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篇串数组树作业(答案)

第四六篇串数组树作业(答案)
第四六篇串数组树作业(答案)

第四-六章串、数组、树作业

一、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5分)

正确在()内打√,否则打×。

1.(√)子串是主串中任意个连续字符组成的序列。

2.(×)线性结构只能用顺序结构存放,非线性结构只能用链表存放。

3.(√)完全二叉树的某结点若无左孩子,则它必是叶结点。

4.(√)二叉树有五种基本形态。

5. (√)由树的中序表示和前序表示可以导出树的后序表示。

6. (√)将一棵树转换为二叉树表示后,该二叉树的根结点没有右子树。

7. (√)采用二叉树来表示树时,树的先根次序遍历结果与其对应的二叉树的前序遍历结果是一样的。

8. (×)在Huffman树中,权值较大的叶子结点离根较远。

9. (×)用一维数组存储二叉树时,是以先根遍历的次序存储结点。

二、填空题

1.已知二维数组A[0..10][0..20]采用行序为主方式存储,每个元素占2个存储单元,

并且A[0][0]的存储地址是1024, 则A[6][18]的地址是1312(1024+2*(6*21+18))。

2. 深度为5的二叉树最多有_____31___个结点(根结点层数为1)。

3.高度为h的完全二叉树最少有2h-1个结点。

4. 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序列为:EFHIGJK,中序遍历序列为:HFIEJKG,则该二叉树根的右子树的根是:G。

5. N个结点的二叉树,采用二叉链表存放,空链域的个数为N+1。

6. 填空完成下面中序遍历二叉树的非递归算法:

void InOrder(BiTree root)

{ InitStack ( &S );

p = ____root_____ ;

while ( _____p________ || ! IsEmpty(S))

{ while (p!=NULL)

{ Push(&S, __p___ ) ;

p = _____p->lchild_________ ;

}

if ( ____! IsEmpty(S)___________ )

{ Pop(&S, __p_____ ) ;

Visit ( p -> data );

p = ___p->rchild____________ ;

}

}

}

三、选择题

1.表达式a*(b?c)+d的后缀表达式是( B)。

A)abcd*?+ B)abc?*d+ C)abc*?d+ D)+?*abcd

2.对于有N个结点高度为K的满二叉树(结点编号为1到N,根结点的层数为1),其第K 层上最后1个结点的编号为 ( D )。

A)2K B)2K?1 C)B)2K?1?1 D)2K?1

3.将一棵有100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从根这一层开始,每一层从左到右依次对结点

进行编号,根结点编号为1,则编号最大的非叶结点的编号为:( C ) 。

A)48 B)49 C)50 D)51

4.在下列存储形式中,哪一个不是树的存储形式?( D ) 。

A)双亲表示法 B)孩子链表表示法

C)孩子兄弟表示法 D)顺序存储表示法

5.某二叉树结点的中序序列为:A、B、C、D、E、F、G,后序序列为:B、D、C、A、F、G、E,则其左子树中结点数目为:( C ) 。

A)3 B)2 C)4 D)5

6.从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应填入下面叙述内的最确切的解答,把相应编号写在对应栏内。

有一个二维数组A,行下标的范围是0到8,列下标的范围是1到5,每个数组元素用相邻的4个字节存储。存储器按字节编址。假设存储数组元素A[0,1]的第一个字节的地址是0。存储数组A的最后一个元素的第一个字节的地址是 A 。若按行存储,则A[3,5]和A[5,3]的第一个字节的地址分别是 B 和 C 。若按列存储,则A[7,1]和A[2,4]的第一个字节的地址分别是 D 和 E 。

供选择的答案

A~E:①28 ②44 ③76 ④92 ⑤108 ⑥116 ⑦132 ⑧176 ⑨184 ⑩188

答案:A=⑧B=③C=⑤D=①E= ⑥

7、从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应填入下面叙述内的最确切的解答,把相应编号写在对应栏内。

有一个二维数组A,行下标的范围是1到6,列下标的范围是0到7,每个数组元素用相邻的6个字节存储,存储器按字节编址。那么,这个数组的体积是 A 个字节。假设存储数组元素A[1,0]的第一个字节的地址是0,则存储数组A的最后一个元素的第一个字节的地址是 B 。若按行存储,则A[2,4]的第一个字节的地址是 C 。若按列存储,则A[5,7]的第一个字节的地址是 D 。

供选择的答案

A~D:①12 ②66 ③72 ④96 ⑤114 ⑥120 ⑦156 ⑧234 ⑨276 ⑩282 (11)283 (12)288

答案:A=(12)B=⑩C=③D=⑨

8.将一棵有100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从根这一层开始,每一层从左到右依次对结点进行编号,根结点编号为1,则编号为49的结点的左孩子的编号为:( A )

A)98 B)99 C)50 D)48

9. 设森林F中有三棵树,第一、第二和第三棵树的结点个数分别为M1、M2和M3。与森林F对应的二叉树根结点的右子树上的结点个数是:( D )

A)M1 B)M1+M2 C)M3 D)M2+M3

四、综合题

1. 设s=’I AM A STUDENT’, t=’GOOD’, q=’WORKER’。给出下列操作的结果:

StrLength(s); SubString(sub1,s,1,7); SubString(sub2,s,7,1);

StrIndex(s,’A’,4); StrReplace(s,’STUDENT’,q);

StrCat(StrCat(sub1,t), StrCat(sub2,q));

【解答】StrLength(s)=14;

SubString(sub1,s,1,7) sub1=’I AM A ’;

SubString(sub2,s,7,1) sub2=’ ’;

StrIndex(s,4,’A’)=6;

StrReplace(s,’STUDENT’,q); s=’I AM A WORKER’;

StrCat(StrCat(sub1,t),StrCat(sub2,q)) sub1=’I AM A GOOD WORKER’。2. 假设有6行8列的二维数组A,每个元素占用6个字节,存储器按字节编址。已知A的

基地址为1000,计算:

数组A共占用多少字节;

数组A的最后一个元素的地址;

按行存储时元素A36的地址;

按列存储时元素A36的地址;

【解答】设自定义数组的下标从1开始使用。

(1)数组A共占用多少字节;(288)

(2)数组A的最后一个元素的地址;(1282)

(3)按行存储时,元素A36的地址;(1126)

(4)按列存储时,元素A36的地址;(1192)

3. 分别画出具有3个结点的树和3个结点的二叉树的所有不同形态。

【解答】

具有3个结点的树具有3个结点的二叉树

4. 已知一棵度为k的树中有n1个度为1的结点,n2个度为2的结点,……,n k个度为k 的结点,则该树中有多少个叶子结点?

【解答】设树中结点总数为n,则n=n0 + n1 + …… + n k

树中分支数目为B,则B=n1 + 2n2 + 3n3+ …… + kn k

因为除根结点外,每个结点均对应一个进入它的分支,所以有n= B + 1

即n0 + n1 + …… + n k = n1 + 2n2 + 3n3+ …… + kn k + 1

由上式可得叶子结点数为:n0 = n2 + 2n3+ …… + (k-1)n k + 1

5. 已知二叉树有50个叶子结点,则该二叉树的总结点数至少应有多少个?

【解答】n0表示叶子结点数,n2表示度为2的结点数,则n0 = n2+1

所以n2=n0 –1=49,当二叉树中没有度为1的结点时,总结点数n=n0+n2=99

6. 试分别找出满足以下条件的所有二叉树:

(1) 前序序列与中序序列相同;

(2) 中序序列与后序序列相同;

(3) 前序序列与后序序列相同。

【解答】

(1) 前序与中序相同:空树或缺左子树的单支树;

(2) 中序与后序相同:空树或缺右子树的单支树;

(3) 前序与后序相同:空树或只有根结点的二叉树。

7. 假设通讯的电文仅由8个字母组成,字母在电文中出现的频率分别为:

,,,,,,,

请为这8个字母设计哈夫曼编码。

【解答】

构造哈夫曼树如下:

哈夫曼编码为:

I1:11111I5:1100

I2:11110I6:10

I3:1110 I7: 01

I4:1101 I8: 00 8. 画出如下图所示树对应的二叉树。

【解答】

9. 分别写出算法,实现在中序线索二叉树T中查找给定结点*p在中序序列中的前驱与后继。在先序线索二叉树T中,查找给定结点*p在先序序列中的后继。在后序线索二叉树T中,查找给定结点*p在后序序列中的前驱。

(1)找结点的中序前驱结点

BiTNode *InPre (BiTNode *p)

/*在中序线索二叉树中查找p的中序前驱结点,并用pre指针返回结果*/

{ if (p->Ltag= =1) pre = p->LChild; /*直接利用线索*/

else

{/*在p的左子树中查找“最右下端”结点*/

for ( q=p->LChild; q->Rtag= =0; q=q->RChild);

pre = q;

}

return (pre);

}

(2)找结点的中序后继结点

BiTNode *InSucc (BiTNode *p)

/*在中序线索二叉树中查找p的中序后继结点,并用succ指针返回结果*/

{ if (p->Rtag= =1) succ = p->RChild; /*直接利用线索*/

else

{/*在p的右子树中查找“最左下端”结点*/

for ( q=p->RChild; q->Ltag= =0; q=q->LChild);

succ= q;

}

return (succ);

}

(3) 找结点的先序后继结点

BiTNode *PreSucc (BiTNode *p)

/*在先序线索二叉树中查找p的先序后继结点,并用succ指针返回结果*/

{ if (p->Ltag= =0) succ = p->LChild;

else succ= p->RChild;

return (succ);

}

(4) 找结点的后序前驱结点

BiTNode *SuccPre (BiTNode *p)

/*在后序线索二叉树中查找p的后序前驱结点,并用pre指针返回结果*/

{ if (p->Ltag= =1) pre = p->LChild;

else pre= p->RChild;

return (pre);

}

10. 已知二叉树按照二叉链表方式存储,利用栈的基本操作写出先序遍历非递归形式的算法。

【解答】

Void PreOrder(BiTree root) /*先序遍历二叉树的非递归算法*/

{

InitStack(&S);

p=root;

while(p!=NULL || !IsEmpty(S) )

{ if(p!=NULL)

{

Visit(p->data);

push(&S,p);

p=p->Lchild;

}

else

{

Pop(&S,&p);

p=p->RChild;

}

}

}

11. 已知二叉树按照二叉链表方式存储,编写算法,将二叉树左右子树进行交换。

【解答】

算法(一)

Void exchange ( BiTree root )

{

p=root;

if ( p->LChild != NULL || p->RChild != NULL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