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华南农业大学《林学概论(839)》考试大纲

2018华南农业大学《林学概论(839)》考试大纲
2018华南农业大学《林学概论(839)》考试大纲

华南农业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

《林学概论(839)》考试大纲

初命题方式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类别

试满分150

考试性质

华南农业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林学概论考试是为招收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选拔考试。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的林学素质,包括对林学概论各项内容的认知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林学问题的能力。考试对象为参加华南农业大学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

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林学概论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试卷结构

(一)考试内容范围与分数比例

考试内容范围分数比例

1 国际森林问题及其发展 10%

2 世界林业发展的历史剖析 5%

3 世界森林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5%

4 林产品现状及消费和贸易展望 5%

5 林木育种与森林培育 20%

6 森林经理 10%

7 社区林业与城市林业 10%

8 森林保护 20%

9 林业经济 10%

10 世界林业教育与科研 5%

(二)试卷的题型结构

1、术语解释题:占总分的40分左右,内容为林学的概念,主要覆盖本门课程的专业术语知识点。

2、简答题:占总分的50分左右,主要考核各部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了解和理解。

3、论述题:占总分的60分左右。主要考核各部分的重要理论和知识点的掌握与应用。

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一)考试内容和考核的总体目的与要求

1. 理解森林的作用和地位;了解森林资源的现状和发展的趋势,林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现状特点,以及林业生产发展动态。

2. 了解世界林业发展的进程,森林经营理念的更新,林业发展战略的转移,体现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 了解国内外林学及其主要学科理论前沿与新技术的应用前景、林业科技与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二)森林问题及其发展

考试内容

森林定义森林的结构森林的功能森林问题国际化森林认证森林资源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考试要求

1. 掌握森林的作用与地位。

2. 理解森林的功能。

3. 了解国际森林问题的由来。

4. 理解国际森林问题发展趋势。

(三)林业发展的历史剖析

考试内容

世界林业发展历史(古代林业、近代林业、现代林业与林学)林业的属性及发展定位林业发展战略。

考试要求

1. 掌握古代林业、近代林业、现代林业与林学的概念。

2. 理解中国林业的属性及发展定位理解中国林业的属性及发展定位。

(四)森林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考试内容

世界森林分布世界森林(人工林)资源现状世界森林资源变化森林资源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考试要求

1. 了解世界森林(人工林)资源现状。

2. 了解世界森林资源变化。

3. 理解森林资源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五)林产品现状及消费和贸易展望

考试内容

木材林产品非木材林产品木材加工林产品认证

考试要求

1. 了解林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的特点分析。

2. 了解非木材林产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六)林木育种与森林培育概论

考试内容

林木遗传改良林木良种在林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林木遗传改良的基本环节种子园林木遗传改良的主要途径杂交育种无性系林业林业生物技术种子生产及处理技术森林培育苗木培育各林种造林技术森林培育学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

考试要求

1. 理解林木良种在林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了解林木遗传改良的进展与趋势。

3. 掌握森林营造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

(七)森林经理与林业经济

考试内容

森林经理的概念森林经理学科体系森林经理的目的与任务森林经营方案森林经理基本理论森林分类经营森林可持续经营林业经济的概念林业资源和林业产业林业制度现代林业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林业经营形式森林资源价值评估、核算与可持续发展。

考试要求

1. 掌握森林经理学的产生及演变。

2. 了解森林经理的理论与实践。

3. 理解森林资源价值评估、核算与可持续发展

4.了解中国林业经济的发展

(八)社区林业与城市林业

考试内容

社区林业概念城市林业概念社区林业产生的过程社区林业的目标和性质社区林业的作用社区林业的特点世界社区林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城市林业发展概况城市林业的特点与功能。

考试要求

1. 掌握社区林业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内容。

2. 了解世界社区林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3. 掌握城市林业的概念、内涵和基本内容。

4. 了解城市林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九)森林保护

考试内容

森林昆虫学的概念森林病理学的概念森林病害的定义森林病害的病状主要类型森林病害引起的损失和防治措施世界著名的森林病害森林害虫防治理论与技术森林防火的概念森林防火及其的重要性国内外森林防火的主要对策林火原理森林火灾的燃烧类型森林火灾预防常用的林火预报方

法林火监测森林火灾扑救。

考试要求

1.了解森林昆虫学历史、现状与发展。

2.了解森林病理学历史、现状与发展。

3.了解森林防火学科历史、现状与发展。

(十)林业教育与科研

考试内容

林业教育的体系、结构与管理林业新科技革命的内涵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定义林业科学研究的方向国际林业信息资源。

考试要求

1.了解林业教育的体系、结构与管理现状。

2.了解我国林业科技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林业科学研究领域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3.掌握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方法。

4.了解国际林业信息资源概况。

备注

2018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大纲

2017年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大纲 一高等数学 1.1 空间解析几何 向量代数直线平面柱面旋转曲面二次曲面空间曲线 1.2 微分学 极限连续导数微分偏导数全微分导数与微分的应用 1.3 积分学 不定积分定积分广义积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平面曲线积分积分应用 1.4 无穷级数 数项级数幂级数泰勒级数傅里叶级数 1.5 常微分方程 可分离变量方程一阶线性方程可降阶方程常系数线性方程 1.6 概率与数理统计 随机事件与概率古典概型一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和数字特征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 一元回归分折 1.7 向量分析 1.8 线性代数 行列式矩阵 n 维向量线性方程组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 二普通物理 2.1 热学 气体状态参量平衡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压力和温度的统计解释 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理想气体内能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功热量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的应用气体的摩尔热容 循环过程热机效率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熵 2.2 波动学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简谐波表达式波的能量驻波声速超声波次声波多普勒效应 2.3 光学 相干光的获得杨氏双缝干涉光程薄膜干涉迈克尔干涉仪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 单缝衍射光学仪器分辨本领 x射线衍射自然光和偏振光布儒斯特定律马吕斯定律

双折射现象偏振光的干涉人工双折射及应用 三普通化学 3.1 物质结构与物质状态 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子离子的电子结构式原子轨道和电子云概念 离子键特征共价键特征及类型分子结构式杂化轨道及分子空间构型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分子间力与氢键分压定律及计算液体蒸气压沸点汽化热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3.2 溶液 溶液的浓度及计算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及计算渗透压概念 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平衡电离常数及计算同离子效应和缓冲 溶液水的离子积及PH 值盐类水解平衡及溶液的酸碱性 多相离子平衡溶度积常数溶解度概念及计算 3.3 周期表 周期表结构周期族原子结构与周期表关系 元素性质及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的酸碱性递变规律 3.4 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及计算反应热概念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 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方法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速率 常数与反应级数活化能及催化剂概念 化学平衡特征及平衡常数表达式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计算 压力熵与化学反应方向判断 3.5 氧化还原与电化学 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写法及配平 原电池组成及符号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标准电极电势能斯特方程及电极电势的应用 电解与金属腐蚀 3.6 有机化学 有机物特点分类及命名官能团及分子结构式 有机物的重要化学反应加成取代消去氧化加聚与缩聚 典型有机物的分子式性质及用途甲烷乙炔苯甲苯乙醇酚乙醛乙酸乙酯乙胺苯胺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酸酯类工程塑料(ABS) 橡胶尼龙66 四理论力学 4.1 静力学

2018高考历史考试大纲

2018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历史)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在中学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容,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容。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获取和解读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 ?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 ?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描述和阐释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实 ?正确解释历史事物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 4.论证和探讨问题 ?发现历史问题 ?论证历史问题 ?独立提出观点 Ⅱ.考试围与要求 考试围包括《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容和部分选修容。 必考容 第一部分古代 古代中国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2.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科技成就 (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3)文学成就 (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古代希腊、罗马 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雅典政治 (2)罗马法 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第二部分近代 近代世界 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文艺复兴和改革 (2)启蒙运动 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新航路的开辟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 (3)工业革命 3.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美国制的确立 (3)法国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1)《共产党宣言》 (2)巴黎公社 5.近代科学技术 (1)经典力学 (2)进化论 (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近代中国 1.近代中国的革命 (1)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辛亥革命 (3)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4)新主义革命 (5)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2.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3.思想解放的潮流

最新结构工程师一注基础考试大纲汇总

2011年结构工程师一注基础考试大纲

2011年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大纲 科目 1.高等数学2.普通物理3.普通化学4.建筑材料5.理论力学6.材料力学7.结构力学8.流体力学9.土力学与地基基础10.工程测量11.结构设计12.建筑施工与管理113.结构试验14.电工学15.工程经济16.计算机与数值方法 大纲 1、高等数学 1.1空间解析几何 向量代数直线平面柱面旋转曲面二次曲面空间曲线 1.2微分学 极限连续导数微分偏导数全微分导数与微分的应用 1.3积分学 不定积分定积分广义积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平面曲线积分积分应用 1.4无穷级数 数项级数幂级数泰勒级数傅里叶级数 1.5常微分方程 可分离变量方程一阶线性方程可降阶方程常系数线性方程 1.6概率与数理统计 随机事件与概率古典概型一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和数字特征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一元回归分折 1.1.7向量分析 1.8线性代数 行列式矩阵n维向量线性方程组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

2、普通物理 2.1热学 气体状态参量平衡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压力和温度的统计解释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理想气体内能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功热量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的应用气体的摩尔热容循环过程热机效率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熵 2.2波动学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简谐波表达式波的能量驻波声速超声波次声波多普勒效应 2.3光学 相干光的获得杨氏双缝干涉光程薄膜干涉迈克尔干涉仪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单缝衍射光学仪器分辨本领x射线衍射自然光和偏振光布儒斯特定律马吕斯定律双折射现象偏振光的干涉人工双折射及应用三普通化学 2.3.1物质结构与物质状态 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子离子的电子结构式原子轨道和电子云概念离子键特征共价键特征及类型分子结构式杂化轨道及分子空间构型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分子间力与氢键分压定律及计算液体蒸气压沸点汽化热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3、常数与反应级数活化能及催化剂概念 3.1化学平衡特征及平衡常数表达式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计算压力熵与化学反应方向判断 3.2溶液 溶液的浓度及计算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及计算渗透压概念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平衡电离常数及计算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水的离子积及ph值盐类水解平衡及溶液的酸碱性多相离子平衡溶度积常数溶解度概念及计算 3.3周期表 周期表结构周期族原子结构与周期表关系元素性质及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的酸碱性递变规律 3.4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及计算反应热概念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 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方法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速率 3.5氧化还原与电化学 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写法及配平原电池组成及符号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标准电极电势能斯特方程及电极电势的应用电解与金属腐蚀 3.6有机化学 有机物特点分类及命名官能团及分子结构式有机物的重要化学反应加成取代消去氧化加聚与缩聚典型有机物的分子式性质及用途甲烷乙炔苯甲苯乙醇酚乙醛乙酸乙酯乙胺苯胺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酸酯类工程塑料(abs)橡胶尼龙66 4、理论力学 4.1静力学

2018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直击五大核心素养

2018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直击五大核心素养历史五大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方法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和唯物史观。五大核心素养是历史课程和核心价值,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所提出的新的课程目标。以五大核心素养引领专项突破,探究规律,升华认识直击高考。学% 素养一唯物史观——核心理论 高考考查立足点 一、唯物史观高考考查基本要求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审视社会现象 2.一分为二辩证看待,评判人物事件 3.基本观点灵活运用,阐释历史进程 二、唯物史观备考指要提升素养 1.活学巧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2.活学巧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3.活学巧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素养二时空观念——核心思维 高考考查支撑点 一、时空观念高考考查基本要求 1.以时空为基础,感知历史史实 2.以时空为依据,得出历史结论 3.以时空相结合,认识历史规律 二、时空观念备考指要提升素养 1.时空观念的普遍性:无处不在,无题不有 2.时空观念的阶段性:时序空间,不同特征

3.时空观念的综合性:纵横联系,不可分割 4.时空观念的多样性:直接呈现,隐性暗示 素养三史料实证——核心方法高考考查着力点 一、史料实证高考考查基本要求 1.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知识迁移能力 2.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问题理解能力 3.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观点论证能力 二、史料实证备考指要提升素养 1.学习历史的方法:史料的可靠性 2.探究历史的途径:论据的充分性 3.感知历史的体验:结论的完整性 素养四历史解释——核心能力高考考查创新点 一、历史解释高考考查基本要求 1.以历史解释综合考查历史客观评判能力 2.以历史解释综合考查解决历史问题能力 3.以历史解释综合考查历史思维创新能力 二、历史解释备考指要提升素养 1.发现问题:分析比较,掌握史实 2.还原情境:推理判断,说明现象 3.反思结论:转换思维,评论观点 素养五家国情怀——核心价值观高考考查切入点 一、家国情怀高考考查基本要求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基础课考试大纲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大纲 一、高等数学 1、空间解析几何 向量代数直线平面柱面旋转曲面二次曲面空间曲线 2、微分学 极限连续导数微分偏导数全数分导数与微分的应用 3、积分学 不定积分定积分广义积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平面曲线积分积分应用 4、无穷级数 数项级数幂级数泰勒级数傅里叶级数 5、常微分方程 可分离变量方程一阶线性方程可降阶方程常系数线性方程 6、概率与数理统计 随机事件与概率古典概型一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和数字特征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 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一元回归分析 7、向量分析 8、线性代数 行列式矩阵 n 维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 二、普通物理 2.1热学 气体状态参量平衡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压力和温度的统计解释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 理理想气体内能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度麦克斯速率分布律功热量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什过程和绝热过程的的应用气体的摩尔热容循环过程热机效率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2.2波动学 机械的产生和传播简谐波表达式波的能量驻波声速声波超声波次声波多普勒效应2.3光学 相干光的获得杨氏双缝干涉光程薄膜干涉迈克尔干涉仪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单缝衍射光学仪器分辨本领X射线衍射自然光和偏振光布儒斯特定律马吕斯定律双折射现象偏振光的干涉人工双折射及应用。 三、普通化学 3.1 物质结构与物质状态 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子、离子的电子结构式原子轨道和电子云概念离子键特征共价键特征及类型分子结构式杂化轨道及分空间构型极性分子也非极性分子分子间力与氢键分压定律用计算液体蒸气压沸点汽化热 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3.2溶液 溶液的浓度及计算 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及计算渗透压概念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平衡电离常数及计算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水的

2018高考历史知识点系统总结

2018高考历史知识点系统总结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 【考纲要求】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主义制度的加强。 ◇ 【课程标准】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事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 形成与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内阁、清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主义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 会发展的影响。 907 960 1127 1279 1368 1644 1912 1949 【知识网络】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知识整合】 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⑴、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 ⑵、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⑶、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③、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⑷、分封制的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有利于周朝开 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但后来出现了诸侯争霸战争,周天子的权 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后被郡县制所取代。(春秋战国时期) 2、宗法制: ⑴、宗法制的基本内容:①、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③、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森严的“周天子——诸侯——卿大夫 ——士”的等级制度。 ⑵、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 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 ⑷、实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⑸、影响:稳固秩序,防止争夺;巩固分封制;宗法观念成为传统 思想内容之一。 【拓展: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宗族网,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形成完备的分封制、宗法制,互为表里维护统治。 ②、族权与政权的合二为一,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拓展】 ⑴、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及对西周统治的作用 ①、关系: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 政治上的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 ②、作用: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既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又保 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既 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又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 ⑵、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深远影响? 消极:成为数千年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任人唯亲,裙带关系…… 积极:它形成了认祖归宗的思想,构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孝顺长辈、恪守孝道…

(完整word版)2018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基础考试大纲

2018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基础考试大纲 由上、下午两个部分组成(共约1000个知识点)。 上午段为公共基础(注册结构、注册岩土等等,都考这个公共基础); 下午的为专业基础,这里给出了注册岩土的。 一、上午: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资格考试——公共基础考试(约650个知识点) Ⅰ. 工程科学基础(共78题) 数学基础24题;理论力学基础12题 物理基础12题;材料力学基础12题 化学基础10题;流体力学基础8题 Ⅱ. 现代技术基础(共28题) 电气技术基础12题;计算机基础10题 信号与信息基础6题 Ⅲ. 工程管理基础(共14题) 工程经济基础8题;法律法规6题 注:试卷题目数量合计120题,每题1分,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4小时。 二、下午: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约350个知识点) 土木工程材料7题;工程测量5题

职业法规4题;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5题 结构力学与结构设计12题;岩体力学与土力学7题 工程地质10题;岩体工程与基础工程10题 注:试卷题目数量合计60题,每题2分,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4小时。 一、上午 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资格考试 公共基础考试大纲 I. 工程科学基础 一.数学24题 1.1空间解析几何 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积及混合积;两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直线方程;平面方程;平面与平面、直线与直线、平面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点到平面、直线的距离;球面、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旋转轴为坐标轴的旋转曲面的方程;常用的二次曲面方程;空间曲线在坐标面上的投影曲线方程。 1.2微分学 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的性质及无穷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及其类型;导数与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高阶导数;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函数的切线及法平面和切平面及切法线;函

2018年江苏省高考历史学科考试说明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历史科考试说明 备注:红色标注为与2017年历史考试说明有变化的考点或表述 一、命题指导思想 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江苏卷)的命题,将遵循“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指导,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保持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体现以稳为主,稳中出新的原则。 考查内容的选择,以课程标准的模块“学习要点”为依据,结合教学实际和学术标准,实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考查内容的呈现,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本省的实际情况确定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辨别历史叙事(原表述: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理解历史叙事和历史结论(原表述: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懂得历史事实与历史观点的关系(原表述: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描述和阐释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实(原表述:历史事物)。 〃正确解释历史事物(原表述: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原表述: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4.论证和探讨问题 〃发现历史问题(原表述: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论证历史问题(原表述: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提出独立见解(原表述: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二)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涉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和选修内容。其中,历史(I)、历史(II)和历史(III)三个必修模块为必考内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以及“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四个选修模块为选考内

注册一级结构工程师-基础专业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分值分布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科目有: 1.高等数学 2.普通物理 3.普通化学 4.理论力 5.材料力学 6.流体力学 7.建筑材料 8.电工学 9.工程经济10.计算机与数值方法11.结构力学12.土力学与地基基础13.工程测量14.结构设计 15.建筑施工与管理16.结构试验 基础考试大纲 一高等数学 1.1 空间解析几何 向量代数直线平面柱面旋转曲面二次曲面空间曲线 1.2 微分学 极限连续导数微分偏导数全微分导数与微分的应用 1.3 积分学 不定积分定积分广义积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平面曲线积分积分应用 1.4 无穷级数 数项级数幂级数泰勒级数傅里叶级数 1.5 常微分方程 可分离变量方程一阶线性方程可降阶方程常系数线性方程 1.6 概率与数理统计 随机事件与概率古典概型一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和数字特征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 一元回归分折 1.7 向量分析 1.8 线性代数 行列式矩阵n 维向量线性方程组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 二普通物理 2.1 热学 气体状态参量平衡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压力和温度的统计解释 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理想气体内能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功热量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的应用气体的摩尔热容 循环过程热机效率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熵 2.2 波动学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简谐波表达式波的能量驻波声速超声波次声波

多普勒效应 2.3 光学 相干光的获得杨氏双缝干涉光程薄膜干涉迈克尔干涉仪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 单缝衍射光学仪器分辨本领x射线衍射自然光和偏振光布儒斯特定律马吕斯定律 双折射现象偏振光的干涉人工双折射及应用 三普通化学 3.1 物质结构与物质状态 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子离子的电子结构式原子轨道和电子云概念 离子键特征共价键特征及类型分子结构式杂化轨道及分子空间构型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分子间力与氢键分压定律及计算液体蒸气压沸点汽化热 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3.2 溶液 溶液的浓度及计算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及计算渗透压概念 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平衡电离常数及计算同离子效应和缓冲 溶液水的离子积及PH 值盐类水解平衡及溶液的酸碱性 多相离子平衡溶度积常数溶解度概念及计算 3.3 周期表 周期表结构周期族原子结构与周期表关系 元素性质及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的酸碱性递变规律 3.4 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及计算反应热概念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 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方法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速率 常数与反应级数活化能及催化剂概念 化学平衡特征及平衡常数表达式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计算 压力熵与化学反应方向判断 3.5 氧化还原与电化学 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写法及配平 原电池组成及符号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标准电极电势能斯特方程及电极电势的应用 电解与金属腐蚀 3.6 有机化学 有机物特点分类及命名官能团及分子结构式 有机物的重要化学反应加成取代消去氧化加聚与缩聚 典型有机物的分子式性质及用途甲烷乙炔苯甲苯乙醇酚乙醛乙酸乙酯乙胺 苯胺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酸酯类工程塑料(ABS) 橡胶尼龙66 四理论力学 4.1 静力学 平衡刚体力约束静力学公理受力分析力对点之矩力对轴之矩力偶

2018年历史高考考纲

历史—2018年考纲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在中学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容,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容。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 1.获取和解读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 ?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 ?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描述和阐释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实 ?正确解释历史事物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 4.论证和探讨问题 ?发现历史问题 ?论证历史问题 ?独立提出观点 Ⅱ. 考试围与要求 考试围包括《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容和部分选修容。

必考容 第一部分古代 古代中国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2.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科技成就 (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3)文学成就 (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古代希腊、罗马 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雅典政治 (2)罗马法 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高考历史试题-2018年高考历史考试说明解读 最新

解读 2018年高考历史考试说明 2018年江苏历史科考试说明的命题指导思想明确指出: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注重考查在历史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指导思想,基本沿续了近年来历史高考命题的导向,倡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全面、牢固地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并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注变化:1、考试说明的"考试内容及要求"的表述与往年的考试纲相比,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内容直指学科能力要求,共分为4类:获得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的探讨问题。其具体要求说明共列举12种,考生要认真研究和领会。 2、考试说明在考试内容的罗列上,打破了历史课程标准及教材模块的编排顺序。必考部分按照"古代部分"、"近代部分"、"现代部分"分成三大块,将必考内容的政治发展史、经济发展史和思想文化史的内容按专题打乱按历史时序重新排序。三大块所列专题分别为6个、8个、12个,沿袭了历史学科"薄古厚今"的命题趋势,其中政治发展史专题10个、经济发展史专题8个、思想文化史专题8个,与往年比较,政治史比重有所弱化,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的比重有所提高。选考部分是直接罗列要考查的5-6个专题的名称,而无具体考点的表述文字。值得注意的是,选考部分删除了选修教材中的不少专题内容,复习时应对照复习。 3、考试形式部分,与往年的旧高考相比,也发生了不少变化,考试时间由原来的120分钟减为100分钟,试卷分数由原来的150分减少为120分。在试卷结构上首次出现必做题和选做题的划分。必做题约占80%,选做题约占20%。2018年考试说明明确指出,高考历史的试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说明不再对考点的分布不再在历史时序上作分数比例上的分解要求。 备考建议:1、考试范围符合《江苏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必考内容为历史三个必修模块,四个选修模块为选考内容。为减轻考生的复习负担,考试内容在"考试大纲"以及"教学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删减和调整。保留下来的考试内容基本上属于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考生们拿到考试说明后应严格按照说明上的内容逐点复习。 2、从所附典型例题示例中,题型仍保持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在非选择题部分,提供"新材料、新情景"的材料解折题和材料问答题为主要题型。要引起重视的是,出现了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论证和探讨历史观点的主观题题型,再次反映了18年历史高考对学科能力考查的要求,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把握好。

一注考试大纲

附件一: 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大纲 一、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知识题) 1.1 场地选择 能根据项目建议书,了解规划及市政部门的要求。收集和分析必须的设计基础资料,从技术、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保护等各方面对场地开发作出比较和评价。 1.2建筑策划 能根据项目建议书及设计基础资料,提出项目构成及总体构想,包括:项目构成、空间关系、使用方式、环境保护、结构选型、设备系统、建筑规模、经济分析、工程投资、建设周期等,为进一步发展设计提供依据。

1.3 场地设计 理解场地的地形、地貌、气象、地质、交通情况、周围建筑及空间特征,解决好建筑物布置、道路交通、停车、广场、竖向设计、管线及绿化布置,并符合法规规范。 二、建筑设计(知识题) 2.1 系统掌握建筑设计的各项基础理论、公共和居住建筑设计原理;掌握建筑类别等级的划分及各阶段的设计深度要求;掌握技术经济综合评价标准;理解建筑与室内外环境、建筑与技术、建筑与人的行为方式的关系。 2.2 了解中外建筑历史的发展规律与发展趋势;了解中外各个历史时期的古代建筑与园林的主要特征和技术成就;了解现代建筑的发展过程、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 2.3 了解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居住区规划、环境景观及可持续性发展建筑设计的基础理论和设计知识。 2.4 掌握各类建筑设计的标准、规范和法规。 三、建筑结构 3.1 对结构力学有基本了解,对常见荷载、常见建筑结构形式的受力特点有清晰概念,能定性识别杆系结构在不同荷载下的内力图、变形形式及简单计算。 3.2 了解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结构的力学性能、使用范围、主要构造及结构概念设计。 3.3 了解多层、高层及大跨度建筑结构选型的基本知识、结构概念设计;了解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以及各类结构形式在不同抗震烈度下的使用范围;了解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的类型及选择的基本原则;了解一般建筑物、构筑物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基础考试大纲给排水专业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排水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分科题量、时间、分数分配说明 上午段: 高等数学24题流体力学12题普通物理12题计算机应用基础10题普通化学12题电工电子技术12题理论力学13题工程经济10题材料力学15题 合计120题,每题1分。考试时间为4小时。 下午段: 水文学和水文地质12题水处理微生物学10题水力学8题水泵及水泵站12题水分析化学l0题工程测量5题职业法规3题 合计60题,每题2分。考试时间为4小时。 满分为240分,132分合格。 1高等数学 1.1空间解析几何 向量代数直线平面柱面旋转曲面二次曲面空间曲线 1.2微分学 极限连续导数微分偏导数全微分导数与微分的应用 1.3积分学 不定积分定积分广义积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平面曲线积分积分应用 1.4无穷级数 数项级数幂级数泰勒级数傅里叶级数 1.5常微分方程 常系数线性方程可降阶方程一阶线性方程可分离变量方程 1.6概率与数理统计 随机事件与概率古典概型一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和数字特征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一元回归分折 1.7向量分析 1.8线性代数 行列式矩阵n维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 2普通物理 2.1热学 气体状态参量平衡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压力和温度的统计解释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理想气体内能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功热量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的应用气体的摩尔热容循环过程热机效率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熵 2.2波动学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简谐波表达式波的能量驻波声速超声波次声波多普勒效应 2.3光学 相干光的获得杨氏双缝干涉光程薄膜干涉迈克尔干涉仪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单缝衍射光学仪器分辨本领x射线衍射自然光和偏振光布儒斯特定律马吕斯定律双折射现象偏振光的干涉人工双折射及应用 3普通化学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大纲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科目有: 1.高等数学2.普通物理3.普通化学4.理论力学5.材料力学6.流体力学7.建筑材料8.电工学 9.工程经济 10.计算机与数值方法11. 结构力学 12.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13. 工程测量 14.结构设计 15.建筑施工与管理 16.结构试验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房屋结构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分科题量时间分数分配表 上午段合计120 题每题1 分考试时间为4 小时 高等数学 24 题流体力学 12 题普通物理 12 题计算机应用基础 10 题 普通化学 12 题理论力学 13 题工程经济 10 题电工电子技术 12 题材料力学 15 题 下午段合计60 题每题2 分考试时间为4 小时 工程测量 5 题职业法规 4 题结构设计 12 题结构力学 15 题结构试验 5 题 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 5 题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7 题土木工程材料 7 题 上下午总计180 题满分为240 分考试时间为8 小时 基础考试大纲 一高等数学 1.1 空间解析几何:向量代数直线平面柱面旋转曲面二次曲面空间曲线 1.2 微分学:极限连续导数微分偏导数全微分导数与微分的应用 1.3 积分学:不定积分定积分广义积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平面曲线积分积分应用 1.4 无穷级数:数项级数幂级数泰勒级数傅里叶级数 1.5 常微分方程:可分离变量方程一阶线性方程可降阶方程常系数线性方程 1.6 概率与数理统计:随机事件与概率古典概型一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和数字特征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一元回归分折 1.7 向量分析 1.8 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n维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 二普通物理 2.1 热学 气体状态参量平衡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压力和温度的统计解释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理想气体内能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功热量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的应用气体的摩尔热容循环过程热机效率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熵 2.2 波动学: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简谐波表达式波的能量驻波声速超声波次声波多普勒效应 2.3 光学:相干光的获得杨氏双缝干涉光程薄膜干涉迈克尔干涉仪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单缝衍射光学仪器分辨本领x射线衍射自然光和偏振光布儒斯特定律马吕斯定律双折射现象偏振光的干涉人工双折射及应用 三普通化学 3.1 物质结构与物质状态 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子离子的电子结构式原子轨道和电子云概念离子键特征共价键特征及类型分子结构式 杂化轨道及分子空间构型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分子间力与氢键分压定律及计算液体蒸气压沸点汽化热 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3.2 溶液 溶液的浓度及计算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及计算渗透压概念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平衡电离常数及计算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水的离子积及PH值盐类水解平衡及溶液的酸碱性多相离子平衡溶度积常数溶解度概念及计算 3.3 周期表 周期表结构周期族原子结构与周期表关系元素性质及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的酸碱性递变规律 3.4 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及计算反应热概念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方法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速率常数与反应级数活化能及催化剂概念化学平衡特征及平衡常数表达式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计算 压力熵与化学反应方向判断 3.5 氧化还原与电化学 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写法及配平原电池组成及符号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标准电极电势 能斯特方程及电极电势的应用电解与金属腐蚀 3.6 有机化学 有机物特点分类及命名官能团及分子结构式有机物的重要化学反应加成取代消去氧化加聚与缩聚典型有机物

最新一级注册结构师基础考试大纲汇总

2009年一级注册结构师基础考试大纲

2009年一级注册结构师基础考试大纲 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资格考试 公共基础考试大纲 I.工程科学基础 一.数学 1.1空间解析几何. 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积及混合积;两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直线方程;平面方程;平面与平面、直线与直线、平面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点到平面、直线的距离;球面、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旋转轴为坐标轴的旋转曲面的方程;常用的二次曲面方程;空间曲线在坐标面上的投影曲线方程。 1.2微分学 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的性质及无穷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及其类型;导数与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高阶导数;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函数的切线及法平面和切平面及切法线;函数单调性的判别;函数的极值;函数曲线的凹凸性、拐点;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概念;二阶偏导数;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条件极值;多元函数的最大、最小值及其简单应用。 1.3积分学

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基本积分公式;定积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定积分中值定理);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牛顿一菜布尼兹公式;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有理函数、三角函数的有理式和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广义积分;二重积分与三重积分的概念、性质、计算和应用;两类曲线积分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求平面图形的面积、平面曲线的弧长和旋转体的体积。 1.4无穷级数 数项级数的敛散性概念;收敛级数的和;级数的基本性质与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几何级数与p级数及其收敛性;正项级数敛散性的判别法;任意项级数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幂级数及其收敛半径、收敛区间和收敛域;幂级数的和函数;函数的泰勒级数展开;函数的傅里叶系数与傅里叶级数。 1.5常微分方程 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齐次微分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全微分方程;可降阶的高阶微分方程;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1.6线性代数 行列式的性质及计算;行列式按行展开定理的应用;矩阵的运算;逆矩阵的概念、性质及求法;矩阵的初等变换和初等矩阵;矩阵的秩;等价矩阵的概念和性质;向量的线性表示;向量组的线性相关和线性无关;线性方程组存解的判定;线性方程组求解;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与性质;相似矩阵的概念和性质;矩阵的相似对角化;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合同矩阵的概念和性质;二次型的秩;惯性定理;二次型及其矩阵的正定性。

2018年高考全国卷1历史分析

一、试卷结构总体分析评价 2018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今年的试题可以看出,今年高考既有新一轮高考改革启动后的未来指向性,又有全国卷特有的传统性。选择题24-35为历史选择题,共12个题,48分;材料题必做题为40题、41题。选做题为44题、45题、46题三选一,满分为100分。 今年的高考,继续深化考试形式与内容改革,以人类历史的发展演变和重大事件为主要载体对所学知识进行充分的考查,例如以村民自治建设为背景,考查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国,尤其是依宪治国这一时代话题,这也是我们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重要建设方略。本次试题历史部分选择题较2017年风格相近,主要是材料更加新颖,考查更加灵活,这和之前的全国一卷文综历史部分风格是一致的,既关注学生基础,又有良好的区分度。 全国1卷考点及分值分布情况表

二、考点分布分析 必做题部分(85分)。中国史占57分左右,世界史占28分左右,与2017全国卷1相比,中国史比重上升,不容忽视;从模块角度来讲,必修1和必修2仍为考试重点。 试卷总体能够发挥高考引领作用。 ①注重基础与课本知识,更加注意考查主干知识,这就需要考生基础知识一定过硬。 ②考查学生史学素养,即34题,所以在学习中,注意培养史学基本功与基本能力。 三、试卷主要特点 1.重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全国卷试题题干材料历来是非常新颖的,但是考查的内容不会脱离所学知识,想要在这些新颖复杂的材料中提取出命题人希望考查的知识点,就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滚瓜烂熟,可以熟练地将一个不规范的模型迅速整合为一个规范的模型,并利用这一部分所学知识进行解决,这也数学建模有异曲同工之妙。 2.试卷体现了一定的创新性和思维深度 相对而言,对于法制建设尤其是从清末近代至今的这类纵向类题目一直都是对思维深度要求很高的,同时对于专业性语言的运用要求也较高,这样的考查非常具有创新性,但是只要冷静回忆这一部分所学知识,注重答题分点、格式明确,该题迎刃而解。 以上种种都提示我们,高考历史甚至可以说文综“背多分”时代已经过去,高分不可能一蹴而就了,要通过踏实的积累、勤奋的练习,不断地反思来提升能力。 3.试卷关注家国情怀和时事热点 近年来,家国情怀和历史核心素养一直是党和国家所倡导的,教育、民生、科技等时代话题都在高考卷中有所体现,这也要求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去关心民族民生,关注这个时代。 四、2019年复习建议 1.注重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复习,重点关注与人类和社会发展相关的主干知识,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比较,尤其是对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发展阶段的阶段特征要重点关注,为此形成学生对历史的总体印象和直观感觉,为新一年的复习备考打下较好的知识基础。另外需要注意时间和空间概念的把握,做到准确而迅速的反映出来才可以。 2.关注时事热点,当年高考五月份的热点话题也要紧扣。建议在新高三的复习备考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共同就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纳,并寻求其与教材所学知识的契合点,并以此为思路进行大胆设计,提升时事热点的归纳和考点链接能力。

注册电气工程师公共基础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一、高等数学 1.1空间解析几何 向量代数直线平面柱面旋转曲面二次曲面空间曲线 1.2微分学 极限连续导数微分偏导数全微分导数与微分的应用 1.3积分学 不定积分定积分广义积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平面曲线积分积分应用 1.4无穷级数 数项级数幂级数泰勒级数傅里叶级数 1.5常微分方程 可分离变量方程一阶线性方程可降阶方程常系数线性方程 1.6概率与数理统计 随机事件与概率古典概型一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和数字特征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一元回归分析 1.7向量分析 1.8线性代数 行列式矩阵n维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 二、普通物理 2.1热学 气体状态参量平衡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压力和温度的统计解释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理想气体内能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功热

量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的应用气体的摩尔热容循环过程热机效率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熵 2.2波动学 1、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简谐波表达式波的能量驻波声速 2、超声波次声波 20-20000HZ这一频率的振动称为声振动。超声波大于20000,20HZ 3、多普勒效应 2.3光学 相干光的获得杨氏双缝干涉光程薄膜干涉迈克尔干涉仪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单缝衍射光学仪器分辨本领x射线衍射自然光和偏振光布儒斯特定律马吕斯定律双折射现象偏振光的干涉人工双折射及应用 三、普通化学 3.1物质结构与物质状态 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子、离子的电子结构式原子轨道和电子云概念离子键特征共价键特征及类型分子结构式杂化轨道及分子空间构型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分子间力与氢键分压定律及计算液体蒸气压沸点汽化热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3.2溶液 溶液的浓度及计算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及计算渗透压概念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平衡电离常数及计算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水的离子积及PH值盐类水解平衡及溶液的酸碱性多相离子平衡溶度积常数溶解度概念及计算 3.3周期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