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我设计的船

优质课我设计的船
优质课我设计的船

人民美术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美术第十七课

教学设计

温县第二实验小学张曼

《我设计的船》教学设计

温县第二实验小学张曼

教学内容

人民美术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美术第四十、四十一页。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有关浮力的科学知识,探索船的历史和文化。

(2)操作目标:学生能利用身边的废物(如:塑料瓶,泡沫等)制作能浮在水面上的船。培养对船造型的设计、表现能力,掌握造船的基本方法,创造出心目中的船。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激情,并通过不断的尝试,体验创造的艰辛,培养学生的耐挫力和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浮力,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一艘能漂浮在水面上的船。

教学难点:设计的船造型美观有新意,并能够漂浮稳当。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水盆、海洋球、小棍等;

学生:橡皮泥、塑料瓶、泡沫、海绵纸、剪刀、双面胶、沙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初探浮力、导入新课

1、做浮力小实验

师指导学生分组将桌子上的海洋球放进水盆中,感受球在水中的浮力。(师课前分发每人一个海洋球,每小组一盆水)

2、分组实验、观察,讨论为什么海洋球会浮在水面上(交流得出:水有浮力)师板书:浮力

3、师介绍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浮力的故事。

二、小小实验,解开疑惑

过渡:很早以前,人们发现木头可以浮在上面上,于是把原木凿空,独木舟变出现了。(课件出现独木舟图片)

1、师: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各种各样的船相继问世,船的家族也越来越庞大,从古代的船发展为现代的船,中间经历了大约一万年呢!可以说它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那么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呢!师课件出示各种船的图片,通过介绍让学生了解船的不同材质及发展过程。

独木舟、木筏、竹筏、皮筏、帆船、轮船、气垫船,水翼船……

2、讨论:竹子、木头、充气橡胶可以浮在水中,钢铁做的船为什么也能浮在水中呢

3、小实验:怎样让一块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各小组开展实验

4、各小组派代表交流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得出:整块橡皮泥会沉入水中,把橡皮泥捏成船的形状,它就能浮在水面上。

5、教师小结:通过这个实验,你明白了为什么钢铁制造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了吗船在水中占的体积大,所受的浮力大于船的重量,这样船就浮在了水面上。

6、引出课题。船是人类伟大的发明,有了船,人类可以自由航行在江河湖海上。今天我们来设计一艘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船。(板书课题:我设计的船)

三、选择媒材、阐述理由

分小组讨论用什么材料做船身。在桌子上选择你们认为合适的材料,并说说想法。

,然后小组长交流。

塑料瓶做船身。

小组代表交流想法

教师演示塑料瓶进水实验。(拧好盖子和没有盖子)

得出结论:塑料瓶可以浮在水中,但没有瓶盖的容易进水,水装得太满的瓶子也会下沉。师课件出示潜水艇,引导学生知道潜水艇就是运用了这样的原理。

泡沫做船身。

小组代表说说泡沫做船身的好处和坏处。

交流小结:泡沫浮力很好,可以做船身,可是泡沫制作的船身因为太轻又容易翻船。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交流讨论得出:可以把几块泡沫连接在一起,可以将泡沫盒其它材料结合制作。

四、了解构造、开阔思路

1、引导学生感受浮力。学生把自己选择好的船身放在水里试一试,感受浮力。

2、引导思考:大家选择的材料都可以浮在水中,但看起来都不像船。让我们来看看船身上都有些什么。

3、课件出示各种不同的船的造型,观察不同船的造型和功能。

五、范作导航,赏析激思

1、教师演示:(1)塑料瓶开口的方法;(2)海绵纸剪贴与组合的各种技巧和方法;(3)出示教具,思考怎样能使船在水中保持平稳

2、欣赏书本上优秀学生作品,说说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六、艺术实践,创意制作

1、作业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一艘新颖美观并能平稳漂浮在水面上的船。

2、分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七、评价展示,分享快乐

1、各小组展示

2、评价要点:看哪小组设计的船造型美观有新意,漂浮得最稳当

八、课堂总结,拓展提升

今天,我们初步了解了有关浮力的科学知识,设计出了新颖美观并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船。在生活中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随处可见,它们使我们的生活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希望同学们养成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九、板书设计

我设计的船

1、“浮力”的故事

2、船的历史文化

3、设计一艘造型新颖美观,

并能平稳漂浮在水面上的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