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实验专练:(8)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Word版含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实验专练:(8)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C.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以及相邻两边及其夹角的菌体

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2、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

2hm2(1hm2=10000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B.若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7:2

D.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

3、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4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7个10m×10m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中设有均匀分布的25

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在开始实验后的第1天和第85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率进行比较,结果见表。

对本研究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表述错误的是( )

A.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

B.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

C.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D.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4、图示是某种兔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获的兔中,未标记的有60只、标志的有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

A.400只

B.450只

C.500只

D.600只

5、下列有关调查动物或植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地中蚜虫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査

B.对于个体较大、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査

C.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D.使用标志重捕方法时,由于方法不当造成被标记的个体部分死亡,会导致估算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小

6、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

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

7、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

8、研究人员对某草原上啮齿动物多样性进行了连续8年的定点监测研究,结果如下表说所示。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2002—2009年啮齿动物群落中各物种的捕获量比例(%)

鼠种

样地

均值禁牧区轮牧区过牧区

子午沙鼠37.66 39.22 20.70 32.53

三趾跳鼠29.48 29.69 29.24 29.47

五趾跳鼠7.96 9.88 26.52 14.79

阿拉善黄鼠 4.75 4.59 9.10 6.15

黑线仓鼠 5.15 1.07 1.38 12.53

小毛足鼠14.94 14.12 9.52 12.86

长爪沙鼠0.05 1.00 3.34 1.46

短耳仓鼠0.00 0.43 0.20 0.21

(禁牧区:禁牧8年以上。轮牧区:草地采取围栏轮牧。过牧区:常年不断过度放牧)

A.自然和人类干扰活动是影响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因素

B.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草原上啮齿动物的种群数量

C.放牧强度对草原上啮齿动物的优势种没有影响

D.食物缺乏条件下,短耳仓鼠最有可能从该草原消失

9、草原植物物种多样性可用样方法调查,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在植物密集处选取样方地

②根据植物种类确定样方面积

③若调查区域为正方形地块,宜用五点取样法

④统计样方内植物的个体数时,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原则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7只。根据公式:种群密度(N)=第一次捕获个体数×(第二次捕获个体数/第二次捕获中标记个体数),计算出该鼠的种群密度是每公顷( )

A.78只

B.88只

C.98只

D.108只

11、下列实验中,最合适用标志重捕法的是( )

A.调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

B.调查农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

C.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

D.调查土壤中大肠杆菌的种群密度

12、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査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样方法、标志重捕法、黑光灯诱捕法、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都属于对种群密度进行估算的方法

B.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双子叶植物较单子叶植物更容易

C.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选择植物分布密集的地方选取样方法

D.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采用逐个计数的方法

13、某科研小组对污染河段一侧河岸的农田土壤动物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进行调查,根据以下调查数据不能说明农田土壤生态系统距离污染源越远则( )

A.生物多样性越大

B.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受到的影响越小

C.营养结构越复杂

D.每种土壤动物的种群密度都越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