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型超细纤维的生产方法和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岛型超细纤维的生产方法和分类
超细纤维的生产方法有多种, 不同线密度纤维的生产方法有所不同, 主要生产方法如图 1 - 1 所示。
在超细纤维的生产方法中, 直接纺丝法最简单, 但很难纺制0. 55 dtex 以下的纤维。
其他方法包括熔喷法和闪蒸法等, 都有较大的局
限性, 熔喷法虽然也较简单, 但纤维粗细和长短较难控制, 而且多
半用在立即制网、生产无纺基布上。
闪蒸法靠快速蒸去溶剂成纤, 也难均匀稳定控制纤维的质量。
它们属随机性超细纤维的纺丝法。
双组分纺丝法是目前应用和研究最多的方法, 可大致分为复合纺丝
和共混纺丝两类, 其中又以复合纺丝法应用最多, 根据纤维的线密
度要求不同有不同的生产工艺和剥离方法。
双组分纤维也称复合纤维或共轭纤维, 根据截面分布不同, 有并列型、皮芯型、海岛型等多种。
在并列型纤维中两个组分沿长度方向可分为两个或更多的清晰区域, 两组分的分布面积和形状有很大变化, 形状各不相同; 双组分纤维
另一种较重要的品种是皮芯型, 其中芯组分完全被另一种组分(皮)
包绕, 两种组分的截面形状和面积也各不相同; 双组分纤维还包括
海岛型纤维, 又称基质—原纤型纤维。
海岛型纤维是将两种热力学非相容性高聚物按一定比例进行复合或
共混后纺得的复合纤维, 其中一种组分为分散相( 即离组分) , 另
一种为连续相( 即海组分) 。
岛组分以极细纤维形状包含在海组分中, 极细纤维的截面呈岛屿状分布, 其长轴与复合纤维平行。
根据岛屿分布规律不同可分为定岛和不定岛两种。
前者岛屿分布是均匀和固定的, 后者则不固定, 也不够均匀, 粗细
相差很大, 最细的比定岛型的细, 但粗的可以在0.1dtex以上; 前
者一般采用复合法纺丝, 后者采用共混纺丝法纺丝; 前者可纺制长丝, 长丝经过切断后也可制得各种长度的短纤, 后者一般只能纺得
粗细和长短不等的短纤。
目前采用复合法纺丝的较多, 因为它可以制得各种性能稳定的超细纤维。
海和岛两种组分都有一定的要求, 有多种组合。
目前, 岛组分选用 PET 或 PA 为多, 海组分选用阳离子染料可染
的聚酯(COPET) 、PE、PA、PS以及PET等。
定岛型的岛数通常为16、36、37、51、64, 目前已可以生产岛数超过100的超细纤维。
目前生产的海岛型超细纤维主要有PET/COPET和PA/( COPET或 PET) 两种, 前者主要制成长丝型,用于生产各种纺织品, 后者主要制成短纤型, 用于生产合成革基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