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装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创新探索

室内装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创新探索
室内装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创新探索

246 HUANJINGYUFAZHAN ▲

朱思洁

(湖北美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满足了基本的温饱需求之后,人们将提升的目标转移到“住”

的层面上。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和室内装饰需求也不断提升,近年来,伴随着“环保”和“生态文明”理念的兴起,人们对室

内设计和环境艺术的融合需求逐渐走高。现代室内设计除了基本的舒适感,还需要综合各种空间美学的理念,融入地理、人文、环境和人

际交往等诸多因素,利用装饰设计来寄托居住者的情感,从而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意境美。

关键词:室内装饰;环境艺术;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9)05-0246-02

DOI:10.16647/https://www.360docs.net/doc/da9913428.html,15-1369/X.2019.05.147

Innovative exploration of interior decoration in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Zhu Sijie

(Hubei Academy of Fine Arts, Wuhan Hubei 430000,China)

Abstract:The economic base determines the superstructur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people will transfer the goal of upgrading to the level of “living” after meeting the basic needs of food and clothing.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s aesthetic level and interior decoration demand are also rising.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ise of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people’s demand for the integration of interior design and environmental art. In addition to the basic comfort, modern interior design also needs to integrate various spatial aesthetic concepts, integrate many factors such as geography, humanities, environment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use decorative design to repose the emotion of living, thus creating a special artistic conception.

Keyword:Interior decoration; Environmental art; Innovative design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居住环境是属于情感和归属的需要,但是随着近年来,全球污染加剧和生态破坏,人们对于环境回归的意识逐渐加强,对室内装饰设计的要求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归属感”而到达了一种审美需求和创造力的层面。人们对于这种科学、自然、环保的装饰设计需求不仅仅体现在装饰内容上,还体现在装饰材料上,因此,想要将室内装饰和环境艺术设计完美结合并寻求突破创新,就需要明确两者的含义以及目前室内装饰设计的发展趋势。

1?室内装饰与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内涵

1.1?什么是室内装饰

室内装饰是基于人们的生活需求和社会活动,通过合理有序的组织和塑造,打造一个舒适、方便且具有美感的室内环境的一种综合性艺术。现代室内装饰理念中融合了现代科学技术、各类文化艺术以及心理学、地理、建筑设计、人体工程学、美学和科技材料教学等。根据人们生活需求的不同,室内装饰的种类也十分丰富多样,比如商场室内装饰、酒店室内装饰、办公室内装饰、家庭室内装饰和公共设施室内装饰等等。室内装饰依附于建筑实体,主要包括室内装修和室内陈设,室内装修有墙纸壁画、空间造型、灯光照明等等,而室内陈设分为硬装和软装,包括家具家电、日常用品、灯具炊具、卫生洁具以及各种陈设品等等。室内装饰能通过利用和改善室内空间,以装修装饰的方式美化室内环境。

1.2?什么是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属于现代艺术设计学科,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围合、组织手段,对室内外空间界面进行形态、质地、色彩等艺术处理,运用光照、家具装饰等造型布置,配置部分水体、雕塑、植物花卉等,让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呈现出一定的风格和氛围,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和视觉审美。与室内装饰不同,环境艺术设计的范围除了室内还包括室外的空间环境,是利用艺术设计对空间进行整合设计的一种实用性艺术。环境艺术设计所包含的学科理念也十分广泛,包括城市规划学、环境行为学、建筑学、环境心理学、人类工程学、社会学、设计美学、考古学、历史学、生态环境学、宗教学、文学等等。[1]

2?室内装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2.1?装饰材料问题

经历过室内装修的人都知道,在目前的室内装饰中,居住者和设计师倾向于美观、耐用的一些材料,如木质家具等,而基本的装饰装修中,都会粉刷墙体,这些材料都会涉及到装修甲醛。基本上90%的室内装修完成后,都会有甲醛超标的问题。如果是家庭室内装饰,一般居住者会采用空置、通风等方式自然淡化室内甲醛含量,而办公室和酒店、商场等一些商用场所室内装饰,则会与专业的公司合作去除甲醛。但是不论哪一种方式,都不能彻底杜绝甲醛的存在。

其次是由于经济限制等原因,目前环保美观的装饰材料大多价格昂贵,考虑到成本问题,很多人都愿意选择非环保材料。此外室内装饰设计有一定的时效性,一些可更换的装修装饰材料在废弃后是无法再回收利用的,这些废弃物被丢弃成为垃圾,严重污染了周围的生态环境。2.2?设计理念问题

我国近些年的室内装饰艺术设计理念存在两大问题:设计理念不合理、抄袭模仿成风。

现代室内环境设计时,融入了太多现代化和中西方的元素,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工作需求量大,且对于室内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和审美,因此,各地大大小小的装饰设计公司拔地而起,其中很多的设计师并没有专业的理论基础。因此现代室内装饰设计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理念,比如室内金碧辉煌、过于奢华,或者东拼西凑、杂乱无章,甚至很多室内面积本来就小,还加入很多大型的装饰品和家具[2]。

其次是我国很多室内设计存在大面积复制的情况,同一个室内设计师设计的内容风格相似程度高达90%,一旦某处出现好的装修风格和材料,大家就蜂拥而上进行复制抄袭。

3?室内装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3.1?可持续发展观念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分析

设计艺术学院积极开展特色专业建设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努力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定期开展专业讲座和技能教学辅导,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教学结合产业,文化结合艺术,让教师带领学生,做到教学出成绩,工作出成果,紧密联系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先进教学管理模式。 一、专业特色 我院环境设计专业积极响应学院“大力发展专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号召,在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开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实训条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践改革,按照“能力主线、任务载体、实践主导、项目教学”的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院校创新应用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探讨。 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院校提出的客观要求,是专业教育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高等院校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实现学生与企业“零距离”就业的关键所在.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以市场行业需求为导向,面向景观设计和室内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生产一线,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景观设计与室内设计技术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的职业能力,能从事环境艺术设计与施工等职业岗位技术工作,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会创意、能设计、擅实作、长沟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围绕应用型、地方性、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强化实践教学,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实践教学方案,并以专业实践、顶岗实习等项目来具体体现。实践教学设计了多种教学形式和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其内容设计结合理论教学和业界实际,针对性强,使学生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基础上拓宽范围或向纵深发展,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达到培养方案的人才质量指标,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社会,融入行业,快出成果。 环境设计专业是许昌学院设计学院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自2004年建立以来,本专业以环境设计学科为背景,面向全国,定位于培养具备环境设计专业

室内装饰设计论文

室内装修论文 摘要:自从人类有了建筑活动,室内就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并开始对室内环境有所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室内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发展与不断丰富多彩。室内设计的任务就是综合运用技术手段,考虑周围环境因素的作用,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发挥创作思维,创造一个既符合生产和生活物质功能要求,又符合人们生理、心理要求的室内环境。 一.室内装饰要素 1.空间要素。空间的合理化并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是设计基本的任务。要勇于探索时代、技术赋于空间的新形象,不要拘泥于过去形成的空间形象。 2.色彩要求。室内色彩除对视觉环境产生影响外,还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心理。科学的用色有利于工作,有助于健康。色彩处理得当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取得美的效果。室内色彩除了必须遵守一般的色彩规律外,还随着时代审美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3.光影要求。人类喜爱大自然的美景,常常把阳光直接引入室内,以消除室内的黑暗感和封闭感,特别是顶光和柔和的散射光,使室内空间更为亲切自然。光影的变换,使室内更加丰富多彩,给人以多种感受。 4.装饰要素。室内整体空间中不可缺少的建筑构件、如柱子、墙面等,结合功能需要加以装饰,可共同构成完美的室内环境。充分利用不同装饰材料的质地特征,可以获得千变完化和不同风格的室内艺术效果,同时还能体现地区的历史文化特征。 5.陈设要素。室内家具、地毯、窗帘等,均为生活必需品,其造型往往具有陈设特征,大多数起着装饰作用。实用和装饰二者应互相协调,求的功能和形式统一而有变化,使室内空间舒适得体,富有个性。 6.绿化要素。室内设计中绿化以成为改善室内环境的重要手段。室内移花栽木,利用绿化和小品以沟通室内外环境、扩大室内空间感及美化空间均起着积极作用。 二.室内装饰的基本原则 1.室内装饰设计要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室内是以创造良好的室内空间环境为宗旨,把满足人们在室内进行生产、生活、工作、休息的要求置于首位,所以在室内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使用功能要求,使室内环境合理化、舒适化、科学化;要考虑人们的活动规律处理好空间关系,空间尺寸,空间比例;合理配置陈设与家具,妥善解决室内通风,采光与照明,注意室内色调的总体效果。 2.室内装饰设计要满足精神功能要求 室内设计在考虑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时,还必须考虑精神功能的要求(视觉反映心理感受、艺术感染等)。室内设计的精神就是要影响人们的情感,乃至影响人们的意志和行动,所以要研究人们的认识特征和规律;研究人的情感与意志;研究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设计者要运用各种理论和手段去冲击影响人的情感,使其升华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室内环境如能突出的表明某种构思和意境,那末,它将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更好地发挥其在精神功能方面的作用。 3.室内装饰设计要满足现代技术要求 建筑空间的创新和结构造型的创新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应取得协调统一,充分考虑结构造型中美的形象,把艺术和技术融合在一起。这就要求室内设计者

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色彩在建筑装饰设计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与形状相比,色彩更能引起人的视觉反映,而且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情绪。因为在人体的各种知觉中,视觉是最主要的感觉,据说人依靠眼睛可获得约87%的外来信息。而眼睛只有通过光的作用在物体上造成色彩才能获得印象。故色彩有唤起人的第一视觉的作用。色彩能改变室内环境气氛,会影响其他视知觉的印象。故有经验的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都十分重视色彩对人的物理的、生理的和心理的作用。十分重视色彩能唤起人的联想和情感的效果,以期在室内设计中创造出富有性格、层次和美感的空间环境。所以学习和掌握色彩的基本规律,并在设计中加以恰当的运用,是十分必要的。 一、色彩的基本知识 (一)色彩三要素。色彩是可见光刺激人的眼睛时所产生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以及黑、白、灰、金、银的感觉。任何颜色均由三种要素构成,这就是色彩的色相、明度和纯度(或称艳度)。色相——指色彩的相貌和名称,也就是它所显现的颜色。它主要用来区分各种不同的色彩。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明度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色彩加黑或白之后产生的深浅变化;二是指色彩本身的明度,如黄色明度高,蓝色明度则低。纯度——指色彩的鲜、灰程度,即色彩中色素的饱和程度的差别。原色和间色是标准纯色,色彩鲜明饱满,所以在纯度上亦称“饱和色”。如加入白色,纯度减弱(成“未饱和色”)而明度增强了(成为“明调”);如加入黑色,纯度同样减弱,但明度也随之减弱,则为“暗调”。 (二)色彩的性格。1.红色:让人联想太阳、火焰和鲜血。红色最寓刺激性,象征着热烈、吉祥、喜庆和鲜美。而且红色又有危险、警觉的信号和带有鲜血恐怖的寓意。2.橙色:让人联想到阳光、鲜花、水果,或者是成熟的季节。有明朗、活泼、华美的含义。但有时会令人有烦躁的感觉。3.黄色:是光明的象征,令人联想到黄金、阳光和鲜花、水果。黄色在所有彩色中明度最高,最具明快、欢迎感觉,既高贵又娇媚。4.绿色:是大自然的颜色,充满生机,象征着和平与安全;绿色还寓意表青春和希望。嫩绿色让人感到新生与春天,墨绿色却可以联想到深沉平静的湖水和树林。5.蓝色:我们自然会联想到海水与天空。有清爽、凉快的感觉。蓝色是极平静的颜色,令人有纯洁、理智和朝气蓬勃的感觉。现代科技的重要课题是宇宙空间和深海的探测,因而,蓝色又是代表现代科技的常用色。蓝色与白色调和后在光线充足的房间以显示柔顺、雅淡、清爽和宁静的气氛。从消极方面看,蓝色也容易引起阴郁和冷淡的感觉。6.紫色:紫色也是一种鲜花与水果的颜色,紫色还是中外帝王将相服饰的专用色。紫色在所有彩色里是明度最低的色。紫色是高贵、古朴、庄重而带神秘的色彩。明度提高后的淡紫色,有舒宁柔雅的感觉,可制造尊贵、豪华、不凡俗的气氛。然而,紫色又是最难使用的色,容易产生阴暗、污秽和媚俗的感觉。7.白色:是纯洁、神圣和光明的象征,在所有颜色中最为明亮。与各种颜色相配均有好的效果。有时候,白色会有冷漠和哀伤感觉。8.黑色:是所有颜色中最暗的色,具有严肃、坚毅、质朴、稳重的品格,有一种神秘感。它与各色相配效果俱佳,然而,黑色也使人联想到黑暗、压抑和罪恶。9.灰色:是介于黑白两者之间的色,浅灰近似白而深灰接近黑,灰色是非常沉着与朴实的色,单独使用易产生空虚和阴冷的感觉。所以,灰色常与蓝白色配用。10.金、银色:是一种特有的金属光泽色。金色使人联想到黄金与富贵,银色使人联想到白银与月光。金色、银色都代表了豪华与高档。与其他各色相配都有调和自然的效果。 (三)色彩的感觉。色彩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对人视觉的刺激,一般会引起人们一定的感觉。 1.色彩的重量感:色彩的重量感主要取决于色彩的明暗程度。一般来说高明度的色彩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考察报告

环境设计专业考察报告 (系部):美术与设计系专业:艺术设计班级:12级环境艺术设计 市场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广告策划、产品包装等装潢设计,设计人才是一个行业的智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广告公司、印刷制版公司、设计室、报社、图书出版行业、影楼、喷绘制图公司、电子出版社等相关领域的工作,也可从事Internet 行业中美术设计、页面开发制作、界面设计、电子商务等当今流行行业的工作。由于我国在该领域的起步较晚,所以对该专业的专门人才需求量大,前景十分广阔。为了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市场状况有进一步了解,还有掌握并提高学生们的设计市场调研能力,2015年11月初我系毕业创作指导教师带领12级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全体学生深入的行业专业调研,我们主要从家具市场、展示空间、模型制作公司及酒店等方面进行了市场调查与分析。通过调研对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趋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提高了学生们的设计阅历。 一、专业考察的主要内容 考察主要分为四个个阶段,第一段家具市场:在南宁我们考察了传统家具卖场、深入家具加工厂进行学习与了解。 第二阶段到了广西科技馆,学习了展示空间的空间及功能构成。 第三阶段是参观了爱思特模型制作公司,主要是模型作品欣赏,模型制作流程的了解及模型制作工艺的学习。 第四阶段明仕田园,主要考察了山庄建筑的特点及与周边环境的浑然天成。 这一路上参观考察了非常多地方,让学生们收获到很多,每天都把收获和感触写到了考察日志中,给子自己一些丰富的回忆。这次考察带给学生很多专业方面的知识,让师生们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打开了设计的灵感。 二、专业考察过程 第一阶段到南宁家具市场: 考察了南宁家具卖场及家具加工制作工厂,传统中式家具卖场内同学们饱览了各类样式及各类材料的传统家具。切身体验了中国传统家具的魅力。随后参观了一个传统家具制作工厂,在这个过程里。师生们和各种技工师傅交流学习,受益匪浅。对学生们后期的毕业设计有很多借鉴作用。

室内设计原理论文

室内设计原理论文-漫谈室内设计风格 学校:济南大学 学院:土木建筑学院 班级:建筑二班 学号:20120621050 姓名:刘明

漫谈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风格摘要: 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装修工程施工的法律依据。室内设计按建筑类型可分为住宅建筑室内设计和公共建筑室内设计两大类型,不同的建筑类型其室内设计有不同的特点。室内设计就是为特定的室内环境提供整体的、富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它包括概念设计、运用美学和技术上的办法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特定的室内环境”是指一个特殊的、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成形空间。设计师必须具备美学、适用性和技术上可行的欣赏能力,设计师还必须具有广泛的知识面,了解室内设计中用到的各种类型和特色的室内陈设品和器件饰物。家具、灯具、地毯都是经常选用的诸多材料和饰品。此外,设计师必须熟悉设计、艺术和建筑的不同风格及其历史背景。那么我今天就来谈谈室内设计的风格体现。 关键词:传统风格、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自然风格、折中风格 风格 种类 传统风格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自然风格折中风格 一、二、三、中国古典、 古埃及、希 腊古典、古 罗马、哥特 式、伊斯兰、 意大利、巴 洛克、洛可 新古典主 义、当代风 格 组成风格地中海风 格、乡乡俗 格 欧式风格

可、和式风 格 所谓风格就是一定时期社会元素在哲学、建筑、艺术等领域中具有的个性化特征;流派是指在这一时期对个性化特征的不同认识而形成的派别。室内设计的风格和流派,主要对室内场景和人的心理进行设计。室内设计运用事物色彩、方位、属性、形状、布局、造型来表现合谐美观。室内设计风格的形成,是一定时期内经济、政治、历史、文艺、科技、民风、气象、道德、意识、地域的综合反映,通过艺术改造,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形式。室内设计的风格主要可分为:传统风格、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自然风格以及折中风格等。 一、传统风格 传统风格的室内设计,是在室内方位、布局、线条、颜色以及家具、陈设的造型等方面,引用传统的设计概念,并结合当时的科技水平进行改造而形成的一种设计风格。例如中国传统风格:崇尚庄重和优雅,吸取中国传统木构架构筑室内藻井天棚、屏风、隔扇、挂落、雀替的构成和装饰,明、清家具造型和款式特征等。多采用对称的空间构图方式,笔彩庄重而简练,空间气氛宁静雅致而简朴。又如欧式古典风格中典雅的古代风格、纤致的中世纪风格、富丽的文艺复兴风格、浪漫的巴洛克、洛可可风格,一直到庞贝式、帝政式的新古典风格等,追求华丽、高雅,居室色彩主调为白色,家具为古典弯腿式,家具、门、窗漆成白色。擅用各种花饰、丰富的木线变化、富丽的窗帘帷幄是西式传统室内装饰的固定模式,空间环境多表现出华美、富丽、浪漫的气氛。此外还有日本传统风格、印度传统

环境艺术设计理论考试题目

全国商业美术设计师(助理级) 环境艺术设计理论知识考卷 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题2分,共40分) 答题指导: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将代号填入括号中。 1、色彩三要素是指()。 A、黑、白、灰 B、红、黄、蓝 C、明度、纯度、色相 D、间色、复色、补色 2、现代风格的室内设计起源于1919年成立的包豪斯(Bauhalls)学派,其创始人是()。 A、W·格罗佩斯(W·Gropius) B、R·迈耶(R·Meier) C、P·约翰逊(P·Johnson) D、R·文丘里(R·Venturi) 3、构成设计中最基本的要素()。 A.黑、白、灰 B.点、线、面 C.平面、立体、构图 D.点、线、面、对比 4、在下图埃舍尔的作品中,所采用的图形表现手法是()。 A、共生图形 B、变维图形 C、矛盾图形 D、悖论图形 5、室内设计表现图的最终目的是体现()。 A、使用者的意图 B、设计意图 C、艺术性 D、科学性 6、正六面体处在视点的左上、左下、右上或右下方时,一点透视的正六面体可见到()。 A、一个面 B、二个面 C、三个面 D、四个面 7、依据特定构思而将某种客观物象的形肢解后重新组合成另一新造型图案的表现手法,称 之为()。 A、变形法 B、解构法 C、抽象法 D、简化法

8、下列四幅作品中,不属于矛盾空间的作品有( )。 A 、 B C 、 D 、 9、( )是一种既无明显界面又有一定范围的建筑空间。 A 、不定空间 B 、虚拟空间 C 、虚幻空间 D 、开敞空间 10、下列四组构图中,采用了移心式发射构图手法的是( )。 A 、 B 、 C 、 D 、

关于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关于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要充分展现知识的成背景、生长过程,实现教材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结构和课堂的教学结构和谐统一因为,每一结构都一个基本的框架过程.教材的识结构是:准备题——题——练习题;学生的知结构是:感知——理解—运用;课堂的教学结构是:引入—展开——结束.以上二种系如何呢?教材的识结构是学习和形成学生的认识结的必要前提,而课堂的教学构则是促进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的中介和力.因此,在这三种结构相互用过程中,教学结构的优劣接决定了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认知结构的转化效率.计和实施优化教学构是协调三种结构关的关键和主要机制,也优化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例如:在教学生计算“1至100个自然数的和时; 1.提出问:计算“1+2+3+……+98+99+100”我们知道1+2=3”“6+3=9”一个个加下去能得到结.但这种方法太烦琐,能否找到更的方法? 2.引导同学们从整体着眼灵活运用知识,提示学仔细观察,不按顺序计算,计第一个数与最后一个数的和;第个数与倒数第二个数的和,同学发现它们都为101,同学们会观察到第三数与倒数第三个数的和也是101. 如设S=1+2+3+……+98+99+100① S也可记为:S=100+99+98+……3+2+1② 上面十②得2S=(1+100)+(2+99+(3+98)+……+(99+2)+(100+1)

=(101+101+……+101)(100个) =101×100 所以S=(101×100)/2=101×50=5050 这样计算比我们按序做100次加法要方的多.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考后,组织讨论交流,不可以解决问题,更重的是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了算法,启了思维,提高了心算、速算、算能力,巩固了同学们的知识,炼了他们对知识的迁移和造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品质.这样同学们对计算“12+3+……+1000=?”就会感到困难了吧?3概括引导学生做题的思路.这样通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处理和再创,使数学教学真正成为思维活动教学,让学生学到活动学的精神、思维和方法. 在课堂教学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数学教学务必单纯传授数学知识的传统做法:题、讲听、讲练式的教学中解放出,把数学教学过程设计成有利全员多种感官自主参与学习自行获取知识的过程,能培养出具有创造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二、培养学生的奇心,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 初中生好奇心强、怀疑心理浓、求知理高、表现心理厚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不失时机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意激发创新兴趣,培创新动机,增强创新意识.好奇心是促进创新性设想的大动力,可以说科学是从“好心”发展起来的,教学中要注意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于从平常司空见惯的事物发不平常的因素.美籍华人政道说:“好奇心很重要,奇才能提问.”而提出问题正是造的前奏.例如,苹从

装饰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1浅析现代装饰艺术设计 2剪纸对陶瓷装饰艺术的影响探析 3从乡土文化背景探析黔北民居装饰艺术的特质性 4 商务空间中纤维艺术装饰功能意义的研究 5从中国传统文化看室内设计情感的表达 6浅谈色彩语言中的色彩对比 7室内环境设计的基本内涵》 8室内装饰设计的功能、设计与审美》 9家居环境的无障碍设计研究》 10家居环境的色彩设计初探》 11家具的绿色设计浅论 12某某的装饰艺术与地方酒店设计 13数字化背景下的装饰艺术发展趋势 14装饰陈设艺术在现代商业空间的应用 15浅析纤维艺术与室内环境装饰 16某某装饰艺术的美学意蕴 17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下的装饰艺术发展历程 18浅谈青花及釉里红的装饰艺术 19试论中国书法艺术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 20家具设计的人性化思考

1居住区环境的绿色设计 2居住区环境设计的生态化设计 3高校校园的外部空间设计 4居住小区中交往空间设计初探 5浅析居民小区的无障碍设计 6室内装饰织物的色彩应用 7谈儿童房设计的人性化 8谈现代家居设计风格 9谈现代家居设计元素——材质语言的设计 10用新型建材打造新农村人居环境 11浅谈陶瓷装饰艺术 12粉彩陶瓷的装饰艺术审美浅谈 13浅析中国传统装饰图案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14装饰材料技术与艺术想象的综合表现思考 15某传统聚落中的建筑装饰艺术研究——以某某装饰艺术为例 16论社旗山陕会馆木雕装饰艺术 17某宗祠建筑装饰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探析 18论室内设计中的人情味 19民居建筑空间美浅析 20材质语言在现代建筑装饰或室内外设计中的作用

1现代室内××(灯光色彩)设计中的创新思维 2语言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3空间的古典精神与设计的当代意境 4餐饮建筑的文化特征分析 5关于现代服装装饰艺术的探究 6漫谈黑陶艺术的工艺及其装饰 7浅谈陶瓷印章装饰艺术的特点 8建筑装饰设计中陈设艺术研究——浅析艺术品与室内设计 9浅谈斗栱的装饰艺术解析根雕的艺术装饰风格 10浅谈浙东沿海传统渔船装饰艺术与民俗文化 11一首“落后文明”的灿烂之歌——伊斯兰装饰艺术风格初探 12大理白族民居书画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 13海之馈赠——新西兰鲍贝装饰艺术 14传统装饰艺术中的民俗意蕴 15新疆维吾尔民居拼砖装饰艺术初探 16加拿大“装饰艺术”建筑邮票小全张 17(某石窟)卷草装饰纹样艺术特征 18某传统民居装饰艺术品鉴 19我国古代装饰造型艺术的神似与形似问题研究 20浅谈紫砂的装饰艺术且饮且读

浅谈商业空间中的色彩设计 (2)

1商业空间展示设计基础 1.1商业空间展示设计概念 商业空间展示艺术就是以展示商品为表现中心,运用各种艺术及科学的设计手段,利用各种媒体对展示商品的展示环境进行创意策划、设计及实施的工作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文化的不断进步,展示艺术与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愈来愈密不可分,它不但逐步成为各种贸易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桥梁,还是展示科技、文化推广的窗口,在我们如今社会各项领域中变得不可替代,像一台精彩的演出,人们各自努力地通过商业空间展示设计表现自己国家的民族特色、文化精彩及科技发展。 1.2商业空间展示设计的意义 展示设计是视觉传播,也是环境艺术、空间艺术。展示空间视觉效果是为特定的商品按特定的主题和目的将图像、图形、符号等,通过在空间的传播,展现给顾客的视觉形态。展示设计的图形是由一些形状、符号等抽象形态构成,如空间的形态、版式形态,光影形态、识别符号等;图像是客观的、具体的、真实的展示形态,如实物、照片、影像等。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更改变了人们的视觉阅读习惯,把图形与图像的概念模糊化了,形成了新的视觉传播的模式,形式也愈加多元化、信息量也得到极大地释放,有限的空间形态转变成为无限的虚拟时空。图形、图像经过互相组合、变异,形成了新的语境信息交流形式,演变为新的艺术形态。而这些图形在经过多种媒介的组合以及艺术科技的处理,使得人们在环境空间中漫步浏览的同时,被设计者赢造的情景所深深的吸引,于是,展示的空间也就变成新型的大众文化传播场所。展示空间中平面化的图形,利用多媒体在通过色彩与光的作用,使人们在浏览的过程中获得传播的资料与信息。在展示空间中,通过图形与材料的构成、文字与图形的组合、版式的编排等,给人们提供了多种视觉形式。而视觉效果则是把图形、图像通过切割、分离、组合等设计手段进行重构,通过不同的媒介进行传播,使人们通过阅读图形的空间语言使其心理及生理产生欢愉感。 展示设计创造的空间形式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体验与视觉上的享受。体现了空间意义的各种技术手段,是各学科的融汇点,如自动化电子屏幕显示,可控的灯

心得体会:把握创新规律,实现创新发展(最新)

心得体会:把握创新规律,实现创新发展(最新) 创新发展位居新发展理念之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可以说,能否实现创新发展决定着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成败,决定着高质量发展的成败。而要推进创新发展,切实把握创新规律是关键。只有充分认识创新规律、切实把握创新规律,我们才能实现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决策行为。企业投入资金进行创新,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投资回报,因此创新实质上就是一种投资决策行为。但相较于一般的投资决策行为,创新投资所能获得的收益更具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源自两个方面:其一,无论何种类型的创新都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需要在大量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进行艰苦的脑力劳动,因而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过程;其二,由于创新是对未知领域的创造性探索,非常容易受到不可预知因素的阻碍,往往蕴含巨大的失败风险。创新的高复杂性和不可预知性导致了创新投资的高不确定性。

破解企业创新困难需要设计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创新的高复杂性会让交易双方产生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比如,企业家无法分辨研发失败到底是因为研发人员的偷懒还是运气不佳,一项价格高昂的新技术是否值得购买等等。创新激励机制就是要消除创新过程中产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完善鼓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尤其要理顺国有单位科研人员与单位之间的知识产权关系。通过不断地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来提高科研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同时,政府应积极推动风险投资和企业并购,股权交易能够让资金方和技术方共担创新风险、共享创新收益,是化解创新高风险性的有效方法。 时间层面:创新表现为产业改造和产业升级。产业经济学家在对大量统计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产业变动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例如,三次产业变动规律、轻重工业变动规律以及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变动规律,等等。这些产业变动规律之所以会发生,创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熊彼特创新理论的视角来看,正是企业家通过创新把资源从旧有的失去活力的生产项目不断转移到新生的更富生产力的生产项目中去,经济才能得到持续地发展。如果新的生产项目能够提高原有产业的生产效率,可以称之为产业改造;如果新的生产项目能够发展成一个新的产业,整个经济就能实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小结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小结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一、个人简历 **年**月毕业于****,专业名称艺术设计,主要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2010年7月开始在******公司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相关性工作,到2011年7月工作已满一年,通过一年的社会生活,使我成长了很多。我对自己这年来的收获,并以此为我今后行动的指南。 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 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与时俱进,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关注时事,了解社会的最新动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009年并成为中共党员,我追求上进,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做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很细心的工作,在工作中使得我更加有责任感,作为一名本公司的员工,要热爱本职工作,兢兢业业,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忠于职守并在工作中努力掌握各项技能。 三、专业技术 任现职以来,本人对国内知名城市诸如上海、苏州、杭州、深圳、等地以及广东省内大多数城市都进行了园林景观建设的考察、学习,通过这些学习、交流、考察,使本人学术、技术眼界及工作实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用以平时的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 本人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熟练手绘,熟练cad, SketchUp, photoshop、 Adobe Illustrator、Adobe InDesign等设计软件,熟练办公软件。本人乐观开朗,积极好学,健谈,有自信,具有设计的创新思想;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细心,能够吃苦耐劳,敢于挑战,并且能够很快融于集体。 四、工作态度 本人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用于承受压力,勇于创新;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纪律性强,工作积极配合;意志坚强,具有较强的无私奉献精神。虽刚刚毕业,但我年轻,有朝气,有能力完成任何工作。积极要求上进,团结友爱,乐于助人,能吃苦耐劳,为人诚恳老实,性格开朗善于与人交际,工作上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动手能力,集体观念强,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

室内装饰设计论文

室内装饰设计论文 摘要:自从人类有了建筑活动,室内就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并开始对室内环境有所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室内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发展与不断丰富多彩。室内设计的任务就是综合运用技术手段,考虑周围环境因素的作用,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发挥创作思维,创造一个既符合生产和生活物质功能要求,又符合人们生理、心理要求的室内环境。 关键词:室内装修 一.室内装饰设计要素 1.空间要素。空间的合理化并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是设计基本的任务。要勇于探索时代、技术赋于空间的新形象,不要拘泥于过去形成的空间形象。 2.色彩要求。室内色彩除对视觉环境产生影响外,还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心理。科学的用色有利于工作,有助于健康。色彩处理得当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取得美的效果。室内色彩除了必须遵守一般的色彩规律外,还随着时代审美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3.光影要求。人类喜爱大自然的美景,常常把阳光直接引入室内,以消除室内的黑暗感和封闭感,特别是顶光和柔和的散射光,使室内空间更为亲切自然。光影的变换,使室内更加丰富多彩,给人以多种感受。 4.装饰要素。室内整体空间中不可缺少的建筑构件、如柱子、墙面等,结合功能需要加以装饰,可共同构成完美的室内环境。充分利用不同装饰材料的质地特征,可以获得千变完化和不同风格的室内艺术效果,同时还能体现地区的历史文化特征。 5.陈设要素。室内家具、地毯、窗帘等,均为生活必需品,其造型往往具有陈设特征,大多数起着装饰作用。实用和装饰二者应互相协调,求的功能和形式统一而有变化,使室内空间舒适得体,富有个性。 6.绿化要素。室内设计中绿化以成为改善室内环境的重要手段。室内移花栽木,利用绿化和小品以沟通室内外环境、扩大室内空间感及美化空间均起着积极作用。 二.室内装饰设计的基本原则 1.室内装饰设计要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初中数式规律探索问题

数式规律探索问题 数式规律探索问题是考查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其特点是:给出一组具有某种特定关系的 数、式,或是某一具体的问题情境,要求通过观察、分析、推理,探究其中蕴含的规律,进而归纳或猜想出一般性的结论。 1、周期型 例.观察下列算式,用你所发现的规律得出22014的末位数字是() 21=2,22=4,23=8,24=16,25=32,26=64,27=128,28=256,… A、2 B、4 C、6 D、8 解析:观察2n(n≥1)的末位数字,分别为2,4,8,6,四个数字为一个循环,即周期为4. ∵2014÷4=503……2(余数是2) ∴22014的末位数字经过了503个周期,处于第504个周期内的第2位,它的末位数字是4故选B。 方法总结:周期型的数字规律题通常与序号有关,解题时(1)根据题目中数或式反映出的循环规律 ....确定出周期;(2)明确待确定的这个数是第几个周期内的第几个数。 2、分数(式)型 例1.观察下列一组数:23,45,67,89,1011,……, 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那么这一组数的第n个数是() A、n?1n B、2n2n?1 C、2n2n+1 D、n+1n+2 解析:序号①②③④⑤…… 分子246810→相邻偶数(偶数用2n表示) 分母357911→相邻奇数,并且最小奇数是3(最小奇数 是3时,用(2n+1)表示) 从分子、分母的角度认真观察归纳:分子是2n;分母是2n+1。故选C 例2、一组按规律排列的式子:-b2/a,b5/a2,-b8/a3,b11/a4,…(ab≠0),其中第7个式子是,第n个式子是.(n为正整数) 解析:序号①②③④…… 符号-+-+→“+”“-”交替 分子b2b5b8b11→底数均为b,指数比序号的3倍少1 分母a a2a3a4→底数均为a,指数与序号保持一致

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精)

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素质全面的,具备较扎实的美术基础和艺术设计的专门知识,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专业技能,能基本适应社会需要的艺术设计专门人才。 (2)培养规格 要求学生具有系统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及相关学科的专门知识,了解本专业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艺术设计和工艺制作能力和较高的艺术修养。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造能力。较好的掌握现代设计工具和手段,掌握一门外语。 (3)学制 四年 (4)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5)教学时间分配表 (6)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表

(7)教学计划表

(8)课程介绍:学科通识课 中国美术史 课号:06312001 学时:32 学分:2 开课学期:2 内容概要:它是研究造型艺术——绘画、雕刻、建筑、工艺美术在社会中发生、发展的科学。 开设中国美术史课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祖国民族艺术的成就。较为系统地掌握中国 美术发展史及基本知识,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和鉴赏能力、丰富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内容:讲授美术中各个历史时期的绘画理念、现象产生,发展状况和主要流派、代表画家,及对其作品的艺术评价。 外国美术史 课号:06312002 学时:32 学分:2 开课学期:3 内容概要:使学生了解世界美术的发展过程和规律,扩大视野,提高艺术技巧和鉴赏水平。讲授内容:主要介绍世界美术发展史,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流派画家和作品评价。 现代设计史 课号:06312003 学时:48 学分:3 开课学期:2

内容概要:着重在理论上介绍设计史绩点,东西方设计文化的异同比较及对近代设计文明的推导意义。使学生在自己的设计课中对本民族设计文化有一方位性的认识及提供演 进的依据,丰富激发个人的设计创意思想。授课方式,理论讲解,课题研讨,图片 观摹。 艺用解剖学 课号:06312004 学时:32 学分:2 开课学期:1 内容概要:艺术用解剖学是从造型艺术出发研究人体结构的科学。开设此课的目的是使学生科学地掌握人体的比例、骨骼、肌肉的造型特点及其运动规律。在习作和创作中运 用解剖知识较准确地塑造人物形象和精神状态,为画人物打下基础。同时对动植物 解剖也略作一般介绍。 讲授内容:讲授学习解剖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介绍全身骨骼、肌肉。了解面部表情变化规律。分别讲授躯干、头部、上肢、的运动规律及男女老幼躯干的差异,并进行相应 的写生练习。 绘画透视学 课号:06312005 学时:32 学分:2 开课学期:2 内容概要:通过透视学的教学,使学生科学地掌握透视基本原理和画法,并能较熟练地运用到创作和工艺设计之中,具备讲授中学美术透视课的能力。 教学内容:讲授物体透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人物透视的变化规律及画法。 (9)课程介绍:专业必修课 综合构成 课号:06313001 学时:112 学分:3 开课学期:1 内容概要:综合构成是专业学习的重要环节,其将传统的几大构成合并为一个板块,来解决形式与造型元素的重新逻辑关系,从而为设计思维和造型与空间视角提供较为多元 的理念和方法论,为艺术创作和设计提供开放和具有张力的原点。 环境色彩表现 课号:06313002 学时:64 学分:2 开课学期:2 内容概要:环境色彩表现为环境艺术设计基础训练,旨在通过对色彩表现的研究与应用来掌握环境设计中的色彩表现规律与特性,主要内容为熟悉色彩表现的原理与种类,环 境色彩设计的基本原则,光线对环境的制约,功能对色彩表现的制约,以形式美为 原则的环境色彩表现,材料质感的色彩表现。 工程图透视 课号:06313003 学时:64 学分:2 开课学期:2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介绍及前景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介绍及前景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介绍及前景分析 湖南长沙新华电脑学院王道专业,环境艺术设计师专业 “环境艺术”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艺术构想方案的综合计划,包括环境与设施计划、空间与装饰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环境艺术,是一个新兴的、边缘的、综合艺术系统工程,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涉及美术、雕塑、装饰文化、建筑基础知识、园林艺术、人体工程学、设计流派、材料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无论在专业理论的广度,还是在专业技能的多样化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名的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解释道:“环境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情感。这是一种爱管闲事的艺术,无所不包的艺术,早以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随着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艺术设计日益引起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市场对环境艺术设计师的需求旺盛并显示出高度的生命力。 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的发展为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挑战。从生源情况看,近年来报考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考生一直是报考人数远远多于录取人数,就业方面,继续办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大势所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掌握家居装饰的设计方法,具有施工图及效果图的制作能力,掌握综合预算和谈单的技能和技巧,培养面向设计、施工、管理、服务等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专业技能人才。未来10年内,市场对环境艺术设计师的需求每年仍将以20%的比例增长。 环境艺术专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面向当今社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专业建设的首要目标和前提,是专业得以发展的动力。把握社会需求状况,一方面要进行需求调查,另一方面还要进行需求预测,这样才会有的放矢,依社会发展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为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做好前期准备。 提升环境品质的需求已是当代社会,更是未来社会追求的目标。目前,我国环境艺术方面建设的层面主要是在室内设计和装饰、装修等内容上,环境艺术教育也侧重于此。但随着时代发展,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容将大大扩展,涉及的范围也将更加广阔,展望未来,培养新时代需要的设计人才是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目标。 系统性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极其综合的系统性行为,包含着与之相关的若干子系统。它集功能、艺术与技术于一体,涉及艺术和科学两大领域的许多学科内容,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特点。系统性特点和要求,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体系。如何能培养出知识面宽,综合素质强,具有整体思维能力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是制定专业建设计划思考的重点。 特色性 这里所谈及的“特色”是指办学特色。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而言,不同性质、基础的学校都有各自发展方向和目标。建筑类院校发展这一专业具有更广阔的可能性和前途。从行业发展和管理的角度看,环境艺术是建筑系统中的一部分。从建筑学科群的角度,环境艺术设计被包含在这个大家庭之中,所以在建筑院校中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得天独厚。鉴于以上特点并结合其它专业特点,建设以建筑学为依托,侧重于建筑内环境设计、建筑外环境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研究和教学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构成湖南长沙新华电学校开办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独特办学特色。 创造性 创造是设计的灵魂。环境艺术设计是创造对人的生活环境进行规划和提出方案的思考。设计教育中不能只满足于设计方法和技艺的传授,在艺术和设计之中,创造是它的主要特征,也是生命活力之所在。在课程建设和教学上,要充分强调创造性的特点,树立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法、解放学生的创造力为主线的设计教育思想。

室内设计论文装饰材料创新应用论文

室内设计论文装饰材料创新应用论文 摘要:室内设计是以装饰材料为基本构成要素的艺术创造活动,装饰材料对于空间的氛围起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我们熟悉了解装饰材料的自然属性,研究其艺术特征,不断的创新设计理念和使用方式,对装饰材料进行合理的改造以满足室内设计的需要。装饰材料的创新能有效凸显空间意境的表现力,更好的传达空间信息以及情感,建设出舒适和谐、宜居的环境。 1.装饰材料的艺术特征概述 1.1装饰材料的色彩特征 色彩是艺术的灵魂,要想做一份好的室内设计就要对装饰材料的色彩合理的搭配。在搭配装饰材料的色彩时,要按照现代崇尚室内空间文化内涵的要求,根据现代人们的使用需求、空间形态进行整体的色彩搭配,在这同时也要根据室内设计的总意境准确把握装饰风格的特点,有的设计华丽,有的设计庄重,有的现代感强烈。所以在室内设计时,要充分了解装饰材料的色彩特性,根据设计的总体意境进行装饰,渲染出个性化的氛围,创造出舒适的室内环境。 1.2装饰材料的质感特征 如今室内设计所用的材料都是以自然材料为基础,加以打磨或重新组织后使用。所谓的质地是指材料本身的组织结构,比如室内的地板是以大理石为根基的,质地比较坚硬;而质感是指材料的物理特性,以及材料本身给人带来的感官体验,装饰材料不同给人带来的心理感觉不同,也就是质感不同,给人带来视觉、听觉、触觉以及心理暗示

上也都不同。 装饰材料的质感具有内在的张力和感官上的传达力,材料本身各有特色,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差异性很大,它给人们的心理差异也较大,比如石材本身质地坚硬,给人凝重的感觉;金属强度硬度都很高,有光泽,有很强烈的现代感;而皮的质感会给人舒适、奢侈豪华的感觉等等。 1.3装饰材料的肌理特征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特征,这些特征有可能是自然形成的,也有可能是后天创造的。同样在室内设计中,装饰材料的肌理特征也是艺术特征的主要体现。 在室内设计中,装饰材料的肌理特征主要包括自然性肌理和人工性肌理,自然性肌理是自然材料的特性,它具有偶然性和随机性,比如天然树木的条纹,石头的条纹等;人工性肌理是人们根据自然材料的特性重新打磨、组合,比如加强材料的强度或硬度,通过涂刷改变材料的颜色,比如铝合金就具有比较典型的人工性肌理,而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人为创造性和制造性。肌理感的凸显需要材料间新旧对比,花纹或色彩的强烈对比,轻巧与厚重的对比,这些都能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因而产生不同的效果。肌理的组织特征能改变空间的整体意境和氛围,肌理的变化能赋予空间意境强大的变化,给空间一定节奏的美感,这种空间的韵律感能给人舒适感,人们通过肌理特征的视觉或者触觉能获得空间意境和氛围的变化,从而感官上获得变化。 2.创新设计手法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规律的研究与探索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规律的研究与探索 发表时间:2012-03-06T10:00:25.730Z 来源:《赤子》2012年第2期供稿作者:陈志佳 [导读] 结束语: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陈志佳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新形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的未来,高职院校需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理念,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关键词:高职;学生;创新;研究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高新技术与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需要大量具备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因此高职教育必须适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努力探索新的人才培养理念,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现状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交往、学习和工作方式,也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知识经济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过去高职院校旧的教育模式、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与管理机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高职教育自身的发展。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创新能力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创新意识和创新理念不强。许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对自己将来的奋斗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往往仅满足于毕业后能找个好工作或是考取专升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在大学阶段,他们几乎将所有可利用的时间都用来学习课本知识,完全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忽略了对自己创新能力的锻炼。(2)创新思维和创新经验不足。由于大学生知识面较窄,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他们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单一的和直线式的,致使他们在思考问题时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即便想创新,也不知道如何去创新,他们的联想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逆向思维能力等方面还比较薄弱,需要加强培养和锻炼。(3)创新技术和创新灵感不够。学生们缺少创新的技能,部分学生即使有创新意识,却又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往往不能把握本专业最新发展的动态,他们也不去向知识和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不重视相关学科的知识迁移,这些也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2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受制约的因素 高职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观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不适应。。当前,一些院校的领导、教师由于自身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致使在教学内容上仍坚持以知识学习作为主要内容,缺少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在教学方法上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形式单一,方法呆板,缺乏新意。在这种教学状态中,学生的学习缺少主动性,积极性不高。(2)专业范围狭窄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间不适应。目前,高职专业设置,对培养专门人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专业知识面的狭窄也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活动大多是在本专业范围内展开,没有时间和条件学习相邻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知识,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3)课堂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间不适应。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阵地。高职教育中,教师操纵、控制着学生的学习,决定着学生学什么、怎样学,这种以教师单方面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发挥;同时,高职院校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考察方式单一,习惯以学生接受知识的数量作为对学生的考核标准,没有考虑到学生主体参与学习的程度以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只是一味地以学生考试取得分数的高低论成败,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发展,没有把课堂教学转化为学生自主探索、总结创新的过程,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3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规律的研究与探索 主动积极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需要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规律的研究与探索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高职教育工作应该从单纯的教育、管理向引导、咨询、服务转变,从垂直、直线的管理体制向复杂的网络化方向发展。应该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可以实行学习过程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允许未毕业的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为他们保留一定时间的学籍,激励那些敢于创新的学生脱颖而出,给他们提供创新的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设置符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学习。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体现当代教育思想,内容要新颖、有趣。针对学生的求新、求异心理,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通过组织分级教学和开展各种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让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发展,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见识、增长才干,培养创新精神。(2)设置创新情景,培养创新技能。可以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尽可能设置创新情景,并且这个环境尽力与社会现实保持一致,这样有利于学生日后顺利地进入角色,开展创新活动。教师不仅要释疑解惑,而且要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给学生多说的权力和机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动机,使学生自己提出疑难、设计假设、进行推断,形成“面临的实际→提出问题→分析、寻求解决途径→提出解决方案→验证、修正”系列创造过程;让学生把动脑、动口和动手结合起来,使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发展他们运用各种理论、规律、原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其聪明才智和创新意识。(3)学习方式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采取自主控制的个别化学习方式,这种方式能有效地实现学生个性的发展,它把学习的控制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任务、需求和学习风格来使用信息,选择自己的认知环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确立学生主体观念、师生平等观念、学术和教学民主观念,倡导创造和谐的教学和学术探讨气氛。(4)强化技能训练。丰富多彩的技能训练,不仅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促使高职学生技能形成与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之一。高职教育就是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必须能反映最新科技成果和知识,为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在搞好理论教学的同时,须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创设必要的条件,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实验、实习、实践环节的力度,把职业意识的培养和专业技术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教学与专业技能潜移默化地融为一体。这样既缩短教与学、学与用的距离,又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的适应性。(5)突出创新能力的考查内容。建立新的考试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查,更要突出学生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考试方式上,学校可以进行适量的开卷考试。考试时允许学生带课本、笔记等资料,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对那些有创造性见解的答卷要给予鼓励,力争把学生的精力引导到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上来。在考试内容上,应尽量减少试卷中有关基本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