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数学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数学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数学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球从空中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t (秒)和球的起始高度h (米)之间有关系式5

h t =,若球的起始高度为102米,则球落地所用时间与下列最接近的是( ) A .3秒

B .4秒

C .5秒

D .6秒

2.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 .a >b

B .﹣ab <0

C .|a |<|b |

D .a <﹣b

3.把一根木条固定在墙面上,至少需要两枚钉子,这样做的数学依据是( )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 .垂线段最短 D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4.如图,已知,,A O B 在一条直线上,1∠是锐角,则1∠的余角是( )

A .1

212∠-∠

B .132122

∠-∠

C .1

2()12

∠-∠

D .21∠-∠

5.如图所示,数轴上A ,B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2﹣1和2,则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

A .2

B .2﹣1

C .2+1

D .1

6.已知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为b ,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a ,若将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对调,得到一个新的两位数,则原两位数与新两位数之差为( ) A .9a 9b -

B .9b 9a -

C .9a

D .9a -

7.在直线AB 上任取一点O ,过点O 作射线OC 、OD ,使OC ⊥OD ,当∠AOC=40°时,∠BOD 的度数是( ) A .50°

B .130°

C .50°或 90°

D .50°或 130°

8.下列日常现象:①用两根钉子就可以把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②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够缩短路程;③体育课上,老师测量某个同学的跳远成绩;④建筑工人砌墙时,经常先在两端立桩拉线,然后沿着线砌墙.其中,可以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释的现象是( ) A .①④

B .②③

C.③D.④9.﹣2020的倒数是()

A.﹣2020 B.﹣

1

2020

C.2020 D.

1

2020

10.某个数值转换器的原理如图所示:若开始输入x的值是1,第1次输出的结果是4,第2次输出的结果是2,依次继续下去,则第2020次输出的结果是()

A.1010 B.4 C.2 D.1

11.下列各数中,绝对值最大的是()

A.2 B.﹣1 C.0 D.﹣3

12.化简(2x-3y)-3(4x-2y)的结果为( )

A.-10x-3y B.-10x+3y C.10x-9y D.10x+9y

13.下列等式的变形中,正确的有()

①由5 x=3,得x= 5

3

;②由a=b,得﹣a=﹣b;③由﹣x﹣3=0,得﹣x=3;④由m=n,得

m

n

=1.

A.1个B.2个C.3个D.4个

14.“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这一行树所在的直线”,用数学知识解释其道理应是()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直线可以向两边延长D.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15.如图,下列各三角形中的三个数之间均具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最后一个三角形中y与n之间的关系是()

A.y=2n+1 B.y=2n+n C.y=2n+1+n D.y=2n+n+1

二、填空题

16.将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只用了两个钉子,这样做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17.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则原正方体中“国”字所在的面相对的面上标的字是_____.

18.把5,5,35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______. 19.已知单项式2

45225n m x

y x y ++与是同类项,则m n =______.

20.已知m ﹣2n =2,则2(2n ﹣m )3﹣3m+6n =_____.

21.将一个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其中,含30°角的顶点落在直线a 上,含90°角的顶点落在直线b 上.若//221a b ∠=∠,;,则1∠=__________°.

22.若方程

11

222

m x x --=++有增根,则m 的值为____. 23.某水果点销售50千克香蕉,第一天售价为9元/千克,第二天降价6元/千克,第三天再降为3元/千克.三天全部售完,共计所得270元.若该店第二天销售香蕉t 千克,则第三天销售香蕉 千克.

24.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驴子和一只骡子驮着不同袋数的货物一同走,它们驮着不同袋数的货物,每袋货物都是一样重的,驴子抱怨负担太重,骡子说:“你抱怨干吗?如果你给我一袋,那我所负担的就是你的两倍;如果我给你一袋,我们才恰好驮的一样多!”,那么驴子原来所驮货物有_____袋.

25.下列是由一些火柴搭成的图案:图①用了5根火柴,图②用了9根火柴,图③用了13根火柴,按照这种方式摆下去,摆第n 个图案用_____根火柴棒.

26.若a-b=-7,c+d=2013,则(b+c)-(a-d)的值是______.

27.中国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有个问题:今有三人共车,二车空;二人共车,九人步,问人与车各几何?这道题的意思是:今有若干人乘车,每三人乘一车,最终剩余2辆车,若每2人共乘一车,最终剩余9个人无车可乘,问有多少人,多少辆车?如果我们设有x 辆车,则可列方程_____.

28.﹣2

25

ab π是_____次单项式,系数是_____.

29.已知代数式

235x -与2

33

x -互为相反数,则x 的值是_______. 30.已知关于x 的方程4mx x -=的解是1x =,则m 的值为______.

三、压轴题

31.已知数轴上,点A 和点B 分别位于原点O 两侧,AB=14,点A 对应的数为a ,点B 对应的数为b.

(1) 若b =-4,则a 的值为__________. (2) 若OA =3OB ,求a 的值.

(3) 点C 为数轴上一点,对应的数为c .若O 为AC 的中点,OB =3BC ,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c 的值.

32.东东在研究数学问题时遇到一个定义:将三个已经排好顺序数:x 1,x 2,x 3,称为数列x 1,x 2,x 3.计算|x 1|,

122

x x +,

123

3

x x x ++,将这三个数的最小值称为数列x 1,x 2,x 3的

最佳值.例如,对于数列2,-1,3,因为|2|=2,

()212

+-=

1

2,

()2133

+-+=43,所以数列2,-1,3的最佳值为

1

2

. 东东进一步发现:当改变这三个数的顺序时,所得到的数列都可以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其相应的最佳值.如数列-1,2,3的最佳值为

1

2

;数列3,-1,2的最佳值为1;….经过研究,东东发现,对于“2,-1,3”这三个数,按照不同的排列顺序得到的不同数列中,最佳

值的最小值为

1

2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数列-4,-3,1的最佳值为

(2)将“-4,-3,2”这三个数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可得到若干个数列,这些数列的最佳值的最小值为 ,取得最佳值最小值的数列为 (写出一个即可);

(3)将2,-9,a (a >1)这三个数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可得到若干个数列.若这些数列的最佳值为1,求a 的值.

33.已知数轴上有A 、B 、C 三个点对应的数分别是a 、b 、c ,且满足|a +24|+|b +10|+(c -10)2=0;动点P 从A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 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 秒.

(1)求a 、b 、c 的值;

(2)若点P 到A 点距离是到B 点距离的2倍,求点P 的对应的数;

(3)当点P 运动到B 点时,点Q 从A 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C 点运动,Q 点到达C 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运动到终点A ,在点Q 开始运动后第几秒时,

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请说明理由.

34.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6,B是数轴上在A左侧的一点,且A,B两点间的距离为10.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动点Q 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1)设运动时间为t(t >0)秒,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是,点P表示的数是(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若点P、Q同时出发,求:①当点P运动多少秒时,点P与点Q相遇?②当点P运动多少秒时,点P与点Q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

35.已知,如图,A、B、C分别为数轴上的三点,A点对应的数为60,B点在A点的左侧,并且与A点的距离为30,C点在B点左侧,C点到A点距离是B点到A点距离的4倍.

(1)求出数轴上B点对应的数及AC的距离.

(2)点P从A点出发,以3单位/秒的速度向终点C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

①当P点在AB之间运动时,则BP=.(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②P点自A点向C点运动过程中,何时P,A,B三点中其中一个点是另外两个点的中点?求出相应的时间t.

③当P点运动到B点时,另一点Q以5单位/秒的速度从A点出发,也向C点运动,点Q到达C点后立即原速返回到A点,那么Q点在往返过程中与P点相遇几次?直.接.写.出.相遇时P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

36.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数学中应用极为广泛.

观察下列按照一定规律堆砌的钢管的横截面图:

用含n的式子表示第n个图的钢管总数.

(分析思路)

图形规律中暗含数字规律,我们可以采用分步的方法,从图形排列中找规律;把图形看成几个部分的组合,并保持结构,找到每一部分对应的数字规律,进而找到整个图形对应的数字规律.

如:要解决上面问题,我们不妨先从特例入手: (统一用S表示钢管总数)

(解决问题)

(1)如图,如果把每个图形按照它的行来分割观察,你发现了这些钢管的堆砌规律了吗?像n=1、n=2的情形那样,在所给横线上,请用数学算式表达你发现的规律.

S=1+2 S=2+3+4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其实,对同一个图形,我们的分析眼光可以是不同的.请你像(1)那样保持结构的、对每一个所给图形添加分割线,提供与(1)不同的分割方式;并在所给横线上,请用数学算式表达你发现的规律:

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用含n 的式子列式,并计算第n 个图的钢管总数.

37.如图,己知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8,B 是数轴上一点,且AB=22.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 (1)写出数轴上点B 表示的数____,点P 表示的数____(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 (2)若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 、Q 同时出发,问点P 运动多少秒时追上点Q?(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3)若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若点P 、Q 同时出发,问 秒时P 、Q 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直接写出答案)

(4)思考在点P 的运动过程中,若M 为AP 的中点,N 为PB 的中点.线段MN 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 的长.

38.如图,数轴上有A 、B 、C 三个点,它们表示的数分别是25-、10-、10.

(1)填空:AB = ,BC = ;

(2)现有动点M 、N 都从A 点出发,点M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移动,当点M 移动到B 点时,点N 才从A 点出发,并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移动,求点N 移动多少时间,点N 追上点M ?

(3)若点A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 和点C 分别以每秒3个单

位长度和7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试探索:BC-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直接把高度为102代入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由题意得,当h=102时,

2

4.5=20.25 25=25 且20.25<20.4<25

∴4.5

∴与t最接近的整数是5.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估算问题,解题关键是针对其范围的估算.

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得出a、b两点到原点距离的大小,进而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由图可知a<0<b,

∴ab<0,即-ab>0

又∵|a|>|b|,

∴a<﹣b.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数轴,熟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B

解析:B

【解析】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把一根木条固定在墙面上,至少需要两枚钉子故选B.

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由图知:∠1和∠2互补,可得∠1+∠2=180°,即1

2

(∠1+∠2)=90°①;而∠1的余角为90°-∠1②,可将①中的90°所表示的1

2

(∠1+∠2)代入②中,即可求得结果. 【详解】

解:由图知:∠1+∠2=180°, ∴

1

2

(∠1+∠2)=90°, ∴90°-∠1=12(∠1+∠2)-∠1=1

2

(∠2-∠1). 故选:C . 【点睛】

此题综合考查余角与补角,难点在于将∠1+∠2=180°进行适当的变形,从而与∠1的余角产生联系.

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列出算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解:∵A ,B ﹣1,

∴A ,B ﹣1)=1; 故选:D . 【点睛】

此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掌握数轴上点的特点,利用数轴,数形结合求出答案.

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分别表示出愿两位数和新两位数,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解:由题意可得,原数为:()10a b b ++; 新数为:10b a b ++,

故原两位数与新两位数之差为:()()10a b b 10b a b 9a ++-++=.

【点睛】

本题考查列代数式,正确理解题意得出代数式是解题关键.

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分别计算即可.

【详解】

根据题意画图如下;

(1)

∵OC⊥OD,

∴∠COD=90°,

∵∠AOC=40°,

∴∠BOD=180°﹣90°﹣40°=50°,

(2)

∵OC⊥OD,

∴∠COD=90°,

∵∠AOC=40°,

∴∠AOD=50°,

∴∠BOD=180°﹣50°=130°,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了角的计算,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要注意分两种情况画图.8.A

解析:A

【解析】

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的性质,线段的性质,可得答案.

【详解】

①用两根钉子就可以把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利用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①正确;

②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够缩短路程,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②错误;

③体育课上,老师测量某个同学的跳远成绩,利用了点到直线的距离,故③错误;

④建筑工人砌墙时,经常先在两端立桩拉线,然后沿着线砌墙,利用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④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线段的性质,熟记性质并能灵活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倒数的概念即可解答.

【详解】

解:根据倒数的概念可得,﹣2020的倒数是

1 2020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倒数的概念,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1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题目中的数值转换器可以写出前几次输出的结果,从而可以发现数字的变化规律,进而求得第2020次输出的结果.

【详解】

解:由题意可得,

当x=1时,

第一次输出的结果是4,

第二次输出的结果是2,

第三次输出的结果是1,

第四次输出的结果是4,

第五次输出的结果是2,

第六次输出的结果是1,

第七次输出的结果是4,

第八次输出的结果是2,

第九次输出的结果是1,

第十次输出的结果是4,

……,

∵2020÷3=673…1,

则第2020次输出的结果是4,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数字的变化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发现题目中数字的变化特点,求出相应的数字.

11.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2|=2,|﹣1|=1,|0|=0,|﹣3|=3,∴|﹣3|最大,故选D.

考点:D.

12.B

解析:B

【解析】

分析:先按照去括号法则去掉整式中的小括号,再合并整式中的同类项即可.

详解:原式=2x﹣3y﹣12x+6y

=﹣10x+3y.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法则两个考点.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去括号法则,熟练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这是各地中考的常考点.

13.B

解析:B

【解析】

①若5x=3,则x=3

5

故本选项错误;

②若a=b,则-a=-b,故本选项正确;

③-x-3=0,则-x=3,故本选项正确;

④若m=n≠0时,则n

m

=1,

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 14.A

解析:A

【分析】

根据题目可知:两棵树的连线确定了一条直线,可将两棵树看做两个点,再运用直线的公理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这一行树所在的直线”,这种做法运用到的数学知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直线公理的实际运用,易于理解掌握.

1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观察可知:左边三角形的数字规律为:1,2,…,n,

右边三角形的数字规律为:2,22,…,2n,

n+,

下边三角形的数字规律为:1+2,2

+, (2)

22

∴最后一个三角形中y与n之间的关系式是y=2n+n.

故选B.

【点睛】

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

二、填空题

16.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解析】

将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只用了两个钉子,他这样做的依据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故答案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解析: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解析】

将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只用了两个钉子,他这样做的依据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故答案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17.伟

【解析】

【分析】

根据在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中,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即可解答.

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 “伟”与“国”是相对面, “人”与

解析:伟 【解析】 【分析】

根据在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中 ,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即可解答. 【详解】

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 “伟”与“国”是相对面, “人”与“中”是相对面, “的”与“梦”是相对面. 故答案为:伟.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与展开图的面的关系,掌握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解析】 【分析】

分别对其进行6次方,比较最后的大小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解:,5,都大于0, 则,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根式的比较大小,解题关键是把带根式的数化为常数进

5<<

【解析】 【分析】

分别对其进行6次方,比较最后的大小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解:

50,

则62636555=<=<,

5<<,

5<

<.

本题考查的是根式的比较大小,解题关键是把带根式的数化为常数进行比较即可.

19.9 【解析】 【分析】

根据同类项的定义进行解题,则,解出m 、n 的值代入求值即可. 【详解】 解: 和是同类项 且 , 【点睛】

本题考查同类型的定义,解题关键是针对x 、y 的次方都相等联立等式解出

解析:9 【解析】 【分析】

根据同类项的定义进行解题,则25,24n m +=+=,解出m 、n 的值代入求值即可. 【详解】 解:

242n x y +和525m x y +是同类项

∴25n +=且24m +=

∴3n =,2m = ∴239m n ==

【点睛】

本题考查同类型的定义,解题关键是针对x 、y 的次方都相等联立等式解出m 、n 的值即可.

20.-22 【解析】 【分析】

将m ﹣2n =2代入原式=2[﹣(m ﹣2n )]3﹣3(m ﹣2n )计算可得. 【详解】

解:当m ﹣2n =2时,

原式=2[﹣(m ﹣2n )]3﹣3(m ﹣2n ) =2×(﹣2)3

解析:-22 【解析】 【分析】

将m﹣2n=2代入原式=2[﹣(m﹣2n)]3﹣3(m﹣2n)计算可得.

【详解】

解:当m﹣2n=2时,

原式=2[﹣(m﹣2n)]3﹣3(m﹣2n)

=2×(﹣2)3﹣3×2

=﹣16﹣6

=﹣22,

故答案为:﹣2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代数式的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整体代入思想的运用.

21.20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3=∠1+∠CAB,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3=90°?∠2,然后计算即可.

【详解】

解:如图,

∵∠ACB=90°,

∴∠2+∠3=90°.

解析:20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3=∠1+∠CAB,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3=90°?∠2,然后计算即可.

【详解】

解:如图,

∵∠ACB=90°,

∴∠2+∠3=90°.

∴∠3=90°?∠2.

∵a∥b,∠2=2∠1,

∴∠3=∠1+∠CAB,

∴∠1+30°=90°?2∠1,

∴∠1=20°.

故答案为:20.

【点睛】

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角之间的关系.

22.2

【解析】

【分析】

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由分式方程有增根,得到x+2=0,求出x的值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出m的值

【详解】

去分母得:m-1-1=2x+4

将x=-2代入得:m-2=-4

解析:2

【解析】

【分析】

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由分式方程有增根,得到x+2=0,求出x的值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出m的值

【详解】

去分母得:m-1-1=2x+4

将x=-2代入得:m-2=-4+4

解得:m=2

故答案为:2

【点睛】

此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增根,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23.30﹣

【解析】

试题分析:设第三天销售香蕉x千克,则第一天销售香蕉(50﹣t﹣x)千克,根据三天的销售额为270元列出方程:9(50﹣t﹣x)+6t+3x=270,则x==30﹣,

故答案为:30

解析:30﹣

【解析】

试题分析:设第三天销售香蕉x千克,则第一天销售香蕉(50﹣t﹣x)千克,根据三天的

销售额为270元列出方程:9(50﹣t﹣x)+6t+3x=270,则x==30﹣,

故答案为:30﹣.

考点:列代数式

24.5

【解析】

【分析】

要求驴子原来所托货物的袋数,就要先设出未知数,再通过理解题意可知本题的等量关系,即驴子减去一袋时的两倍减1(即骡子原来驮的袋数)再减1(我给你一袋,我们才恰好驮的一样多)=驴

解析:5

【解析】

【分析】

要求驴子原来所托货物的袋数,就要先设出未知数,再通过理解题意可知本题的等量关系,即驴子减去一袋时的两倍减1(即骡子原来驮的袋数)再减1(我给你一袋,我们才恰好驮的一样多)=驴子原来所托货物的袋数加上1,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

【详解】

解:设驴子原来驮x袋,根据题意,得:

2(x﹣1)﹣1﹣1=x+1

解得:x=5.

故驴子原来所托货物的袋数是5.

故答案为5.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

25.(4n+1)

【解析】

【分析】

由已知图形得出每增加一个五边形就多4根火柴棒,据此可得答案.

【详解】

∵图①中火柴数量为5=1+4×1,

图②中火柴数量为9=1+4×2,

图③中火柴数量为13=

解析:(4n+1)

【解析】

【分析】

由已知图形得出每增加一个五边形就多4根火柴棒,据此可得答案.

【详解】

∵图①中火柴数量为5=1+4×1,

图②中火柴数量为9=1+4×2,

图③中火柴数量为13=1+4×3,

……

∴摆第n个图案需要火柴棒(4n+1)根,

故答案为(4n+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变化规律,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图形得出每增加一个五边形就多4根火柴棒.

26.2020

【解析】

【分析】

把所求代数式变换得b+c-a+d=(b-a)+(c+d),把已知数值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

代数式变换,可得(b+c)-(a-d) =(b-a)+(c+d),

由已知

解析:2020

【解析】

【分析】

把所求代数式变换得b+c-a+d=(b-a)+(c+d),把已知数值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

代数式变换,可得(b+c)-(a-d) =(b-a)+(c+d),

由已知,a-b=-7,c+d=2013,

∴原式=7+2013=2020,

故答案为:2020.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整式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算,整体代换思想的应用,掌握整式加法运算律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27.3(x﹣2)=2x+9

【解析】

【分析】

根据每三人乘一车,最终剩余2辆车,每2人共乘一车,最终剩余9个人无车可乘,进而表示出总人数得出等式即可.

【详解】

设有x辆车,则可列方程:

3(x﹣2)

解析:3(x ﹣2)=2x+9 【解析】 【分析】

根据每三人乘一车,最终剩余2辆车,每2人共乘一车,最终剩余9个人无车可乘,进而表示出总人数得出等式即可. 【详解】

设有x 辆车,则可列方程: 3(x ﹣2)=2x+9.

故答案是:3(x ﹣2)=2x+9. 【点睛】

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

28.三 ﹣ 【解析】 【分析】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由此可得答案. 【详解】

是三次单项式,系数是 . 故答案为:三, .

解析:三 ﹣25

π 【解析】 【分析】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由此可得答案. 【详解】

2

25

ab π-

是三次单项式,系数是25π- . 故答案为:三,25

π

-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单项式的知识,掌握单项式系数及次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9.【解析】 【分析】

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为0,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与互为相反数

解得: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性质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熟记相反数的性质建立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解析:27 8

【解析】

【分析】

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为0,建立方程求解即可.【详解】

∵23

5

x-

2

3

3

x-互为相反数

∴232

30 53

-??

+-=

?

??

x

x

解得:

27

8 x=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性质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熟记相反数的性质建立方程是解题的关键.30.5

【解析】

【分析】

把方程的解代入方程即可得出的值.

【详解】

把代入方程,得

故答案为5.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根据方程的解求参数的值,熟练掌握,即可解题.

解析:5

【解析】

【分析】

把方程的解代入方程即可得出m的值.

【详解】

把1

x=代入方程,得

141

m?-=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