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大学(威海)工程管理综合+思想政治理论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管理学简答题精编

2020年山东大学(威海)工程管理综合+思想政治理论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管理学简答题精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最新复试要求并结合历年复试经验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复试科目该题型常考及重点复试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由于复试复习时间短,时间紧张建议直接背诵记忆,考研复试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一、简答题

1.组织变革的阻力有哪些?

【答案】(1)个人阻力:心理上的影响;利益上的影响;与个人习惯、价值观的冲突。

(2)组织阻力:管理层不积极参与;没有与改革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或管理制度;不注重文化的重塑。

(3)外部环境阻力:社会对变革的态度和舆论导向,对组织变革有重要影响。

2.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认为,每个人其实都有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或情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生理的需要。这是任何动物都有的需要,只是不同的动物,这种需要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对人类来说,是最基本的需要,如衣、食、住、行等。所以,在经济欠发达的社会,必须首先研究并满足这方面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保护自己免受身体和情感伤害的需要。它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在的安全的需要,另一类是对未来的安全的需要。即是说,一方面要求自己现在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均能有所保证;另一方面,就是希望未来生活能有所保障。

(3)社交的需要。包括友谊、爱情、归属及接纳方面的需要。这主要产生于人的社会性。马斯洛认为,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这已由30年代的行为科学研究所证明。这说明,人们希望在一种被接受或属于的情况下工作,属于某一群体,而不希望在社会中成为离群的孤岛。

(4)尊重的需要。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因素包括自尊、自主和成就感;外部尊重因素包括地位、认可和关注或者说受人尊重。自尊是指在自己取得成功时有一股自豪感,它是驱使人们奋发向上的推动力。受人尊重,是指当自己做出贡献时,能得到他人的承认。

(5)自我实现的需要。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这是种追求个人能力极限的内趋力。这种需要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胜任感方面,有这种需要的人力图控制事物或环境,不是等事物被动的发生与发展,而是希望在自己控制下进行。二是成就感方面,对有这种需要的人来说,工作的乐趣在于成果和成功,他们需要知道自己工作的结果。成功后的喜悦要远比其他任何报酬都重要。

马斯洛还将这五种需要划分为高低两级。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称为较低级需要,而社会需要、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称为较高级的需要。高级需要是从内部使人得到满足,低级需要则主要是从外部使人得到满足。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会自然得到这样的结论,在物质丰富的条件下,几乎所有员工的低级需要都得到了满足。

3.简述控制的基本过程。

【答案】控制是一个三步骤过程,从步骤1测量实际绩效开始,经过步骤2,将实际绩效与标准进行比较,再进行步骤3,采取管理行动来糾正偏差或调整不合适的标准,以实现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目标。步骤1的重点是确定测量的标准并尽量运用数量指标。在步骤2中确定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很关键,超出范围的偏差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步骤3中有纠正绩效偏差和修改标准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4.理解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要点的主要内容,并思考对现代企业经营有何启示(比如,中国古代法制思想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管理的治国学和微观管魅的治生学。可以概括为以下要点:(1)顺“道”;⑵重人;(3)人和;⑷守信;(5)利器;⑷求实;(7)对策;(8)节俭;(9)法治。

5.描述用来分配资源的四种技术。

【答案】这四种技术分别是:预算、排程、盈亏平衡分析以及线性规划。预算是指将资源分

配到集体活动的数值型计划。排程则是对安排哪些活动、进行顺序、参与人员、何时进行的详细布置。盈亏平衡分析是指找出盈利刚好覆盖成本的特定点的技术。线性规划是一类解决资源分配问题的数学方法。

6.作为工业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层级结构曾表现出哪些主要特征?

【答案】①直线指挥,分层授权,层级组织的基本特征便是利用直线指挥与分层授权来规范成员间的关系,影响他们在企业活动中的行为表现;②分工细致,权责明确,分工劳动不仅严格规定了组织成员应该履行的职责,而且明确了相应职务的工作人员为履行职责而可以行使的权力;

③标准统一,关系正式,包括作业方法的标准化,企业政策的一致性。

7.无国界公司的潜在管理理念是什么?

【答案】无国界公司不会采用人工的地理界线来划分职能、事业部或工作活动。毫无疑问,这样的公司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能够快速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状况。不过,这种公司也更加难以管理和掌控。

8.用亨利?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理论分析,组织中的高层管理者最重要的角色是什么?为什么?

【答案】亨利?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理论认为,管理者在实践中的具体行为在不同的情况下分别扮演着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决策制定三类角色。高层管理者最重要的角色是决策制定者,因为高层管理者要对组织的整体绩效负责,是组织运营的指挥者,承担着在外部环境中发现机会选择方向、在内部分配资源的责任,在出现重大问题和冲突时要多谋善断沟通协调,也就是需要不断地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所以决策是他最重要的工作,决策者是他最重要的角色。

9.什么是战略性计划?试描述战略性计划的特点。

【答案】战略性计划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5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其特点有:长期性、整体性。

长期性指战略性计划涉及未来较长时期;整体性指战略性计划是基于组织整体而制定的,强调组织整体的协调。

10.标杆管理的作用和局限是什么?如何实施标杆控制?

【答案】作用:通过设立挑战和赶超对象,并以最关键或最薄弱的因素作为改进内容,标杆控制以此来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其不足在于:一是标杆管理和控制容易导致企业的竞争战略趋同。二是标杆控制容易使企业陷入“落后—标杆—又落后—再标杆”的“标杆管理陷阱”之中。如果标杆控制活动不能使企业跨越与领先企业之间的“技术鸿沟”,单纯为赶超先进而继续推行标杆控制,反而会使企业陷入繁杂的“标杆管理陷阱”。

标杆控制的实施需要一系列的步骤:

(1)确定标杆控制的项目。标杆控制的项目一般是对企业竞争力影响最重要的因素,同时也是企业的薄弱环节。—般来说,项目应在对企业状况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研究的基础上确定。

(2)确定标杆控制的对象和对比点。这个对象应当是在同组织、同行业、同部门业绩最佳、效率最高的少数有代表性的对象。标杆控制的对比点应当在标杆控制项目范围内决定,通常为业绩的作业流程、管理实践或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确立测量指标作为控制的依据。

(3)组成工作小组,确定工作计划。企业层次标杆控制活动的组成人员通常由决定竞争力因素的核心部饤的能够识别专业流程优劣的人士参加。

(4)资料收集和调查。首先收集相关项目、相关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方面已有的研究报告、调查报告或相关信息,在研究这些已有资料的基础上,拟定实地调查提纲和调查问卷。

在实地调查之前,要事先在内部进行对调查问卷和实地调查方法的检验,确定调查问卷和方法的有效性。在实地调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造成差异的地方。

(5)分析比较,找出差距,确定最佳纠偏做法。在对调查所取得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

进行必要的进一步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调查对象之间以及调查数据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的比较研究,确定出各个调查对象所存在的差异,明确差距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并确定出最佳做法。

(6)明确改进方向,制定实施方案。在明确最佳做法的基础上,找出弥补自己和最佳实践之间差距的具体途径或改进机会,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案,并进行实施方案的经济效益分析。

实施方案要明确实施重点和难点,预测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偏差,确定对实施情况的检查和考核标准。

(7)沟通与修正方案。利用各种途径,将拟订的方案、所要达到的目标前景同全体成员进行反复交流与沟通,征询意见,争取全体成员的理解和支持,并根据成员建议,修正和完善方案,以统一成员思想,使全体成员在方案实施过程中目标一致、行动一致。

(8)实施与监督。将方案付诸实施,并不断将实施情况和最佳做法进行比较,监督偏差的出现并采取有效的校正措施,以努力达到最佳实践水平,努力超过标杆对象。

(9)总结经验。在完成了首次标杆控制活动之后,必须对实施效果进行合理的评判,并及时总结经验,对新的情况、新的发现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10)进行再标杆循环。针对环境的新变化或新的管理需求,锚定下一次标杆的项目和对象。

11.说明创造与创新的区别。

【答案】(1)创造是指以独特的方式综合各种思想或在各种思想之间建立起独特联系的这样一种能力。能激发创造力的组织,可以不断地开发出做事的新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2)创新则是指形成创造性思想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产品、服务或工作方法的过程,即富有创新力的组织能够不断地将创造性思想转变为某种有用的结果。当管理者说到要将组织变革成更富有创造性的时候,他们通常指的是激发和培育创新。

12.利克特提出了哪些管理方式?

【答案】利克特及其同事在1947年开始进行研究,试图比较群体效率如何随领导者行为的变化而变化。归纳出两种不同的领导方式:

工作导向型——关心工作的过程和结果,下属只是实现目标或任务绩效的工具;

员工导向型——关心员工,有意识地培养与高绩效的工作群体相关的人文因素,重视人际关系。

结论:员工导向的领导者与高群体生产率和高满意度正相关,而生产导向的领导者则与低群体生产率和低满意度正相关

13.如何理解人员配备的任务?

【答案】人员配备的任务可以从组织和个人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去考察。(1)从组织需要的角度去考察,要通过人员配备使组织系统开动运转;为组织发展准备干部力量;维持成员对组织的忠诚。(2)从组织成员配备的角度去考察,通过人员配备,使每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公正的评价、承认和运用;通过人员配备,使每个人的知识和能力不断发展,素质不断提高。

14.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哪些程序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呢?

【答案】随着现代管理面临前环境越来越复杂,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必须通过一系列固定的程序才能得以保证,主要包括:

(1)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决策者必须知道哪里需要行动,因此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是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管理者通常密切关注与其责任范围有关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外部的信息、报告以及组织内的信息。实际情况和想要状况的偏差提醒管理者潜在机会或问题存在。

(2)识别目标。目标体现的是组织想要获得的结果。所想要结果的数量和质量都要明确下来,因为目标的这两个方面都最终指导决策者选择合适的行动路线。目标的衡量法有很多种,如我们通常用货币单位来衡量利润或成本目标,用每人单位时间产出来衡量生产率目标,用次品率或废品率来衡量质量目标。

(3)拟订备选方案。一旦机会或问题被正确地识别出来。管理者就要提出达到目标和解决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