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楚才杯同步获奖作文口头禅16

三年级语文楚才杯同步获奖作文口头禅16
三年级语文楚才杯同步获奖作文口头禅16

口头禅

大家都有自己的口头禅。我亲爱妈妈的口头禅是让人血液沸腾、紧张目眩的“快点”。

上学之前——催

清晨的我还在美梦当中,妈妈的“快点”就像机关枪子弹似的向我“射”来:“宝贝,快点起床啦!快点快点!”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看了看时钟,六点整。(形象的比喻真实再现了妈妈催我起床的情景。)这也太早了吧!于是我便倒头企图继续大睡。我的眼睛刚刚闭上,一波波“快点子弹”从厨房“射”来:“起床了没?快点穿衣服,快点刷牙,快点洗脸啦!”再睡是不可能了,我干脆跳了起来,穿衣服,穿裤子,正当我准备刷牙时,妈妈的“子弹”又升级成了“导弹”:“能不能快点呀!慢吞吞的,早餐都凉了!”我赶紧刷牙、洗脸,一路小跑到饭桌前,开始品尝妈妈的“花式早餐”。

刚端起牛奶,妈妈的“快点导弹”再次无情地飞来“补刀”:“快点儿吃!吃完啊,你看看都几点钟了,还在慢吞吞的!”我抬头看了看时钟,刚刚六点四十:“我的老妈呀,离学校开门还有一个小时呢,不着急!”“限你十五分钟吃完。快点!”妈妈的命令不容质疑。我真恨不得在肚子上装条拉链,直接拉开它把早餐倒进去。(略带夸张的描写很传神地表达了作者此时的心情。)

吃完饱饱的早餐,时钟刚好指向七点整。刚想坐上沙发再躺下享受片刻,妈妈从书房出来递上一张表,上面写着:

1.清理餐桌。

2.洗涮碗筷。

3.整理书包。......

晕!老妈呀,我好像是咱家保姆耶!算了算了,做就做吧,谁叫你是我老妈呢!

二十分钟后,完成任务的我正准备坐下,妈妈的“快点导弹”又升级成“火箭牌”,把我“无情”地“踹”出了家门:“快点上学去,别在路上玩;快点写作业,不能边写边玩;还有,上课要认真听讲,放学早点回家。快点走吧,别迟到了,路上注意安全!外面下雨,伞打好,别淋着!”妈妈一手整理我肩上的书包带,一手递上雨伞。“老妈你得快点啦,要迟到了!”“你快点我就不会迟到啦!”说完,便“啪”地一声关上了门。

逃脱了“快点火箭弹”的狂轰滥炸,回味着丰盛可口的早餐,小雨哒哒地敲打着雨伞,我合着欢快地脚步向学校走去。(心理描写中巧妙地渗入环境描写。)

回家之后——烦

放学回到门口,我不由打了一个冷颤——马上又要被“快点火箭弹”轰炸了呀。“妈妈,我回来啦!”“快点回房间,快点写作业!”果然,一枚“快点火箭弹”没有任何预兆地从厨房“射”了出来。“今天作业不多,不需要快点快点的。”我试探着撒娇道。“不多也给我快点!”

半个小时候,顺利K.O.掉全部作业。“快点去练琴!”一枚“快点火箭弹”又发射过来。弹着弹着,正在琢磨一段曲谱时,又一枚升级的“快点燃烧弹”打破了宁静:“怎么没声了?快点弹琴呀!别发呆!”我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我在思考谱子,没有发呆!”这次老妈的炮弹成了哑弹,我窃喜。(聪明而又调皮的形象跃然纸上。)

“叮咚!”一声轻脆的门铃在我刚练完琴时响了起来,“噢耶!我的‘联合首长’老爸回来了!”我赶紧去开门,迎接我的“帮手”。没想到的是,妈妈的“快点燃烧弹”连老爸都不放过:“快点去洗手,准备

开饭!”刚开始,老爸还慢吞吞的跟我打趣,一波波“快点子弹”扫射之后,只好加快进度。晚饭终于吃完了,妈妈递给老爸一张家务单,老爸看得目瞪口呆。家务单上写着:

1.清洗碗筷。

2.检查作业。

3.辅导奥数......

见势不妙,我赶紧开溜回房捧起我的课外读本。正当我看得欢天喜地的时候,“爸爸快点来检查作业,儿子快点把奥数习题集准备好!”我恋恋不舍地放下课外书,垂头丧气地拿着《小学生奥数点拨》走进书房。翻开第二十七页的习题:王老师买了四个桌子和八个椅子共两百二十元,一个桌子比一个椅子贵十元,问:桌子和椅子各多少元?

一个小时后,我在爸爸的点拨下完成了奥数题。回到房间刚想再沉浸到我的太空世界时,“宝贝,快点去洗澡,时间不早了,明天还要上学呢!”被一枚枚“快点燃烧弹”轰炸过后,我舒舒服服地躺下,妈妈在我额头狠狠地亲了一口,关上房门的时候还不忘扔下一颗“幸福炸弹”:“快点睡着哦。”(看得出来,催与被催都乐在其中。)

就这样,我在老妈的“快点”声中度过了紧张而又幸福的一天。也伴随着“快点”一天天的成长,一天天的进步。

美点赏析:全文充满童趣,把所有孩子烦恼排斥的被催着干这干那的情景,真实再现在读者面前,让同龄的读者感同身受,感受到妈妈的口头禅——“快点”里所包含的爱,从而会反思自己被催时的心情。

疑点探讨:全文用两个小标题:上学之前——催,回家之后——烦,很有新意,但是妈妈的口头禅是“快点”,催贯穿全文。所以,第二个小标题,不妨把“烦”还是换成“催”,这样更能体现“快点”这一口头禅的使用频率之高。

悟点心得:孩子们写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往往难写出新意,但本文作者却巧妙地把妈妈花样百出各种各样的“催”比作“机关枪子弹、导弹、火箭弹、炮弹、哑弹”等,语言一下子活泼起来,也更能与小读者产生共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