描写的真实 善于运用强烈对比的手法 重视电影的娱乐性与趣味性 3、探索了民族化的表现形式 4、加深了对电影本性的认识,增强了电影观念,突破了戏剧束缚。认识到电影和戏剧的区别: 1)运用蒙太奇思维方法。 2)“闪回”、“叠印”等手法的运用,表现“幻觉”、“梦境”、“回忆”等。 3)重视影像造型。 4)探索与发展了电影语言,特别是长镜头的运用,达到了相当高水平。

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中学综合素质文化素养考点:世界历史上的 重大事件 外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约公元前至18世纪略 ◇1773年12月16日,波士顿倾茶事件;1774年9月,费城召开第一届大陆会议,号召北美人民联合起来,抵抗英军镇压;1775年4月19 日,“莱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开始;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改编大陆军,推选华盛顿为总司令,大陆会议成为北美人民反英的最高权力机构;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杰弗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1781年10月,英军在约克镇投降,北美独立战争基本结束。 ◇1782年,詹姆斯?瓦特发明万能蒸汽机,推动工业革命步伐,开辟“蒸汽时代”。 ◇1783年,美英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7年5--9月,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制定《合众国宪法》,确立美国三权分立的联邦体制。 ◇1789年5月,法国三级会议在凡尔赛宫开幕,成为法国革命的导火线;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君主立宪派掌握国家政权,颁布了《人权宣言》和之后的1791年宪法,开始实行君主立宪政体。1792年,吉伦特派上台,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处死国王;1793年,雅各宾派上台;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帝国),颁布《民法典》;1815 年,拿破仑帝国崩溃,历时26年的法国大革命结束。 ◇19世纪早期,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创立空想社会主义。 ◇1814年,史蒂芬孙制造了第一台蒸汽机车。 ◇1848年,德国三月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9世纪中叶,英国建成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成为“世界工厂”。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法、美、德等欧洲国家也迈上了工业化的道路。同时,工业革命中产生资本家与工人两大阶级,阶级斗争激烈。城市化进程加快。

外国电影史名词解释

外国电影史 一、电影的诞生 名词解释 1.视觉暂留原理——对电影活动影像生成原理的生理学解释,认为以每秒16画格或24画格的速度 连续呈现的画面之所以使人产生运动的幻觉,是因为人看到的影像暂时滞留在视网膜上,不会立即消失。19世纪初问世的“幻盘”和“诡盘”就是依据视觉暂留原理发明的电影雏形。 2.卢米埃尔兄弟——法国的一对兄弟,是电影和电影放映机的发明人。兄弟俩改造了美国发明家爱 迪生所创造的“西洋镜”,将其活动影像能够借由投影而放大,让更多人能够同时观赏。他们首先摆脱了:照相馆摄影师所具有的封闭的人为空间的束缚,迈向了广阔、开放的自然空间。作品的内容,也是更为努力地去表现和复制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事情和生活,而不是专门去为摄影机安排和搬演实际不存在的事情和生活。代表作:《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等。 3.乔治·梅里爱---法国演员、导演、摄影师。被誉为戏剧电影之父。1896年,梅里爱发现了“停 机再拍”的电影技术手段,使其走上了一条与卢米埃尔截然不同的创作道路。他采用“魔术照相” 的手法,创造了慢动作、快动作、倒拍、多次曝光、叠化等一系列特技手法,从一个舞台特技专家变成了一个电影特技专家。他把电影引向了戏剧的道路。系统地将大部分戏剧上的方法应用到电影上来,形成了他“银幕即舞台”的美学观念。他的影片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人们所说的“乐队指挥的视点”。这是固定不变的最佳观众席的视点。梅里爱对电影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并为电影创立了大部分技术手法。他的作品有《圣女贞德》《月球旅行记》等。 4.布莱顿学派----1900年左右出现的英国电影团体。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摄影师们,在爱迪生“电 影视镜”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并于世纪初相继步入影坛。他们使用自己的机器,凭借过去拍摄静物照片的工作经验,开始了电影的创作实践。他们主张像卢米埃尔那样,在“露天场景中创造“真实的生活片断”,而不是像梅里爱那样,局限于传统的艺术观念,记录戏剧舞台的表现形式,从而拍摄出世纪初最富有想象力的一批影片。他们在艺术创作中,在“我把世界摆在你的眼前”口号下,逐渐形成了创作倾向较为一致的创作群体,即被称之为“布赖顿学派”。代表人物有斯密士和威廉孙。其首创了特技摄影,使用叠印法拍摄了大量魔术影片;此外还首创了简单的蒙太奇,第一次使用了特写。代表作有《科西嘉弟兄》《祖母的放大镜》《在华教会被袭记》。 二、电影叙事形式的发展 名词解释 1.格里菲斯----美国电影导演,是世界公认的电影艺术奠基人。他在艺术实践过程中,形成一套较 为完美的电影叙事语言,使电影的基本构成单位自场景进行到镜头,极大地丰富了电影的表现力.使电影摆脱了戏剧附庸的地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他对电影划时代的贡献,集中体现在《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两部巨片中。 三、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2018中央戏剧学院考研初试395初试第一第考研经验帖最全必看

2018中央戏剧学院考研初试395初试第一第考研经验帖最全必看 马拉松式的考研历程终于告一段落,中戏复试的时间和出成绩的速度都远远落后于各大院校,所以心惊胆战的时间自然被拉长。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之后如果大家需要复试经验贴我也可以给大家出一篇,今天这一篇就先好好给大家讲讲初试大概情况以及初试的复习建议。 一、成绩情况 首先,我是2017届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本科生,跨专业考到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编导专业。 我的成绩:政治69、英语一70、专业一(综合基础618)124、专业二(剧本写作)132,总分395;排名:第一 复试:专业课90、面试91,英语80。 总体排名:第一。 略说考场情况:考试时间每科都是三个小时,我个人觉得政治和专业一的时间都比较紧张。政治因为有很多材料要从里提取概括再加上记忆背诵的来写,会稍微耗点时间。专业一除了八个名词解释,三道简答题,最后还有一道50分的论述题需要留出时间来做。时间略微紧张,稍后会讲一下我在考场的时间分配。 二、导师选择 相信大家都知道,中戏电影电视系是报名时必须报上导师,然后与报同导师的学生竞争,不同于其他学校是先考进了再选导师,所以这里导师的选择一定程度决定着你的命运。 导师的选择可以参考官网和百度百科上的个人简介,每个老师有自己专长的领域,也有分偏学术一点还是偏创作一点的导师,但其实进去之后所上的课都是相同的。所以在这点上,个人觉得无论导师是谁,只要考进了那就是胜利。 三、复习建议 首先因为我是跨考生,专业上肯定不如本专业的学生,很多东西都得重新开始学,不过最后出成绩我专业一的分数是全年级最高,所以也证明我的方法管用。 1)政治 政治是最不需要先着急的科目,有的同学很早七八月份就开始看政治,我觉得不用,看太早到后面也是忘了。不过也可能我高考是文科生,对政治有一定的基础,但很多考试的内容和答题技巧都是现学的。 我从10月份开始复习政治,过第一遍是上网课,网上买了老师的课然后1.5倍速度看,对所有概念和章节有一个整体的理解。花几天时间刷完网课后开始看肖荣秀的精华本,我没

外国电影史

第一节法国电影艺术的先驱者 卢米埃尔兄弟——纪实主义电影传统 梅里爱——戏剧化电影传统 卢米埃尔和乔治·梅里爱电影观念的异同 1、在卢米埃尔看来,电影是“再现生活”;梅里爱则认为电影能“改变生活”。 2、卢米埃尔表现现实生活完全是写实的、记录性的;梅里爱电影的戏剧美学追求却是充满幻想、虚构、是浪漫主义的。 总结:卢米埃尔倾向自然、模拟现实,是再现主义的;梅里爱倾向技术、改变现实,是表现主义的。卢米埃尔可称之为电影纪录片的先驱;梅里爱则可称之为电影故事片的先驱。 百代 芳森学派 美学主张:描写普通人的生活,探求新手法,重视外景,接触社会问题等。其中最为显著的是,特别重视一般群众,以他们为制片的主要对象。 艺术电影运动 1、美学主张:要把更为严肃的艺术性带到电影当中来,要把那些伟大的文学家、音乐家、戏剧舞台艺术家介绍给电影观众。这是一种电影的创作倾向。 2、代表影片:《吉斯公爵的被刺》 3、贡献 (1)提高了电影的艺术品位,是人们开始从美学的高度要求电影。 (2)提高了编、导、演的地位,特别是演员的表演要求。 (3)延长了影片的放映长度标准。 费雅德 1、作品:《芳托马》(系列侦探片) 2、美学观念:反对蒙太奇镜头组接,强调单个画面的创面调度和镜头表现。(深、密、广) 第二节法国的印象派和先锋派电影 法国印象派 1、美学主张:继承了齐卡等人确立的“通俗化”传统,接受了英国和瑞典电影的写实风格的影响,强调电影要真实反映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反对豪华虚夸,提倡朴素真切的风格。他们重视一般市民的爱好和要求,把他们看作自己创作的主要对象。为了表达初始印象以及渗入期间的主观因素,在艺术形式方面也进行了许多创造性的探索,但不像先锋派那样热衷于形式主义实验。 2、代表人物 路易?德吕克 理论——“上镜头”理论、“面具”论 作品——《沉默》、《西班牙的节日》、《狂热》、《流浪女》 莱皮埃《黄金国》 冈斯《车轮》、《拿破仑》 谢尔曼?杜拉克夫人 代表作:《无情的美人》和《太阳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