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记录

合集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手术配合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手术配合

人工智能辅助手术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逐渐普及,未 来有望通过AI辅助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效率,减 少医生的工作负担。
患者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将为患者制定更加个 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已成为治疗胆囊 良性疾病的首选方法。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简介
01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一种通过切 开胆总管取出结石的手术方法。
02
该手术通常用于治疗胆总管结石 ,可有效缓解胆道梗阻和感染等 症状。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胆囊良性疾病如胆囊结石、胆囊炎等;胆总管结石 、胆道梗阻等。
保持无菌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减少 感染机会。
处理方法及效果评估
01
02
03
胆漏处理
对于小量胆漏,可通过引 流和抗感染治疗;大量胆 漏需再次手术修复。
出血处理
少量出血可通过止血药物 和局部压迫控制;大量出 血需及时手术止血。
感染处理
根据感染程度选择抗生素 治疗,必要时进行引流和 清创处理。
05
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
术后疼痛管理策略
药物镇痛
按时给予患者镇痛药物, 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 类药物等,以缓解术后疼 痛。
疼痛评估
定期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 ,了解疼痛程度和性质, 以便及时调整镇痛方案。
非药物镇痛
采用物理疗法、按摩、针 灸等非药物镇痛方法,帮 助患者减轻疼痛。
饮食调整建议
术后禁食
术后24小时内禁食,待肠道功能 恢复后逐渐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食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咳嗽训练,有 助于预防肺部感染和肺不张。

ERCP手术记录模板

ERCP手术记录模板

2008-09-30 ERCP手术记录患者于今日上午行ERCP术。

术中食管、胃腔通过顺利,于十二指肠内侧找见主乳头,乳头呈乳头型,开口呈绒毛状,插入造影导管后,胆管显影。

所用造影剂为30%泛影葡胺。

X片示:胆总管直径约2.0cm,其内可见数枚充盈缺损,呈圆形及不规则形,最大约 1.5cm×1.2cm,所示充盈缺损影可移动。

近端肝内胆管枯树枝征。

插入拉式切开刀,通以90W切割、凝固电流,行EPT,切开乳头口直径约1.0cm,创面无渗血。

以碎石网篮碎石后,用取石篮及取石气囊取出结石数枚,取石后造影,充盈缺损影消失。

ERCP术后诊断:胆总管结石。

术后患者安返病房。

操作者:吴毓麟。

胆管结石2008-9-16 ERCP手术记录在征得患者和家属同意后,行ERCP手术,现记录如下:食管、胃腔通过顺利,于十二指肠内侧找到乳头,乳头呈绒毛状,插入造影导管后,胆管显影。

X片示,胆总管直径约1.0cm ,内侧见1枚充盈缺损,呈圆形,约0.6×0.7cm ,所示充盈缺损影可以移动。

近端胆管无明显扩张。

插入拉式切开刀,通过90W切割、凝固电流,行EPT,切开乳头直径约1.0cm ,创面无渗血。

以取石网篮取出结石1枚。

取石后造影,充盈缺损消失。

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安返病房,监测患者淀粉酶、血常规、血压等变化情况。

操作者:记录者:胆管结石2008-10-14 ERCP手术记录在征得患者和家属同意后,行ERCP手术,现记录如下:食管、胃腔通过顺利,于十二指肠内侧找到乳头,乳头呈乳头型,开口呈绒毛状,多次乳头插管未能插入胆管,行乳头预切开后插入胆管,胆管显影,所用造影剂为30%泛影葡胺,乳头下方有一处憩室, X片示,胆总管直径约1.5cm ,其内可见1枚充盈缺损,呈圆形,约1.5×1.5cm ,所示充盈缺损影可以移动。

近端肝内胆管无明显扩张。

插入拉式切开刀,通过90W切割、凝固电流,行EPT,切开乳头直径约1.0cm ,创面无渗血。

胆总管结石病例模版

胆总管结石病例模版

精心整理鹿邑县人民医院住院病历科别:外二病房:612 床号:32 住院号:传染病史,否认输血献血史,无重大外伤史,预防接种史随当地。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外地长期居住史,无不良生活嗜好。

婚姻史:适龄结婚,老伴已故(死因不详)。

家族史:父母已故(死因不详),1姐2妹1弟及3女均体健,否认同家族有遗传病史。

续页患者刘国民性别男年龄73岁床号32 住院号体格检查T 37.3℃P 80次/分R 20次/分BP上腹部:1.胆总管多发性结石伴扩张。

2.肝内胆管扩张。

3.左肾囊肿。

专科情况患者:刘国民,男,73岁,以“胆囊切除术后3年余,右上腹间断疼痛1月”为主诉入院。

查体: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腹平坦,腹壁静脉无区张,右上腹有一处8cm手术疤痕,右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墨菲氏征阳性,肝、脾肋下未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辅助检查:上腹续页患者刘国民性别男年龄73岁床号32 住院号左肾囊肿。

初步诊断:胆总管结石体征: 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腹平坦,腹壁静脉无区张,右上腹有一处8cm 手术疤痕,右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墨菲氏征阳性,肝、脾肋下未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3. 上治疗计划:1.入院完善相关各项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2.手术治疗。

2013.03.12.09:00 术前小结患者:刘国民,男,73岁。

入院情况:以“胆囊切除术后3年余,右上腹间断疼痛1月。

”为主诉入院。

查体: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腹平坦,腹壁静脉无区张,右上腹有一处8cm手术疤痕,右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墨菲氏征阳性,肝、脾肋下未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上左肾囊肿。

术后记录患者刘国民,男,73岁。

在插管全麻醉下行“胆肠吻合术”。

术中自胆总管内取出多枚结石,手术顺利,麻醉满意。

术后患者安返病房,术后给予胸带固定及抗生素治疗。

魏广贤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术后第一天,患者诉切口疼痛,尚能忍受,肠道功能未恢复,查体:生命体征平稳,一般情况良好,心肺听诊无异常,切口覆盖敷料无渗湿,腹腔引流管及T管通畅,胃管通畅,引流出50ml未诉其他不适,魏广贤主治医师详阅病历及仔细查体后指出:停心电监护,嘱患者适当翻身活动,续页.09:00今日查房,自诉切口疼痛减轻,睡眠可,下床活动后无不适,肠功能已恢复,余未诉明显不适,切口敷料固定良好,无渗湿、渗液,查体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腹腔引流管及T管通畅,引流分别约30、200ml,给予换药,嘱患者适当下床活动,预防肠粘连,继续以上方案治疗,详见医嘱。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10例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10例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10例1 临床资料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42~72岁,平均45.9岁;原发性胆总管结石3例,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7例,均无肝内胆管结石;病史3月~2年,有不同程度的黄疸、发热、右上腹反复发作性疼痛。

经B超、CT或ERCP造影检查提示胆管扩张,胆总管直径在1.2~2.0 cm,平均1.55 cm。

2 手术方法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建立CO2气腹,仰卧头高脚低位,腹部4个穿孔的位置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相同。

切除胆囊,在胆囊管与肝总管交汇处的胆总管下方,用细长穿刺针穿刺胆总管抽吸胆汁证实为胆总管后,胆总管壁缝一牵引线,助手用钳提起牵引线,用腹腔镜专用胆总管切开刀切开胆总管前壁,以剪刀扩大切口至1.0~1.5 cm,首先钳取胆总管切口附近结石,取出后,再以WOLF 纤维胆道镜,经剑突下锥孔进镜观察胆总管近、远端管腔,以专用取石网篮取结石,如遇较大结石,可撤出胆道镜,插入Fogarty气囊导管,气囊充气后向外拉取结石。

取净结石后经胆道镜冲洗孔冲洗胆总管,同时用胆道镜仔细全面检查胆总管及可视范围内肝总管和左右肝管,其中7例患者胆总管炎症反应轻,可明确看到乳头部开口正常、通畅,选择行胆总管一期缝合,间断缝合4~5针,在镜下打结,3例因胆总管炎性反应较重,乳头部水肿,胆汁流出欠通畅,将修剪好的T型管置入胆总管内,间断缝合2~3针,在镜下打结,向T型管内注入生理盐水观察无漏液后,10例病人均于温氏孔处置胶管引流。

分别于术后3~6天拔管出院。

3 讨论腹腔镜外科成为了胆囊切除术的金标准。

胆总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的外科急症,有10%~15%的有症状的胆囊结石病人合并胆管结石,其中,胆总管下端嵌顿结石约占7.3%。

以往由于受腹腔镜手术技巧限制,对于术前明确诊断胆总管结石者,多数会选择开腹胆管探查;对于LC术中发现的合并胆总管结石,常需中转开腹胆总管探查手术,该法安全可靠,但失去了微创外科的优点。

胆囊结石手术记录

胆囊结石手术记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手术切口:上腹常规穿刺口
术中体位:平卧位
麻醉方式:全麻
手术医师:-
第一助手:-
器械护士:-
巡回护士:-
麻醉医师:-
手术发现:胆囊大小约7*4*3cm,与周围轻度粘连,胆囊三角、胆囊颈及胆总管解剖结构欠清晰,胆囊壁稍后,胆囊内可见多枚直径不等结石。

手术经过:
1.患者取平卧位,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
2.在上腹壁常规“三孔”穿刺,置入腹腔镜器械,探查见如上所述;
3.电凝勾仔细分离胆囊三角、暴露胆囊管及胆囊动脉,施生物夹加钛夹于胆囊管两端夹闭后剪断胆囊管,胆囊动脉施加生物夹,切断胆囊动脉。

4.电钩将胆囊于胆囊床上完整移除,电凝胆囊床止血。

5.取出胆囊,检查术野无出血。

清点器械无误,排除腹腔内气体,关闭穿刺孔,术毕。

手术者:-
记录者:-
2017.10.23。

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

患者入院期间腹痛明显,12月12日晚6时25分主诉腹痛,遵医嘱于 6542 10mg m,缓解不明显,7时15分Ns250ml+6542 10mg+达路8mg静 脉滴入,9时45分腹痛难忍,于安定5mg静推,11时20分仍诉腹痛,再次 于安定5mg静推,零时十五分仍主诉腹痛明显,遵医嘱于异丙嗪25mg+杜 冷丁75mg肌注后缓解。3时40分再次诉腹痛,于5%Gs250ml+6542 10mg+达路8mg静脉滴入。12月14日患者行ERCP失败,晚7时12分诉腹 痛,6542 10mg肌注。12月16日晨6时22分诉腹痛,达路8mg静推, 5%Gs250ml+6542 10mg静脉滴入。12月18日腹部立卧位片提示:低位不 全性小肠梗阻可能。当天下午急诊在全麻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10Pm安返病房,BP114/80mmHg,携五根引流管,胃管,右上腹引流,盆 腔引流,T管,尿管。个管均引流通畅,妥善固定,标注明显,术后于吸 氧,禁食水,心电监护,止血,抗感染,补液,营养支持治疗。目前患者 神志清楚,精神尚可,切口敷料干燥,生命体征平稳,现指导试饮水,协 助下床如厕。
胆漏的预防:
根据以上分析,拔T管一旦胆漏发生,会增加病人痛苦,延长住院时 间,应予重视并预防其发生。 措施有: 1.熟悉局部解剖,手术野清晰,动作轻柔仔细,对于可疑胆 管或迷走胆管均应结扎,以免遗留胆漏。 2.拔管前必须行胆道造影,确认胆道无梗阻。 3.拔管的动作轻柔,不宜用力过度。 4.年老体弱、肿瘤病人、糖尿病人、贫血、低蛋白血症、恶液 质病人或长期使用激素的病人,应延长拔管时间,至少术后1月以上。 5.胆肠吻合时,吻合组织对合良好,缝合规范,吻合口大小合 适,不留张力,充分保证胆管血运良好。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36例报告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36例报告
【】 巴 明 臣 , 静 熙 , 2 毛 陈训 如 , .急 性 胆 囊 炎 腹腔 镜 胆囊 切 除 术 方 等 法 l 中华 肝 胆 外 科 杂 志 , 0 0 6 5 :8 — 8 . " 2 0 , ( ) 3 8 3 9
【】 岑 刚 , 3 黄克 俭 , 俊 , .腹 腔 镜 胆 囊 切 除 术治 疗 胆 囊 颈 部 结 石 曹 等 Ⅲ .中 国I 医 学 ,0 9 l ( )3 3 34 临床 2 0 ,6 3 :8— 8 . f1 韩 朝 阳 , 红 军 , 4 王 马驰 聘 , . 作 困 难 的 腹 腔 镜 胆 囊 切 除 术 6 等 操 8 例 报 告 『1 腔 镜 外 科杂 志 ,0 16 2)7 — O J .腹 2 0 ,( :9 8 . [] R s l J Wa h S , Mai S e 1 i ut  ̄u e 5 us l C, e l L s te A , t .Bl d c t a e i f s i
脐 部戳孑 扩 大至 2 3 C I , L ~ 1 后 再取 出胆囊 较安全 。对 T
[] S a yh A, D nsJ 6 hmi e ai ,Waad ,e 1 1 -era a s yn W ta.A 4 ya nl i ys
o aaoepe c o cs eo y o vro — hn a d h ?J. t p rso i hl yt tm cnes n w e n w y [1 l e e i
C l 角存 在不 同程 度 的炎症水 肿 . ao t 手术 分离 时 易
出血 . 胆囊 破 裂 、 开窗 减 压均 可导 致 胆液 污染 腹 腔 , 并 且 术 后 创 面 渗 血 、 渗 液 较 多 , 因 此 L 术 后 C
Wis w孔 附近 放置 引流 管有 如 下优 点 :① 减 少腹 nl o 腔积 液 、 余 脓肿 的几 率 , 残 以免感 染 ; 术后 能 及 时 ② 发现有无 胆瘘 、 出血 等并发症 的发 生及其 严重 程度 , 并 作 出相 应 的处 理 。 以放置腹 腔引 流管是必 要 的 , 所 特 别是粘 连重 、 分离 面大 、 破胆囊 或胆囊 大部 切 除 分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曾小川
腹腔镜切除胆囊后,经穿刺确 认胆总管,然后在其前壁切开 1.5~2.0cm的切口,以胆道镜 探查并取净结石,直达胆道远 端
物品准备
胆囊切除术 显像系统、腹腔镜一套、胆囊腔镜包、器械 包、衣包、钛夹、吸引器管、输血管、4# 线、创口贴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显像系统、胆道镜一套、小儿头皮针、10# 吸痰管、5ml注射器、4-0微乔
手术配合
消毒铺巾
连接管道
气腹,穿刺
摆手术体位
胆囊抓钳 小弯分离钳 电钩
胆心反射 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因反射性冠 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甚 至心跳骤停等现象
分离胆囊管、胆囊动脉 准备钛夹
于胆囊管两端上钛夹
取净结石后,用4-0微乔缝合胆囊管。 取胆囊。 手术结束。
剪刀剪断 分离剪断胆囊动脉
递电钩分离胆囊
递电凝棒电凝胆囊针,进行穿刺回抽 确定胆总管后,在其前壁 切开1.5~2.0cm的切口, 用胆道镜探查
置入胆道镜,对左右 肝管,胆总管下段进行 探察。
放入吸痰管进行冲洗
必要时可用胆道碎石机 进行碎石,再用取石篮 取出结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 庆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医 院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Chongqing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手 术 记 录

姓名:杨秀萍 住院号数:706776

- 1 -
日 期:2009年7月31日1pm---3:30pm
术前诊断:1.胆总管结石2.胆管炎3.胆囊结石4.原发性高血压
术后诊断:1.胆总管结石2.胆管炎3.胆囊结石4.原发性高血压
手术名称:胆囊切除+胆道探查+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手术人员:主 刀:吴晓健 二助手:黄鹏 洗手护士:钟彬
一助手:吴松 三助手:李玉玲 麻 醉 师:刘新伟
麻醉方式:全麻
麻醉效果:好 更改麻醉情况:无
手术记录:
麻醉满意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右侧肋缘下切口,长约10cm,逐层切开腹
壁各层进腹。术中探查见胃、小肠无明显异常。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表面光滑无结节,胆囊充
血水肿较明显,约9X5X4cm大小,胆囊壁稍厚,约0.4cm。胆囊内可扪及结石1枚约1.0cm。胆
总管扩张约1.8cm,内可扪1.5cm大小结石1枚,未见其他病灶。拟行胆囊切除+胆道探查+胆总
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距离肝0.5cm处切开胆囊浆膜层,钝性剥离胆囊至颈部,仔细解剖胆囊
三角,分离胆囊管及胆囊动脉清楚后,分别予结扎切断,逆行切除胆囊。分离暴露胆总管及肝总
管, 5号空针穿刺抽出胆汁证实为胆总管后,于胆总管前壁做二牵引线,切开胆总管约2cm,内有
大量墨绿色胆汁涌出,吸尽,运用取石钳和取石勺于胆总管下段取出1.5cm大小结石和泥沙样结
石,左右肝管也取出泥沙样结石。6号尿管插入胆总管和左右肝管,生理盐水冲洗残余泥沙样结
石,后在运用胆纤镜胆道顺利通过乳头进入十二指肠内,镜证实胆总管下端和左右肝管通畅未见
残余结石。置22#“T”管,缝合胆总管切口,试水证实胆总管缝合良好,无漏水,胆总管下端通
畅。冲洗胆囊床、胆囊三角,检查术区无活动性出血及胆汁渗出,置腹腔引流管一根于温氏孔,
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逐层关腹。
手术过程中麻醉满意,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20ml,术后病人回ICU,术后胆囊送病检,结
石交患者家属保管,予以抗炎、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
医师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