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道路工程施工方案及方法

田间道路工程施工方案及方法
田间道路工程施工方案及方法

田间道路工程施工方案及方法

一、拆除旧砌体

破本工程的拆除内容为:旧砌体拆除。拆除施工应当采取不同的拆除方法和拆除顺序,但应遵守“先上后下”的基本原则。

(一)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方法。

为了保证安全拆除,必须先了解拆除对象的结构,弄清组成各部分结构构件的传力关系,才能合理地确定拆除顺序和办法。因此,拆除的顺序,原则上就是承受力的主次关系,或者说按传力关系的次序来确定。即先拆最次要的受力构件,然后拆除次之受力构件,最后拆主要受力构件。

(二)拆除措施。

拆除时,必须明确负责人在现场指挥,督促作业人员严格按方案规定施工。施工现场的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禁止穿汗背心、短裤、拖鞋,严禁酒后上岗作业。高处作业不得任意向下抛掷拆除的物料,禁止用人力推倒方法进行拆除施工。使用吊放工具或起重设备,要有专人指挥,机操、指挥和司哨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允许超载、斜吊,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拆除下来的废旧材料应及时清运出场,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废物。运输过程中严禁发生抛、洒、滴、漏等污染环境的行为。

二、土方开挖

1、土方开挖采用自然放坡开挖。

2、开挖方式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开挖进行配合。土方采用分段分层开挖的方式进行,开挖深度3m以内的采用挖掘机一次开挖至距沟槽底0.2m,开挖深度超过3m的,采用挖掘机分两次开挖至距沟槽底0.2m,挖出的土方用自卸运土车运至指定余泥堆场。

3、沟槽基底标高以上0.2m的土层,采用人工开挖、清理、平整,以免扰动基底土,严禁超挖。

4、沟槽开挖过程中,不同土层面标高须报验监理、业主确认,并做好记录。

5、土层与设计不符时,及时通知设计、监理单位,由设计、监理及施工单位共同商讨处理方法。

6、排水措施

在沟槽外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截止沟槽外地表水流入沟槽,集水井内的污水经沉淀后排放。

7、注意事项

(1)开挖后的土方如达到回填质量要求并经监理确认后应用于填筑材料,不适用于回填的土料弃于业主、监理指定地点。

(2)沟槽开挖时其断面尺寸必须准确,沟底平直,沟内无塌方,无积水,无各种油类及杂物,转角符合设计要求。

(3)土方外运采用载重自卸车,沿施工现场临时施工便道,将余泥运至弃土场。

(4)夜间开挖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三、路床整形碾压

整型:每10M一个断面2-3点测量高程,用石灰打点后,采用平地机按规定的路拱进行整平和整型。在整型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过。

碾压:碾压前的含水量要略大于最佳含水量。采用先轻后重的方法进行碾压,碾压时应从低向高处进行碾压(弯道由内向外碾压),用振动压路机振压4—6遍,振动启闭应在行车中进行,停车时不得启闭振动开关。用12—15T压路机一档压二遍,后用18—21T压路机一档压二遍、二档四至六遍直至密实度达到要求(最好当天压完)。压路机在碾压路段禁止调头、换档、转向。两边多压2—3遍,外侧应超路面宽度50CM压3-4遍后再正常碾压。同日施工两段接头处应采用搭接形式。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有5—8m不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应与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一起进行碾压。

四、连砂石换填

1)换填连砂石前首先将基槽内的砖块、木屑等杂物清理干净,且经过检查验收做好隐检记录。

2)检验换填料质量:换填土采用连砂石,优先利用基坑中挖出的原土,验收回填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

3)回填应分层铺摊,常温虚铺设厚度为200-300mm(人工夯实不大于200mm).每层土铺摊后,随之采用机械、铁锹找平。

4)回填应从最低处初开始.由下向上整个宽度分层铺填.回填虚铺厚度一般为250mm.夯

实之前对虚铺层要反复整平。打夯机依次夯打,均匀夯布,排夯搭接不小于10cm。大面积回填完后,然后再挖管道,回填地下管道周围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径的0.5m以上,并且管道底部和近侧要用人工捣实,应避免机械损坏管道。

5)分层分段夯实,分段接槎处每层接缝处应作成大于1:1.5的斜坡,碾迹重叠0.5~1m,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6)填方超出基底表面时,应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

7)填方全部完成后,表面应进行拉线找平,凡超出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填找平夯实。

五、铺设连砂石垫层

利用推土机、装载机进行路面平整,振动碾碾压,需补土或余土外运时用装载机装车,2辆5T自卸汽车运输,人工修整、局部夯实处理。连砂石垫层由自卸汽车运至施工现场,装载机摊铺,推土机找平,振动碾碾压。

路基土方大型机械设备碾压不到的部位,采用打夯机进行夯实,打夯时要求保证不出现漏夯现象。

铺设路面连砂石层碾压后,在完成路基处理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采用自卸汽车从料场运输泥结碎石进行面层碴料铺筑,碴料铺筑采用人工进行,铺筑厚度控制在10公分,铺设完成后,采用自行式振动光轮压路机进行碾压,压实时按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逐步加荷。压实顺序为:先由路缘向路中心,再从中心向两旁顺次碾压,前后两次轮迹重叠15~20cm。

在完成碾压后,进行压实检验,只有当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段工程的施工。压实质量是道路工程的关键质量控制点,压实试验按监理工程师要求进行。填土前进行碾压试验,确定碾压机械、铺土厚度、碾压遍数等,做为施工的依据。

六、混凝土面层

(一)模板的制作及安装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模板全部采用钢模。因为钢模要作为三辊轴滚动的承重导轨,所以钢模必须有足够的刚度,以确保路面的平整度。钢模用9~11mm厚的槽钢加工而成,根据主线和匝道路面厚,采用25cm高度的槽钢。按设计要求在槽钢上预留拉杆孔。槽钢外侧采用三角架斜撑,打钢筋固定模板,模板安装过程中,除按设计线形和设计标高正确就位外,安装之后的检查调整必不可少。首先,检查通过三角架打路基的钢筋是否稳固,然后用三轴在安装好的模板上空滚1次,以便检测模板是否牢固;其次,检查模板接头是否顺

滑,前后两块模板是否有错台。如果有错台或不顺滑的情况,需重新调整;最后,检测模板顶面(包括接头处)是否有凸凹不平的现象,如果有,需用砂轮打磨,确保三轴滚动的平稳性,最终达到路面平整度的要求。

(二)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保持车况良好,运输过程中不得出现漏料、漏浆现象。

(1)、混凝土运输车将水泥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时,在施工的另外一幅路面上掉好头倒行至卸料地点,由专人指挥卸料。卸料应到位,严禁碰撞摊铺机和前场施工设备及仪器。卸料完毕后车辆应迅速离开。

(2)、按设计路面分块位置,采用前置式设定边缘加强钢筋、补强钢筋网和胀缝板,所有钢筋及胀缝板位置必须准确,支架牢固,按设计要求涂好沥青或防锈漆。

(3)、胀缝板的传力杆安装好后,采用预浇方式加以固定,预浇高度以埋住传力杆为宜,并及时用振动棒捣实。

(4)、纵向缩缝为假缝,设置拉杆。拉杆中部10cm范围内涂防锈漆,拉杆是直径为14的螺纹钢筋、长70cm,采用机械自动设置,间距为55cm。

(5)、路面横向接缝均设传力杆,传力杆应采用R235的光圆钢筋,长度为45cm,间距为30cm,加工断口应垂直、光圆,必须采用锯断,不得挤压切断,用砂轮打磨掉毛刺,并加工成2~3mm圆倒角。在传力杆的一端20cm长的范围涂防锈漆,且涂防锈漆端在相邻板块中交错布置,传力杆搬运过程应防止变形和聚乙烯薄膜的脱落。

(6)、胀缝传力杆涂防锈漆端包裹聚氯乙烯薄膜,并留3cm空隙填纱头。以保证传力杆的准确定位,传力杆采用前置式埋设工艺,最外侧一根传力杆与板边的距离控制在15~25cm.

三辊轴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三辊轴式摊铺机是介于普通小型机械与滑模摊铺机之间的中档机械,由2个驱动器和3根轴组成。第一个驱动器驱动前1根偏心轴转动,完成摊铺和振捣功能;第二个驱动器驱动后2根轴转动,带动整部机器前后移动或中止。偏心轴的偏心距,一般小于0.5mm,轴的振幅等于偏心距。振动轴以2500r/min的速度转动,对混凝土表面施加激振力。偏心轴始终是向后转动的,偏心轴对混凝土表面切削、振动及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作用将混合料向前推移及绕轴转动。混合料的粘聚力足够大,保持与轴接触时,混合料中的颗粒克服粘性阻力移动。由于颗粒移动速度不同,水泥浆和砂浆向混凝土表面上升,粗集料被压在混凝土内部或离开转动轴周围,实现提浆功能。随着颗粒运动和分离,混合料的粘度也发生

变化,靠近轴的内层,以水泥浆为主,粘度较低,运动速度较快;靠近轴的外层,砂浆含量高,粘度增大,运动速度减慢;远离轴的层次,粗骨料含量高,粘度更大,运动速度更慢,其成套技术工艺的核心工序是排式振捣、3轴提浆整平及3m刮尺精平工序。

(三)滚动、振捣与整平

混凝土大面摊铺完成后,首先开动排式振捣器,对路面混凝土进行均匀振捣。然后开动三辊轴式摊铺机,沿模板反复滚动,三轴式机每滚动一遍,需要专人用4m直尺沿横向将浮浆刮掉,同时需及时清理模板顶端的散落混凝土,保证三辊轴机平稳滚动。三辊轴机滚动的次数,视混凝土振捣的情况而定,振捣后混凝土已比较密实,并且没有过多的浮浆的情况下,可停止滚动三辊轴机。无论何种情况,三轴式摊铺机的滚动次数不少于3次。混凝土的振捣主要靠排式振捣器完成,它主要由一排间距均为40cm、功率为1.1kw的振动棒(可机械升降)构成,以机械自动行进方式推移前进(行走速度为1.2~1.5m/min)。振捣时人工根据情况进行余料处理或补料,确保振捣后混凝土表面基本平整,略高于模板顶。在排式振捣器行进的同时埋设好纵向拉杆。三轴式摊铺机具体操作时,三轴整平机应来回滚压3~4遍,期间人工铲原浆进行找平,再过三轴整平机。经三轴整平机整平,还不能达到规范所规定的平整度要求,待混凝土表面收缩硬化后,进行人工抹面。抹面由专门技术人员操作,采用灰刀进行放射状的平抹。充分保证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和粗糙度是此项工序的关键,而抹面的时间和力度又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该工种的技术人员需要专门的培训。

(四)混凝土切缝和拉毛

混凝土切缝时间必须掌握好,过早切缝会造成混凝土中粗集料脱落,过迟切缝则会产生早期裂缝甚至断板,因此切缝时间应控制恰当。一般控制在施工温度与施工后时间的乘积达到300~400℃·H时开始进行,经试切后决定。切缝时应先每5m放桩,再弹线放样,并采用定向架引导切割机行走,使切缝直顺。混凝土路面浇注完后,马上可进行人工拉毛。机械磨浆,人工抹面,人工抹平要掌握好表面水份收干度,人工至少要抹平压光三~四遍。拉毛要掌握表面抹平干湿度后,才能进行拉毛,拉毛深度要按图纸要求的表面构造深度沿横坡方向拉毛,一般保证在1.5~2mm以上。交叉路口拉毛要按图纸要求的方向进行拉毛,毛线两边要对直,绝对不能把毛线拉弯拉斜,发现毛线有弯斜的要马上压平返工。切缝,保证路面接缝平直、连续,缩缝使用切缝机切割,切缝工作要等砼强度达到8~12MPa时才能进行切缝。切缝每一幅长度要按设计图纸要求进入弹墨线,弹墨线要顺,从拉毛线沟,进行切割,切割时要保证切缝深度8~10cm,切缝线要确保直线,严禁切缝出现弯弯曲曲现象。

(五)养生

整平后,需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生。混凝土养生到一定的强度后,及时用4m直尺沿

路面板块横向、纵向进行平整度检测。养生到28d后,对混凝土路面进行取芯,检测混凝土的强度、密实度和厚度。这些检测项目需及时进行,为下一步的施工提供数据参考,以便改进和优化施工方案。

(六)接缝处理

1、接缝钢筋

对于交通繁重的道路,为保证混凝土板之间能有效地传递荷载,防止形成错台,应在胀缝处板厚中央设置传力杆。传力杆一般长40~60cm,直径20~25mm的光圆钢筋,每隔30~50cm设一根。杆的半段固定在混凝土内,另半段涂以沥青、套上长约8~10cm的铁皮或塑料套筒,筒底与杆端之间留出宽约3~4cm的空隙,并用木屑与弹性材料填充,以利板的自由伸缩。在同一条胀缝上的传力杆,设有套筒的活动端最好在缝的两边交错布置。

由于缩缝缝隙下面板断裂面凹凸不平,能起一定的传荷作用,一般不必设置传力杆,但对交通繁重或地基水文条件不良路段,也应在板厚中央设置传力杆。这种传力杆长度为30~40cm,直径14~16mm,每隔30~60cm设一根,一般全部锚固在混凝土内,以使缩缝下部凹凸面的传荷作用有所保证;

2、灌缝

(1)接缝处理:

a、施工前必须对接缝进行清理干净,必要时采用钢丝刷或铲刀清理。

b.较深的接缝先填泡沫塑料或细粉料作背衬材料,施工部位干燥。

(2)施工操作:

a.填嵌水平接缝时,将配好的胶液慢慢填入接缝空隙直到饱满即可。

b.垂直缝的施工办法:待配好的胶液初凝成膏状胶体时,方可用挤压枪或灰刀批嵌入接缝内。

(3)施工注意事项

a.施工温度宜在5℃以上,施工时要保持施工环境空气流通。

b.当进行垂直缝施工时,若胶液太稀,可掺入A、B料总量约5-10%的增稠剂搅拌成膏状胶体使用,配好的材料应在40min内用完。

C.挤嵌入缝内的胶体必须密实饱满、不得有空洞、断头现象,嵌满后应及时修整密封胶使其表面光滑、美观。

d.为避免施工过程胶液沾污饰面,应在施工缝两边贴上隔离纸。

e.施工完毕的工具,若需要清洗,可用二甲苯或丙酮。

七、泥结石面层

1、泥碎石路面: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测量定位→布置料堆→摊料→拌和。整平→碾压→检查验收。 1)原材料:

石料:采用轧制的碎石,粒径为2~4cm,石料等级不低于3级,扁平细长颗粒不超过20%,近似正方形有棱为好,不能含有其它杂物。

粘土:塑性指数一般大于12~20,粘土中不得含腐殖质或其它杂物。粘土用量一般不超过碎石干重的20%(按重量计)。

(1)准备工作。包括放样、布置料堆、整理路槽等。

(2)摊料:在压实的路基上按松散铺厚度(压实厚度1.2倍)摊铺碎石,要求碎石大小颗粒均匀分布,厚度一致。碎石铺好后,用6~8t压路机碾压 3~4 遍,直至石料无松动为止,碾速宜慢,25~30m/分钟。碎石摊铺后,将规定的用量土,均匀地摊铺在碎石层顶上。

(3)拌和、整平:泥结碎石面层使用拌和法,碎石和土摊铺完毕后开始拌和,拌和一遍后,随拌随洒水,一般翻拌 3-4遍,以粘土成浆与碎石粘结在一起,然后用平地机械或铁锹等工具将路面整平。整平之前应注意高程检测。

(4)碾压:整平后用6~8t压路机洒水碾压,使泥浆上冒,表层石缝中有一层泥浆即停止碾压。过几小时后,再用10~12t压路机进行收浆碾压 1 遍后中撒嵌缝石屑,再碾压2遍。

(5)检查验收:压实后的土体取样试验频次每 200m3取样一次或由监理根据工程实际确定试验频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