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端子压接及检验标准

连接器端子压接及检验标准是电子电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广泛应用于电气、通信、配电、自动化、航空航天等领域。为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制定端子压接标准及检验规范要求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连接器端子压接及检验标准:

1. 端子材质要求:端子压接时,需要使用合适的端子材料。常用的端子材料有铜、铝、不锈钢等。其中,铜端子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适合用于潮湿、腐蚀等环境;铝端子较轻,适合用于高频电路;不锈钢端子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腐蚀性,适合用于长期运行的电路。

2. 端子尺寸要求:端子的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果端子尺寸不符合要求,会导致电路连接不良,影响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端子表面质量要求:端子表面必须光滑,无划痕、斑迹等缺陷。否则,会影响端子的导电性和接触力,导致电路连接不良。

4. 端子压接力度要求:端子压接时,需要掌握好力度。如果力度过大,会导致端子变形,影响电路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果力度过小,则会导致端子连接不紧密,出现短路等问题。

5. 端子检验规范:外观检查是端子检验的第一步。检查人员需要对端子表面、尺寸等进行仔细检查,确保端子表面无缺陷。此外,还需对端子的拉拔力、绝缘电阻等性能进行检测,确保端子质量符合要求。

6. 端子压接标准检测仪:端子压接标准检测仪是针对线束行业品质检验而专门研发的一款精密检测分析设备,整套系统由端子切割设备、研磨设备、腐蚀清洗、断面图像采集系统、线束端子图片测量分析系统等单元组成。采用人体力学设计,模块化组合,流水线式工作流程,让操作更方便、快捷。全套检测系统可在5分钟内完成一个端子的处理分析,极大地提高了端子断面品质检验的速度。

总之,连接器端子压接及检验标准涉及端子材质、尺寸、表面质量、压接力度等多个方面,通过严格的检验流程和专业的检测设备,可以确保端子质量符合要求,从而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端子合格压接及其判定

端子合格压接及其判定 介绍 1. 压接高度过小 2. 压接高度过大 3. & 4. 绝缘压接过小或过大 5. 松散的线芯 6. 剥线长度过短 7. 线 缆插入过深8. "香蕉" (过度弯曲) 端子9. 压接过于靠前10. 喇叭口过小11. 喇叭口过大12. 尾料过 长13. 弹性片弯曲准则 介绍 您已经阅读了所有的连接器目录,找到了满足您的所有设计标准并完全适于您的应用的连接器。正确的额定电流、额定电压、电路大小、接合力、线规能力、结构、端接方法和安全特征,例如正向锁定、完全独立的触点、极性和代理商资格等要求得到满足,那么简而言之就是您找到了完美的连接器。 但是还没有完全到长出一口气的时候,特别是如果您选择的连接器使用压接系统。虽然这可能是最快、最可靠和牢固的端接方法之一,如果端子没有正确地压接在线缆上,您会忘记在选择正确的连接器上付出的所有辛苦努力。虽然有13个常见的压接问题会降低您的产品的可靠性,但是仅需一些小的知识和预先规划就可以简单地避免这些问题。 首先,了解端子具有三个主要部分:插接区、过渡区和压接区(图A),这有助于我们理解。顾名思义,插接区是端子与另一半连接端子插接的部分。该部分由连接器设计师设计为与对接端子接合,并以一定的方式工作。如果压接过程中接合部变形,将会降低连接器的性能。 过渡区同样设计为在压接过程中不受影响。如果您改变了弹性片或端子止口的位置,同样将影响连接器的性能。压接区是唯一设计受到压接工艺影响的部分。使用连接器制造商推荐的端接设备,夹紧压接区,从而牢固地与线缆连接。理想情况下,您将端子压接在线缆上的所有工作仅发生在压接区。 正确执行的压接示例参见(图B)。绝缘压接区压缩绝缘层,但不会刺穿。线芯(或线刷)伸出于导体压接区前部的距离至少等于线缆导体的直径。例如,18 AWG线缆应伸出至少.040"。在绝缘和导体压接区之间的部分可以看见绝缘层和导体。导体压接区在引入端和尾端呈喇叭形,而过渡区和接合区在压接工艺前后始终保持不变。 如果您的压接端子看起来和(图B)中的端子不同,可能是因为在压接工艺中出现了错误。这里是压接工艺中可能出现的13个最常见的问题,以及如何避免它们。 1. 压接高度过小 压接高度是指导体压接区在压接后的横截面高度,它是良好压接最重要的特征。连接器制造商提供了为端子设计的每种线缆尺寸的压接高度。给定线缆的正确压接高度范围或公差可能小达0.002"。在如此严格的规范下,检验压接机是否设置正确对于获得良好压接是非常重要的。 过小(图I)或过大(图II)的压接高度无法提供规定的压接强度(对线缆端子的保持力),会减小线缆拉拔力和额定电流,一般情况下还会引起压接头在非正常的工作条件下性能降低。过小的压接高度还会压断线芯或者折断导体压接区的金属。 2. 压接高度过大 过大的压接高度无法正确压缩线芯,引起压接区过大的无效空隙,因为线芯和端子金属之间没有足够的金属间接触。 问题#1 & #2的解决方法很简单:调节压接机上的导体压接高度。在首次使用压接机进行工作时,使用(图B), 中所示的光标卡尺或千分尺检验压接高度在规定范围内,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应按照要求的频度重新检查,以保持正确的压接高度。 3. & 4. 绝缘压接区过小或过大(图III和图IV) 由于绝缘类型和厚度的多样性,连接器制造商一般不会提供绝缘层的压接高度。绝缘压接为导体压接区提供应力释放,这样在线缆弯曲时不会使线芯折断。过小的绝缘压接区会使绝缘压接区中的金属应力过大,削弱其应力释放功能。 大多数类型的压接工具可以独立于导体压接高度而调节绝缘压接高度。正确的调节使得端子夹紧绝缘层至少180度,并且不会刺穿绝缘层。在端子的绝缘压接件的外径与线缆绝缘层的外径接近相同时,最好的方法是IDT技术。 5. 松散的线芯 松散的线芯(图V)是导致压接问题的另一个常见原因。如果所有线芯没有完全封闭于导体压接区,压接件的强度和电流负载能力都会大幅降低。要获得良好的压接,您必须满足连接器制造商指定的压接高度。如果并非

端子压接标准及检验规范

端子压接工序检验规范
1. 目的: 为确保在生产过程中,端子压接能符合质量需求而制订此规范。 2. 范围: 此规范适用于各类端子压接检验。 3. 权责:
3.1 生产部:依此规范进行生产。 3.2 质量部:负责依此规范进行检验。 4. 内容: 4.1 端子压接部位名称:
拉力强度
F
C
ab
端子部位名称: 1.端子配合区;2.弹片;3.芯线观察区域;4.芯线压接部(IS)
5.喇叭口;6.绝缘皮观察区域;7. 绝缘皮压接部(WS);8. 连筋
C:压接高度(Crimp Height)
4.2 各部位压接规范标准: 1. 端子配合区----------沒有压伤、损伤、扭曲、变形 2. 弹片----------------沒有变形 3. 芯线观察窗口--------必须能看到电线的芯线,芯线露出范围为 0.2-1.0mm 4. 芯线压接部----------必须完全闭合并包含所有芯线,不可看到绝缘外皮 5. 喇叭口--------------后喇叭口必須可見,最佳尺寸范围为 0.1-0.4mm 6. 绝缘皮观察窗口------必须同時能看到芯線和绝缘外皮 7. 绝缘皮压接部--------必须压接紧密,电线不可有移动之情形 8. 连筋----------------连筋(端子与端子间连接的料带切除后,保留在端子上的剩余部分)不能 损伤电线绝缘层和密封塞,连筋最大长度不应超过 0.5mm。

端子压接工序检验规范
4.3 端子各部位压接确认: 4.3.1 喇叭口位置确认
○ 良好
△ 可接受
× 不可接受
前后均有喇叭口 4.3.2 料带切断位置确认(参考)
后 方有喇叭口、前方无喇叭口 后方无喇叭口,易压伤芯线
4.3.3 电线位置确认 ○ 良好
△ 可接受
△ 可接受
× 不可接受
× 不可接受
× 不可接受
绝缘皮压接过短,此种不良现象将 绝缘皮压接过长,将造成铜丝易断落 芯线压接过短,此种现象易造 造成端子拉力不足,易脱落。 或接触不良,出现开路或瞬间开路。 成端子拉力不足,易脱落
× 不可接受
× 不可接受
× 不可接受

端子压接检验参考标准

端子压接检验参考标准页码:第 3 页共 7 页 明。 6.1.7 所有的压接必须符合端子制造商公布的要求。如压接高度,拉力测试等,而具体使用的专用工具无关。端子制造商的质量要求或高于本规范; 所有压接端子必须满足行业规范。如 EIA,IEC,NEMA,UL等其它特定的要求。 6.1.8应当使用制造商文件中指定的工具,如果使用其它工具,应当的客观证据证明明该过程的有效性。 6.1.9压接工具可以是手工或自动操作,3级产品的压接应当使用全循环压接工具。6.2端子导体横截面金相分析: 6.2.1新刀模首次生产前,刀模寿命达到需要分析时,产线首次开机时,对这两种类型的端子(冲压-开环型端子及机制端子)需要做导体横截面分析,如客户有特殊要求时依客户要求频率或时机进行分析;如客户对横截面分析没有特殊要求则按以下标准进行判断。 6.2.2冲压-开放型(对称端子边)端子的导体压接点横截面: 1. CH 压接高度根据端子供应商提供的规格用分离卡测量 2. CB压接宽度 3. CBM可测量的压接宽度根据端子供应商提供的规格用分离卡测量 4. W 支撑角度大于或等于30度 5. L支撑长度大于或等于端子材料厚度的1/4,但最小大于或等于0.1mm 6. 卷曲末端距离大于或等于0.1*端子材料厚度 7. GH毛边高度小于或等于1*端子材料厚度

端子压接检验参考标准页码:第 4 页共 7 页 8.GB毛边宽度如果毛边高度小于1/2*端子厚度时,毛边宽度小于或等于3/4*端 子材料厚度;如果毛边高度大于或等于1/2*端子厚度时,毛边 宽度小于或等于1/2*端子厚度 9. S端子底部厚度大于或等于0.75*端子材料厚度 6.2.3端子导体压接接点处横截面的判定标准: A.端子导体良好的压缩标准:端子卷曲桶内必须填满所有导体,且导体有明显的压缩(导体呈多边形);如果所有导体已压缩变形,在导体间形成的空隙是可以接受的(见下图示);端子卷曲需要对称且闭合;导体与端子壁紧密连接,端子壁不可出现裂纹,所有导体必须包裹在端子桶内,不允许出现任一根导体外露(叉出)或断股(少导体),如果导体压缩太松,可以先确认导体股数; 避免导体压缩过度,针对毛边及压接高度,端子厚度的变形不能超过限制。 合格图示: 所有导体已压缩变形,导体 间这种空隙(一个或数个) 是可以接受 B.端子桶的接缝线要求:端子压接接缝线闭合的长度必须贯穿整个压接区(端子两个喇叭口之间); 端子卷边必须接触到另一边且要相互支撑; 端子卷边末端支撑长度大于端子厚度的1/4;但最小达到0.1mm以上。 C.如果端子卷边的支撑长度及角度符合,端子卷边的不对称是可以接受(如下图示);端子卷边末端到端子底部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1*端子厚度;端子卷边末端不可以接触到端子内壁。

端子压接外观和强度检查标准

文件名称端子压接外观和强度检查规范文件编号 制定日期2013-3-19 发行日期2013-3- 文件版本A/0 版次日期页数修订内容修订者 编制吴兵核准

文件名称端子压接外观和强度检查规范文件编号 制定日期2013-3-19 发行日期2013-3- 文件版本A/0 1.目的 规范端子压接检验,为端子压接外观及强度检验提供指导,满足生产和顾客的质量需求 2.适用范围 本规范只适用于我司进料的扁平型冲压成型端子压接检验,不适用圆形端子机械铆压连接检验。 扁平型冲压成型端子圆形机械铆压端子 3.检验项目 一.铆压时的绝缘支持 二.绝缘检查窗口 三.导体铆压 四.铆压的喇叭口 五.铆压平齐区 六.残余料带 七.可靠性测试 八.拉脱力测试 4. 判定 目标、可接受、拒收 5. 参考相关文件 1. IPC620 2. UL817 3. BS5057

文件名称端子压接外观和强度检查规范文件编号 制定日期2013-3-19 发行日期2013-3- 文件版本A/0 一.铆压时的绝缘支持 目标:(图1) 1. 绝缘完全包住并延伸到绝缘的铆压片 2. 如果是多股线则应该所有线都应该穿过的绝缘的铆压片 3.绝缘皮处的铆压不能切断或破坏绝缘 4. 绝缘铆压片完全包住并支撑绝缘皮 5 .绝缘端子铆压,绝缘铆压均匀的形成并在不伤及绝缘的基础上使其和导线的连接紧密. 图1 可接受:(图2) 1.铆压片使绝缘面微小变形但不会使导线绝缘皮切断,损坏,冲击或割掉. 2.绝缘铆压片给导线绝缘面提供最小180o的支持并且两个铆压片与导线的绝缘皮的顶部靠在一起. 3.铆压片环绕但不会在顶部相遇,可是会形成一个45o的开角或更接近顶部. 4.绝缘端子外的绝缘套应在铆压后贴紧端子. 5.绝缘端子,有不规则的绝缘外形,在不损伤绝缘情况下为绝缘导线提供支持 图2

连接器端子压接及检验标准

连接器端子压接及检验标准是电子电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广泛应用于电气、通信、配电、自动化、航空航天等领域。为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制定端子压接标准及检验规范要求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连接器端子压接及检验标准: 1. 端子材质要求:端子压接时,需要使用合适的端子材料。常用的端子材料有铜、铝、不锈钢等。其中,铜端子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适合用于潮湿、腐蚀等环境;铝端子较轻,适合用于高频电路;不锈钢端子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腐蚀性,适合用于长期运行的电路。 2. 端子尺寸要求:端子的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果端子尺寸不符合要求,会导致电路连接不良,影响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端子表面质量要求:端子表面必须光滑,无划痕、斑迹等缺陷。否则,会影响端子的导电性和接触力,导致电路连接不良。 4. 端子压接力度要求:端子压接时,需要掌握好力度。如果力度过大,会导致端子变形,影响电路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果力度过小,则会导致端子连接不紧密,出现短路等问题。 5. 端子检验规范:外观检查是端子检验的第一步。检查人员需要对端子表面、尺寸等进行仔细检查,确保端子表面无缺陷。此外,还需对端子的拉拔力、绝缘电阻等性能进行检测,确保端子质量符合要求。 6. 端子压接标准检测仪:端子压接标准检测仪是针对线束行业品质检验而专门研发的一款精密检测分析设备,整套系统由端子切割设备、研磨设备、腐蚀清洗、断面图像采集系统、线束端子图片测量分析系统等单元组成。采用人体力学设计,模块化组合,流水线式工作流程,让操作更方便、快捷。全套检测系统可在5分钟内完成一个端子的处理分析,极大地提高了端子断面品质检验的速度。 总之,连接器端子压接及检验标准涉及端子材质、尺寸、表面质量、压接力度等多个方面,通过严格的检验流程和专业的检测设备,可以确保端子质量符合要求,从而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端子压着标准及检验规范全完整版

端子压着标准及检验规 范全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1. 目的: 为确保本公司于生产过程中,端子压着能符合品质需求而制订此规范.
2. 范围: 此规范适用于各类端子压着检验.
3. 权责:
制造部:依此规范进行生产.
品质部:负责依此规范进行检验.
4. 内容:
端子压着部位名称:
端子部位名称:
各C部:位压压着着高规度范(标Cr准im:p Height)
1.端子配合区 2.弹片
F 1.
2. 3.
端弹芯子片线配-观-合-察-区-窗---口--------------------------没没必C 有有须压变能伤形看a 、到b损电伤线、的扭芯曲线拉、,力变芯强形线度露出范围为芯线345...压芯芯喇着线线叭部观压口--察着--窗部--口(-I-S-)-必须完全
闭合并包含所有芯线,不可看到绝缘外皮
6.绝缘皮观察窗口
4. 喇叭口--------------後喇叭口必须可见,最佳尺寸范围为绝缘皮观7.察绝窗缘口皮--压--着--部必(须WS同) 时能看
到芯线和绝缘外皮
8.料带
5. 绝缘皮压着部--------必须铆合紧密,电线不可有移动之情形
9.料带
6. 料带----------------前端料带尺寸范围为,后端尺寸范围为 mm
端子各部位压着确认: 4.3.1 喇叭口位置确认
○ 良好
△ 可接受
× 不可接受
前后均有喇叭口
后方有喇叭口、前方无喇叭口 后方无喇叭口,易压伤芯线
4.3.2 料带切断位置确认(参考)
4.3.3 电线位置确认 ○ 良好
△ 可接受
△ 可接受
×?不可接受
×?不可接受
×?不可接受

端子压接标准及检验规范

端子压接标准及检验规范 端子压接是一种常见的电气连接方式,用于连接电线和电器设备的导线端子。端子压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电气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需要严格遵循端子压接标准及检验规范。 一、端子压接标准: 1.GB/T1179-2024《铜压接端子》: 该标准规定了铜压接端子的分类、结构、尺寸、质量要求、试验方法等。根据端子的不同用途,分为电力、通信、控制等多个类别,具体要求有严格的尺寸、强度、导电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该标准规定了铝压接端子的分类、结构、尺寸、质量要求、试验方法等。铝材料的电导率较低,因此铝压接端子的要求相对于铜压接端子更为严格,主要涉及压接质量、电接触电阻等指标。 该标准规定了铜和铝材料的压接连接器的质量要求、应变性能测试、接触电阻测试等。此标准主要适用于电力系统和工业应用中使用的压接连接器。 二、端子压接检验规范: 1.外观质量检验: 检查压接端子的外观质量,包括端子的锈蚀、氧化、表面光洁度等。 2.强度性能检验: 使用强度试验机进行拉伸测试,检测端子的拉力强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测试时要保证拉力施加到端子的最大承载能力。

3.电接触电阻检验: 使用电阻测试仪测量压接端子的接触电阻。标准要求接触电阻应低于 一定数值,以确保电气连接的可靠性。 4.临时脱落力检验: 在拧紧后,施加一定的推力或拉力,测试端子是否会临时脱落。 5.导线压接长度检验: 检查导线在端子内的压接长度是否符合要求,确保良好的接触面积。 6.超负荷触头温度升高试验: 在额定负荷下,观察和测量压接端子的触头温度升高情况,以判断其 导电性能和散热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以上是端子压接标准及检验规范的一些基本内容,只有严格按照标准 和规范执行,才能确保端子压接的质量和安全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定期的端子压接质量检验和控制,确保生 产出的产品符合标准要求。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的应用场景和要求,还应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测试和验证,确保端子压接的良好接触和可靠性。

端子压接检验参考标准

端子压接检验参考标准 这个标准规定了电子和电工连接器和插座接触件压接的条件和试验方法。它包括了压接后的接触电阻、外观、外形和尺寸等指标的测试方法。 这个标准主要适用于工厂和实验室对连接器的制造和检验。 2.UL486A-486B《电气连线器线夹和线头第1和第2部分:性能的要 求和试验方法》 这个标准由美国国家电气制造商协会(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制定。它规定了电气连线器的性能要求和 试验方法,包括电气性能、机械强度和耐热性等方面的要求。这个标准适 用于低压电气连接器的制造和使用。 4.JISC2805-1:2024《電気接続用圧着接続器第1部:接触子の試験 方法および要求事項》 这个标准由日本工业标准化组织(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制定。它规定了电气连接用圧迫连接器接触子的试验方法和要求。其中包 括了圧迫前的准备工作、圧迫条件、圧迫后的质量检验和试验方法等内容。这个标准适用于电气设备和电力行业等。 这个标准由德国工业标准化组织(Deutsches Institut für Normung)制定。它规定了电气与电子应用中的裸导体的金属接头压接接合的试验方 法和要求。其中包括了接头前的准备工作、压接条件、压接后的质量检验 和试验方法等内容。这个标准适用于电气设备制造商和电气工程师等。 以上是端子压接检验的参考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所不同。厂 商和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用的标准进行检验。在进行端子压接检

验时,应参照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测试,并确保测试结果符合标准要求,以确保电器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端子压接规范

端子压接规范 端子压接是指通过加压的方式,将导线固定在电气设备或连接器的接触片上,实现电流的传递和连接的一种方法。在电气工程的安装和维护过程中,端子压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为了确保端子压接的质量,一般有以下几个规范需要遵守。 首先,选择适当的压接工具和压接型号。不同类型的导线和连接器需要使用不同的压接工具和型号。所选用的压接工具和型号应与导线和连接器的尺寸和材质相匹配,以充分保证压接的安全可靠性。 其次,在进行端子压接之前,需要对导线进行剥皮和铜芯镀锡处理。导线的剥皮长度应符合规定,一般为导线长度的1.5倍,以确保在压接过程中,导线可以完全进入连接器的接触片内,并与之充分接触。铜芯镀锡可以提高导线与连接器的接触面积和接触质量,增加导线与连接器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接下来,进行端子压接时,需要掌握压接力度和时间。压接力度要适中,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过大的力度可能会损坏导线或者连接器,导致连接不牢固;过小的力度则可能造成导线与连接器之间的接触不良,导致电流接触电阻过高。压接时间也需要适当把握,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过长的时间会过分加热导线和接触片,可能导致松动或变形;过短的时间则可能导致接触不良或者连接不牢固。 最后,在端子压接完成后,应进行质量检查和测试。检查的内

容包括:导线是否完全进入接触片内;接触片是否与导线充分接触;导线与连接器之间是否有松动现象。测试的内容包括:使用万用表测试导线的电阻值;进行拉力测试,检查连接是否牢固。只有通过了质量检查和测试,才能确定端子压接的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总之,端子压接是电气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在进行端子压接时,需要选择适当的压接工具和型号,正确进行剥皮和铜芯镀锡处理,掌握适当的压接力度和时间,以及进行质量检查和测试。只有规范地进行端子压接,才能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端子压接及检验标准 -回复

端子压接及检验标准-回复 端子压接是一种常见的电气连接方式,它主要用于连接导线与电子设备的端子。本文将介绍端子压接的概念、压接工艺、压接的重要性以及端子检验的标准。 一、端子压接的概念 端子压接是一种将导线连接到端子上的方法,通过将导线置于端子的压接区域,并利用适当的工具施加压力,使导线与端子之间形成稳固的电气连接。端子压接通常用于电子设备、配电柜、电动机等需要稳定可靠连接的场合。 二、端子压接工艺 1. 选择合适的端子和导线:根据使用环境、电流负荷和导线规格选择合适的端子和导线。 2. 剥离导线绝缘层:使用剥线钳或剥线工具,将导线的绝缘层剥离,露出一定长度的裸露导线。 3. 清洁导线表面:使用清洁剂或酒精等清洁导线表面,确保导线绝缘层下的金属表面干净。 4. 定位导线:将导线插入端子的压接区域,并确保导线完全插入。 5. 施加压力:使用合适的压接工具,对端子进行压接。压接力度要适中,既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 6. 检查压接质量:使用喷胶机对压接处喷胶,固化导线与端子间的连接。

使用万用表或者钳型表检查连接是否稳固可靠。 三、端子压接的重要性 端子作为电气连接的关键部件,其连接质量对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端子压接可以确保电流的正常传输,减少因接触不良、松动等问题导致的电路故障。同时,良好的端子压接还能延长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四、端子检验标准 端子的检验是为了保证端子压接的质量,以下是常见的端子检验标准:1. 外观检查:检查端子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无锈蚀、变形和严重磨损等。端子表面应光滑,无明显毛刺。 2. 连接力度检查:使用标准万用表或钳型表测量端子的压接质量。压接质量好的端子接触电阻应小于规定值。 3. 强度测试:对端子进行拉力测试,确保端子与导线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 4. 规格检查:检查端子的型号、规格是否与使用要求相符。端子的材料、电镀层和导线插入孔的尺寸应符合标准要求。 通过端子压接工艺的正确实施以及严格按照检验标准进行端子检验,可以确保端子连接的质量和可靠性。这不仅对于提高电气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电气工程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端子压接标准及检验规范

端子压接标准及检验规范 一、引言 端子压接是一种常见的电气连接方式,用于将导线与端子连接,实现电流传输和信号传递。为了保证电气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端子压接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检验规范。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端子压接标准和检验规范。 二、端子压接标准 2.美国标准: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和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制定了关于端子压接的标准。其中,ANSIC119系列标准主要适用于传输和分配系统中使用的压接端子和配件,而NEMAWC系列标准适用于电线和电缆中使用的压接端子。 3. 其他标准:各个国家和地区还有一些针对特定行业或特定材料的端子压接标准,如德国尼盖尔(Negele)公司的压接端子标准等。 三、端子压接检验规范 1.外观检查:对端子压接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端子的色泽、表面是否有明显的划痕、变形或氧化等情况。 2.尺寸检验:测量压接端子的尺寸,包括导线进入端子的长度、导线固定部分的长度和端子的总长度等。 3.强度检验:对压接端子的强度进行检验,主要包括端子是否能够承受预定的拉力,以及在规定的压接力下是否能够保持良好的连接状态。

4.电气性能检验:通过使用示波器或万用表等设备对压接端子的接触 电阻、电压降、接触可靠性等进行检测和分析,以保证端子压接的电气性 能符合要求。 5.可靠性检测:对压接端子进行抽样检验和可靠性测试,以评估其在 长期使用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6.检验记录:对每次压接进行检验时,需要详细记录相关的检验数据 和结果,以备后续追溯和分析。 四、结论 端子压接是一种常见的电气连接方式,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和检验规范,以保证电气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国际电工委员会、美国标准以及 其他相关标准制定了相应的端子压接标准,包括对端子尺寸、力度和电气 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对于端子压接的检验,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验、强度检验、电气性能检验和可靠性检测等方面的内容。通过遵循标准和执 行检验规范,可以确保端子压接的质量和可靠性,从而提高电气连接的安 全性和可靠性。

端子铆压检验标准

1. 目的: 使生产制作人员和检验人员有统一的标准可依。 2. 范围: 规定前制程生产中端子压接作业方法、检验标准及判定标准。 3.规范性引用文件: 参考:IPC-A-620 线缆及线束组件的一般要求 参考:UL486A 电线与端子压接拉力测试标准 4. 术语与定义: 4.1 端子拉脱力:端子和导体压接后,将导体从端子中拉脱时的所需最小分离力。 4.2 压接高度:端子和导体压接后,在导体压接区所形成的闭合压接截面的最大高度。 5. 制作与检验要求 5.2 裁线检验标准

理想状态导体没有划伤,缺口,被切断或者其他损伤 匀收状态导体划伤,缺口和被切断的程度不能超出表1范围 拒收状态划伤,缺口或被切断的导体程度超出表1范围 导体数量(根)对于导线有划伤,缺口和切 断的最大范围 对于铆压端子可以接受导线有 划伤,缺口和切断的最大范围 对于焊接端子可以接受导 线有刻痕、切断的最大范围 小于7 0 0 0 7-15 1 0 1 16-25 3 0 2 26-40 4 3 3 41-60 5 4 4 61-120 6 5 5 大于121 6% 5% 5% 状态图示描述

理想状态绝缘层被切的整齐且沒有被收缩,变长,碎屑,变色,腐蚀或烧伤。 匀收状态绝缘层经过剥皮后有轻微的均衡的印痕。 绝缘层的厚度減少不超过20%。 绝缘层的不平整度要小于绝缘层外径的50%或者小于1mm。 绝缘层在剥皮过程中产生变色。 拒收状态绝缘层被切开或损伤 绝缘层的厚度減少超过20% 绝缘层的不平整度大于绝缘层外径的50%或者或1mm 绝缘层烧焦 绝缘层熔到导体里 5.3 线材处理—沾锡 先沾锡以确保被锡焊的芯线形成一个统一的、可焊性的表面。多股芯线沾锡有一个附加的好处: 能将单股的芯线沾在一起,以使整个的芯线能够焊在端子上或附件的焊点上,而不是单股的芯线外露。 控制要求: 芯线需要焊锡的部分,装配、焊接前要沾锡。 锡液应沾到整个沾锡部分,并渗透到内部的芯线。 沾锡过程中,锡液上浸至绝缘层部分,只要线材保持原有的柔韧性,少量的锡液上浸是允许的。 沾锡后锡面应光滑,轮廓应分明。 状态图示描述

PCBA检验标准 第六部分:结构件、压接件、端子要点

DKBA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内部技术标准 DKBA3200.6-2009.12 代替DKBA3200.6~2005.06 代替Q/DKBA3200.6~9-2003 PCBA检验标准 第六部分:结构件、压接件、端子 2009年12月31日发布 2010年01月01日实施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All rights reserved

目录 前言 (5) 1范围和简介 (6) 1.1范围 (6) 1.2关键词 (6) 2规范性引用文件 (6) 3术语和定义 (6) 4检验方法 (7) 4.1检验工具 (7) 4.2检验方式 (7) 4.3检验环境 (7) 5结构件安装 (8) 5.1结构件安装—电气间距 (8) 5.2结构件安装—过量焊料 (8) 5.3结构件安装—螺纹结构件 (9) 5.4结构件安装-导销/导套 (10) 5.5电连接点的最小扭矩 (11) 5.6导线 (12) 5.7连接器、拉手条、扳手 (13) 5.7.1连接器 (13) 5.7.2拉手条 (14) 5.7.3扳手 (14) 6压接件 (16) 6.1连接器外观质量检验和判定的文件依据 (16) 6.2连接器过压的检验 (16) 6.3连接器压接间隙的检验 (17) 6.3.1压接间隙 (17) 6.3.2倾斜后的间隙 (17) 6.3.3Wafer间隙 (18) 6.4跪针的检验 (18)

6.5连接器针体的检验 (19) 6.5.1损伤 (19) 6.5.2锈蚀和氧化 (20) 6.5.3弯曲和扭曲 (21) 6.5.4少针和断针 (22) 6.6PCB检验-压接孔损伤 (22) 6.7压接器件塑胶壳体的检验 (23) 6.7.1变形 (23) 6.7.2破损 (24) 6.7.3裂纹和裂缝 (25) 6.7.4母端插孔破损 (26) 6.8多个连接器压接 (27) 6.8.1偏移 (27) 6.8.2伸出量 (28) 6.9压接护套的外观检验 (29) 6.9.1间隙 (29) 6.9.2过压 (29) 6.9.3方向 (30) 6.9.4损伤 (30) 6.10焊接型连接器的外观检验 (30) 6.10.1适用范围 (30) 6.10.2焊点形貌 (30) 6.10.3间隙 (31) 6.10.4壳体损伤 (31) 6.10.5多个连接器焊接 (31) 7端子 (31) 7.1线的预处理-浸锡 (32) 7.2绝缘层 (32) 7.2.1线缆绝缘层的间隙要求 (32) 7.2.2导线绝缘层损坏-焊前处理 (33)

端子压接规范

合格连接器端子压接规范 介绍 1. 压接高度过小 2. 压接高度过大 3. & 4. 绝缘压接过小或过大 5. 松散的线芯 6. 剥线长度过短 7. 线缆插入过深 8."香蕉"(过度弯曲) 端子 9. 压接过于靠前 10. 喇叭口过小 11. 喇叭口过大 12. 尾料过长 13. 弹性片弯曲 准则 介绍 正确的额定电流、额定电压、电路大小、接合力、线规能力、结构、端接方法和安全特征,例如正向锁定、完全独立的触点、极性和代理商资格等要求得到满足,那么简而言之就是您找到了完美的连接器。 但是还没有完全到长出一口气的时候,特别是如果您选择的连接器使用压接系统。虽然这可能是最快、最可靠和牢固的端接方法之一,如果端子没有正确地压接在线缆上,您会忘记在选择正确的连接器上付出的所有辛苦努力。虽然有13个常见的压接问题会降低您的产品的可靠性,但是仅需一些小的知识和预先规划就可以简单地避免这些问题。 首先,了解端子具有三个主要部分:插接区、过渡区和压接区

(图A) 这有助于我们理解。顾名思义,插接区是端子与另一半连接端子插接的部分。该部分由连接器设计师设计为与对接端子接合,并以一定的方式工作。如果压接过程中接合部变形,将会降低连接器的性能。 过渡区同样设计为在压接过程中不受影响。如果您改变了弹性片或端子止口的位置,同样将影响连接器的性能。压接区是唯一设计受到压接工艺影响的部分。使用连接器制造商推荐的端接设备,夹紧压接区,从而牢固地与线缆连接。理想情况下,您将端子压接在线缆上的所有工作仅发生在压接区。 正确执行的压接示例参见

图B[/b] 。绝缘压接区压缩绝缘层,但不会刺穿。线芯(或线刷)伸出于导体压接区前部的距离至少等于线缆导体的直径。例如,18 AWG线缆应伸出至少.040"。在绝缘和导体压接区之间的部分可以看见绝缘层和导体。导体压接区在引入端和尾端呈喇叭形,而过渡区和接合区在压接工艺前后始终保持不变。 如果您的压接端子看起来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