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与反思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与反思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与反思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二课时

1、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说说蝙蝠和雷达之间的科学联系。

2、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组织学生从百科全书、词典辞海、互联网络等各种途径查阅、收集有关蝙蝠、雷达的信息资料;并且进一步搜集资料理解什么是仿生学。

3、了解飞机靠雷达在夜间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受到的启示,知道事物之间有着普遍联系,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科学家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使飞机能够安全夜航。

教学难点:蝙蝠飞行与飞机夜航之间的内在联系。

3、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一、猜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会飞不是鸟,两翅没羽毛,白天休息晚活动,捕捉害虫本领高。(打一种动物)”

生:蝙蝠。

师:没错,就是蝙蝠,通过上一节课的初步了解,我们知道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它的头部和躯干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的膜,没长羽毛。视力很弱却能在夜间飞翔、吃蚊、蛾等昆虫。(多媒体出示蝙蝠图)同学们你从课外资料中知道蝙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学生介绍课外搜集的资料)

二、品读课文

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蝙蝠夜间飞行的本领

1、自读第3自然段,看看你能读懂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请在书上做个标记。

2、学生自学。

3、交流检查:

A交流你读懂了什么?(相机板书:灵巧)

(飞行特点)

B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根据学生回答圈出:还能、无论、即使也)

4、指导朗读这段话(学生练习———指名两人比赛———学生评议———认为自己读得好的同学站起来朗读)

三、自主阅读

了解科学家做的三次试验

师:为了弄清蝙蝠是怎么探路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已经做了很多试验,接下来,请同学们分学习小组根据表格自学第4、5自然段。(多媒体出示表格)

1、学生分小组学习。

2、检查:假如你就是意大利的著名科学家,现在请你来介绍一下你的实验过程。

学生代表交流学习情况。(我是科学家--------,我在第---次实验中是这样做的-----------)

3、小结:三次试验证明-------(多媒体出示,学生读)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请大家把书上的这句话用横线划出来,然后仔细地读读。边读边想想你还想知道什么?

4、学生自读后提问。

四、探究原理

(一、)揭示蝙蝠飞行的原理

1、自学第六自然段,找出有关蝙蝠飞行的秘密的句子。

2、检查:交流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什么?

A、要求学生划出介绍蝙蝠飞行原理的句子。

B、学生齐读这个句子。

C、学生介绍读懂的地方,板书:嘴-超声波-障碍物-耳朵

D、老师操作课件示意图

E、请学生上黑板标出超声波传播方向。

(二、)揭示雷达的工作原理

过渡:科学家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后,就模仿它来发明了雷达(板书:雷达)那么雷达是怎样探路的呢?请用同样的方法自读

第7自然段,同时也帮老师设计一个雷达探路示意图的板书。

1、学生自学。

2、检查交流自学体会。

3、多媒体出示课后第三道填空。(口答)

4、出示设计示意图并介绍设计意图,生评并上黑板板书:天线-无线电波-障碍物-荧光屏

5、集体朗读第7自然段。

五、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联系呀?(板书:和)

(引导学生阅读“资料袋”里的内容)

师:像这种人们通过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来创造发明东西,为人类造福的学科叫仿生学。人类仿生发明的东西很多很多,你能再举些例子来吗?

学生交流课外搜集有关“仿生学”的资料。(飞机——鸟,潜水艇——鱼,降落伞——松鼠尾巴……)

师小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生物界的不断认识,还有更多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明、去创造。希望同学们从小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将来成为一名真正的科学家。

六、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蝙蝠和雷达》是篇科普文章,介绍了仿生学的应用——蝙蝠夜间是凭什么探路飞行的,飞机靠雷达夜间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三次科学实验,蝙蝠、雷达各自的探路原理及彼此间的联系是这一节的教学要点。为了突破难点,使学生便于领会掌握文中所要说明的道理,我通盘考虑,精心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猜谜语导入,引导学生自主去说,去读,去想,使学生明白飞机安全夜航是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感受蝙蝠夜间飞行动作的灵巧。

二、突破重点。这一课的教学要点是让学生弄清蝙蝠的嘴和耳朵的作用,初步了解蝙蝠探路的方法,以及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关系。这既是这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我紧紧围绕科学家的三次试验和由蝙蝠受到的启发,发明雷达入手,反复请同学们采用不同的读书方式读课文,再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收获。并激励学生假设自己是科学家,自己是怎样做这三次试验的。

三、注重课外延伸。本课第一次让学生接触到仿生学的知识,该学科领域是极其宽广的,因此在教学本文内容后,我让学生交流所收集的有关仿生学的资料。例如,人们根据鸟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根据鱼游泳的特点,发明了潜水艇;根据松鼠尾巴的特征,发明了降落伞……使学生对人类模仿动物进行创造发明有了更深的了解。这一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了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