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年会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展览会简介

合集下载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模式探讨——基于案例的质性数据分析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模式探讨——基于案例的质性数据分析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模式探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模式探讨——基于案例的质性数据分析顾梦琛,李政(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北京100038)摘要:文章运用质性数据分析法,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理论基础上,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百佳案例》21篇军民融合案例文本为样本,提炼高频词并总结了具体领域推进军民融合的典型模式及其内涵特征。

同时,基于范畴编码分析,比较了四川省和西安市两大典型区域军民融合的推进现状,梳理了不同类型主体推进军民融合的路径。

结果表明,军民融合在科技、制度领域的成效较为显著,而金融、人才等领域的要素支撑和市场培育不充分。

建议未来充分依托当地军工资源和发展基础,形成多主体积极参与互动的氛围,分类总结可复制推广经验,并加强短板领域的政策指引。

关键词: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军工资源;质性数据分析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92X(2021)05-0023-05Study on the Patterns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Deepening: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based on CasesGU Meng-chen,LI Zheng(National Academy of Innovation Strategy CAST,Beijing100038,China)Abstract:This paper well grasped the theoretic mechanism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deepening,and conducted the research with the help of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This paper took as samples21textual cases about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issue in"Top100 Cases of Comprehensive Innovation and Reform Experiment",extracted high frequency words and summarized the typical paths and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to propel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Meanwhile,based on category coding analysis,this paper compared the progress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in representative region,and sorted out the ways how different subjectspropelled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in the area of technology and institution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while inequacy of supporting elements like capital and talents,as well as insufficiency of market cultivation,came down to potential fields for grabs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deepening.As suggestions,we need to propel deepening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relied on fully inte­gration of local military resources and development foundation,the formation of a good multi subjects participating and interacting atmos­phere,summing up replication and promotion experiences by different subjects and the strengthening policy guidelines in short fields.Key words: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Development model;Military resources;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一、引言及文献综述近年来,军民融合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这是中国基于国内外发展形势的深刻分析,制定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

中国科学技术馆飞天之梦介绍

中国科学技术馆飞天之梦介绍

中国科学技术馆飞天之梦介绍中国科学技术馆是一个集科普、展览、教育和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学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

它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馆之一,也是科学技术教育与普及的重要场所之一。

其中,展览区的“飞天之梦”展览是中国科学技术馆的一大亮点。

展览区的“飞天之梦”以中国航天事业为主题,通过丰富的展品和多媒体技术,生动地展示了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历程、取得的重要成就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进入展览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架真实大小的长征二号F火箭模型,这是我国自行研制并成功发射的第一颗卫星运载火箭。

接下来,展览区分为几个不同的主题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具体的展品和展示方式,形式多样,引人入胜。

例如,在“辉煌历程”区域,通过模型、图片和文字介绍,展示了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从上世纪50年代的初创阶段,到今天的航天工程和深空探测项目,每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都得到了详细的阐述。

在“科学探索”区域,展示了中国航天科学家们的辛勤努力和智慧,以及他们在航天科技领域所取得的突破和创新。

通过展示实验设备、模型和实地考察照片等,观众可以感受到中国航天科学家们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态度。

在“未来展望”区域,观众可以了解到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规划和发展方向。

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展示了我国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航天工程和航天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让观众感受到中国航天事业的无限潜力。

除了展品和展示方式的多样化外,中国科学技术馆的“飞天之梦”展览还设置了丰富的互动环节,使观众能够参与其中,提升参观体验。

例如,在展览区的某个角落,观众可以通过模拟操作舱内按钮和操纵杆的方式,体验一次模拟的太空飞行;还可以观看航天员的日常训练视频,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工作。

展览区还设置了专门的教育区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科学教育活动,如科学实验、科学讲座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航天科技,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总的来说,中国科学技术馆的“飞天之梦”展览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科普之旅。

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三届兰州科技成果博览会总体方案的通知-兰政办发〔2018〕202号

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三届兰州科技成果博览会总体方案的通知-兰政办发〔2018〕202号

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三届兰州科技成果博览会总体方案的通知正文:----------------------------------------------------------------------------------------------------------------------------------------------------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三届兰州科技成果博览会总体方案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管委会:《第三届兰州科技成果博览会总体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8年8月13日第三届兰州科技成果博览会总体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打造引领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平台,促进创新型兰州建设,省科技厅、兰州市政府决定共同举办第三届兰州科技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科博会”),特制定本方案。

一、展会总览(一)名称:第三届兰州科技成果博览会(二)时间:2018年9月15 — 17日(三)地点:甘肃国际会展中心(四)主题:科技兴业博览世界会聚兰州(五)组织单位:1.主办单位: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兰州市人民政府2.协办单位:兰州新区管委会、兰州高新区管委会、兰州经济区管委会、甘肃会展中心有限责任公司3.承办单位:兰州市科学技术局4.实施单位:兰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兰州技术市场协会、西部创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5.支持单位:上海市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长江商学院、中美企业峰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中科院兰州分院、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省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美国中关村硅谷创新中心、俄罗斯亚洲工业企业家联合会等(六)邀请国内单位:1.18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深圳、苏南、长株潭、天津、成都、西安、杭州、珠三角、郑洛新、山东半岛、沈大、福厦泉、合芜蚌、重庆、宁波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发挥国防科技工业引领作用 加速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发挥国防科技工业引领作用 加速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中国军转民 17特落实国家战略 加强改革实践全力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副总经理 袁洁航天科技集团在确保圆满完成我国运载火箭、应用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深空探测飞行器等宇航产品及全部战略导弹和部分战术导弹等武器系统的研制、生产和发射试验任务的同时,始终高度重视军民融合发展,着力发展卫星应用、电子信息产品、节能环保装备、特种装备、先进材料及应用等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大力开拓以卫星及地面运营服务、国际宇航商业服务、航天金融投资服务、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为主的航天服务业,是我国境内唯一的广播通信卫星运营服务商,是我国影像信息记录产业中规模最大、技术最强的产品提供商。

集团公司在型号研制过程中,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技术,并围绕其积极推动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在卫星及应用领域,形成了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卫星广播通信等优势产品和服务;在石油石化行业,依托火箭发动机和火工品技术成果进行二次开发和应用,形成了高速泵、安全阀、航天煤气化工程、增雨防雹火箭、石油火工品等拳头产品;在节能环保领域,基于空气流体理论,形成了气动脱硫脱硝等先进技术产品和工程服务,不但推动了军品技术的二次开发和应用,而且带动了国民经济相关领域的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发挥国防科技工业引领作用加速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副总经理 魏毅寅多年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以“科技强军、航天报国” 为企业使命,始终秉承“大防务、大安全” 的发展理念,凭借专业领域的技术优势,深入实施“装备制造业与信息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航天防务产业民用产业同步升级” 的战略举措,在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等方面开发了一系列军民结合高技术产品,特别是近年来,航天科工深刻认识到工业企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了“转型升级、二次创业”的战略部署,将军民融合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将深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作为推进军民融合的关键突破点。

提出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在自身现有专业、人才、设备设施等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推动产业向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

军民融合论述

军民融合论述

军民融合战略论述一、战略意义军民融合是指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统筹军民资源,促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

军民融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实现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相统一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增强国家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提高应对复杂挑战的能力。

二、总体要求军民融合的总体要求是全域、全要素、全流程的深度融合,即覆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实现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同时,要坚持“军转民”和“民参军”双向互动,推动形成以军带民、以民促军的良性发展格局。

三、主要任务1. 基础设施军民合建:推动国防基础设施建设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机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2. 科技研发军民融合:加强国防科技工业与地方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共同开展科技研发和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3. 人才培养军民融合:推动军队人才培养与地方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实现人才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4. 装备采购军民融合:鼓励和支持地方企业参与国防装备采购,推动国防装备的自主创新和发展。

四、保障措施1. 政策保障:制定和完善军民融合相关政策法规,为军民融合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2. 资金保障:加大对军民融合的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军民融合项目建设。

3. 组织保障:建立健全军民融合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确保军民融合工作的顺利推进。

4. 技术保障:加强国防科技工业与地方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推动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五、推进机制1. 建立军民融合协调机制:加强军队和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推动军民融合工作的顺利实施。

2. 建立军民融合评价机制: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军民融合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

3. 建立军民融合激励机制:对在军民融合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4. 建立军民融合创新机制:鼓励和支持军队和地方共同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走军民两用之道 兴国防科技之路——源科翘楚中国国际国防电子展

走军民两用之道 兴国防科技之路——源科翘楚中国国际国防电子展

走军民两用之道兴国防科技之路——源科翘楚中国国际国防
电子展
佚名
【期刊名称】《微型机与应用》
【年(卷),期】2012(031)010
【摘要】日前,第八届中国国际国防电子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胜利召开,此次展览会参展商达300余家,展出面积近两万平方米,可谓盛况空前。

【总页数】1页(P84-8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48
【相关文献】
1.源科携多款新品亮相第八届中国国际国防电子展 [J],
2.坚定不移地执行国家战略国防科技工业永远在路上——国防科技工业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之路综述 [J], 冀中仁
3.世界领先科技助力我国国防科技建设——北斗星通参加第四届中国国际国防电子展国际卫星导航定位知名企业NovAtel全力助阵 [J],
4.unCore源科再次登陆中国国际国防电子展誓言打造旗舰型中华民族品牌 [J],
5.第五届中国国际和平利用军工技术与装备、第七届中国国防科技电子暨军民两用技术、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电子工业(西安)博览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北省打造军民融合暨国防工业协同创新平台

河北省打造军民融合暨国防工业协同创新平台

中国军转民 11特本刊廊坊讯(记者曹福成) 10月28日,第三届中国•河北(廊坊)军民融合暨国防工业协同创新成果展洽会开幕。

此次展洽会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军区指导,河北省国防科技工业局、河北省军区司令部、河北省科学技术厅、河北省科学院、廊坊市人民政府主办。

主题是“创新、融合、发展、共享”。

活动持续到10月30日,期间相继举办了五大类38项活动,包括“两弹一星”精神报告会,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一带一路’与军工国际贸易”为主题的3场高层论坛,首届军民融合创新创业大赛以及京津冀军民融合无人机产业等18个产业联盟(协会)成立大会等。

会上,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副秘书长宫宏光与沧州中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张秀峰副主任分别代表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与沧州中捷产业园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河北是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省份。

目前,军民融合型企业达500多家,涉及核工业、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军工电子和武器维修保障等7大领域,成为河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力量。

2015年底,全省军民融合产业总收入达到1200亿元。

军民融合产业助力河北产业转型升级。

河北省传统产业去产能压力巨大、新兴产业发育不足是该省当前发展的瓶颈,军民融合对于河北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河北军民融合产业基础扎实并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后五年内将把军民融合产业打造成为河北新的支柱产业。

河北省国防科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从发展趋势看,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河北军民融合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驻京部队、军工集团纷纷在河北尤其是环京津区域布局,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电科、兵器工业等军工集团在易县、涞水、涞源、涿州、固安、大厂等地布局了一批大型项目或基地。

国家国防科工局也已明确,“十三五”期间,要把京津冀区域的军民融合作为支持重点。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加快,廊坊作为河北省对接京津的前沿阵地,正在加速打造“5+3”的产业布局,其发展重点就是培育壮大以“大智移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航空航天、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河北省打造军民融合暨国防工业协同创新平台会上,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与沧州中捷产业园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12 中国军转民特以碳纤维、石墨烯为代表的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目前,全市涉军企业已发展到260家,从业人员5万余人,年主营业务收入320亿元,已建成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1家、省级军民结合园区4家。

中国科学技术馆飞天之梦介绍

中国科学技术馆飞天之梦介绍

中国科学技术馆飞天之梦介绍中国科学技术馆是一座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大型科普场馆,是全国科技教育和科技普及的重要基地之一。

它是一个集展览、科普教育、科学交流和科技创新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技文化中心。

其中,中国科学技术馆的“飞天之梦”展览是其常设展览之一,旨在向公众普及航天科技知识,展示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

“飞天之梦”展览分为多个展区,每个展区都通过丰富多样的展品和互动体验方式,生动地展示了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历程和取得的重要成就。

游客可以进入“航天起源”展区,了解人类对于航天的梦想从何而来。

展区中展示了古代人类对于星空的观测和探索,以及中国古代对于天象的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也表达了人类对于未知领域的渴望和探索精神。

接下来,游客可以进入“航天科技发展历程”展区,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展区通过模型、图片和文字的展示,生动地展示了中国航天科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每个重要的里程碑都在这里得到了展示。

“飞天之梦”展览还设置了“航天科技应用”展区,让参观者了解航天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展区中展示了卫星导航系统、航天医学、航空航天材料等方面的应用成果,让参观者深刻感受到航天科技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展览还特别设置了“航天员训练”展区,让参观者近距离感受航天员的训练过程。

参观者可以通过模拟器体验航天员在太空中的工作环境,并了解他们在训练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参观者还可以进入“未来航天”展区,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愿景和未来计划。

展区中展示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前沿领域和研究方向,如深空探测、空间站建设等。

通过这一展区,参观者可以感受到中国航天事业正在不断向前发展,并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总的来说,中国科学技术馆的“飞天之梦”展览通过丰富多样的展品和互动体验方式,向公众普及了航天科技知识,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中国科协年会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展览会简介
展览会面向信息系统、无人化平台、模拟与仿真、卫星资源利用、网络与信息安全、智能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等8个军民融合高新技术领域,重点邀请400余家企事业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如实物展示、模型展示、互动体验、现场表演等,同期配套高端论坛、主题沙龙、银企对接、现场签约等特色活动,集中展示军民融合的发展历程、现阶段成就、技术和产品的未来发展,搭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平台,充分彰显军工高科技引领带动国家科技创新、助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展览面积四万余平方米,包括场内及场外两部分展区。

预计约2万名专业观众到场参会参观。

一、展会特色
1.规格高: 届时将邀请有关国家领导人、军队和政府有关部门领导、院士和知名专家等观展及参会;
2.规模大:展出面积大,参展单位多,专业领域广;
3.覆盖面广:军工集团集中展示军民融合成果,来自全国的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研究院所、高等院校、民营企业等将广泛参与;
4.宣传层次高、宣传面广、频率高:新华社、央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主流媒体制作专题节目;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网开辟专栏报道;相关行业报纸杂志重点突出报道;
—1 —
5.构建创新科技产品的交易与合作平台:中国科协军民融合学会联合体专家委员会将逐步向国防科技工业相关部门和领域推介重点企业,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合作与产业发展;
6.形成重大研究成果:对展会的成果进行深化发酵,将具有代表性的参展成果和论坛形成的发展建议报送有关领导和部门;
7.互动性强:现代化展示,互动体验无人机、机器人(海陆空),船模表演,飞船模型演示等。

二、同期活动
高端论坛;专题沙龙;路演(新技术产品发布与推介会);银企对接会;军民融合政策服务;合作签约仪式;军民融合科普互动。

三、目标观众
通过全国主流平面媒体、广电媒体、网络媒体、新媒体,协调科协系统、军民融合学会联合体各成员网站、刊物、微信等渠道进行活动的立体传播,面向军民融合各企事业有关单位、高等院校和社会各届邀请专业观众:
1.出席中国科协年会的2000余名专业参会代表;
2.中国科协军民融合学会联合体所属各学会、各地方学会和各分支机构的专业人员;
3.军民融合高端论坛的专业参会代表;
4.陕西当地及西部地区军工及相关科技专业人士;
5.全国军民融合相关领域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等。

—2 —
四、展区设置
1.主展区:国家军民融合成果展区、军转民技术及产品展区、民参军技术及产品展区、陕西省军民融合专题展区。

A馆展区设置:国家军民融合成果展区、陕西省军民融合专题展区;
B馆展区设置:军转民技术及产品展区、民参军技术及产品展区;按信息系统、无人化平台、模拟与仿真、卫星资源利用、网络与信息安全、智能科技、新材料、新能源8个主要军民融合高新技术领域划分展区;
2.相关展示区:项目路演区、新技术新产品推介区、新闻发布和媒体采访区、军民融和产业孵化平台和服务对接区、合作洽谈区、互动体验区;
3.室外广场展区:大型军工装备室外区,大型室外广告区,无人机、机器人(水陆空)、船模和飞船模型演示等;
4.展览规模:A馆,7000平米;B3馆,8000平米;B4馆,8000平米;
5.展位设置:展位分为标准展位及特装展位
标准展位( 9平米):
标准展位包括:展架、地毯、楣板字、展桌一个、展椅两把、纸篓一个、220伏5安培电源一个,射灯两只、展商午餐两份,免费参会名额两个;
特装展位(36平米起)。

—3 —
曲江国际会展中心A馆、B3馆、B4馆及室外展区
平面图
—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