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研讨会
2019教育信息化产学研协同创新论坛成功召开

2019教育信息化产学研协同创新论坛成功召开2019年12月7日,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清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社主办,北京雅森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承办,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协办的“2019教育信息化产学研协同创新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庚生主持,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主任肖华,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祝智庭,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少刚等嘉宾先后致辞。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视听健康国家标准与智慧教学环境建设”,来自国内外各级各类院校、行业企业的300余名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当前教育领域中有关师生视听健康需要关注和解决的核心问题。
在主旨报告环节,祝智庭教授做了题为“智慧教育精讲”的主旨报告,指出智慧教育的真谛就是通过构建技术融合的生态化学习环境,通过培植人机协同的数据智慧、教学智慧与文化智慧,本着“精准、个性、优化、协同、思维、创造”的原则,让教师能够施展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学习者能够获得适宜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和美好的发展体验,使其由不能变为可能、由小能变为大能,从而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格品性、较强的行动能力、较好的思维品质、较深的创造潜能的人才。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信息中心钟晓流主任做了题为“信息化教学环境中的视听健康标准研制”的主旨报告,从立项背景与重要性、面临的挑战与可行性、主要研制工作回顾、研制成果与最新进展、未来展望与预期效益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视听健康标准研制”的主要内容。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视觉健康与安全防护实验室蔡建奇主任做了题为“面向健康照明的光生物机理研究、引用及标准研制”的主旨报告,介绍了蓝光对人体的光生物影响、蓝光危害的短期影响和中长期影响、近视的诱因及相关研究成果,最后以科普的方式探讨了近视防控模式。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新模式构建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新模式构建发表时间:2019-01-15T10:45:59.283Z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11期作者:周黎源[导读] 当前能够提高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的成果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嵌入式教学,一种是翻转课堂。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图文信息中心周黎源 201415摘要:当前能够提高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的成果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嵌入式教学,一种是翻转课堂。
在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这两种方式可以同时被引入。
在构建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新模式的过程中,将嵌入式教育和翻转课堂相结合并进行整合重组,可以使得这两种方式优势互补。
本文从正向和反向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翻转课堂分析,得出翻转课堂嵌入式信息教育的优势,为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素养教育新模式;教育教学新模式1. 前言高校图文信息中心的核心职能之一是给在校的大学生提供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指导活动。
信息素养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其中包括新生入馆教育、网络教育、信息素养课程等。
信息信息素养课是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活动中比较传统的教育形式,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近几年来,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已经被大部分的高校图书馆接受,但是“翻转课堂”就比较新了。
作为比较新的一种信息素养教学方式也很快受到了高校图书馆的重视。
如今,对于将嵌入式信息教育与“翻转课程”相结合的研究还比较少。
本文则从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和将嵌入式信息教育理念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分析探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2.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2.1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现状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需要图文信息中心管理员与高校的专业老师相互配合。
他们一起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他们将信息检索的功能与方法、信息诚信意识和信息道德意识嵌入到大学的课程中去。
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既可以学习专业课程又可以使得自身信息素养得到提升。
浅谈如何提升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

浅谈如何提升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胡菁,杨雁英,郑传梁,吴飞杰(厦门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与实践训练中心,福建厦门361005)摘要:从全国人民抗击疫情到恢复常态化秩序的特殊时期,广大教师以线上教学为契机,逐步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渡。
教师的信息素养在教学模式的变革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从自主学习、专业培训、环境支持及制度保障等方面来阐述如何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帮助教师结合自身学科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的综合能力,保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顺利开展,并对厦门大学在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实践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思考。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1)04-0108-0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2020年年初教育部提出了“停课不停学”,使得广大教师在短期内被推上了线上教学的第一线,这让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受到一定的影响。
以往长期线下教学的教师,对相关设备、软件比较陌生,在面对面互动的线上教学中显得有些不适从。
但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师能否顺利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教师专业能力、信息素养的高低是紧密相连的,因此高校大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水平迫在眉睫。
1高校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1.1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1]。
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的,他认为“信息素养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素养的内涵也在不断改变,学者从只关注掌握信息的技能,到关注具有信息意识,再到强调具有信息评价、鉴定、选择的能力等。
1.2高校教师所应具备的信息素养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不仅包括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来获取、评估、应用、交流、传播,而且还应通过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认知和价值的取向,特别是担负起受教育者进行正确价值观的传递、传承。
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策略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其信息素养高低,将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建设。
作为信息服务机构的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力度,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探索出符合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发展模式,助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向信息素养教育纵深发展。
一、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一)信息意识模糊淡薄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意识淡薄,突出表现为缺乏对信息获取的敏锐性、洞察力和感知力,部分学生依靠碎片式方式获取信息,缺乏对图书馆丰富的馆藏电子及纸质资源的利用,到了写毕业论文或要考试,才会想到利用馆藏资源,甚至出现以图书馆为签到地点,签了到就走人的现象。
这种信息意识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能力的拓展和专业水平的形成。
(二)信息能力匮乏欠缺信息知识包含信息源、信息论、知识产权、信息检索、信息污染、计算机病毒及信息犯罪等内容。
但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并不是很了解,他们甚至不知道什么是信息检索,更无法精确查检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这就直接限制了其信息内容的获取、检索能力的运用及知识创新的发展。
安全信息防范意识缺乏,易受骗上当,加上很多高校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不充分,多媒体设施设备的匮乏,也导致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培养效果不佳。
(三)信息道德茫然失范在信息爆炸时代,大学生能否把控并规范信息行为,已成为衡量和评判大学生信息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大学生面对包罗万象的驳杂信息,容易出现违法违规的悖德现象,容易造成信息道德失范问题。
如发布虚假欺诈信息、发表反动言论、浏览低俗不健康网站、参与网络暴力及犯罪活动、科学研究学术不端、考试舞弊、肆意破坏网络设施设备等,缺乏对信息准确性和真实性的判断,践踏道德红线和法律底线。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一)时代发展的需要时代的发展,对全能型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评估一个人能力的高低,也以对信息的高效利用和准确判断为标准。
面对日益竞争的激烈环境,谁能准确有效地掌握信息,谁就能获得先机,更具竞争力。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管见

[摘要]从学术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方面分析了目前信息素养教育课程设计的现状,提出了课程设计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内容不完善、学习活动较单一、课程评价没标准四方面问题,指出了信息素养教育课程设计的保障要求,对显性和隐性课程方案及相关评价体系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分类号]G434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管见∗丁学淑(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辽宁沈阳110034)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信息素养教育面临诸多挑战。
最新的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提出以后,人们对信息素养的概念和重要性认识更加深刻统一,认为信息素养是一系列综合能力的集合,包含反思信息的发现过程,理解信息的产生和价值,并利用信息创造新的知识,还包括参与活动的伦理道德。
在此基础上,如何设置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普及信息素养教育,提高教学效果,成为当下的关注点。
1课程设计现状1.1学术研究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研究源于信息检索课,以教育部1984年的文件《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为主要标志。
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以篇名为检索途径,分别以“信息素养教育和课程”为并列关系检索词,检索到与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相关文献91篇,从中总结大部分学者将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设定为培养学生的信息观念、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及获取信息、辨别信息、分析信息及利用信息的创新能力;课程体系构建原则为逻辑性、嵌入式、持续性;模式为互动合作、在线教学;用启发式、参与式、双向式、问题式等教学方法,增加讨论、自学、社会调查、论文写作和专业设计的能力训练环节;教学内容和结构涉及到基础类平台教育、信息理论的基础知识、信息产生、传递的原理、信息源的查找和检索,信息检索技术的运用、检索策略的制定、信息评价方法。
1.2实践情况信息素养教育在我国各高校的开展,以开设信息检索、计算机检索、网络信息利用等课程为标志。
基于最近的全国高等院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包括“985”“211”在内的545所大专以上院校,设有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占有43.12%,其中列为国家级精品课的仅为5所,占0.92%;必修课94所,占17.25%;选修课283所,占51.93%。
文献检索参考文献格式

文献检索参考文献格式在写作研究论文时,参考文献是必不可少的,而正确地引用和列举参考文献是保证学术诚信的基础。
以下是常见的参考文献格式:一、期刊文章中文文献:作者名字. 文章题目. 杂志名. 年份,卷号(期号):页码.例如:李明. 论信息素养的培养. 图书情报工作. 2018,62(17):95-98.英文文献:作者名字. 文章题目. 杂志名. 年份,卷号(期号):页码.例如:Smith J.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8, 24(3): 1-5.二、会议论文中文文献:作者名字. 文章题目. 会议名. 会议地点. 会议时间. 出版地: 出版社,出版年份: 页码.例如:赵明. 如何培养高校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 2019年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年会.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35-40.英文文献:作者名字. 文章题目. 会议名. 会议地点. 会议时间. 出版地: 出版社,出版年份: 页码.例如:Johnson L. Teach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to undergraduate students. Proceedings of the 2018 Annual Conference o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New York: ACM Press, 2018: 15-20.三、图书中文文献:作者名字. 书名. 版数. 出版地: 出版社,出版年份.例如:王丽. 信息素养教育. 2版.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英文文献:作者名字. 书名. 版数. 出版地: 出版社,出版年份.例如:Smith J.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2nd ed. New York: Routledge, 2016.以上是常见的参考文献格式,写作时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2019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现场会》学习总结--zxl

《2019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现场会》参会学习总结--泰安望岳中学 zxl2019年5月26日-5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央电化教育馆在北京举办的《2019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现场会》,经过三天的会议学习,我收获颇丰。
现将三天观摩学习情况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的心得体会汇报如下:一、专家引领,传达、解读中央文件精神开幕式上,教育部的两位领导以及中央电教馆领导集中传达并解读了国家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做出重大战略部署制定的教育现代化文件。
主要文件有《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到2022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每一个文件的解读都详实到位,在文件解读后都给每位参会代表提出了要求,希望每一位代表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真正实现“落实,落实,再落实”。
通过对这几个文件的学习,我深深感受到新战略背景下现代教育对教师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前的一根粉笔、一本书的教育模式已经远远不适用于今天的教学要求。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载体,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正如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说的:“中国将来和美国竞赛,唯有提高教育,没有其他路,我认为最主要还是要重视教师”。
教育作为人类文化传递的重要手段,必须依靠新形势下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媒体新技术教学方式。
只有适应新形势科技教育的要求,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发展对我们教师的要求。
专家报告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来自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未来教育中心的教授,他所作的报告非常精彩,不仅图文并茂,而且通过有趣的视频能够引发我们思考人工智能时代未来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而且坦言之“你的孩子将要从事的工作有65%是现在还不存在的职业”。
这句话发人深思,作为教师在听了专家的演说后对标自己的实际工作,不禁感到压力山大。
慕课视域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及应用分析

2021年3月第6期总第472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EconomyMarch2021No6Total No472慕课视域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及应用分析渠孟璟】,鲁明2(1.河南大学图书馆,河南开封475001#.河南开放大学,河南郑州450046)摘要:分析了慕课视域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探讨了合理、高效的信息素养教育实施策略,以期较好地发挥和完善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作用,提升当代大学生综合素养,助力高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关键词:慕课;信息素养;高校图书馆;高等教育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921(2021)06—0135—02'言息素养”作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促进其终身学习的一种综合能力,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信息素养又是每位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资源网络化、数字化趋势明显,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方法、行为习惯均在发生着改变,碎片化阅读、网络学习、在线课堂已成常态+作为线下传统信息素养教育方式的延伸和拓展,在线信息素养慕课教育成了当下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慕课的优越性及发展现状慕课即开放性网络课程,其开始于2012年+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慕课已开始被全球大众接受并强烈推崇,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无不振奋+其主要原因是慕课相较于传统教育有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①大规模授课+随着5G网络及现代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入慕课平台的学习者们可以无限多,慕课可以不受“学习者(人数多少的限制,真正实现了大规模授课+②自主开放性+慕课学习者只要身处于网络环境,随时随地可以选择在线网络课程「学习者”自主选择课程,完全不受地域和时空的限制+③灵活互动性+慕课课程的学习者和建设者之间、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皆可随时随地利用平台进行线上互动交流,1-+笔者通过网络调查、参阅相关文献等方法,了解到从2017年〜2019年,短短2年时间里国内10个重要MOOC平台,开设了与信息素养有关的慕课共124门,其中以'中国大学MOOC(和“爱课程”这两个平台开设信息素养类慕课居多「中国大学MOOC(开设了27门信息素养相关课程$爱课程(开设有28门信息素养相关课程+目前,这两个MOOC平台是国内较为成熟的,且与多所高校开展积极合作的共建课程平台,两个平台的授课主体基本都是高校⑵+—直以来,信息素养教育都是大学图书馆最具优势的教育和培训课程,慕课更是成了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就在2020年疫情期间,武汉大学图书馆专门遴选和推荐了来自全国高校的信息素养类慕课⑶,及时向多个慕课平台推介,以供全国的大学生用户自主选择和学习+不可否认,慕课给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教育服务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正因如此,现在国内已有很多高等院校都开始纷纷加入慕课平台建设,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高校图书馆慕课实施经验,为广大慕课用户提供优质服务+2慕课视域下信息素养教育的应用分析2.1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慕课的应用基础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转硬件水平多数达到较高水平,除了传统的电子阅览室,多数高校图书馆还开设了信息共享空间、阅读体验空间、自主研修空间等,并基本实现了无线全覆盖,高校图书馆正在逐步完成由文献信息中心向以读者学习中心的过渡M+高校图书馆可以发挥自身资源及信息组织优势,在硬件方面,有针对性地建立慕课资源导航系统,及时进行系统更新及重点推介,做好宣传及教育教学辅助辅导工作+在软件方面,可以在高校图书馆员中推选出具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授课水平的学科馆员参与其中,组建一支体系完备、业务精干的慕课服务团队+服务团队应采取积极合作和资源共享的教育服务理念,对外寻求资源共享、对内提高慕课教学实效,共建信息素养慕课,以期实现高校教育资源的最大优化组合+2.2开展信息素养嵌入式服务传统的网络公开课不能称之为慕课,前者只是一段网络课堂教学视频,而慕课的每门课程都有固收稿日期:2020—12—14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课题“MOOC教学模式应用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0—ZD-JH—080)研究成果之一(作者简介:渠孟璟(1972—),女,河南大学图书馆,馆员,河南省“跨世纪园丁工程”首批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阅读推广、教育管理(通讯作者:鲁明(1977—),男,河南开放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全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研讨会获奖名单2018年全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研讨会面向全国公开征集信息素养教育案例、微课视频、论文以及教材,以期发掘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中的创新做法与优秀案例,对高校图书馆从事信息素养教育有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次征集得到了广大高校图书馆同仁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参与,共收到案例66个,微课视频95个,论文88篇,教材24部。
组委会邀请多位业界知名专家学者组成评审组,对所提交作品进行认真细致的综合评定,最终评选出各类作品奖项。
获奖证书将在会议现场发放,以后参会的获奖人,会务组将以到付方式邮寄获奖证书,进行案例类【一】【二】三等奖获奖案例海报展示,请获奖案例申报人于邮箱,海报要具有一定视觉冲击力,幅面按照宽55cm*高80cm,分辨率300dpi以上,JPG格式。
内嵌案例说明二维码。
具体获奖名单如下〔各奖项名单排名不分先后〕:论文类一等奖〔5项〕1.基于信息素养教育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研究,覃丽金,海南大学2.大学生科学数据素养教育实证研究--以华东理工大学为例,吕思凡,华东理工大学3.大学生持续学习行为的妨碍机理研究——以《信息检索》课程为例,王锰,江苏大学4.高校研究生元素养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罗国锋,江苏科技大学5.研究生信息素养嵌入式教学,张必兰,重庆工商大学二等奖〔9项〕1.突破常规性阅读推广,践行“四读、二讲、三步、六阶梯”,高小序,鞍山师范学院2.“信息素养教育”到“创新素养教育”进展探析,关鑫,东北师范大学人文3.借鉴美国ACRL和SCANS标准刍议大学生信息素养与职业技能相关性研究,金泽龙,,广东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4.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述评,李泽红,国防科技大学5.基于激励理论的高校信息素养创新实践研究,刘璇,杭州师范大学6.基于创客空间的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焦海霞,江苏理工学院7.面向新生的微视频+代入式体验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与实践,洪跃,沈阳师范大学8.基于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的中美信息素养教学实践对比与启发,龚芙蓉,武汉大学9.基于混合式学习的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讲座模式构建,励燕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三等奖〔14项〕1.《信息检索》课教学改革的探究与实践,程宏,东南大学2.探讨对分课堂在文献信息检索课教学中的应用,何海钊,广西科技大学3.海南大学信息素养教学课程体系的拓展与变革,邓玲,海南大学4.融入通识课程的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教学实证研究,王晨晨,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5.图书馆阅读导引信息素养教育探究,赵春艳,佳木斯大学6.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信息素养教育理论及实践探析,周小萍,辽宁大学7.双一流大学图书馆资源信息素养专题培训调查与分析,高海燕,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8.高校合作多层次立体化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吴慧华,上饶师范学院9.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英晓燕,上饶师范学院10.高校信息检索课的多学科知识融合特征探讨,崔文浩,沈阳化工大学11.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之讲座培训现状及进展对策研究——基于“985工程”院校图书馆的调研,徐春,中国药科大学12.近五年国内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热点与进展动态述评,屠晓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3.财经院校图书馆信息素养专题讲座比较研究,鲜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4.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进展中的信息团队素养模型研究,杨小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优秀奖〔18项〕1.移动学习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研究,刘丽,北京语言大学2.霍尔三维视野下的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学,张容,成都医学院3.基于在线平台的图书馆微课堂教学研究,吴海媛,大连大学4.基于学习社区的自主学习信息素养模式研究,李志超,德州学院5.全媒体时代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途径之拓展,董薇,东北大学6.面向数字土著的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素质教育研究,张艳婷,东北师范大学7.“互联网”时代下师范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研究,付鹏,汉江师范8.应用技术大学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以黑龙江东方学院为例,郭春阳,黑龙江东方学院9.游戏教育法在医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的应用,焦雪,吉林医药学院10.涉医文学作品与“文检课”“情景&案例”教学融合路径研究,吉丽君,锦州医科大学11.军队院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的思考,赵欣,陆军工程大学军械士官学校12.文化自塑与文化自信:后阅读时代文化创新意识培养研究,李雨珂,上海印刷出版专科学校13.文献检索教材基础理论的回忆与展望,袁斌、周晓政等,南京图书馆、南京医科大学14.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教学探究与实践研究,夏晓慧,山东理工大学15.信息素养与大学生早期创新能力的培养,吴慧华,上饶师范学院16.从”信息素养教育“到”创新素养教育“:基于“专业信息素养教育”的理性思考,曹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17.创新素养教育背景下应用技术型高校文献检索课程资源建设刍议,宋艳欣,营口理工学院18.民办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教学实践与思考,刘晓华,长春财经学院案例类一等奖〔5项〕1.信息素养教育双语教学助力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上海交通大学,黄琴玲2.科研与信息素养精英养成计划,沈阳师范大学,王贵海3.湖北省高校“学术搜索挑战赛”,武汉大学,陆敏等4.高校图书馆研究生信息素养夏令营,合肥工业大学,潘宇光5.从SPOC到网络精品在线课程建设探讨——以海南省高校共享联盟课程《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为例,海南大学,袁惠蓉二等奖〔8项〕1.基于艺术学科服务的信息素质教育实践策略-以音乐学科为例,东北师范大学2.以创新为导向的电子科技大学“1+4”精英人才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电子科技大学,张毓晗3.融智慧创以后----信息素养教育团队建设,沈阳师范大学,丁学淑4.助力“双创”,促进知识产权素养养成——专利月系列活动,浙江大学,何晓薇5.演绎检索大赛论道信息之美-全国财经高校信息素养大赛天财篇,天津财经大学,贾莉莉6.嵌入大学生创新竞赛类课题的创新素养深度教育方案,山东大学,马建春7.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体验式教学实践,清华大学,韦庆媛8.基于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案例,南开大学,张蒂三等奖〔13项〕1.江苏大学图书馆嵌入式数字素养教育实践,江苏大学,柳翔2.基于微信公众号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案例,中国药科大学,徐春3.基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探究,吉林大学,刘冲娇4.基于混合模式的高校图书馆员教学能力提升,东北师大、华东理工、天津财大,谢亚南等5.打造信息素养教育五维空间,东北大学,温暖6.数字故事与元素养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东北财经大学,张莉7.高校图书馆学术论文写作辅导服务,沈阳师范大学,洪跃8.“小视频的大用途”,琼台师范学院,谢硕研9.百花齐放香满园——基于读者自主培养模式的信息素养教育案例,辽宁师范大学,李海瑞10.针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教育案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夏翠军11.“4+Plus”动态科研创新素养培养体系建设,电子科技大学,杨颖12.捕捉用户敏感期,提升教学转化率,北京师范大学,刘迎春13.《科技文献检索》第一课,北京联合大学,王彤优秀奖〔15项〕1.阅读推广下大学生信检课学习兴趣的激发之路,浙江师范大学,李龙2.基于MOOC翻转课堂的文献检索教学实践,华东理工大学,曾媛3.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辽宁科技大学,王玉香4.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赵俊颜5.一站式共享——全媒体时代医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新模式,成都医学院,张容6.site语法应用,四川师范大学,沙玉萍7.内蒙古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拓展与创新实践,内蒙古大学,云洁8.基于人才培养的硕博研究生专业信息素养能力提升实践与探究,江苏大学,谢萍9.新生入馆培训微课案例,黑龙江大学,刘澍10.基于模块化设计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聊城大学图书馆,孙小梅11.我的学习,我做主-广州医科大学信息素养教育课改实践,广州医科大学,张亚莉12.“问津课堂”信息素养教育专题讲座,南京中医药大学,高雨13.基于实践育人的“信息素养核”智慧读者群信息素养社会普及行动,辽宁师范大学,李海瑞14.懒人包”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运用,北京联合大学,陈几香15.留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启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杜香莉视频微课类一等奖〔5项〕1.口袋里的检索课:以图找图,北京工业大学,杨冬艳2.全文猎取与文献阅读,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蒲攀3.如何查找英文综述,东北师范大学,谢亚南4.索书号,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汤妙吉5.site语法应用,四川师范大学,沙玉萍二等奖〔10项〕1.专业检索步骤的实例教学,江苏大学,杨志刚2.古籍文献的阅读-注释本,南京中医药大学,张稚鲲3.什么是信息?,电子科技大学,杨颖4.信息检索?会做一道题就够了!,沈阳师范大学,王贵海5.艺术文献检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房宝金6.专业文档搜索filetype最有效,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陈萍秀7.医学主题词表,西南医科大学,曾果果8.pubmed检索精髓十式,成都医学院,冉黎9.布尔逻辑检索,辽宁师范大学,李海瑞10.如何借阅纸质图书,上海师范大学,雷顺利三等奖〔15项〕1.如何做有价值的文献调研,佳木斯大学,庄善洁2.高质量文献的猎取和利用,沈阳工业大学,伊雪峰3.伴飞科研:检索的初心,海南医学院,林川4.5Q&AsaboutMeSH,海南医学院,余泱川5.利用Endnote如何治理参考文献,齐齐哈尔大学,高霏霏6.小信同学说检索之检索词的选择〔上〕,武汉大学7.关注“睡美人”文献,吉林大学,谭智敏8.基于图书馆利用的信息素养:有VS无,沈阳建筑大学,王丽娜9.如何在word中插入参考文献,北京科技大学,李立从10.CABI数据库的主题词库,沈阳农业大学,白建华11.我的“搜”主意比你多——如何查找所需文献,吉林医药学院,孙睿阳12.选题阶段的信息检索,齐齐哈尔大学,邵阳13.如何快速准确查找目标中文期刊的投稿方式,浙江中医药大学,邓佳14.众里寻她千百度ANDNOTOR来关心,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韩靖15.如何将谷歌学术、百度学术检索到的文献导入到NoteExpress,山东大学,王勋鸿优秀奖〔20项〕1.检索策略调整之扩检-以中国知网为例,海南医学院,邓浪2.学位论文信息检索的步骤与技巧,齐齐哈尔大学,常倩倩3.中国知网导出参考文献和文献格式转换,齐齐哈尔大学,李晶4.wiki百科全书用它可知天下事,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于蓓莉5.利用读秀的文献传递猎取图书,辽宁何氏医学院,王景辉6.行走在指尖上的阅读天地,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张妮妮7.中图法简介,琼台师范学院,谢硕研8.检索工具的选择,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张文静9.网络文献信息检索,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蔡雨琪10.玩转kindle,河北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郑伟11.如何快速生成参考文献,吉林医药学院,焦雪12.网络检索技巧,德州学院,李志超13.参考文献生成,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徐红14.Estudy文献治理软件的应用技巧,吉林大学,李慧KI高级检索实例,江苏大学,李明娟16.文献信息计算机检索过程,齐齐哈尔大学,黄晓乐17.检索用词的规范性选择,齐齐哈尔大学,王颖18.文献检索原理,上海健康医学院,刘晶19.艺术信息检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倪菁20.权威的词条检索工具:EBOnline,吉林大学,王绍玲教材类一等奖〔3项〕1.《信息检索与利用教材》,西南交通大学,邓发云2.《信息收集与处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凌征强3.《青年学者学术信息素养》,杭州师范大学,何立芳二等奖〔4项〕1.《创新思维与文献驱动》,盐城工学院,李明2.《医药信息检索与利用》,南京医科大学,周晓政3.《有用信息检索〔第二版〕》,沈阳师范大学,刘允斌4.《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江苏大学,刘桂锋三等奖〔5项〕1.《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上饶师范学院,吴慧华2.《现代信息查询与利用》,西南科技大学,赵静3.《国际执业医师考试资源检索与利用》,佳木斯大学,庄善洁4.《网络信息检索有用教程》,三江学院,陆思霖5.《信息元素养与信息检索》,沈阳理工大学,杨云川优秀奖〔6项〕1.《信息检索实践教程》,山东科技大学,于喜展2.《信息检索与利用》,沈阳工业大学,刘琳琳3.《有用科技文献检索》,沈阳建筑大学,王丽雅4.《科技写作与文献检索第2版》,沈阳工业大学,伊雪峰5.《文献检索及事实上践应用研究》,大连大学,吴海媛6.《信息检索教程》,泰山医学院,孙思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