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地下地质学》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定向井

2、测井相

3、可采储量

4、岩心收获率

5、孔隙结构

6、储集单元

7、地温梯度

8、井位校正

9、沉积旋回

10、折算压力

11、断点组合

12、探明储量

13、异常地层压力

14、油层有效厚度

15、预探井

16、夹层频率

17、裂缝性储层

18、平面非均质性

19、断面构造图

20、岩性标准层

21、渗透率突进系数

22、上覆岩层压力

23、参数井

24、压降储量

二、填空题

1、压力降落法是利用由______和_______两个参数所构成的压降图来确定气藏储量的方法。因此,利用压力降落法确定的天然气储量又称为______。

2、地层倾角测井的矢量图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种主要模式。利用它可以揭示地下地质构造特征或沉积环境。

3、据我国油气勘探工作条例,探井可分为地质井、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水文井等类型,各类探井的钻探目的和任务不同。

4、油层有效厚度是指_______。研究有效厚度的基础资料有_______、 _______、______资料等,三种资料均有局限性,必须综合利用。

5、碎屑岩油层对比单元由小到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级别。

6、勘探方案实施过程中,在有油气远景的局部构造经_______钻探获得工业性油气流后,据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和类比,可利用_______的基本原理计算储量,该储量称为_____储量。

7、油气田地质剖面图是沿某一方向切开的垂直断面图,它可以反映地下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质特征;

8、层内最大渗透率与最小渗透率的比值称为______,该值越小,反映渗透率的均质性越_______;每米储层内非渗透性泥质隔夹层的个数称为___,该值越大,反映非均质程度越_____。

9、钻井液除了用来带动涡轮、润滑和冷却钻头钻具,更重要的是携带_____、清洁井底,

保护井壁,防止地层垮塌,平衡______,防止________等。

10、常规的碎屑岩油层多为孔隙型含油,它以岩石颗粒骨架间分散孔隙为原油储集场所。依据岩心新鲜断面中含油情况可划分为饱含油、________、____ __、_______ 、油迹和荧光等六个含油级别。

11、当钻遇到粘土层时,因地层造浆,使钻井液的相对密度_______,粘度______。当钻遇漏失层时,要求钻井液性能具有和高切力。

12、通过取心井岩心分析,研究储层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特征,分析储层四性关系。

13、我国陆相碎屑岩油层划分对比单元中,含油层系是指若干_______的组合,同一含油层系内的油层其_______、_______相近,_______基本一致。

14、常用岩心、测井和试油等资料来确定油藏油水界面,其中以_____为依据,结合岩心资料分析,制定判断油水层的______。

15、油田构造图通常选择______和______为制图标准层。除地层油气藏外,一般不选择_____或冲刷面为制图标准层。

16、确定有效厚度的物性下限的方法主要有______、经验统计法、______和______等。

17、在油层未被钻开之前所具有的地层压力称为原始油层压力,它的分布受_____和

______的影响。自油层投入开发之后,其地层压力称为_______,此时地层内流体始终从_____高的地方流向低的地方。

三、问答题

1、试分析储集层岩心提供的地下地质信息。

2、简述高异常地层压力的成因及预测方法。

3、简述“沉积旋回——岩性厚度”油层对比方法的依据、步骤及适用条件。

4、简述压力降落法计算天然气储量的基本原理、所需参数及其影响因素。

5、常规地质录井方法有哪些?试述各类方法的主要地质用途。

6、图示说明井下地层重复与缺失的地质现象。

7、简述岩性油藏含油面积的确定方法。

8、简述碎屑岩油层对比单元及其特征。

9、试述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内容及其影响因素。

10、论述高异常地层压力的形成原因。

四、绘图、计算题

1、新1、新

2、新3井钻遇的砂体,经分析为河流相沉积,靠近砂体顶部有一薄层螺化石层,是研究区对比标准层。据新2井岩心观察表明,薄层螺化石层下部厚砂岩体呈三个明显的正韵律,如图1所示。试进行井间单砂层对比,绘制对比剖面图。

新1

新2

新3

图1 钻遇河流相储层的新1、新2、新3井剖面示意图

2、如下图2所示,表示某断块内各井钻遇某一单油层的厚度特征(分子表示有效厚度,分母表示砂层厚度)。请在图上绘出:① 砂岩尖灭线,② 有效厚度零线,③ 有效厚度等值线(等值线间距1m )。

2.02.2

3.04.2

1.02.2

水3.2

[0]4-1

4-4

3-5

3-1

2-7

2-5

2-4

2-2

1-7

2.5

3.2

4-3

(0.5)

2.2

水3.5

1-5

2.03.5

3-4

3.55.0

3-2

2.03.1

5-2

3.5

4.2

4-2

1.51.9

[1.2] 2.8

1-6

内含油边界

外含油边界

产水1-1(1.0)[0]

井位、井号

正断层砂

岩尖灭

油干二类有效厚度

断失[1.2]

水二

效厚

[0]

5-3

0.51.7

2-1

2-3

1.01.5

图2 某单油层井位图及数据分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