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安全距离

各类安全距离
各类安全距离

各类安全距离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氧气乙炔瓶的安全距离5米,氧气乙炔与火源的安全距离10米。

2、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其规定数值如下:10kV及以下一,35kV—,

l10KV一,220kV一,500kV一。该安全距离规定值是指在移开设备遮栏的情况下,并考虑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正常活动范围内。

3、公路施工爆破飞石安全距离不得小于国家安全规程规定的最小200m安全距离。

4、高压燃气管道距建筑物的基础的距离分别为不小于4米(介质压力至)和不小于6米(介质压力至);距街树的距离不小于米;距铁路钢轨不小于5米;距有轨电车钢轨不小于2米;距其它道路的距离无规定。

5、应该是高于2米无防坠措施,才算高空作业。

6、起重机与架空输电导线的安全距离电压220KV时,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是6米,电压60——110KV时,沿水平方向4米,垂直方向都是5米。

7、制氧站气瓶间空瓶与实瓶应分开存放,间距大于米,并有指示牌。楼主这个米也是安全距离吧。

8、铁路线路两侧应当设立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范围,从铁路线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顶或者铁路桥梁外侧起向外的距离分别为:

(一)城市市区,不少于8米;

(二)城市郊区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0米;

(三)村镇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2米;

(四)其他地区,不少于15米。

9、消防安全通道,独头通道要在尽头设车场。

10、消防路上官桥高度5米。

11、公路与石油库安全距离40米。

12、高处作业地点应与架空电线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距普通电线1米以上,距普通高压线米以上,并要防止运输的导体材料触碰电线。高度不足2米,但作业地段的下面是坡度大于45°的斜坡,附近有坑、井、有转动设备或堆放容易伤人的物品,工作条件特殊(风雪天气),有机械震动的地方,在有毒气体存在的房内工作时,均应按高处作业的规定执行。符合以下情况的高处作业为特殊高处作业:在作业基准面30米(含30米)以上的高处作业、高温或低温、雨雪天气、夜间、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突发灾害抢救、有限空间内等环境进行的高空作业及在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超出允许浓度的场所进行的高处作业。

13、瓶间距8米,最低不得小于5米。

14、石油库与工矿企业的安全距离:一、二、三、四、五级石油库分别为60、80、40、35、30米。

15、施工现场禁火作业区距离生活区不小于15米,距离其它区域不小于25米。

16、根据各种电气设备(设施)的性能、结构和工作的需要,安全间距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

(一)各种线路的安全间距。

(二)变、配电设备的安全间距。

(三)各种用电设备的安全间距。

(四)检修、维护时的安全间距。

500kV:5m ;

220kV:3m;

110kV:;

35kV:1m ;

10kV:。

17、10千伏高压线路距离建筑最小的水平安全距离为米,垂直距离为米。为了保障住户的生命安全,供电部门将电杆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了12米或者15米。

18、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人体接地点的安全距离是多少室内应大于 4 m ,室外应大于 8 m 。

19、正常干燥场所的室内照明,垂直距离不应小于米,否则采用安全电压。

20、该铁路线,双方必须建立铁路线的安全保护。该铁路线的安全保护的范围,从铁路线脚趾的填补,削减斜坡的顶部或侧翼的铁路桥的距离外向分别是:

(一)城市市区,不少于8米;

(二)城市郊区居住社区,不少于10米;

(三)村庄和小城镇居民社会,不少于12米;

(四)其他地区,不少于15米。

21、安装临时线路时安装高度室内不得低于米,室外不得低于米。

22、石油管道与其它管道不可避免交叉时,安全距离不得小于米。

23、高处:

(一)高处作业定义:离坠落基准面2米或2米以上的作业;

(二)三层(6米)以上的脚手架应该拉设安全网。

24、钢直梯下端高于基准面米以上的必须增加护笼梯。

25、电建安规:道路施工道路,双车道不小于6m;单车道不小于;栈桥、架空线路下方通行空间不小于5m,材料、废弃物堆放点距排水沟大于。

26、脚手架搭设技术规范之连墙件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2步,对高度在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

27、运输道路应尽量减少弯道和交叉。载重汽车弯道半径一般不得小于15m,特殊情况下不得小于10m,并有良好的瞭望条件。

28、现场道路跨越沟槽时应搭设牢固的两侧有可靠栏杆的便桥,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人行便桥的宽度不得小于1m,手推车便桥宽度不得小于,马车、汽车便桥应经设计,其宽度不得小于。桥的两侧应有可靠的栏杆。

29、建安规:道路现场机动车辆应限速行驶,时速一般不得超过15km。

30、电建安规:材料、设备的堆放及保管

(一)器材不得紧靠建筑物的墙壁堆放,应有以上的间距,两端应封闭。(二)有车辆出入的仓库,其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得小于,各材料之间的通道不得小于。

31、煤气场所工作的时间在煤气场所工作的安全许可时间: CO含量不超过

30mg/m3(24PPm)时,可较长时间工作。 CO含量不超过50mg/m3(40PPm)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CO含量不超过100mg/m3(80PPm)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小时。 CO含量不超过200mg/m3(160PPm)时,连续工作时间不超过15-20分钟。工作人员每次进入煤气泄漏区域工作的时间间隔至少在2小时以上。

32、人体(工作人员)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10kV及以下米;20~35kV 米;44kV 米;60~110kV 米;220kV3米;330kV 4米;500kV 5米。

安全距离规范汇总

安全距离规汇总

目录 1、仓库的安全距离 (3) 2、疏散指示标志的距离 (4) 3、商业企业疏散安全距离 (5) 4、液化石油气钢瓶安全距离 (6) 5、甲类仓库安全距离 (7) 6、消防器材安全距离 (7) 7、高坠半径 (8) 8、工厂车间布置 (9) 9、一级石油库安全距离 (10) 10、石油库外墙安全距离 (11) 11、小型民爆库安全距离(一) (11) 12、小型民爆库安全距离(二) (13) 13、临时架空线距离 (14) 14、可燃、助燃气体储罐防火间距 (15) 15、甲乙类液体储罐防火间距 (15) 16、丙类液体储罐防火间距 (16) 17、防火间距(一) (16) 18、防火间距(二) (17) 19、防火间距(三) (17) 20、防火间距(四) (18) 21、防火间距(五) (19) 22、甲乙类液体储罐间距 (20) 23、防火间距 (20) 24、可燃材料堆场的防火间距 (21) 25、高层建筑疏散 (22) 26、车间安全通道宽度 (23) 27、厂道路宽度 (24) 28、焊接作业距离 (25) 29、钢平台距离要求 (26) 30、易燃易爆商品储存条件 (27) 31、电线管线距离 (28) 32、电线敷设高度 (29) 33、配电箱距离 (30) 34、电灯和风扇距离 (31) 35、开关插座距离 (31) 仓库为什么要划出清晰的“五距”标线 (33) 生产车间为什么要划出清晰的“疏散通道”标线? (38)

1、仓库的安全距离 主要依据: 每个堆垛面积不应大于150平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7 库房主通道宽度不应小于2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7 物品堆垛与堆垛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 物品与照明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 物品与墙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 物品堆垛与柱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3米。《仓储场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76471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 Blasting safety distance calculation. 爆破中产生对人、设备、建筑物的主要危险有:爆破地震、空气冲击波、水中爆破冲击波、飞石、殉爆、有毒气体(炮烟)、噪音等,因此,必须做好安全措施,并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而且,为了防止杂散电流、静电、射频电引起雷管、炸药的早爆事故,亦应做好安全工作。 1、爆破震动安全距离计算 选用GB6722-2003《爆破安全规程》确定公式:R=α/1'3)/(V KK Q ?。 R —爆破震动安全距离 Q —一次所允许起爆的最大装药量或毫秒延期起爆时的单段最大装药量 K 、α—与爆破点地形、地质等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见表1-1 K '—修正系数(在拆除爆破中引入此系数),K '=0.25~1,近爆源且临空面少时取大值,反之取小值 V —周围房屋安全允许震动速度,见表1-2 表1-1爆区不同岩性的K 、a 值 岩性 K a 坚硬岩石 50~150 1.3~1.5 中硬岩石 150~250 1.5~1.8 软岩石 250~350 1.8~2 表1-2爆破地震安全速度(V )值 建筑(构)物 V (cm/s ) 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 1 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砖块建筑物 2~3 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 5

水工隧道 10 交通隧道 15 矿山巷道 围岩不稳定有良好支护 10 围岩中等稳定有良好支护 20 围岩稳定无支护 30 2、爆破空气冲击波安全距离计算 R K Q =,m 式中:R —爆破空气冲击波安全距离,m ; Q —装药量,kg ; K —与装药条件和爆破程度有关的系数。如表2-1。 表2-1系数(K )值 破坏程度 安全级别 裸露药包 全埋药包 完全无损 1 50~150 10~50 偶然破坏玻璃 2 10~50 5~10 玻璃全破坏、门窗局部破坏 3 5~10 2~5 隔墙、门、窗、板棚破坏 4 2~ 5 1~2 砖石结构破坏 5 1.5~2 1.5~1 全部破坏 6 1.5 __ 注:炸药库的设置,空气冲击波对建筑物和人员安全距离,也按此式计算。 根据《爆破安全规程》规定:露天裸露爆破时,一次爆破的装药量不得大于20kg ,并应按下式确定爆破空气冲击波对在掩体内避炮作业人员的安全距离。 325R Q =,m 式中:R —空气冲击波对掩体内人员的安全距离,m Q —一次爆破的装药量,kg 。

56种作业安全距离一览表

56种作业安全距离一览表 1.氧气乙炔瓶的安全距离5M,氧气乙炔与火源的安全距离10M。 2.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其规定数值如下:10kV及以下一0.7m,35kV—1.0m,110KV 一1.5m,220kV一3.0m,500kV一5.0m。该安全距离规定值是指在移开设备遮栏的情况下,并考虑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正常活动范围内。 3.公路施工爆破飞石安全距离不得小于国家安全规程规定的最小200m安全距离。 4.高压燃气管道距建筑物的基础的距离分别为不小于4米(介质压力0.4至0.8Mpa)和不小于6米(介质压力0.8至1.6Mpa);距街树的距离不小于1.2米;距铁路钢轨不小于5米;距有轨电车钢轨不小于2米;距其它道路的距离无规定。 5.高空作业防坠,应该是高于2米无防坠措施,才算高空作业。 6.起重机与架空输电导线的安全距离电压220KV时,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是6M电压60——110KV时,沿水平方向4M,垂直方向都是5M。 7.制氧站气瓶间空瓶与实瓶应分开存放,间距大于1.5米,并有指示牌。楼主这个1.5米也是安全距离吧。 8.铁路线路两侧应当设立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范围,从铁路线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顶或者铁路桥梁外侧起向外的距离分别为:(一)城市市区,不少于8米; (二)城市郊区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0米;(三)村镇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2米;(四)其他地区,不少于15米。 9.消防安全通道3.5m,独头通道要在尽头设车场。 10.消防路上官桥高度5米。 11.公路与石油库安全距离40米。 12.高处作业地点应与架空电线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距普通电线1米以上,距普通高压线2.5米以上,并要防止运输的导体材料触碰电线。高度不足2米,但作业地段的下面是坡度大于45°的斜坡,附近有坑、井、有转动设备或堆放容易伤人的物品,工作条件特殊(风雪天气),有机械震动的地方,在有毒气体存在的房内工作时,均应按高处作业的规定执行。符合以下情况的高处作业为特殊高处作业:在作业基准面30米(含30米)以上的高处作业、高温或低温、雨雪天气、夜间、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突发灾害抢救、有限空间内等环境进行的高空作业及在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超出允许浓度的场所进行的高处作业。 13.瓶间距8米,最低不得小于5米。 14.石油库与工矿企业的安全距离:一、二、三、四、五级石油库分别为60、80、40、35、30米。 15.施工现场禁火作业区距离生活区不小于15M,距离其它区域不小于25M.。 16.根据各种电气设备(设施)的性能、结构和工作的需要,安全间距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1)各种线路的安全间距。2)变、配电设备的安全间距。3)各种用电设备的安全间距。4)检修、维护时的安全间距。500kV:5m 220kV:3m110kV:1.5m 35kV:1m 10kV:0.7m。17.10千伏高压线路距离建筑最小的水平安全距离为1.2米,垂直距离为2.5米。为了保障住户的生命安全,供电部门将电杆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了12米或者15米. 18.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人体接地点的安全距离是多少?室内应大于4 m ,室外应大于8 m 。 19.正常干燥场所的室内照明,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8米,否则采用安全电压 20.该铁路线,双方必须建立铁路线的安全保护。该铁路线的安全保护的范围,从铁路线脚趾的填补,削减斜坡的顶部或侧翼的铁路桥的距离外向分别是:1)城市市区,不少于8米;2)

球罐γ射线检测安全距离计算

球罐γ射线检测安全距离计算 一、前言 γ源射线是球罐工程施工中常用无损检测手段,γ源辐射射线穿过空气时能使空气的分子发生电离,辐射作用于生物体时能造成电离辐射,这种电离作用能够杀伤生物细胞,破坏生物组织,造成生物体的细胞、组织、器官等损伤,引起病理反应,称为辐射生物效应。因此,为保障射线作业人员自身及公众的健康和安全,要求在施工作业前要对γ射线施工作业现场进行γ射线检测安全距离的测定,以确保作业人员及公众不受γ射线电离辐射伤害。本文仅以某项目空分装置中524m3中压氮气球罐γ源射线检测施工为例,对γ射线在施工现场使用的安全性进行探讨。 二、球罐探伤条件及γ射线源选择 1、球罐参数简介 该空分装置524m3中压氮气球罐内直径10000 mm,球壳板材质07MnCrMoVR,球壳名义厚度42mm,属Ⅲ类压力容器;球罐本体球壳板组对对焊缝220米,球罐组焊完毕按要求需对该部分焊缝进行100% 射线探伤检测。该球罐无损检测由某检测有限公司负责施工,现场采用γ射线全景曝光技术透照(返修位置使用χ射线透照)。 2、γ射线源选择及使用时间 γ射线源选用铱192,2007年7月20日测量活度为:120.2±2居里;铱192射线源使用时间为2007年7月21日至2007年7月25日。 三、γ射线防护区域划分 1、γ射线源放置在球罐中心,进行γ射线全景曝光;进行探伤作业前,必须先将工作场所划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2个安全防护区,安全防护区要放置警戒灯,有专业人员警戒监护。 2、监督区位于控制区外,允许有关人员在此区活动,培训人员或探访者也可进入该区域。其边界外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2.5μGy·h-1,边界处应有"当心,电离辐射"警示标识,公众不得进入该区域。 3、控制区专业人员控制范围,只允许专业探伤作业操作人员在此区活动,边界外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40μGy·h-1。在其边界必须悬挂清晰可见的"禁止进入放射性工作场所"警示标识。未经许可人员不得进入该范围。 四、控制区、监督区的距离计算

安规要求安全距离

1.安規要求安全距離: a.兩線式:一次側、二次側安全距離:5.5mm min.(為防誤差,預留6mm);加1.0mm破溝則4.5mm min.(為防誤差,預留5mm) b.三線式: 一次側、二次側安全距離:5.5mm min.(為防誤差,預留6mm);加1.0mm破溝則4.5mm min.(為防誤差,預留5mm) 一次側、FG安全距離:3.0mm min.(必頇確定為FG,否則仍然要預留6mm;加1.0mm破溝則 5mm) c.ACL、ACN安全距離:2.5mm min.(加1.0mm破溝則1.5mm min.) d.一次側高壓安全距離:1.5mm min. e.保險絲兩端銅箔安全距離:2.5mm min.(加1.0mm破溝則1.5mm min.) 2.PWB製作,佈線最小距離: a.銅箔與銅箔:0.5mm min. b.銅箔與焊點:0.75mm min. c.焊點與焊點:1.0mm min. d.銅箔與板邊:0.25mm min. e.孔邊與孔邊:1.0mm min. f.孔邊與板邊:1.0mm min. 3.PWB製作,佈線最小銅箔寬度: a.2oz:0.5mm min.;1oz:0.3mm min. b.電流承受力:1A/1.0mm min.(加錫則可減少為0.5mm min.) 電氣要求 1.一次側電流路徑:電路順序;捷徑(越短越佳). 2.二次側電流路徑:電路順序;捷徑(越短越佳). 3.CY1佈線位置:一次側接近大電容負端;二次側接近變壓器地端. 4.回授點佈線位置:正回授端及負回授端接近輸出端. 5.符合雷擊測試要求: a.符合L-N 1KV;L(N)-FG 2KV(V 1.2/50uS、I 8/20uS):加07D471 V aristor b.符合L-N 6KV(500A):加07D471 V aristor、LF1加尖端放電、CY1加尖端放電 c.符合L-N 6KV(3000A):加07D471 V aristor於Fuse前、LF1加尖端放電再並聯*(300V)*2 、CY1加尖端放電 IEC 60950 IEC 60950 空間/沿面距離(Clearance/Creepage Distances,Clause 2.10, Tables 2H, 2J, 2K and 2L)

国家有规定安全距离

国家有规定安全距离,一般距离15米以上 我国输变电设施的频率为50赫兹(通常称为工频),和广播电视、通讯和微波的频率105~10 9赫兹相比,频率低得多。所以它不容易产生辐射。国际“电磁兼容”标准中规定,9000赫兹以上的频率才称为“射频”,也就是说9000赫兹以下频率的电源因辐射量太小,可以认为它们基本不会发射电磁波。输电设备工作频率在50赫兹比9000赫兹小180倍,它的辐射功率就更小,对人身基本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在城市中的大部分输电线电压等级为10kV,所产生的电场强度是十分微小的。对于110kV以上的输电线,由于电压较高,在导线表面会产生“电晕” 现象,从而会产生十分微弱的电磁辐射。根据实际测量,即使对于500kV的高压输电线,它的辐射强度小于53dB,其单位面积的辐射功率相当于一般城市家庭中所接收到的无线电广播电磁波辐射功率强度的十分之一,当然它对人身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因此,可以这样说;输变电设施的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是微小的 但是也有资料表明:电磁辐射污染不可小视 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电磁辐射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会导致儿童患白血病。医学研究证明,长期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 能诱发癌症并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电磁辐射污染会影响人体的循环系统、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严重的还会诱发癌症,并会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瑞士的研究资料指出,周围有高压线经过的住户居民,患乳腺癌的概率比常人高7.4倍。 会影响人们的生殖系统。主要表现为男子精子质量降低,孕妇发生自然

流产和胎儿畸形等。 可导致儿童智力残缺。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计算机、电视机、移动电话的电磁辐射对胎儿有不良影响。 影响人们的心血管系统。主要表现为心悸、失眠,部分女性经期紊乱,心动过缓,心搏血量减少,窦性心率不齐,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等。 对人们的视觉系统有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引起白内障等。 五种人员要特别注意 专家指出,有5种人特别要注意电磁辐射: 一是生活和工作在高压线、变电站、电台、电视台、雷达站、电磁波发射塔附近的人员; 二是经常使用电子仪器、医疗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人员; 三是生活在现代电气自动化环境中的工作人员;四是佩戴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五是生活在以上环境里的孕妇、儿童、老人及病患者等。 防止污染有办法 一、注意室内办公和家用电器的设置。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之中。特别是一些易产生电磁波的家用电器,如收音机、电视机、电脑、冰箱等电器更不宜集中摆放。 二、注意使用办公和家用电器时间。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等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作,同时尽量避免多种办公和家用电器同时启用。在使用手机时应尽量使头部与手机天线的距离远一些,最好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电话。 三、注意人体与办公和家用电器距离。对各种电器的使用,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与电器越远,受电磁波侵害越小。

一些常用的安全距离

一些常用的安全距离 1、氧气乙炔瓶的安全距离5M,氧气乙炔与火源的安全距离10M 2、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其规定数值如下:10kV及以下一0.7m,35kV1.0m,l10KV一1.5m,220kV一3.0m,500kV一5.0m。该安全距离规定值是指在移开设备遮栏的情况下,并考虑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正常活动范围内。 3、公路施工爆破飞石安全距离不得小于国家安全规程规定的最小200m安全距离。 4、高压燃气管道距建筑物的基础的距离分别为不小于4米(介质压力0.4至0.8Mpa)和不小于6米(介质压力0.8至1.6Mpa);距街树的距离不小于1.2米;距铁路钢轨不小于5米;距有轨电车钢轨不小于2米;距其它道路的距离无规定。 5、应该是高于2米无防坠措施,才算高空作业 6、起重机与架空输电导线的安全距离 电压220KV时,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是6M 电压60110KV时,沿水平方向4M,垂直方向都是5M 7、制氧站气瓶间空瓶与实瓶应分开存放,间距大于1.5米,并有指示牌。 8、铁路线路两侧应当设立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范围,从铁路线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顶或者铁路桥梁外侧起向外的距离分别为: (一)城市市区,不少于8米; (二)城市郊区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0米; (三)村镇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2米;

(四)其他地区,不少于15米。 9、消防安全通道3.5m,独头通道要在尽头设车场 10、消防路上官桥高度5米。 11、公路与石油库安全距离40米 12、高处作业地点应与架空电线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距普通电线1米以上,距普通高压线2.5米以上,并要防止运输的导体材料触碰电线。高度不足2米,但作业地段的下面是坡度大于45的斜坡,附近有坑、井、有转动设备或堆放容易伤人的物品,工作条件特殊(风雪天气),有机械震动的地方,在有毒气体存在的房内工作时,均应按高处作业的规定执行。 符合以下情况的高处作业为特殊高处作业: 在作业基准面30米(含30米)以上的高处作业、高温或低温、雨雪天气、夜间、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突发灾害抢救、有限空间内等环境进行的高空作业及在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超出允许浓度的场所进行的高处作业。 13、瓶间距8米,最低不得小于5米 14、石油库与工矿企业的安全距离: 一、二、三、四、五级石油库分别为60、80、40、35、30米 15、施工现场禁火作业区距离生活区不小于15M,距离其它区域不小于25M. 16、根据各种电气设备(设施)的性能、结构和工作的需要,安全间距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 (1)各种线路的安全间距。 (2)变、配电设备的安全间距。

超实用电力施工作业140种安全距离

超实用电力施工作业 140 种安全距离 一涉电区域 1. 室内高压设备的隔离室设有遮栏,遮栏的高度在 锁 者。 2. 无论高压设备是否带电,作业人员不得单独移开或越过遮栏进行工作;若有 必要移开遮栏时, 应有监护人在场,并符合表 1 的安全距离。 (摘自变电安规表 1、线路安规表 1、配电安规表 3-1 、电工制造安规表 1、建设安规表 15) 表 1 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 3. 10 、 20、 35kV 户外(内)配电装置的裸露部分在跨越人行过道或作业区时, 若导电部分对 地高度分别小于 2.7 m (2.5 m )、 2.8 m (2.5 m )、2.9m ( 2.6m ), 该裸露部分两侧和底部应装设护网。 4. 户外 10kV 及以上高压配电装置场所的行车通道上,应根据表 2 设置行车安 全限高标志。 (摘自变电安规表 2、配电安规表 2-1 、建设安规表 16) 2 1.7m 以上,安装牢固并加

5. 邻近或交叉其他电力线路的工作。(摘自线路安规表4、配电安规表5-1、建 设安规表24) 表 3 邻近或交叉其他电力线工作的安全距离 6. 作业时,起重机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吊物等与架空输电线及其他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准小于表 4 的规定,且应设专人监护。(摘自变电安规表18、线路安规表19、配电安规表6-1 、电工制造安规表3) 表 4 与架空输电线及其他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 7. 施工机械作业安全距离

起重机、高空作业车和铲车等施工机械操作正常活动范围及起重机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吊物等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表 5 的规定,且应设专人监护。如小于表5、大于表 1 所示安全距离时应制定机械操作和现场监控的专项安全措施,并经施工单位和运维部门会审、批准。小于表 1 的安全距离时,应停电进行。(摘自建设安规表18) 表 5 施工机械操作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 8. 在电力线附近组塔时,起重机应接地良好。起重机及吊件、牵引绳索和拉绳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表 6 的规定。(摘自建设安规表19) 表 6 起重机及吊件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 9. 金属脚手架附近有架空线路时,应满足表7 安全距离的要求。(摘自建设安规表11) 7

下面是各电压等级安全距离

下面是各电压等级安全距离 1千伏以下 1."0米 1-10千伏 1."5米 35千伏 3."0米 66-110千伏 4."0米 154-220千伏 5."0米 330千伏 6."0米 500千伏 8."5米 一是无害论: 专家们在省电力试验研究院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当模拟电场强度达到国家标准的4千伏/米时,在场记者亲身体验了一下其影响,发现确实没有任何不适情况。而在离该变电站不远处的500千伏线路下,测试人员测得的电场强度为 3."3千伏/米,低于4千伏/米的国家限值标准。环境辐射监测站副站长兼总工程师季成富介绍,我国的限值标准高于国际标准。因此,只要按照我国

输变电设施建设的相关规定,输变电设施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对人体健康就不会产生损害。规划局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高压线塔修建在前,居民楼审批在后,另外一种情况是小区修建在前,高压线塔审批在后。 如果是前者,应根据《城市规划相关规定》,一般1万伏的高压线塔与居民楼的水平距离是5米,11万伏的10米,22万伏的15米,50万伏的25米,超出这些距离,即使还存在辐射,也应该是在安全范围之内了。如果是后者,高压线塔则应尽量避开居民楼。 以某条220kV输电线路为例,环保部门实测的220kV该输电线路进变电站段最低点附近电磁场强度如下: 与220kV线路距离(米)0 10 20 30国家推荐标准 电场强度(kV/m) 1."25 0."7387 0."2865 0."1196 4 磁感应强度(μT ) 3."03 2."26 1."39 0."95 100 注: 表中数据为离地

1."5米处。对比国家规定的城市架空电力线路接近或跨越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和环保部门实测的架空电力线路电磁辐射强度,可以发现,架空电力线路电磁辐射强度不但在安全距离内是达标的,就是在比安全距离更小的地方也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二是有害论: 低频磁场辐射的强度和累积量都会影响致病的概率。1992年,瑞士对 200KV-400KV高压输电线沿线500米范围内居住1~25年的50万名居民进行医学调查,发现肿瘤、特别是儿童白血病的发生与高压电磁场有直接关系。世界卫生组织所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于 2001年6月将工频电磁场(即输电线路及设备所产生的电磁场)归为人类可疑致癌物(分类号为2B)。并且,有些人是在潜伏期长达10-15年才发病的。电磁辐射就像太阳和紫外线一样的关系一样,你要享受阳光就不可避免接受紫外线的辐射。从电子闹钟、吹风机、微波炉、电熨斗到计算机、传真机、电话机,我们无时不刻不在接触电磁的“抚慰”。走出门外,电力线、各种电机设备又使我们十分容易的处于电磁场中。研究证实,生活在 0."2微斯特拉以上的低频磁场环境中将对人体产生影响,造成中枢神经机能的紊乱、心血管系统的失调、影响人的正常生活。400千伏高压线下,磁感应强度可达13微斯特拉。 国际卫生标准中规定,可以容许的磁感应强度上限为100微特斯拉(与我国的标准相同),但英国国家辐射保护委员会和美国一些专家们已于1995年提出,把国际卫生标准中规定的标准(100微特斯拉)修改为 0."2微特斯拉,瑞典规定不超过 0."2微特斯拉。 许多迹象都使研究人员强烈地怀疑低频磁场的辐射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严重后果,但人们目前的知识水平又不足以对此作用充分明确的解释。调查和统计分析的结果尚不足以论证居民可以长期持续承受的低频辐射的最高限制。以及在这方面应采取哪些必要的限制。但许多专家仍然提出忠告: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 一、一般规定 各种爆破、爆破器材销毁以及爆破器材仓库意外爆炸时,爆炸源与人员和其他保护对象之间的安全距离,应按各种爆破效应(地震、冲击波、个别飞散物等)分别核定并取最大值。 二、爆破地震安全距离 (一)一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爆破地震安全性应满足安全震动速度的要求,主要类型的建(构)筑物地面质点的安全震动速度规定如下: 1、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 1.0 cm/s V—地震安全速度,cm/s; m—药量指数,取1/3; K、α—与爆破点地形、地质等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可按表1选取。或由试验确定。 表1 爆区不同岩性的K、α值 (三)在特殊建(构)筑物附近或爆破条件复杂地区进行爆破时,必须进行必要的爆

破地震效应的监测或专门试验,以确定被保护物的安全性。 三、爆破冲击波安全距离 (一)露天裸露爆破时,一次爆破的炸药量不得大于20kg,并应按式(2)确定空气冲击波对掩体内避炮作业人员的安全距离。 —空气冲击波对掩体内人员的最小安全距离,m; 式中:R k Q—一次爆破的炸药量,kg;秒延期爆破时,Q按各延期段中最大药量计算; 3)计算。 式中:R—水中冲击波的最小安全距离,m; Q—一次起爆的炸药量,kg; —系数,按表4选取。 K 表4 K 值 (六)在水深大于30m的水域内进行水下爆破,水中冲击波安全距离,通过实测和试

验研安确定。 (七)在重要水工、港口设施附近或其它复杂环境中进行水下爆破,应进行测试和邀请专家研究确定安全距离。 四、个别飞散物安全距离 爆破(抛掷爆破除外)时,个别飞散物对人员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表5的规定; 对设备或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应由设计确定。 表6 ③为防止船舶、木筏驶进危险区。应在上、下游最小安全距离以外设封锁线和信号。 ④当爆破器置于钻井内深度大于50m时,最小安全距离可缩小至20m。 表6 地面爆破器材库或药堆至住宅区或村庄边缘的最小外部距离 注:表中距离适用于平坦地形,当遇到下列几种特定地形时,其数值可适当增减; ① 当危险建筑物紧靠20~30m高的山脚下布置。山的坡度为10~25度时,危险建筑

各种作业安全距离

各种作业安全距离一览表 在日常项目建设、施工维修等各种作业中,考虑到设备设施、器具、人和周围环境、物质的安全关系,需要设置一个相对的安全距离,为方便查阅,我们从各处资料中,整理出了各式各样作业的安全距离,希望对大家有用。 1.氧气乙炔瓶的安全距离5M,氧气乙炔与火源的安全距离10M。 2.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其规定数值如下:10kV及以下一0.7m,35kV—1.0m,l10KV 一1.5m,220kV一3.0m,500kV一5.0m。该安全距离规定值是指在移开设备遮栏的情况下,并考虑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正常活动范围内。 3.公路施工爆破飞石安全距离不得小于国家安全规程规定的最小200m安全距离。 4.高压燃气管道距建筑物的基础的距离分别为不小于4米(介质压力0.4至0.8Mpa)和不小于6米(介质压力0.8至1.6Mpa);距街树的距离不小于1.2米;距铁路钢轨不小于5米;距有轨电车钢轨不小于2米;距其它道路的距离无规定。 5.高空作业防坠,应该是高于2米无防坠措施,才算高空作业 6.起重机与架空输电导线的安全距离电压220KV时,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是6M电压60——110KV时,沿水平方向4M,垂直方向都是5M。 7.制氧站气瓶间空瓶与实瓶应分开存放,间距大于1.5米,并有指示牌。楼主这个1.5米也是安全距离吧。 8.铁路线路两侧应当设立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范围,从铁路线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顶或者铁路桥梁外侧起向外的距离分别为:(一)城市市区,不少于8米; (二)城市郊区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0米;(三)村镇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2米;(四)其他地区,不少于15米。 9.消防安全通道3.5m,独头通道要在尽头设车场。 10.消防路上官桥高度5米。 11.公路与石油库安全距离40米 12.高处作业地点应与架空电线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距普通电线1米以上,距普通高压线2.5米以上,并要防止运输的导体材料触碰电线。高度不足2米,但作业地段的下面是坡度大于45°的斜坡,附近有坑、井、有转动设备或堆放容易伤人的物品,工作条件特殊(风雪天气),有机械震动的地方,在有毒气体存在的房内工作时,均应按高处作业的规定执行。符合以下情况的高处作业为特殊高处作业:在作业基准面30米(含30米)以上的高处作业、高温或低温、雨雪天气、夜间、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突发灾害抢救、有限空间内等环境进行的高空作业及在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超出允许浓度的场所进行的高处作业。 13.瓶间距8米,最低不得小于5米。 14.石油库与工矿企业的安全距离:一、二、三、四、五级石油库分别为60、80、40、35、30米。 15.施工现场禁火作业区距离生活区不小于15M,距离其它区域不小于25M.。 16.根据各种电气设备(设施)的性能、结构和工作的需要,安全间距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1)各种线路的安全间距。(2)变、配电设备的安全间距。(3)各种用电设备的安全间距。(4)检修、维护时的安全间距。500kV:5m 220kV:3m110kV:1.5m 35kV:1m 10kV:0.7m。 17.10千伏高压线路距离建筑最小的水平安全距离为1.2米,垂直距离为2.5米。为了保障住户的生命安全,供电部门将电杆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了12米或者15米. 18.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人体接地点的安全距离是多少?室内应大于4 m ,室外应大于8 m 。 19.正常干燥场所的室内照明,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8米,否则采用安全电压

国家标准GB50160中有关安全距离列表

内容摘抄GB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表4.1.9 石油化工企业与相邻工厂或设施的防火间距

2. 括号内指防火间距起止点; 3. 当相邻设施为港区陆域、重要物品仓库和堆场、军事设施、机场等,对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距离有特殊要求时,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4. 丙类可燃液体罐组的防火距离,可按甲、乙类可燃液体罐组的规定减少25%; 5. 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的防火距离,可按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的规定减少25%; 6. 地面敷设的地区输油(输气)管道的防火距离,可按地区埋地输油(输气)管道的规定增加50%; 7. 当相邻工厂围墙内为非火灾危险性设施时,其与全厂性或区域性重要设施防火间距最小可为25m; 8. 表中“—”表示无防火间距要求或执行相关规范。 4.1.10 石油化工企业与同类企业及油库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1.10的规定。高架火炬的防火间距应根据人或设备允许的辐射热强度计算确定,对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表4.1.10的规定。 表4.1.10 石油化工企业与同类企业及油库的防火间距 2. 表中D为较大罐的直径。当1.5D小于30m时,取30m;当1.5D大于60m时,可取60m;当丙类可燃液体罐相邻布置时,防火间距可取30m; 3. 与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可按与明火地点的防火间距减少50%,但散发火花地点应布置在火灾爆炸危险区域之外; 4. 辐射热不应影响相邻火炬的检修和运行; 5. 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的防火间距,可按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的规定减少10m(火炬除外),但不应小于30m; 6. 石油化工工业园区内公用的输油(气)管道,可布置在石油化工企业围墙或用地边界线外。

安全光栅标准安全距离计算实例

安全距离(S)= 人体接近速度 × 响应时间 + 附加距离(该距离随传感器的检测能力的不同而变化) 人体的检测 S = K × T + C40 < d ≦ 70 K = 1600 mm/s(接近速度[ 假定为人的步行速度]) T = 机器停止所需的最长时间+ 光栅响应时间 C = 850 mm(穿过距离[ 与人手臂标准长度相符的值]) 手和手指的检测 S=K × T + 8(d - 14) d ≦ 40 K = 2000 mm/s(接近速度[ 假定手的穿过速度]) T = 机器停止所需的最长时间+ 光栅响应时间 d = 光栅检测能力 注:如果S 大于或等于500 mm,则以K 值等于1600 再次进行计算。如果再次计算得出的S 值小于或等于500 mm,则将S 值设置为 500 mm。 机器停止所需的最长时间与安全距离之间的关系 公式中的T 值由下面两个参数构成。 T = 机器停止所需的最长时间+ 光栅响应时间(ON OFF) 当K(穿过速度)= 2000 mm/s 时例如,使用GL-R08H 光栅(其响应时间为0.0069 s)时 S = 2000 mm/s ×(机器停止所需的最长时间+ 0.0069 s) + C 如上文所示,将机器停止所需的最长时间乘以穿过速度(2000 mm/s),因此,即使机器停止所需的最长时间只增加1 秒,安全距离也会增加(2000 mm/s × 1 s = 2000 mm)。光栅响应时间每增加1 ms,安全距离会相应增加2 mm。

公式:S = K × T + C ?S: 最小距离(mm;见下图)≥ 100 mm ?K: 从基于人体接近速度(mm/s)得出的数据中提取的参数 ?T: 整个系统停止性能(s)T = t1(GL-R 系列最长响应时间)+ t2(机器停止所需的最长时间) ?C:穿过距离(mm) 当d ≤ 40: 8 × (d - 14) , C ≥ 0 当40 < d ≤ 70: 850 ?d: GL-R 系列的检测能力(mm) 计算示例 (1)-1 使用GL-R60H (检测能力d = 25 mm 且光轴数为60)时 条件: 工业应用 K = 2000 mm/s t1(GL-R60H 响应时间)= 0.0157 s t2(机器停止所需的最长时间)= 0.1 s C = 8 × (25 - 14) = 88 mm S = K × T + C = 2000 ×(0.1157)+ 88 = 319.4mm 如果S 大于500 mm,则以K 值等于1600 mm/s 再次进行计算。如果再次计算得出的S 值小于或等于500,则应将S 值设置为500。 计算示例 (1)-2 使用GL-R08L (检测能力d = 45 mm 且光轴数为8)时 条件:工业应用 K = 1600 mm/s t1(GL-R08L 响应时间)= 0.0069 s

电力施工作业140种安全距离

前言 距离是作业安全的基本保证。为了改变施工方案编制、工作票填写、现场安全管控等过程中,关于安全距离的表述模糊不严谨和执行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根据集体企业施工特点,从《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线路部分)、(配电部分)、(电工制造)、(电网建设部分)等资料中,分类整理出140种安全距离,帮助施工人员熟练掌握、严格执行,确保施工作业现场安全可控、能控、在控。 一涉电区域 1.室内高压设备的隔离室设有遮栏,遮栏的高度在1.7m以上,安装牢固并加锁者。 2.无论高压设备是否带电,作业人员不得单独移开或越过遮栏进行工作;若有 必要移开遮栏时,应有监护人在场,并符合表1的安全距离。(摘自变电安规表1、线路安规表1、配电安规表3-1、电工制造安规表1、建设安规表15) 表1 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 3. 10、20、35kV户外(内)配电装置的裸露部分在跨越人行过道或作业区时, 若导电部分对地高度分别小于2.7 m(2.5 m)、2.8 m(2.5 m)、2.9m(2.6m),该裸露部分两侧和底部应装设护网。 4.户外10kV及以上高压配电装置场所的行车通道上,应根据表2设置行车安全限高标志。(摘自变电安规表2、配电安规表2-1、建设安规表16) 表2 车辆(包括装载物)外廓至无围栏带电部分之间的安全距离

5.邻近或交叉其他电力线路的工作。(摘自线路安规表4、配电安规表5-1、建设安规表24) 表3 邻近或交叉其他电力线工作的安全距离 6.作业时,起重机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吊物等与架空输电线及其他带 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准小于表4的规定,且应设专人监护。(摘自变电安规表18、线路安规表19、配电安规表6-1、电工制造安规表3) 表4 与架空输电线及其他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

110千伏的高压线电磁辐射安全距离

110千伏的高压线电磁辐射安全距离 推荐内容返回首页点击登录110千伏的高压线电磁辐射安全距离110千伏的高压线在多少米处的电磁辐射强度小于0.4微特斯拉?关系到个人和家人的终身幸福,不幸小区20米处有一这个东东~~~ 来自匿名用户的提问最佳答案由提问者推荐匿名用户110千伏的高压线电磁辐射安全距离为4米以上 根据《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规定: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是为了保证已建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和保障人民生活的正常供电而必须设置的安全区域。在厂矿、城镇、集镇、村庄等人口密集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为导线边线在最大计算风偏后的水平距离和风偏后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之和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各级电压导线边线在计算导线最大风偏情况下,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如下: 1千伏以下1.0米 1-10千伏1.5米 35千伏3.0米 66-150千伏4.0米 154-220千伏5.0米 330千伏6.0米

500千伏8.5米2017-12-28 6 7 其他2条回答其他回答2条回答匿名用户风水学来说100米以内有影响,你那个距离没问题了。 根椐科学来说变电站5米吧 根据有关电力设施保护规定,对于一个110千伏的变电站输电高架线而言,它的保护区域是线外10米范围,换言之,只要在距离电线10米远之外的地方,电磁辐射的安全是有保证的。而对于220千伏和500千伏的输变电系统电线,其保护区域分别是15米和20米。 关于户外箱式变电站的安全距离 关于安全距离是这样规定的,6KV的安全距离是0.7米,0.4KV 是低压侧,不接触上就行,所谓的安全距离是人体与带电体的最小距离,我看你的图是变电室与楼房的距离是0.8米,离里面的变压器的距离更远,在安全距离上是够的.但你说的电磁干扰要看的变电室屏壁的好不好了,要说噪音吗肯定有影响的.以下是其它电压等级的安全距离供参考,单位(KV) 10KV及以下0.7米, 35KV1.0米,110KV 1.5米,220 KV3.0米,330 KV4.0米,500KV 5.0米 变电站辐射距离是多少 要认识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首先要对电磁辐射有科学客观的认识。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的电磁辐射属于极低频(50HZ,也称工频)的电磁辐射,与其他高频辐射(如手机)等属不

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

(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 1、电气间隙: 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 离。 2、爬电距离: 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 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 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 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3及表4 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5 但通常: 一次侧交流部分: 保险丝前L— N> 2.5mm , L.N PE (大地)> 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 2.0mm 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

2.5mm (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 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 4.0mm ,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 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 0.5mm即可 二次侧地对大地> 1.0mm即可 附注: 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夕卜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爬电距离的决定: 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6可决定其爬电距离 但通常: (1) 、一次侧交流部分: 保险丝前L— NA 2.5mm , L.N 大地 A 2.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 (2)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 2.0mm (3) 、一次侧直流地对地> 4.0mm如一次侧地对大地

(4) 、一次侧对二次侧> 6.4mm,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 6.4mm要开槽。 (5) 、二次侧部分之间> 0.5mm即可 (6) 、二次侧地对大地> 2.0mm以上 (7) 、变压器两级间> 8.0mm以上 1电气间隙和隔离距离 成套设备内不同极性的裸露带电部件和裸露带电部件对金属结构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小于如下的规定值。 额定绝缘电压过电压类别w过电压类别m Ui (电源进线点、主母线)(配电电路、辅电 路) V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 Ui < 60 - 3 2 60 V Ui < 300 - 35300V Ui <

各种作业的安全距离

各种作业的安全距离 1.氧气乙炔瓶的安全距离5M,氧气乙炔与火源的安全距离10M。 2.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其规定数值如下:10kV及以下一0.7m,35kV —1.0m,l10KV一1.5m,220kV一3.0m,500kV一5.0m。该安全距离规定值是指在移开设备遮栏的情况下,并考虑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正常活动范围内。 3.公路施工爆破飞石安全距离不得小于国家安全规程规定的最小200m安全距离。 4.高压燃气管道距建筑物的基础的距离分别为不小于4米(介质压力0.4至0.8Mpa)和不小于6米(介质压力0.8至1.6Mpa);距街树的距离不小于1.2米;距铁路钢轨不小于5米;距有轨电车钢轨不小于2米;距其它道路的距离无规定。 5.高空作业防坠,应该是高于2米无防坠措施,才算高空作业。 6.起重机与架空输电导线的安全距离电压220KV时,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是6M电压60——110KV时,沿水平方向4M,垂直方向都是5M。 7.制氧站气瓶间空瓶与实瓶应分开存放,间距大于1.5米,并有指示牌。楼主这个1.5米也是安全距离吧。

8.铁路线路两侧应当设立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范围,从铁路线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顶或者铁路桥梁外侧起向外的距离分别为:(一)城市市区,不少于8米;(二)城市郊区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0米;(三)村镇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2米;(四)其他地区,不少于15米。 9.消防安全通道3.5m,独头通道要在尽头设车场。 10.消防路上官桥高度5米。 11.公路与石油库安全距离40米。 12.高处作业地点应与架空电线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距普通电线1米以上,距普通高压线2.5米以上,并要防止运输的导体材料触碰电线。高度不足2米,但作业地段的下面是坡度大于45°的斜坡,附近有坑、井、有转动设备或堆放容易伤人的物品,工作条件特殊(风雪天气),有机械震动的地方,在有毒气体存在的房内工作时,均应按高处作业的规定执行。符合以下情况的高处作业为特殊高处作业:在作业基准面30米(含30米)以上的高处作业、高温或低温、雨雪天气、夜间、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突发灾害抢救、有限空间内等环境进行的高空作业及在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超出允许浓度的场所进行的高处作业。 13.瓶间距8米,最低不得小于5米。 14.石油库与工矿企业的安全距离:一、二、三、四、五级石油库分别为60、80、40、35、30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