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微生物教学设计

神奇的微生物教学设计
神奇的微生物教学设计

神奇的微生物教学设计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第三节神奇的微生物

吴圩中学陈晓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

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举例说出病毒、细菌以及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微生物有关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感悟生命关爱健康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描述病毒、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

2描述病毒、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描述病毒、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动画资料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观看日本侵华细菌战影片

《细菌战》讲述了抗战末期,日军生化部队抓捕大批中国人进行疯狂的“细菌活体实验”以独特的视角反映和揭秘了731部队许多鲜为人知的恶行,可谓中国版“生化危机”剧中很多细节都有着真实的历史依据,生化武器、活体实验、病毒攻击等众多历史谜团都将在剧中被一一揭秘,我们对于细菌有了初步的认识。〔图片展示〕

生:学生们议论纷纷,说着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关于细菌的问题。甚至有一些学生还经历过脚气病,知道用什么药等等。

设计意图:图片展示让学生进入一定的情境,让它们有热爱国家的情怀同时关注自身健康的意识。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生活,认识世界,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新课新授,相互学习

﹙一﹚细菌

师:图片展示球菌,杆菌,螺旋菌以及细菌结构模式图

生:相互讨论,交流,自己去探索细菌的世界

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引导他们总结归纳出细菌的结构

生1:1细菌具有细胞的一般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核区,核质裸露,没有核膜包被。

生2:2细菌没有真正细胞核的,称为原核生物

生3:3细菌一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保护运动等等功能

师:板书—1细菌的结构,同时评价学生总结,给予表扬

生:学生们的热情很高,全员参与

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是引导者,试图让学生去观察,分析,探究,相互合作交流,取长补短,从而调动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习的热情。

师:细菌在自然界里无处不在,有人谈“菌”色变。这些简单的微生物它们是怎么生

活的,它们对我们人类来说是有害还是有利呢?

生1:细菌让我们生病,它们是有害的。

生2:我们看不见它们,我们不知道它们怎么生活。

师:同学们要善于发现问题,并且不能片面的看问题,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事

物,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认识事物

生3:我们周围都有细菌对我们没有造成伤害,所以不能说它们是有害的。

生4:我们喝的酸酸乳,酸酸甜甜很好喝。它们有的是有益的,但是有的会让我们生

病比如肺结核、肺炎分别是有结核杆菌、肺炎双球菌引起的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很对,细菌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的,既有害又有利的。但是

作为大地的“清洁工”,细菌对我们生活的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们把动植物

的尸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归还给大自然。

生5:原来它们作用这么重要,否则地球上都是尸体太恐怖的。

师:板书—2细菌生活的方式腐生和寄生

3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通过班班通和多媒体资料学生掌握起来还算可以,所以老师要让学生敢于去想,去做,别

害怕胆怯,勇敢面对一切,相信自己什么知识都能驾驭。学

有所获,大胆设想——未来是掌握在自己手里。

〔二〕真菌

师:电视广告—猴头菇饼干养胃的,里面有猴头菇以及我们吃的香菇、木耳、银耳、

金针菇等等,它们不是植物而是真菌。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真菌,真菌

种类繁多,适应性强。几乎所有的有机物上都能发现真菌的存在,但它们在潮湿

营养丰富的环境里生长得很好。发现生活中的真菌,找一找它们与人类有什么样

的关系呢?(多媒体课件展示--真菌)

生1:观察酵母菌细胞结构示意图指出真菌的结构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

生2:真菌和细菌不同,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生3:人、动植物、真菌都属于真核生物

生4:真菌有的可以食用,药用,可以分解动植物遗体,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师:真菌也像细菌一样能够使人、动物、植物生病,人的脚癣由真菌引起的;还有误

食有毒真菌鬼笔鹅膏,会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夏天很多东西都容易生霉,不同颜

色不同种类的霉菌也属于真菌。所以同学们我们看待微生物不能存在偏见,在生

活中,它们不停的变化,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它们。

师:板书—1真菌的结构

2真菌生活的方式腐生和寄生

3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引导,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微生物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有着不可预知的未来,以后的生活是否受到影响,都是

未知数,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们想去探索未知的

世界。

(三)病毒

师:至今都令人恐怖的2014年埃博拉病毒,在非洲4国已经夺走887人的生命,报告累计感染病例数超过1600例。它迅疾突破人体免

疫系统,在非洲多个区域肆虐的埃博拉病毒因发病快、致死率高,

正引起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警惕。〔图片展示〕病毒如此的猖

狂,我们难道就应该害怕它们吗(

非典病毒,艾滋病毒,乙肝病毒图片展示)

生1:病毒个体很小,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生2:病毒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病毒只

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离开寄主不久就会死亡。

生3:寄生在植物身上的叫植物病毒,寄生在动物身上的叫动物病毒,寄生在细菌上

的叫细菌病毒。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们发言,让他们说出所有知道的关于病毒知识,施展他们的才能,让他们有成就感,从而内心真正意义的得

到满足,更爱学习。

师:图片展示病毒与真核细胞、大肠杆菌大小比较示意图,更加形象直观,学生们都

能比较出来。

生4:病毒是最小的微生物。

生5:病毒形状多样。

师:神奇的病毒与我们人类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想一想

生6:病毒引起生病,流行性感冒、肝炎、狂犬病、艾滋病、禽流感等等。

生7:利用乙肝病毒、甲肝病毒、流感病毒、狂犬病毒研制出了一系列的疫苗。

师:板书—1病毒的结构-无细胞结构,有遗传物质和蛋白质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锻炼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他们搜集资料,归纳知识点的能力。帮助他们成为真正

的学习的主人。

师:这些生物我们是看不见的,当显微镜发明时,才知道它们的真实存在,所以我们

称它们为微生物。不管是细菌、真菌还是病毒,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息息相关,

我们需要去重新认识它们。学完这章,同学们你们到底掌握了什么?

三.拓展应用,迁移知识

师:课本30页的探究实验—霉菌生活的环境,要求每位学生试着去观察,然后4人

一组讨论,说说你们的想法。我相信大家肯定能有收获,同时注意探究实验的4

大步骤。有的同学甚至把生霉的一些“作品”带到了课堂,大家的热情都很高。

生:提出问题--霉菌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作出假设--霉菌生长需要适宜的水分、温度和丰富的营养等条件.

设计实验--拿出材料袋的四块烘干的面包,用牙签在... 学生自主

探索,开拓思维能力

得出结论:霉菌生长需要适宜的水分、温度和丰富的营养等条件师:归纳总结提出防止家中食物或者衣物霉变的具体措施,同时指出对于微生物的了解可以上网查查。很多知识是需要我们慢慢积累的,

愿同学们多学习多思考。

设计意图:教学中为学生设计探究实验,让他们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培养探索的精神,开拓思维,把课

堂这个大舞台留给未来的接班人。

四.课堂小结,反馈知识

填表题

单元评价14-17页

板书设计:

第三节神奇的微生物

一细菌

1细菌的结构

2细菌生活的方式腐生和寄生

3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二真菌

1真菌的结构

2真菌生活的方式腐生和寄生

3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三病毒

1病毒的结构-无细胞结构,有遗传物质和蛋白质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教学反思:

学生们自我感觉还是比较好的,都说学到了知识,知道什么是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以及微生物的生活方式,同时还

有与人类的关系等等,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积极性也比较

高,总体还可以。但是有不足之处,仍然有几个同学总是心

不在焉的,也许是内容量太大,学生们的注意力不能太集

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